极品人生

标题: 我家的音箱 [打印本页]

作者: 贝多芬的乐迷    时间: 2004-4-24 12:42
标题: 我家的音箱
我家的音箱不是什么好的东西,但是刚来报到先介绍一下。
我是用 6寸的 B&W 音箱(英国货),功放是 八达 (HIFI 功放)

请各位大哥也介绍一下!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17 21:49
你好;想说明什么呢?是否有专门的试听市想过要调整空间吗?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1-18 09:29
以前论坛也有位\"贝多芬的乐迷\"...是你吗..呵呵.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0 19:39
版主您好;呵呵,我不是\'\'贝多芬的乐迷\'\'不过在这块宝地上认识您我很荣幸,今后还请多多指教才是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1-20 22:16
呵呵..多交流.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1 19:44
您好;你们对器材的熟悉真是了如指掌可我就不行了,不过我对声音的变化还是比较敏感的.我看了姚大侠06.03.20的图片后,觉得他那里的声音表现不是很好由其是结像不清晰口形略微偏长高频延伸不自然.以上看法还请您指教.
作者: 自文    时间: 2007-11-21 22:21
兄实地听过姚大侠的系统么?我分别于05年11月和06年元旦两次拜访姚大侠,第一次的时候是单拿C2+麦景图MC100+MC1000,第二次是全套MARK 30.5+31.5+380S+436推EAGG。第一组合应该说搭配上不算很合拍,但微调后,听感虽然不致于很出彩但已然可以接受。第二个组合是十分合拍的,在摆位线材等调整妥当后,声音的质感和空间感,高低端的延伸都属于比较理想状态。当然和现在的32+33是不可比拟的。对于口型结象的问题,我认为如果一套器材只要是搭配得当,调整到位的话,这一切它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出来,对于高端系统而言,我会去更追求的是平衡度,三维空间表现和音乐内在的表现力。
而且音响系统的调整往往会一步走错,满盘皆输,越高端的系统越敏感,有时侯一个插座都会搞死一个系统。光去看去想象是无法知道的。总之:细节决定一切!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07-11-22 11:31
标题: 佩服
佩服自文兄对声音天生的敏感性.也佩服他的的音响理解的境界.一步走错,全盘皆输,故我在此问题上很慎重.尽量做加法,少做减法.以原有的器材为中心,调整再调整......当33摆脱插座改为直通后,低音立刻下潜许多且有力,随之而来的中音更清晰,高音去的更尽......音乐的表现力增加了许多感人之处.将EAGG向内拗13°.结象问题迎刃而解,特别是钢琴提琴的位置非常精准.还是说:细节决定成败.
作者: yun0251    时间: 2007-11-22 12:43
当33摆脱插座改为直通后   姚大侠请说说怎么直通的?多谢
作者: 低档货    时间: 2007-11-22 14:34
您好;你们对器材的熟悉真是了如指掌可我就不行了,不过我对声音的变化还是比较敏感的.我看了姚大侠06.03.20的图片后,觉得他那里的声音表现不是很好由其是结像不清晰口形略微偏长高频延伸不自然.以上看法还请您指教.

蒋大师真是语出惊人啊,希望你能上图让众DX一饱眼福!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07-11-22 16:13
标题: 直通
33入主后,其电源走过了四步曲。一、用33原来自身的医用插经英式方插,插入英国(MK)插座(声音难听无比)。二、用原来商家已装好的WATTGATE插头,插入英国(MK)插座,一路两插。
三、插座改为由自文兄从香港带回的铅盒镀铑插座,一路两插。四、经李云峰大师点拨,直通(见图),两路两通,完全分开,效果立竿见影。望烧友试后再交流.
作者: feng    时间: 2007-11-22 20:14
恭喜姚大侠兄又有新提升,峰哥在玩电上还是有点心得的,呵呵!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3 00:56
自文rocky姚大侠您们好;我比较直爽有话喜欢直说有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在我玩音响之初很幸运地结识了一位朋友又是老师,他各方面都很优秀是某乐团首席小提琴手,是他的影响力和\"空间音场\"理论的指导,使我树立起正确的理念练就了正确良好的听感和科学合理的调整空间能力.为此我真诚衷心的感谢王老师.
几年来我去过许多烧友家也翻阅了许多音响刊物中的试听室图片,发现都不怎么理想有待提升之处太多.这就反映了一个问题值得思考,那就是国家对民用hifi音响还没有一部标声音时,大家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反复换器材和线材之上,而忽视了空间的处理和研究探讨导致对自己的声音始终不是很 满意.由此就产生了\"个人有的个人的玩法及我喜欢的声音就的好声音\"这些不对的现象,那么标准的声音到底有没有呢,我坚定的说有的那就是在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里面.我们要认真学习用心的体会,这样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迎来一种有生命力美声.
姚大侠我佩服你的事业这么成功和辉煌,但愿你音响的声音也辉煌.不过还有需要提升之处,如果你同意的话我可以到南京您府上来帮你调整空间保证声音有飞跃 .(要现在的空间处理情况还和以前图片上一样)
作者: 末世诗歌    时间: 2007-11-23 12:47
我这里也试过平行和内坳的摆位,明显内坳出来的结像要好很多,另外感觉两箱之间最好不要放器材。这对结象也有不小的影响,可将器材降低平铺或者拉到侧面。大侠可以再微调试试看,有时候一点小的变化都能让声音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希望能早日与大侠交流。
作者: 末世诗歌    时间: 2007-11-23 12:51
怎么看都像是拉生意的,呵呵
作者: yun0251    时间: 2007-11-23 13:14
哈哈,還是看不太明白。這是什麽家具?裏面怎樣連綫?
作者: 自文    时间: 2007-11-23 13:30
空间的重要性大家都十分明白,但实际能够如愿地按比较专业的方式去处理的恐怕是极少极少,
毕竟都是我们日常生活的空间(基本都是客厅为主),必须要考虑美观,生活需要等方方面面因素。
所以一般都是建议因地制宜,做好基础建设,空间处理做活而不做死,以不变应万变。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4 01:26
请自文兄能否给我讲讲,烧虫听音室的天花板上面那些横竖木格是干吗用的,还有姚大侠那音响的后墙和侧面这些扩散板都起到哪些效果.谢谢
作者: zwmm    时间: 2007-11-24 09:20
蒋大师是我们杭卅这个圈子里有名的金耳朵 对空间的调整经过二年多来的用心学习确实较为熟悉 有的时候我们数个人一起在某发烧友家试听 他也总会语出惊人地说出我们都还未发现的问题 或者大家都听出问题的空间处理错误的症结所在 一搬情况下按照他的方法也能解决问题 但他毕竟没有亲手调整过姚大侠兄这样高端器材的经验 现在语出惊人确实有点_ _ !我相信经过自文兄调整过的系统肯定声音很好 即使有问题也肯定是些细小问题 不足为虑! 蒋兄 俺的大实话请多包涵了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1-24 09:57
呵呵...还请蒋兄/zwmm兄在空间处理上多给大家一点意见,毕竟熟悉空间处理的烧友太少了.....即便语出惊人也没什么...论坛的宗旨就是交流和促进

蒋兄讲到\"横竖木格\"和扩散板的问题..大家一般都理解为扩散作用,至于有何缺陷,我相信知道的人不多,大家估计都是在有样学样...啥时候蒋兄真有机会到姚大侠那里,我也想过去学习学习..做全程记录.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4 14:04
rock兄;不客气我们大家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在我们圈子里只要一套音响系统能正常驱动以后,就不去讨论器材了因为那需要强大经济来支持才行.平时我们讨论的话题都是空间,相互之间也互提意见不会忌讳的,为的是希望大家的声音都很美.
大家都知道也十分明白空间调整的重要性,关键是要去做其实调整空间也并不是很难的事,当然第一调整也只是一个雏形,播放出来的声音仅仅大致可以,还需几次微调才能达到更加满意的程度.
以后有机会一定去学习拜访各位版主和大侠.
作者: 自文    时间: 2007-11-24 15:45
姚大侠的听音空间比较大,是把厂房辟出一角而成的。
http://www.17fs.com/show.asp?ID= ... d=业界动态&big=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1-24 17:54
蒋兄,有机会一定要来广州走走...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4 23:15
非常感谢rock兄的盛情相邀,我一定会去广州走走看看,与你们多交流也好从中取经为我之用.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4 23:22
欢迎rock兄能够来杭州看看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1-25 09:34
呵呵,好的,之前与自文/百线说好,每年都出去一趟休假旅游,顺便会会当地烧友..一大乐事.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5 13:17
未世诗歌兄弟你好;请问你听到过有线条的低频吗,能否给我们叙述一下铜管乐器中的号在试听室播放出来时,它的声音是怎样变化的.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1-25 13:34
\"线条的低频\"确实是衡量一套系统好坏非常重要的因素,要不是听了多年C5,还真不容易理解...呵呵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5 13:43
哈哈...,盼望着早日与远方的朋友大师相会.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5 14:00
呵呵,rock兄真不愧为大师佩服佩服.说心理话,要调出\"有线条的低频\"真是挺难挺难的.
作者: 末世诗歌    时间: 2007-11-25 15:13
看来蒋大师很擅长YY之道啊,没听过姚大侠的系统仅凭图片就能YY出声音表现“结像不清晰口形略微偏长高频延伸不自然”,非神仙不能为也!我也想请问,你听过EgglestonWorks的声音吗,可否给我们描述一下EgglestonWorks的声音特征和表现呢?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5 16:32
蒋大师是我们杭卅这个圈子里有名的金耳朵 对空间的调整经过二年多来的用心学习确实较为熟悉 有的时候我们数个人一起在某发烧友家试听 他也总会语出惊人地说出我们都还未发现的问题 或者大家都听出问题的空间处理错误的症结所在 一搬情况下按照他的方法也能解决问题 但他毕竟没有亲手调整过姚大侠兄这样高端器材的经验 现在语出惊人确实有点_ _ !我相信经过自文兄调整过的系统肯定声音很好 即使有问题也肯定是些细小问题 不足为虑! 蒋兄 俺的大实话请多包涵了   

朱兄对俺又哄又贬的...呵呵....发烧友其实蛮辛苦的,为了出好声而不停的努力着,时而换器材,线材或着这里贴点吸音材料听听那里扩散看看,其结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
家庭hifi空间,与其它音乐厅之类的空间是有着不同的区别,因此那些被公认调整声像空间的标准手段,也只能做为借鉴和参考了.难道家庭hifi空间就没有一套行之有效具有具体操作规定的模式吗?为此我们反复认真学习和用心的体会了,伟大的刘汉盛先生的\"音响二十要和音响空间二十要\"再通过总结各方面的经验,一部具有实际操纵规定程序办法的\"空间音场理论\"终于由王老师首先推出.
现在我们用此法在实际调声中,真是得心应手.有了此法不仅大大增进自己的调整空间能力,听力更是猛增.因此图片中调整过的空间,对与错我们是一目了然的.例如国内最新一本音响刊物中,某朋友的空间调整就有欠缺之处,表现为音场中间略显空空,声音有往后墙倾斜之嫌\"吸壁\"
下回我要谈点体会与朋友们分享\"二次余数扩散板的经典用法和不可滥用\"
作者: zwmm    时间: 2007-11-25 18:29
不是又哄又贬 是又煲又贬 实事求事! 每个人都有长处 当然你的长处是调整空间 但我觉得影响声音的因素有很多种 有些东西确实需要实地听过才能把握 看图识声 有点玄!!
作者: 末世诗歌    时间: 2007-11-25 18:33
空间环境对声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但也不是什么神秘不可测的东西。
TAS总编Robert Harley在他的《Hi-End音响通鉴》第四章“如何获得聆听室的最佳声音”里已经有详细而通俗的阐述,里面对前墙、边墙、后墙、地面、天花的反射音影响都有详细叙述,同时也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处理建议,而且还叙述了喇叭附近器材反射音的影响,通常可见很多发烧友将器材堆叠在两个喇叭之中,其实这种摆位对声音的聚焦是有不小影响的,应尽量将器材放到侧墙或者尽量将器材推后,让两喇叭之间有完整的空间。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5 23:45
空间环境对声音的影响是显而易见,但也不是什么神秘不可测的东西。
TAS总编Robert Harley在他的《Hi-End音响通鉴》第四章“如何获得聆听室的最佳声音”里已经有详细而通俗的阐述,里面对前墙、边墙、后墙、地面、天花的反射音影响都有详细叙述,同时也给出了很多具体的处理建议,而且还叙述了喇叭附近器材反射音的影响,通常可见很多发烧友将器材堆叠在两个喇叭之中,其实这种摆位对声音的聚焦是有不小影响的,应尽量将器材放到侧墙或者尽量将器材推后,让两喇叭之间有完整的空间。

现在大家都已在学习和研究空间的处理,这个局面和气氛真的很好.欢迎大家畅所欲言互相探讨宗旨是将声音搞好.为此我想和你深入探讨一下,对于二次余数扩散板我们应该放在哪个点上才好呢.
作者: 自文    时间: 2007-11-26 01:19
二次余数扩散通常放在第一反射点,不过不同材质制造的扩散板对声音反映是大相庭迳。最早的时候我也是用2-4块扩散板,但现在除了2个意大利DAAD 120HZ吸音柱和箱顶部2块156板,其他扩散板都撤掉了。
作者: 末世诗歌    时间: 2007-11-26 12:53
二次余数扩散板的摆放位置也要根据实际听音室和摆位来看,如果以长宽黄金比例的听音室,喇叭和听音位采用三-七摆位法来说的话,二次余数扩散板放在前墙和后墙为宜,侧墙采用吸音或吸扩结合。关于侧墙是吸好还是扩好,这个也是有争论的,并没有什么标准答案。还是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听音环境,多实地试试。而且侧墙吸音的材料也很有讲究,材料不能只吸某个频率,得中高频都有基本一致的吸收系数,这样才不会出现所谓的“声音梳状效应”。
作者: 天高云淡    时间: 2007-11-26 16:10
搬张凳子,坐好,认真听课
作者: 天高云淡    时间: 2007-11-26 16:15
标题: 上课了
搬张凳子,坐好,认真听课
作者: 姚大侠    时间: 2007-11-26 17:42
标题: 开始讨论…
此次讨论是由蒋大师看了我的组合的那张照片开始的…大家从那张照片上看到器材的全貌.在此前我是以麦景图前后级在推Egg AndreⅡ的喇叭.由于老麦的功放特点是速度稍慢.对AndreⅡ的四只12吋单拿低音控制不到位.所以声音确实不尽人意.主要是低频.蓬松.去的慢.声音朦等.在用了无数线材后又加了后面的反射板.声音确实大有改善.蒋兄问我那些板起什么效果.如果说以前用麦景图时.我说有效果.但后来我了马克33+32后.我说就没效果.目前本人忙没移走.现在只是起装饰.一有空立即就移走!(现在是装饰.哈哈!).可见调音材料应以当时的需要而存在.以我现在的听音房的大小(12M×5.5M).特别是高度4.3M根本不需要任何反射物质.重点应该在喇叭摆位和放器材位置对结象的处理上.更何况音响“这玩意”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对声音的要求是公说公有理.智者见智.就所谓“音乐味”.我想所以的发烧友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很难用“标准”来框定.至于说到“标准”.就更难用言语来表达了.所谓刘汉盛的“音响要素二十要”也是一个集众发烧友所长的总结.而且是非常抽象的.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加之宝岛的烧友与大陆烧友听感有质的差别.所以对音响要素的需要会有所不同…至于冠以“伟大的”真是不敢苟同(得罪了蒋兄).本人全套用了马克.也不会轻易说Mark Levinson是如何如何的伟大.因为音响界无“伟大的理论”.倒是有伟大的音乐和乐曲.
表态:承认理论的科学性和存在性.但尊重因地制宜.个人喜好!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6 21:58
自文姚大侠,及各位朋友你们好;
今天很有幸能与大家一起探讨空间处理及理念和听感,这真是一件快事.
一个独立比较好的家用hifi听音室,与专业和公众音乐厅是有区别的.它们的有效标准处理手段,对我们只能是参考和借鉴.那么家用hifi听音室它就应该有自身空间处理的规律和模式.
在我们的理论实践操作中,第一反射点是采取吸收包括第二第三点等具体是根据系统而定.这些点位是将过多的中高频和直接声吸收到,使皇帝位没有反射的干扰保证了整个声场清晰平衡,因此在此处增加扩散就不合适了.对于二次余数扩散板的运用,在我们的理论模式中是放在音响的侧后墙,它不仅仅把集聚在那里的中高频扩散掉,同时还把音场层次进行梳理增加了深度,而且适当的托起了整个音场,乐器的形体更真实,一个高宽深有层次的真正音场就展现出来了.
以上只是其中两个位置的操作法,要使声音具有生命力,具体操作时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发烧理念和很好的听感才能完成.
我建议大侠可能的话天花板上还是安装156扩散板(十块以上),它能让你获得更多更好高质量的残响和尾韵,扫除下压的压迫感,感觉层高已是7-8米.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6 22:42
刘汉盛的音响二十要和音响空间二十要,是需要认真解读和用心体会才能融会贯通的.现在又有多少人家的声音能达到他总结出来的要求呢.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和正确良好的听感.真正好的声音不但不是抽象的而且是有生命力的.因此声音是标准的.
作者: 末世诗歌    时间: 2007-11-26 23:07
天花板上安装156扩散板(十块以上),这个不是万能的,跟你的扩散板材质很有关系。
曾有烧友在天花板上用了很多这种156扩散板(软质泡沫的,非RPG原厂),结果造成中高频吸收过量,导致声音了无生气。后来有人针对这种情况作了处理,就是在软质泡沫表面喷漆来改变过大的吸收系数。目的是一致的,但是手段就不一定非要一样,很多时候还是要多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手段。当然了,能拿一部专业的仪器来测试房间频响那就是最稳妥的了。
作者: zwmm    时间: 2007-11-26 23:44
姚大侠所作的发言 我基本认同 中国有八大菜系 制作手法皆各相异 味道也皆有不同 但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地 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这也被世人所认同 因此 客观地承认美的多样性 承认音响凋整的多样性和个人喜好的多样性 理性地看待和承认别人的长处 就是我们烧友应该抱有的正确态度! 期待下次到广卅能到各位弟兄处叹美声!也期待各位弟兄在杭卅相聚!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7 19:34
天花板上安装156扩散板(十块以上),这个不是万能的,跟你的扩散板材质很有关系。
曾有烧友在天花板上用了很多这种156扩散板(软质泡沫的,非RPG原厂),结果造成中高频吸收过量,导致声音了无生气。后来有人针对这种情况作了处理,就是在软质泡沫表面喷漆来改变过大的吸收系数。目的是一致的,但是手段就不一定非要一样,很多时候还是要多比较,找到适合自己的调整手段。当然了,能拿一部专业的仪器来测试房间频响那就是最稳妥的了。

你好;在整个空间处理中天花板只是局部的一点,能用高密度的156扩散板是很理想的,表面再喷上涂料那更加柔和细腻.对于天花板的处理我们是无所谓还是一定要处理呢,还是无意义.再说处理后是否一定有效果,因此还想和你略做探讨.
作者: 天高云淡    时间: 2007-11-27 19:48
标题: 提问
请问老师:业余条件下怎样做一块156扩散板?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7 20:01
自文兄;想请教一个问题我有一位朋友想买mbl的5011和8011前后级功放,音箱是珍妮西丝400试听室36平米(全二手).请问大概能推出几层的水平,搭配是否合适?谢谢
作者: 自文    时间: 2007-11-27 20:13
mbl的5011和8011可以对付珍妮西丝5号,下一级的400去掉了主动式低音功放,低音变成了被动式,但是效率高了,普遍反应是比V好推。至于能推出几成吗,这跟调教配搭和空间有很大关系了。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7 20:19
谢谢自文兄
作者: 永号    时间: 2007-11-27 22:55
回:贝多芬蒋
来贵坛时间不长,在高手行家前一直潜水学习不敢发言。
一个没有听过其系统环境声音就肯定说出其如声音或缺点何如何云云,这在老师级人物于初哥面前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一定或者说有很常经历的发烧者面前出此言论就很显得幼稚了。
台湾;刘汉盛的二十要或其言论也好经验也好,作为一个理智的发烧友应该客观的对之,他也非圣人,他也一样会犯普通人的差错,记得早年他口口声声讲AV画面,幕布的尺寸最多只能打到120吋,不然画质会劣变,而实际呢?
音响重播是个系统工程,环境空间肯定是重要的一环,但每个发烧友的环境是不相同,变数不小,教条的以理论来千篇一律待之,特别是在没有到过听过那个环境的系统声音就早早下结论对策,就很不妥了。
自文----前辈好!早年请教过你问题,你讲得没错,系统越往上,调整就越敏感,一个很细小的疏忽也会导致对全局发生改变。
作者: 雨后    时间: 2007-11-28 01:54
自文:第一反射点应是在喇叭平放的时候的点,在喇叭和皇帝位的左右墙上放块镜子这很容易找到,但想问的是:通常我们会把喇叭内拗以求更准确的聚焦,如此一来所谓的第一反射点便不存在了呀?
作者: 自文    时间: 2007-11-28 12:29
第一反射点一样存在的,只是比平放时候移动少少而已。在一般而言我不喜欢用内拗来取得聚焦,除非不得尔,感觉上负面的DD稍多。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1-28 17:30
系统越复杂,调整就越麻烦,高级器材更甚...因而我个人比较喜欢简单的系统和简单的环境..
另外,\"一个没有听过其系统环境声音就肯定说出其如声音或缺点何如何云云\"....这句话个人理解是亦对亦错,其实有经验的人也许真能做得到,很多时候,我们看一套系统,在未开声之前,其实也不难发现其弱点,开声之后,往往也得到验证..,教条主义当然不可取,只是有经验的烧友确实能做到(不是每次必中)....权当讨论而已...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8 23:19
标题: 回帖
回:贝多芬蒋
来贵坛时间不长,在高手行家前一直潜水学习不敢发言。
一个没有听过其系统环境声音就肯定说出其如声音或缺点何如何云云,这在老师级人物于初哥面前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一定或者说有很常经历的发烧者面前出此言论就很显得幼稚了。
台湾;刘汉盛的二十要或其言论也好经验也好,作为一个理智的发烧友应该客观的对之,他也非圣人,他也一样会犯普通人的差错,记得早年他口口声声讲AV画面,幕布的尺寸最多只能打到120吋,不然画质会劣变,而实际呢?
音响重播是个系统工程,环境空间肯定是重要的一环,但每个发烧友的环境是不相同,变数不小,教条的以理论来千篇一律待之,特别是在没有到过听过那个环境的系统声音就早早下结论对策,就很不妥了。
自文----前辈好!早年请教过你问题,你讲得没错,系统越往上,调整就越敏感,一个很细小的疏忽也会导致对全局发生改变。

我发烧已有十年了酸甜苦辣也都有过,不过很幸运的是我遇见了一位真正高人.他指导我应树立良好的发烧理念和如何处理空间,通过三年的努力和良好的悟性,终于得知怎样才能调整好空间还原出唱片里真实的声音,同时也练就了良好的听力,帮朋友也成功地调整过空间,他们很满意.高兴之余我想到了应该回馈于社会,要以自文和rock他们那样热情友善地为广大发烧友解答服务的精神,去为烧友们解答如何处理空间必要时可以上门服务.
在这十年至今我发现众多烧友们都十分清楚要处理空间声音才会好,大家通过各种方的法努力可还是不能很满意,于是还存在着各玩各的声音.比如今天换条线后感觉很好但明天这新鲜劲就少去了,还有这里和那里吸音和扩散重新搞过后听上去很舒服,半天过后又觉得不如以前那么靓丽了等等,显然这是未调整到位.这时我觉得我们应该平静坐下来不妨以第三方人的角度,拿\"音响二十要\"来对照一下音场宽深,层次感,透明度,结像力与形体感.....等等.我们大概可以从中得到一些感想和启示.其实大家在调整空间时肯定也会找到一处相关的穴道,只是正确的点位被多数不是很恰当的方法给掩盖而无法体现出来.那么我们应该要多交流,把大家的感想和摸索到空间真正的穴道合理有机的联合起来,使他们成为具有行之有效科学合理地处理空间的办法模式.
调整空间最主要最关键是要调出音场及台形,音场没有其它都是枉然.二次余数扩散板在音响侧后墙中间各一块,它们是灵魂道具能托起整个音场梳理大乐队前中后层次,能使乐器形体舒展开如现场,再不是尖尖细细了.天花板安装高密度156扩散板.主要是把反射上去的全频声波进行扩散,消除视线以上的压迫感.同时又得到高质量的残响和尾韵,还有第一,二,三反射点都必须适当吸收掉直接声和中高频,以保证皇帝位无反射干扰,确保整个声音的平衡性及一致性.以及后墙和前墙都必须适当进行吸收,音响前大约十公分铺放羊毛地毯.通过以上调整我们能获得一个高宽深有层次的音场,和有透明,温暖,Q劲高低频延伸具佳的美声(具体操作请看bbs.hifi168.com王老师空间处理).
以上是我们在许多家试听室操作成功的行之有效必须处理点位的模式.如果某试听室的图片上让我们看到的二次余数扩散板,是放在后墙或着放在地上.这样我判断它就没有音场,因此它的声音就不好或着是错的.一个成人是经过父母亲,学校,单位和社会的教育学习培养和影响,才成为一个有文化有素养的人,如果他不是智障者就不会胡言乱语了.
作者: 笑乐    时间: 2007-11-29 07:34
贝多芬蒋兄,请收悄悄话。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29 19:10
自己做并不便宜,还是选择156高密度泡沫扩散板最好.
广州梁锦元13533586295
作者: 永号    时间: 2007-11-29 22:00
回贝多芬蒋:
发烧有心得想要回馈于社会(发烧友)是良好的意愿,所谓想乐乐得先予人了、予人乐乐融融---和谐矣。
不过这里面有讲究的,一个真正有发烧素养的人不会在没有听过南京顾先生系统声音,就凭自己的经验对其图片就开始发表肯定的意见(还蛮自信的),是否那样会令比你发烧经历不短或者说听力也明锐的同好们有不敢苟同呢?
发烧的奥妙很深,个性也很强,流派、喜好趋向不一,就按你讲的经验调出的声音(音长)也不一定别人能接受,而许多就图片看似乎简单的听音环境的一些行家们调出的声音也非你说的不正常。
看得出你很欣赏台湾刘汉盛的“二十要”,但也有走访陌生烧友不随便说这说那的涵养,这不同于保守,尤其对一个发烧经历很深器材也不菲的系统环境,你没有几次深入的倾听精力,是不会了解主人到底为何喜欢那样的声音的,更何况一次也没有听过,怎好随便直言直语?
作者: zwmm    时间: 2007-11-30 11:17
蒋兄一直来就很直爽 有什么看法就直说什么 不会烂在肚子里(我从不认为那种当面不说背后说的方式是叫有涵养) 不管怎样 论坛应保障自由的言论和不同的见解 允许有不同的思想在此交流 碰撞  自文兄所调整的声音 尽管本人没有直接听过 但长期以来从各方面所获得的信息所知 他也绝对是个顶级的高手 他肯定也有他自成体系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调声方法 并被其周围的烧友所认同和接受 !!
   蒋兄所采用的王老师的空间调整方法 已是被许多具体实践所证明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不但被许多烧友所认同 同时其音效也被一些亲自聆听过的专业的音乐工作者所认同 去年夏天 老沈(mark 336推丹拿至尊 空间全部由王老师亲自处理)家来一朋友 是某艺术团体的负责人(不是音响发烧友) 听了老沈处的音响后 感觉很惊奇 认为重播乐器的保真度极高 。二天后 他开车带来了他团里的两个姑娘 拿了一把小堤琴和一把二胡 直接来了个现场pk 记得当时小提琴拉的是《梁祝》二胡拉的是《江河水》其中拉小提琴的姑娘在试琴时就说 这里琴拉出来的声音很好吗!老沈当然不敢怠慢 拿出二张最好的版本来播放 结果在聆听者背过身去听的情况下 两者声音竟然相当接近 要略为仔细才能辨别 ! 此事一直让老沈自豪不已
作者: 永号    时间: 2007-11-30 12:50
有什么看法就直说什么,说明性格直爽,但不等于在没有听到、听过的情况下面就对人家(姚大侠)图片发表肯定的意见,那样就很不妥、很不该了。好了这个话题就此,还是聊聊发烧。

发烧音响个性其实也不可忽视,每个人的听音观念不尽一样,对音响重播音乐的要求不一,也涉及到每个人的审美观。记得去年在一位发烧老前辈家里聚会听音乐,声音沉闷、压抑感觉不对劲,调试了好长时间,其中一位行家把他CD机上的红木条(压镇作用)稍稍移动了一下,开声,哈,在座几位包括一位不发烧的朋友立马异口同声(注意是异口同声)的讲:好听!真可谓豁然开朗,但唯独老前辈他一人说:这不是他要的声音,为何?他讲:这个声音太华丽了。散后我们几个同去的都说老前辈他对声音的要求、追求与我们不一样。是否他的追求有问题呢?慢,仅从他经历了世界上无数铭器、世界级大师现场音乐会。。。。。。,他的见识、所见的世面应该比我们多得多。不是么,前天一位朋友告知我杭州有几位同好前一阵去听过他家里的声音均说非常得好听,还去了几次。我也想有机会再去听听他现在的声音是如何的境界。
作者: zwmm    时间: 2007-11-30 17:38
我相信蒋兄发表这样的言论(妥不妥我先不做评价)本意是好的 是希望姚大侠能够亨受到真正美的音乐
  我发烧二十年 见识过无数的发烧友 但说实在的 在我所遇见的老发烧友中 听感正确的着实不多 你问我什么是正确的听感 我只能说正确的听感决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在某位人士头上 他一定要多听真乐器 多听现场音乐会 并且更重要的是要有悟性 在听了之后要有正确的总结 成为自已校声的标准 君不见古代有一种秀才叫老童生 一辈子捧着四书五经在读 但就是悟不进去 始终离功名很远 就是此类 (当然我不是指上面的这位老前辈) 在现实中我早已注童到 凡是具有较高音乐素养的发烧友 其调校出来的声音往往比较自然 优美 耐听 而音乐素养较为不足的烧友(本人属干此类) 尽管烧龄很长 器材很高端 声音往住不太理想 当然只要他本人很陶醉 旁人也说不得什么         但我们是不会去学去捧的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30 21:17
玩音响应该要理性,发烧的宗旨是听音乐.
音响发烧需要树立正确的理念和良好的听感,要讲究科学性以及合理实用性,要学习理论知识和别人正确的经验,切勿不学无术一事无成.
一个试听室如果天花板不安装高质量的扩散板,那么它的空灵感就不大会好,甚至影响高频延伸的质量.假如第一反射点未做任何吸音处理,其音场就会往回退,声音的清晰度也会降低甚至直白无感情.这就是一目了然必然的因果关系.
现在各行各业基本都有一种切实可行的标准,我们音响发烧的声音将来也应该会有一个有共同趋向的标准.最后让我们互相交流,增进友谊,共同进步,快乐发烧.
朋友们如需要帮忙我将尽力而为.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30 22:21
贝多芬蒋兄,请收悄悄话。

我给你的消息是否收到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1-30 23:57
rock兄你好,后天想和你电话里聊聊可否
15968884861
作者: rock    时间: 2007-12-1 09:03
好的,周日给您电话。
作者: 贝多芬蒋    时间: 2007-12-1 13:37
zwmm友,明天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