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20世纪音乐漫谈 [打印本页]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6 21:09
标题: 20世纪音乐漫谈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2-3-30 13:57 编辑
范围:20世纪音乐的总体特征、主要流派、主要作曲家及作品、论著、趣闻轶事等等
20世纪音乐的发展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出现了众多的流派。本帖将以各种音乐形态,如旋律、节奏、和声、调式调性、配器等为基础并结合作品,将传统音乐与20世纪音乐进行简要的比较,以此来阐述20世纪音乐的总体特征。
1、旋律上:传统音乐以流畅、起伏自然、有规律进行为基础,20世纪音乐的旋律则常常是不流畅的、不声乐化、不对称、不呼应、缺少规律,出现有棱角的大跳,有时没有句读,有时避开传统音乐中的旋律因素,用其它音响方式代替旋律(德国先锋派领军人物拉亨曼的“音色旋律”)。
2、节奏、节拍上:节奏是传统音乐的骨架,而且组织严格;而现代音乐则是节奏自由多变,有的用复节奏7拍子、9拍子、11拍子,无节奏,有的无节拍、无小节线,有的虽然有小节线但已经失去了小节线的意义(里盖蒂的钢琴练习曲),有的由演奏者自由安排节奏,还有的是“唯节奏”。
3、和声上:传统音乐以和谐为美,以三和弦为基础;而现代音乐则打破了这一概念,以音响感觉为依据,不存在传统音乐的和弦结构与功能进行,增三和弦(德彪西开始)、减七和弦连续(普罗科菲耶夫钢琴奏鸣曲)使用,频繁使用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高叠和弦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采用柱式和弦(巴托克)、音团、板块型音群(潘德列斯基),甚至连和弦的概念也不复存在。
4、调式调性上:传统音乐以大小调为中心;而现代音乐则常常是调式调性不明确、无调式调性的音乐(表现主义代表人物勋伯格),泛调性(武满彻),有的自创音阶、音列(巴托克1 2 3#4 5 6 b7 1、布索尼1 b 2 b 3 4 b 5 6 7 1、梅西安1 2 3 4 #4 #5 6 7 1),有的不在旋律范畴中运动,也就失去了调式调性的意义。
5、配器上:传统音乐将各组乐器优化组合,音色强调平衡;而现代音乐则强调个别乐器,管弦乐队室内乐化,突出个别乐器,弦乐不再占主导地位,突出打击乐器,世界民族音乐及乐器广泛使用(梅西安《图伦加利拉》交响曲),常用极端音区(韦伯恩)、噪音(噪音作曲),寻求新的声音色彩和发声器械(潘德列斯基《广岛受难者挽歌》)。
6、曲式上:传统曲式中统一和变化的原则仍然十分重要,乐谱上有规则、对称而实际听觉却不易辨认,很少有2、4、6、8小节的方整性的结构。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6 22:03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7 08:32 编辑
中国音乐、世界音乐、20世纪以前的将另开贴聊,曲式结构、题材、体裁、创作手法将在此前的《音乐知多少》一帖中继续分享。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1-8-6 23:42
本帖最后由 尘客 于 2011-8-6 23:45 编辑
喧闹的世纪,节奏转换的世纪...,
搬个板凳坐下听。
作者: alma 时间: 2011-8-7 00:01
这个帖子咱要多学习学习。
作者: 桂猪 时间: 2011-8-7 01:51
同好好学习。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1-8-7 09:25
这对音乐欣赏是有益的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8-7 10:48
盲点中的盲点,一定要好好学习!
作者: keli 时间: 2011-8-7 10:59
很感兴趣,要好好学习。期待下文。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8 00:59
未看先顶,这主题好!
俺很喜欢部分当代音乐,但难成系统,B兄开讲,我等正好悉心学习。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0:21
多谢楼上各位仁兄,恳请大家多多参与。
关于20世纪音乐的书籍一般是从德彪西开始,钢琴研究生入学考试20世纪的部分也包括德彪西的作品,所以本帖也将从德彪西开始聊起。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0:39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5 07:18 编辑
一、印象主义音乐
德彪西与印象主义音乐。
来源 :印象主义(impressionism)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首先在绘画领域兴起的一个艺术流派,其风格源于莫奈的一幅画作《日出·印象》,
[attach]32855[/attach]
印象主义画家关注光与色的变化,在平凡题材中表达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印象主义音乐是20世纪音乐流派的先行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它在文学和绘画领域印象主义潮流的影响下产生,因德彪西交响组曲《春天》(busser配器)的问世而作为一种新音乐风格的称谓被保留下来。
[attach]32856[/attach]
据说德彪西的《春天》是在意大利画家波提切利的这幅画的启发下完成的。
[attach]32857[/attach]
德彪西的朋友BUSSER配器这张唱片是比较知名的,这部作品我手里的总谱上没有标明谁配器,查了一下资料德彪西为这首作品只写过合唱与双钢琴谱。
特征
(1)印象主义音乐多以自然景物或诗歌绘画为题材,注重表达对客观事物瞬间的印象,音乐大多具有神秘和飘忽朦胧的意境。
(2)它不以旋律为主,重视和声和配器的色彩作用;突破大小调体系,多采用全音音阶和五声音阶;增加和弦结构的可能性: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代替三和弦和七和弦;减弱和声功能,模糊调性,大量使用变化音,多采用小型体裁。
3、代表人物与作品
(1)德彪西的管弦乐作品《牧神午后》前奏曲、《三首夜曲》、《大海》以及钢琴曲《意象集》、《前奏曲》等。
(2)拉威尔的舞剧音乐《达芙妮与克罗埃》、《鹅妈妈》,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舞曲》等。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0:53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5 07:19 编辑
(一) 德彪西
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 1862-1918),法国作曲家、评论家、钢琴家。他深受马拉美等象征派作家、诗人的影响,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中获得新音响的灵感,同时受到穆索尔斯基独创性音乐的启发,(1880年,德彪西到俄国担任了柴科夫斯基的至交——梅克夫人的家庭钢琴教师。这个机会使他受益匪浅。他由此开始接触到许多俄国作曲家的作品,特别是穆索尔斯基的作品,穆索尔斯基极富特色的新颖和声,对年轻的德彪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他的作品中已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和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他的和声细腻、繁复,配器新奇而富 有色彩,旋律略带冷漠飘忽的感觉,这都是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所不具备的。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8-8 11:59
海丁克指挥的德彪西“大海”
[attach]3285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2:18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8 12:22 编辑
德彪西印象主义的主要钢琴作品出现在1903年和1913年出版的曲集《版画》,两卷《意象》和两卷《前奏曲》中。
[attach]32860[/attach][attach]32861[/attach][attach]32862[/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2:22
海丁克指挥的德彪西“大海”
牛仔 发表于 2011-8-8 11:59
这张是LP吧,我好像没有。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2:31
印象主义只是德彪西风格的一个方面,有些作品几乎没有或者根本没有印象主义的痕迹,例如,钢琴作品中有早期的《贝加莫组曲》(1893),《钢琴组曲》(1901)和可爱的《儿童园地》(1908年),他在《儿童园地》的:“木偶的步态舞”(小黑人)——一首父爱的曲子(为其爱女所作)中引用的瓦格纳旋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序曲主题,也就是在歌剧中反复出现,象征渴求爱情的主导动机。在《练习曲博士》(第一曲)中开车尔尼的玩笑。
《儿童园地》我比较欣赏上图老米的录音。
钢琴独奏作品全集我的第一选择。
[attach]32863[/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2:50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8 14:16 编辑
晚期作品
《钢琴练习曲》(两卷1915)
[attach]32864[/attach][attach]32865[/attach][attach]32866[/attach]
双钢琴《白与黑》 四手联弹《古代墓志铭》远非印象主义。
[attach]32867[/attach]
《六首古代墓志铭》
第一曲《为祈求潘神,夏天的风神而作》
第二曲《为一位无名氏的墓碑而作》
第三曲《为令人神往的夜晚而作》
第四曲《为玩响尾蛇的舞女而作》
第五曲《为埃及人而作》
第六曲《为感谢晨雨而作》
《白与黑》由三首无标题的乐曲构成,第三首是这套作品中最优秀的乐曲——近似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这首作品也是题献给斯特拉文斯基的。
这套唱片也是孔氏兄弟非常著名的唱片。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8-8 13:35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是LP。
再来一张BOSTON SYMPHONY CHAMBER PLAYERS
[attach]32868[/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8 14:02
好贴,收藏学习!希望能从中增加对现代音乐的理解,特别期待对巴托克和雅纳切克等民族乐派的解读。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8 14:15
好贴,收藏学习!希望能从中增加对现代音乐的理解,特别期待对巴托克和雅纳切克等民族乐派的解读。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8-8 14:02
谢谢!一定会有的。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9 22:59
晚期作品芭蕾舞《游戏》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作品,大约18分钟的音乐,作品配器手法和他印象派代表作完全不同,在这部作品里各种复杂伴奏音型大部分不见了,一种和以前不同的更加清晰透明的乐队写法占据了主要的位置,丰富多彩的音色让位于乐器的SOLO旋律,音乐的进行、乐句到乐句的自由结合代替了音乐的陈述、展开和再现。这部作品是德彪西对后人影响较深的一部作品。
[attach]32939[/attach]
三首交响素描《大海》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海上的早晨到中午》,开始在定音鼓、竖琴、低音弦乐器伴奏的双簧管演奏的这段音乐在当时来说太新颖了,这个朴素、断断续续、独特的开头每次听都会有感动,这就是德彪西新颖独特色彩给人的感觉。接下来出现的五声音阶的旋律非常重要,它在第一乐章和第三乐章里以各种形式出现,这段音乐的节奏和织体非常丰富。第二乐章《浪的嬉戏》,这乐章是配器课非常经典的一个范例,加了弱音器的小号、竖琴的滑奏、圆号的非常柔和的“德彪西和弦”加上钢片琴的伴奏太精彩了,短小不连贯的旋律与一个三拍子的类似舞曲的旋律交替出现,使听者的耳朵“痒痒”的。第三乐章《风与海的对话》又是一个以“德彪西式的增和弦”开始,听者再次听到了那个色彩效果不同寻常的原始主题。这部作品以丰富的配器手法、复杂和声的自由运用和“解放”成为二十世纪音乐中的重要作品之一。
[attach]32940[/attach]
《牧神午后前奏曲》是德彪西受马拉美的著名诗篇《牧神午后》启发而写的早期作品之一同时也是德彪西开创新时代的一部作品,开始时长笛低音区的旋律大约进行了十次的和声变奏,长笛的低音区在乐队中很难出来,很少有作曲家这样写长笛,但是德彪西做到了。这几部作品通过视频欣赏对分清楚乐器的声部有很大帮助。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09:12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0 12:46 编辑
《12首钢琴练习曲》如第一首“为五指而作”就是嘲弄车尔尼的,他的题词为“模仿车尔尼先生”。这首练习曲是这样描述的:一个很有天赋的学生在练习他不喜欢的东西(C大调音阶),弹了一遍他觉得很无聊,用右手在降A上砸了一下,继续弹,唉!简直令人难以忍受,他连续用右手在降A上砸。注意在演奏时这个降A要弹得短促,触键可以生硬一些,但不要太尖锐。学生继续这样练着,但他越来越觉得难以忍受了,然后他说:“够了,我再也不要练这种东西了。”于是他不断地往里面添加东西。终于他抛开了烦恼走进了一个全新的梦的世界。然而在结尾处却突然出现了两小节降D大调音阶。
[attach]32952[/attach]
这是我买的12首练习曲的录像带,后来买了CD和LD,内田光子演奏的LD有讲解非常适合学生看,从中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如何理解这套练习曲还有演奏技术等。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09:45
《弦乐四重奏》:德彪西唯一的四重奏。在传统曲式结构中,一般是根据和声的终止式来划分结构,德彪西在这里追求的是感性结构(结构平衡的感性美)。第一乐章开始的主要主题在这首四重奏中各个乐章以各种形式出现,但不是以传统音乐展开逻辑的方式展开,在这部作品里德彪西是以自己的方式来构筑的这十几个主题。音乐是声音的建筑这对德彪西来说最合适不过了。
[attach]32954[/attach]
这部四重奏我不仅买了总谱还买了分谱可是到现在也没有人演奏过,每次给学生们推荐都是觉得太难。
[attach]32955[/attach][attach]32956[/attach]
其他室内乐。
[attach]32957[/attach]
小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我觉得西盖蒂和巴托克那个录音好。
[attach]32959[/attach][attach]3295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1:06
《夜曲三首》第一首《云》,从这部作品里可以看出德彪西受穆索尔斯基的和声以及印尼“佳美兰”音乐的影响。第二首《节日》这里令人眼花缭乱的、激昂的节奏都是从《云》的基本主题变化来的,法国法兰多舞曲(比才《阿莱城姑娘》也用过)运用的很巧妙,舞曲和节日场面互相交融,形成一个不同凡响的场面。第三首《海妖》,加了合唱的这段音乐在音乐会上演奏的机会并不是很多,在第三首里连续不断刺耳的切分音的”海妖主题“在德彪西多部作品里出现,这是德彪西最典型的手法之一。
[attach]32961[/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1:16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0 11:26 编辑
德彪西完成的唯一的一部歌剧《佩莱亚斯与梅丽桑德》,从这部歌剧中可以看出瓦格纳对他的影响。这部作品的总谱在手里N久了,从来没有一次从头听到完。贴几张大都会官方网站上的剧照,这是今年一月的剧照估计是这部作品的最新录音。
[attach]32967[/attach]
[attach]32962[/attach][attach]32963[/attach][attach]32964[/attach][attach]32966[/attach][attach]32965[/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1:24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0 11:32 编辑
总结:
创作特征
(1)旋律失去主导地位,强调和声的作用,追求音乐的色彩与朦胧感。他注重的不是和声进行的功能性而是它的色彩效果,采用块状和弦,新的和弦结构(七和弦的七音不解决、增和弦):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未脱离大小调体系,但大量采用全音音阶(德彪西最喜欢的音阶有六个全音而完全没有半音 (如C、D、E、升F、升G、升A),所以他的旋律听起来同任何过去的音乐都不一样,而他的和弦就更加奇怪。 德彪西正是运用了他所偏爱的全音音阶,构筑起他与众不同的“梦幻世界”。)五声音阶及中古调式。 音乐中有东方和西班牙的特点。
(2)他的管弦乐作品弦乐部分细腻,木管突出特性音区的音色,打击乐器丰富,组成模糊的色彩世界。
(3)善于使用小型体裁描绘自然景物和生活风俗,表达主观的瞬间感受和直觉印象,营造出朦胧、飘忽不定的气氛。
意义
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
思考
1、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异同
2、德彪西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德彪西晚期作品音乐形态的特点。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1:31
二、拉威尔
拉威尔(Maurice Ravel,1875-1937),法国作曲家,福雷的弟子。早年受夏布里埃和萨蒂等人的影响,并热衷于浪漫主义音乐。在1889年巴黎国际博览会上爪哇加美兰乐队的演奏和俄罗斯音乐的影响下,逐渐形成自己的音乐风格,成为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英国著名作曲家沃安•威廉斯是他为数不多的私人学生之一。在班上结识了与他同岁的西班牙学生瑞卡多•维涅,他深深羡慕维涅卓越的钢琴演奏技巧,曾狂热地苦练以求赶上,但由于常常被懒散的情绪支配,这种兴之所至的热情未能得到预期的效果。自此维涅成了他的终身好友,总是热情地演奏他的新作。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1:35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1 21:10 编辑
2、代表作品
舞剧:《达夫尼与克罗埃》、《鹅妈妈》。
歌剧:《西班牙时光》。
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波莱罗》、《圆舞曲》、《鹅妈妈组曲》。
钢琴曲:《水的嬉戏》(或译《喷泉》),无疑是运用印象派钢琴新技术以描写"水"的第一首杰作,在现代钢琴音乐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它却比德彪西著名的《版画集》中的《雨中花园》早两年出现,比他的《水中倒影》还早四年写出。《镜》、《小奏鸣曲》、《在库普兰墓前》、《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他将穆索尔斯基的钢琴独奏曲《图画展览会》改编为同名管弦乐组曲的总谱成为音乐学院配器课上范本。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1:36
创作特征
(1)音乐具有印象主义特征,追求明亮色彩和动力性节奏,旋律具有调式倾向,采用五声音阶、平行和弦和附加音的和弦,配器清晰,作品体裁短小。拉威尔的生活圈子狭小,艺术天地有很大的局限。综观其作品,题材比较狭窄,作品的内容很少直接源自当时的社会生活,而多是对景物的描绘和表现童话、传说故事等,音乐中缺乏对生活的炽热的感情。
(2)他重视旋律的作用,作品结构明确,织体清晰,总的风格倾向于古典音乐的纯净优美和富于幽默感。继承了传统音乐的风格。他的创作既具有印象主义风格,又继承了肖邦、李斯特、柏辽兹、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等人的优秀成果,甚至受到17、18世纪法国库普兰、拉莫精致典雅的美学趣味的影响。他丰富了管弦乐队的整体表现力,是世界公认的管弦乐大师,代表作《波莱罗》成为管弦乐配器手法的典范。
(3)重视吸收民间音乐的养分,如西班牙音乐,印尼、印度音乐的音调与节奏以及吉卜赛人狂放热情的音乐等,拉威尔将自由的乐思与古典的均衡形式,色彩性的音乐处理手法与朴素的民间音乐素材、异国情趣结合起来,形成富有个性的音乐语言。
(4)拉威尔追求表现乐思的自由,但他同时几乎总是留在古典形式和严格的艺术规则的框框之内,同古典传统始终保持牢固的联系。拉威尔的乐队中常可看到作为整个作品的曲式结构的重要支柱的宽广旋律,他的乐队色彩也要确定得多,而且也更辉煌、华丽。用斯特拉文斯基的话说,他的节奏像"瑞士的钟表匠"一样精确。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6:11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0 16:17 编辑
[attach]32972[/attach]
上图六岁的拉威尔下与父亲及弟弟
下图拉威尔
[attach]32971[/attach]
下图国立巴黎音乐学院福雷作曲班弹琴者为福雷,左立第三位为拉威尔
[attach]32973[/attach]
与挚友西班牙钢琴家Ricardo Vines
[attach]32970[/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0 16:59
思考
1、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异同
2、德彪西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德彪西晚期作品音乐形态的特点。
burt5177 发表于 2011-8-10 11:24
音乐史系学生的课后作业啊?!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7:11
贴几张拉威尔的唱片。
[attach]32983[/attach][attach]32984[/attach][attach]32985[/attach][attach]32986[/attach][attach]32987[/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7:18
音乐史系学生的课后作业啊?!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0 16:59
这几个月又把音乐史看了一遍,发现有些东西我以前不是很清楚,这次边看文字边听音乐又有了很多新的认识。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0 17:23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教授开课,学生都正襟危坐竖耳专听呢。老师好!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7:31
[attach]32995[/attach][attach]32996[/attach][attach]32997[/attach][attach]3299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17:33
回复
教授开课,学生都正襟危坐竖耳专听呢。老师好!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0 17:23
您太客气了,我这是向大家学习,我开个头大家补充,共同提高。
作者: 游艺黑白 时间: 2011-8-10 20:39
楼主,我爱死你了!爱死爱死你了!我是你的忠实fans!在您这我真是受益良多啊!期待您更精彩的帖子!看您的帖子是一种享受!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0 20:50
楼主,我爱死你了!爱死爱死你了!我是你的忠实fans!在您这我真是受益良多啊!期待您更精彩的帖子!看您的帖 ...
游艺黑白 发表于 2011-8-10 20:39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8-10 22:35
教授的讲座令俺受益匪浅啊,继续学习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1 07:40
教授的讲座令俺受益匪浅啊,继续学习
scfan 发表于 2011-8-10 22:35
多谢版主!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1 07:49
这是根据拉威尔《帕凡舞曲》填词而成的歌曲NEVER SAY GOODBYE,新西兰流行歌手海莉韦斯特娜,海莉的专辑我基本都收齐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DsUPoof3xs/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1 08:54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1 08:55 编辑
拉威尔的《F大调弦乐四重奏》虽然是一部早期作品,但却展示出作曲家天才创造性的一部作品,也是被世人公认的一部杰作。
[attach]33025[/attach]
音乐形态特点:
1、旋律:旋律线条清晰,很多作品中重要的主题都是通过旋律体现的,在保持旋律性与抒情性的同时又达到了丰富多彩的变化,这正是拉威尔音乐中所特有的旋律风格。
2、调式
旋律中运用各种调式形成色彩对比是拉威尔印象派重要手法之一。
不同调式在旋律进行中逐渐转换。
调式在对置中进行转换。
3、调性
双调性或多调性,在这部作品中泛调性与无调性也有很多表现。
4、和声脱离大小调体系,四重奏中大量运用高叠和弦、三度关系和弦以及平行和弦等色彩和声,以此来代替功能和声,成为拉威尔印象派和声风格的一重要特征。
5、节奏与节拍
节奏并没有很复杂的组合,由于作品中运用各种节拍重音移位,使形成节奏对位。
6、终止式
在这部四重奏中传统和声终止式原则已被大大削弱。
7、主题发展手法
传统发展手法中的重复、模进、变奏等在这部作品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8、曲式结构
保持了传统奏鸣套曲的曲式中的严谨和清晰的结构,同时又有很多新的发展。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1 10:02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1 10:04 编辑
一幅构思严谨、手法朴素、雕琢精心、色彩绚丽的印象主义旷世画卷——《达夫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
[attach]33026[/attach]
我最喜爱三部芭蕾舞音乐之一。
《达夫尼与克罗埃》第二组曲不仅是拉威尔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全部法国音乐中最美的作品之一。”是我最喜爱三部芭蕾舞音乐之一(另外两部是《三角帽》和《春之祭》),这部芭蕾舞剧音乐不仅有着令人心醉的色彩,还有着感官美的和声与疯狂的节奏,它同时还颇具贵族的气质。《达芙尼与克罗埃》这部作品木管乐器组的配器手法及其音响、音色的多种细腻变化是配器史上的经典中的经典。
这部作品的乐队编制是一个扩大的三管编制。在弦乐器组特别使用了加了第五弦C 弦的低音提琴,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均在三管编制的基础上有所扩充,作曲家还特别运用了大量的各种打击乐器、装饰性色彩乐器及人声。
全曲的核心动机主题动机是一个下行四度的音程结构(包含五度,即它的转位);和另一个二度的级进音程。这一乐思贯穿乐曲始末,而且它每一次的出现都极富变化、拉长、浓缩、分裂、发展、变化等。
开始《黎明》中的“日出”主题(我的最爱旋律之一,这段音乐对我的毕业作品影响很大)每次出现分别运用了不同的音色:音色变化较大,音响渐暖、愈加明亮了充分表达剧情中的强烈情感,第三次出现不仅使用了所有弦乐(低音大提琴除外),还运用了木管组的短笛和两支大管来演奏主题,使音乐进入高潮。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1 18:20
《达芙妮与克罗埃》全剧或是组曲(两者对法国音乐爱好者来说都有同等的吸引力),是我的拉威尔敲门砖,与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形成有趣的对比。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1 19:15
《达芙妮与克罗埃》全剧或是组曲(两者对法国音乐爱好者来说都有同等的吸引力),是我的拉威尔敲门砖,与德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1 18:20
这几张LP太经典了。
作者: 桂猪 时间: 2011-8-11 20:57
《达芙妮与克罗埃》全剧或是组曲(两者对法国音乐爱好者来说都有同等的吸引力),是我的拉威尔敲门砖,与德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1 18:20
“达芙妮”这个译法不知出自谁手,网络上到处都是,遗误不小,我相信译者一定没观赏过这部作品。b老师那个译法靠谱!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1 21:14
我也不知道,拼音加加自动生成并默认,字库自动生成的,当然这个译名会把性别转换搞混了。
作者: 游艺黑白 时间: 2011-8-11 21:46
波波老师,我一直对拉威尔的作品不太熟悉,总觉得太平淡没什么味道,也不太喜欢听,但是看了您的帖子,让我重新认识了Ravel,我好像突然茅塞顿开了。我一定要听一听,看一看《达芙妮与克罗埃》!再次好好认识一下这位伟大的作曲家!多谢楼主,要记住哦,我是你的忠实fans!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09:33
拉威尔作品题材分类与代表作
1、古风
钢琴作品《古风小步舞曲》(1895年)后改编为乐队作品。
2、民俗
西班牙“情结“使他多产,管弦乐《西班牙狂想曲》、歌剧《西班牙时光》、舞剧《波莱罗舞曲》等,成为拉威尔创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3、景物
《水之嬉戏》以第一人称描写人嬉戏的过程。
4、神话
一部舞蹈性的交响曲《达芙尼与克罗埃》。
5、现实
《左手钢琴协奏曲》
拉威尔题赠给在战争中失去右臂的奥地利钢琴家保罗•维特根施泰因(Paul Wittgenstein)的。这部作品既是对残酷的战争以及陷入紧张纷争的世界的描绘,也是当时还处于大战阴影中的作曲家心情的艺术写照。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11:47
一部民族风格浓郁的作品——《G大调钢琴协奏曲》
热情洋溢充满了西班牙风格的第一乐章是取材于西班牙巴斯克地区的一种古老的舞蹈音乐特点及节奏写成的。
第二乐章歌谣风格的慢板琴声响起——那是月光下一位高贵的芭蕾舞者的独白,也是一颗矜持的心灵温柔的倾诉,只有钢琴舒缓地低唱,四周一片寂静,似乎山林和溪水也听地出神,渐渐坠入梦乡。据说这一乐章是模仿莫扎特一首五重奏中的慢板乐章而作。
第三乐章在西班牙巴斯克舞蹈音乐特点及节奏的基础上,融合了爵士风格的旋律,使得这首快——慢——快三乐章结构的协奏曲是典型的、风格清澈透明法国音乐,同时又是沿用莫扎特和圣•桑古典协奏曲传统模式的20世纪最优秀钢琴协奏曲之一。
[attach]33127[/attach][attach]3312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12:22
小提琴音乐会狂想曲《茨冈》
一部吉普赛民俗舞蹈“查尔达什”风格的狂想曲,乐曲慢板类似Lassau“拉绍”; 速度迅急而情绪热烈的快板被称为 Friss“弗里斯”。李斯特19首《匈牙利狂想曲》基本上都是这种风格的。意大利作曲家蒙蒂的小提琴作品《查尔达什》也是。穆特演奏的《茨冈》估计人手一张了吧,另外美岛莉在卡内基的首演也选了这首作品,只不过是钢琴伴奏。如能了解一些吉普赛人的民间音乐,会对理解这部作品和李斯特的部分作品有很大帮助。
[attach]33129[/attach][attach]33130[/attach]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8-12 12:29
此贴养分十足啊!学习学习再学习!
作者: 情枭 时间: 2011-8-12 12:41
“达芙妮”这个译法不知出自谁手,网络上到处都是,遗误不小,我相信译者一定没观赏过这部作品。b老师那个 ...
桂猪 发表于 2011-8-11 20:57
kao,俺一直以为达芙妮是MM,克罗埃是GG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13:22
kao,俺一直以为达芙妮是MM,克罗埃是GG
情枭 发表于 2011-8-12 12:41
其实应该翻译为“达夫尼斯与克洛埃”。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14:19
《西班牙狂想曲》
这是一部需要多次聆听才能理解的作品,这部套曲的四个小标题
Ⅰ.夜的前奏曲:
II.马拉加舞曲:
III.哈巴涅拉:
IV.集市:
西班牙民族作曲家法雅对这部作品的评价:“这首狂想曲让人吃惊的是通过运用我们西班牙‘流行’音乐的调式和装饰音型,它所表现出来的纯粹的西班牙特性丝毫没有被作曲家的自身风格所改变。
97年柏林除夕音乐会阿巴多指挥柏林爱乐的版本是一个非常有纪念意义的版本。
[attach]33134[/attach][attach]33135[/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16:54
拉威尔钢琴作品一览
《古风格小步舞曲》
献给拉威尔的挚友维内士。
古风格通常指中世纪的宗教音乐,小步舞曲则到十六世纪才出现,后来成为法国宫廷的正式舞曲。视乎拉威尔把这两个没有关联的字眼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拉威尔使用中世纪的宗教音乐的调式来写小步舞曲。
《听的风景》
1、哈巴涅拉舞曲,2、钟声
拉威尔另外给它起了一个名字“耳中之眼”,从这首可以看出萨蒂在精神上对拉威尔早期作品的影响。德彪西听了哈巴涅拉舞曲后特向拉威尔借了原稿回去研究,五年之后,德彪西发表了《版画集》钢琴组曲,其中第二首西班牙之夜就是借用拉威尔哈巴涅拉舞曲中的节奏及和声。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这首献给波利娜公主的作品因为旋律典雅,飘逸着一股哀愁感,成为拉威尔扬名的最初名作。最好能听一听我推荐的海莉•维斯特纳的演唱。
《水之嬉戏》
这是拉威尔具有独创性、划时代的作品。受李斯特作品《艾斯泰别墅的喷泉》启发创作献给他的老师福雷的作品。是拉威尔印象派代表作品。
《小奏鸣曲》
为参加音乐杂志社作曲比赛而创作的作品,拉威尔用了近三年的时间完成。采用传统的音乐形式、古典的调性、教会调式来表现简洁朴素、高雅美丽的风格。
《镜子》
拉威尔在自传中说:“《镜子》是我作曲路上的新的一站,在和声方面有很大的变化,一向熟悉我作曲方面的音乐家以及爱乐者,会感到惊讶。”五首曲子分别献给拉威尔在文艺艺术界最为亲密的好友。
Ⅰ:夜间飞蛾
Ⅱ:悲伤的鸟儿
Ⅲ:海上扁舟
Ⅳ:丑角的晨歌
V:幽谷钟声
“夜间飞蛾”献给文艺记者法格
“悲伤的鸟儿”献给钢琴家维内士
“海上扁舟”献给画家苏德
“丑角的晨歌”献给作家卡伏哥莱士
“幽谷钟声”献给作曲家及文学家德拉志
《夜之幽灵》(加斯巴之夜)
Ⅰ:水妖
Ⅱ:绞刑架
Ⅲ:幻影(又叫斯卡波,一个女妖怪名)
拉威尔钢琴作品中最伟大的杰作,20世纪初期首屈一指的作品,也是拉威尔较为倾向于印象派的作品之一。因为这部作品技巧高超,成为钢琴文献史上的伟大里程碑之一。钢琴家科托最欣赏的作品之一。
“水妖”献给钢琴家波埃
“绞刑架”献给评论家马诺德
“幻影”献给钢琴家甘兹
《鹅妈妈》
Ⅰ.睡美人的帕凡舞曲
Ⅱ.大拇指
Ⅲ.宝塔女王莱德罗纳
Ⅳ.美女与野兽的对话
V.仙境花园
这是为小孩子谱写的钢琴四手联弹组曲,拉威尔将之献给朋友家的两个孩子。拉威尔将孩子敏锐强烈的感受,也是大人容易疏忽遗忘的感受,用音乐的形式表现出来。
《高雅而感伤的圆舞曲》
一部七首圆舞曲及结尾的作品。1912年拉威尔将此曲改编为芭蕾舞曲。
《库普兰之墓》
关于拉威尔创作《库普兰之墓》的动机有N种说法,顾名思义是为赞颂十八世纪的法国作曲家库普兰而作,包括前奏曲、赋格、佛拉纳舞曲、里戈顿舞曲、小步舞曲、托卡塔。“墓”实质是“纪念碑”之意,拉威尔是用“音乐的纪念碑”来纪念这位音乐家。但每一首曲子又分别献给他的六位在一战中牺牲的友人,是呈献给阵亡友人的挽歌。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17:15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2 17:23 编辑
遗憾还是庆幸???
1928年,西班牙芭蕾舞女演员伊达·鲁宾斯坦约请拉威尔(1875—1937)为她写一篇舞蹈音乐。最初,拉威尔不愿为此创作新的作品,但答应把西班牙作曲家阿尔贝尼兹的几首钢琴曲改编为管弦乐曲。后来拉威尔知道阿尔贝尼兹作品的配器权属于费尔南德斯·阿尔博斯(1863-1939),
[attach]33138[/attach]
他已为舞蹈女演员阿根蒂娜把阿尔贝尼兹的作品改编为一首舞蹈组曲,于是拉威尔不得不创作新的管弦乐曲。这就是我们现在听到的《波莱罗舞曲》——配器魔术师的天才作品。
[attach]33139[/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17:33
思考:拉威尔作品中泛印象主义风格
拉威尔的作品具备了印象主义音乐的一般特征,因此可以说拉威尔是一位不逊色于德彪西的印象主义作曲家。同时,拉威尔又以其富有个性的创作手法,形成了不同于德彪西的创作风格,即“泛印象主义风格”。拉威尔在保持印象主义音乐一般特征的基础之上,又在各个方面展示了自己的个性,在借鉴德彪西创作手法的同时,又不受其约束和局限,并在多个领域里不同程度地走在了德彪西的前面。因此可以说:既“是”印象主义又“不是”印象主义,一定程度地“偏离”了印象主义而又一定意义地“发展”了印象主义。这就是拉威尔之不同于德彪西的“泛印象主义”风格。
作者: 桂猪 时间: 2011-8-12 17:38
学习了。b老师请继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2 18:02
其实应该翻译为“达夫尼斯与克洛埃”。
burt5177 发表于 2011-8-12 13:22
B老师这下错了。按法语的读音,译作《达夫尼与克罗埃》,s并不发音。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2 20:09
B老师这下错了。按法语的读音,译作《达夫尼与克罗埃》,s并不发音。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2 18:02
法语我是门外汉。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3 21:47
B老师最近为沉寂多日的论坛带进一股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新风。
作者: alma 时间: 2011-8-14 03:36
思考:拉威尔作品中泛印象主义风格
拉威尔的作品具备了印象主义音乐的一般特征,因此可以说拉威尔是一位不逊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8-12 17:33
菜鸟说些菜鸟的见解,拉威尔显然是不能被完全被划入印象主义作曲家的范围,虽然很多人愿意这样做的。我觉得拉威尔之所以不能被完全划入,原因还在于,音乐的进行方式。德彪西横向的东方性和发散性的取向很明显,但是拉威尔还是遵从纵向和横向均衡发展的模式前进。这是我在波哥莱里奇独奏会所体验到,其实任何音乐都可以被演奏为印象派的方向。不是吗?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4 04:24
确实是这样,拉威尔之不能被列入德彪西之“印象主义”体系等同于德加与莫奈之“印象主义”绘画风马牛不相及。仍然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德彪西音乐是法国音乐的传承和体系,实际上,德彪西是第一位背离了法国音乐学院体系的法国作曲家,而拉威尔仍然是法国音乐学派的最后一位十九世纪的大师。从绘画上的“印象主义”(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的向东方靠拢一样,德彪西明显地也具有这种倾向,但是一种革命性的靠拢。我们经常可以感觉到,德彪西的音乐东方性是那么强烈,有时甚至于都亲切到听上去像是咱们中国的作曲家。B老师能深入地解释一下其中的原委吗?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4 22:33
回复metamophore兄 :从德彪西的音乐语言来分析不知是否回答了您的问题。
调式:印象派为了摆脱大、小调对音乐的统治,不得不转向新的音阶结构,德彪西在其作品中除了常使用的自然大小调外(我们用的最多的调式,类似中国的宫和羽调式)还使用中古调式音阶、五声音阶(类似宫、商、角、徵、羽)。德彪西从古调式的平行四、五度进行获得了很大的灵感,德彪西用空洞的平行四、五度来来反叛欧洲丰满的三、六度进行,并使这一手法成为印象派的重要手法之一。音程:德彪西广泛使用四、五度音程,这种四、五度听起来就是中国的,常常给人以空旷的感觉。旋律结构:德彪西很少使用气息宽广的旋律,在音乐发展中避免使用浪漫派常用的重复、发展、摸进的手法。旋律一块一块的(中国的旋律常常是豆腐块的)。音响:纯净、透明、柔和部分和我国音乐相似。和弦:平行和弦在五声调式中比较常用,附加音和弦的使用就是我们民歌配西洋和声常用的手法。特别是四度叠置和弦的运用使人听上去非常非常像中国音乐。印象派的异国风情(五声音阶)很多是东方色彩的。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5 00:25
B老师是专家级的!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5 07:16
二、表现主义音乐
1、来源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作为20世纪初期(德奥)出现的一种西方现代艺术流派,对绘画、诗歌、戏剧和音乐等艺术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它主张艺术要表现人们的情感或心灵。它作为印象主义的反义词在德国的绘画和诗歌领域出现,以康定斯基为代表,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它的产生有一定的社会原因:当时德国实行专制统治,社会矛盾突出,动荡不安,从而引发了一些艺术家极其主观的情感表达;他们认为世上全是苦难、丑恶和恐怖,因此用夸张、畸形和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表达内心的主观感受。1918年奥地利作曲家蒂森(Heinz Tiessen,1887-1971)借用表现主义的观点来评论音乐作品,从此表现主义风格在音乐领域出现并逐渐流行。表现主义的音乐家们在音乐表现手法上也离经叛道,进行了大胆创新,这使得他们的音乐作品在艺术形态上较传统音乐有了质的变化。
2、特征:
表现主义音乐作为印象主义音乐的反义词,从它们的对比中,可以看到这两个流派在音乐表现上的各自特征:印象主义音乐描绘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外部瞬间的感受,关注自然界的色彩、光线和气氛,是对自然现实的模仿与再现;而表现主义音乐则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绘,强调把内心体验表达出来,直接追求内心深处的感觉,主张音乐要表现人们的思想本质和内在灵魂。
表现主义音乐与过去的音乐有着继承的关系,根基在晚期浪漫主义的戏剧性的作品中,如:理查•斯特劳斯、瓦格纳等,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对强烈、紧张的情绪的描绘,对悲痛、绝望的心理的刻画,还是对奇特、恐怖的形象的塑造,都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表现主义的特征。从表现形式来看,表现主义音乐比某些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更加怪诞、不协和、带刺激性,尤其表现在音乐语言从半音化走向无调性。如:瓦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序曲,为了表现忧郁、渴望而又不能得到满足的情绪和气氛,用了大量的半音进行,从一个不协和和弦解决到另一个不协和和弦,不断地转调,达到了有调性范围内调性不稳定的极限。勋伯格往前走了一步,在他的作品中调性没有了,他取消了能够确立调性的七个自然音与五个变化音之间的区别。十二个音级都很重要,没有一个音取得中心音的地位。这就是无调性。
表现主义在音乐上变现为:零碎的急剧跳动的旋律进行,节拍不对称,力度极端变化,和弦尖锐不谐和,结构不清晰,最重要的是运用了十二音体系。因此,在表现主义音乐中缺少浪漫主义音乐的抒情性、古典主义音乐的逻辑性、印象主义音乐的精美音响,显得离奇怪诞、不悦耳。
3、代表人物
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他们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attach]33244[/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15 14:02
回复metamophore兄 :从德彪西的音乐语言来分析不知是否回答了您的问题。
调式:印象派为了摆脱大、小调对音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8-14 22:33
精辟啊!一直感觉德彪西音乐中有重意境、轻旋律(与西方传统曲调相比)的特点,与中国古乐有相通之处,经Burt老师分析后豁然开朗。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5 15:10
精辟啊!一直感觉德彪西音乐中有重意境、轻旋律(与西方传统曲调相比)的特点,与中国古乐有相通之处,经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8-15 14:02
您的感觉非常准确。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5 19:46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5 20:03 编辑
与表现主义有关的两个概念:
1、什么是无调性?
“无调性”是指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不像18、19世纪的大多数音乐那样建立在围着调中心转的和声关系和旋律关系上音乐作品。无调性这一术语不再用于建立在十二音序列原则上的音乐。勋伯格在1908年——1923年后写作的音乐是建立在十二个音的音集、序列或音列上。然而十二音音乐并不必然是无调性。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5 20:00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5 23:18 编辑
2、十二音音乐:
十二音音乐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一种作曲方法,也称十二音体系,它是传统调式与和声体系不断扩展的结果。奥地利作曲家豪尔(Josef Matthias Hauer,1883-1959)等人最早使用十二音技术,而真正将十二音技术发展成体系的是勋伯格。
十二音音乐作曲法:作曲家预先设置十二个半音的基本音列,并以原型及其三种变形:逆行、倒影、逆行倒影、作为基本材料进行创作,这些音列通过音高移位(每个音列都有48个关系密切的音高序列),节奏变化等方式进行展开。
它的基本原则是:十二个半音地位平等,取消传统大小调体系的音级功能差别。具体写作中应遵循下列规则:①每一个音必须在其余11个音都出现之后方可重复,防止调性的出现,但允许震音、波音、辅助音的短暂重复;②避免三和弦进行,以免引起调性感;③四度、五度音程,三全音音程尽可能只用一次;④在序列中不过多使用相同的音程。
现在还能记得80年代上大学的时候学十二音作曲技法的情景,刚开课的时候教室里挤满了作曲系的其他的年级的学生和校外搞作曲的同行们——因为我们班赶上了学院第一次开这门课。结果几次课后就剩下我们班这五个学作曲专业的同学了,每次上课不是算那些数字,就是那些排列和变形。不过多亏那个时候坚持下来了,学过十二音作曲技法对分析现代作品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5 22:22
勋伯格
勋伯格(A. Schoenberg,1874-1951),奥地利作曲家、音乐理论家,画家(擅长丹青),20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是自学成才的典范(和亚历山大•策姆林斯基学过数月的对位法,而这就是后来成为现代音乐杰出作曲家的勋伯格所受到的唯一的正规音乐教育),曾在柏林和维也纳任教授,后因犹太人身份在纳粹上台之后被解除了教授职务,1933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籍。他与自己的两个学生贝尔格和韦伯恩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勋伯格的音乐创作经历了多种风格的变迁,这些多元化的特征分别体现在其创作的三个阶段中。对音乐所进行的重大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作曲家,如达拉皮科拉、欣涅克等。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5 22:29
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第一阶段(1897-1908,作品1-10):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这时的作品还没有完全抛开调性。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Op.4(1917改编为弦乐队曲),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Op.5,《d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Op.7 No.1、《第二弦乐四重奏》Op.7 No.2、《古雷之歌》、《2首歌曲》Op.1等。
第二阶段(1908-1922,作品11-22):无调性音乐时期。此时他与调性、传统音乐决裂,用新的无调性手法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代表作有《3首钢琴曲》Op.11、《5首管弦小品》Op.16,《6首钢琴小曲》Op.19、独角音乐话剧《期待》Op.17、配乐戏剧《幸运之手》Op.18、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Op.21(1912)等。
第三阶段(1923-1951,作品23-50):十二音音乐时期。代表作有《钢琴组曲》Op.25(第一首完全用十二音体系创作的作品)、《钢琴协奏曲》Op.42、《管乐五重奏》Op.26、《第三弦乐四重奏》Op.30、《弦乐三重奏》Op.45、《乐队变奏曲》Op.31、《小提琴协奏曲》Op.36、《一个华沙幸存者》Op.46、《第二室内乐交响曲》Op.38a、歌剧《日复一日》Op.32等。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5 22:29
艺术成就
(1)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从晚期浪漫主义出发,逐渐放弃调性到无调性过渡性的探索,最后找到新的音乐组织手法——十二音体系,其标志性的作品是《5首钢琴曲》Op.23、和《钢琴组曲》Op.25。从无调性音乐时期开始到十二音音乐时期是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风格时期,重要作品有《月迷彼埃罗》、《一个华沙幸存者》和《乐队变奏曲》。
(2)十二音作曲技法是勋伯格对音乐创作的重要贡献,他选用半音阶的十二个音自由组成一个序列,在十二个音都出现之前,不重复其中任何一音,以原形、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四种形式进行创作;旋律具有跳跃性特点,多用增、减音程,七度、九度音程和各种复音程。他的作曲技法对20世纪音乐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
(3)在音乐表现手法上进行极为大胆的尝试,即摈弃传统调性系统的语法而采用自由无调性的表现手法。从1908年至1923年的十五年间,勋伯格运用表现主义手法创作的音乐作品,传达出现代人在战争与大工业文明中所感受到的孤独无援、焦灼不安、紧张恐惧等情绪。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对“不协和音”的解放,横向旋律或纵向和声的音程关系不再依附于调性系统;织体更趋向于对位式,而不是和声式;节奏趋于复杂,其规律性被消弱;而乐曲的动机和结构则依然是精心设计的产物。勋伯格的自由无调性时期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表现主义的扭曲与强烈、大胆的特色。他在此期运用音高的方式,不像后来的“十二音作曲法”那样具有系统性。自由无调性时期是调性崩溃的逻辑延伸,同时也是“十二音作曲法”诞生前的酝酿和探索阶段。
(4)对音乐理论有重要贡献,著有《和声学》(1911)、《初学作曲者的范例》(1942)、《作曲基本原理》(1948)和《风格与思想史》(1950)等著作。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5 23:12
具体到十二音的写作体系,其实是极其机械枯燥的,所以听者的第一感觉必然是艰涩难懂和乏味。所以,从十二音以降现代音乐似乎走进了一条技术上尖端、感官上变形、美感上缺失的象牙塔尖的不归路。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16 01:08
勋伯格的《古雷之歌》我相当喜欢,收了大概有四五个版本。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6 08:05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6 09:15 编辑
勋伯格的《古雷之歌》我相当喜欢,收了大概有四五个版本。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8-16 01:08
请念经兄给讲一讲,另外这部作品名字除了《古雷之歌》的翻译外还有译成《悍妇之歌》(台湾),我查了一些工具书没有什么收获?您知道吗?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6 08:08
具体到十二音的写作体系,其实是极其机械枯燥的,所以听者的第一感觉必然是艰涩难懂和乏味。所以,从十二音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5 23:12
十二音体系对现代作曲家影响很大的,很多作曲家在作品的局部都是用序列作曲技法进行创作。大学时代分析勋伯格的《交响变奏曲》觉得是另外一种“美”。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6 08:21
历时11年的巨作。
《古雷之歌》
大约600百人的合唱队、六位独唱者、一位朗诵者和一百五十人的交响乐队,《古雷之歌》是勋伯格作品中上演最多的作品。
这首乐曲是属于勋伯格初期(第一创作期)有代表性的作品,受瓦格纳的直接影响很强的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一首康塔塔。
歌词采用了丹麦诗人雅克布森(Jens Peter Jakobson 1847~ 1885)的同名叙事曲。
[attach]33278[/attach]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16 15:12
请念经兄给讲一讲,另外这部作品名字除了《古雷之歌》的翻译外还有译成《悍妇之歌》(台湾),我查了一些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8-16 08:05
呵呵,B兄才是专家,我讲不出个啥。
我对这部作品感兴趣还源自当年狂迷瓦格纳那会儿,《古雷之歌》无疑是瓦格纳形式的衍生品,出于好奇就找来听了,对其中的某些段落相当喜欢,就这么简单。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导致我对这部作品感兴趣:那就是丹麦诗人雅各布森是里尔克极为欣赏的诗人,里尔克在《致青年诗人的十封信》中多次提到雅各布森,而里尔克又是我最喜爱的诗人之一。
其实这两三年我几乎没听这部作品,只是一直在收集版本罢了。目前手中已有的版本如下,准备啥时候来个“马拉松”似的PK比较,那时候再来汇报好了。
[attach]33286[/attach]
[attach]33289[/attach]
坊间一直评价以上两版最佳。
[attach]33287[/attach]
[attach]33288[/attach]
[attach]33290[/attach]
[attach]33291[/attach]
目前就这些,除此以外,我还对下面两版兴趣浓厚。
[attach]33292[/attach]
[attach]33293[/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6 15:22
《古雷之歌》实际上是一部优美得不得了的作品,旋律绵长,具有瓦格纳《帕西法尔》的显著影响,属于晚期浪漫主义的杰作。演出较少和录音版本较少的原因主要是,演出需要能力极强的五位歌唱家以及约400多的男声合唱队、混声合唱队以及各约25人的铜管和木管乐队等特殊要求的演奏员,总共舞台上不下600人。可以说,除了马勒《千人》交响乐以外,演出人员形制规模就属《古雷之歌》最大了。对于乐队、独唱和合唱队的控制、音色要求类似大型室内乐或弦乐四重奏的感觉,所以,对于指挥也提出了超高的要求。所以,作品问世以来,能出色驾驭这部作品的指挥可说凤毛麟角。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16 15:33
《古雷之歌》实际上是一部优美得不得了的作品,旋律绵长,具有瓦格纳《帕西法尔》的显著影响,属于晚期浪漫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6 15:22
呵呵,m兄高见,似乎拉特尔就说《古雷之歌》是超大型的四重奏!这似乎也是欣赏这部作品的“指南”以及“要领”吧?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6 17:12
应该是几乎所有晚期浪漫主义乐队作品的《葵花宝典》。马勒、布鲁克纳、理查、普费茨纳、勋伯格等等,很多作品都是具有庞大的外型、纤细的织体、透明的乐队配器、音色,加上绵长的气息,所以演绎这些乐队作品需要通体透明、音响绵密,似乎是一种大型室内乐的面貌。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6 17:38
应该是几乎所有晚期浪漫主义乐队作品的《葵花宝典》。马勒、布鲁克纳、理查、普费茨纳、勋伯格等等,很多作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6 17:12
很多人欣赏这个时期(风格)的作品。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6 17:44
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作品肤浅,嗤之以鼻,把马勒斥为无病呻吟,把布鲁克纳斥为昏聩无能,把理查斥为小资产阶级。就我自己,我也只能接受马勒的部分作品,尽管喜欢理查的歌剧,但对他的乐队作品偶尔也是芜然,至今还不能进入布鲁克纳。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16 18:03
《古雷之歌》实际上是一部优美得不得了的作品,旋律绵长,具有瓦格纳《帕西法尔》的显著影响,属于晚期浪漫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6 15:22
B兄,m兄,不知库贝利克这版如何?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6 18:38
这是录制于1965年慕尼黑的现场录音,也是《古雷之歌》的第一个立体声录音,具有里程碑意义,录音制作具有极高的水准,临场感很好却没有通常的现场录音的底噪、背景杂音。库贝利克的指挥倒是觉得没有大的亮点,逊色于小泽和拉特尔,但女高音Inge Borkh沙哑的音色、微微颤动的演唱风格比起杰西·诺曼来说更具有一种催眠般的效果。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6 19:02
一部表现人类情感的作品。
《升华之夜》(净化之夜)我第一次接触勋伯格的音乐就是通过这部作品,非常喜欢最后一段。
勋伯格在和他的老师策姆林斯基的妹妹玛蒂尔德——后来成为勋伯格的第一任妻子——在裴尔巴赫度假时候完成的作品。作品的标题来自德国诗人戴默尔的抒情诗集《女性与世界》中的第一首诗《升华之夜》。这首诗写的是一对情人在月光下漫步时的一段对话;一个爱着眼前的男人却怀着别人孩子而自我谴责的女人的表白,男人抚慰女人并且接受了孩子的表白。
在这部作品中一个类似“漫步”的主题贯穿全曲。
[attach]3329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6 19:24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8 19:25 编辑
插入一下
教了勋伯格几个月对位法的老师策姆林斯基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他的《弦乐四重奏》、《抒情交响曲》非常不错,有段时间我连续几天听他的《抒情交响曲》,三、四乐章歌词选自泰戈尔的《园丁集》。喜欢马勒《大地之歌》的一定会喜欢这部作品。据说策姆林斯基很想娶他的美丽学生阿尔玛。
[attach]33299[/attach]
[attach]33355[/attach][attach]33356[/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6 19:26
也有很多人认为这一时期的作品肤浅,嗤之以鼻,把马勒斥为无病呻吟,把布鲁克纳斥为昏聩无能,把理查斥为小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6 17:44
理查的乐队作品对搞配器的人来说就是“宝典”。布鲁克纳的作品是不是和系统有很大关系,我也不常听。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6 19:52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6-5-17 18:19 编辑
讲个典故:《升华之夜》对于我来说有特殊的感情,我的第一篇小说(也是唯一的一篇小说)就是《矮的升华》,那是我读中学时的作品,就是听过勋伯格《升华之夜》后有感而发之作。当然,岁月荏苒,作品早就淼散了。
点评
石南根
贴一下兄的小说吧。中学时代的写作虽然青涩,但真挚无比,有意思极了。 发表于 10 小时前
30年之前的东西,那还能保存下来?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16 19:54
我是真的觉得布鲁克纳无病呻吟,梦呓般连祷。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7 10:49
《月迷皮埃罗(Pierrot lunaire)》(OP.21)是勋伯格战前时期完成的,是一部由一位女声独唱演员和一组五人演奏八件乐器的室内乐队伴奏的套曲。21首诗选自比利时诗人吉罗(Albert Giraud,1860-1929)的同名长诗的德译本。皮埃罗是欧洲文学、戏剧和艺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他来自意大利北部城市贝加莫,在马戏班里当丑角演员,飘泊在欧洲各国,因此皮埃罗也是丑角的代名词。这部作品中的皮埃罗有精神错乱的心理特征。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7 10:53
《乐队变奏曲》Op.31
这是勋伯格最优秀的作品是融传统作曲手法和十二因技法于一炉的优秀范例,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用大型交响乐队写作十二音作品是十分困难的,为这部大型作品,勋伯格做了充分的准备,创作了一些小型独奏曲、合奏曲积累经验。这部作品在变奏曲式结构上继承了布拉姆斯和埃尔加等人的伟大传统,但在音响及风格上完全是勋伯格自己的。也是我大学时代学习十二音技法课上经常分析的一部作品。
[attach]33315[/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7 11:11
《一个华沙幸存者》
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作,叙述德军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集体杀害的犹太人的事件。作曲家自己作词,并在总谱前注明:“歌词在一定程度上根据我直接或间接得到的报导”。
作品中出现了有明显区别的三种声音:见证人,即华沙的幸存者,用朗诵音调,描述当天事件的经过,用英文,中间夹有法西斯军官发布命令时撕破嗓子似的喊叫,用德文;最后是犹太人走向死亡时所唱的众赞歌,用希伯来文。
[attach]33316[/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7 11:28
思考:
1、用十二音技法写作大型交响乐队作品是否有很大的局限性?
2、勋伯格的功与过?
3、国内研究基本上都是钢琴作品和小型合奏曲,其他体裁的作品较少。
4、国内研究作品的范围基本上是十二音技法的作品。勋伯格继承时期的作品(晚期浪漫风格)很少涉及。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8-17 18:10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8-17 19:57 编辑
贝尔格(A.Berg, 1885-1935),奥地利作曲家、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一战时从军,战后创作了著名歌剧《沃采克》;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他的作品遭到禁演,从而失去了经济来源。面对奥地利的纳粹化,他感到很痛苦,加上他的老师勋伯格去了美国,使他更加孤单。1935年,为了完成《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弄得筋疲力尽。同年十二月,因虫咬引起血液感染中毒而死;留下了《璐璐》最后一幕的部分配器没有完成。他的一生作品不多,但成就突出,和老师勋伯格一样,其创作经历了由晚期浪漫主义向无调性音乐,继而向十二音音乐风格的转变。
2、代表作品
歌剧:《沃采克》、《璐璐》。
管弦乐:《抒情组曲》、《小提琴协奏曲》。
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
3、艺术成就
(1)对十二音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勋伯格、韦伯恩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贝尔格的特殊贡献在于把勋伯格枯燥的作曲方法同情感表现结合起来,是这种新的、比较抽象的语言同样能够抒发人的感情,给人以艺术的感染力。因此,相对来说,贝尔格的作品比勋伯格、特别是韦伯恩的作品拥有更多的听众。
(2)歌剧《沃采克》、《璐璐》以及以安魂曲形式悼念曼侬之死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十二音音乐的经典作品,也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作。其中《沃采克》结合运用古典结构和无调性手法,获得与调性音乐同样的撼人效果,创造了当时大型严肃歌剧上演次数的最高纪录,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
(3)他的十二音音乐常常显示出与传统音乐的一些因素相结合的特点,和传统音乐一样易于理解,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他是十二音音乐作曲家中最受公众赞誉的一位,其作品《抒情组曲》亦是十二音音乐的典范之作。
[attach]33329[/attach]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17 18:11
讲个典故:《升华之夜》对于我来说有特殊的感情,我的第一篇小说(也是唯一的一篇小说)就是《矮的升华》,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16 19:52
《升华之夜》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品!经常将其与理查的《变形》一起听。
不过,与原版的弦乐六重奏相比,我还是更喜欢乐队版。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17 18:18
贝尔格(A.Berg, 1885-1935),奥地利作曲家、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一战时从军,战后创作了著名歌剧《沃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8-17 18:10
我的仅有的几张帕尔曼唱片之一:
[attach]33330[/attach]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8-17 18:21
B兄、m兄请推荐一下《沃采克》、《露露》的优秀版本,俺有意各收一套。《露露》组曲也望一并推荐。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