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旧译】Henry Roth: 内森.米尔斯坦 [打印本页]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0 14:14
标题: 【旧译】Henry Roth: 内森.米尔斯坦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8 12:08 编辑

原文来源:music & arts :Nathan Milstan Concert performance & Broadcasts 1942-1969

[attach]34340[/attach]

[attach]34341[/attach]

此文是我旧译,现仅在电脑找到第1段,其余段落待空时再补译。


内森. 米尔斯坦 Nathan Milstein
by Henry Roth 1996

    1929年10月17日,当米尔斯坦在美国举行个人首演时,克莱斯勒(kreisler)依旧在向世界各地粉丝施展他迷人的魅力,海菲茨(Heifetz)早已战胜了众多杰出的演奏家,树立了令人敬畏的小提琴演奏标杆。弱冠的梅纽因是那个时代非凡的神童,正忙于在各地演奏厅赶场子。西盖蒂(Szigeti)凭借着他圣徒般的才智,吸引着追求崇高、厌恶矫饰的听众。而其它一些最优秀的艺术家如艾尔曼(Elman), Seidel, 和Zimbalist早已过了他们的颠峰时期。在这个时刻,一个主要受教于Stolyarsky和Auer的俄罗斯犹太小提琴家,要在海菲茨的巨大阴影下开拓自己的事业,看来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而,米尔斯坦大师没有因此而埋没。他成功地超越了所有竞争对手,他辉煌的生涯创造了小提琴艺术史上最为持久的传奇。如果有人要寻找小提琴艺术的“青春不老泉”,无疑就是他。

    1903年12月31日,米尔斯坦出生于俄罗斯敖德萨(Odessa)(敖德萨教堂声称他出生于2年前),共有7个弟兄姐妹,父母都不是音乐家,他曾经说:“我开始学习小提琴演奏不是因为被它吸引,而是因为我母亲的逼迫。她觉察到我对音乐的喜好。 但是一直到取得进步,能够真正对音乐有所感觉的时候,我才情愿苦练演奏。”

    在当地教师处短暂的学习不太令人满意,因此,在7岁的时候米尔斯坦前往著名的敖德萨教师Pyotr Stolyarsky处学习,他是大卫奥依斯特拉赫(David Oistarakh)唯一的老师。米尔斯坦评论道:“我Odessa学校跟Stolyarsky学习了3年,每周2次,每次有8-10名学生。我们也互相学习。” Stolyarsky在课堂上从不为学生演奏;他所有的教学就是讲解。1915年,孩童Milstein来到圣彼德堡, 向Auer大师求学,一直到1917年大师赴美国。到底是谁带他去这个当时俄罗斯的首都,在什么情况下他被Auer接受入班学习现在还是一个迷。

    米尔斯坦谈论起他的老师来一点也不客气,颇有一些不敬的言语:“一些传说中的伟大的老师纯粹是捣糨糊的。 在敖德萨, Stolyarsky喜欢在学生为他演奏时吃鸡蛋,Auer简直称不上老师— 他挑选那些不需要他的指导的学生。” 在另一次采访时,米尔斯坦说:“我认为Auer教授对我没有很大的影响,相反是我们学习的环境和气氛对我有很大帮助,因为那里有很多极有天赋年轻人,从他们身上学习到的东西要比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多。在一个有50-60个学生的课堂,只有2-3个在演奏。” 而在Auer的自传里也没有特别提到米尔斯坦, 很奇怪的是在Flesch详尽的回忆录中也是如此。

   从以上言论的表面,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米尔斯坦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功都是自学的。毫无疑问,米尔斯坦的老师是米尔斯坦自己— 但总要有人在什么时间教他如何摆放小提琴和执弓,如何正确按弦,如何合理地拉弦共鸣,如何揉弦,以及其它任何专业小提琴演奏家必须掌握的技术要点。即使是年轻的海菲茨也有的他父亲,一位合格的小提琴家,来帮助他每天的练习。艾尔曼的父亲也是这样来帮助他的儿子的。而米尔斯坦却声称,在他小时候没有掌握小提琴基本要素的时候,仅仅依靠他不是音乐家的母亲,来帮助监督他,这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可能是有丰富经验的Stolyarsky 教授了他小提琴演奏的基本功?还是另有他人?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0 14:17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1 15:52 编辑

    和大多最优秀的小提琴家不同,米尔斯坦绝非神童,虽然他如同胡伯曼(Huberman), 艾尔曼和西盖蒂, 米尔斯坦在非常小的年纪(13岁)就成为了一个小提琴家。他也未显示出他所有音乐和艺术的良师益友拥有的,对任何类型的艺术的成熟理解。持续不断的小提琴演奏练习使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接受学校的教育,直到他晚年他才“进行了大量的学习来弥补。”

再次听到米尔斯坦是在1921年,他和钢琴家Sergei Tarnowsky (后来成为著名的教育家)在基辅音乐学院开了4场音乐会,当时他还未到17岁。霍洛维茨当时也在座聆听了他的演奏,霍长米尔斯坦1岁,两人很快成为朋友。米尔斯坦还搬到霍家住了3年,在那里被当作家人一样看待。在此期间,他作为某个曲目的合奏者和霍一起参与了众多音乐会的表演,一般是和伴奏者:霍的妹妹Genya合作。

    受新苏维埃政府的支持,他们被宣传为“苏维埃革命的儿童”,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俱乐部、工厂、政治集合处和音乐厅,直面各类各种类型的听众。不久,一个更年轻的大提琴家Raya Garbousova参与近来。这正是革命后濒临饥荒的时代,他们得到的报酬经常是巧克力,而他们更希望得到的是“面包和香肠”,旅行演出的条件是极为糟糕的。1924年,西盖蒂听说米尔斯坦在苏联Leopold Auer的女儿Nadine Auer的家,并描述他为“一个具有惊人天赋的年轻人,面对首次出境到柏林演出惴惴不安。”

(待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30 16:09
这套唱片那个好哇!那个重要哇!不听不知道!对我深有启发,影响很深!建议人手一套!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30 16:12
不过,您这是第二版吧,头版是这样的吧?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0 16:24
不过,您这是第二版吧,头版是这样的吧?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30 16:12

不是,m兄您上传的是封面,我上面的图片是内页,这两个不同。
我的是否头版我不清楚,不过是很早买的。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0 16:26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8-31 08:10 编辑

(续前)

    1925年,经理人Alexander Merovitch 开启了他们从封闭的苏维埃联盟的突围之路,他们作为新政府文化的使者被正式派送国外,从此再也没有回去(译注:原文如此,实际上霍于1986年曾回国开演奏会,米确实没有再回去过)。Merovitch积极地将他们介绍给欧洲的观众,并帮助他们拓展自己的事业。霍洛维茨的名声迅速增长,而米尔斯坦的步子则相对迈得缓慢。
    1926年,米尔斯坦拜见Eugene Ysaye成为他的预备学生。然而这位比利时大师却说:“走吧,我没什么可教你的”。他们的关系非常短暂,因此米尔斯坦既不能看作Ysaye真正的学生,也不是他的学徒。他虽有俄罗斯的背景,但是人们可以分明地感受到他演奏中老俄罗斯学派和比利时学派的综合影响。
    这时他遇见了大提琴家Gregor Piatigorsky, 两人一见如故,很快伙同霍洛维茨组建了一个三重奏团,尽管个人主要的精力还是放在独奏方面。


    Piatigorsky在他“大提琴家”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米尔斯坦的:

    他行动敏捷,有着聪慧的眼睛和富有光泽的黑发,他强壮的中等身材显示着青春永驻。我很快发现他做事踏实,能应付任何他所遇到的情况。。。他是如此真诚自然,毫无恶意,以至人们不愿对他所说的有任何批评。。。他的小提琴就象他的手臂和脚一样属于他身体的一部分。。。内森只能做他自己,一个不可思议的小提琴家。。。他知足常乐,镇定并且总是保持整洁;他的朋友,他周围的环境,他的小提琴,他精致的山羊绒毛衣,都是能带给他愉悦的东西。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0 16:28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8-31 08:12 编辑

    关于米尔斯坦的演奏习惯,Piatigorsky补充说:

    我从未看见他练习音阶或其他练习曲。事实上,他也未给人经常练习的印象。他只是在小提琴上和用小提琴演奏。我很少看见他未随身携带小提琴。只要他拿着小提琴,没有人可以打扰他。他偶尔会模仿其他小提琴家,但是当我们请求他模仿他特别喜爱的一位时,他会说:“这是危险的,因为我如果成功地模仿了他,我就会找不到自己演奏的方式了。”

    这位大提琴家私下告诉我:即使是当米尔斯坦刮胡子时,小提琴也会放在附近的椅子上,以便他想到一个新指法或弓法可以拿来试验。据说他技术发展的重要一部分来源于萧邦钢琴作品高难度部分的练习。

    在1929年首次美国之行后不久,他加入了美国国籍。1931年,这个星光闪耀的三重奏组,有时被称为“三个火枪手”,举行了一些音乐会,但不太成功。在三人中,只有Piatigorsky 有全面的室内乐经验,显然当每个人各自只注重自己演奏部分,作为整体团队的“三个火枪手”在音乐的表达效果上经常走失目标,并且他们个性的声音也无法融合。作为合奏团,他们没有留下任何室内乐的录音。


(待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30 16:29
广陵散兄,论坛的第一翻译圣手!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0 16:33
广陵散兄,论坛的第一翻译圣手!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30 16:29

m兄过奖,不敢当啊。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8-30 17:16
Piatigorsky\霍洛维茨\米尔斯坦没有留下录音真是遗憾,不过还好有霍洛维茨\米尔斯坦的合作录音可听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30 17:27
霍米的录音好像在国家图书馆档案中有发行过啊。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8-30 17:58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RCA也发行过,勃拉姆斯第三小奏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1 08:01
Piatigorsky\霍洛维茨\米尔斯坦没有留下录音真是遗憾,不过还好有霍洛维茨\米尔斯坦的合作录音可听
haskil 发表于 2011-8-30 17:16

确实如此,Roth先生的文章也是这样表述的,我翻得不够精确(已改)。
文章后面有Milstan室内乐录音的详述,其中有提到霍米\霍皮的合作录音。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1 08:18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8-31 08:34 编辑

(续前)

    米尔斯坦是20世纪杰出的大师中最为低调的人物之一。然而,在过去的50年中,大多评论家一直将其归于最重要的小提琴家之列。他演奏中散发的纯粹的艺术光辉一直伴随着他,不受任何来自社会、政治或慈善活动丑闻的影响,而这些曾牵涉了好些他的名人同事。

    如同极少数杰出的小提琴家一样,他的音色有好几个层面,而一些著名的演奏家只掌握单方面的手腕揉弦产生甜美音色的技巧。他的音色可以是激情的,但绝不至过分妖艳。它的质感最恰当的形容是“银色的(slivery)”,其穿透力是超一流的,它具有非凡的质感和坚实度,却又不锋芒毕露。他的音调相对海菲茨的精准而言富于变化。

    米尔斯坦的揉弦属于“古典派”。他揉弦的范围从无揉弦到一种甜美抒情的“中等”程度揉弦,再到一种快速、激烈、精心编织的揉弦,这种揉弦方式需要用手指最上面的关节发挥主要作用。他使用揉弦的目的是“增色”而不是为了取悦耳朵,事实上在他演奏热情“点燃”后,为使其演奏高潮更加激烈,他经常吝用揉弦。揉弦的使用也有其负面效应,如在一些相对晦涩、抑制抒情的段落中。在米尔斯坦的演奏生涯中,他经常在采用在音符开始时候不带揉弦,而在音符中间进行揉弦的方法来表现自己特殊的揉弦风格。但在他晚年,这种风格在很大程度上被消除了。虽然米尔斯坦经常将非揉弦音符改变为揉弦,但不同于近二三十年的小提琴家普遍盛行的方法,他不倾向运用“热烈和冰冷”的揉弦,来增强或削弱在单个歌唱性的段落。

    米尔斯坦的演奏包含各种情绪。他可以进行圣洁的吟诵,超然而冷静,又可以激发巨大的热情。他的艺术精神始终年轻,正如他本人的气场一样。或许他表演的主要特征是他精神的强度。他的演奏被一种强迫的动力点燃,濒临狂野的边缘。相反地,这并不反映其诗意想象力的特殊强度。线条的纯净和品味的细微,超过了典雅精致,是他艺术重要的特质。一个简单、短小的作品便能同时反映粗砺和谦逊的风格。


  米尔斯坦的演绎注重感情又井然规整,不至于过分沉溺。他规避奔放外露的情感宣泄,即使在他表现狂放的情绪时,也不是毫无节制。他习惯使用细微、平和的滑音,和位置的变化来表现不同的情绪,但在程度上没有Ysaye, 克莱斯勒,海菲茨、梅纽因,甚至大卫.奥依斯特拉赫显著。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1 08:22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4-9-25 13:03 编辑

    米尔斯坦的双手在物理结构上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它们特别柔软灵活。双手之间的协调程度惊人,这不仅对于快速段落的速度和清晰度,而且对于其平滑和流畅都有影响。人们或许在梅纽因、斯特恩或Ricci的某个音乐会上听到远低于其最高水平的演奏,但这在米尔斯坦身上极少发生。一个米尔斯坦“现场”演奏会几乎总会成为一个令人难忘的事件。虽然他的许多录音是出类拔萃的,然而米尔斯坦充满热情的活力、逼迫力和推进力在他演奏会上有更好的表现。正如海菲茨一样,米尔斯坦的观众,本能地感觉演奏家有者完全的控制力。因此他们会彻底放松,完全沉浸于音乐之中。他的器乐控制力是惊人的;他对乐器有着万花筒般广博的知识。

    米尔斯坦说:“肩膀对在(弓)音色的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反对过多的手腕和前臂动作。大多时间我使用极少的手腕动作。我总是用肩部而不是手腕了调整弓位。”这种多少有些非正统的肩部应用方法可以被清楚地观察到;他也不使用肩垫。

    一般认为掌握良好的连顿弓(staccato)法是不必要的。一个事业有成的小提琴家可以从来没有使用过连顿弓。米尔斯坦便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尽管他双手有着惊人的技术,但显然他并不掌握可靠的连顿弓技术。他选择不在公开场合使用这种技术。即使是在圣桑的 “引子和幻想回旋曲”(introduction and rondo capricciso)的中幻想回旋曲首段部分的音阶,传统上是用连顿弓法演奏,而米尔斯坦将其改为击跳弓(spiccato)。似乎是对他连顿弓法缺失的补偿,米尔斯坦的击跳弓技术清晰的发音,极强的控制力令人瞠目结舌。在狂暴的段落中,米尔斯坦显示了他无人可敌的爆炸性而又水晶般清澈的弓法。

    已故著名小提琴家William Primrose, 在他Walk on the North Side (1978)一书中谈到米尔斯坦:

       “一旦他开始演奏(私下)便不能停下,我非常高兴能在场。。。他有小提琴演奏广博的实用知识,我希望他能考虑常规教学。。。众所周知在我撰写此书时,他已经成为最有成就的小提琴教师之一。。。他相信运用常识达到对事物的认知,反对将事物神秘化。”

(待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31 11:18
他的音色有好几个层面,而一些著名的演奏家只掌握单方面的手腕揉弦产生甜美音色的技巧。他的音色可以是激情的,但绝不至过分妖艳。它的质感最恰当的形容是“银色的(slivery)”,其穿透力是超一流的,它具有非凡的质感和坚实度,却又不锋芒毕露。他的音调相对海菲茨的精准而言富于变化。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8-31 08:22

这一段对米尔斯坦演奏艺术的表述确实是精准无比。米尔斯坦的揉弦从不露于形色之间,他的揉弦和西盖第、梅纽因一样属于老旧一派。他的揉弦不为揉弦而揉弦,不为音色而揉弦,他的揉弦高度为音乐的表达而服务。这在这套唱片中的布鲁赫g小调协奏曲中表露无遗,米尔斯坦的歌唱感情浓烈到倾国倾城,但没有让人醉到不能自拔。这种形神高度统一的演奏技术和艺术,是极高境界的。确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听海菲兹的演奏时,会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距离感,虽然海菲兹对音乐有高度的精神层面的约束力,但这种雕塑感的约束力,使得理解他的艺术感染力来说,会有亲和力下降的问题。米尔斯坦不同于另外一些以演奏音色富于变化、歌唱性好著称的小提琴家,他坚守古典主义的原则,演奏为音乐服务,不为娱乐服务,欣赏他的演奏可以有一种超凡入圣的洗尽铅华的质朴的美。

再次感谢广陵散兄精彩非凡的译作。再次隆重推荐这套难得一见的录音。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8-31 18:45
这一段对米尔斯坦演奏艺术的表述确实是精准无比。米尔斯坦的揉弦从不露于形色之间,他的揉弦和西盖第、梅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8-31 11:18

m兄就不要吹捧我了,看到你的Bruch小提琴曲一文中提到music &arts 的milstein的专集,才想起发上此文,我一直是milstein的忠实粉丝,能为理解他的艺术提供一点参考就心满意足了,翻译中粗疏不当之处,还请m兄和其他乐友不吝指正。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8-31 21:01
哪里是吹捧,兄台的译笔行文流畅,达意准确,非是一般英文专业翻译所可比拟的。近年来,在音乐专著的翻译方面,国内开始由海归的专业音乐人士注重这方面的工作,逐渐打开了局面。好的译作,可以让人读起来润玉流觞般的沉浸其中。读兄台的译作,确实远比自己“啃”说明书来得收获丰腴啊。这篇译作,已经收藏了。不多见的佳作嘛!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 08:34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4 14:36 编辑

(续前)
    和Piatigorsky讨论米尔斯坦时候,他告诉我:
    “内森在自己独自演奏,比如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或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时状态最佳,此时他处于完全的控制中不需要应付其他任何人。他的次佳状态是他和钢琴家合作时,虽然他对钢琴伴奏者十分挑剔。而和指挥家合作不是他喜欢的事情,他习惯于将其视为敌人,尽管有时也有他的难处。”

我有机会证实了以上最后一种情况,在我1965年的评论中有如下描述:

      “在长达400多年的音乐演奏会历史长河中,内森.米尔斯坦在小提琴水平的稳定性和技术的高超和多样性方面,赢得了一个长盛不衰的名声,他在这个领域鲜有对手。因此,当我看到米尔斯坦先生在演奏勃拉姆斯D大调协奏曲时,如竞技赛跑般匆忙的表演,不由得大掉眼镜,在我看来,他如此不顾织体和分句清晰明确的处理显得十分草率。我们期望中的一场大师级表演,在他和祖宾梅塔(Zubin Mehta)领衔的落杉矶爱乐的合作中变成了一出空洞乏味的滑稽戏。如果米大师和梅塔之间能好好说话,营造良好的音乐效果应该不是难事。然而事实上,到了第三乐章一个段落时,这两位绅士的情绪如此激烈,几乎成了一场音乐拳击赛。这种场景还是早点忘掉的好。”

   然而就在2天后的一个星期天,米大师和钢琴家Lemo Pommers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举行了演奏会,对此我评论道:


    内森.米尔斯坦来到乡下。他已经年满60了,但看上去却年轻了10多岁,他老练成熟的艺术风格和初次登台年轻人青春的激情相得益彰,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突出。一句话,他简直是“绝了”。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9-1 09:36
“内森在自己独自演奏,比如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或帕格尼尼的随想曲时状态最佳,此时他处于完全的控制中不需要应付其他任何人。他的次佳状态是他和钢琴家合作时,虽然他对钢琴伴奏者十分挑剔。而和指挥家合作他不是他喜欢的事情,他习惯于将其视为敌人,尽管有时也有他的难处。”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 08:34


皮大师这段说得到位极了!米尔斯坦的独奏明显好于合奏。

另外,谁了解米尔斯坦最后独奏会的钢琴伴奏 Georges Pludermacher 其钢琴独奏的水平如何?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1-9-1 09:39
广陵兄好译文,让我这个老米的崇拜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师唱片以外的一些事.获益良多!
翻译是件苦差事,要达到精准流畅更难。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 11:26
广陵兄好译文,让我这个老米的崇拜者更进一步的了解大师唱片以外的一些事.获益良多!
翻译是件苦差事,要达到 ...
linn-12 发表于 2011-9-1 09:39

谢linn-12兄溢美之词,为我们同为米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 11:40
郑延益说:‘如果说听海菲茨像喝白兰地(Cognac),兴奋、刺激,听克莱斯勒如陈年绍兴花雕浓馥、温馨,那么米尔斯坦就有点像日本的清酒,初喝清淡,却愈喝愈有味道。’‘海菲茨是一座覆盖冰雪的火山,即使是最纯情的《圣母颂》在他手中也会使你激动地透不过气来,米尔斯坦恰巧相反,他像幅淡墨的中国山水画,清新纯朴,初听不一定吸引人,可是却愈听愈觉其韵味,’此语甚佳。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 11:42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郑先生妙语连珠,评价又十分精到,佩服啊!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1-9-1 14:27
广陵散兄真是让人佩服的六体投地啊!哈哈
作者: zy2017    时间: 2011-9-1 15:15
呵呵,希望能多多见到这样的译作,感谢广陵兄,让我们这些“外文盲”可以更多地了解大师的艺术。谢谢。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 15:28
广陵散兄真是让人佩服的六体投地啊!哈哈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1 14:27

哈哈,六体也来了,为何不多加点,让我笑得合不拢的嘴再张大点。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 15:28
呵呵,希望能多多见到这样的译作,感谢广陵兄,让我们这些“外文盲”可以更多地了解大师的艺术。谢谢。
zy2017 发表于 2011-9-1 15:15

多谢zy2017兄支持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1-9-1 15:31
哈哈,六体也来了,为何不多加点,让我笑得合不拢的嘴再张大点。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 15:28


我身上满打满算也就六体,你让我再加也没法弄啊!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 15:31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2 18:58 编辑

(续前)

    和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梅纽因、斯特恩、谢林或Ricci相比,米尔斯坦的演奏曲目无论在范围上和数量上都有所不及。Szymanosky和普罗科菲耶夫是他涉及的仅有的现代作曲家,他偶尔会演奏斯特拉文斯基(Stravinsky)的协奏曲,他也曾说过想在未来某天演奏贝尔格(Berg)的协奏曲,他说这首曲子“光辉壮丽(glorious)”。他坚持演奏自己熟悉的和深有感触的作品,从这方面来说,他绝对不是新音乐的先锋。他持续不断地重复演奏他精心挑选的保留曲目,却从不丧失灵感和新鲜度,因为他乐此不疲地在这些作品中发掘新的音乐灵感,并且通过修改自己的指法和弓法来传达他新的发现。我们发现一些标准的音乐会保留曲目他没有公开演奏过,也没有留下录音,包括:西贝柳斯、艾尔加(他声称曾在俄罗斯学习过)、帕格尼尼、布鲁赫(第2协奏和苏格兰幻想曲),巴托克、沃尔顿(Walton)维厄当(Vieuxtemps)的协奏曲以及大量的小提琴奏鸣曲和音乐会小品。但总的来说,大多重要的大师杰作是他的保留曲目。

    米尔斯坦的演奏曲目总共有约120个规模不等,不同类型的作品,其中一些有3-4次录音。柴可夫斯基的协奏曲是他最热衷的曲目,留下了4个录音,都属于冲劲十足的演奏。我个人最喜爱的是1948年与Frederick Stock和芝加哥交响合作的版本,因为这版最为个性化。米尔斯坦使用了一些(不是全部)Auer的改编,但他的演奏自由写意,所谓的俄罗斯学派的特征不是很明显。演奏演奏情绪激烈紧张,但不滥情;第二乐章Canzonetta演奏地清新纯朴,末乐章的最后部分速度推进惊人,比1937年海菲茨的版本还要快。

    他的勃拉姆斯协奏曲,虽缺乏思辩的深度,但小提琴演奏技巧高超,情绪表达感人至深,特别是在第一乐章华彩乐章后的段落,在第二乐章柔板中,他大量运用甜美的滑奏和弓位的变化。末乐章展现了米尔斯坦的绝技,这个乐章内的华彩是他自撰,辉煌之极且没有明显的模仿痕迹。在他此曲的3个录音中,我倾向于Anatole Fisoulari 指挥爱乐乐团的充满力量和内敛情感的版本。

   米尔斯坦对贝多芬协奏曲直率而又带崇敬感的处理未深入作品敏感内省的核心,尽管他在演奏技巧上是无与伦比的。例如,乐段的重复部分没有变化,特别在小广板(Larghetto)中。我们听到的只是水晶般纯净的音色和精致的技巧,而整体处理缺乏庄严感。他也没有冒险去展现个人化的细微差别。他的3个自己作曲的华彩乐段光芒四射,但是话说回来,更多的是技巧上的而不是创造性。此曲的2个录音Erich Leinsdord 指挥爱乐乐团和William Steinberg 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其表现不分伯仲。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 15:45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4 14:37 编辑

    米尔斯坦和Steinberg指挥匹兹堡管弦乐团合作的门德尔松协奏曲,在他的3个录音中是录音最好的一个,但是早先的单声道录音(Bruno Walter纽约爱乐)在演奏的真挚方面略胜一筹。这是一个极端个人化的演奏,具有爆发性、热情四溢而完美无缺。

    他的布鲁赫第一协奏曲带有强烈的激情:第一乐章最后G小调音阶(和Steinberg指挥指挥匹兹堡交响乐团的合作录音)在最高的八度得到了加强。柔板乐章的开始部分低沉压抑,但随着高潮的提升,最后强烈迸发。这是他3个布鲁赫录音中最活泼的一个。

    在和爱乐管弦乐团合作的莫扎特第四和第五协奏曲中,米尔斯坦自己做起了指挥,直接造成了乐曲令人失望的呆板。小提琴演奏令人眼花缭乱,但缺乏优雅和亲和力。尽管在一些段落他展现了其非凡的击跳弓技术,演绎地十分酣畅淋漓,但莫扎特音乐的特性和他本人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完全融合。他撰写了全部的华彩乐段,其中第四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是最具独创性的。

    他最优秀的两个录音是:一个是倍受专业小提琴家推崇的德沃夏克协奏曲(Fruhbeck,Philharmonia Orchestra ),另一个是具有创新风格、生气勃勃,但又不过分音色渲染的圣桑第三协奏曲(Fistoular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他在美国和Stokowski指挥的费城管弦乐团合作的首演曲目:格拉祖诺夫(Glazunov)协奏曲,充满纯净的抒情性和难以言喻的优雅感,但在音色的丰富性方面有所欠缺,至少和海菲茨的演奏相比是如此。

    华丽的依比利亚标志性作品,拉罗的西班牙交响曲(Symphonie Espagnole)(Ormandy, 费城管弦) 缺少了第三乐章(Auer的学生一般都省略此乐章),这首作品显示了米尔斯坦演奏中最感性的一面。不少段落通过强化慵懒情绪使其更具歌唱性,但从总体上来看,这是一个既温文尔雅,又有闪电般激情的演绎,他在行板中展现的张力是独一无二的。

    普罗科菲耶夫的第一协奏曲(Carlo Maria Giulini, Philharmonia Orchestra )的演奏有机敏十足且带丝绸般光滑的质感,但缺乏令人难忘的西盖蒂版中辛涩的攻击性。第二协奏曲(Fruhbeck,Philharmonia Orchestra ),是一个中规中矩有些缺少情感的演绎,原本活泼的第二乐章被处理得苍白无力。

    贝多芬的两首浪漫曲(Harry Blech, Philharmonia Orchestra)的处理简洁、照本宣科而没有灵气,如同演奏巴赫A小调和E大调协奏曲那样和未名弦乐和大键琴乐团合奏那样。圣洁的慢板未表现出细微的变化。在他两张和美国音乐家组成的巴洛克团合作8首维瓦尔第协奏曲中,糟糕的录音使得米尔斯坦的演奏黯然失色,音质和风格均显得单调乏味。尽管如此,维瓦尔第的第28(P 258)和第39(P 229)协奏曲,和巴赫的协奏曲同时录制,录音较为真实,则充分显示了演奏家分弓的高超技巧,这是米尔斯坦作为小提琴家最大的优势之一。

    Goldmark协奏曲(Blech, Philharmonia Orchestra)是米尔斯坦录音的珍宝, 其中展示的令人震惊的技术揭示了米尔斯坦被誉为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小提琴家的原因。这个录音多年无人超越,直到帕尔曼录音的出现(Bronislav Gimpel也有非常出色的录音)。


(待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1 18:18
看来米粉众多啊!大家借这个机会热议一下米尔斯坦的体会啊,不枉广陵散兄的一番辛苦啊!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3 18:52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5 19:31 编辑

(续前)
    除了钢琴家和管弦乐团,米尔斯坦和其他艺术家的合作非常少。他有和Erica Morini合作的一个双小提琴专集,包括巴赫著名的D小调协奏曲 (BWV 1043), C大调奏鸣曲 (BWV 1037)和维瓦尔第的D小调为双小提琴、大提琴和弦乐所作的协奏曲 作品第三号合声的灵感(Op3. L’esto armonico)的第11首,演绎缺乏说服力。虽然米尔斯坦尽力来配合Morini的音乐,但是他坚实的音色和清晰度完全压住Morini女士单薄而又相对柔弱的表演。这个演奏平淡而缺乏生气。

    和老朋友Piatogosky和霍洛维茨的合作则非常成功。在勃拉姆斯A小调协奏曲(Op 102,Fritz Reiner, Robin Hood Dell Orchestra)中, 或许是受Piatogosky华丽大提琴声的激发,米尔斯坦的小提琴的音色也到了最强烈的程度。他们的合作非常棒,总体风格强健而充满活力。

    和霍洛维茨合作的1950年勃拉姆斯D小调第三奏鸣曲 (Op 108)的录音,如果考虑两为艺术家各自强烈的个性的话,应该说是出人意料的规整节制。霍洛维茨在此曲中成功克服了他著名的“交响”声,并未过度压制住小提琴,两位大师克制的表演的将此曲精妙细微之处展露无遗。



    在和钢琴家Leno Pommers合作的3首莫扎特奏鸣曲(C大调,K296; E小调,K304;和G大调,K301)中,米尔斯坦的演奏不温不火又不失活泼,但似乎对音乐仅“停留在表面”。同样的情况在和钢琴家Athur Balsam合作的贝多芬第3号和第9号奏鸣曲中也有类似的问题。首乐章的处理虽有些不符常规,却生气勃勃,米尔斯坦未如其现场演奏般激发出乐章末段的兴奋感。慢板乐章冷静而由过于讲究,稍显学究气。实事求是地说,这个乐章超凡脱俗性质要求演奏者有很高的精神感悟,米尔斯坦在这方面略欠火候。Balsam演奏颇为出彩,但他更象是一个伴奏者,而不是平等的参与者。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4 11:15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9 18:13 编辑

(续前)

    米尔斯坦的炫技和音乐小品录音非常广泛,许多演奏令人难以忘怀。他自己的作品paganiniana独占鳌头,有着令人毛发竖立的技巧小提琴独奏(长约7分钟),根据帕格尼尼的第6,14,21和24号随想曲,女巫之舞(witches dance)和第一协奏曲的第一乐章主题改编。虽然没有包含双倍和弦(double-harmonics)或左手拨奏(pizzicato)的伴奏旋律的技巧,但是这个作品演奏难度极高,要求最顶级的身体协调水平。在他晚年,米尔斯坦根据李斯特的靡菲斯特圆舞曲(Mephisto Waltz),创作了另外一首相同风格的炫技作品,在他78岁高龄时演奏,依然显示了他在琴弦上下跳跃的高度机敏的手指技巧。

    米尔斯坦的超一流演奏录音还有:Szymanowski的“夜曲和塔兰泰拉”(Nocturne and Tarantella, Op 28),作品中夜曲的冰冷神秘的和塔兰泰拉流星般迅疾的推进力被演绎得非常迷人;帕格尼尼—克莱斯勒“钟”(La Campanella, 除了改编曲paganiniana外米尔斯坦唯一的帕格尼尼作品录音 — 译注:原文如此,实际上在这套music & arts 专集CD3 中就有24首随想曲的第5,11和13三首的录音)的狂暴纯熟;苏克(Suk)“Burleska”中惊人的速度和发音,虽然乐曲中段有些赶,影响了作品原本的“玩耍”气氛;维尼亚夫斯基的D大调Polonaise No.1持续不断的兴奋;柴可夫斯基Valse-Scherzo纤柔的优雅;Rrimsky-Korsakoff-Hartmann的野蜂飞舞 (Flight of the Bumble Bee)演奏地从容不迫,用琴马的蜂鸣效果和对A弦E弦空弦艺术化的使用,模拟“蜂鸣”出神入化;维尼亚夫斯基Scherzo Tarantelle(和Balsam合作版)的狂放纵情;萨拉萨蒂的Romanza Andaluza (与Balsam合作)热烈奔放,而不过分沉溺;Ries 和Novacek的Perpetuum Mobiles中高度灵敏和“神枪手”般的音准。

    米尔斯坦最好的抒情乐曲录音有:他自己改编的肖邦升C小调夜曲;改编自Nardini的D大调奏鸣曲的A大调小广板;马思涅“泰依丝(Thais)”选曲“沉思”;勃拉姆斯A大调圆舞曲。这些作品的演奏反映了大师冷静、宝石般的光泽和内在的张力,却不至于郁积情感而使人热泪盈眶。最能展现米尔斯坦独特魔力的小品录音可能是Leclair-Kreisler的“手鼓”(Tambourin)

    不是所有的小品录音都表现出色的,Bach-Wilhelmj的“G弦上的咏叹调”(Air on the G-String)的演奏声音不够丰满。克莱斯勒的Rondino 和Sicilience虽然演奏流畅,但既不精致也略欠优雅。亨德尔的”小广板”揉弦不均衡,没有生气。德彪西的“亚麻色头发的少女”(La Fille aux cheveux de lin)为我们描绘的是一个平淡、甚至于冷漠的年轻妇女的形象。


(待续)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4 13:35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4 15:50 编辑

(续前)

    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和组曲是米尔斯坦演奏会上的常客,他经常演奏其中的一个奏鸣曲或组曲,或者是其中的一个乐章;后者经常作为加演曲目,甚至在演奏完管弦乐团的一个协奏曲之后加演。整套作品他录制了两次:一次在1957年,另一次在1975年。米尔斯坦的这套巴赫无伴奏极受专业人士和评论家的推崇。透明的琴声和清晰和分句,自然真挚的情感,以及精湛的技艺,使其演奏无与伦比。一些听众可能喜欢更为睿智的演绎,但是米尔斯坦的两套录音在群星闪耀的众多版本中巍然屹立,比之海菲茨那套极端个人化的录音更受欢迎。

    比较53岁和71岁的米尔斯坦的演奏令人颇感兴趣。1957年的演奏更具活力和冲劲,录音更为直接。1975年版境界更为博大,包含更多自由的节奏,在分句和弓法的选择方面作了一些修改,此外,这个录音减少了富有表情的滑音,音色不事张扬。米尔斯坦的速度决非一成不变,例如,1957版中G小调急板平均速度高达170,而1975版则为148;第1号组曲的Double(presto 急板)是152(1957)对132(1975); C大调适度的快板(Allegro assai)为136(1957)对126(1975);而E大调前奏曲的的速度两版相同。1975年版的所有赋格曲速度均更慢并且更为庄重。米尔斯坦说:“我演奏巴赫时,我分别强调了低音和中音,特别注重低音几乎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从一方面说,时间磨去了大师的棱角;他后期的演奏更加放松,在一些作品段落中放慢速度,以求更为深刻的音乐感悟,这抑或是岁月侵蚀的原因,或是两者兼而有之。


(待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4 16:57
事实上,由于晚期的录音中米尔斯坦采用了一种更舒展的速度,表情力度上力透纸背,整体感更强,有一种宏伟庄严的气象,所以喜欢立体声版的听众大有人在。这个版本成为巴赫《小六无》众多版本中各方面都呈最佳状态的首选版本。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4 17:32
事实上,由于晚期的录音中米尔斯坦采用了一种更舒展的速度,表情力度上力透纸背,整体感更强,有一种宏伟庄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4 16:57

米尔斯坦的两个版本我都有,而且都听过无数遍,但我一直更喜欢的是EMI版本,但自己也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Roth先生的评论虽然简短,但很有启发意义,“1957年的演奏。。。录音更为直接。1975年版。。。。。包含更多自由的节奏,这个录音减少了富有表情的滑音,音色不事张扬。” 我突然明白了自己喜好早期版的原因,早期版“富有表情的滑音”是个致命的诱惑,特别是在抒情段落中,直抒胸臆如怨如诉(如sonata No.2 Andante,sonata No.3 largo),“录音更为直接”我的感觉是EMI版小提琴位置更近,更为直接清晰(CD),更加强化了米尔斯坦穿透力的琴音, 如在眼前;而DG版空间感强的录音在我来说恰恰丧失了EMI 版的直接亲近。我曾自诩我比较注重精神层面的东西,但是这样深入的探究发现,自己追求感性直接乐音的世俗化品位还是占上风。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5 19:41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5 19:49 编辑

(续前)

      有这样一个疑问始终在萦绕在人们脑海,为什么米尔斯坦的事业取得如此突出的成就,他却未能如海菲茨那样在全世界赢得巨大的名声?精细的观众可以发现的共同之处:舞台上镇定自若的王者之气和演奏的随心所欲。但除了在深厚的乐感和高超的技巧这些令人尊敬的特质外,他们的性格和音乐观则完全不同。海菲茨成名较早,但这不足以解释他在这个领域至高无上地位的原因,因为在同时代,小提琴音乐史中一些优秀的艺术家,还处于他们的艺术的黄金时期,却被后来者超越。海菲茨演奏录音的数量至少是米尔斯坦的三倍,实际上当时音乐会演出经理人也是按照艺术家开音乐会和录音唱片销售的情况,来计算他们的报酬的(例如,在1950年,纽约爱乐的经理人支付给海菲茨的三场演奏会的报酬是9500美元,而米尔斯坦同样的三场只有3800美元),对于人们来说,这是一个来判断艺术家受乐迷欢迎程度和票房吸引力的晴雨表。

      问题的关键在于,尽管米尔斯坦身上充满锐气和冲劲,他实际上是深受历史上小提琴大师传统影响的古典派小提琴家,而海菲茨更易辨别的独特风格,则体现了20世纪繁复和直接的时代特征。海菲茨的演奏,和克莱斯勒一样,无疑是“商业化”的,米尔斯坦则不是。米尔斯坦对乐器掌控能力是惊人的,而海菲茨甚至更为突出,特别在音色创造和表达的细微差别方面。这意味着海菲茨的演奏更易被大众理解接受,这种情况也发生在20世纪其他拥有最具感性悦耳的琴声的小提琴家身上(克莱斯勒、艾尔曼、海菲茨、梅纽因、斯特恩、帕尔曼),他们在经济上的收获要大于同行的赞誉。

      虽然米尔斯坦的小提琴演奏有着强烈的个性 ,但是他的这种特性没有海菲茨那样几近泛滥。他那打动人心的音色也不如海菲茨独特的音色那样易于辨认。人们很难想象米尔斯坦会演奏“贝丝,你是我的女人(Bees, You is My Woman now),”“古老的维也纳(Alt Wien)”,“霍拉断奏曲(Hora Staccato)”或“白色的圣诞(White Christmas)”之类的曲子,或者是Gruenberg, Walton, Korngold和艾尔加的协奏曲。演奏这些甜美引人入胜的曲子可能在音乐美学上没有很大的意义,但他们却“卖得动”。这种现象更是“造化弄人”(“quirk of fate”,Boris Schwartz在近作中对小提琴家的描述),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两类演奏家不同的境遇。

      由于严重缺乏这种“商业化”的特质,米尔斯坦仅得到一部分小提琴爱好者的喜爱。他在职业小提琴家中有极高的声望,因为他的演奏总是那么妥帖得体,同时又能展现出刚健、充满活力艺术性和最高程度的大师级技巧。专业人员理解并欣赏米尔斯坦惊人的乐器掌控力中细微的技巧变化。但是如果要做选择,他们中的大多会象海菲茨那样演奏。

      米尔斯坦的声望也不及梅纽因或斯特恩。其中的一个原因是他不热衷于音乐以外的活动来吸引公众注意力,他的演奏也不似梅纽因显示出精神的深邃,或如斯特恩那般睿智威严而又质朴。但在纯粹的乐器技术层面,米尔斯坦更胜一筹。

      米尔斯坦改编创作的曲目不多,他的Paganiniana和摩菲斯特圆舞曲改编曲,如同他最好的华彩乐章和加演曲目一样,艺术化地融入了小提琴的乐感。他对乐器的广博知识少有对手。然而,他的华彩乐章不如克莱斯勒和约阿西姆那样为其它小提琴家广泛地演奏。

      他一度使用1710年名为“Dancla”的斯特拉迪瓦里琴,但从1946年后,他换了一把1716年的“Goldman” 斯特拉迪瓦里琴,并把它更名为“Marie-Therese”,这是他妻子和女儿的名字。


(待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5 22:12
米尔斯坦是一位很奇怪的小提琴家,从他改编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来看,米尔斯坦必定对帕格尼尼的这些小提琴炫技作品喜爱有加,而且以米尔斯坦的技术演奏帕格尼尼的这些无伴奏作品,必定游刃有余而且会光彩夺目。但实际上,我们见不到一首米尔斯坦录制的帕格尼尼作品,只有这一首他的改编作品:Paganiniana。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6 14:16
我这套是2CD的,确实不错。可能是从你们的4CD套装里选了几首的。

[attach]3422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6 14:23
米尔斯坦告别音乐会,是在他手指受伤的情况下坚持演出的。

[attach]34229[/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6 16:40
米尔斯坦是一位很奇怪的小提琴家,从他改编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来看,米尔斯坦必定对帕格尼尼的这些小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5 22:12

的确如此啊,米尔斯坦不录西贝柳斯协奏,或是和乐曲冰川火山大起大落的气质不符,但不录帕格尼尼让人颇为不解;奇怪的是海菲茨也很少录帕格尼尼。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6 16:42
我这套是2CD的,确实不错。可能是从你们的4CD套装里选了几首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1-9-6 14:16

封面和4CD的内页相同,但下面有previously unissued 字样,可能是不同的录音。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6 18:30
看过香港郑延益的介绍,内容是相同的,选自4CD套。
作者: 情枭    时间: 2011-9-6 22:43
我这套是2CD的,确实不错。可能是从你们的4CD套装里选了几首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1-9-6 14:16


这个2CD和那个4CD是完全不同的录音

作者: 情枭    时间: 2011-9-6 22:47
米尔斯坦是一位很奇怪的小提琴家,从他改编帕格尼尼24首小提琴随想曲来看,米尔斯坦必定对帕格尼尼的这些小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5 22:12


那套4CD里就有帕格尼尼的5,11,13随想曲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7 16:28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12 12:30 编辑

(续前)

    有关米尔斯坦的个人生平的出版物很少。他个人的爱好是绘画和网球(“需要肩部正确的运动,和小提琴运弓相同”)。他在很长时间内拒绝乘飞机,但最终放弃了这个坚持。米尔斯坦在1966年被奥地利文化部授予一等荣誉勋章。从意大利到比利时他被授予一系列的荣誉勋章,他还担任了法国外籍荣誉官员。

     关于教学,他说道:“我能给年轻音乐家的建议,简单的说就是从我自己的生活中吸取经验。我试着。。。。。。不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他们,甚至不教他们如何演奏,而是帮助他们如何去思考。”(摘自Richard D. Freed “与内森.米尔斯坦的谈话”,1975年 巴赫奏鸣曲专集内页说明)。

    1990年,由作家Solomon Volkov捉刀,米尔斯坦出版了题为“从俄罗斯到西方—音乐回忆录和往事”(Musical Memoirs and Reminiscences- From Russia to the West),这是一部充斥着大量娱乐性逸事的自传。然而,此书在原材料基础上做了加工,大师级的知识通过一定程度的转换,能提供给学生和老师相当实用的建议。本书未能说明米尔斯坦如何应付复杂的练习,成为一名伟大的小提琴家:例如他是用何种方法获取广泛的技术(特别是他否认从他名义上的老师身上学到东西);另外他在成为(伟大的)“米尔斯坦”过程中是否遇到过技术上的问题,如果是的话,是些什么问题,他又是如何克服的。


(待续)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7 21:31
也许是受到蒂博、内芙、坎泰利等空难的刺激而害怕坐飞机,我以前碰见过一位家人坐飞机就焦虑到不能自拔的朋友。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9-8 10:46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说实话,我有一次坐飞机在虹桥降落时遇到大风,当时感觉要坠机,心里紧张了很久,遇到坐飞机还是有心理障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8 10:58
害怕坐飞机最有名的是以前荷兰队主力博格坎普。
比赛都是坐火车或者是自己开车去的。
他也是害怕飞机失事,因为他经历过一次飞机差点失事。
因此心有余悸。是一种心理障碍。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8 11:44
坐飞机每个人多多少少有些恐惧的,习惯了就好。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8 11:54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8 12:20 编辑

(续前)

    1992年12月,米尔斯坦在他生日前夕撒手人寰,他在现代小提琴艺术史上留下了独特辉煌的一页。即使是年过80,他依然可以开音乐会,演奏那些伟大的小提琴协奏曲和音乐杰作,展现“摩菲斯特圆舞曲”和Paganiniana改编曲中高超技巧。甚至海菲茨也由于手臂原因,被迫在73岁时退出舞台,其他一些明星小提琴家在他们接近70岁时都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其中约阿西姆和艾尔曼坚持公开演出至70多岁,但他们此时的演奏给人印象更多的是怀旧感而非艺术性。如果说米尔斯坦80岁时的演奏技术和以前一样出色,那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他此时的揉弦和总体音色显然不如全盛时期稳定。但是他的演奏水平在他状态好时依然是高超绝伦,为小提琴家树立了新的标准,那些在65岁后以年龄为托词解释其演奏水平下降的人可以对比一下米尔斯坦。如此长寿的小提琴演奏生涯无疑要归功于他对艺术的无私奉献,为了追求至高无上的技术,他抵制住了无尽的诱惑,当然也要归功于其良好的身体状况。

    在小提琴艺术词汇里,米尔斯坦的名字必将作为小提琴高超技艺的标志而永放光芒。



(完)谢谢各位关注,翻译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也希望各位能谈谈对米大师的理解和感受。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8 12:01
米尔斯坦的部分录音唱片(CD)

[attach]34327[/attach]

[attach]34328[/attach]

[attach]34329[/attach]

[attach]34332[/attach]

[attach]34330[/attach]

[attach]34331[/attach]
(内页)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8 12:03
[attach]34336[/attach]

[attach]34333[/attach]

[attach]34334[/attach]

[attach]34335[/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8 12:04
DVD

[attach]34339[/attach]

[attach]3433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8 16:47
这套DG版巴赫小无现在还不贵,很值得聆听和收藏啊。难说您将来也要玩黑胶呢?虽然录音水平不算最好,但演绎确实数一数二的。在70多岁的高龄,仍然拉得气势如虹,像江河之水奔流而下,大气而雄伟。

[attach]34376[/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8 17:05
这套DG版巴赫小无现在还不贵,很值得聆听和收藏啊。难说您将来也要玩黑胶呢?虽然录音水平不算最好,但演绎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8 16:47

黑胶大师来了,呵呵。
“如果”我玩黑胶的话这套肯定在必收之列,当然更想得到的是那套capital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8 17:25
黑胶大师来了,呵呵。
“如果”我玩黑胶的话这套肯定在必收之列,当然更想得到的是那套capital版。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8 17:05
MM33兄和八先生才是黑胶大师啊。
capital和DG版支持者都很多。这也说明米尔斯坦的艺术生涯很长。
米尔斯坦个人认为是(相对而然)喜欢DG版多一些。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9-8 17:53
[attach]34380[/attach][attach]34381[/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8 20:20
浩漫的工程啊!感谢楼主滴汗沥血的辛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8 20:27
浩漫的工程啊!感谢楼主滴汗沥血的辛劳!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8 20:20
是啊,好贴、好贴。
感觉《极品》甘于奉献的烧友还是比较多的。
M兄也是达人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8 20:31
M兄:那套缺了角的DG米尔斯坦巴赫小无卖掉了,
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版本,无论如何也要买一套唱片和封套都是NM的。
我现在这套就是像全新的一样的。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9-8 22:30
米尔斯坦的琴声明锐高贵,对重播系统要求较高。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9 15:30
haskil 发表于 2011-9-8 17:53

好碟,见都没见过。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9 15:31
浩漫的工程啊!感谢楼主滴汗沥血的辛劳!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8 20:20

衷心感谢m兄从头至尾的捧场!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9 15:44
M兄:那套缺了角的DG米尔斯坦巴赫小无卖掉了,
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个版本,无论如何也要买一套唱片和封套都是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8 20:31

是封套缺了角还是唱片缺了角?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9 15:57
是封套缺了角还是唱片缺了角?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9 15:44

是封套缺了角,这类黑胶比较少,
价钱也已经大幅度下降,是黑胶中的YLJ吧。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9 16:01
是封套缺了角,这类黑胶比较少,
价钱也已经大幅度下降,是黑胶中的YLJ吧。
shinelb 发表于 2011-9-9 15:57

S兄真实追求完美之人啊,发烧友都这样。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9 16:19
S兄真实追求完美之人啊,发烧友都这样。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9 16:01
广陵散兄,其实追求完美是不好的。
罗浮宫三宝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雕塑都是残缺的。
不过话说回头,完美其实是不存在的。人生就是“悲欢离合”。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9 16:25
广陵散兄,其实追求完美是不好的。
罗浮宫三宝的维纳斯和胜利女神雕塑都是残缺的。
不过话说回头,完美其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9 16:19

封套缺只角非要换我是很理解的,换了我也会不舒服,只是有时候自己明知这样做的不是很必要还是非要去做,这是发烧友的“杯具”,你我都不能例外。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9 16:41
封套缺只角非要换我是很理解的,换了我也会不舒服,只是有时候自己明知这样做的不是很必要还是非要去做,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9 16:25
“自己明知这样做的不是很必要还是非要去做”。
这句话就是对发烧友最好的注脚。发烧友有时无法控制自己。
只要口袋里还有私房钱,总要买唱片和升级器材。发烧友的钱除了给家里用的情况,
其他很快就花掉。发烧友只会超支而不会存款。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9-9 17:02
终于完了,这下我要从头至尾好好学习一遍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9 20:29
终于完了,这下我要从头至尾好好学习一遍了!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9-9 17:02

念经兄怎么好似如释重负的样子?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9-9 20:30
念经兄怎么好似如释重负的样子?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9 20:29

非也非也,是想一口气看下去,我节奏感特别好,不想“断了气”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9 20:31
译的人滴汗,看的人流泪,所以如释重负。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9-9 21:02
译的人滴汗,看的人流泪,所以如释重负。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9 20:31


正是,正是,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0 17:57
正是,正是,感谢楼主的辛勤劳动。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1-9-9 21:02

谢中庸无为兄,请多多指教。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9-12 00:41
一口气看完了,广陵兄译文水平没得说,牛一个字!
不过看完之后有些郁闷了,在我的所有米尔斯坦收藏中,似乎独不见这套音乐艺术的4CD,可俺明明记得有的?这心情被撩拨得那叫一个痒痒啊!明天再翻箱倒柜扫一遍,要是真没有,俺得赶紧弄一套去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2 08:17
一口气看完了,广陵兄译文水平没得说,牛一个字!
不过看完之后有些郁闷了,在我的所有米尔斯坦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9-12 00:41

谢念经兄,小弟受宠若惊。
这套唱片中米尔斯坦琴声给我的震撼无法言语,念经兄丢失就太可惜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9-12 12:52
谢念经兄,小弟受宠若惊。
这套唱片中米尔斯坦琴声给我的震撼无法言语,念经兄丢失就太可惜了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2 08:17

遍寻不着,大概我没有,已经满世界搜索去了,定当拿下,不负广陵兄一番心血!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12:51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13 12:54 编辑

两张米尔斯坦的单片(CD)

[attach]34676[/attach]

[attach]34677[/attach]

这两张单片我没有收藏,根据网上资料,前面一张的协奏曲的指挥者分别是Fruhbeck,Philharmonia Orchestra (德沃夏克)和Blech, Philharmonia Orchestra (Goldmark),正是Roth先生文中推荐的版本,和EMI 6张一套的The art of Nathan Milstein 是不同的版本;后一张未见曲目录音时间和介绍,无法比对。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9-13 16:14
米尔斯坦我只有6张一套的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16:51
米尔斯坦我只有6张一套的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1-9-13 16:14

这套也是米粉必备的葵花宝典了!

作者: 雪自水生    时间: 2011-9-13 16:56
一口气看完。楼主文笔非常好。看得有点激动,呵呵。
米尔斯坦在dg的恰空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而一个版本。谢林的也不错,音色层次变化非常多。最不喜欢的是海菲茨的。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9-13 16:59
两张米尔斯坦的单片(CD)






这两张单片我没有收藏,根据网上资料,前面一张的协奏曲的指挥者分别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3 12:51


EMI的FDS系列里张张都是好东西,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安可曲集和巴洛克作品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17:02
一口气看完。楼主文笔非常好。看得有点激动,呵呵。
米尔斯坦在dg的恰空是我个人最喜欢的而一个版本。谢林 ...
雪自水生 发表于 2011-9-13 16:56

多谢雪兄!
拒我所知,喜欢米尔斯坦DG版的最多,这让喜欢EMI版的有些寂寞,海菲茨的小无有两版,30年代(选曲包含恰空)和50年代版,仔细地听会发现海老的技术确实过人,特别是赋格曲技术娴熟清晰程度米尔斯坦似也不及,但整体感觉我也不喜欢。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17:05
EMI的FDS系列里张张都是好东西,我最喜欢的是他的安可曲集和巴洛克作品集
haskil 发表于 2011-9-13 16:59


FDS版里的安可曲和6张套的是否同一录音,哈兄是否比对过?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9-13 17:16
回复 广陵散 的帖子

我没有6张套,不过可以查一下录音资料,不难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17:17
回复 haskil 的帖子
谢哈兄,不着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3 20:40
拒我所知,喜欢米尔斯坦DG版的最多,这让喜欢EMI版的有些寂寞,海菲茨的小无有两版,30年代(选曲包含恰空)和50年代版,仔细地听会发现海老的技术确实过人,特别是赋格曲技术娴熟清晰程度米尔斯坦似也不及,但整体感觉我也不喜欢。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3 17:02
据我了解,听黑胶的相反,喜欢EMI版的多于DG版。
但EMI版要几千元,DG版只要几百元。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20:46
据我了解,听黑胶的相反,喜欢EMI版的多于DG版。
但EMI版要几千元,DG版只要几百元。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3 20:40

是吗?价格相差这么大,是什么原因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3 20:51
是吗?价格相差这么大,是什么原因呢?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3 20:46
EMI版是MONO的,年代久远,完整流传下来的不多。物以稀为贵。DG版产量大,生产年代靠后。其实这两个版本应该是半斤八两吧。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20:53
EMI版是MONO的,年代久远,完整流传下来的不多。物以稀为贵。DG版产量大,生产年代靠后。其实这两个版本应该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3 20:51

如此说来,黑胶DG版性价比要远高于EMI版了。S兄两版本都有收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3 21:00
如此说来,黑胶DG版性价比要远高于EMI版了。S兄两版本都有收藏?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3 20:53
我没有EMI版的黑胶,坊间普遍这样认为。
CD就听过。其实巴赫这些东西,一般都要有一定水平的演奏家才会录制。
像大卫都没有完整的小无,我的理解是老一辈演奏家普遍比较谨慎,不管是谁的小无,都有一定水平。现在新人也录,普遍不行,但帕尔曼的不错。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21:08
我没有EMI版的黑胶,坊间普遍这样认为。
CD就听过。其实巴赫这些东西,一般都要有一定水平的演奏家才会录制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3 21:00

我听EMI版的CD已经很满足了,老实说,因为他在后来DG又录过,这版变成了早期版,但就年龄来说也已经超过50,对音乐人生也应该有深刻的感悟了,技术又处于颠峰状态,难得的是50年代的单声录音极佳,听完此版别无他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3 21:15
巴赫小无是小提琴家的试金石,是最能体现小提琴家水平的。
除了需要技巧,也带有感情,而且要做到两者的平衡。
在小提琴届,那些历史上闪光的名字,很多都有高水平的小无。
大提琴亦然。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3 21:20
巴赫小无是小提琴家的试金石,是最能体现小提琴家水平的。
除了需要技巧,也带有感情,而且要做到两者的平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3 21:15

记得S兄写过30版小无20版大无听后感,不知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感悟的加深,对各版的看法是否有所改变?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3 21:37
对各版的看法基本上没有太大改变。没有必要买这么多版本,
有些CD我卖掉了,喜欢那几个我换成了黑胶。
如果只能选一套,我会选择米尔斯坦DG版。

作者: 〖菊花古剑酒〗    时间: 2013-8-3 10:23
好贴,顶!
作者: 33转黑胶    时间: 2013-8-3 15:06
本帖最后由 33转黑胶 于 2013-8-3 15:08 编辑

翻译得很好,很多话是有实质内容的,非常感谢。尤其是讨论米尔斯坦技术特点的话,一般听众也能理解,挺好的。后面对于唱片的评价虽然和个人的感觉有出入,但这东西主观性太强,所以也没啥问题。在此,不妨扩展说一下我有疑惑的一个录音:他的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Nr4/5 (COLUMBIA SAX5254)。

文中描述如下:
“在和爱乐管弦乐团合作的莫扎特第四和第五协奏曲中,米尔斯坦自己做起了指挥,直接造成了乐曲令人失望的呆板。小提琴演奏令人眼花缭乱,但缺乏优雅和亲和力。尽管在一些段落他展现了其非凡的击跳弓技术,演绎地十分酣畅淋漓,但莫扎特音乐的特性和他本人的气质在某种程度上不能完全融合。他撰写了全部的华彩乐段,其中第四协奏曲第一乐章的华彩是最具独创性的。”

由于这个录音自己听了很多遍,也有一些印象,然而这个描述和我的听感出入很大。米尔斯坦的演奏的确不似莫扎特,缺乏了应该有的灵动和欢快,但他在作品的细节上的表现是完备的,甚至是带有思考性质的。作品演奏得非常沉稳和有哲理诗的气质,可以说让人看到莫扎特细腻的一面——天才注定是敏感的——这里的莫扎特是一种热闹之余的莫扎特,在试图思考一些人生问题,然而由于缺乏专业的哲学训练而只能够用直觉和粗砺的生活体验来硬生生地拆解现象:缺乏必然的逻辑却又顺理成章,看似盲人摸象但实则一针见血。
或许是过度解读,但的确是个人对这个录音喜爱的原因,恰恰是因为不莫扎特了吧?


(图是网上摸来的,嘻嘻。)
[attach]74238[/attach]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