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池塘浮萍无数 [打印本页]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8 12:41
标题: 池塘浮萍无数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2-5-19 15:07 编辑

昨天收到了年初已付款的二十多张唱片,里面居然有一套阿玛迪斯的贝多芬四重奏。这套唱片品相实在是太好了,就如刚买的一样,很难想象将近五十年了,能保存的如此完美。
这些唱片买了后,很想知道买了什么唱片,朋友一直没发图给我,只告诉我“这次买的唱片都很新”。直到昨天拿到唱一看,才发现好东西真的不少。象这张打着“PRIVILEGE”的还是第一次见到。
[attach]35086[/attach]

[attach]35087[/attach]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8 12:59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1-9-18 17:34 编辑

转一篇网上文章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Amadeus Quartet)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Amadeus Quartet)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四重奏团之一。该四重奏团于1947年在英国成立,由三位因为二战流亡到英国的维也纳音乐家——小提琴家Norbert Brainin、Siegmund Nissel,中提琴家Peter Schidlof与英国大提琴家Martin Lovett组成。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以擅长演奏维也纳乐派,如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伯特的作品闻名于世,几乎成为此类作品演奏的典范。英国作曲家布里顿曾将其第三号弦乐四重奏题献给该团。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团的演奏保持着欧洲贵族的高贵、典雅、自然、脱俗的风范,演奏从来不会勉强和突兀,更不会做作。他们非常讲究室内乐,尤其是弦乐四重奏的那种默契的配合,第一小提琴Norbert Brainin在行内可以说德高望重,但是他们的演奏从来不会突出哪个演奏者,四位演奏者在音色、分句、节奏的处理可以说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他们在组成的时候约定,如果他们四位有哪位离开了,这个重奏团不会换人,以保持他们合作的高度的默契性。果然,中提琴家Peter Schidlof在1987年去世后,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宣告解散,转向教学,现在他们的大师班,是每一位室内乐演奏者梦寐以求的学习机会。对乐迷来说,曾经象呼吁歌星复出那样等候他们重新组合,但是他们一直信守着成立时候的诺言。“阿玛迪斯”可能是现在唱片上最红的那些弦乐四重奏团里,唯一没有更换过成员的。“阿玛迪斯”可以说代表着弦乐四重奏的一个境界,在他们之后,已经没有可以超越他们的重奏团了。 在唱片上,“阿玛迪斯”的代表作就是他们在DGG公司录制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全集的录音。记得笔者在观摩着名的弦乐四重奏专家丁芷诺教授的贝多芬四重奏的大师班后,问丁教授,她认为贝多芬四重奏最全面和最具代表性的录音是哪套,她的回答是:“Amadeus!”。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演奏的难度实在是太大了。笔者以前认为,一个钢琴演奏家在录音的那个阶段是很难把贝多芬全套钢琴奏鸣曲每一首都弹得最好,一个人在一个特定的时候是很难把另外一个人的一生都诠释得最得体,总会带上演奏者自己的色彩与观点。而弦乐四重奏的时间跨度和表现的幅度,比钢琴奏鸣曲尤甚。一个四重奏团几乎是不可能把每一个方面都做得最好的,尤其是晚期的四重奏,每个演奏团之间的演绎差别更是相当大。每个重奏团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同的演奏在诠释的效果上是互补的。这也是为什么乐迷需要有多个贝多芬的弦乐四重奏的多个版本的原因之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8 14:11
阿玛迪斯弦乐四重奏擅长德奥作品,除了贝多芬,
他们的勃拉姆斯(尤其OP25)、舒伯特(尤其鳟鱼)都有经典版本。
另外,他们的《美国》和《我的一生》也是名版。
作者: zy2017    时间: 2011-9-18 19:53
呵呵,恭喜呀,成色真好。
请教下:“PRIVILEGE”是什么意思?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8 21:25
呵呵,恭喜呀,成色真好。
请教下:“PRIVILEGE”是什么意思?
zy2017 发表于 2011-9-18 19:53

如果直译是“特权”,本人理解是DG的一个系例,是否是指DG所拥有的特殊版权,请知道的朋友说一下


作者: Jwang    时间: 2011-9-19 05:51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1-9-19 11:13 编辑

贝多芬的的四重奏的确博大精深。如果要说那个是听不腻的作品,那贝的四重奏是我榜上的之一。这里谈我收有些版本及印象,由于不可能把每个版本都从头至尾听完,也不可能完全正确记住全部的听感,故有些印象可能不太精确,这里只供参考。当然听感是很主观的东西,有差别是难免的。

Juilliard Quartet,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1964‐1970 Sony的cD, 一个是后期数字录音CBS的LP。我非常喜欢64-70的版。节奏和音色都控制的很好。数字版的可以不收。

Hungarian Quartet(LP Angel) (1966)风格上很象Busch的,总的节奏来讲比较慢了点。

Quartetto Italiano,(LP Philips)音色很美,但其演奏就不如他人了。

Guarneri Quartet(LP RCA)音色一般,演奏不行了。

Alban Berg Quartet (CD EMI)音色演奏都是一流的。节奏控制的非常好。Alban Berg 的有两个版本,一个是录音棚的,一个是实况演出的。我的是录音棚。实况没听过。顺便讲一下,他们有盒现代的四重奏作品集也是很好的。

Budapest Quartet(LP CBS1952)参考样本,没话讲了。

Busch Quartet(LP)很多人喜欢,但不是我最推崇的。布什的比较慢,比较浪漫。

Amadeus Quartet(LP DG)音色很美,均衡,演奏控制的好。

近来又了解到新的版本,那就是Alexander Quartet。这个有两个录音的版本,新的版在Amazon上己卖完,我只能在Spotify听他们旧的版本。非常喜欢。这个版本无疑是我第二,三的选择。在我心目中要排队的话,

1.Budapest Quartet
2.Alban Berg Quartet, Alexander Quartet
3.Amadeus Quartet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9 13:11
如果直译是“特权”,本人理解是DG的一个系例,是否是指DG所拥有的特殊版权,请知道的朋友说一下
牛仔 发表于 2011-9-18 21:25
我也有一些DG黑胶是带PRIVILEGE的,这个词也有“优惠”的意思,
我猜想这个系列有可能是将一些名版以较“优惠”的价钱再发行。我的都是小花的,很便宜,
但演出阵容厉害,都是著名录音。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9 14:42
我也有一些DG黑胶是带PRIVILEGE的,这个词也有“优惠”的意思,
我猜想这个系列有可能是将一些名版以较“优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9 13:11

又长知识了。谢谢施兄
从这套唱片看,版权是宝利多的,因此有这种看法。
唱片不贵,四张不到二百。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9 15:00
勃拉姆斯A小调双协奏曲
大卫、罗斯特罗波维奇、塞尔、克里夫兰管弦乐团:
[attach]3511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9 16:12
又长知识了。谢谢施兄
从这套唱片看,版权是宝利多的,因此有这种看法。
唱片不贵,四张不到二百。 ...
牛仔 发表于 2011-9-19 14:42
我也是猜想,不一定对,这样的价钱很公道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9 16:31
勃拉姆斯A小调双协奏曲
大卫、罗斯特罗波维奇、塞尔、克里夫兰管弦乐团:
牛仔 发表于 2011-9-19 15:00
我有一张海菲兹和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复刻版,
声音太差了,没听过几次。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9 16:34
我也是猜想,不一定对,这样的价钱很公道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9 16:12

是啊。玩黑胶选择购买的途径很重要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9 16:38
我有一张海菲兹和皮亚蒂戈尔斯基的复刻版,
声音太差了,没听过几次。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9 16:31

这张很好!但好象很少见,对塞尔的录音很有信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9 16:38
是啊。玩黑胶选择购买的途径很重要
牛仔 发表于 2011-9-19 16:34
是啊,不然就是大笔的开销啊。
现在有些卖家将价钱定位在与易贝相差不大,但易贝本身就炒得很贵了。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1-9-19 16:43
如果直译是“特权”,本人理解是DG的一个系例,是否是指DG所拥有的特殊版权,请知道的朋友说一下
牛仔 发表于 2011-9-18 21:25



如果理解没错的话,应该是“特价”版本。相对便宜的价格。

因为我有一张“Starwood privilege”的卡,其实就是住酒店吃饭便宜些而已!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9 16:49
如果理解没错的话,应该是“特价”版本。相对便宜的价格。

因为我有一张“Starwood privilege”的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1-9-19 16:43

还是有点不明白,这包装也太豪华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9-19 17:16
还是有点不明白,这包装也太豪华了
牛仔 发表于 2011-9-19 16:49

豪华包装,privilege大概当作“尊荣”理解。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19 17:49
可能是“尊享”的意思,如一些高端楼盘回馈老客户的特价,但品质没有降低。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9-19 17:53
可能是“尊享”的意思,如一些高端楼盘回馈老客户的特价,但品质没有降低。
广陵散 发表于 2011-9-19 17:49

广陵兄这个意思好。
瑞士Orpheus的旗舰系列也用的privilege,就是尊荣、尊享之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19 19:28
对塞尔的录音很有信心
牛仔 发表于 2011-9-19 16:38
赛尔与大卫还合作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9 19:59
赛尔与大卫还合作了勃拉姆斯小提琴协奏曲。
shinelb 发表于 2011-9-19 19:28

是的。这张已有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1-9-19 20:34
勃拉姆斯A小调双协奏曲,俺觉得"奥胖/傅尼叶/迦利艾拉/爱乐"版比后来的版本更值得称赞,包括1956年Douglas Larter在Kingsway的录音;类似的判断对于“奥胖/克努谢维茨基/欧伯林/萨金特/爱乐”1958版贝多芬三重协奏也同样适用。瓦尔特.里格的监制功力真不是盖的。

就此问题,对于“全明星阵容”的过度崇拜显然蒙昧了某些编纂中文发烧书的专家对于HIFI标准应有的起码判断。当然,首先被谴责的应为惟利是图的唱片公司的宣传误导。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19 21:34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1-9-19 21:36 编辑

粗粗的看了下,13个版本。仅供参考,有些小小的闹着玩的。最遗憾的是,富特和托斯卡尼尼留下的都是失败的录音,尤其是富特可惜了!贝尔格伦指挥的梅纽因、托特里埃版本是我第一个Doppel,最喜欢斯特恩/马友友版。最大腕级的是海菲茨的两次录音。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19 21:50
赛尔指挥的克利夫兰获得过“全美最具欧洲特点的乐团”和“精密的使人透不过气”的雅号。多年来他指挥克利夫兰录制了大量优秀的唱片,他的唱片价值极高,内容也极广,是今天唱片收藏家手中十分热门的宝物。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1-9-19 23:03
赛尔指挥的克利夫兰获得过“全美最具欧洲特点的乐团”和“精密的使人透不过气”的雅号。多年来他指挥克利夫 ...
牛仔 发表于 2011-9-19 21:50



赛尔锻造乐团的功力非同小可,是俺打心底里崇敬的一位指挥巨人。他那手紧拉慢唱的功夫,窃以为要比切里或朱里尼那种慢拉慢唱的技术含量更高。通常只要录音效果还可以,俺都可以毫不迟疑地接受他对绝大部分作品的诠释。

一直特别让俺耿耿于怀的一件事儿是,俺始终木有找到一个赛尔带领他的克里夫兰完整演绎的《幻想交响曲》立体声录音。甚至怀疑根本没有过这样一个录音,如果有朋友确切知道有的话,望不吝赐教。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1-9-19 23:09
...最喜欢斯特恩/马友友版。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19 21:34



这个曲目除了奥胖/傅尼叶版外,俺就留了斯特恩/马友友/阿巴多这张。俺觉着这个曲目有这俩版基本够了。


作者: Jwang    时间: 2011-9-20 02:05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1-9-20 02:46 编辑

privilege本身有特权的含义,但在这里只是DG的廉价系列的名字。就象服装中,Giorgio Armani在Armani的牌子中是最高档,其次是Armani Collection,再下是Armani Jeans,再下是Armani Exchange。在这不同的系列下,有不同的定价和做工。Privilege是DG的廉价系列,就象Odyssey是CBS的廉价系列一样。一般来讲,廉价系列的东西会卖的便宜。但LP的克数会减轻,里面的说明会印在套子上而降低成本。在二手市场上,廉价系列的东西一般来讲价较低。

http://www.gramophone.net/Issue/ ... 816599/DG+Privilege

http://www.bh2000.net/special/patzak/detail.php?id=2091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0 10:07
privilege本身有特权的含义,但在这里只是DG的廉价系列的名字。就象服装中,Giorgio Armani在Armani的牌子中 ...
Jwang 发表于 2011-9-20 02:05

谢谢Jwang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0 10:10
谢谢Jwang兄
牛仔 发表于 2011-9-20 10:07
应该就是Jwang兄所说的意思。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0 10:15
谢谢八兄的地球版和m兄的狗狗版,让大家看到了更高的名版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9-20 10:29
这一版富尼叶很是娇柔,甚至有点做作,不稀饭。


作者: Jwang    时间: 2011-9-20 10:36
按照留声机杂志文章来讲,廉价中的有的LP 音质也没正价的好。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0 10:43
唱片背面“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一段评论
[attach]35142[/attach]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0 10:48
古尔德的勃拉姆斯叙事曲和狂想曲
[attach]3514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0 10:53
应该是P3了。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1-9-20 12:06
勃拉姆斯叙事曲我很喜欢米开在DG的录音,这或许是米开最棒的演绎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0 13:00
按照留声机杂志文章来讲,廉价中的有的LP 音质也没正价的好。
Jwang 发表于 2011-9-20 10:36

玩LP的乐趣就在这里
用多高级的器材去评价唱片是不可取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0 16:22
勃拉姆斯叙事曲有维也纳味道,科瓦塞维奇的版本比较有名。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0 16:29
粗粗的看了下,13个版本。仅供参考,有些小小的闹着玩的。最遗憾的是,富特和托斯卡尼尼留下的都是失败的录音,尤其是富特可惜了!贝尔格伦指挥的梅纽因、托特里埃版本是我第一个Doppel,最喜欢斯特恩/马友友版。最大腕级的是海菲茨的两次录音。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19 21:34


富特,梅纽茵,大提是谁我好像没印象了;这份双重协奏的录音确实很不好,但是末乐章演的特别带劲,前面两个乐章没法听的感觉。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0 16:35
这一版富尼叶很是娇柔,甚至有点做作,不稀饭。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1-9-20 10:29


这两位风格完全不同嘛,如果让赞德隆与弗朗西斯卡蒂合作,也许更配合一些,但是瓦尔特又显得别扭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0 16:36
勃拉姆斯叙事曲我很喜欢米开在DG的录音,这或许是米开最棒的演绎
baiteng 发表于 2011-9-20 12:06


我喜欢吉列尔斯的录音,嘿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0 16:45
勃拉姆斯叙事曲我很喜欢米开在DG的录音,这或许是米开最棒的演绎
baiteng 发表于 2011-9-20 12:06
米开在DG那张肖邦弹得太棒了,尤其玛祖卡像心碎一样。
估计波利尼不一定能超越他。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20 20:30
富特,梅纽茵,大提是谁我好像没印象了;这份双重协奏的录音确实很不好,但是末乐章演的特别带劲,前面两个乐章没法听的感觉。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9-20 16:29

哈哈,您错了,悲剧的就是不是梅纽因,也不是那个时代欧洲还拿得出的大提琴家,深埋,这个录音可以说是一个毫无头绪的失败的演奏、失败的一塌糊涂的录音。(图片放大可以看清楚)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1-9-20 20:51
这一版富尼叶很是娇柔,甚至有点做作,不稀饭。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1-9-20 10:29


我到觉得根本问题很可能还是出在佛朗西斯卡蒂身上,他那标志性的揉弦和颤音在演奏这个曲目时比谁不“娇柔”“做作”啊?傅只不过是音色较华丽而已。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0 20:53
哈哈,您错了,悲剧的就是不是梅纽因,也不是那个时代欧洲还拿得出的大提琴家,深埋,这个录音可以说是一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20 20:30

啊喔~是博萨科夫斯基CD有发行过吗?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20 21:33
啊喔~是博萨科夫斯基CD有发行过吗?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9-20 20:53


参考。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0 23:06
参考。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20 21:33


靠,我傻了;我说的就是这个录音丫,哈哈。我错在把勃萨科夫斯基记成梅纽因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0 23:12
靠,我傻了;我说的就是这个录音丫,哈哈。我错在把勃萨科夫斯基记成梅纽因了。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9-20 23:06

[attach]35164[/attach]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0 23:13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所以老哥一这样说,我就感觉是这个录音,嘿嘿
作者: mm33    时间: 2011-9-20 23:25
布拉姆斯的二重,喜欢海飞兹、费尔曼合作。还专门买了套78转的原版,留着等有老留声机再听听。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1 09:59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1-9-21 10:02 编辑

玩LP很多人认为是在怀旧啊
其实大家都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当时模拟录音和唱片制作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地步,而重播器材根本就达不到完整播放的要求,这也是其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LP死灰复燃,同样是靠其优秀的录音与唱片制作,以及现代先进精确的制造技术。那个时代的评述,放到现在看,是会有很多的不足之处的。(个人看法)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1 10:29
布拉姆斯的二重,喜欢海飞兹、费尔曼合作。还专门买了套78转的原版,留着等有老留声机再听听。
mm33 发表于 2011-9-20 23:25
兄台真是疾志不渝啊。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1 10:36
布拉姆斯的二重,喜欢海飞兹、费尔曼合作。还专门买了套78转的原版,留着等有老留声机再听听。
mm33 发表于 2011-9-20 23:25

海飞兹+费尔曼的组合肯定很来劲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9-21 10:37
我有费尔曼与鲁宾斯坦的勃拉姆斯大奏。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1 14:57
古尔德的巴赫《英国组曲》
[attach]3518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1 16:15
古尔德的巴赫《英国组曲》
牛仔 发表于 2011-9-21 14:57
好东西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1 16:40
古尔德的巴赫(CD)基本上都买齐了,声音也比较好,
所以就不买LP了。N兄觉得LP版如何?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1 20:09
我有三个版本的《英国组曲》。
古尔德的CD版,瓦尔哈的大键琴LP版和莱昂哈特的大键琴LP版。
前两版都比较好,都很有生气和趣味。
莱昂哈特的版本不太行,弹得有些暮气沉沉。
以前哈兄说有人认为莱昂哈特弹得像旧社会一样,确实幽默搞笑。
但也确实有这种感觉。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1 22:12
古尔德的巴赫(CD)基本上都买齐了,声音也比较好,
所以就不买LP了。N兄觉得LP版如何?
shinelb 发表于 2011-9-21 16:40

CD没有,这回碰上了LP,听了两回,感觉很好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9-22 10:33
我到觉得根本问题很可能还是出在佛朗西斯卡蒂身上,他那标志性的揉弦和颤音在演奏这个曲目时比谁不“娇 ...
bodyheat 发表于 2011-9-20 20:51


又回顾了一次,老兄的观点很客观。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2 12:15
再次听完这套唱片,感受最深的是古尔德自己说的这段话“我十分幸运地拥有的一台钢琴,它发出的音响颇类似于拨弦钢琴。”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2 12:52
大键琴一开始听会比较难接受。
多听,会找到感觉的。巴赫这些键盘作品,
最终还是大键琴有魅力,估计是大键琴比较原汁原味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2 15:57
瓦尔哈的大键琴版《法国组曲》,巴赫的键盘组曲主要就是《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德国组曲》。《德国组曲》也叫《帕蒂塔》和《古组曲》。这些学起来有一定难度。也是巴赫的著名的代表键盘组曲。这些键盘作品一般就是大键琴和钢琴的。

[attach]35238[/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23 09:09
再次听完这套唱片,感受最深的是古尔德自己说的这段话“我十分幸运地拥有的一台钢琴,它发出的音响颇类似于 ...
牛仔 发表于 2011-9-22 12:15

据介绍,Gould用的steinway琴本身音色特别吸引了他,曾在一次搬运过程中损坏,而后进行过大的整修,在此过程中,对钢琴的一些机构作了调整,使之音色更适合演奏巴洛克时代的音乐。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3 09:58
古尔德弹奏时手指运行速度奇快,而且干净利索,这也许是其将钢琴演奏出大键琴音的原因之一吧?让人感觉是在重现《海上钢琴师》琴弦点烟一幕啊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1-9-23 10:53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1-9-23 10:55 编辑
古尔德弹奏时手指运行速度奇快,而且干净利索,这也许是其将钢琴演奏出大键琴音的原因之一吧?让人感觉是在 ...
牛仔 发表于 2011-9-23 09:58

自然,Gould的演奏应该是主要原因,钢琴本身的音色只是锦上添花吧。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5 11:34
看看背面这张像会是谁
[attach]35335[/attach]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7 14:48
奥托克伦佩勒指挥爱乐乐团的《巴赫完整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attach]3544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7 15:40
奥托克伦佩勒指挥爱乐乐团的《巴赫完整的勃兰登堡协奏曲》
牛仔 发表于 2011-9-27 14:48
哈哈,版次不行啊。打击一下哈。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7 16:31
哈哈,版次不行啊。打击一下哈。
shinelb 发表于 2011-9-27 15:40

看来施兄有更好的版本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7 16:42
看来施兄有更好的版本啊
牛仔 发表于 2011-9-27 16:31
我有一套不知作者是谁的勃兰登堡,
声音还可以,但这套勃兰登堡没什么名气,价值还是不如N兄您这一套。
其实无所谓,现在我买黑胶也不过分注意版次,音乐比音质重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7 17:17
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大协奏曲,我不是太喜欢,
我比较喜欢亨德尔的大协奏曲。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7 17:27
我有一套不知作者是谁的勃兰登堡,
声音还可以,但这套勃兰登堡没什么名气,价值还是不如N兄您这一 ...
shinelb 发表于 2011-9-27 16:42

这套唱片并不贵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9-27 17:31
这套唱片并不贵啊
牛仔 发表于 2011-9-27 17:27
您这套是美版,不是英版,再版可能靠后。
我买克莱姆佩勒的《德语安魂曲》只花了100元,还是在国内买的。
性价比好啊。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27 17:52
初看牛仔兄的标题吓一跳,以为我们平时听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都是不完整的版本,这是克廉佩勒首次演奏完整版的呢。实际上,看了唱片封面不禁哑然失笑,应该译为《勃兰登堡协奏曲全集》更恰当,免得引起歧义。
《勃兰登堡协奏曲》是巴赫作品中最大众、最耳熟能详的作品,所以一干指挥家几乎都有各种演绎的版本,有室内乐队的、大型管弦乐队的、复古乐团的,没有什么根本上的谁好谁坏,比较不出个所以然来。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7 18:06
初看牛仔兄的标题吓一跳,以为我们平时听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都是不完整的版本,这是克廉佩勒首次演奏完整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27 17:52

m兄说的对,就象广东话“最紧要好玩”一样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7 18:27
初看牛仔兄的标题吓一跳,以为我们平时听的《勃兰登堡协奏曲》都是不完整的版本,这是克廉佩勒首次演奏完整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27 17:52

m兄有机会找套哈农库特古版听听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9-27 18:40
听过霍格伍德古乐版,叮叮咚咚,还是喜欢大乐队。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9-27 19:31
听过霍格伍德古乐版,叮叮咚咚,还是喜欢大乐队。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9-27 18:40

还是有机会找来听听,虽是古乐器,但其弦乐演奏的很有气势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10-9 13:43
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的《四季》小提琴卡密蕾莉(Pina Carmirlli)
[attach]35968[/attach]
于1955年录下全世界首张《四季协奏曲》的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I Musici),在超过五十年的历史中早已成为这首巴洛克名曲的代名词,也被视为当代韦瓦尔第的最佳诠释者。至今意大利音乐家合奏团已经灌录了七个版本的《四季》,由阿优(Felix Ayo)、卡密蕾莉(Pina Carmirlli)、席布(Miriana Sirbu)、阿葛斯堤尼(Federico Agostini)等顶尖的小提琴名家担任独奏。

作者: lmsml    时间: 2011-10-9 15:16
I Musici算得上是录四季最多的乐队了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9 15:31
虽然我不太喜欢《四季》,但阿约是我很喜欢的小提琴家,
他录有巴赫小无,水平很不错。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10-9 16:49
卡密蕾莉(Pina Carmirlli)意大利小提琴家(1914年1月23日—1993年2月26日)
[attach]35970[/attach]
20世纪50年代的Boccherini五重奏
[attach]3597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9 16:58
N兄好贴!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10-9 17:20
施兄过奖了。只是发现一些没人注意的东西,拿来分享一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9 17:38
施兄过奖了。只是发现一些没人注意的东西,拿来分享一下
牛仔 发表于 2011-10-9 17:20
说得很对啊,谈些沧海遗珠吧。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10-13 11:34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1-10-13 11:40 编辑

I Musici最早的《四季》唱片是1955年阿优(Felix Ayo)的Mono,1959年阿优重录立体声版本,这版是被公认的最佳版本之一。卡密蕾莉(Pina Carmirlli)这版是1982年第一次数码录音,有人认为是I Musici《四季》小提琴演奏最好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14 17:38
N兄有没有I Musici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如果有,觉得怎样?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10-14 21:51
N兄有没有I Musici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如果有,觉得怎样?
shinelb 发表于 2011-10-14 17:38

这个没有。请有的老大一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14 22:38
因为阿卡多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太贵了,要¥5000元以上。
退而求其次只能选择马里纳和I MUSICI。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10-14 22:56
对于谁名气大没什么可计较的,大师之间的差别并不太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15 06:24
阿卡多的罗西尼弦乐奏鸣曲之所以贵可能和数量少有关,
只有一版,而菲利普的室内乐录音又好。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1-10-15 11:32
还有一点,可能是很多人片面的认为LP播小提琴是最好的,大家都去追奉,价格自然就抬高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2-14 09:56
昨天又收到唱片了,开心啊
上一套谢林的4 great violin concertos图片
[attach]4342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14 10:24
昨天又收到唱片了,开心啊
上一套谢林的4 great violin concertos图片
牛仔 发表于 2012-2-14 09:56
谢林水星的协奏曲,羡慕啊。哈哈。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2-14 10:42
谢林水星的协奏曲,羡慕啊。哈哈。
shinelb 发表于 2012-2-14 10:24

还有一张,你可能更感兴趣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14 10:49
还有一张,你可能更感兴趣
牛仔 发表于 2012-2-14 10:42
不会是水星斯塔克大无吧?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2-14 11:01
没遇到便宜的,就不折腾这玩艺了
是这张,见过吗?
[attach]4343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14 11:05
当然见过,这个牌子不大好。这不是好的版次,打击你一下。哈哈。
不过,有这个版次也不错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14 11:10
谢林这套MONO小无的首版M兄贴过的,其实兄台你这套也不错了。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