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调音体会和反思 [打印本页]

作者: jacky_good88888    时间: 2021-3-21 11:58
标题: 调音体会和反思
      玩音响,从读书开始就有兴趣,当年是电子专业,略有动手能力,追求所谓性价比,已经有动手diy音箱,分音器,功放等,逢周六就去淘街淘宝,回想起来,乐趣无穷;毕业后,努力工作赚钱的原因,不知不觉就中断了10年左右没有再玩,直到10多年前开始,重拾旧欢,一发不可收拾,沉迷其中不能自拔,除了工作之外,最大的爱好就是hifi和Av发烧了。期间器材更替了很多很多,为了追求声音进步,装修房子,买别墅,过程中,懵懵懂懂,跌跌撞撞,得到了很多的乐趣,认识了很多同道中人,好朋友,也走了很多很多弯路;日常边听音乐,边泡各大论坛是常态,但以潜水为多。多年来,逐步也对hifi之道有了一些自以为是的门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所以也想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并请大家指正。

1 玩音响,我觉得空间是第一重要因素,可以的话,优先处理好空间。
2 大空间比小空间好太多,我目前有两个空间玩,一个空间是30平米高2.7米,一个空间是50平米高3.5米,播放交响,大规模的音乐,大空间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而高度太重要了,空间有高度,声音水平才有高度。
3 喇叭背后的墙面,对声音影响最大。背墙硬实,再加适当扩散,低频基础才健康,感觉是最好的。我第一个30平米的空间,背墙是空心砖砌成,再加5cm空腔加棉的多孔板,这个坑,让我当时玩了好几年,都领略不到低频的权威感是什么回事,哪怕我现在用贵丰梅菲斯特,依然未如理想。
4 房间基建上,尽量不要那么多空腔,不要那么多固定的声学处理,后期根据声音情况再添加可能会更好。
5 房间处理尽量注意不要吸收太厉害,拍掌不产生振铃,同时活生不死的声音就合适了。曾经,我经历过大量的加吸音,声音会感觉越来越安静,不吵,但能量越来越弱,越来越死。适当扩散,加适当吸音是最好的,过犹不及。
6 房间处理的核心,我觉得主要是解决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是让全频段的频响比较均衡,就是高中低的声压比较一致,长宽高比例,喇叭摆位和座位位置对这个影响最大;第二个是各频段的延时时间需要合理的控制,这个就是主要靠声学材料了,当然喇叭摆位也有影响。
7 电,是器材发声的基础,拉多路专线的方式,我觉得是相对耗钱比较少, 但对声音影响巨大的第一步,多路专线比起用一路接一个贵价排插或电处的声音通常都会更好,主要是好在声音的密度,饱满度,动态,声音会有一个健康的基础。当然用什么牌子的专线,空开,漏保,插座,线径粗细等都是有考究。目前我是用英国AES铜质专线(以前用过300元一米的镀银线,整个系统声音都偏了,花大钱走大弯路),线径4平米和六平米都有拉,感觉后级接粗一些更好,前端接细一些;插座空开漏保,基本市面上大部分的牌子都有用过,例如荷宝,ABL,西门子,瓦特,欧亚德,古河,明宫,ART,冰火系列,加厚镀层的某些牌子等,目前对ART插座比较满意,觉得性价比不错,声音比较喜欢。
8 电源线对声音影响幅度比信号线和喇叭线要巨大,
9 所有插头(电源,信号,喇叭),接触是否紧密,接触位置是否干净,走线是否互相接触,走线是否合理舒展承托好,对声音累积的影响是巨大的。
10 避震方面,架子通常声音会更健康,我以前很喜欢用钉子,买过的钉子装起来有一个麻包袋那么多,贵的例如肖邦钉,FE大钉等等,现在全部都没有使用了,感觉钉子主要是调音,不如直接用一个好一些的架子,声音就具备健康的基础。
11 关于摩改,我自以为有一点点的动手能力,读书时期也埋下了一个种子,总觉得通过对器材适当摩改,会有很大的性价比,一台价值5万的器材,花5000元,摩改了后,就能达到10万的素质,所以有大概5年的时间,我是非常接受这个思路的,所以很乐意在这些路径上花费和用力,但是回头看,我非常后悔这个选择,累计下来,这样花费和摩改,累计下来小几十万可能是有的,但所获得的,更多是声音改变了,而不一定是提升,而因为器材过多的做了一些摩改,当有一天我意识到自己系统平衡度有严重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很难以排除这个不平衡是那里出了问题。同时因为摩改过,器材再出二手,折价是很严重的。

        总体来讲,我觉得自己的认知是最重要的,自身建立一个相对健康的对声音的认知标准是最关键,什么声音是平衡的,这是第一因,因为所有的调整,所有器材的购买,搭建,都是以这个平衡作为依据的,有了平衡的声音,再追求素质的提升,有时候素质提升了,平衡度差了,声音反而是退步了,过往的某些时候,我绕进这个坑,绕了很久才爬出来,因为自己声音不平衡,耳朵都听得偏了,不断升级器材,线材,附件,结果是素质有变化,而平衡度越来越糟糕,多走出去多听别人的系统,后来逐步才逐渐认识到。

附我两个空间的图片。
作者: 远志    时间: 2021-3-21 14:24
不错,很好的发烧经验总结。
作者: jacky_good88888    时间: 2021-3-21 17:55
音响好玩的地方就是永无止境,永远在路上,只是相对以往,对自己想要的声音比较肯定,然后根据所需来完善,不像以往乱花糊涂钱;比较少录音的习惯,有机会可以当面交流。
作者: TTPF    时间: 2021-3-21 19:54
最近最有营养的一个贴子。
作者: fengjohnny    时间: 2021-3-22 05:18
很好的心得体会,谢谢分享
作者: 大锅    时间: 2021-3-22 08:54
近期最棒,每条都是真知灼见。多点经验,少点空谈。
作者: joyjscz    时间: 2021-3-22 09:58
好帖子,诚恳分享有营养。多点实战经验,少点空谈。
楼主的很多观点我也十分认同。
作者: cctvcjh    时间: 2021-3-22 21:09
好贴
作者: ext151    时间: 2021-3-24 09:43
好帖子,有营养。有价值,都是实战经验,楼主的很多观点十分认同。

作者: fengcm    时间: 2021-3-25 11:21
谢谢分享宝贵经验!
作者: hui    时间: 2021-3-25 17:01
多点经验,少点空谈,发烧永远在路上,好帖子。
作者: 浮云黄    时间: 2021-3-25 20:06
发烧历程高度相似,也高度认同兄台的体会与心得,谢谢分享!
作者: spitz    时间: 2021-3-25 23:42
好帖子!虽然没楼主这么大烧,但有些关键点也是深有体会
作者: sz南风    时间: 2021-3-26 09:18
赞同,学习
作者: Sonata    时间: 2021-3-26 09:20
好经验
作者: timtombj    时间: 2021-3-29 21:15
在不断的摸索中前进,收获了不少的感动,花了不少的钱财和精力,发烧无止境。
作者: robinzhang    时间: 2021-3-30 10:12
柏林911单声道推alexia?请问这个搭配如何呢。另外请教下楼主,现在正在装修,后墙如何处理比较好呢,目前暂定的中间吸音棉软包,2边用木质格栅(当扩散),多种材料混合。不知道以楼主这么丰富的实践经验下来,有无更好的后墙方案。同为威信用家,感谢
作者: jacky888888    时间: 2021-3-31 20:41
柏林后级未有研究,不敢乱给意见,推力来讲,感觉alexia不算太难推,我之前用过老高文分体9.2也推过,感觉也是足够推得开,有滋有味的,更多看看你是否喜欢柏林的声音风格特点了;我不清楚你空间的大小,一般我觉得后墙,如果空间够大就够硬和扩散为主可以了,如果空间相对小的话,可以考虑适当吸音。

作者: huhaip110    时间: 2021-4-1 17:10
请教楼主及各位烧友,接线端子部位如果有氧化或者说比较脏的时候是如何清洁?
作者: namelessfish    时间: 2021-4-2 08:18
英国AES铜质专线/,这个能给个照片或链接吗? 搜不到啊
作者: namelessfish    时间: 2021-4-2 08:19
女生用的美甲板处理下
作者: myzcj    时间: 2021-4-2 10:08
感谢无私分享,很好经验帖子,学下
作者: 野兽    时间: 2021-4-2 10:12
赞。。。。
作者: sunshine    时间: 2021-4-2 13:00
楼主写的非常好,先赞一个。
其实发烧友的音箱系统是一个复杂和精细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每个环节;因此对楼主关于空间和电源部分的描述深有体会,磨机部分稍微有点个人经验浅谈一下,在此仅代表个人观点:
1、磨机越是高端器材越要慎重,因每个厂家为了自己品牌与别的品牌区分开特点,因此调音不同;
2、如果手痒/心痒一定想试试打磨过程的乐趣,首先一定要熟悉打磨机器的电路和更换元器件的声音特征;
3、磨机过程中不要一次更换太多元器件,建议一次更换一个元器件,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系统,在这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元器件数值一定要和原机元器件测试匹配一致,因为元器件数值微小变化会是导致声音平衡问题的关键点;
4、更换下一个元器件中间一定要有周期,周期时间最好是等更换元器件老化稳定后再计划下一个位置的更换,这个过程一定要有耐心;
5、更换元器件过程中不得不说的还有个环节就是对焊锡和焊接温度等工艺的知识,这个就在此不细说;
6、其实大家都明白,在一套音箱系统失真最大的是音箱本身,如果有音箱原厂分频器电路图,并且对分频电路也非常熟悉,个人倒是建议可以尝试将分频器外置试试打磨或者重新制作带来的效果,这个过程也是其乐无穷,翻天覆地的变化,打磨过程其实和磨机上面类同,因此不在这里细说。
作者: 北方港城    时间: 2021-4-2 15:40
你好第二张照片顶棚的扩散能给个购买链接吗?谢谢。
作者: jacky888888    时间: 2021-4-2 20:00
抱歉,我打错字了,是英国AEI 。

作者: jacky888888    时间: 2021-4-2 20:04
sunshine 发表于 2021-4-2 13:00
楼主写的非常好,先赞一个。
其实发烧友的音箱系统是一个复杂和精细的系统性工程,涉及到每个环节;因此对 ...

赞同你的观点,我自身摩机经历,也并非全部都是不好,有些摩改感觉还是有正面提升并具备性价比,只是过程中自身水平未够,导致更多的是多花了钱并走了弯路。简单讲还是讲究自身有足够的鉴别能力和水平。
作者: jacky888888    时间: 2021-4-2 20:09
北方港城 发表于 2021-4-2 15:40
你好第二张照片顶棚的扩散能给个购买链接吗?谢谢。

这种是泡沫扩散的材料,叫二次余数泡沫扩散板,淘宝上很多的,一般价格是70元左右一块,60cm*60cm,厚20cm,本身都是白色的,需要回来后自己喷颜色;好处是价格非常便宜,并且音染比木头扩散好,同时扩散效果非常显著;缺点是相对没那么高大上,同时会牺牲一些宝贵的高度。
作者: Beaux    时间: 2021-4-2 20:59
好文章,乐林的功放水准很高,控制力强又鲜活美感。
作者: tccvmax    时间: 2022-3-8 11:21
好贴,顶下
作者: 余粮    时间: 2022-3-28 23:15
好帖要顶。
作者: swanlake    时间: 2022-3-29 09:31
Jacky兄真知灼见,谢谢分享。
作者: 乐享咖啡    时间: 2022-3-29 09:48
好贴!
作者: 自文    时间: 2022-3-30 16:37
好贴
作者: 1kevin    时间: 2022-3-30 17:52
加一个第12点:达到好的系统协作程度(Good system synergy)。什么是system synergy? 下面链接讲得更详细。简单说就是,楼主前面11点都是可以改变声音的各种环节,当各种环节的选择组合起来,会出现一种组合让整个系统都一下子到达了新的层次,1+1>2。会惊叹怎么会这么好听?所有升级尝试探索都可以停止了,已经没有必要了。

有趣的是,这个组合并不是把11点里面提到最好的东西都用上,有时甚至用的是很便宜的东西,你都无法相信某些便宜的东西搭配进去竟然可以这么好听,原因就是好的系统协作,1+1>2。有时需要运气,可遇不可求,但一旦达成好的系统协作状态,爽爆了,这个概念值得知道。

https://youtu.be/VYB0STV4Mvc
https://youtu.be/jibMmcBRdFU
作者: 黑海一舟    时间: 2022-4-1 09:58
全是花银子、时间和精力摸索出来的,谢楼主分享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