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莫扎特附体了----------神奇的穆蒂和美妙的上海交响乐团 [打印本页]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28 22:49
标题: 莫扎特附体了----------神奇的穆蒂和美妙的上海交响乐团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28 23:48 编辑

2011年10月28日 19:15
上海大剧院 大剧场


1. F. 舒伯特:B小调第八交响曲,D759“未完成

2. G. 马勒:旅人之歌
女高音:阿丽莎·科洛索娃


======休息======

3. W. A. 莫扎特:C大调第四十一交响曲,K.551“朱庇特”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1-10-28 22:52
坐沙发看预告片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28 22:53
非常成功的演出。精彩啊。
作者: 远视眼    时间: 2011-10-28 23:01
啊,错过了啊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28 23:11
今晚上交排出了她可以排出的最佳的弦乐阵容,上海弦乐四重奏组的四位乐手占据重要位置,李伟刚为小提琴首席,蒋逸文为二提首席,萨瓦拉斯为大提琴首席,黄北星是副首席。李宏刚没有成为中提琴首席,因为张立国回来了,把他挤到第二排。

上半场我坐在三楼第二排最靠墙的位置,面对倍大。事实证明,那是三楼声音的最佳区域。舒伯特的未完成演的非常好,细节毕现,声部清晰,声音紧密,穆蒂显然对上交的声音进行了细部的刻画,小提琴组虽然没有做到声音是滑出来的,但是渐强做得非常流畅和婉转。虽然长笛首席表现有点僵硬,但是双簧管首席干得很漂亮。

科洛索娃是一个新人,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唱的也不错,但是首尾几首唱的比较好,中间几首歌唱的太急,呼吸显得急促。后来我才知道,演出前她生病了,演出过程中,她还背过头去喝咳嗽药水。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28 23:31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28 23:55 编辑

今晚最好的演出是莫扎特41交。谁说上交演不了莫扎特?(好像老菜鸟alma一直就鼓吹这个论断)。为了能更清楚的听到乐队的声音,我下半场换到一楼正厅13排中间。

穆蒂的要求,显然是在第二和第三乐章,增强音乐的轻盈和跳跃性,具有一种舞蹈感。我觉得今晚的小提琴组表现非常优异。虽然一提组的声音没有能显出一轮光泽,但是这已经非常让人刮目了(我以为如果今晚能换到东艺演出,那小提琴组的这种高声部的光泽就能显现)。而且整个声部的音色凝聚性很强,李伟刚的首席做得最好,我认为他是今晚最出色的演奏家。其次就是双簧管首席。

第四乐章穆蒂开始要求音乐开始增强重量感,增加速度,所有的演奏家们都显得非常high,包括穆蒂!朱庇特在大家都很欢悦的状态下直达高潮。

我不禁要问,这样精彩的演出,还是上交吗?
那是莫扎特附体了吧!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29 01:04
本次音乐会再次验证,没有不好的乐团,只有不好的指挥。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10-29 01:04
美女大提副首席朱琳坐哪儿去拉?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29 01:06
美女大提副首席朱琳坐哪儿去拉?
scfan 发表于 2011-10-29 01:04


没注意美女,只注意了李伟刚。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10-29 01:07
还有美女中提副首席坐哪儿去啦?她们俩是我看上交唯一滴动力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29 01:10
还有美女中提副首席坐哪儿去啦?她们俩是我看上交唯一滴动力
scfan 发表于 2011-10-29 01:07


我也没注意,就注意了张立国。估计在第二排,在李宏刚边上。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10-29 21:37
转两个schonne老师的帖子

2011-10-29 12:11:55 schonne

我没去,看了你们的评论,有两个问题:
1. 这次圆号首席是谁啊?
2. 大剧院难道用扩音了?

然后,上交的莫扎特,问题主要在于国内基本上所有搞音乐的人,都对德奥古典的风格没有最基本的了解。没有运音、运句的硬气和弹性,没有和声式(而非旋律式)的ensemble playing,就不可能有德奥作品该有的声音。马舒尔上次努力地搞和声,但是声音没搞好。Galway那次就不讲了。余隆这次开幕式的贝七也完全没有弹性。

Muti来了两次,乐队都很欣赏,因为他对演奏的要求细致而明确,照他的做,确实声音会好一大截。(乐队最讨厌话讲不清楚的指挥。)至于演绎的问题和指挥风格,有个Bernstein的学生在TED讲“怎样以指挥家的方式领导企业”,里面提到Muti,很有意思,可以看看:
http://www.ted.com/talks/itay_ta ... eat_conductors.html

2011-10-29 12:13:55 schonne

另外,从技术上讲,上海四重奏这样拉惯独奏的人,跑到乐队里当首席,效果未必好。这次Muti把他们定的弓法全否定了,大概效果比以前好些。
作者: myzcj    时间: 2011-10-29 23:13
在上海的朋友有福啦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30 09:01
ALMA一个月听音乐会,花费几何?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10-30 09:29
应该不多,单场成本在100略多一点,买的都是最低价票
作者: nzjcy    时间: 2011-10-30 11:00
有机会一定要去听场LIVE!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0 21:33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30 21:53 编辑
ALMA一个月听音乐会,花费几何?
shinelb 发表于 2011-10-30 09:01


向同志们汇报下最近几场的音乐会票价开支:

佩拉西亚:120,三张,360.
哈根四重奏,60元,
里霖&斯图加特国际巴赫学院,80元。
上交与穆蒂,60元,
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180元
皮埃尔-艾马尔,80元
史蒂芬·贺夫,80元,
柏林爱乐,上海,580元,2场,1160元
柏林爱乐,北京,580元,2场,1160元。

最近这个月比较疯狂。票价不贵,我选的都是低价票。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30 21:37
北京这场还得算上机票。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0 21:39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30 21:40 编辑
北京这场还得算上机票。
shinelb 发表于 2011-10-30 21:37


机票和住宿算上,还能再听3场柏林。
所以说,我是票友。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0 21:48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30 22:02 编辑
转两个schonne老师的帖子

2011-10-29 12:11:55 schonne

我没去,看了你们的评论,有两个问题:
1.  ...
scfan 发表于 2011-10-29 21:37


“上交的莫扎特,问题主要在于国内基本上所有搞音乐的人,都对德奥古典的风格没有最基本的了解。没有运音、运句的硬气和弹性,没有和声式(而非旋律式)的ensemble playing,就不可能有德奥作品该有的声音”。

杨老师的这段回复比较专业。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的乐团呈现不出德奥音乐的声音。上交演奏布鲁克纳和马勒,虽然很热闹,但是声音不对。这次演奏舒伯特第八,我觉得声音对了。那就是德奥乐团的声音,舒伯特第八应该有的声音。一开声,我在那个位置上听到的不是上交而是德累斯顿的声音,我惊讶得以为换了人间。

(马上可以对比一下上交和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都是舒伯特),穆蒂还是个好指挥,适合把上交脱胎换骨的那类指挥。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0 22:15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30 22:20 编辑

“另外,从技术上讲,上海四重奏这样拉惯独奏的人,跑到乐队里当首席,效果未必好。这次Muti把他们定的弓法全否定了,大概效果比以前好些。”

这个确实在乐友中间有完全相反的看法。有人认为,上海四重奏组的乐手们其实在这场中是减分的,也有人认为是加分的。分歧的焦点在于,李伟刚、蒋逸文他们与整个乐团声音的融合程度。前者认为李伟刚、蒋逸文的声音脱离乐团,后者认为他们的声音带领了整个乐团。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1 01:55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31 02:28 编辑

再次感到,写乐评不容易,特别是写赞成评价的音乐会和唱片很难。倒是写批评的乐评显得更容易。最近我是写了几篇赞成性的乐评。

我又回到了几年前,无知者无畏的时代,但又是无限开放性的时代。抱着何种心态去聆听,我觉得这是最重要的事情。

做教师的人喜欢从批评的观点给出,做学生的人喜欢从学习的角度出发。优秀的教师教学相长,优秀的学生温故知新。蹩脚的教师只会横向比较,羞怯的学生不知纵向进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31 08:08
赚了多少稿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31 10:32
一般《三角帽》的LP都很贵,我买了一张便宜的,穆蒂的:

[attach]37411[/attach]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1 12:13
赚了多少稿费?
shinelb 发表于 2011-10-31 08:08


写乐评这东西有钱可拿吗?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10-31 12:19
哈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31 14:40
写乐评这东西有钱可拿吗?
alma 发表于 2011-10-31 12:13

可以先在我们论坛发表,综合一下。然后投稿。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1 15:08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31 15:12 编辑
可以先在我们论坛发表,综合一下。然后投稿。
shinelb 发表于 2011-10-31 14:40


投稿就免了。我爱写写,不爱写就拉倒。看得上与否那是人家的事。
确实有一篇乐评,有杂志准备发,人家看上了。  不过,我准备推掉这事。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10-31 16:33
确实有一篇乐评,有杂志准备发,人家看上了。  不过,我准备推掉这事。alma 发表于 2011-10-31 15:08


千万别啊,我觉得这是好事!别想太多啦!



作者: liao    时间: 2011-10-31 16:44
千万别啊,我觉得这是好事!别想太多啦!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10-31 16:33

也觉得写写好。听多了就有表达的愿望。想表达的与人交流,娱人娱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31 16:54
也觉得写写好。听多了就有表达的愿望。想表达的与人交流,娱人娱己。
liao 发表于 2011-10-31 16:44
方向很对啊,哈哈。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1-10-31 17:01
哈哈,对。
老李~S兄是善意的,他在逗你呢,呵呵。
作者: haskil    时间: 2011-10-31 17:48
穆蒂这场我上半场在三楼前排,下半场在一楼前排,的确三楼声音好很多。不过,话说回来,上交还是上交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0-31 18:47
哈哈,对。
老李~S兄是善意的,他在逗你呢,呵呵。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1-10-31 17:01
发表文章有成就感,哈哈。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1 20:15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0-31 23:12 编辑
穆蒂这场我上半场在三楼前排,下半场在一楼前排,的确三楼声音好很多。不过,话说回来,上交还是上交
haskil 发表于 2011-10-31 17:48

老哈,我是上交的荣誉赞助人之一,现在叫俱乐部会员。我对上交有偏爱实属正常(而且以前我也没少骂上交)。你看看这个微博上北京乐迷的投票,现在还在投票过程中。在阅历广泛的的北京乐迷眼里,这次上交还是表现不错的嘛。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0-31 20:21
爆炸新闻:Muti在全球送出的第一根指挥棒!今天北京音乐节闭幕式后,他把手中的指挥棒送给了上海交响乐团的理事长。他说,他不像有的指挥有许多指挥棒,他只有两根,这根跟他走了无数地方,挥了无数歌剧和音乐会!Bravo!给上海了!---------来自Fedina的微博。(上海交响乐团副团长 周平)

http://weibo.com/1891808543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10-31 22:25
穆蒂这场我上半场在三楼前排,下半场在一楼前排,的确三楼声音好很多。不过,话说回来,上交还是上交
haskil 发表于 2011-10-31 17:48


虽然没去,不过完全赞同老哈的两个观点。

1、三楼声音好于一楼

2、上交就是上交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1-5 00:05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1-11-5 00:14 编辑

一周内有机会比较了舒伯特未完成的两次演出,穆蒂指挥上交 VS 津曼指挥 Tonhalle-Orchester Zurich 。我比较的结果是:穆蒂和上交对舒伯特第八演绎的更细致,声音更细腻,演绎得如同羽毛般轻柔。津曼和苏黎世的演出更直白,同时显示出苏黎世这支团队这首曲子的排练不够,(特别是与下半场的马勒相比那真是天地之别)。上交的声音也比苏黎世团的声音更好(只指弦乐),轻如薄翼。苏黎世这只团的声音显然是瑞士的声音,而不是德奥的声音。

但是我的这个观点与别人的观点不同,一读同志对两个乐团舒伯特第八的评价和我完全相反。居然理由还完全一样。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1-15 11:19
在北京和朋友们聊天时,朋友们谈到了最近上交访问北京的表现。发现与中国爱乐相比,上交的音色更细腻,中国爱乐的声音比较粗。最近,上交确实有重夺中国(大陆)第一交响乐团的声势。
作者: 有时风雨有时晴    时间: 2011-11-15 11:41
穆蒂的这场演出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一样,看报纸评价很高,现在看ALMA的一手感受更好。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1-15 11:43
穆蒂的这场演出和北京国际音乐节一样,看报纸评价很高,现在看ALMA的一手感受更好。
有时风雨有时晴 发表于 2011-11-15 11:41


北京的一些知名乐评人,照样把这场骂的很厉害的。



作者: 桂猪    时间: 2011-11-15 11:58
未完成是穆蒂的强项,要是排练时间充裕,总比其他指挥来指好吧。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1-15 12:00
未完成是穆蒂的强项,要是排练时间充裕,总比其他指挥来指好吧。
桂猪 发表于 2011-11-15 11:58


对头,普遍认为穆蒂带领上交的未完成演的最好。
但我还是喜欢那个莫扎特。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1-17 00:00
以后不要小看上交的演出了。
时常有惊喜,也会有沮丧。两者应该相伴。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