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作曲家傅庚辰:中国33年没有好交响乐 [打印本页]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15 08:12
标题: 作曲家傅庚辰:中国33年没有好交响乐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这首歌熟悉的旋律陪伴着50后到80后的人们成长,可是这首歌的作曲家您知道吗?昨日,在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成立60周年之际,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曾经在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的傅庚辰老师。

  每首曲子背后都有许多故事

  满头银发,目光炯炯有神,虽年近八旬,但依然具有军人的风采,这是看到傅老师时的第一印象。谈起自己的作曲人生,傅老师开玩笑地说道,“我刚开始接触音乐时,连五线谱都不认识,而且我最早学的是小提琴,我也喜欢小提琴,在最初学小提琴一年之后我就做了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但是因为手臂发炎,在53年的时候实在是拉不了了,才转行做了作曲”。

  当谈到傅老师所创作的作品时,许多的故事就一下子涌到了脑海里,傅老师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当时写雷锋那首曲子的时候,我最开始是创作了一首叫《高岩之松》的曲子,为了表达雷锋像高岩上的松树一样不怕风雪的情感”说到这里傅老师还特意唱了两句,“之后我带着曲子到雷锋班去参观,当我看到雷锋所留下的破衣服,捡的破螺丝钉的时候,我就对原来的歌曲动摇了,我觉得雷锋是平凡中的英雄,他不同于董存瑞这样的战斗英雄,于是我冥思苦想了一周终于创作出了现在的《雷锋我们的战友》这首歌”。说到这里傅老师又唱了起来,语调中还包含着当时创作出歌曲时激动的心情。

  好作品要抓住时代的气质

  在采访过程中,傅老师说得最多的就是“人民”这个词,也许是作为一位老将军的革命气节,傅老师始终认为“为人民服务是我们作曲家的宗旨,我们所创作出来的曲子必须和时代和人民联系在一起,做到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

  对于如何创作出好的作曲,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好的作品都是来源于对生活的体会,就像我所创作的曲子,过程都很辛苦,为创作《地道战》我钻过地道,为创作《雷锋我们的战友》我亲自到雷锋班体验2个月,就是这些生活的体验才让我能够深刻体会到当时的情感,才能创作出符合生活的曲子,因为只有生活才是创作的源泉”。

  在采访中,傅老师不时地谈到我国著名作曲家聂耳,冼星海,表达了对于两位中国老一辈作曲家的崇敬之情,“为什么聂耳,冼星海具有这样高的地位和影响呢?他们的作品具有这样强的生命力呢?就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创作与当时中国的抗日战争,与中国的无产阶级工人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亲自去体验当时中国工人,军人的生活,才能成为我国革命歌曲的奠基人”。

  中国交响乐33年来没有好作品

  谈到现代作曲界的现状,傅老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在最近的一段时间里,音乐界确实是出现了不少弯路,虽然创作不少,但是能让人们记住的却不多,尤其是中国的交响乐最近33年来一直都没有好的作品出现,有哪一部器乐作品是大家喜欢的,获得大家公认的呢?在建国50周年的大庆的时候,我们就没有挑出来,最后现在一说道交响乐人们想到的都还是《梁祝》,《黄河》,《红旗颂》”。

  对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傅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作曲家们的创作思路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现在有很多作曲家片面地强调作曲的现代技法,一味地追求技法的高超,不要旋律,不要调性,而忘记了我们做出来的曲子是让人民去听的,忘记了联系中国时代的特点,这样的曲子人们是不爱听,更不会传唱,当然也就没有好作品了”。

  中国作曲要抓住主旋律百花齐放

  对于中国作曲界的发展,傅老师表示只要我们能够抓住主旋律的话,还是应该允许百花齐放的。对于像龚琳娜的《忐忑》这样的曲子的出现,傅老师表示,“那首歌我听过,她那首歌里有一点的技巧,这些技巧可以赢得一些听众,因为大家觉得很新鲜,很不容易”,说到这里,傅老师还亲自哼了几句,“但是那并不是主流的东西,那样的作品也应该允许人家存在的,因为我们要百花齐放嘛!并不是说一定要什么样的曲调的东西才可以,只要它的形象很生动,大家都喜欢那也是可以的啊”,说到这里傅老师又补充道,“如果要说主旋律的话,那还应该是为人民的,革命化,民主化,大众化的,这样才是我们作曲的主旋律。 辽沈晚报记者 李娜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11-15 08:59
岂止交响乐,这33年来有好的文学作品,有好的画作诞生吗?一个只知权力、金钱,到处靠关系吃饭、相互勾结巴结、用钱来买人缘、买文凭的浮躁社会,哪里弄得出什么艺术。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15 09:30
中国在奥运会拿了那么多金牌,中国人其实很聪明、能干的,
为什么就不能出个莫扎特呢?问题在哪里呢?
作者: 和.静.怡.真    时间: 2011-11-15 09:30
岂止交响乐,这33年来有好的文学作品,有好的画作诞生吗?一个只知权力、金钱,到处靠关系吃饭、相互勾结巴 ...
scfan 发表于 2011-11-15 08:59


思凡兄说的都是事实啊。主流的价值观决定了现在社会的面面观。教育是本,都放开了,腐败了。那后面还怎样从根源上来解决问题?

以我接触不多的现代文学作家及作品中,路遥是一个值得敬仰的人。他的《平凡的世界》是很好的作品。他的文集,我都有。后面的作家我就没有了。

作者: pumbaa    时间: 2011-11-15 10:44
傅老自己的交响曲什么的,ms也不太入耳啊。还是写歌曲更熟练一些。
作者: bluesky    时间: 2011-11-15 10:48
还是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
作者: jjyfoot    时间: 2011-11-15 11:04
岂止交响乐,这33年来有好的文学作品,有好的画作诞生吗?一个只知权力、金钱,到处靠关系吃饭、相互勾结巴 ...
scfan 发表于 2011-11-15 08:59

好文学作品有:王小波。


作者: 拖拉机    时间: 2011-11-15 13:19
身边有几个人能把交响乐团的那些乐器都认全呢?
作者: scfan    时间: 2011-11-15 14:19
burt5177  发表于 2 小时前

这次的文化改革不知道会有什么结果。

-----------------

可以预想到的一种结果,权力和金钱相互勾结的时代,演变为唯权力时代,金钱成为权力的副产品。和文化无关。

顺便问一句,现在的中国,有文化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15 14:56
好像在书店看到朱践耳(?)的第一交响曲。试听了一下,感觉比较简洁。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1-11-15 15:47
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是,不能让普世价值深入人心。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1-11-15 18:14
33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代人。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出生的我们,独生,独身,我们的父母从物质匮乏的年代走来,对于贫穷有一种可怕的恐惧,间或影响到我们自己。现在的艺术家写的是摇滚,是U2,写的是剧本,拍得是电影,写的是软件,做得是动漫。在这欲望都市的年代里,让他守着孤独守着清贫去写一首交响乐,他或许想着是如何更快地赚钱去买一套顶级的HIFI音响,如何去交房贷。

那么33年后,我们的下一代,他们从小不知贫困如何拼写,从小弹着雅马哈的钢琴,从小听着mp3,四、五岁开始已经ABC、aoe同步进行了,在我们的父辈,我们的身上没有实现的梦想,巴不得在他们身上得已实现,三代出一个贵族。中国学艺术的孩子不计其数,相信33年后,出一首交响乐,一幅《蒙娜丽莎的微笑》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人多力量大嘛!

作者: alma    时间: 2011-11-15 22:00
“傅老师斩钉截铁地说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作曲家们的创作思路脱离中国的实际情况。现在有很多作曲家片面地强调作曲的现代技法,一味地追求技法的高超,不要旋律,不要调性,而忘记了我们做出来的曲子是让人民去听的,忘记了联系中国时代的特点,这样的曲子人们是不爱听,更不会传唱,当然也就没有好作品了”。

---------------, 这砖抛向谁很明显的啊。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15 23:37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这首歌熟悉的旋律陪伴着50后到80后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15 08:12

B兄,今早俺在班车上手机上网读了这篇,恕我直言,俺觉得通篇很八股,呵呵。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15 23:45
岂止交响乐,这33年来有好的文学作品,有好的画作诞生吗?一个只知权力、金钱,到处靠关系吃饭、相互勾结巴 ...
scfan 发表于 2011-11-15 08:59

如果不排除诗歌的话,八十年代还是值得庆幸的!王小波还是很牛地!张贤亮早期有篇小说《习惯死亡》相当好。绘画领域,如果潜心观察,真正的牛人不一定在热水上面浮着,至少我知道牛人还是有的。泛音乐领域,所谓的主流之外,崔健不牛吗?老弟的结论稍嫌武断了些。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15 23:47
好文学作品有:王小波。
jjyfoot 发表于 2011-11-15 11:04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15 23:56
33年,不仅仅是一个数字,而是一代人。20世纪70年代或80年代出生的我们,独生,独身,我们的父母从物质匮乏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11-15 18:14

雨妹,艺术并非艺数,统计学跟天才没有任何关系,全世界就一个贝多芬;一个莫扎特;一个莎士比亚;一个曹雪芹;一个爱因斯坦;一个。。。。。。。。呵呵。
人多力量大搞运动行,搞艺术?哈哈,算了吧。俺们那学校,以前只有一两百个学生时,人才辈出。现在每年新生一两千,基本没人才了,脸上有胎记以及深度近视眼的一样可以交钱学舞蹈!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16 00:13
要我说啥叫中国的时代特征呢?用交响曲来表达:也许,主旋律的背景衬托下,马勒似的反讽变形;加上肖斯塔科维奇一般的辛辣、尖酸、刻薄;无调性的肆意张狂等诸元素,非此不足以生动表现先当下的时代特征!至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究竟啥叫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我还真不知道。也许遍及中国大地各个角落的K厅里被传唱了千万遍的都属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吧?!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1-11-16 00:49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1-11-16 00:59 编辑
雨妹,艺术并非艺数,统计学跟天才没有任何关系,全世界就一个贝多芬;一个莫扎特;一个莎士比亚;一个曹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15 23:56

本来正想洗洗睡了,可一看到狗狗兄的回复还真一声叹息。或许是我的观点表达的不够清楚。但至少有一点,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述的艺术,与脸上有胎记和深度近视并没有什么关系,那不是选美。中国达人秀上,少一条胳膊缺一条腿的还能跳出美仑绝奂的化蝶呢。连身为艺校的老师对向往艺术的人都有偏见,那么b老师的这个命题说下去就有意思了。艺术需要天赋,艺术不是艺数,我懂,但现在的欲望环境与100年前的社会大环境能相提并论吗?千里马需要伯乐,但当下社会连伯乐都跑去想法赚钱,那么千里马何以能成为千里马呢?正如狗狗兄所说,你们的艺校只要交钱,连脸上有胎记,深度近视的人都能学舞蹈,那你们艺校为什么还要收那么些学生呢?因为艺校需要这些学费,与统计学,与天才统统无关。我说“人多力量大”!因为我们的下一代生活条件好了,从小受各种所谓的艺术的熏陶,进而有了兴趣,有兴趣才会有爱好,才会坚持,天赋才会被发现。我不会调侃所谓的艺术家们,我只是觉得更应该从我们这一代人身上看到问题的所在。个人观点,还望狗狗兄海涵。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16 01:06
本来正想洗洗睡了,可一看到狗狗兄的回复还真一声叹息。或许是我的观点表达的不够清楚。但至少有一点,舞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1-11-16 00:49

可俺们那儿是专业艺术院校,不是达人秀啊?何况我一点不歧视残疾人。
雨妹大概没明白我的意思:胎记、深度近视者当然不能成为歧视对象,但俺们那专业院校招生可也并非为了恻隐之心以及人性关怀,为的啥?钱!就这么简单!我跟你说,五音不全的同学完全可以来我们那儿上声乐专业,你信吗?我天天见着,天天听着呢,俺实在觉得讽刺得紧。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1-11-16 01:35
可俺们那儿是专业艺术院校,不是达人秀啊?何况我一点不歧视残疾人。
雨妹大概没明白我的意思:胎记、深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16 01:06

"但俺们那专业院校招生可也并非为了恻隐之心以及人性关怀,为的啥?钱!就这么简单!"我等的就是狗狗兄这句话,艺术的风向杆都变了,交响乐自然也就成了摇滚乐了。这下真的洗洗睡了,晚安。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1-11-16 02:21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1-11-16 02:23 编辑

“为钱”不是问题。Bach、Mozart写曲儿往往也为钱啊~~~
“摇滚乐”也不是问题,以后回顾世界文化史时,Miles Davis、Bob Dylan、John Lennon很可能跟贝多芬、斯特拉文司基一样重要,Led Zeppelin、Pink Floyd肯定比阿班贝格四重奏对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大。

主要是从上到下彻底解放思想,开放言论自由,想振兴文化就甭前怕狼后怕虎的,动不动就草木皆兵。各种文化产业仿照西方迅速建立起有效的运营机制和自我管理体系。战后日本人怎么干的,您现在就怎么干,黑社会色彩甭一块儿学来就成。

唯一的问题是——您真想吗?真的想吗???!!!







~ 不想就趁早儿表跟爷扯那个蛋!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1-11-16 03:58
很同意bodyheat兄的观点。功利啊颓废啊都无所谓,关键是要让文化自由发展。知识分子最讨厌被人管着。

话说回来,政客虽阻碍中国文化的发展,但也不该承担全部责任。斯大林恐怖吧?可是苏联出了多少艺术家!尤金娜那样的铮铮铁骨,中国能找出几个?主观地说,是中国知识分子们自己不争气;客观地说,八股文啊、文字狱啊,折磨中国人思想太久了,近几十年只是在此基础上又加了个渐强……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16 04:44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1-11-16 04:46 编辑
“为钱”不是问题。Bach、Mozart写曲儿往往也为钱啊~~~
bodyheat 发表于 2011-11-16 02:21

老兄,这跟巴赫、莫扎特压根扯不上关系,这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既然产业了,我们这儿的潜台词就是:不分良莠,开门迎客吧,呵呵。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16 11:06
1981年首届全国交响乐比赛获奖的作品还是有不错的,如果环境不改变作曲家们一直写下去一定会有好的东西出现。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16 11:11
梁祝、黄河、红旗颂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16 11:14
老兄,这跟巴赫、莫扎特压根扯不上关系,这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既然产业了,我们这儿的潜台词就是:不分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16 04:44

地方院校都是这样,一次看某附中的招生简章写“不会乐器也行”,只要来报考就好。我考大学的时候作曲专业一个城市只招一名(东三省),现在一个班比那个时候全系人还多。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16 11:18
我们能出LL,就能出MZT我“坚信”。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REN。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1-11-18 00:31
老兄,这跟巴赫、莫扎特压根扯不上关系,这是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既然产业了,我们这儿的潜台词就是:不分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16 04:44



跟钱扯的上就成。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艺术家可以爱财甚至贪财,但心里头得有个“道”字,文艺机构院校更应如此。所谓“盗亦有盗”,都上层建筑了往往却连贼都不如。“胡来”不是产业化的结果,是“无道”的结果。这里头有体制的问题,更主要的是国民性的问题。说穿了,中国不是官僚腐败的问题,而是全民腐败的问题。我们都不是无辜者。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1-11-18 02:42
说穿了,中国不是官僚腐败的问题,而是全民腐败的问题。我们都不是无辜者。
bodyheat 发表于 2011-11-18 00:31


举双手赞成!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