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乔布斯、哥德堡变奏曲和古典音乐 [打印本页]

作者: zenegger    时间: 2012-2-21 23:53
标题: 乔布斯、哥德堡变奏曲和古典音乐
有一天突然发现手头古尔德的《哥德堡变奏曲》一张都找不到了,于是重买了55版和81版边听边上网。很偶然地在网上有帖子提到乔布斯喜欢听黑胶,听巴赫,喜欢比较这两个版本,于是找到《乔布斯传》,其中有少量文字提到古典音乐,如下:
“我们先听了一些迪伦和披头士的歌,然后他似乎心事重重,选择了一首格林高利圣咏——《主的灵》(Spiritus Domini),是由本笃会僧侣合唱团(Benedictine monks)演唱的。他恍惚出神了一会儿,喃喃自语着:“简直太美了。”之后,他播放了巴赫的《F大调勃兰登堡协奏曲》和《十二平均律曲集》中的一段赋格曲。他说,巴赫是他最喜欢的古典音乐家。他尤其热衷于比较格伦·古尔德(Glenn Gould)弹奏录制的两个版本的《戈登堡变奏曲》之间的区别。古尔德第一次录制是在1955年,当时他刚22岁,还是个没什么名气的小钢琴师;1981年第二次录制时,距离古尔德去世仅一年时间。在一个下午,乔布斯在按顺序播放完两个版本的《戈登堡变奏曲》后说道:“它们就像白天与黑夜。第一版热情洋溢、年轻有活力,弹奏速度很快,像是神示;而第二个版本更加简洁,主题鲜明。你可以感受到一个经历丰富的灵魂,更加深沉而充满智慧。”那天是乔布斯第三次休病假期间,我问他更喜欢哪个版本。他说:“古尔德本人更喜欢第二版。我以前喜欢早期的版本,有活力的那一版。但是现在我能感受到他在两次演奏之间所经历的一切。”

.......“有一位古典音乐家,乔布斯既尊敬他的为人,又欣赏他的艺术造诣,这就是马友友,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他的人就像他的大提琴曲一样和蔼而深邃。他们在1981年相遇,当时乔布斯在参加阿斯本国际设计大会,而马友友正在参加阿斯本音乐节。乔布斯被马友友追求“纯粹”艺术的精神深深打动,并成为了他的乐迷。他曾邀请马友友去他的婚礼上演奏,但是马友友当时去了外地演出。几年之后,马友友来到乔布斯的家,坐在客厅里,拿出了他的1733斯特拉迪瓦里大提琴,演奏了巴赫的曲目。他告诉乔布斯夫妇:“这是我本来希望在你们的婚礼上演奏的曲子。”乔布斯泪流满面,并告诉他:“你的演奏是我听过的最棒的,有如上帝驾临,因为我不相信一个凡人能做到这样。”在后来的一次拜访中,他们围坐在厨房里,马友友让乔布斯的女儿埃琳摸了摸他的大提琴。当乔布斯被确诊癌症后,他请求马友友答应在他的葬礼上演奏。”
乔布斯对两个版本的评价和一般乐迷的很象。
从第一次接触哥德堡变奏曲到现在,一晃14年的时间过去了。当时买的是一张古尔德弹奏的拼盘CD,有55版哥德堡的第一曲咏叹调,有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K330或是K331,还有海顿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当时听到55版的第一曲,惊为神曲,每天听数遍。过了几个月后,有一天把碟拿在手上,发现CD上出了一道裂痕,不过还能播放。之后两三年的时间里买了81版的哥德堡,又进了古尔德的三部曲、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平均律等等可以买得到的所有巴赫作品。不过这张碟片仍然是最爱。
可惜再过了一段时间,碟片出现了两道十字形的裂纹,放在随身听里发出的声音很洪亮,不过还能坚持工作。过了一段时间碟片再也不能工作之后,拿出来发现十字形裂纹几乎深入整个CD的厚度,于是死马将活马医,在CD上贴上两张透明胶带,它又开始工作了。虽然不能播放,现在它仍然躺在CD包里,作为一段回忆的见证。
作者: steveh    时间: 2012-2-22 08:46
呵呵,LZ真是爱乐之极致,活生生把一张碟听裂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08:54
对于《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不一定是最好的。还有三座大山。
兰多夫斯卡、莱昂哈特和图雷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08:55
图雷克最好那个版本不是DG版,而是VAI版。
作者: steveh    时间: 2012-2-22 09:23
乔布斯、马友友都是典型的美国人,如果再拉一个进来,我觉得导演卡梅隆也是
所以乔布斯马友友交情好一点都不奇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

“美国人”琴下的巴赫,我觉得意韵还是短了点。

作者: 低调的雪    时间: 2012-2-22 11:18
最近有朋友正好把古尔德的55版和81版哥德堡借给我,反复对比,我个人喜欢55版多一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11:47
马友友的大无我还是比较喜欢的,阳光、健康,充满活力。
但他那个关于大无的纪录片《巴赫的灵感》我就不太喜欢。
马友友一直在求新、求变,但他很多尝试感觉一般,像很多跨界音乐。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2-22 11:48
马友友的大无我还是比较喜欢的,阳光、健康,充满活力。
但他那个关于大无的纪录片《巴赫的灵感》我就不太 ...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2 11:47

这是潮流啊,帕尔曼也跨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11:53
这是潮流啊,帕尔曼也跨界。
中庸无为 发表于 2012-2-22 11:48
其实他们这样做,目的是好的,他们想用这种方法来使更多人来关心音乐,最终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作者: 中庸无为    时间: 2012-2-22 11:55
其实他们这样做,目的是好的,他们想用这种方法来使更多人来关心音乐,最终喜欢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2 11:53

是的,古典与现代的桥梁。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2-22 14:49
也难怪乔布斯如此喜欢古尔德,这几乎从苹果的设计理念上被折射了出来!
作者: zenegger    时间: 2012-2-22 15:05
对于《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不一定是最好的。还有三座大山。
兰多夫斯卡、莱昂哈特和图雷克。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2 08:54

现在手头有55、81版,还有一张古尔德的DVD版,也是晚期拍摄的,佩拉西亚版、图雷克DG版、朱晓枚版,手头还有两张蓝光版,一个是号称第一张3D版哥德堡变奏曲,是红蓝3D的乐队版,另一个是Korolinov在音乐会上的演奏版本。
对我来说音乐没有最好的版本,只有最喜欢的。
有限的几个版本最喜欢的仍然是81版,特别是第一曲和终曲,那种沉思的感觉是其他版本上没法体会到的,就象是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在秋日的午后沉思、回忆。每个音符那种颗粒般的感觉,还有整个作品的结构都是无敌。
其它的版本也都喜欢,各有各的妙处。
佩拉西亚版本非常的清新自如,朱晓枚的版本功力也很高。图雷克的版本很工整,而且好玩的是还随附一个软件可以边听边看乐谱。这几天听她弹的平均律,水平那是非常的厉害。
弦乐版也有自己的味道。Korolinov也非常棒,有种举重若轻的感觉。

至于莱昂哈特、兰多夫斯卡版本,好象是大键琴和羽管键琴版的吧,还是更喜欢钢琴那种清晰透亮的声音一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16:16
我听过的哥德堡主要有下面几个:肯普夫的版本,犹如田园风光,微风拂过水面,非常轻松惬意。罗森的版本,扎实工整。Pischner的大键琴版,鲜活生动。平诺克也有大键琴版,节奏过快,是感觉最不好的一个。大键琴版的还有莱昂哈特,是极品啊。席夫的WTC本来很好,但他的GV,感觉不行,比较粗糙,可能录音没搞好,席夫的版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因为席夫的巴赫普遍都比较好。兰多夫斯卡的历史录音值得一听,就不知大家是否能接受她,她其实是GV这部作品的开拓者,兰多夫斯卡最出色的作品还是巴赫。图雷克的DG版感觉速度过慢,并非她的最高水平,我们还是要关注图雷克在VAI的唱片,她也是巴赫圣徒啊。弦乐三重奏的主要有盖得三重奏、麦斯基的版本比较有名。说了这么多,就我听过的这些,尽管版本众多,但图雷克在VAI的版本是我最喜欢的,非常沉静、自然而流畅。音质也非常好。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2-2-22 16:30
古尔德的《哥变》其实我还是蛮喜欢的,就是偶然出现他的呻吟声让我有点受不了。我可以接受低噪,呼吸声和脚踏地板声,但是他的那种呻吟声,大便不像大便,哎,反正说不清了。偶然来几下,冷汗直冒!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2 19:34
对于《哥德堡变奏曲》,古尔德不一定是最好的。还有三座大山。
兰多夫斯卡、莱昂哈特和图雷克。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2 08:54


版主此话堪称经典,有浸淫古典音乐多年才会总结如此精彩,这是乐人要学习。。。


莱昂哈特在几年前听了,声音比较鲜活,但比较学院泒,缺乏一点点活力:古尔德一共有二次的录音:1955年单声道的,比较受爱乐人推祟,这次他没有演复奏段落:第二次是在立体声的,几乎把所有复奏段落都演了,还有些复奏段落合在一处演奏复奏,还有猛烈的断奏、粗鲁的重音,但这次录音声音比较干,而且还有带着哼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19:52
以前有一次我对比听了一下古尔德和图雷克的GV,古尔德是80年代版,图雷克是VAI版。对比听后感觉是震撼的,因为我觉得图雷克弹得比古尔德好。本来古尔德在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通过这次也使我对古尔德和图雷克有新的认识。古尔德弹得很有趣味性。琴声是一粒粒蹦出来的,节奏感尤其非常好。而我为什么说图雷克更好呢?因为图雷克弹得很细腻。古尔德80年代版其实相比图雷克,要粗糙一些的。古尔德是个天才,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演奏巴赫,解构巴赫。他的WTC、GV、《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帕蒂塔》都是很优秀的版本。其实古尔德很有思想的,他借助巴赫的音乐来表现一些自己的意识和观念。他是个怪才,他的巴赫是独特的,别人无法模仿的。他用键盘构筑自己的梦想。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2 20:15
以前有一次我对比听了一下古尔德和图雷克的GV,古尔德是80年代版,图雷克是VAI版。对比听后感觉是震撼的,因 ...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2 19:52


"古尔德是个天才,他用自己的方式来演奏巴赫,解构巴赫。他的WTC、GV、《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帕蒂塔》都是很优秀的版本。其实古尔德很有思想的,他借助巴赫的音乐来表现一些自己的意识和观念。"

我一直是这样想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20:31
我觉得古尔德对巴赫的贡献很大。但据一些钢琴专业人士认为,刚开始学琴千万不要学古尔德。古尔德对复调音乐的研究和演奏具有极高的水平。他的巴赫灵活多变,节奏奇特但又合理。声部织体异常清晰。本来是离经叛道的演绎,但他也慢慢被大家接受。
音乐历史上有很多巴赫圣徒的,把一生献给巴赫。像瓦尔哈、卡尔李希特、兰多夫斯卡、莱昂哈特、图雷克。。。。很多大师在晚年都会特别看重巴赫,告别音乐会也会演奏巴赫,像海菲兹和米尔斯坦。
所以学习音乐,巴赫是一定要学习的。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2 20:53
我觉得古尔德对巴赫的贡献很大。但据一些钢琴专业人士认为,刚开始学琴千万不要学古尔德。古尔德对复调音乐 ...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2 20:31


其实音乐音响发烧友到最后也会沉迷巴赫不能自拔,一开始不会听巴赫无伴奏的,玩到最后收集不同的无伴奏版本,入巴赫神教。。。。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2 20:57
其实音乐音响发烧友到最后也会沉迷巴赫不能自拔,一开始不会听巴赫无伴奏的,玩到最后收集不同的无伴奏 ...
乐人 发表于 2012-2-22 20:53

是的,老兄很有经验。


作者: zenegger    时间: 2012-2-22 23:09
其实音乐音响发烧友到最后也会沉迷巴赫不能自拔,一开始不会听巴赫无伴奏的,玩到最后收集不同的无伴奏 ...
乐人 发表于 2012-2-22 20:53

巴赫作品的巅峰之作还是《赋格的艺术》,用一个生物学的类比就是用一个DNA片段克隆出一条生命。当然,用克隆是不贴切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3 09:32
巴赫作品的巅峰之作还是《赋格的艺术》,用一个生物学的类比就是用一个DNA片段克隆出一条生命。当然,用克 ...
zenegger 发表于 2012-2-22 23:09
《赋格的艺术》是巴赫晚年音乐艺术最深层的探索和总结,这部作品非常深奥,其赋格和卡农的运用出神入化。也是复调音乐的极致。这部作品非常令人着迷。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2-23 10:46
一个是天才+怪才的巴赫代言人,一个是长寿的“巴赫女祭司”。1955年的古尔德只用了38分钟,1998年的图雷克却用了91分钟。时长决定了谁的技术更好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3 10:49
巴赫的音乐欲速不达,像欣赏马勒一样,每到人生不同年龄及经历,欣赏不同篇章,会很意思.最近在啃巴赫大提无伴奏,啃点味道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3 10:53
图雷克的VAI版是74分钟的。DG那个太慢了,不推荐。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3 11:01
巴赫的音乐欲速不达,像欣赏马勒一样,每到人生不同年龄及经历,欣赏不同篇章,会很意思.最近在啃巴赫大提无伴奏 ...
乐人 发表于 2012-2-23 10:49
我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随着岁月的流淌而不断提高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音乐的理解,与人生阅历、文化素质都有关系的。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2-23 11:10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看来世上就没有天才了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3 11:12
回复
看来世上就没有天才了嘛
牛仔 发表于 2012-2-23 11:10
哈哈,你这句话有道理,不过那是极少数。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2-23 11:40
兰多夫斯卡最重要的贡献是一人将几乎失传的大羽键琴重新振兴起来。《哥》是巴赫为双层的大键琴而作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3 11:46
我们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是随着岁月的流淌而不断提高的,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对音乐的理解,与人生阅历 ...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3 11:01

老师说得是,我们大部分是菜鸟,非学院搞音乐,平凡人用一个循序见进过程慢慢领会体味音乐,是一种莫大的乐趣,现今这个世界使我们用时间感悟乐趣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哈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3 11:51
一个是天才+怪才的巴赫代言人,一个是长寿的“巴赫女祭司”。1955年的古尔德只用了38分钟,1998年的图雷克却 ...
牛仔 发表于 2012-2-23 10:46



从VCR看,古尔特弹巴赫时,像在玩弄鍵盘一样,其实是弹得如此意味深长,牛仔老师这段更准确。。。。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3 11:56
老师说得是,我们大部分是菜鸟,非学院搞音乐,平凡人用一个循序见进过程慢慢领会体味音乐,是一种莫大的 ...
乐人 发表于 2012-2-23 11:46
是啊。我们听音乐,也要思考音乐。
音乐是人类的精神财富,是可以让我们经常聆听,常听常新的。
音乐可以使我们获得共鸣和感悟。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3 16:23
我个人觉得:听巴赫的键盘作品还是大键琴比较好,因为在巴赫时代,也就是在巴赫晚年才出现钢琴。像瓦尔哈、莱昂哈特等演奏巴赫的名家都是用大键琴的,不过在今天,钢琴也比较普遍。用大键琴,可能更加适合巴赫的原意(?)。也可能更加符合那个时代的历史风貌吧。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3 18:15
我个人觉得:听巴赫的键盘作品还是大键琴比较好,因为在巴赫时代,也就是在巴赫晚年才出现钢琴。像瓦尔哈、 ...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3 16:23

听大健琴是比较原汁原味的,不过现代人接触钢琴。聆听钢琴普遍易于接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2-23 18:56
听大健琴是比较原汁原味的,不过现代人接触钢琴。聆听钢琴普遍易于接受。
乐人 发表于 2012-2-23 18:15
大键琴也有水平高低或者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优秀的大键琴版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瓦尔哈的大键琴版音乐极有灵气,是很容易接受的,而莱昂哈特也具有极高水平。一版情况下,刚开始我们都是听钢琴版的比较多,慢慢接受大键琴版就水到渠成了。



作者: 乐人    时间: 2012-2-23 19:11
大键琴也有水平高低或者对音乐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优秀的大键琴版是比较容易接受的。瓦尔哈的大键琴版音乐极 ...
shinelb 发表于 2012-2-23 18:56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3-4 17:31
外国听古典音乐还算比较普及吧,虽然也日渐式微。
但我国听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则像熊猫那样珍稀和宝贝。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