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音色 --- 调整音响的重重之重。 [打印本页]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17 11:31
标题: 音色 --- 调整音响的重重之重。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17 11:37 编辑

音色(物理声学),是听觉感到的声音的特点。音色如空气,无处不在,却又让你感觉它的不存在,人与人的交流是音色,电闪雷鸣是音色,凡是生命中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都是音色,但是,你平时会关注这些音色吗?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18 08:52
人的音色与基因一样,都不会一样,耳朵的辨别能力一听便知,张三李四绝不会搞错,乐器的音色同样差异性更大,特点更加明显,小提琴,中提琴尽管有点接近,但音色依然的不一样。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18 09:10
同一架钢琴,10个人弹1,3,5,三个音,出来的音色会截然不同,为什么?
作者: rock    时间: 2022-11-18 09:42
好的乐器都有好的音色,好的器材也一样...调整音色?不如说选择器材..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18 13:31
rock 发表于 2022-11-18 09:42
好的乐器都有好的音色,好的器材也一样...调整音色?不如说选择器材..

不理解了吧?
作者: tccvmax    时间: 2022-11-18 15:15
最美的音色是真实
作者: 弦烧乐韵    时间: 2022-11-18 20:55
每个人的力度轻重不同,速度不同,音乐的理解、学习能力不同。1、3、5由单个音符发声已经变成了音乐的声音,但是不会是音色。音色本来就是这台钢琴的声音特质,不会因为演绎的水平高低而改变。改变的只会是音乐旋律好听与否。
作者: LouisAAA    时间: 2022-11-19 00:56
音樂的美是量子糾纏之一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2 08:57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2 09:01 编辑

哈哈哈哈,每一个大师的钢琴音色都会不一样,阿格里奇·与·阿劳的钢琴音色会一样?音乐附中与霍洛维茨的音色会一样?音色~指法不一样,触键部位不一样,力度不一样,技巧不一样,,,,都发会出不同的音色,当然,小提琴会更加明显。让乐器发出最漂亮的音色,是成为大师的关键之关键,反之你就是一个平庸的音乐匠。
作者: rock    时间: 2022-11-22 09:18
”让乐器发出最漂亮的音色,是成为大师的关键之关键“ -- 这点要呵呵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2 09:19
记得在上海听了一场克莱德曼的音乐会,开始是一个音乐学院的人先弹了一曲,还解释说,其实克莱德曼的曲子难度不高,她弹完之后,我都吐。当克莱德曼开始表演的时候,一触键的那一瞬间,你立马知道这才是克莱德曼的音色。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2 09:27
我为什么拿钢琴来说事,一般的人都会以为,钢琴的音色任何人弹上去音色都是一样的,其实不然,如果我用小提琴说事,更加可以说明音色这个东西,瓜拿里的小提琴是不是每一个人拉出的音色差别更大?
作者: dragonW    时间: 2022-11-22 10:17
并没有人都会以为钢琴的音色任何人弹上去都是一样的。这个是常识。
作者: yhnyhn    时间: 2022-11-22 10:31
本帖最后由 yhnyhn 于 2022-11-22 10:32 编辑

排序 1音色,2平衡,3动态 量感。 音色是调不了的,要换机器咯。人们说多个萝卜,多个染色,也就多个鬼了。 减法也是健康
作者: 弦烧乐韵    时间: 2022-11-22 19:39
本帖最后由 弦烧乐韵 于 2022-11-22 20:09 编辑

保留个人意见,钢琴你10个调音师去调同一台史坦威,那出来的是10种不同的音色。10个钢琴家,有10种不同的演绎风格(或者叫个人魅力),造成了你听来就是有10种不同的音乐或者声音,朗朗是朗朗,阿格姬是阿格姬,没有冲突。你让它们弹珠江钢琴也是一样是10种音乐风格。但是史坦威比珠江钢琴声音音域能量感更宽,这是不争的事实。好的乐器质感对音乐的表现力感染力更强,基本上就是等同选择好器材一个道理吧。
作者: 古凡土狗    时间: 2022-11-22 20:56
是风格不同还是器材的音色不同?我不懂
作者: rock    时间: 2022-11-23 08:19
音色/音质,这个要首先定义清晰,否则这个帖子无法讨论下去..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3 08:41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3 08:50 编辑

哈哈哈哈·,同一台钢琴,不同的人去弹,绝对不是音质不同,而是音色不同。不同的钢琴才会音质不同。
音色~不同的声音的频率表现在波形方面是有与众不同的特性:
音质~声音的质量,传输,处理后音频信号的保真度,不可变。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3 08:43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3 08:54 编辑

为什么这个东西需要发酵一下,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去讨论音响的音色,到底是怎么回事,又应该怎么去调整。
作者: rock    时间: 2022-11-23 08:53
我们经常说,这钢琴的音色很好...这又是怎么解释呢?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3 08:58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3 09:03 编辑
rock 发表于 2022-11-23 08:53
我们经常说,这钢琴的音色很好...这又是怎么解释呢?


同样的钢琴,一个是老师弹,一个是学生弹你立马就可以分辨出不同的音色,1,3,5,1,有机会可以关注试试,相信发烧友一定很多人的小朋友在学习钢琴,随随便便就可以分得清。前面我讲的克莱德曼的事情,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小提琴更加惨,给一个学习十年的人瓜拿里,一样出不来大师的这种音色。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3 09:08
其实刻苦训练的音乐人,一方面是练习手法与技巧,其实更是为了可以拉出好听的琴声,就是音色,与人唱歌一样,这个人的音质不会改变,但是经过训练,他的音色可以改变,这一点不会反对吧。
作者: scfan    时间: 2022-11-23 09:33
[attach]219307[/attach]
[attach]219308[/attach]
[attach]219309[/attach]
[attach]219310[/attach]
[attach]219311[/attach]
[attach]219312[/attach]
作者: scfan    时间: 2022-11-23 09:40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22-11-23 09:54 编辑

上述文章摘自作曲家阿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音乐学上的音色定义比较狭窄,特指乐器。演奏家演奏乐器发出的“音色”,如肥妹兄所指,比较宽泛或延伸化了,可能归类到音乐的其他属性,如基本要素里的节奏,或更高层面的艺术感染力。我通常用节奏和气息来形容这类特质。

记得在郑延益的书里看到说他在新加坡听Walter Gieseking的音乐会,这个音乐厅只有一架钢琴,前两天另一位钢琴家刚演奏过,他的听感是钢琴是不是坏了。等季雪金演出当晚,还是这架琴,把他听呆了,钢琴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声音。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3 12:30
scfan 发表于 2022-11-23 09:40
上述文章摘自作曲家阿伦.科普兰《怎样欣赏音乐》,音乐学上的音色定义比较狭窄,特指乐器。演奏家演奏乐器 ...


是的,当年帕格尼尼拉出小提琴特别的音色之后,可是吓晕倒了很多音乐家与评论家喔,“小提琴怎么发出这样的音色”,所以才有魔鬼的颤音一说。
作者: jacky_qz    时间: 2022-11-23 13:36
这就好比书法,每个人的笔迹都不同。 同意一支笔,因水准不同,出来的作品天差地别。
作者: 弦烧乐韵    时间: 2022-11-23 16:35
本帖最后由 弦烧乐韵 于 2022-11-23 16:49 编辑

同一枝毛笔,每位书法国学大家,最大的辩识度是不是他的风格特点。同理毛笔就是毛笔,并不是我写的丑就变成钢笔,书法大家写的美就是毛笔,这个质是没变的,换到乐器上就是音色是恒定的。10个书法家的不同就是他们的风格和特点。用阿卡多举例,是获得了一把古名琴也是神器,适合他演奏的特点发挥的更好。我的角度这种叫神助攻,如虎添翼。但小提琴还是小提琴,只不过是那一个更好。更适合那一类演奏家去拉而已,这就是风格、特色。我的理解层次比较低,静听各位大侠解惑。
作者: 512    时间: 2022-11-24 08:06
肥妹以前玩六万六的时候是求真,现在换了箱子开始求美了……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4 08:46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4 09:32 编辑
512 发表于 2022-11-24 08:06
肥妹以前玩六万六的时候是求真,现在换了箱子开始求美了……


哈哈哈哈,那是你的理解,肯定不是我的喜欢,如果瑞士之声只是美的话(纸盆喇叭也不可能),那一定不是我要选择的喇叭。昨天晚上有幸接待了scfan,应该他是中毒了,放什么就应该是什么,音染这个东西在我这里不受欢迎。
作者: scfan    时间: 2022-11-24 09:26
本帖最后由 scfan 于 2022-11-24 09:44 编辑
512 发表于 2022-11-24 08:06
肥妹以前玩六万六的时候是求真,现在换了箱子开始求美了……


按说FM声音也极有个性,但在肥妹兄这儿和瑞士之声的组合(包括FM的唱放、前后级、喇叭线)路子和原来66000的组合是一个方向的,各方面都更好。

rock兄提到的听啥都一样,会不会是在其他没调整好的瑞士之声系统上?就我在肥妹家听感,区分不同录音、不同乐器、不同演奏家的艺术表达方面是非常轻松且明确的。比如在Kzuma盘上用4QD唱头播放阿格里奇和麦斯基的舒伯特阿佩乔尼,可以很明确听出阿姐的触键音色之美节奏表达之脱俗和麦斯基的激情洋溢,换到Lrya唱头后,阿姐退到相对含蓄的伴奏位,而麦斯基变得儒雅起来,大提琴的形体表达和音色细腻丰富。播放DG新的小鲜肉钢琴黒胶与Philips布伦德尔海顿奏鸣曲,小鲜肉的清新与钢琴形体的表达,布伦德尔大师的触键老辣而稳重,都是一耳朵犹如3D般刻画在眼前的。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22-11-24 11:58
本帖最后由 hpstudio 于 2022-11-24 12:00 编辑

科学解释声音的三要素就是:响度,音调和音色,声音的音色,即音频泛音或谐波成分。音质好坏主要是衡量声音的上述三方面是否达到一定的水准,即相对于某一频率或频段的音高是否具有一定的强度,并且在要求的频率范围内、同一音量下,各频点的幅度是否均匀、均衡、饱满,频率响应曲线是否平直,声音的音准是否准确,既忠实地呈现了音源频率或成分的原来面目,频率的畸变和相移又符合要求。声音的泛音适中,谐波较丰富,听起来音色就优美动听。

所以可以说音色类似指纹一样,是万物不可复制的声音密码,我们识别一个人的声音,往往就是依靠识别音色的不同。
作者: 桂花田    时间: 2022-11-24 13:37
我的理解音质就是声音的质量,是器材、乐器、一个人的声带所固有的、可以从1到10线性分级,也就是器材烧友所说的那些要素。音色是声音色彩,是多元的,平行的,无法分级,无统一标准,可以后天人为改变的,好坏只是个人审美结果。只有好音质的基础上加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个人喜欢的好听的声音。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5 08:51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5 08:58 编辑

发酵发酵音色那个事,乐器吧,自己只要发出自己的音色就好,当然,好的乐队,乐器好,乐手好,表演的场地好,指挥也好,所以音色一流,平庸的乐队一般很难超越。以前聊天的时候,常常说起,中国的乐队,技术不错,但是乐器不好,所以影响演奏效果,其实现在我才知道,中国的乐手在音色这一方面研究是比较缺失的。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22-11-25 10:20
处理好音响器材的泛音要更关注环境,也就是房子,物理声学是最欺负人的,除了面积之外大多数时候和钱无关
作者: bacher    时间: 2022-11-27 09:37
本帖最后由 bacher 于 2022-11-27 09:39 编辑

哈哈,肥妹兄是真性情,在广东大烧的根据地谈音色准确。
作者: lequ    时间: 2022-11-27 16:37
同一乐器在不同人手下只是音色不同,音质一样?真是呵呵了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8 08:51
bacher 发表于 2022-11-27 09:37
哈哈,肥妹兄是真性情,在广东大烧的根据地谈音色准确。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8 08:54
开始聊聊音响的音色。
有人说我们应该是唱片演奏家,说对也可以,但是不够完美。先看看系统到底是怎么会事?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8 09:03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8 10:24 编辑

最最简单的系统起码的器材:前极,后极,CD(数播),喇叭;
                                线材:二条信号线,三条电源线,一条喇叭线;  
简单到极点的这一些东西,你可知道,它们至少可以发出多少个不同的音色吗?
作者: 笑乐    时间: 2022-11-28 19:50
这个话题太逗了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9 08:55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9 10:23 编辑

前极一个音色;
后极一个音色;
前后极如果同一个品牌,同一个档次,音色可能比较接近;
前后极如果同一个品牌,不同的档次,音色依然会不接近:
前胆后石,音色一定不一样:
前后极品牌不一样,音色一定也不可能接近。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9 09:01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3 14:48 编辑

CD机一个音色;
喇叭一个音色;
不同的信号线音色不一样;
不同的电源线音色不一样;
喇叭线一个音色;
不同的电源插头音色不一样;
不同的墙插音色也不一样;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29 09:02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29 09:22 编辑

那么简简单单的系统可以发出那么多的不同音色,你难道就可以随随便便的搭配系统吗?就可以随随便便发表你对系统的评论?经常有发烧友会问我,什么与什么搭配声音会怎么样?我自己没有好好玩过的系统,一定是回答“我不知道”。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22-11-29 10:22
scfan版主开始有一个回复,貌似说的楼主帖子中fm和瑞士之声搭配,结果在系统中fm特质不那么明显……
路过产生个疑问:会不会瑞士之声这款喇叭本身是偏清淡、直白型的,实际上是把fm的特点吃掉了不少?这喇叭如果去搭配更加“中性”的放大器,会不会就不好听了呢?
作者: Dynaudio    时间: 2022-11-29 15:13
确实是这样,多谢西湖大烧站出来说明白这个道理,学到了,谢谢。
作者: 512    时间: 2022-11-29 18:51
西湖肥妹8868 发表于 2022-11-29 09:01
CD机一个音色;
喇叭一个音色;
不同的信号线音色不一样;

这么多个色其实就是染色,呵呵,何为求真?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30 09:08
512 发表于 2022-11-29 18:51
这么多个色其实就是染色,呵呵,何为求真?

音色与音染的含义截然不同喔。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30 09:10
接下来聊聊我们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不知不觉中,被卷入音染这个大染缸里的。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30 09:25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30 09:26 编辑

刚刚解放的上海,解放军进入大上海的时候,被教育,上海是一个大染缸,大家必须要站稳立场,拒腐蚀永不沾。哈哈哈,大家起码在电影里都看过这个场景。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1-30 09:33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1-30 09:46 编辑

初烧不讨论,中烧也不在讨论范围,大烧们都懂音染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它又常常伴随音色一起出现,拿捏的确有点难度,久而久之,就忘记了音色和音染的区别,混而用之。
所以为什么我一开始要让“音色”这个话题持续发酵一会的原因所在。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 09:05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 09:08 编辑

一套简单的系统,CD机,前级,后级,喇叭来看看调整的变化过程。
首先,要准备一套录音室的信号线,电源线,一般都是铜的,因为,铜线相对比较中性,(建议大烧们必备,以后的每一次调整都会用到)
目的:尽量不去考虑线的因素,只听各个器材的音色。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 09:12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 09:14 编辑

更多的人,任何器材进门,立马会把原来的名贵线材换上,应该是常态的动作吧。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 09:36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 09:41 编辑

系统接上中性线材,开始试听器材的声音,一般3~6天吧,体验系统的音色特点,这个时期非常重要,是决定这些器材你买还是不买,喜欢还是不喜欢的基础。调整期间,其他器材不用管他,什么黑胶,数播等等,一律不管,以后再说。如果只是更换某一个器材,操作同样。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 14:12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 14:25 编辑

现在我们开始染色:
中性线不变,先后级到喇叭换自己喜欢的线,于是,后级的音色发生变化,喇叭音色跟随第一次发生变化;
                    再努力一下,把后级的电源线换了,于是后级音色第二次发生变化,喇叭音色跟随第二次变化;
                    继续,开始换前级的信号线,于是前级音色发生变化,后级一起,喇叭音色跟随第三次变化:
                    再努力一下,把前级的电源线换了,于是,前级发生第二次变化,后级,喇叭跟随第四次变化:
                    最后,CD机信号线换了,CD发生第一次变化,于是前级,后级,喇叭跟随第五次变化:
                    再最后一次努力,把电源线换了,CD机发生第二次变化,前级后级喇叭跟随第六次变化。
作者: 老K    时间: 2022-12-1 21:42
31楼解释到位。这个是从声学和振动原理上解释的。
作者: 老K    时间: 2022-12-1 21:47
本帖最后由 老K 于 2022-12-1 21:58 编辑

音响器材是会改变一点点音色的,称之为染色。如果染色(比如电子管声)好听。就认可。
也有染色变成不好听的,比如烧友说的晶体管声、数码声就不好听。
理论上理想情况下,如果器材没有染色,同等音量下,不同器材听到的声音完全一样的。
作者: 月河    时间: 2022-12-2 08:39
肥妹把最新的系统配置给讲讲呗,学习下线材咋配的。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2 09:11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2 09:14 编辑

如果你换上的线材,又是金,银,合金,铜加一起使用,那么这六次翻天覆地线材的音色变化,如果再算上CD机,不同的前,后级,喇叭的原来音色,我都不想去计算了,反正我一定个是被搞糊涂的人。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2 09:19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2 09:55 编辑

无限接近乐器音色的叫音色,无限接近乐器的录音叫唱片(数播),我们可以感受乐器的音色,因为,发烧友的载体就是唱片,而不是现场。经常拿现场和音响对比说事的人,毫无意义,现场应该在你的记忆中,血液里才是,心里要有一杆秤~~~就是乐器的音色。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2 10:00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2 10:02 编辑

无限接近自我的叫音染,凭着自己的无限遐想,在自己理解的乐器音色上面添砖加瓦,现实中,你根本就听不到这种乐器音色的存在,这个只是你的私人定制。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2 10:10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2 10:22 编辑

一定程度上的音染,人还是可以听听的,还是有一点点的美感;音染多了,它其实就是一个失真,小提琴不像小提琴,钢琴不像钢琴,女人唱歌永远18岁,男人唱歌像娘们,小提琴可以发出大提琴的音色,钢琴要么搞出电子钢琴的音色,要么就是一个腐朽老钢琴的木头味,一个四不像的系统,怎么可以安心去听音乐嘛。
作者: rock    时间: 2022-12-2 12:19
聊着聊着,是不是录音室监听系统会更合适?
作者: leefisher    时间: 2022-12-2 16:24
选择一对合适自己听感的喇叭可能是最重要的。
作者: fengjohnny    时间: 2022-12-3 21:55
好文!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5 08:55
为什么我的前提是大烧这个级别,因为初烧对音乐音响的理解不同,不到境界,没法聊:中烧刚刚是自以为是的阶段,自己对声音的理解个性明显。大烧,一定是相当的玩机时间与经历,也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录音室的系统只能在录音室里用,不太合适家庭使用。但是,录音室的很多调整思路发烧友完全可以借用的。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5 09:12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5 13:55 编辑

音色这个东西,如果你的系统不够强大,调整水平不够高超,音乐乐器的理解不够到位,是没有办法让系统发出比较完美的声音的,你根本就够不着音色这个东西。所以,音染在几乎100%的系统中都一定存在。不过对绝大多数发烧友而言,音染还是适合的。因为,要完整表现音色是一件太难太难的事情了。
作者: 大唐    时间: 2022-12-5 09:13
我用的电分四分频监听音箱,软球顶高音,镘头中音,马克32前级,马兰士17CD机,听音乐一点都不觉得清淡,个人认为适合家庭使用。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22-12-5 11:41
好的乐器就是因为他的泛音独特,也就是音色好。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5 13:41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5 13:59 编辑

既然音染逃不掉,那就面对它,问题是如何染?染到什么程度而已,什么地方才是染的重灾区,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染得恰当,还是属于音色范畴,染得过头,就是真正的音染,是灾难。
作者: 弦烧乐韵    时间: 2022-12-5 15:52
去星海听的音乐会也不少了,近距离接触的乐器也不少。音响系统的录音回放和现实或者现场就是两回事,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某种乐器音响系统放的非常真实,其实整个曲目你是听不下去的,一点也不好听。当你调整的有一定音质音色(个人认为轻微的音染)的时候,真真假假最好入耳。优雅贵气更加是人生追求。音染各花入各眼罢了。音响就是玩。
作者: fengjohnny    时间: 2022-12-5 23:23
音响系统的录音回放与现场是有区别的,因为录音本身是加入录音师对音乐的理解,染色吧。现场用以参考,系统忠实录音
作者: bacher    时间: 2022-12-6 01:51
本帖最后由 bacher 于 2022-12-6 07:30 编辑
fengjohnny 发表于 2022-12-5 23:23
音响系统的录音回放与现场是有区别的,因为录音本身是加入录音师对音乐的理解,染色吧。现场用以参考,系统 ...


所有的录音都带有染色?是这样的吗?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6 08:50
fengjohnny 发表于 2022-12-5 23:23
音响系统的录音回放与现场是有区别的,因为录音本身是加入录音师对音乐的理解,染色吧。现场用以参考,系统 ...

高,就是高。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6 09:04
既然,大烧们人人知道,系统要“白”的道理,那么为什么实际调整中却做不到呢?因为,从硬件的角度来看,可以真正发出比较真实音色的系统,少之又少啊,达不到,够不着,天花板呀,(在我眼里除了FM,就没有第二)。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6 09:17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6 10:30 编辑

说说喇叭,这是一个最重要的音色发声器,大烧们,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每一次换新的喇叭到家,你可知道这个喇叭真正的音色走向吗?你肯定不知道,道理--- 在店里的声音是整个系统搭配店里的声音吧?在发烧友家听到的也是这个发烧友调整的声音吧?然后喇叭买回家,又是马上连接上自己原来的系统,立马发声的吧?。那么这个喇叭初始的音色如何,你一定不知道吧。这个事实不夸张吧?
一个喇叭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你竟然听都不听就敢下手,一台几十万的车你却肯定会去试驾体验一下的吧?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6 15:14
回到器材音色,99%的器材基本都达不到真实还原音色的实力,怎么办?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6 15:21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6 15:22 编辑

搞个性的器材,人有七情六欲,爱好不一,审美差异,区域文化,所以不要着急,没有一个丑女是嫁不出去的,有一些还嫁得特别好,西施我做不成我可以做东施呀,只要有人喜欢就好。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6 22:27
基音与泛音的相加就是乐器的音色。换句话说,小提琴与长笛即使基音(音高)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6 22:33
泛音是区别不同声音的,提琴就是提琴声不会像笛子。提琴如果像笛子就是泛音失真,也叫谐波失真。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7 08:50
琳琅满目的器材,各领风骚,让我们心动,让我们冲动,但是,只要知道各自的差异就可以了,问题是我们应该怎么去比较准确的选择自己喜欢声音的系统呢?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7 09:01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7 09:35 编辑

一套比较不错声音的系统,关键是中频的表现,得中频者得天下,这个频段音色的准确,就是基本到位的系统,完成率大概80%了。可惜,市场上可以不错中频的器材也是为数不多的。我拿中频说事,其实就是为了音色的表达更加清晰而已。
调整系统音色的重点在中频。
但是非常可惜的是,什么是不错的中频?说不清道不明喔。难难难。我们把中频搞明白了,中频音色搞好了,其他基本都是小KS了。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7 09:59
中频是最难被音染的,完美中频的器材一般都是高级器材,所以调整下手从中频开始就是这个道理。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8 08:56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8 15:37 编辑

把控中频音色与音染的基本分水岭:小提琴,五张小提琴,不同录音公司,高级的系统可以同一个录音公司,可以轻松分别各自小提琴的不同音色,阿卡多就是阿卡多,帕尔曼就是帕尔曼,两者的播放的音色差异越是明显调整越是到位,罗西尼的四重奏,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的音色差别越明显调整也是越到位。
钢琴同样如此,一开始提到的阿劳,阿格里奇,布伦德尔,他们的钢琴音色差异很大,必须分辨清晰。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8 09:24
以上只是音色调整的中级阶段而已。可惜的是,太多的发烧友连这个层次都达不到喔。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8 12:13
音色大体分物理音色(自然音色)和音乐艺术音色后者比较难辨别。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8 15:44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8 15:53 编辑

小提琴与钢琴音色的分辨率在1/3,基本不合格,2/3算不错了,调整基本可以搞一个段落,(我自己每一次换任何一样器材,小提琴连续一个星期,钢琴一个星期,吃不准的时候时间更长),但是,这个调整结果,大部分的发烧友是不满意的,因为硬件,听感等实力的不到,因此必须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染色,这个非常正常。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8 16:32
泛音的种类和多少决定了音色  为什么有的人声音听起来暗,有的人听起来亮?事实上即使是唱同一个音高,大家的音色也天差地别,差别就在泛音上了。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8 16:52
一般来说  
1. 泛音越充分的声音越饱满。  
2. 低频泛音越充分的声音听起来越“厚实”,越“有力”。
3. 高频泛音越充分的声音穿透力越强,声音听起来越“亮”,越“尖”。  
4. 高低频都有并且合理分布的声音,就是比较完美的声音。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9 09:08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9 10:10 编辑

接下来调整低音,根据喇叭的特点来调整自己的低频,古典音乐,必须低音要有指向性,什么低频没有指向性,一派胡言。好的低频:透明,线条感,速度,适当的下潜,在我看来,肥肥的低频,一团烂棉花还不如少一些低频的量感,增加点线条感,就有了低频音色的质感。低频音色的质感非常非常难得,非常耗钱,耗时,耗精力。
作者: 老军医88    时间: 2022-12-9 20:19
最难的是有层次、线条、力度,又收放自如的低频,注意这个收!到这步却没拖泥带水的系统确实很少。
其次是一团烂棉花的肥低频,也好,总算是带来了轻松的弥漫。常见于玩古董器材的收获。
再其次是满地烂稻草的厚低频, 弥漫在整个房间,经久不息的厚重。也超值:明摆着有这么多的重低音。
最后也见过:用声压来代替,以音量来陶醉的低频。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2 08:47
中低频调整差不多,关键是中高频了,这些区域绝对的音色与音染特别混淆的地方,也是最五花八门的地方。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2 08:47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2 08:49 编辑

中低频调整差不多,关键是中高频了,这些区域绝对的音色与音染特别混淆的地方,也是最五花八门的地方。更是发烧友自我表现与商家的必争之地喔。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2 09:06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2 10:00 编辑

在发烧友中谈真实,太难太难太难,什么是真?只有唱片中的真,才是发烧友应该懂得的真。但是,唱片中的东西把控又是太难太难太难的东西,录音公司不同,录音年代不同,录音师的不同,演绎者的不同等等,声音的表现都会不同,在比较真实的系统中去听比较真实的唱片,少之又少,因为真实好的唱片,录音要好,录音师要好,演绎者要好,乐器也要好,真是凤毛麟角,一般般的录音,在真实系统中的表现实在是不太过瘾。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2 10:09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2 10:27 编辑

既然真实难搞,也搞不清,那么找自己喜好的声音总是可以的吧,所以,音染在这个阶段的确可以大行其道,各自喜好就好。一套系统到家,如今长缨在手,想怎么染就怎么染,浓妆淡抹总相宜,调整出自己喜欢的声音乐不思蜀喔。

初烧,中烧你随便,到了大烧,特别是大师的发烧友,还在音染中徘徊是绝对没有道理的。只能这样说,你只是拥有了大烧的硬件,却没有大师的耳朵与能力。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2 10:35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2 10:38 编辑

继续拿小提琴说事,前面提到调整到位的系统,可以分辨5把小提琴的各自音色,但是,经过一层层的音染,一条一条发烧线的使用,慢慢系统分辨小提琴音色的能力在下降,下降再下降,听过染的最厉害的系统,就是穆特的小提琴可以柔到无比。穆特,风格大开大合,怎么都不会是这样的表现
作者: 极品玩家    时间: 2022-12-12 14:20
毫无疑问,越准越好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3 08:47
微微的染叫美,多多的染叫假,玩命的染叫丑。其实与我们做菜一样的道理,食材好可以清蒸,原汁原味;差一些的食材则可以加味精了,加一点点是鲜,加多了,口感与回味却都是味精的味道。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3 09:03
系统中音染变化最小的是喇叭线的调整,再次是前后级的信号线,影响最大的CD到前级的信号线,当然,电源线的调整位置一样。依我的调整经验,一套系统调整一条信号线是最为合适的,可以美化一点点,又可以比较接近音色本身,鉴别 -- 还是起码可以分辨1~2把小提琴音色的能力就好。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3 09:16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3 10:23 编辑

如果你想改变系统的音色,也要先彻底了解自己各个器材的特性才作决定,特别是喇叭,近期拜访了一个发烧友,20万的喇叭,为了改变它的音色,用了20万的喇叭线,我无法理解喔,不如换一个喜欢的喇叭,只能说有钱人的世界我不懂。染一定要有方向,迷失方向的染,起码不是一个大师的行为。
作者: 西湖肥妹8868    时间: 2022-12-13 14:58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68 于 2022-12-13 15:03 编辑
月河 发表于 2022-12-2 08:39
肥妹把最新的系统配置给讲讲呗,学习下线材咋配的。


不好意思,现在可以回复你的问题,我用的瑞士之声的喇叭特性,铝的箱体,纸盆单元,与66000相比,多了一份贵气,其实66000的喇叭我更加希望它可以再美国一点,不够凶悍,可惜它却是更加日本了一些,有一点拘谨,对功放的要求非常的高,搞定它的确花了我很多的精力。音乐性瑞士之声完胜,它依然不是一对非常HIFI的喇叭,更不是一个嗲妹妹。瑞士之声与66000相比,一个是威士忌,一个就是日本清酒。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