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请各位号角玩家一起讨论号角音箱的脱箱感。。。。 [打印本页]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3 20:25
标题: 请各位号角玩家一起讨论号角音箱的脱箱感。。。。
号角音箱,顾名思义,也就是中高音单元均采用前置的号角物理形状加以辅助,已达到号角系统特有的风格,当然也不排除低音单元同样采用号角物理形状加以辅助。
这个帖子,想通过和所有号角音箱的玩家,讨论号角音箱的脱箱感。自认为号角音箱的指向性,造成了号角音箱的脱箱感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目标,自己虽然是古董号角音箱,但毕竟把玩的是号角音箱的鼻祖和开创者(ALTEC,即兰星的一脉),而脱箱感一直是差强人意。
希望在论坛的号角玩家能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写上来,也能让吾辈等号角爱好者一起共同进步。。。。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3 21:32
西湖肥妹兄那也是号角箱效果怎样?或许是成品箱和非成品箱之间的区别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23 21:45
由于号筒中的声波传播近似于平面波状态,然后从号筒口向空间轴射,类似于与号筒相等的振膜震动,故指向性尖锐,使扬声器系统的离轴响应较窄,聆听位置稍有移动,听到的声音就明显不同。另外,声波是从较小的振膜径喉口、号口辐射到空间,由于号筒截面积变化的不规则,波阵面在逐渐变化的过程中,辐射阻抗不均匀也将影响扬声器的频率特性。因此,确定号角的形状使其形成纯阻状态及把握号筒的谐振对重放音质是极为重要的。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12-9-23 21:58
除了大空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入墙,这两个方法都和环境有关,也是很少人有条件做到。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12-9-23 22:00
入墙会不会没音场了啊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3 22:04
入墙在家居很难实现,专业录音棚比较多,效果如何HP兄最有发言权
作者: 32168    时间: 2012-9-23 22:05
除了大空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入墙,这两个方法都和环境有关,也是很少人有条件做到。
hpstudio 发表于 2012-9-23 21:58

请说一下入墙玩法和空间环境的关系。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3 22:21
入墙在家居很难实现,专业录音棚比较多,效果如何HP兄最有发言权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3 22:30
西湖肥妹兄那也是号角箱效果怎样?或许是成品箱和非成品箱之间的区别
ecm 发表于 2012-9-23 21:32

ecm兄指的非成品箱是哪一种类型。。。。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3 22:31
回复 ecm 的帖子
另外,小弟听过的成品号角箱也是同样的情况,包括66000.。。。。。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3 22:33
除了大空间,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入墙,这两个方法都和环境有关,也是很少人有条件做到。
hpstudio 发表于 2012-9-23 21:58

入墙的应该属于障板原理。。。。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3 22:34
由于号筒中的声波传播近似于平面波状态,然后从号筒口向空间轴射,类似于与号筒相等的振膜震动,故指向性尖 ...
牛仔 发表于 2012-9-23 21:45

传统的号角都为多格形状(JBL的蜂窝不在此列),请牛仔兄继续阐述。。。。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12-9-23 22:39
入墙的应该属于障板原理。。。。
wayned 发表于 2012-9-23 22:33


没错,效果和障板类似,还有早期的墙角音箱也是类似效果。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3 22:52
wayned兄:能否描述你认为的脱箱感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23 23:53
传统的号角都为多格形状(JBL的蜂窝不在此列),请牛仔兄继续阐述。。。。
wayned 发表于 2012-9-23 22:34

wayned兄:我不玩号角,只能空谈一点了解的知识
转一篇文章,希望对您有帮助
http://www.gzhifi.com/audio/20083454.html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4 09:51
wayned兄:例如听交响乐,如果系统在你面前呈现出在交响乐音乐厅中心区10排左右的聆听感受,这种感受能称为脱箱感吗?
作者: 西湖肥妹88    时间: 2012-9-24 10:46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 于 2012-9-24 10:51 编辑

先赞一下,其实大家所谓的脱箱感到底是指什么,它包括了多少的内涵是我们要讨论的前提。
ECM 问得好,是一排?还是10排?这其实只是之一;因为,只要我们听到声音不是直接是从喇叭里出来的,就可以认为是有脱箱感了。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12-9-24 11:53
传统号角监听在录音棚的安装方式:

[attach]53384[/attach]  

[attach]53385[/attach]

作者: 西湖肥妹88    时间: 2012-9-24 12:14
这是录音室的,与我们家庭不同的。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12-9-24 12:33
是的,这是混录棚,家庭的设计可以参考母带棚(Mastering Studio)的设计,明天有粮票我再发点图给大家参考~~~~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24 12:47
摘了一点
高音号角与低音单元的效率协调

大部分号角喇叭迁就于体积限制,折衷的采用两音路设计。其中中高音使用纯号角设计,而低音部份就使用大尺寸的高效率传统单元取代,因为中高音号角喇叭的效率十分地高,动不动就有1m 、110dB的超高效率,相较之下低音单元就无法与中高音单体取得效率上的平衡。解决之道就是刻意在分音器上动手脚,把号角单元的输出强制降低,以取得中高音号角单元与低音单元效率相同的基本要求。

普遍的作法有三种:最简单的作法是在号角单元上串一个低阻抗的无感电阻,藉著增加单元阻抗的方式,达到降低的单元的效率。不过在单元上串电阻降低效率是很不卫生的作法,因为单元的阻抗特性是集合机械与电气的综合阻抗,串上电阻只能片面的降低效率,整体的表现将会受到严重的破坏。比较讲究的方法是在分音器的高音输出部份,加入一个号角专用的降压变压器,把号角单元的效率刻意降低。最发烧的方式当然是采用电子分音的方式,不但不必加入额外的零组件,藉由主动式的电子分音器,不但分频点可自由调整,每只单体的增益也在掌握之中,最大的缺点当然需要多部扩大机来伺候。

以Klipschorn来说,它是三音路全号角设计,高音及中音单体的输出使用一个特制的自藕变压器,来降低效率过高的号角单元,使三只单元发出的音压相同,达到高、中、低频音压平均分布的要求。即使刻意降低中高音号角的效率,整体的效率仍然高达104dB,把喇叭靠在CD唱盘的RCA输出座上,就可以发出声音,这就是它神奇的地方!而它的最高连续承受功率达100W,使用两对Klipschorn塞在体育馆的四个角落,就可以当作高品质的播音系统了。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3:41
wayned兄:例如听交响乐,如果系统在你面前呈现出在交响乐音乐厅中心区10排左右的聆听感受,这种感受能称为 ...
ecm 发表于 2012-9-24 09:51

以ecm兄说的交响乐为例,小弟认为的脱箱感,是指在整个乐队和音乐表现的同时,不能感觉到扬声器(箱子)的存在,和您说的聆听感受是两回事情。
而大型号角系统(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号角系统),存在如下的一些现象(基于完全健康的系统)
1、中间定位(人声、乐器等等)非常棒,并且有着非常优秀的结像、定位、深度
2、号角箱子的位置,有着中间位置一样的优秀表现(排除号角系统可能存在的本身一些缺陷不谈)
3、如果把整个音场四等分,在1/4和3/4位置是号角系统的薄弱环节,我曾经在以前的某个帖子里面也说过,这个薄弱包括了结像、定位、密度、深度等等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3:46
摘了一点
高音号角与低音单元的效率协调

大部分号角喇叭迁就于体积限制,折衷的采用两音路设计。其 ...
牛仔 发表于 2012-9-24 12:47


这个其实是兰星开创二路号角系统(即带号角的高中音压缩头+低音纸盆单元)时就已经存在的现象,大家可以去看一下美国古董扬声器的历史,无论是JBL、ALTEC、WE、JENSEN、EV、等等,中高音驱动头的灵敏度基本都会大于低音单元5DB以上,有些达到12DB,所以用固定电阻、可变衰减器都是通常使用的办法,即厂标就是这样。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3:51
回复 hpstudio 的帖子

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好莱坞某录音室的照片,顶上悬挂的四个扬声器是ALTEC A7,标准的号角+低音二路设计。
[attach]53419[/attach]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4 13:55
wayned兄:“不能感觉到扬声器(箱子)的存在”这点能实现吗?在广州大剧院看一些表演是用扩声设备的,表演者用贴脸式唛(不知道描述是否准确,不是用手拿的那种),一样可以听的出是扬声器的声音。

“如果把整个音场四等分,在1/4和3/4位置是号角系统的薄弱环节”这个不太理解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3:55
先赞一下,其实大家所谓的脱箱感到底是指什么,它包括了多少的内涵是我们要讨论的前提。
ECM 问得好,是一 ...
西湖肥妹88 发表于 2012-9-24 10:46


我听过的任何号角系统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是自己孤陋寡闻。。。。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4 13:59
我听过的任何号角系统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是自己孤陋寡闻。。。。
wayned 发表于 2012-9-24 13:55


有其他形式的箱子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4:02
wayned兄:“不能感觉到扬声器(箱子)的存在”这点能实现吗?在广州大剧院看一些表演是用扩声设备的,表演 ...
ecm 发表于 2012-9-24 13:55

第一点,我早年玩非号角系统的时候,确实可以实现,这个当然也是通过系统摆位、空间、聆听位整体实现的
第二点,我有空画一张示意图,估计就能明白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4:04
有其他形式的箱子解决这个问题的吗?
ecm 发表于 2012-9-24 13:59

有的,就是非号角系统。。。。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4 14:09
wayned兄:你提出的观点
“大型号角系统(这里指的是真正的号角系统),存在如下的一些现象(基于完全健康的系统)
1、中间定位(人声、乐器等等)非常棒,并且有着非常优秀的结像、定位、深度
2、号角箱子的位置,有着中间位置一样的优秀表现(排除号角系统可能存在的本身一些缺陷不谈)
3、如果把整个音场四等分,在1/4和3/4位置是号角系统的薄弱环节,我曾经在以前的某个帖子里面也说过,这个薄弱包括了结像、定位、密度、深度等等”

第一、二点我想还是能实现的,如果实现了是否能达到你说的脱箱感“是指在整个乐队和音乐表现的同时,不能感觉到扬声器(箱子)的存在”?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4 14:19
有的,就是非号角系统。。。。
wayned 发表于 2012-9-24 14:04



能说明是怎样的系统吗?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24 14:45
这个其实是兰星开创二路号角系统(即带号角的高中音压缩头+低音纸盆单元)时就已经存在的现象,大家可以 ...
wayned 发表于 2012-9-24 13:46

能说下您用什么样的分频器吗?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5:04
能说下您用什么样的分频器吗?
牛仔 发表于 2012-9-24 14:45

A5的原厂分频器。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5:08
能说明是怎样的系统吗?
ecm 发表于 2012-9-24 14:19

也就是不是号角类的箱子。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4 15:19
那换个思路,如果不是号角类的箱子能达到脱箱感的效果,号角箱与不是号角类的箱子的区别在那,是否由于这个区别导致号角箱不能达到脱箱感的效果?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15:25
那换个思路,如果不是号角类的箱子能达到脱箱感的效果,号角箱与不是号角类的箱子的区别在那,是否由于这个 ...
ecm 发表于 2012-9-24 15:19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因为号角系统的特性,以及对环境的要求,造成了脱箱感的问题。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4 15:31
聆听环境的声学效果,专业而复杂的。
就像广州听交响乐的2个主要的地方,星海音乐厅和广州大剧院,整个声学设计不一样,导致声音的表现差异。
个人更为喜欢直达声较多的星海音乐厅。
作者: rock    时间: 2012-9-24 15:36
聆听环境的声学效果,专业而复杂的。
就像广州听交响乐的2个主要的地方,星海音乐厅和广州大剧院,整个声学 ...
ecm 发表于 2012-9-24 15:31


星海的音效比大剧院好得多...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22:41
继续把主题拉回来,剧院和音乐厅的聆听感受不在小弟此次讨论范围之内。
号角系统的优势网上有着一大把的赞美之词,但是号角系统在回放软件后,能否营造一个让人满意的空间、音场、定位、结像,乃至脱箱感(使得箱子消失于无形),小弟不才,功力不够,只能算是调整至七七八八。
这样说吧,举个例子,大型作品(交响乐),在回放的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
1 左声道号角箱子作为起点,右声道号角箱子作为终点(有些烧友能调整出超越左右箱体以外的音场不在此列,那个属于登峰造极的水平),那么在起点、终点、中间点,号角系统有着绝对的优势表现,但是在起点和中间点、中间点和终点的二分之一位置(即1/4和3/4位置),号角系统有着不可避免的薄弱和结像模糊,至少是小弟系统的表现,希望能有高手来教育我。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4 22:43
再说一句可能让自己得罪圈内朋友和前辈的一句话,在两位66000超级玩家的家里,小弟聆听的结果是一样的,非常对不起,希望是自己耳朵有缺陷。
作者: rock    时间: 2012-9-25 08:52
号角箱的音场分布(广度和深度)确实是弱项, 即使是JBL66000这种级别, 听听交响乐,再与盟主这些喇叭对比一下就很清楚了...个人感觉是号角把能量集中传递,导致音像靠前而使得乐器的空间感和位置感不强...
作者: 西湖肥妹88    时间: 2012-9-25 08:58
再说一句可能让自己得罪圈内朋友和前辈的一句话,在两位66000超级玩家的家里,小弟聆听的结果是一样的,非常 ...
wayned 发表于 2012-9-24 22:43


也非常抱歉,昨天晚上来了3个朋友,边听边在认真证实你的主题,其结果是,完全是可以脱箱的。


作者: rock    时间: 2012-9-25 09:06
也非常抱歉,昨天晚上来了3个朋友,边听边在认真证实你的主题,其结果是,完全是可以脱箱的。  

...
西湖肥妹88 发表于 2012-9-25 08:58

66000 在好的前后级驱动下,做到脱箱没问题, 只是音场内乐器的分布或空间感形态确实不一样...可以讲, 号角喇叭是牺牲了良好的音场分布而获得强烈的质感.



作者: 西湖肥妹88    时间: 2012-9-25 09:53
本帖最后由 西湖肥妹88 于 2012-9-25 09:56 编辑
66000 在好的前后级驱动下,做到脱箱没问题, 只是音场内乐器的分布或空间感形态确实不一样...可以讲, 号角 ...
rock 发表于 2012-9-25 09:06


哈哈哈哈,真心欢迎兄弟你来我家玩玩吧。

昨天晚上,把喇叭移动了1mm,音响的音乐质感马上发生了强烈的变化,好厉害的喇叭。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0:29
号角箱的音场分布(广度和深度)确实是弱项, 即使是JBL66000这种级别, 听听交响乐,再与盟主这些喇叭对比一下就 ...
rock 发表于 2012-9-25 08:52


同意版主的观点。。。。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0:32
也非常抱歉,昨天晚上来了3个朋友,边听边在认真证实你的主题,其结果是,完全是可以脱箱的。  

...
西湖肥妹88 发表于 2012-9-25 08:58



号角系统做到完全的脱箱感是不可能的,这个不是66000的问题,是号角系统当初设计造成的,肥妹大哥可以去查查当初蓝星的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0:33
66000 在好的前后级驱动下,做到脱箱没问题, 只是音场内乐器的分布或空间感形态确实不一样...可以讲, 号角 ...
rock 发表于 2012-9-25 09:06


同意版主后半部的观点,但是要让号角系统消失于无形几乎是不可能的。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0:35
哈哈哈哈,真心欢迎兄弟你来我家玩玩吧。

昨天晚上,把喇叭移动了1mm,音响的音乐质感马上发生了强烈 ...
西湖肥妹88 发表于 2012-9-25 09:53


刚刚查了兰星公司的一些资料,居然有一种说法就是号角箱子要改变音场和音色,最少的移动距离必须在5cm以上,哈哈哈哈。



作者: rock    时间: 2012-9-25 10:36
一般来讲,音箱分音像型和音场型, 前者的典型是JBL/ATC,后者的典型是盟主/威信, Rockport/丹拿介乎两者之间,但稍偏音场型. 音像型喇叭注重乐器个体展示,乐器形体像真,质感强烈,但音像靠前.  音场型喇叭注重音场的整体展示多于乐器个体,音场表现深后而广阔 ....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0:39
一般来讲,音箱分音像型和音场型, 前者的典型是JBL/ATC,后者的典型是盟主/威信, Rockport/丹拿介乎两者之间, ...
rock 发表于 2012-9-25 10:36

那我认为脱箱感是音场型扬声器的专利。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0:41
相对于常规喇叭而言,号角喇叭辐射角度比较小,辐射角度以外升压会急剧下降,导致反射声减少。
即:用号角 ...
TGLEE 发表于 2012-9-25 10:39


严重同意。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0:42
刚刚查了兰星公司的一些资料,居然有一种说法就是号角箱子要改变音场和音色,最少的移动距离必须在5cm以 ...
wayned 发表于 2012-9-25 10:35


点评西湖肥妹88  发表于 4 分钟前

哈哈哈,严重不同意。.

不同意没关系,反正也是古董垃圾资料的信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25 10:58
高灵敏度音箱基本都是投射型,要做音场,就要考虑功率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1:03
还是继续谈技术吧,其实号角系统设计的初衷并不是小空间,所以空间的限制也造成了号角系统的优点和缺点。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25 11:06
是否可以从功率上考虑呢?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11:08
是否可以从功率上考虑呢?
牛仔 发表于 2012-9-25 11:06

功率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个也就是号角系统对大功率是无视的,要用巧劲。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25 11:11
功率能解决一些问题,但是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个也就是号角系统对大功率是无视的,要用巧劲。
wayned 发表于 2012-9-25 11:08

很赞同你的说法,合适的功率+巧劲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5 17:25
回复 wayned 的帖子

可能是我的箱子与箱子距离只有1.4米,在聆听位置没有wayned兄说的问题,但是完全不感觉箱子存在就做不到。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5 22:50
回复

可能是我的箱子与箱子距离只有1.4米,在聆听位置没有wayned兄说的问题,但是完全不感觉箱子存在就 ...
ecm 发表于 2012-9-25 17:25


ecm兄,您箱体之间的距离非常近啊。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5 23:15
陋室只能将就着玩,对于听交响乐箱子能呈现基本的乐队形态就可以了,我是更多的关注声音的平衡,系统对音乐的演绎呈现更为容易的让自己理解演奏家表现曲目的内在,在这些方面寻求更好的可能性。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6 06:53
陋室只能将就着玩,对于听交响乐箱子能呈现基本的乐队形态就可以了,我是更多的关注声音的平衡,系统对音乐 ...
ecm 发表于 2012-9-25 23:15

非常赞同,音响是工具,首要的是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7 10:59
陋室只能将就着玩,对于听交响乐箱子能呈现基本的乐队形态就可以了,我是更多的关注声音的平衡,系统对音乐 ...
ecm 发表于 2012-9-25 23:15

在小空间里面,先建立健康的音色,音场以平衡为首选目标。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8 09:49
回复

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好莱坞某录音室的照片,顶上悬挂的四个扬声器是ALTEC A7,标准的号角+低音二路 ...
wayned 发表于 2012-9-24 13:51



wayned兄你有没有注意到2点,一是假设椅子的位置是聆听位置,它与箱子的距离;二是在这个距离为什么要用4个A7箱子。可能把这2个问题想透,或许能找到方法解决你提出的第三个现象。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0:06
wayned兄你有没有注意到2点,一是假设椅子的位置是聆听位置,它与箱子的距离;二是在这个距离为什么要 ...
ecm 发表于 2012-9-28 09:49

谢谢ecm兄的仔细,哈哈。但是我是在怀疑在录音室里,录音师是不是和我们有着一样的听音要求,也就是说,是否他们需要的只是音色的正确和平衡,而音场的表现并不是很重要。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0:11
本帖最后由 wayned 于 2012-9-28 10:12 编辑

这是另外一张录音室的照片,用的是3个A7。可以看到,当时的多箱体是为了多声轨。
[attach]53750[/attach]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8 10:23
wayned兄你有没有注意到2点,一是假设椅子的位置是聆听位置,它与箱子的距离;二是在这个距离为什么要 ...
ecm 发表于 2012-9-28 09:49

我提到这2个问题,是从A5、A7箱子是做什么用途的,考虑A5、A7的声音投射面积和上下、左右范围,从而思考多大的空间合适投射范围和如何构建合适的声场。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8 10:28
我的箱子具备2个条件:1是箱子是设计给家庭使用的,2是设计师知道我聆听空间的情况,会在原有的设计基础上调整适合我的条件。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0:46
我提到这2个问题,是从A5、A7箱子是做什么用途的,考虑A5、A7的声音投射面积和上下、左右范围,从而思考多 ...
ecm 发表于 2012-9-28 10:23

我玩过几年A7,然后玩A5至今一年多,由于空间的局限,我把音色放在第一位,然后通过一些空间调整和布置,尽量建立一个合格的音场表现。而且现在为了调整A5,我更加是加入了模拟均衡器。
A5和A7都不是民用产品,均是用在超大空间的场所,剧院、影院、教堂、会场、体育馆、以及录音室,所以上述空间对于其音场的构建基本是没有问题,何况部分场所本来就对音场没有什么要求。
而把如此庞大的箱体放入一个只有不足15平方米的小空间,那么就要去舍弃一些东西来让它有尽可能的出色表现。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12-9-28 10:50
本帖最后由 hpstudio 于 2012-9-28 10:55 编辑

再发几个棚里的号角系统~~~

[attach]53758[/attach][attach]53756[/attach][attach]53757[/attach][attach]53759[/attach][attach]53760[/attach][attach]53761[/attach][attach]53762[/attach][attach]53763[/attach]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0:51
HP发的都是现在超级武器
作者: hpstudio    时间: 2012-9-28 10:56
本帖最后由 hpstudio 于 2012-9-28 11:08 编辑

看上去有点像木下的东西,但个头不太像,不知道是啥牌子~~~~
作者: piginsky    时间: 2012-9-28 11:13
木下的喇叭确实很不错,毕竟是西湖创始人和TAD前首席设计师一起开的公司,不出顶级产品都没人信啊。呵呵
而且他们除了做喇叭,更关键的提供整套解决方案,设计整个录音棚环境,制作低音陷阱等。这种整体解决方案很受国外大型录音棚的喜欢
对于这个议题,我的看法是号角喇叭的主要用途其实是超大空间,包括录音棚的MASTERING和影院大影厅的使用。并且需要优秀的声学环境配合
所以大型号角喇叭放在家里普通的环境,肯定拳脚施展不开,大部分情况下下只能感受到优秀的质感而在声场和声响的清晰完整度方面有所欠缺
当然,除非你有足够大的空间并且足够大的成本投入做空间处理,那是另外一码事了

这些内容之前在TAD推出R1喇叭的访谈中,TAD社长做了很多阐述。为了在家庭环境实现TAD的顶级水准,所以放弃号角使用了全BE振膜同轴喇叭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1:15
木下的喇叭确实很不错,毕竟是西湖创始人和TAD前首席设计师一起开的公司,不出顶级产品都没人信啊。呵呵
而 ...
piginsky 发表于 2012-9-28 11:13

同意sky兄的观点,不过有一点,在声音的解析力和清晰完整度上,个人倒是觉得问题不大,是可以通过空间布置进行完善的,唯独音场立体空间是必须妥协的。


作者: ecm    时间: 2012-9-28 11:46
这是朋友所说的,号角从结构上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是有区分的,不能简单的说“号角喇叭”
作者: piginsky    时间: 2012-9-28 11:47
回复 wayned 的帖子

确实,但是调校就很需要功力了。我在不大的空间中听过TAD 2401。两个1米宽的喇叭近得都快靠在一起了。但是清晰度和解析力依然不错的。主人调校功力确实很强,但是也牺牲了场面感,有点拿大喇叭当小喇叭听的感觉。呵呵。。。这让我想到了日本人玩喇叭的方式,难怪66000会在低频上妥协这么多,也是为了适应小空间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1:51
回复

确实,但是调校就很需要功力了。我在不大的空间中听过TAD 2401。两个1米宽的喇叭近得都快靠在一起 ...
piginsky 发表于 2012-9-28 11:47

另外小空间在采用大号角系统的时候,个人认为应该充分运用好直达声,也就是号角系统的第一反射点-人耳。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4:06
回复 wayned 的帖子
哈哈,我没有喝多,号角口一直线就正对着我的耳朵,所以是直达声。类似一副超大的耳机。

   
作者: 轩铭    时间: 2012-9-28 14:33
本帖最后由 轩铭 于 2012-9-28 14:40 编辑

我个人觉得不论是号角箱子还是普通非号角箱子,脱箱感得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也都亟待解决,但是相对来说号角喇叭在脱箱感上确实更难做到,记得当初我玩JBL4348的时候就有这种感觉,这个问题主要跟号角的设计特点有关系。脱箱感一般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系:1、喇叭单元的扩散角度的大小;2、音箱的摆位与听音室环境的关系;3、听音室的环境特别是扩散、反射、吸收等有直接关系。这三点影响最大,除此之外例如功放的控制力、唱片的录音、系统声音的分离度与层次感等等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一些。对于号角喇叭来说,上面的第一个问题最为明显,就是号角的指向性很强,其扩散角度比普通非号角单元小很多,因此,先天性在这方面存在不足,但是号角的这种指向性强的特点同时又带来很多优点,例如音像的画面感、质感、声音的敏锐度等等都得到提高。根据号角的这个特点,我认为完全可以有办法解决脱箱感的问题,但是比较复杂,我觉得主要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解决:1、改变号角的扩散角度(这简直在废话,因为对于很多高级成品号角音箱来说根本没这个可能去改变,呵呵,但是如果是DIY的,那在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好号角的扩散角度与环境扩散吸收的关系了。)2、改变听音室环境扩散的关系,特别是要想办法弥补号角扩散不到位的地方的扩散条件;3、系统声音一定要调整的平衡,特别是低频一定要够清晰,低频速度要够快,不能因为低频过多的量感和不够清晰而影响中高部位号角的声音;4、听音室环境尽量多扩散处理,少吸收处理,但前提是声音已经够平衡。
另外,对于hp兄提到的音箱入墙设计,这点确实有根据,拿西湖大型系统来说,基本上我都听过,但到目前为止我听过最为满意的一套系统是在台湾听的一个朋友用的BBSM15,采用入墙式方式,但是入墙内部的设计非常讲究,特别是在避震、吸音、接地等方面要处理好,等于是箱体外面再套一个整体的大箱体,我听的那对BBSM15非常让我感动,音场表现也是我听过最好的,而且声音非常平衡自然,真的很让我吃惊,而且面积不是很大,不到40个平方,呵呵。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前辈指点。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28 14:51
轩铭兄,看来找机会要和你好好交流交流,嘿嘿。
作者: 轩铭    时间: 2012-9-28 15:22
轩铭兄,看来找机会要和你好好交流交流,嘿嘿。
wayned 发表于 2012-9-28 14:51


听小华多次提到您了,说您在音乐音响上很有造诣,有机会我一定要多向您讨教,请求指点。

作者: piginsky    时间: 2012-9-28 15:59
回复 轩铭 的帖子

轩铭兄果然是高手,分析得很在理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30 13:37
号角系统在脱箱感上的缺陷是号角设计特性所决定的,所以充其量是降低,并不能完全解决。因为你不可能去突破原本就有的物理现象,除非自己意淫。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30 14:46
曾经在60平方米听过REY AUDIO(木下正三) RM-7VC这个大家伙
[attach]53976[/attach]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9-30 14:56
分别用Kondo的211管推挽和300b管推挽两对机子轮流推,脱箱感还不错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9-30 19:08
分别用Kondo的211管推挽和300b管推挽两对机子轮流推,脱箱感还不错
牛仔 发表于 2012-9-30 14:56

空间帮了很大忙



作者: 乱讲    时间: 2012-10-3 15:54
号角箱的箱体通常比较大,玩的不好,造成难以脱箱,但并不代表号角箱就不能脱箱。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10-3 20:44
号角箱的箱体通常比较大,玩的不好,造成难以脱箱,但并不代表号角箱就不能脱箱。
乱讲 发表于 2012-10-3 15:54

号角系统脱箱感的薄弱,不是和箱体大小有关,而是号角的物理形状造成的。号角系统能脱箱,但是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体积,但是一般家庭就算了,呵呵。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12-10-3 20:48
回复 wayned 的帖子
要多大的空间

   
作者: 乱讲    时间: 2012-10-3 20:52
号角系统脱箱感的薄弱,不是和箱体大小有关,而是号角的物理形状造成的。号角系统能脱箱,但是必须有足够 ...
wayned 发表于 2012-10-3 20:44


哦,既然你都确定了,我多嘴啦。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10-3 20:55
回复
要多大的空间
guhelim 发表于 2012-10-3 20:48

这个问倒我了,呵呵。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2-10-3 20:58
号角多用于剧院等大型场所。小空间可采用适当降低功率或衰减中高办法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10-3 21:06
本帖最后由 wayned 于 2012-10-3 21:19 编辑
哦,既然你都确定了,我多嘴啦。
乱讲 发表于 2012-10-3 20:52

兄肯定没有多嘴,欢迎一起参加讨论,把玩音响没有权威,没有老子天下第一,只有共同进步,一起开心


作者: 乱讲    时间: 2012-10-3 21:20
号角系统脱箱感的薄弱,不是和箱体大小有关,而是号角的物理形状造成的。号角系统能脱箱,但是必须有足够 ...
wayned 发表于 2012-10-3 20:44



原来兄不固执,是我理解错误,不好意思。“而是号角的物理形状造成的”,不知兄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号角有许多种,都是这样的吗?号角箱由于指向性强,用大的空间玩肯定比小空间好,但也有空间的要求。我自己玩号角箱的经验,28平方玩双15寸的号角箱可以脱箱。我的号角是375+仿蜂巢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10-3 21:24
原来兄不固执,是我理解错误,不好意思。“而是号角的物理形状造成的”,不知兄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
乱讲 发表于 2012-10-3 21:20

我指的号角是以多格类为主,至于蜂巢,兄应该知道其设计理念和多格号角是不同的。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10-3 21:26
原来兄不固执,是我理解错误,不好意思。“而是号角的物理形状造成的”,不知兄是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
乱讲 发表于 2012-10-3 21:20

另外小弟不知道哪个地方让兄有固执的想法,呵呵,好像最近论坛盲目固执的好像不是小弟,哈哈哈哈。



作者: 乱讲    时间: 2012-10-3 21:30
箱体的大小我认为会影响到脱箱,特别是小空间大箱体,不是号角也会这样。用多格的号角,由于它的体积较大,能量较足,肯定在小空间难产生脱箱,但在合适的大空间,发挥得当,可以脱箱。
作者: wayned    时间: 2012-10-3 21:33
箱体的大小我认为会影响到脱箱,特别是小空间大箱体,不是号角也会这样。用多格的号角,由于它的体积较大, ...
乱讲 发表于 2012-10-3 21:30

兄观点很正确,只不过非号角类大箱体不在小弟的讨论范围,所以也就不去讨论其是否有脱箱感。



作者: 虎口脱险    时间: 2012-10-3 21:39
参与一下,俺也是号角拥簇,这个议题俺有纠结过。
前几年俺贪大买了一对大的号角箱子,搭配调整中Wayned来听过,当时我摆位调整很纠结,当箱子的低音摆位比较满意时箱子比较靠前,中音号角到听音位子的呼吸的距离就不够,音场,结像以及全频的频响和残响特性基本无法调整满意,音箱退后其它方面感觉来了但低音一直调整不好,所以最后还是换了小一些的号角箱子。
Wayned兄的Altec相对要好处理些,一是压缩号角水平指向性宽些而且朝向角度可调整,再就是古董低音箱体基本是帐板或是靠墙角摆放设计的。
作者: 乱讲    时间: 2012-10-3 21:44
古董号角箱的分频器是让我最不满意的,或许年代已久,声音不敢恭维。我最后使用电子分音,才自认为解决了问题。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12-10-3 21:56
搭车问一下杰士的号角皇怎么样?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