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歌者李娜 [打印本页]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0-29 19:43
标题: 歌者李娜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10-29 19:53 编辑

李娜,1963年7月25日生于河南,故乡是周口项城。李娜的歌要比李娜的名字有名多了,提起《青藏高原》、《好人一生平安》、《苦篱笆》、《嫂子颂》、《女人是老虎》、《走进西藏》等影视歌曲,绝大多数的中国老百姓都能哼唱的出其中一些旋律,几乎是家喻户晓。特别是《好人一生平安》和《青藏高原》,可以称得上是近年来点歌率最高、流行时间最长的一首歌曲。十年里,她先后为160多部影视作品配唱了200多首歌曲,几乎近年来所有当红电视剧都有李娜演唱的歌曲,然而,她很少在电视上、新闻里露面,很少有宣传她的文章,更没有花边新闻和小道消息,甚至没有出过一盒个人专辑,如果要对李娜十年唱歌生涯做个总结的话,那只能说做幕后十年。
[attach]55868[/attach]
  谈起李娜为什么会在《好人一生平安》之后,选择了在幕后发展,李娜坦白地说:中国人是很看重一个人的实际水平的,只有拥有真正的实力,才有可能保持长久的艺术生命力。她看重的是长远的发展,想走一条对自己、对音乐都能有所交待的道路,而不愿做一个因一首歌就成名、成腕的自得者。李娜正如她所说的那样,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明星的道路,而是上了一条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道路。她曾以整整一年将自己关在家里练声,每天下午要练两场音乐会的量,有时甚至一星期不下楼。每当拿到一首作品后,李娜会把自己关在屋里,反复推敲、琢磨、一字一句的抠,等到进棚,往往一遍就过,制作人无话可说,因为比制作人想象的还要好。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0-29 19:45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10-29 20:15 编辑

李娜的演唱风格
    她曾以整整一年将自己关在家里练声,每天下午要练两场音乐会的量,有时甚至一星期不下楼。每当拿到一首作品后,李娜会把自己关在屋里,反复推敲、琢磨、一字一句的抠,等到进棚,往往一遍就过,制作人无话可说,因为比制作人想象的还要好。



  李娜坦言,她的声音没有什么先天优势,全是后天“自我摧残”出来的。现在,李娜的声音已经可以在三个八度的音域内自由驰骋,在纵横无碍的空间中能将作品发挥得淋漓尽致,她的歌唱技艺已达到了一种自由王国的境界。李娜的技艺,使得作曲家们在为她写歌的时候可以充分地、自由不受拘束地发挥自己的创作灵感,因为,李娜无论从音域、音色、以及技巧上都可以任意驾驭。和李娜交谈,她谈的最多的是怎么唱歌。这么多年来,养成了对唱歌的一种敏感,无论谁的歌声中有一点可取之处,她都可以一下子捕捉到,然后把它吸收过来。李娜说她从不排斥任何人的唱法,每一种唱法都必然有它可取的地方,但她也从来不模仿任何人,她只是吸收,把吸收过来的东西经过处理变成自己的东西。一定要处理。比如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她吸收了藏族民歌的唱法,然后又加入了一些现代的元素,听起来,时代感很强,但又保持了青藏民歌质朴、清越的蕴味。



    歌唱有三种境界:一是声音的个性,二是艺术的个性,三是技巧的个性。技巧的个性是最难达到的。象美国歌星惠特妮.体斯顿可以算做掌握了技巧的个性。她对歌曲的处理是绝对的惠特妮个性,没有人再会象她那样处理,也处理不成那个样子。李娜在唱《青藏高原》这首歌时,也达到了这种自由的境地。每个字、每个颤音,你都只能说成是李娜式的,以及整首歌的音域都是李娜式的,这种超化的境界已是旁人无法模仿出来的了,那种李娜演唱中打动人心的地方,也只有李娜演唱时才会出现。李娜认为现代的民族唱法有一种误区,大家都用一种声音唱歌,一种训练出的声音唱歌,声音里少了原始的生命活力,现在的民族唱法少了一种原始的质朴。李娜认为民族声乐应加入现代的元素,这样,才会和这个时代发生共振。中国是一个沉积了几千年文化的国家,而中国有那么多的民族,简直就是一个艺术的宝藏,只有民族的东西才具有生命力,才具有世界性。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应该在世界艺术领域里占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李娜希望能在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开发上做出自己能到的努力。


  谈了这么多关于音乐的话题,李娜却始终很少说起她自己。但是在她自然、亲切的交谈中,你能感觉到李娜的直率和纯真,李娜笑言自己是个挺没意思的人,除了唱歌,就没有什么其它的嗜好,对吃喝穿戴都不介意,从小就喜欢唱歌的李娜,觉得做一个好好唱歌的人就很满足了。唱了那么多年的歌,歌又那么受群众欢迎,可李娜却坚持认为观众不是上帝,因为一个歌手如果把观众当做上帝,她就会去讨好、去媚俗,观众和歌手都应该视音乐为上帝,这样,观众才能听到好的音乐,歌手也才能唱出好的作品。


以上信息来自http://baike.baidu.com/view/59350.htm#sub5155074
感谢原作者!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0-29 20:02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10-29 20:15 编辑

[attach]55869[/attach]

《苏武牧羊》
作词:田青
作曲:黄荟
演唱:李娜
上海声像出版发行,1997年


专辑简介:

声乐套曲《苏武牧羊》是耗资百万的大制作,1997年出品,也是李娜皈依佛门以前的最后一张录音。此碟音效极好。李娜的高音叫人瞠目结舌,不可思议。作为套曲,此碟最好从头听到尾,因它是一个整体。

黄荟制作的《苏武牧羊》相信许多乐迷都听过,这是近年来国内出版的罕见的大器之作,它的配器和制作都堪称大手笔,为了更接近事件发生时代的特点,其中演奏的乐器都是仿照古乐器一比一复制,为的就是在作品中体现更多的“汉风古韵”,在歌手的选择上也煞尽心机,最后确定李娜才能担此重任,这张碟中堪称绝笔的是李娜的极高音,在〈归来〉一曲中,苏武“留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北海的牧人就往家赶,登上了长城就往南看,眼含着泪水就望长安…….流胡啊十九栽,今天归来,长安不见十九年,十九年苦难就对谁言,打起螺子你就快快走,十九年苦难就熬出了头,黄河万里归大海,回头不再入秦关……”唱到这里,十九年悲欢一起涌上心头,所有悲愁愤闷都一起再次出现在眼前,这时的唢呐也吹得哽咽起来,男声和唱不断反复:“苏武流胡节不辱,雪地又冰天十九年,牧羊北海边…….”

在背境的烘托下,李娜不断婉转向上升,越唱越高,将苏武流放异域十九年的悲凉一股脑倾泻出来,你可以看到,到最后几个极高音,高到让人无法想象,按制作人说:这简直不是人能发出来的声音。在制作上这张碟阵容庞大,音质绝佳,让人听后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之感。这里人声的极高音运用堪称点精之作。李娜在张碟中又给大家建立了继《青藏高原》后的另一个高度,它也是李娜的绝唱。

《苏武牧羊》为题材的音乐作品古已有之,而这张声乐套曲的唱片是一次新的尝试:作词:田青,作曲:黄荟,演唱:李娜。全曲由七个段落组成,整部作品气势磅礴,演唱、录音俱佳。
一、序歌:一个古老的故事
在一片旷野寒风的呼啸声的衬托中,李娜低婉的歌声娓娓地唱出故事的主题,把听者引向那遥远的年代。
二、骁歌:出塞
轰隆的低音鼓和雄浑的男声合唱,唱出急促的行进主歌,李娜高亢地吊唱出:“男儿今出塞,背后长河落日,眼前大漠孤烟……”。她那不亚于一位男子的豪迈嘶喊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悲壮的“出塞图”。
三、牧歌:贝加尔湖的冬天
又是一阵阵的狂风呼吼,伴着吹管乐悲凉的嘶吟,是那北海湖边的冬天,让人感受到边疆的荒野漫天飞雪的荒凉。女声带着叙事性的低吟唱出悠悠的草原牧歌。
四、琴歌:望月观花
悠扬的钟声与古筝缓缓地和奏,埙如泣如诉伴着女声唱出:
“怕见月,尤其怕见月圆……
怕见花,尤其怕见花艳……
不是不爱明月,是因为月照故乡人,月圆了,人未圆;
不是不爱鲜花,是因为鲜花如人面,人面如桃花今不见……”
这里唱出了苏武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愁绪。
又“怕见明月,头上的月正圆
怕见鲜花,手中的花正艳…
这里更不是一个“愁”字了得。
这一段,我认为是整部作品最凄美、最动人的篇章。
五、春歌:牧羊姑娘
鸟鸣啾啾、春雪消融,蒙古族舞动的节奏与前段形成强烈的对比。童声欢快的合唱与女声带着醉意的自由吟唱,表达出苏武奔走在茫茫草原上对春天的喜悦。
六、酒歌:归来
“留胡十九载今天归来”女声深情地道出苏武重返故国时激动心绪。
七、尾歌:梦里草原
当苦难已经过去,当昨天已成记忆,当青春已经逝去,当白发已经凄迷……

信息出处:
http://www.verycd.com/topics/97767/
感谢原作者!

作者: 红苹果    时间: 2012-10-29 20:38
实力派的歌手,朱哲琴与李娜都是为音乐而奋斗.
作者: 铭友影音    时间: 2012-10-29 21:02
可惜 出家了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0-29 21:13
http://tieba.baidu.com/f?kw=%C0%EE%C4%C8&fr=itb_favo&fp=favo

这个里面的置顶帖汇集了李娜最全的作品,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看看。
作者: 海之蓝    时间: 2012-10-29 21:29
知道为什么出家的吗
作者: 滔叔    时间: 2012-10-30 15:59
《苏武牧羊》的录音水平在国内可谓前没古人,直至现在?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