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喜欢DSD声还是PCM声 [打印本页]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5 17:13
标题: 喜欢DSD声还是PCM声
本帖最后由 谷歌 于 2012-11-6 12:13 编辑

环顾音源一体机,目前市场分为DSD和PCM两大阵营。前者是dsd技术两个台柱子--Ed Meitner和Andreas Koch所领导的EMM和Playback。除此外多是后者。
前者技术相似,Playback MPS-5,EMM Labs XDS1是各自代表作。用的Esoteric VOSP转盘。
      在Cd的处理上都是把16/44.1转为DSD 2X,更有远见的是通过USB接口把从16/44.1到24/384格式的pcm文件也通过转为DSD 2X如法炮制。

WADIA S7I等旗舰一体机则是PCM升频技术,把16/44.1升为24/96或192等更高。PCM阵营最后到头来得用第三方的DA芯片,围绕这个芯片做文章。而EMM和Playback不用量产芯片,而是自己开发固化,经常升级。(这是个优势不受制于人)(其他品牌SACD机只有用他们制定的通用芯片)

一体机又分为2万美元一个档次,1万美元一个档次。1万美元档次Playback是 MPS-3,EMM Labs是Meitner M2,用Cd转盘不支持SACD盘片(但支持SACD文件)。
     MPS-3用的Cd转盘由Philips出名的CD-Pro2改装而来,Meitner M2刚退出来,Cd转盘是吸入式,可能是cd-rom,未知。

EMM和Playback把自己的音源称作音乐回放系统,因为自身就是个全接口的解码器,并已经对应了文件播放的需求。这时sony为了挽救dsd,就像及时雨一样开放了sacd 的USB接口标准,这样SACD可通过sony PS3无损rip成DFF文件,可通过Jriver或hqplayer等软件(苹果操作系统同样)经USB口直接入EMM和Playback的机器进行直解---哈哈,SACD盘片可以省了!(如蓝光碟和remux文件的关系)这就打开了sacd聆听的新途径,令发烧友头痛的sacd转盘问题也大大减轻了。

所以一体机,我倾向EMM和Playback,要知道Playback MPS-5,XDS1这一代机子推出两三年了,还有些小bug,比如MPS-5的usb还需要个小盒子,MPS-3暂不支持windows,质量做工上还可以提高。。也应该升级了。

这不,EMM Labs已经发布了全新CD/SACD转盘TSDX,可与同公司DAC2X配合使用,定位于顶级市场。

期待两家新一代的一体机。




作者: gzhwlihui    时间: 2012-11-5 17:19
好贴。以前没意识到
作者: ttf0079    时间: 2012-11-6 08:25
DFF文件,可通过Jriver或hqplayer等软件(苹果操作系统同样)经USB口直接入EMM和Playback的机器进行直解      -----真的吗?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6 08:47
真的是原生的DSD,通过USB封装直解,sony亲自解锁的,不需要经过PCM来回转换,原汁原味的SACD文件,如同高清机看蓝光原盘。估计海量的SACD盘两三年内将全部文件化(同蓝光盘一个结局),并且SACD仍在出版中,这是目前真正现实的高格式文件来源。最关键的是真正无损,不像Cd抓轨损失那么大。

能播放DSD的软件:
WIN:JRiver、HQ player、Emotion
MAC:Pure Music、Audirvana Plus。


EMM目前的列表价:2012最新的DAC2X  /  TSDX 组合还是很牛的,十几万!

  XDS1   US$25,000      |    PRE2-SE   US$15,000   

  DAC2X   US$15,500   |    TSDX   US$17,000

  DAC2X  together with  TSDX    US$30,000

  (DAC2 or DAC2-SE  X-Upgrade   US$6,000 )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6 09:10
朋友,你认为Playback MPS-5可以从电脑usb直接dsd?不用那个x-box?
况且那个vosp,即使是顶级的史格拉第(dcs),那个读片慢的。。。。
还有现阶段的dsd,原生的太太太少了!!!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6 09:14
抱歉刚才那个贴关于x-box,没看清楚!
还有现在的dsd,大部分是通过所谓母带转的,也就是pcm-》dsd。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6 12:02
本帖最后由 谷歌 于 2012-11-6 12:10 编辑

回复 xiuxian6210 的帖子

这里的原生DSD有两层含义:
从源文件(盘)角度讲,原生的意义是直接DSD录音或者由模拟母带、开盘、黑胶通过DSD录音设备转录的;从这个角度讲,大公司从很多PCM数字母带文件转的SACD就不算正宗的原生了。

但这里主要是从播放角度讲的(包括音响杂志也是如此定义原生),很多DSD文件播放软件,典型的如foobar/ sacd插件,播放DSD文件其实是转为PCM,通过音频界面走的是PCM数据流入解码器,解码器再PCM方式解码

原生播放的含义就是上面所列DSD文件播放软件,通过USB走的是DSD数据流入解码器,解码器再以(升为2倍)DSD格式处理。在播放整个过程中不涉及PCM 转换,原生播放。

除了USB界面,其他界面(同轴、XLR)都不能原生DSD播放。
已知的音频界面都不行,想听原生DSD,只有EMM、playback和USB线的组合,据说Mytek也是原生的。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6 14:04
回复

这里的原生DSD有两层含义:
从源文件(盘)角度讲,原生的意义是直接DSD录音或者由模拟母带、开盘 ...
谷歌 发表于 2012-11-6 12:02


1.真正的原生也就是直接DSD录音,其他都是转的,你说是原声的,就随便吧。
2.dsd输出为啥只有usb,好像msb所有端口都支持高码率和dsd,是播放端不输出还是接收端的问题,还是协议问题??
想搞一个支持高码率和dsd的解码器,有啥可推荐的吗??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6 15:22
回复 xiuxian6210 的帖子


    我说的界面,当然是指电脑(开放的)音频界面,已知的各类音频界面(包括比如RME公司的pci的,火线的,USB的)都跑的是PCM流,所以传统的“界面”不可能传DSD的。
因为Sony开放了利用USB传输DSD音乐讯号,所以一些公司就可以做DSD解码了。EMM和playback当然是最高标准。小公司也有做,如MYTEK 192 DSD DAC 。

但在通用领域,SACD仍然不能数位输出,任何想强化SACD解码的厂家,如果想设计DSD数位输出,都必须采用专属“封闭”数位界面,譬如Accuphase、Esoteric、EMM Labs和专业器材等等,它们虽有DSD输出与输入功能,但数位界面彼此不能互通,不是业界通用的标准。所以这限制了SACD的发展。不像CD转盘和解码可以任意搭配。

中价位的DSD解码,Meitner M1反响不错

作者: 道听途说    时间: 2012-11-6 15:50
emms好像不行吧。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6 20:03
好像dac 2x有点意思,高码率和dsd都支持,价格还公道,就是好像二手没有看到过,也不知是啥价格?
作者: gm70    时间: 2012-11-6 20:31
本帖最后由 gm70 于 2012-11-6 20:36 编辑

回复 xiuxian6210 的帖子


DAC2X: 66000RMB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0.1.WSqYMH&id=15736940977


发一个巅峰链接:http://www.jdtop.net/forum-88-1.html

介质已经式微了,卡带啊,VCD,DVD,包括CD,SACD。。蓝光机为什么火不起来?10年后会看的非常清楚。

苹果CEO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世时早就预言了,称蓝光技术只会“令你受到伤害”,因为“它终将会被网络上可供下载的文件格式打败”。光驱时代即将结束,你最好开始适应没有光驱的生活。

果然,苹果今年全线产品推出无光驱产品,USB又立功了!U盘系统安装已经迅速成为一种趋势和共识。包括windows也早就可以镜像安装了,因为光盘和正版与激活没关系。

今后烧友晒的收藏也许是----“我收集了3000张高格式名盘!不给你!”

及早准备筹划吧---新的时代来了

作者: 欢欢乐乐    时间: 2012-11-6 21:03
等到dsd摆脱pc和mac可以播放了才算可以进入主流,现在还是主要听高格pcm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6 21:04
回复


DAC2X: 66000RMB



发一个巅峰链接:http://www.jdtop.net/forum-88-1.html

介质已经式 ...
gm70 发表于 2012-11-6 20:31


谢谢提供,就是没有试听啊!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7 14:56
这个帖子的开场长了点,还没说主题。
----------音频解码---处理成1比特DSD流方式还是高比特PCM方式-----在听感上有何不同?

DSD处理方式的特点什么,除了流畅、高解析、高密度,EMM和playback的声音是否有直白的倾向呢。
作者: gm70    时间: 2012-11-9 23:28
看一下台湾小叶的帖子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5945-【訊源】Playback-Designs-MPS-3-CD-Player

这个帖子详细说明了DSD比PCM的优势,SACD的复兴,MAC MINI的玩法,playback的3和5 的特点和差距。
帖子很长,感觉到一是playback很类比(模拟),二是感觉原生DSD不能错过,趋势开始走强,三是感觉台湾人玩的很深沉很正路。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11 13:21
看一下台湾小叶的帖子
http://www.my-hiend.com/vbb/showthread.php?5945-【訊源】Playback-Designs-MPS-3 ...
gm70 发表于 2012-11-9 23:28


5就是没有集成xbox,否则mpd-5也是不错的,可以和dac2x PK一下!



作者: 道听途说    时间: 2012-11-11 13:48
5就是没有集成xbox,否则mpd-5也是不错的,可以和dac2x PK一下!
xiuxian6210 发表于 2012-11-11 13:21

mps-5不能集成usb-x,它内部的空间估计放不下这个密闭的电路板了,只能选择外置了。相对mps-3内部空旷一些,基本上就是那黑盒子原封不动的放在里面了。


作者: 道听途说    时间: 2012-11-11 13:49
不知道emm的dac2x的usb输入能支持的格式。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11 15:49
不知道emm的dac2x的usb输入能支持的格式。
道听途说 发表于 2012-11-11 13:49

支持dsd流和24/192K!



作者: cctvcjh    时间: 2012-11-11 16:50
偶尔听听单声道的古典音乐,会有另一种惊喜,不去考究所谓的音场、细节,安心地欣赏和理解作品的内容,心灵会得到一种洗涤而变得纯朴,不亦乐乎!
作者: yxdwh    时间: 2012-11-11 16:58
请教一下pcm和dsd的概念
作者: xiuxian6210    时间: 2012-11-11 17:17
请教一下pcm和dsd的概念
yxdwh 发表于 2012-11-11 16:58

多bit和单bit,dsd比cd牛。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12 13:08
直解DSD规格文件是个趋势!(实质就是支持完全无损之盗版)

台湾的论坛上对于DSD的一些听感(EMM):

----溫暖醇厚又不失解析,聲音活生鮮明, 感染力很強, 音響性與音樂性兼具

-----(CDSD SE + DCC2 SE 分體機)除了 SACD Layer 常讀不到的問題之外, 其他的印象都是美好的... 高解析/高密度/醇厚的聲音, 真令人懷念它的好.


-----播高解析的dvd-a的時候(24/96 PCM),就對其多到快滿溢出來的細節和舞台資訊感到非常驚訝,其實有點像從(480-->1080p),而且在細節上有點太過銳化的傾向。如果要和dsd相較,大概可以這麼比擬,dsd也有豐富的細節,但是卻不會搶走音樂主體的風采,不會讓你只著眼於多出來的細節,卻失了對音樂整體的關注。或者可以類比說,dsd就是在retina螢幕上看高解析的畫面...一種無接縫般的自然

-----我也來說我的經驗吧!!
老實說,以聲音來說,EmmLab可以幹掉一堆同等級的CD機,某些時候(經常性),要越級挑戰也不是不可能.至少在我這裡,TSD1+DAC2X就把最高等級的dcs八假的,就算升頻的dcs也一樣!!
EmmLab的強項尤其是形體的3D立體感,可以說是無與倫比. 缺點就是偶而的確會讀不到訊號.也就是LOCK不住的感覺

-----我用的是合體機CDSA
單是這樣的基本入門款
就成了我驅動整套Gryphon系統的唯一數位訊源
在音場深度及樂器定位和弦樂質感表現上
相信是物超所值無與倫比

對DAC2X感冒?? 評論很優秀。DAC2X是比MA1更高級的機種,我想更優秀應該是一定的。相對的MA1在CP值就是高到破表。
USB直播DSD沒問題,MA1相對的還比mytek還穩定。在韌體上,原廠說明年會有新的韌體,可以讓非USB以外的端子,接收DSD(DSD on PCM模式),屆時只要透過更高品質的USB to SPDIF Converter,接光纖線到MA1,那音質想必會更提升,而且可玩性更大。至於為什麼要選光纖不用同軸或平衡,那是因為光纖輸入仍是emmlab最厲害的輸入端,許多國外雜誌都不約而同,在聆聽結果上指出MA1的光纖相對比其他數位輸入端子優秀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12 13:45
本帖最后由 谷歌 于 2012-11-12 13:56 编辑




EMMLabs TSDx & DAC2x 既精準又寬鬆的鑑聽訊源

20121016日下午1:31

本刋一直使用EMMLabs TSD1轉盤及DAC2解碼超過3年,音色平衡,個性中肯,樂器及人聲的像真度高,音場3D感強烈,低音極具權威性,中頻厚暖有肉,高音伸延良好而不拮耳,能準確反映不同錄音 (CDSACDCDR) 的特性及分辨出優勝劣敗,容易匹配不同個性的器材,可謂「百搭」,秉持「有碗話碗、有碟話碟」的鑑聽傳統,是一部難得兼具高分析力音效及音樂性的高級CD/SACD組合,亦是深得衆多主筆長期信賴的參考訊源。

去蕪存菁
Jitter
殺手

今次EmmLabs改款,將TSD1轉盤內一向使用的奧地利Stream Unlimited CD/SACD拾訊機械(Stream Unlimited前身為Philips設在維也納的影音研發中心),改為使用經濟實惠日本EsotericVSOP
CD/SACD
拾訊機械 ; DAC2x則是繼承上一代DAC2的基礎技術為本,改良MDAT技術,將由TSDx 擷取的 Red BookCDSACD訊號直接升頻至5.6448MHz,比一般1 Bit /2.8224MHzDSD訊號規格高上一位,EmmLabs的老闆 Ed Meitner堅持不用大路晶片廠提供的IC,而是使用精密的電阻,砌一份自此一家的MDAC雙差動分立式(Dual Differential Discrete) 數碼模擬線路。

TSDxDAC2x另一個最煞食的絕招乃是獨步天下的「零Jitter(時基誤差)」,正如Ed MeitnerEMMLabs官方網站上所講 : 1. Jitter never sounds good (時基誤差是衰聲的) ; 2. EdMeitner has zero tolerance for Jitter (Ed Meitner對時基誤差是零容忍的) Ed Meitner畫公仔畫出腸,無非是向全世界HiFi及音樂發燒友宣示MDAT(Meitner Digital Audio Translator)MFAST (MeitnerFrequency Acquisition System Technology) 可以將Jitter完全祛除,MFAST時脈銷定線路能從頭將時基誤差排除在外,不像其他PLL (Phase Locked Loop) 線路只能降低時基誤差。 MDAT亦不像一般超取樣(Over-Sampling)線路般只滿足了頻域(FrequencyDomain) ,卻使時域 (Time Domain) 上弘起前後鈴振 (Pre and Post Ringing) EMMLabsMDAT技術保有了波形中相位(時域) 、頻率(頻域)及動態的完整性,比不少Hi-End廠家「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更能全面祛除數碼聲,令聲音重播更接近音樂的波形。


今次TSDxDAC2x的另一改進是將舊有的線路進一步精簡化,一方面讓線路架構由多級減為少級,以往由DAC到模擬輸出級之間,至少會有23個增益級,但DAC2x將增益級(Gain Stage) 減少到只剩下1級,而且使用的是純A類分立式晶體管線路,而非大路的IC Op Amp,亦用了不少補品級零件如Wima電阻及金属膜電阻。


帶一提,TSDx的拾音及讀取速度比起舊款TSD1快了十幾倍,鋁合金遙控的反應亦更快,絕不會如過往的不良反應,令急性子的筆者亦忍不住頻頻爆粗。

動態與瞬變的大躍進

今次筆者試聽是懷着興奮的心情進行,因為實在想知道究竟新款 TSDx+DAC2x有幾好聲 (受客觀因素判定,能否更精準地重播出更接近唱片母帶及現場演奏的質感),而非幾靚聲 (受個人主觀的好惡及口味所左右,可能涉及品牌味精及渲染等失真)

筆者覺得最明顯的是動態(Dynamic)及瞬變 (Transient) TSDxDAC2x既保留了EMMLabs一貫的高低兩極伸延及準確而中肯的音色,但大幅改善了動態及瞬變分析力。舊款TSD1 DAC2本屬剛猛快聲之器材,但中低音厚暖碩大,低頻的權威性睨視衆生,像一位講理性,雄辯滔滔,說話極有份量的40歲學者。新款TSDxDAC2x卻搖身一變,成為一個朝氣蓬勃,反應迅速及舉一反三的25歲年輕教授,讀者可以明白箇中的分別嗎?

音色更準確  音質更細膩

透過TSDx / DAC2x播放 Richter / Oistrakh/ Rostropovich/ Karajan/BPO這張EMI名盤的HybridSACD,不論是Rostropovich浪漫感人的大提琴聲、Oistrakh厚暖琴音,抑或是Richter的鏗鏘琴聲,筆者可以聽到更多細節及弱音的變化,有賴MDAT等強化了動態及瞬變分析力,令這些因微動態(Microdynamic) 而衍生的弱音更清晰伶俐,表達手法更自然像真,不像某些Hi-End SACD機只顧拋細節而忽略整體的音色。 BPO/Karajan的切入令人更明白「見樹亦見林」的道理,每組樂器的聲部及副部,主次有別,卻不是一粒粒的針點式結像及定位,而是一幅融會貫通的音響全息圖,音場宏偉,3D感強,左右撑得極為寬敞,深度足,泛音不息,堂音強烈,活生感強烈,彷如令筆者置身及回到1969年的柏林耶穌大教堂錄音現場。

改播Oscar Peterson Trio We Get Requests (日版SHM-SACD),第6首的You Look Good To Me,三角鈴晶瑩通透,不拮耳不搶白,大牛筋Double-Bass厚實凝聚,Oscar Peterson的鋼琴彈跳力強,TSDx/DAC2x亦中肯地分辦出日版SHM-CD及美版SACD的分野,前者精雕細琢,但略嫌製版師修得太乾淨了 ; 後者則動態一流,牛筋及琴音有點Raw,但更像真,令筆者更投入,更有爵士的即興味道!!!
TSDx/DAC2x
不偏不倚地告訴筆者,誰說SHM-SACD一定是長勝將軍?!

再唱Stacey Kent Essential Collection (美版SACD) ,嗓音甜絲絲,口水聲及吐故納新的換氣聲更清晰,卻與伴奏樂器 (鋼琴、大提琴、色士風、爵士鼓及小號) 更能融為一體,中低音的份量斤兩十足,卻有更明確的線條及微妙音色(Nuance)上的變化,Stacey Kent的口型適中,不會化大如血盤大口,每件樂器各就其位,前後距離感更強烈,新款TSDx/DAC2x至少比舊款好上80%!

骨架感強更加硬淨

新款TSDx/DAC2x另一顯著的特點是能量感特強,聲音剛柔並濟,從容寬鬆,卻不缺應有的骨架感,播放 Dire Straits Brothers in Arms (SACD) So Far Away的豪邁不羈更有男人味 ;Money for Nothing粗獷有型,鼓聲硬朗結實,電Bass及結他的和弦有衝擊力,人聲凝聚而有力; Your Latest Tricks內的小號及色士風沒有半點柔化,金屬味十足十,但是自然像真而沒有半點修飾!!!

改播 Manhattan Jazz Quintet Live at Pits Inns(日版CD)Rosario(T7) 的爵士鼓drum solo,長達1:30分沒有令人厭惡的不適感,鼓聲實淨,不浮不腫,連續敲擊沒有半點轟鳴感,強弱音對比強烈,鼓棍敲落鼓皮的質感,由鼓眼擴散到鼓邊的震盪,一浸浸的中低頻清晰而有能量感,實感一流,比起過住由TSD1/DAC2重播,更有現場感。

最後播放是 Saviatoslav Richter Mozart Piano Concertos No.1, 5 & 18 (日版CD),引子的絃樂群奏壯觀的宏偉,俄國鋼琴宗師Richter的琴音晶瑩剔透,滲出雄赳赳的魅力,琴腔的反射聲顯示出TSDx / DAC2x擁有豐富的低頻量感,一浸浸的低頻自然而生,伸延至極低,木管部通透,3D感強烈,堂音及泛音多到滿瀉,將東京Suntory Hall (彷照柏林愛樂音樂廳的梯田式結構建造) 的優良音效表露無遺,但亦同時顯露出此錄音的某些不良,大高潮的絃樂強音略為拮耳,這是過往於任何高級SACD組合從未聽到的,筆者心想「使唔使如此坦白?

你想重播更接近母帶,更能分辦不同錄音的優劣,從容不迫而全面地聆賞不同類型的音樂,EMMLabs TSDx & DAC2x是不二之選!!!



作者: yxdwh    时间: 2012-11-12 14:58
现在哪些解码是可以直解DSD,最好同时解码PCM的?
作者: yxdwh    时间: 2012-11-12 15:06
新款DAC2x不知比他家DAC8 MKIV 专业解码如何?
作者: snooker147    时间: 2012-11-12 16:27
玩過幾台sacd cdp, 有些可以自由轉換PCM/DSD, 有些就固定一種方式, 個人感覺, 最後經PCM解碼的, 音色上, 無論人聲, 弦樂, 等, 都比較自然, DSD細膩一點, 密度高點
作者: 小黑    时间: 2012-11-12 17:10
对emmlabs的新款TSDX+DAC2X有期待。
作者: 谷歌    时间: 2012-11-12 17:13
本帖最后由 谷歌 于 2012-11-12 17:17 编辑

PCM的CD机播的实质是插值之声。

PCM的套路就是选择一个Burr-Brown、Crystal、Analogue Devices、Wolfson、ESS等家的DA芯片方案,然后周边重料去堆砌的手法。

现在播放16/44.1的CD就是一定升频到24/96或192(16/44.1的机子都是古董了)。所谓升频,就是插值算法。
我们往往忽略的一点是,我们听的CD实际上已经不是Cd了,而是插值之声。
玩过PCHIFI的都知道,就拿foobar为例,16比特升为24、32比特一点也不神秘,一设置就OK,声音确实有变化,但不全正面,我就喜欢16比特的自然,24比特听感上总有不自然的东西在里面,但CD机有多少可选择比特数呢,如果不能自由选择的话,算不算杯具呢,(即使厂家再自信)。

DSD是另外的处理途径,听感上和插值之声肯定不一样。

作者: stmark    时间: 2012-11-12 19:16
soulution 的CD机是这样:DSD转换为PCM,再解码的。
作者: gm70    时间: 2012-11-12 20:48
本帖最后由 gm70 于 2012-11-12 20:53 编辑

借用别人的图,这就是DSD类解码器的原理,界面和解码一体,没单独的DSD界面,目前最先进的架构。
[attach]56864[/attach]




作者: gm70    时间: 2012-11-12 20:55
[attach]56865[/attach][attach]56866[/attach]
原来的架构是走SPDIF,界面、解码各一个时钟,难解,玩到极致可单上高级时钟同步二者。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