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文献】巴赫大无的历史背景、特点、演奏方法 [打印本页]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19 10:36
标题: 【文献】巴赫大无的历史背景、特点、演奏方法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11-19 21:48 编辑

资料摘自《大提琴演奏艺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与名曲》宗柏编著,198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19 10:38
[attach]57256[/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19 10:46
[attach]5725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1-19 13:03
这篇文章专业性比较强,有些地方可能不一定准确,我没有对着唱片看。但文中谈到基格舞曲一般用在最后一个乐章,其实这样说可能不对的。在小无的第二帕蒂塔里,基格舞曲就不是用在最后一个乐章的,最后一个舞曲是恰空。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2-11-19 13:05
呵呵,80年代初的文章还带有严重的意识形态烙印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1-19 13:29
文中谈到组曲的世俗性,体现了巴赫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这点我是比较同意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1-19 19:08
这篇文章虽然是80年代的,但就我能看懂的内容来说:我认为这篇文章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文中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成。从平时对大无的争论来说:普遍有两派观点。一种观点是认为大无就是单纯的练习曲;另一派是认为组曲是有性格特点的,甚至是有“感情”的。我以前和一位大提琴家交流过,他的观点是前者,也就是认为大无就是练习曲。不过我个人不同意的,我是第二种观点,也就是认为大无的组曲是有性格特点的。而扬帆兄转载这篇文章也是这个观点。要了解组曲,巴赫的《乐队组曲》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2-11-19 19:23
好文章啊,拜读过,有所得。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19 21:49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念经兄,您嗅觉真灵敏,哈哈~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19 21:58
本帖最后由 扬帆远航 于 2012-11-19 22:17 编辑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我也和一个大提琴专业的大学生交流过,他说了类似的话:巴赫的作品老在原地“打转转”,不好听。
我赞同S兄的观点。我的理解是:作为虔诚的宗教徒,巴赫的作品为宗教和上帝服务;但是,他,作为有思想、有才华的音乐家,又驱使他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创作手法,他要突破,要创新。于是,巴赫的宗教作品透着世俗的欢愉;而世俗作品彰显宗教的庄重和肃穆。非常可惜的是,他的创新,被认为“大逆不道”,不仅没有得到教会当局的认可和褒奖,反而给他的生活和事业带来了无限的束缚和障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1-19 22:12
在巴赫那个时代,巴赫并不是最出名的,他生前并没有得到大家的理解。相反,泰勒曼这些人在当时非常辉煌。但在今天,只有巴赫是受到公认,被称为音乐之父,这和巴赫的独特性有关。巴赫的作品与当时很多人都不同的,他的作品有深度,一开始可能很难进入,一旦进入就会深陷其中。而其他人相反,容易进入但不耐听。象泰勒曼和维瓦尔第的作品在当时很流行,但在今天,他们的地位远不如巴赫。巴赫生前主要是一个管风琴家,后来被门德尔松发现和推广,直到今天为我们所接受。在巴洛克时代,巴赫与其他很多人不同的,简单地说:巴赫要深奥很多的,所以在他生前,他是不受大家所理解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1-20 08:36
这篇文章专业性比较强,有些地方可能不一定准确,我没有对着唱片看。但文中谈到基格舞曲一般用在最后一个乐 ...
shinelb 发表于 2012-11-19 13:03
其实可能是我搞错了。大无的最后一个舞曲确实都是基格舞曲,小无就不同,扬帆兄转载的这篇文章说的是对的。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21 14:15
[attach]57405[/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21 14:17
[attach]57406[/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21 14:18
[attach]57407[/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21 14:22
[attach]57408[/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21 14:34
[attach]57411[/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21 14:36
[attach]57413[/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2-11-21 14:42
[attach]5741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2-11-21 15:33
想不到这篇文章是出自托特里埃,怪不得头头是道。
前面那几页有些我能看懂,但谈大提琴的演奏技术对我来说就是“对牛弹琴”了。
作者: zcxmac1212    时间: 2012-11-22 02:11
本帖最后由 zcxmac1212 于 2012-11-22 02:13 编辑

话说回来,哪个版本拉得最有味道,大家最喜欢?老卡,老罗,老富,还是斯塔克,小马,甚至小麦,老毕等?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