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说说低频 [打印本页]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9 09:56
标题: 说说低频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3-4 08:42 编辑

理理思路,光说不练不行, 先上个手机录音,添个曲目,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玩玩
(hothothot坛友提了非常好的意见,先前声音高频偏暗,缺少点活力,我做了微小调整,略微增加高频,顺便说下,极品的坛友水平高

低音提琴与管风琴

增加高频后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738?type=1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9 10:20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3-4 08:43 编辑

换个流行,电子低频

增加高频后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551?type=1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9 10:45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3-4 08:43 编辑

加段BASS,话说b站音质真是够差的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657664?type=1

增加高频后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559?type=1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9 14:44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2-12-9 20:37 编辑

想了半天,觉得没撒可说的,只有一样,有条件上大口径,其他,慢慢玩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9 14:44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2-12-9 20:37 编辑

补充一点,不能发硬,一硬毁三观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9 21:12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3:47 编辑

补一段钢琴吧 分享完毕

增加高频后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550?type=1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1 14:07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3:47 编辑

今天想到的是,低频要能做到醇和,柔顺。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1 14:24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3:48 编辑

关于极低频,可以去听听粉红噪音,从20hz听起到100hz,会对低频形态有个更好的认识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1 14:37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3:53 编辑

所以为何说不能发硬,发硬说明极低频缺了。要么就是这一段低频量感太少,要么中高频过头,三频互动,上面多了,下面就少了
作者: 老军医88    时间: 2022-12-11 17:58
试过“鬼太鼓座”?对那几碟录音评价如何?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2 08:02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3:49 编辑

这个倒米有放过。我去QQ音乐上听了下,嗯,放好这个确实不容易,过两天我买张来试试,录上一段
作者: hothothot    时间: 2022-12-12 11:14
就这几段就录音而言,个人感觉高频延伸有些欠缺,色彩不足,能量不足,整体速度响应也偏慢,节奏表现有些问题(玛丽亚凯莉这两首歌不是这个风格的),不知道现场到底如何, 就录音而言偏沉闷,难以久听,并不够真实还原。
个人听感,如有冒犯请见谅。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2 13:00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2-12-18 11:22 编辑

这个没事,谈不上冒犯。本来就是交流。有了交流才能提升 当然手机录音本身效果一般般,增加点高频还是比较容易的。我可以略作调整,对比一下。玛丽亚这首是日版的第十三首 Def club mix版,这首歌由不少版本。现场能量感不会少,大型系统,只怕太强,如何在大声压下保持每个频率段没有突兀是个课题和挑战。
作者: 极品玩家    时间: 2022-12-12 14:19
失控的 无细节的 影响其它频段的低频都不可取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2 14:21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2-12-12 21:50 编辑
hothothot 发表于 2022-12-12 11:14
就这几段就录音而言,个人感觉高频延伸有些欠缺,色彩不足,能量不足,整体速度响应也偏慢,节奏表现有些问 ...


这位朋友点指正得好。我刚才照你意见略微调整增加了点高频,瞬间改观了。之前有一个声道高频一直有点吵,做减法过头了,提升一点就ok了。明亮度提升了,这玩意自己闭门造车有时候会迷糊,需要局外人来点拨一下。有空再录一遍有兴趣可以对比一下,多谢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4 08:17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3-4 08:41 编辑

再来一段BASS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741?type=1


作者: sc90v    时间: 2022-12-14 14:47
好的低频是有量有质、有弹性,更要有分辨力,就如绵里藏针。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4 22:27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2:40 编辑

楼上朋友绵里藏针这个比喻不错
作者: woncen    时间: 2022-12-14 23:11
不是绵里藏针,应该是如棉裹铁,既有给宽松感,落下的时候又要扎实沉重。。
作者: nannanle    时间: 2022-12-15 03:55
开心玩音响,乐趣主要在过程,很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套路,祝开心。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5 12:51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3:50 编辑

是的。过程就是乐趣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7 09:11
坛友提起的鬼太鼓座,昨天搞了一张,买的时候没看仔细,收到一看,深圳先科什么鬼,只觉一股满满的山寨味 看着像盗版,反正也就随便试试,没所谓了,晚点试下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17 09:20
本帖最后由 xzwq 于 2022-12-17 09:27 编辑

点击此处打开链接:大太鼓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7 09:31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2-12-17 09:37 编辑
xzwq 发表于 2022-12-17 09:20
点击此处打开链接:大太鼓


晚点上段对比一下,有意思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17 10:08
本帖最后由 xzwq 于 2022-12-17 10:16 编辑

点击此处文字打开链接:[url= https://b23.tv/K0OLtZv攻壳机动队 镜像录音[/url]

戴耳机
作者: hc245    时间: 2022-12-17 10:28
有条件的话,多听听真实低音乐器的声音:低音大提琴,低音鼓,低音号…等,并以之为低音频响的调整方向。再辅以功放选择,喇叭线粗细定夺,接线端子接触面处理,音响是串联系统,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低音尤其如此,尽量降低供电内阻,匹配如高压大电流功放,总之、细节很重要,往往也决定成败。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7 17:35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2:40 编辑

试了下这张鬼太鼓座。录音挺好,鼓的形体与动态很不错。不存在我之前说的录音偏硬的情况。这种必须得大音量播放才过瘾,越大越好。尤其适合大喇叭放,最好是又高又大,能充分感受到鼓的气势。我自己听音空间60平,录的音量放在68,手机录的位置离喇叭4.5米左右。试听的时候最高放在70,大概两三点钟位置,再响估计就要被人打了。不过这种唱片太枯燥,也就试个音就阔以了。

录音一段是第二首三国幻想曲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697?type=1

作者: xzwq    时间: 2022-12-17 21:35
点击此处文字打开链接:三国幻想曲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8 09:55
楼上这段声音偏硬了,还是和下潜有关系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8 10:15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2:41 编辑

今天想到的是要搞好低频,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选好喇叭,直接发声的部件。喇叭没选对,后面有得好折腾了,也未必有效果
作者: bcp    时间: 2022-12-18 10:26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3-4 08:42 编辑

穆特烂大街的卡门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740?type=1



作者: skinia    时间: 2022-12-26 22:50
楼主的几段试音曲目可以提供下?我找来试试
作者: jiacheng0311    时间: 2022-12-30 11:23
"棉里裹铁"的形容好!低频就应该这样。我还是认为“层次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思维”,就发烧来说除了生手有搭配问题外,一定是“一分钱一分货”。首先胆机都做不到低频“棉里裹铁”(BAT REX2 两台单端推大、中、小三类音箱在14平到40平听音室或客厅等各种环境),胆机的美妙之处不是来听低频的,这是谈论低频的帖子,就不说这个了。其次晶体管机要A类最好,AB类我听过simaudio 870A (W8)在15平的听音室不行。我听过能达到“棉里裹铁”低频的是15平听音室(音频装修)300w以上纯A类前后级功放,后级市场售价10万以上的机器。我来解释一下“棉里裹铁”的感受:清晰、丰满、有弹性、举重若轻。再说一句,虽然发烧追求极致,但即使500万一套的系统在60多平的房间,也会从初听的震撼到最终的不满。发烧不要纠结,多大能力办多大事。
作者: dx300    时间: 2022-12-30 12:49
拜托  纯A类前后级超过50W 已经相当牛逼了 。 300W  应该只能是AB类的功放
作者: jiacheng0311    时间: 2022-12-31 10:17
单端并联,谢谢!
作者: znd06    时间: 2023-1-3 06:53
音形正确是关键,传统系统都有走偏。对的话4吋小喇叭也不差。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223e5e92c2153dab035
作者: bcp    时间: 2023-1-3 22:54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1-3 23:00 编辑

楼上推广自己的产品并不需要通过贬低其他的产品。不知道你所谓传统系统都走偏的论断从何而来,就这个录音,很多一般传统的系统都比这个强得多
作者: znd06    时间: 2023-1-4 06:50
       请上视频。
       多数人限于条件,没法同场对比,以为传统的已经很好,如同场比较差别明显,实际二次录音可以体现,主要是松紧度,自然度、像真度。
       传统系统指市面已有所有产品,从高保真角度论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涉及原理层面。个人喜好未必是高保真,无所谓贬低,喜欢各种失真的都大有人在。

作者: bcp    时间: 2023-1-4 13:36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2:42 编辑

音响本就是应该百花齐放,各取其美,没有唯一
作者: znd06    时间: 2023-1-4 15:17
在这个事情上存在不理解。有机会可以对比试听,不知您在哪里?

作者: bcp    时间: 2023-1-4 22:24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3-4 08:42 编辑

楼不要跑偏了,这里说的是低频。我自己,对国产, DIY都没有偏见,我器材中有重要位置是DIY,咸菜也有DIY,我还自己动手DIY,标准只有一个,声音好,我就买单。对比不必,我前面辣么多曲目,有兴趣自己录一个即可,如果自觉不错,发我来听一个,我一定客观。再来一段high的,本人对靡靡之音兴趣不大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739?type=1


作者: znd06    时间: 2023-1-5 06:14
低频不可能抽离出来,应是完整乐曲内的一部分,对好声音的鉴别考验认知度。比较可能有伤害,但确实是最直接实在的方式。录音我是听得出的,并非谁都能明白。
作者: bcp    时间: 2023-1-5 09:21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2:44 编辑

当然,搞好低频是系统工程。有单听中频不错的,有中高不错的。但要低频好,从上到下都要过关,一起配合。

作者: znd06    时间: 2023-1-5 15:19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23-1-5 15:30 编辑

具体要看两方面,一是频响曲线,二是声音松紧度。通常产品会偏紧,或外松內紧,在我这里是可以精确矫正的。比如4吋小箱如不矫正,不会有自然丰满的量感。我的12吋箱子低频可平坦延伸到20Hz以下(+-3dB),完全覆盖录音全音域。并不是大喇叭低音就一定好,多数曲线不理想。
[attach]219771[/attach]
作者: skinia    时间: 2023-1-7 23:20
znd06 发表于 2023-1-5 15:19
具体要看两方面,一是频响曲线,二是声音松紧度。通常产品会偏紧,或外松內紧,在我这里是可以精确矫正的。 ...

这个低频还不错。但高频....也衰减得太早了了吧
作者: znd06    时间: 2023-1-8 06:19
这个用在三分频系统中,分频点200-300Hz之间,一个倍频程600Hz。正好平坦区。
作者: bcp    时间: 2023-1-8 22:26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3:51 编辑

今天录了一段电贝司爽一爽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558?type=1

作者: bcp    时间: 2023-1-8 22:36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21 12:46 编辑

重金属也是我经常浏览的曲目,真刀实枪来上一段,吹牛逼没劲

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u3773696?type=1




作者: MJL988    时间: 2023-1-22 12:56
昨晚外面爆竹声声,绚烂的烟花,不要比这里的录音真实太多!
作者: bcp    时间: 2023-1-24 20:21
MJL988 发表于 2023-1-22 12:56
昨晚外面爆竹声声,绚烂的烟花,不要比这里的录音真实太多!

怎么说呢,每个人的人生都比电影真实,但是大部分人都会花个百十元去电影院看场电影而没有兴趣去体验他人的人生。一年365天,是在家放放音乐看个电视剧多呢还是出去放鞭炮看路人吵架吹牛多?这里讲的是系统重播,对比要apple to apple,玩音响脑回路清晰也比较重要
作者: bcp    时间: 2023-1-24 20:39
本帖最后由 bcp 于 2023-2-3 17:22 编辑

现实中打雷放炮爆炸当然是真实的。真的烤鸭一定比蜡做的烤鸭模型真实,现场的音乐一定比音响回放真实,这毫无疑问。问题在于,这种类比本身属于脑力混乱。正确的对比应该是A系统比B系统回放更接近真实的鞭炮声,或者另一种说法说A系统回放不像现实中的鞭炮,失真了。但不会说现实的鞭炮声比音响回放的真实,因为前者本来就是真实的。好比,我们会说这张照片比那张照片更像本人,或者说这几张照片完全不像本人,但不会说,你老兄比照片上的你更像真实的你 ,你本来不就是真人么(过海关的时候,看你本人是否和照片相符这属于另一种情况)。说了这些,主要是想说,不论要玩好什么,脑袋瓜清晰很重要,这涉及认知问题。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