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巴赫《小提琴奏鸣曲》拉雷多、古尔德版和格雷米欧、雅克泰特版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7 19:28
标题: 巴赫《小提琴奏鸣曲》拉雷多、古尔德版和格雷米欧、雅克泰特版
[attach]66941[/attach]

[attach]6694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7 19:31
(本文转载自:http://hi.baidu.com/changqiaowopo/item/6e07f83b406e7d83f5e4ad80

人们对巴赫《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与组曲》很熟,而对他另一套《小提琴奏鸣曲BWV1014-1019》则知之不多,这套作品大约作于1717至1723的六年间,为小提琴和羽管键琴而作,熟悉巴赫作品年份者会知道这套作品与他的“小无”一样,都创作于克滕时期,巴赫专家们认为:“小无”是幻想与感情交织的作品,而这套则属技巧化或通过技巧表达知性,但也有人认为:悲痛与神秘感支配着这些作品,这很可能与他前不久丧妻相关(其实扯上丧妻没有必要,反倒让作品的涵盖变的狭窄),因此它更多是表现了感情与内在体验,对此虽不能完全赞同,我还是倾向于后者,用技巧与知性并不能概括这套作品的基本,在小提琴技巧的写法上,它远不如“小无”,当然也有技巧与知性的表达,但以此来概括并不准确。

      在音乐史上,1750年是个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年老巴赫仙逝,但这一年还有另外的意义——即1750年是奏鸣曲发展的一个界碑期,在此之前,奏鸣曲指一件或几件乐器加通奏低音伴奏的作品,它可以区分为一个至四个声部,巴罗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是它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多由两把小提琴+一把大提琴+一架键盘演奏通奏低音,而为一个声部所写的奏鸣曲我们熟知的就是巴赫的“无伴奏小提琴奏鸣曲”,只是此类作品在巴罗克时期并不多见,或者说句更直白的话:1750年前的奏鸣曲可以只有一个声部,也可以是多声部由室内小型乐队演奏的作品(我们可以在罗西尼那套有名的《6首四重奏鸣曲》中看到它的影响),而1750年之后,奏鸣曲仅指一架键盘乐器或独奏乐器外加键盘乐器演奏的作品,它已经与重奏作品严格区别开来。

      而巴赫这套作品在曲式上最大的意义在于:在乐器组合上,已经具备了现代二重奏鸣曲的基本特征,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于如科莱利、普塞尔、亨德尔那样的巴罗克式二重、三重奏鸣曲,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可惜,这部作品在曲式发展上的重大影响很少有人论说,若不嫌罗嗦,我再简说几句,以巴罗克三重奏鸣曲为例,它特指具有三个声部的奏鸣曲,最起码需要四件乐器来演奏,两把小提琴演奏上方旋律(上方的两行谱),而通奏低音部分(也有称作数字低音)也至少需要两人,一人演奏低音弦乐器,另一人用键盘的左手演奏低音旋律(固定低音),而右手则演奏由数字标明的和声,在低音旋律谱表上一般会用数字提示演奏者在哪里去用右手去实现和弦,为啥要这样?为啥通奏低音部分至少需要两人?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一、巴罗克时期音乐的复调特征(线性),决定了它一定要把通奏低音部分突出来,也就是说,低音部分是低沉的,但一定是明晰有力的,否则就难与构成“多重线性”,也难以对上方旋律形成有力的支托,这是根本性的,二、从当时乐器的音量上考虑,低音维奥尔琴和羽管键琴的音量都不高,表达有限,一件乐器肯定玩不转整个通奏低音声部,也很难与上方小提琴声部搭配对置,非至少两件乐器不可,因此,巴罗克时期的三重奏鸣曲至少需要四人来演奏。

      但巴赫这套作品具有特别意义,老巴赫大胆的化繁为简,它将上声部的两行谱合并为一行,两把小提琴变为一把,同时去掉了维奥尔琴的低音旋律部分,保留羽管键琴的两声部,这样,现代二重奏鸣曲的“雏形”在这里确立了,尤其需要关注的是:键盘的右手部分竟然和小提琴一样去分享旋律,在这里,谁还能说巴赫“保守”!他在这里的“创新”是历史性的——即键盘的伴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陪衬,就像他独创性的把大提琴拉上独奏的历史舞台一样(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键盘的伴奏也有了质的改变与提高,这在当时非比寻常,而且对后人形成决定性影响。

      此外,再提醒两句,当时的奏鸣曲分为两类,一是室内奏鸣曲,世俗性质,乐章不等,一般由前奏曲风格、赋格、舞曲等乐章组成,慢快相间,二是教堂奏鸣曲,四乐章,音乐性格相对要严肃,将它定型的是科莱利,作品尊循慢——快——慢——快的对比乐章,巴赫这套作品除BWV1019外,均采用教堂奏鸣曲式,就巴赫这套作品说,对比不仅在乐章间的速度上,同时也表现在每首之间,如第一首与第二首,情趣表达明显不同,两首作品的第一乐章恰成映照,一首凄美如颦,一首平缓如歌,这在聆听时是需要关注的,总得看,这套作品相对复调色彩略淡,以突出深刻的内在体验与力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7 19:33
第一号第一乐章b小调,前奏曲风格,巴罗克式抒情的典范之作,沉而不溺、忧而不伤,一缕淡淡的思绪随风飘零,小调特征明显,在键盘恬静优美的序奏后,小提琴深情进入,两者在主音与属音和弦上相互纠缠,小提琴演奏主导旋律,键盘则多在属音和弦上点缀,并不时给与八度和声,呈现出线性与点位的构架之美,第二乐章仍是b小调,但由于速度加快,音乐变的激昂,键盘始终与以紧密追随,织体很稠密,第三乐章转向D大调(关系大调),键盘演奏分解和弦,并不时给与装饰音点缀,使音乐平添情趣,第四乐章回到b小调,赋格性质,小提琴与键盘步伐一致,音乐坚定地在小调和弦上行走。

      第二号第一乐章A大调,行板,如歌的前奏曲风格,模仿性行进,或者说依靠小提琴与键盘的相互模仿来建构音乐的结构,键盘的模仿属过度性质,小提琴自然是歌唱的主角,第二乐章A大调新颖别致,三声中段小提琴与键盘有精彩的对话,尤以键盘16分音符与小提琴8分音符和快速的分散和弦精妙,这样的音乐在当时别人很难写出来,第三乐章棒极了,又是小提琴长线条的旋律与键盘点奏性分散和弦的绝妙结合,其中键盘的右手时而上去分享旋律,更平添了丰腴,第四乐章回到A大调,创意曲风格,以赋格方式推进,旋律通俗易记。

      这样枯燥的文字说两首足矣,但作品则接下去越发精彩,一首比一首好,科莱利也作有一套教堂式小提琴奏鸣曲,若能对比着听就会觉察巴赫此作无论在曲式、情趣与器乐的布局都大大向前跨了一步,甚至可称为决定性的一步,它虽然还达不到后来奏鸣曲那样规范完整的曲式,但在当时已经足够了,这样的作品实不应错过,即使抛开上面所说的意义,单从音乐的美上也值得一听。

版本上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版本,一是吉米·拉雷多与古尔德版,录制于1976年,SONY1994年再版片,它的特点是以钢琴取代了羽管键琴,古尔德独特的风格和钢琴远比羽管键琴丰富的表现力是此版的听点,从味道与易于接受的角度胜过羽管键琴版,与羽管键琴助奏明显不同的是,古尔德俨然一副和小提琴平起平坐的姿态,张扬或更准确地说“放大”了键盘声部的风采,考虑到巴赫创作本身就有提升键盘声部的意图,古尔德的演绎是有根据的,拉雷多是波利维亚小提琴演奏家,一般对他知之不多,他主要以美国为基地,室内乐高手,也算得上是演奏巴赫和亨德尔的专家,他的演奏节奏偏缓,若与格雷米欧比较应该属另一番体验,虽在“厅堂音色”与高雅情感上不如格雷米欧,却也得巴赫此作的真谛,他的温婉、挚秀、深沉与古尔德精灵而富于颗粒的技巧性钢琴构成很动人的魅力,其精彩我以为不在格鲁米欧版之下,因这套作品并不以技巧取胜,却要求诠释出深刻的内心体验,拉雷多的含蓄内敛正好与之趣味相投,而古尔德在表达技巧与内心体验上堪称大家,它能将两者与以很个性化的融合。另一是格雷米欧与雅克泰特版,于1978年8月录于瑞士,1996年再版,Philips双张系列,《企鹅》对它评价很高,冠以三星戴花,它确是以无人能超越的姿态居于首选位置,特别是格鲁米欧的小提琴,格调高雅、气质脱俗、音色美若皎月,极好表现出巴赫此作的音律之美与情趣之幽,多有人不大理解法比小提琴学派的特点,这版演奏是一个有说服力的注脚。


作者: 江南浮云    时间: 2013-3-27 20:14
还有瓦尔哈和谢林的版本非常有名


穆洛娃和卡尼诺的也是钢琴和小提琴组合可惜没录全。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3-27 21:32
不知这个“1750年之后奏鸣曲仅限一到两个乐器”的说法有没有什么根据?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7 22:25
还有瓦尔哈和谢林的版本非常有名
江南浮云 发表于 2013-3-27 20:14
是的,这个版本比较有名。象柯岗与卡尔里希特的版本也很有名。库伊肯和莱昂哈特也是著名录音,这个曲目还是比较重要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7 22:27
穆洛娃和卡尼诺的也是钢琴和小提琴组合可惜没录全。
江南浮云 发表于 2013-3-27 20:14
穆洛娃的巴赫还是很不错的,小无、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奏鸣曲都录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7 22:32
不知这个“1750年之后奏鸣曲仅限一到两个乐器”的说法有没有什么根据?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3-27 21:32
这个1750年我也不知道音乐史上有没有记载?出处也不知道在哪里?看这篇文章,感觉还是比较有水平的。对奏鸣曲的解释感觉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起码拉雷多和格洛米欧这两个版本就很有代表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8 10:11
还有瓦尔哈和谢林的版本非常有名
江南浮云 发表于 2013-3-27 20:14

瓦尔哈可能看不见乐谱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8 11:44
古乐版,库伊肯和莱昂哈特的版本:
[attach]66987[/attach]




作者: myzcj    时间: 2013-3-28 14:27
穆洛娃的巴赫还是很不错的,小无、小提琴协奏曲和小提琴奏鸣曲都录了。
shinelb 发表于 2013-3-27 22:27

都很难买到,姆洛娃的PH都很贵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3-3-28 15:20
对我来说没有争议,我投拉雷多、古尔德版。
作者: shiontobbc    时间: 2013-3-28 17:27
古尔德的巴赫包子买了很久都刻没听,谢谢LZ的推荐,决定 古尔德,就从这里开始吧~
[attach]66997[/attach]

作者: lmsml    时间: 2013-3-29 07:18
梅尔库斯在阿奇夫的那套录音有谁听过,请给评价一下。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3-29 10:11
S兄引的这篇文章里介绍了很多巴洛克音乐特征,最近刚刚翻看一本音乐史,和里面的内容完全吻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9 11:18
S兄引的这篇文章里介绍了很多巴洛克音乐特征,最近刚刚翻看一本音乐史,和里面的内容完全吻合。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3-3-29 10:11

这篇文章对奏鸣曲这个概念有比较详细的解释,属于知识性的内容,有一定参考价值,
我们对奏鸣曲这个概念要有一定的了解。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9 11:35
不知这个“1750年之后奏鸣曲仅限一到两个乐器”的说法有没有什么根据?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3-27 21:32

我反复看了一下,可能是这个意思。文中提到1750年,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意思估计是谈巴赫对奏鸣曲的贡献。1750年是巴赫去世那一年,而巴赫对奏鸣曲的贡献主要是确立了现代二重奏鸣曲的“雏形”。象我们今天的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都是两件乐器的,这种现代二重奏鸣曲的“雏形”是巴赫创立的。这是巴赫的创新,对后世影响很大,这可能就是作者提1750年的意义吧。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3-29 11:38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我看的是这本书:
[attach]6702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3-29 11:47
回复
我看的是这本书: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3-3-29 11:38

谢谢扬帆兄推荐。是啊,来论坛越久,就越感到自己知识的不足,
很需要多学习,提高自己。谢谢您的分享。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3-29 11:49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这本书介绍巴洛克时期音乐的章节,讲到奏鸣曲的发展。内容如下:
[attach]67027[/attach]



[attach]67026[/attach]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3-29 11:58
顺便贴一下这本书对协奏曲的介绍:

[attach]67029[/attach]


[attach]67030[/attach]



[attach]67031[/attach]


[attach]67032[/attach]


[attach]67028[/attach]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3-3-29 12:05
回复

我看的是这本书:
扬帆远航 发表于 2013-3-29 11:38


这本书我也有的,蛮好的。我只有这样一本有关音乐理论的书。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3-29 12:15
这本书我也有的,蛮好的。我只有这样一本有关音乐理论的书。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3-3-29 12:05

个人觉得,了解些基础性的知识,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看到协奏曲,主奏和乐队的“对抗”、“竞奏”的关系等等。
这本书刚买来不久,巴洛克还没看完,让各位见笑啦!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3-3-29 13:35
相对来说,协奏曲还是比较直观的,但同时会带来局限性,也就是说主客关系和层次都已经被双规了。这里还有一种变通,就是作为交响变奏曲、或者协奏变奏曲,诸如此类以变奏为体裁的协奏曲。这种方式其实等于是把原本协奏曲内的主客体又揉合到一起,然后共同进行变奏。其性质上等于是把协奏曲变成奏鸣曲,然后再变奏。这样可以脱离协奏曲的局限性。但是,毕竟变奏曲只是一种音乐游戏,很难获得丰富的层次,基本上变奏曲本身只有主体。

应该说,音乐层次与内容表达的更丰富的还是奏鸣曲。

后来有一个词:奏鸣曲式。

不知道说的对不对...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3-29 21:39
我反复看了一下,可能是这个意思。文中提到1750年,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意思估计是谈巴赫对奏鸣曲的 ...
shinelb 发表于 2013-3-29 11:35


我觉得这个说法有点牵强,呵呵。巴赫写这种类型的奏鸣曲并不是在他创作生涯晚期,这也不是他的主要兴趣所在。不能说巴赫一死,这事儿就算定下来了吧?况且巴赫死后也不是没有多件乐器的奏鸣曲,文中也提到了罗西尼。我觉得该文这样写有哗众取宠之嫌。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3-29 21:44
相对来说,协奏曲还是比较直观的,但同时会带来局限性,也就是说主客关系和层次都已经被双规了。这里还有一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3-3-29 13:35


呵呵,没看懂骑士兄说的意思。“协奏曲的主客关系和层次都双规了”是什么意思?多数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都是双呈示部的奏鸣曲式。其他曲式也很常见,比如变奏曲:莫扎特24的末乐章就是。

还有,为啥变奏曲很难获得丰富的层次呢?这样说让人家贝三、贝九们多没面子。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3-4-1 09:25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3-4-1 09:31 编辑
呵呵,没看懂骑士兄说的意思。“协奏曲的主客关系和层次都双规了”是什么意思?多数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都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3-29 21:44

双规一词可能用的不太贴切,原意是说传统的协奏曲容易把作品框死,主客体之间不可能各自按奏鸣曲式发展,如果强硬的让独奏部分按奏鸣曲式发展,此时乐队只能做呼应,时间一长就会失去平衡。另一方面来说,协奏曲里部分段落使用奏鸣曲式,也是肯定奏鸣曲式的作用,丰富作品。至于变奏曲,我本来也没有否认在钢协里面采用变奏曲。相反,变奏曲倒是蛮适合在钢协中使用的,它可以统一主客体,进一步产生变化,丰富作品内容,同时也非常协调合理。当然,专业角度上,或许我说的不对。


然后我说,奏鸣曲式可以把作品的层次表现的更加丰富,也更加复杂。所以奏鸣曲中的内容可以得到更深度的发展。


交响化的变奏曲相对协奏曲中采用的变奏曲来说具有体验上的优势。在交响曲中可以让不同声部,不同音色的器乐单独加入到变奏之中,这样效果就很好了;但你不可能让协奏曲中的乐队去这样操作,那样就很牵强了。不过我要承认一点,英雄变奏曲(贝三末乐章、包括钢琴改编曲)确实是一部杰作,只是这样的杰作太少了。大合唱的变奏水准可能不及帕格尼尼主题变奏,所以就更不能和英雄变奏相比了。
应该说,你的例证相当棒;只是说,这确实很难。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4-1 22:03
双规一词可能用的不太贴切,原意是说传统的协奏曲容易把作品框死,主客体之间不可能各自按奏鸣曲式发展,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3-4-1 09:25


我觉得骑士兄有些概念可能有点混淆。“奏鸣曲式”和“奏鸣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几乎所有器乐形式都可以使用奏鸣曲式。协奏曲不是“部分段落使用奏鸣曲式,肯定奏鸣曲式的作用”,而是几乎无一例外地在第一乐章使用奏鸣曲式。古典和浪漫时期的交响曲、奏鸣曲也是如此,十之八九第一乐章用奏鸣曲式。后面的乐章可能是奏鸣曲式,也可能是三段体、回旋曲、变奏曲,等等,协奏曲也一样。(当然不同体裁的曲子在结构上还是有一些区别的,比如古典交响曲通常有一个三段体的第三乐章,协奏曲则比较少见;协奏曲末乐章喜欢用回旋曲式,交响曲则比较少。)

协奏曲不会有“主奏乐器按奏鸣曲式发展,乐队只能作呼应”之类的问题,因为二者是共同发展的。如果协奏曲有这种问题,那小提琴奏鸣曲、大提琴奏鸣曲也会有类似问题了。

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倒确实有一点特殊:通常有两个呈示部,乐队先呈示一遍,独奏乐器加入之后再来一遍。独奏乐器就像大boss,要晚一点出场。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3-4-2 09:42
是两个概念,奏鸣曲式是结构,奏鸣曲是类;我觉得我分的很清楚,不知道你哪里不明白。

有伴奏的奏鸣曲相对协奏曲来说,响应度要好很多,因为单部器乐的伴奏要比乐团灵敏,这样主题和发展可以更丰富细致。另外,在有伴奏的奏鸣曲中主客体的关系并不总是确定的。不过,确实如你所说,有伴奏的奏鸣曲多多少少还会存在一些约束,但是情况要比协奏曲好很多。

对作品来说呈示部很重要,但是对于眼前的讨论,呈示部不是论点。包括之前大段的对于作品结构的说明,也偏题,但是很好的常识。

我原本想说明的是,不同音乐的类的层次以及表现力,及其对于所表达的内容的挖掘能力。
我未必说的公正,正因为不绝对公正,所以值得讨论。但是讨论要点题,要尊重,要谦逊。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4-2 21:41
我原本想说明的是,不同音乐的类的层次以及表现力,及其对于所表达的内容的挖掘能力。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3-4-2 09:42


这一点我赞同骑士兄的意见。可能是我对于一些技术性的词汇比较敏感,所以有些跑题了。

协奏曲这种体裁确实有些不好处理,所以贝多芬之后的协奏曲写得“平衡”的不多见。我觉得二声部的奏鸣曲其实也差不多。

除交响乐和器乐独奏之外,我觉得另一种非常平衡的体裁是弦乐四重奏。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3-4-3 01:07
好了,打住。也怪我三脚猫的乐理知识,其实我不太看书的,很多时候说的都是感觉。我承认我是业余爱好者。

弦乐四重奏很复杂,微妙就微妙在同是四把弦乐,属性是相同的。在演奏中交融为一体的时候音域非常宽,而且由四个乐手来演奏这样一部融合在一起的乐器,变化和表现力在客观上要强过无伴奏的奏鸣曲。当它们分离的时候,主客体关系自由分配,音色的对比又能充分的表达情绪。对弦乐四重奏的理解,我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

我最喜欢的弦乐四重奏作品是贝多芬的大赋格。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4-3 01:35
另外骑士兄还有一个观点我也赞同:贝九末乐章这个变奏曲写得似乎并不完美。不知是我没听到过结构把握得好的演绎,还是没有理解。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3-4-3 09:43
我一直以为贝九末乐章可以分四个段落;引子(或者说前奏)、呈示部、发展部是对呈示部的变奏、尾声类似宣叙调与圣咏的融合。
这个引子大家经常作为谈资的,因为它非常的形象化,依次把前三个乐章的呈示部再现并做出否定。
呈示部就是欢乐颂了,由乐团中的声部引出合唱。
发展部应该是由呈示部变奏而来的,表面上有进行曲的特征,象征着胜利和凯旋;但如你所说,本质上它是一段变奏。从结构上来说这段变奏不是很复杂,但它却表达了一种张力体现出纯粹的美感,这是一种返璞归真。但如果只强调结构,它是单调的。
尾声的形式是相对比较虔诚的,这种宣叙调夹杂圣咏的方式一般在安魂曲经文歌里用的较多,所以很容易让我有洗涤心灵的感觉。但是尾声是否内涵了由呈示部申引的变奏,因为这段有各种声部的穿插,场面很大,所以我的分析能力还是有限。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4-3 21:35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3-4-3 21:38 编辑
我一直以为贝九末乐章可以分四个段落;引子(或者说前奏)、呈示部、发展部是对呈示部的变奏、尾声类似宣叙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3-4-3 09:43

按照标准的说法,末乐章刨去引子,基本上就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变奏曲。像呈示部、发展部这样的概念应该是仅限于奏鸣曲式来说的。

我也分析不清楚这个乐章的结构。可能在多数演绎中,结构都被激情淹没了。
哈哈,我们还在继续跑题,对不起大S楼主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4-4 12:20
按照标准的说法,末乐章刨去引子,基本上就是一个比较自由的变奏曲。像呈示部、发展部这样的概念应该是仅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4-3 21:35
R教授不用客气。



作者: yah    时间: 2013-4-4 14:25
本帖最后由 yah 于 2013-4-4 14:32 编辑

来个切题的:

[attach]6748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4-5 19:57
来个切题的:
yah 发表于 2013-4-4 14:25
这是最老版的CD封面吗?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