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关于低频陷阱,向用过的烧友请教 [打印本页]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3 09:30
标题: 关于低频陷阱,向用过的烧友请教
1、打算用1米左右高,40CM直径的圆柱低频陷阱,国内哪款比较合适有效果,目前低频有干扰,影响中高频清晰度(国内产品看了下主要有声元素,爵士,还有一种400-500的圆柱包布的低频陷阱,哪种用料和效果好?)
2、我房间16平米,四个角原来有3个角做了三夹板倒角,大概30-40半径,但是里面的聚酯吸音板只有薄的一层,所以里面空腔非常大,是否要在到倒角上部开一个孔,往里面多填聚酯吸音棉来多吸低频驻波?
请各位处理过低频的玩家们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作者: hzqfy    时间: 2013-6-13 10:34
和老范同问,呵呵。
作者: 品韵轩    时间: 2013-6-13 12:15
建议使用美国专业品牌AURALEX.  型号LENRD.有效吸收150Hz以下的驻波.
优点;重量轻,易安装,沒副作用.环保.
作者: lequ    时间: 2013-6-13 15:20
吸音棉吸不了低频吧?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3 15:58
回复 品韵轩 的帖子


    请问能给个介绍链接吗?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3-6-13 16:47
吸音棉吸不了低频吧?
lequ 发表于 2013-6-13 15:20


用高密度玻璃纤维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3-6-13 16:52
用这个还是要谨慎robinwood 发表于 2013-6-13 16:47


从各大教科书上看是效果最好的。不过的确不是很环保。


作者: 品韵轩    时间: 2013-6-13 18:28
www.auralex.com
作者: wxzhangjia    时间: 2013-6-13 21:20
填入高密度聚酯棉 80公斤容重的,再留空腔,外面封3厘板要密封不能漏气。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14 09:16
空腔既可,不用填。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4 09:24
回复 Jwang 的帖子
空腔会不会产生共振,造成低频的混乱?为什么不用填?是否其他部位加低频陷阱就足够了?

   
作者: 閑雲孤鶴    时间: 2013-6-14 09:37
空腔打發泡膠即可!
作者: wxzhangjia    时间: 2013-6-14 12:05
声波的扩散呈球形状,低频段的吸声和吸音体的表面积相关,吸收效率和吸音体容积相关。
一般来说低频段尤其是80赫兹以下的频段,需要体积巨大的低频陷阱。由于频率越低效能越差,往往需要多个低频陷阱。低频陷阱的种类比较多,国外的一些低频陷阱之所以这么贵 往往是处理的效能比较高。同样的体积吸收频段低,效率高。
声能需要转换成热能才会被消耗掉,这是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声阻尼材料能提高声能转换为热能的效率。
作者: sanyue    时间: 2013-6-14 13:01
“声能需要转换成热能才会被消耗掉,这是基本的能量守恒定律”
说的极是。
快速的消耗掉这些声能量,又不影响到听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3-6-14 13:21
声波的扩散呈球形状,低频段的吸声和吸音体的表面积相关,吸收效率和吸音体容积相关。
一般来说低频段尤其 ...
wxzhangjia 发表于 2013-6-14 12:05

这里又有多少人做到“声波的扩散呈球形状”?


作者: hzqfy    时间: 2013-6-14 15:33
哎,把低频处理干净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4 15:51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牛仔兄做到了吗?做到了应该是什么样的声音?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4 16:39
密实、圆润、饱满、柔软、通透、每个发声体呈透明状的球型发声立方体!球型立体发声点高中低每个频率都有各自的泛音频率与结构!
只有把器材的两端真正的完全打开并且摆位正确的前提下才能知道你的器材在这个房间需要处理什么频段!
作者: BINbin    时间: 2013-6-14 18:34
本帖最后由 BINbin 于 2013-6-14 18:36 编辑

回复 清风明月 的帖子

能提升到如此层面的声音,可能要吹毛求疵才在乎吸收和扩散
    更容易发现系统搭配的短板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4 22:54
回复

能提升到如此层面的声音,可能要吹毛求疵才在乎吸收和扩散
    更容易发现系统搭配的短板
BINbin 发表于 2013-6-14 18:3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4 23:07
本帖最后由 清风明月 于 2013-6-15 11:58 编辑
哎,把低频处理干净确实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hzqfy 发表于 2013-6-14 15:33

要把驻波尽可能避开或处理干净!而不是把低频处理干净!低频太干净了声音也是不完整的,不可能达到真正好听的!(有箱体共振音染的音箱还是尽可能处理干净一点吧)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3-6-14 23:13
要把驻波尽可能避开或处理干净!而不是把低频处理干净!低频太干净了声音不完整,也不可能好听的!
清风明月 发表于 2013-6-14 23:07


低频和驻波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把驻波处理掉才有更高质量的低频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4 23:59
本帖最后由 清风明月 于 2013-6-15 00:49 编辑
低频和驻波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把驻波处理掉才有更高质量的低频
robinwood 发表于 2013-6-14 23:13

想要获取真正高质量好听的低频先要把超低频弄好!超低频像海浪暗涌或震荡波一样伏在下面,慢慢的滲动!用身体明显能感觉到那种能量与声场舞台包围感!缺了它衬托低频会相对偏干、偏紧、偏硬、缺少最重要的舞台包围感!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5 00:22
本帖最后由 清风明月 于 2013-6-15 00:51 编辑
低频和驻波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把驻波处理掉才有更高质量的低频
robinwood 发表于 2013-6-14 23:13

超低频的好坏更多的决定了系统的真正宽松感与声场舞台包围感!
低频的好坏决定了声音的厚实度、声音背景暗位对比度、声音重量感!
中低频好坏决定了声音的型体感大小精确度、饱满度!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5 00:44
本帖最后由 清风明月 于 2013-6-15 00:52 编辑

回复 fanhn 的帖子
确实是受驻波影响!要正确了解驻波频段,首先要确定1、系统频宽尽可能打开、2、器材与电源驱动控制力、3、地线、4、摆位、5、垫材、完全到位的前提下展开针对性处理!
中高频清晰度受影响不仅仅是低频驻波的问题,中高频残响驻波更加会严重影响中高频清晰度!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15 06:42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6-15 21:37 编辑
回复
空腔会不会产生共振,造成低频的混乱?为什么不用填?是否其他部位加低频陷阱就足够了?
fanhn 发表于 2013-6-14 09:24

这种共振是不存在的。

低频驻波就是低频能量不断地反射而造成的,从而听上去低频过多。

消除低频驻波有很多种方法。现在来看看正宗低频䧟井。

[attach]71569[/attach]


图中黄色部分是玻璃纤维。深绿色的是类似PVC膜片,上面按一定距离打洞。这是它的反射面,它只是罩住半边园形。放在墙角的,反射面要向外。

[attach]71570[/attach]



这种东西有个理论来指导的。相对等的有个电路。这样就把声能量转化为热能量。里面不必填满,其中的空间是个等效电容。

[attach]71572[/attach]




下面是不同尺寸下的吸收低频有效度。


[attach]71571[/attach]

下面是个实例,红箭头表明反射的方向。有大有小是因为不同大小对不同频率的有效度不同。

[attach]71573[/attach]

[attach]71574[/attach]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5 08:12
图上实例低频陷阱好多!!
作者: lequ    时间: 2013-6-15 10:00
慈溪烧友挪威森林在用ASC的低频陷阱,范兄不妨联系家访参考。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3-6-15 13:40
说到声音的清晰度,很多烧友会认为只有中高频很重要,实际上中低频同样重要
没有清晰的中低频,在听音乐的过程里,是很难分辩出低贝弹拨与鼓的差别。
注波与反射有很大关系,反射与直达声过强又有关,直达声过强又与声波扩散好坏有关。
声波扩散好坏决定了中低频的清晰度。
作者: ywhu    时间: 2013-6-15 19:44
美国的ASC用下来效果不错,看我的图片里有。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3-6-15 22:04
慈溪烧友挪威森林在用ASC的低频陷阱,范兄不妨联系家访参考。
lequ 发表于 2013-6-15 10:00


挪威森林兄有个8年没见了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3-6-15 22:09
这种共振是不存在的。

低频驻波就是低频能量不断地反射而造成的,从而听上去低频过多。

消除低频驻 ...
Jwang 发表于 2013-6-15 06:42


这个太牛逼了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6 09:19
回复 lequ 的帖子


    能PM我这位烧友的联系方式吗?
作者: 远志    时间: 2013-6-16 10:48
我朋友在用贵族牌的,我自己在用声元素的,感觉贵族的外观比较好看,做工比较精细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16 11:13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3-6-16 11:16 编辑

在频响段内做减法,用专业设备就可调整它。威信等旗舰箱子为何要随箱子带某个东西,就是用于根据不同房间经行调整的,同时也能做加法。当然,横向的相位准确性,不是靠它完成的。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3-6-16 13:46
我朋友在用贵族牌的,我自己在用声元素的,感觉贵族的外观比较好看,做工比较精细
远志 发表于 2013-6-16 10:48



外观有毛用?讲实际效果!
作者: sm163    时间: 2013-6-16 14:23
效果一样再选外观工艺
作者: BINbin    时间: 2013-6-17 13:22
回复 清风明月 的帖子


    学习中,中高音不够理想也会影响低频的速度 清晰和超低音的连贯。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7 14:08
回复 BINbin 的帖子
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作者: zwmm    时间: 2013-6-18 08:16
清风兄在23、24、25楼的发言太正确了,马马虎虎在玩的朋友是不可能有此深刻认识和体会的哈!这几点我本想在自己的帖中写出来重点表达,现在看来是不用了!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8 08:36
这几天在低频陷阱还未到的情况下摆位重新调整了下,发现好多了,驻波减少了很多,中高频也更清晰了,看来房间驻波还是很严重,等低频陷阱到了再仔细的调整,清风明月的回复学习了很多,应该是很有认识的见解,深入实践才有这样高质量的回复,我也希望论坛能多些实践性的发言!
作者: ddq-007    时间: 2013-6-18 08:54
我朋友在用贵族牌的,我自己在用声元素的,感觉贵族的外观比较好看,做工比较精细
远志 发表于 2013-6-16 10:48

贵族有两款吸音柱,好像吸的频段不一样。


作者: wxzhangjia    时间: 2013-6-18 10:14
关于吸音材料
玻璃纤维棉宽频吸音体的厚度必须在5cm以上才能保证其工作至500HZ以下的频段
吸音体的厚度应当最少是被吸收频率波长的1/10
作者: 海盗王    时间: 2013-6-18 20:30
声元素有专业的低频吸音柱,效果最好的
作者: ywhu    时间: 2013-6-19 07:39
用声级计测一下你的低频驻波频率,确定频率后再选择合适的低频陷阱,一般63Hz、80Hz驻波比较强,不知你的房间驻波是多少,高多少db。
作者: fanhn    时间: 2013-6-19 08:35
我都靠耳朵听,没有专业仪器测量,不知道如何弄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19 09:33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3-6-19 09:40 编辑

主动调驻波频率比被动吸收简便,是否想过单一的减,整个频响曲线不做相应调整,声音的平衡度将丧失,无法实现音场中乐器的真真正意义上三位空间感;被动吸声材料过多还会影响残响值。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19 11:23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6-19 11:26 编辑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所谓主动,无非是指房间均衡器。我在十多年前用过一阵Tact的,我不赞同使用,理由再说。至于被动的低频陷阱是不可能导致失衡的。我看用到六个的话也不可能导致失衡的。如果为了方便,这种吸音板也可来作低频陷阱。我的房间中基本没驻波,我也是用的吸音板。

[attach]71690[/attach]
如果要自己做的话,这也很好做。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19 11:31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利用均衡器如果是简单的加减至少比被动效果佳,而调整出适合各自房间特性的声波效果,不是借助于仪器测试便可完成,这东西用过人的不少,但是用好它非朝夕之事;版主可能有体会,如何让声音发力的现象,对吗?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19 11:45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6-19 11:55 编辑
回复
利用均衡器如果是简单的加减至少比被动效果佳,而调整出适合各自房间特性的声波效果,不是借助于仪器 ...
670707 发表于 2013-6-19 11:31

我不赞成使用任何的主动的房间均衡器。有的低音带有低音部分的均衡器,对于这种,我也是不认可的,但马虎也就过了。但全频的我是很不认可的。

不是借助于仪器测试便可完成,这东西用过人的不少,但是用好它非朝夕之事;


主动的房间均衡器的维一依据就是测试结果,不依据测试结果,房间均衡器就没有意义的了。当然,或许有人赞同使用主动的房间均衡器,这没关系。但用了主动的房间均衡器不一定就会比没用要好。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19 11:55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前者说及的声音发力现象,不是基于单一的加减,而是需要作出“补偿”,这个过程需要确保低音质的问题,如果把低音和超低音部分“减肥”,那么这两个频段分层性上在播放交响乐时“支柱感”,尤其是打击乐在乐队后面敲击时,纵深度和传输感大打折扣。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19 12:07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3-6-19 12:15 编辑

故此,有时候不一定是低频“过多”,如果将此二频段清晰的分开,因为有些乐器低音不可能达到超低音部分,比如大提琴不会走到贝大提琴、低音鼓、竖琴等乐器的极低音范围,基于前者分离开条件下,你会看见,它们”不搭界地走在各自路上”,或许此时所谓的驻波现象自然解决。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19 12:08
这个成品吸音板外观不错,适合对已装修好的空间进行声学处理,最大的关键之处是吸音板不能紧贴墙面,要保留一定空气空间,赞一个,建议同时考虑下扩散处理,会有更好表现。
这是人家的图,我只是表明低频陷阱。我个人单从图上看,并不太赞同某些做法,当然我只是想象,要听过才能下结论。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3-6-19 17:09
很高兴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20 10:35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6-20 11:01 编辑
故此,有时候不一定是低频“过多”,如果将此二频段清晰的分开,因为有些乐器低音不可能达到超低音部分,比如大提琴不会走到贝大提琴、低音鼓、竖琴等乐器的极低音范围,基于前者分离开条件下,你会看见,它们”不搭界地走在各自路上”,或许此时所谓的驻波现象自然解决。


这种讲法在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在实际中也是做不到的。也就是说,根本不可能,根本不存在。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0:39
回复 Jwang 的帖子
版主不信,没有关系,此坛里有人听见过,呵呵。。。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0:45
简单一个道理,音箱厂家设计大箱子,为何将低音单元做成双个大口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20 11:28
假定在90hz上有驻波,见图红线。再假定有段音乐中有巴松管(Bassoon)和低音大号(Bass Tuba),我到想知道你是如何让这两个乐器各走各的路的。
[attach]71721[/attach]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20 11:36
简单一个道理,音箱厂家设计大箱子,为何将低音单元做成双个大口径?
670707 发表于 2013-6-20 10:45

这压根没关系的。我并不想讲太多的理论的东西,很多人没兴趣。音响中虽然有的东西科学没法解释,但是音响总体上是门科学,不是文学。比如发力等不是科学的概念,没法讨论的。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1:36
我记得马勒交响曲中有类似这么几小节配器出现低音号与巴松管在这段频率范围出现;好,如果知道何种箱子能在此范围进行分频,不就解决了,对吗?诚然,箱子具有此能力,还需发烧友的刻画。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1:41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先生如把前者提及的那玩意研究透了,能明白调整过程中,如何使声音变软、变硬,这不是想象,相关介绍可在菅野的文章中找到答案。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20 11:50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假定你讲的音箱的低频分频在100hz,高于90hz, 那巴松和低音大号的信息都是由低音单元来放。

假定你讲的音箱的低频分频在80hz,低于90hz, 那巴松和低音大号的信息都是由中音单元来放。

这和你讲的各走各的路根本没关系的。这两个乐器的信息都是由一个频率范围下的单元来完成的。这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几个。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1:53
故此,我把音响视为学问和艺术,它带我的是音响技术;我提出在垂直方向上,调整频响点,这是一个演奏信息的刻画过程,设备还原出某信息,主人未必能听清晰,这需要在技术上做到它。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2:00
长号与弦乐在某频率范围内,前者音强高于后者,中间的叠音部分,我们不能简单说,由于长号响盖过弦乐声部而得出结论说,此刻的弦乐我们是听不清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20 12:03
故此,我把音响视为学问和艺术,它带我的是音响技术;我提出在垂直方向上,调整频响点,这是一个演奏信息的 ...
670707 发表于 2013-6-20 11:53

抽象地讲刻画是没有意义的。我到很愿意请教刻画的具体做法是什么。能讲出具体才有意义。但或许有人会讲这是调声的密技,你说你要我相信吗。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2:10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兄讲的太到位了,论坛是公共讨论之地,有些仅讲现象;我在网上和杂志里,看见音响大师门描述的声音现象,并在他们语言中抠其字眼,明白了:他们家中的音响设备都有调整设备隐藏其中,不过他们不愿意透露的。我想兄可能知道我用何箱子,而其市场交易价格之廉价是不应该的,但是我不会宣传,我的想法是,等待有缘人吧。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2:38
回复 670707 的帖子
兄,我们扯个体外话吧,你看有那么多人讨论线材、胆管、脚钉、机架等问题,我们发现这些声音变化内容有如此多的重复;其实,这些东西都有各自功能,抓住其重点,便可省时、省力、省财,折腾需要研究其理。此观点是建立在现有设备能力基础之上而言。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20 12:38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6-20 12:40 编辑
长号与弦乐在某频率范围内,前者音强高于后者,中间的叠音部分,我们不能简单说,由于长号响盖过弦乐声部而 ...
670707 发表于 2013-6-20 12:00

听的见不等于你可以把某个乐器分离出来減弱从而减少某个乐器在某个频率上的驻波。这样讲完全不顾基本原理,也完全讲不通的。

你有密技,无所谓。但要言之有理。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0 12:44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如果不把乐器表现应有的频响范围刻画清楚,形成以为出现的量的堆积形成的驻波,自然会出问题了。
   
作者: lj2282    时间: 2013-6-21 11:27
67的说辞总让人陷入深思而又百撕不得骑姐,到底是67的调声秘技还是67的自我YY大法?
继续深思。。。。
继续百撕。。。。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6-21 11:37
兄啊,这里仅仅说到音场的纵向问题,尚未提及横向问题呢,慢慢琢磨吧,呵呵。。。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6-23 02:06
如你知道你的房里那个频率上有驻波,可以试试BBC的低频陷阱。。
[attach]71823[/attach]

可以在这个网站计算出如何在表面的夹板上打洞。

http://www.mh-audio.nl/ACalculators.asp#showcalc

作者: genalex    时间: 2013-7-6 11:24
回复 Jwang 的帖子

这个要顶的!!
   
作者: tcsbj    时间: 2013-7-6 17:13
请教楼主最后怎么定的?是选ASC Tube Trap 吗?听音室15平米(3*5*2.5),无任何装修,如何配ASC呢,先墙角放四个16”(高1.2米)的行吗?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7-6 18:54
在解决低频陷阱问题上,需要注意中、低频量的吸收问题;以钢琴为例,我们在现场听演奏,左手的伴奏部分产生的琴腔共鸣声是很丰富的,一般唱片的录制过程中也有记录,如果将右手高音声部的明亮、圆润的颗粒感体现出来,而缺乏左手部分丰腴的声音,就会产生两手演奏曲目的脱节感,润厚的中低频包裹着高音声部,是比较恰当的;当然解决这一问题主要不在房间,而在器材的体现能力。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7-6 20:02
请教楼主最后怎么定的?是选ASC Tube Trap 吗?听音室15平米(3*5*2.5),无任何装修,如何配ASC呢,先墙角 ...
tcsbj 发表于 2013-7-6 17:13

行的。不过我建议等你的把器材放定听听再讲。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7-6 20:09
在解决低频陷阱问题上,需要注意中、低频量的吸收问题;以钢琴为例,我们在现场听演奏,左手的伴奏部分产生 ...
670707 发表于 2013-7-6 18:54

很难同意你这种讲法。在这里你连基本的概念都不顾了。用低频陷阱为了什么?解决驻波问题。而驻波是如何产生的?驻波只是,我再强调一下,只是由房间造成的。没有其它原因。调节其它是没有用的。


作者: 670707    时间: 2013-7-6 20:38
本帖最后由 670707 于 2013-7-6 20:57 编辑

回复 Jwang 的帖子
兄,是否同意没有关系,房间引起驻波这句话便面看来有道理,其实还是由音箱等器材原因引起,二次反射波非一成不变,在没有把器材声调整完善前提下,轻易采用低频陷阱材料是不妥当的。反言之,即便运气的很好的房间,器材上去就没有驻波,可是经我手在不变器材配置和摆位前提下,我带上某设备,就可使它产生驻波。
   
作者: kuti521    时间: 2013-7-6 21:50
我说下 我认为  有效 便宜  可控的  自制低频陷阱~~~不过只限于 我这种没米人~~~ 在墙角用杂志堆起一定高度~~~对调整低频有很好效果~~~还可外面罩上布来装饰~~不过调整麻烦些  高度 页面朝向(向前  向后  向下等等)    最底下是否  要垫高有空隙   都是学问  要自己慢慢调整~~~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7-6 22:17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3-7-6 22:18 编辑
我说下 我认为  有效 便宜  可控的  自制低频陷阱~~~不过只限于 我这种没米人~~~ 在墙角用杂志堆起一定高度 ...
kuti521 发表于 2013-7-6 21:50

对,这也会一定效果的。一般来讲打破低频反射的模式都会有一定的克服驻波效果。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7-6 23:27
器材都就位了,简单的混搭,详见小弟C5的帖子,初听感觉大音量时小空间的驻波影响还是挺大的,想加一些吸音柱来削减一下,提高清晰度。

可以在前墙角上先放两个,放在前墙角上是有利无弊的。另两个可试着放后墙角或两边侧墙。
作者: Jiang    时间: 2014-5-17 10:09
楼主低频陷阱最后怎么搞的?能介绍介绍吗?墙角吸音柱什么尺寸比较好?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