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 [打印本页]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19 14:41
标题: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人生充满变数和吊诡,在欲望和名利的漩涡中,音乐犹如一根巨大的浮木,是喘息、休整乃至生存最后的指望。
    从今天开始,借极品论坛的平台,把每天听音乐的点滴心得和收获记录下来,并和乐友们交流。
    最早听《尼伯龙根指环》是14张盒套装CD,后来淘到首版CD(图中小盒)。今年初偶然得到其中两部的黑胶,《女武神》和《众神的黄昏》宽带SET版,后来在EBAY购得另两部《莱茵的黄金》和《齐格弗里德》,可惜是窄带版。前天听了两张女武神(没按剧情顺序)。感觉黑胶表现人声确实出色,没有丝毫钢硬的亮色,而且乐队与歌手的音场比例更加合理:大提琴和低音提琴部从右侧呈块状扑来,歌手是在舞台上的一个点。整个舞台的深度感也更明显。音乐的紧张感比CD弱些,声部的线条略略模糊一些。的确是DECCA公司的杰作,演录俱佳,被GRAMOPHONE杂志评为世纪录音第一,名符其实。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3-6-19 15:00
图片似乎预示着此帖终将颠倒众生 !
期待楼主继续!
作者: rover    时间: 2013-6-19 15:06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狗儿兄好眼力!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19 15:46
      霍洛维兹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虽然对他的演奏风格和曲目范围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不可否认每次听他的唱片,都会被他独特的琴音和韵味所打动,进而着迷。他的琴低音键残响短,所以弹奏变化幅度大的曲目酣畅淋漓,毫不拖泥带水。我更钦佩的是他在乐曲的大结构中套小结构,甚至在每一个乐句中轻重缓急都有独特的拿捏,使他的演奏听上去充满新意和精灵气质。而这些变化往往是乐谱上没有明确标出的,他晚年演奏这点做得更绝。在HOROWITZ IN MOSCOW中他演奏莫扎特K330奏鸣曲,第一乐章每个乐句的弹性和自由度出人意料,却没有造作之嫌,听上去天真烂漫。踏板用得恰到好处,琴音颗粒感与连贯感非常平衡,听上去甜美清澈,非常符合乐曲的特征。最后的三个立柱和弦他弹成琶音,俏皮极了。
      几年间收集的LP比CD还多。其中比较少见的应该是美国首演25周年纪念录音,里面有舒柏特第21钢琴奏鸣曲,作曲家的人生绝唱,每位钢琴家表现得都很有特色,以后专门谈吧。

作者: rock    时间: 2013-6-19 16:08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多么幸福的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19 16:26
音乐非常美好,但是音乐不是生活的全部,我们还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关心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对于我自己,自问是不称职的,音乐占去了我的大部分时间,其实有点自私。
任何事情过度喜欢都是不好的。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19 17:29
        听黑胶还是近几年的事。2008年以前基本上还是听CD。一个偶然的机会,听朋友劝买了台400元的唱机玩一玩,却一下子被黑胶的声音惊住了。因为时不常地会去音乐厅,在我的中档音响系统上,黑胶的声音更贴近现场,尤其是单件乐器。黑胶有它的不足,但传情达意的能力我认为比CD强些,特别是人声、提琴、室内乐。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收集LP的数量远远超过CD。我的理想是90年代以后的录音最好能够得到原始文件(CD还是压缩过的),用超大硬盘和优质DAC播放,90年代以前尤其是电子管时代的录音用LP播放,各取其长。但能做到这一点吗?难!大多数时间还是凑合着听,有什么听什么,能搜罗到什么就收集什么。因为即使播放效果不是最佳,只要音乐写得好,演奏得好,一样能够打动人。买过为数不多的若干头版碟,声音真的是好,真的是好,价格也真的是贵。做事本不应停留在“器”的层面上,但“器”善确实有助于领会其“神”。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音乐爱好者也都有点器材发烧吧。只要不高烧就好,嘿嘿。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19 17:42
        我也听爵士和流行音乐。直到两年前我还对流行乐有偏见。偏见源自无知。不敢说现在了解多少,但那时候所知更少,总以为流行乐很浅薄。流行乐中有浅薄的东西,而且从乐理上说,大多数流行乐没有什么突破,其先锋性甚至不及一个世纪前的德彪西和拉威尔,遑论勋柏格以至斯陶克豪森。但流行乐里蕴含着大量社会符号和因子,它是一个时代大众对外部世界认知的一种反映,对社会现实的情绪渲泻,它体现着一个时代乐器制造和声音技术的发展,它丰富了人世间的音与乐的种类和复杂程度,增添了更多表达人类情感的手段和方式。
      我个人还是偏爱ACCOUSTICAL INSTRUMENTS,非电声音乐,似乎用了电,音乐语言与心灵之间就多了一层隔膜。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3-6-19 17:43
霍洛维兹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虽然对他的演奏风格和曲目范围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不可否认每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19 15:46

25周年是卡耐基演出吧?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3-6-19 17:49
看上去霍洛维兹手的跨度也就10度嘛!
作者: scfan    时间: 2013-6-19 21:28
欢乐的人在音乐中听到欢乐,忧伤的人在音乐中听到忧伤
深邃的人在音乐中听到深邃,浅薄的人在音乐中听到浅薄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19 22:02
        重温一下罗西尼的弦乐奏鸣曲。非常田园的、富于歌唱性的作品,有着南欧文化典型的感官愉悦和诗情画意。让我想起在托斯坎纳山区野游的日子,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日子。在RADA小镇上的土炉比萨饼店里,和几十位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客等着老板的大木饼铲从炉膛里取出自己点的那种口味。清爽的沙拉中少不了略带辛辣的芝麻菜,chianti的红酒底味十分醇厚。虽然是夏日,起起伏伏的山坡上树木青葱,意识比风要清凉许多。ARGO的圆标应当是头版,弦乐线条清晰,爽利,但没有任何尖刺。CD的声音更劲爆些,但似乎气氛与乐曲的情趣不搭调。
作者: yabill_cn2    时间: 2013-6-19 22:11
我倒!好在是用iPad看帖,幸福就是可以听到音乐^_^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0 05:30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是的。老霍有好几张在carnegie演出的现场录音。这次是1953年2月25日,纪念他在美国首演25周年。他首演是1928年1月12日,也是在卡耐基。我不知道是否有录音。       我那些黑胶中还有一张,是1968年电视转播他在卡耐基举行音乐会的录音。但我没有著名的1965年重回舞台的双张碟。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0 05:32
是不是我的图片发倒了
因为我从电脑上看都是正的,但手机上看有的是反的。真不好意思。这方面操作不太灵光。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0 07:43
      搜集黑胶古典音乐碟,当然要以1958-1964年Decca SXL, Columbia SAX, EMI ASD, RCA Living Stereo, Mercury Living Presence等名系碟片为优选,因其录音、制版及音乐演奏均为上等精品。但不能忽略小厂录音,除了著名的Chesky, RR等小厂发烧片,HUNGAROTON、SUPRAPHON等东欧厂60和70年代唱片质量也很优秀。这张莫扎特四重奏由1973年成立于布达佩斯的Eder Quartet担纲,演奏十分稳健,HUNGAROTON录音也很清爽,堂音稍欠些,听得出麦克风放置得有点近。
      东欧由于历史原因,发展得没有西欧完善,去东欧国家看看,人们的精神状态也与西欧不大相同,开放、轻松、乐观的劲头似乎没有西欧人那么足。但东欧有过辉煌的历史,布拉格也曾做过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那股子气势还能从遗留的建筑上窥得一斑。从古典音乐上讲,东欧出过许多伟大的作曲家、演奏家,只不过有些名家的演艺生涯逐渐转到西欧和美国去了。其实从经度上看,维也纳是在布拉格东边的,所以所谓东、西欧更多是个政治概念。

作者: HAC    时间: 2013-6-20 09:29
从无忌过来看到的还是这几张,楼主上点新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0 11:22
石南根  发表于 半小时前

我个人爱好太多了,很难做到“过度”的。现在开始慢慢做减法。网球不打了,相机也放下了,所以用手机照的烂照片。音乐是不能抛弃的选项。
-------------------------------------------------------------------------------------------------------------
石兄您好,我不是说您。我自己有点感慨而已。兄台请随意发挥,谢谢您的好帖。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3-6-20 12:22
回复


       是的。老霍有好几张在carnegie演出的现场录音。这次是1953年2月25日,纪念他在美国首演2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20 05:30

说的应该是第二张相片右上角哪张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0 13:00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0 13:08 编辑

回复 牛仔 的帖子

牛兄好仔细啊!是那张。
    说实话,我不大推荐老霍的舒柏特D960,我认为演奏这个作品感悟比技巧更重要。19世纪初期的钢琴作品,指法怎么也不如下半叶的复杂和艰深,也没有太多需要炫技的段落。贝多芬中期的一些奏鸣曲从速度和力度上都比这首要求高。但D960是首隽永深邃的天鹅之歌。
    看介绍说,舒柏特当时可能意识到死亡的临近,在乐曲中处处流露着不安和焦虑。就我所听到的而言,不论从大气氛看,还是从小细节抓,曲子里的确充满了矛盾和不测。比如说,第一乐章第一乐句后那黑暗诡异的低音TRILL,是不符合一般奏鸣曲固定程式的,但那是死神的鬼影,在低处缓缓游荡潜行,此处成了神来之笔。第四乐章欢快前行的乐句会突然被一个反复出现的重音打断,那是向来世行进的钟声,飘浮在明媚的半空里,如同晴日里风吹到眼前的一片纸钱,令人惊奇又惶惑,与第一乐章的低音TRILL构成对仗,但都预示着非常事件和生命转折的到来。如果不是一定要把它与死亡联系到一起,这种不安和惶恐可以指向任何生活中的冥冥未知,听者就会在各自生存环境中、各种心理状态下产生共鸣。
    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我不认为这是一首灰暗的作品。从旋律、和声、结构等大处讲,这首奏鸣曲归根结底是一首阳光之作。青春和生命的气息充溢、蔓延而不可抑制。舒柏特的俗世生活,用现代人眼光看,可能有些糜烂。以致他被推测死于梅毒的并发症。但我相信,如果我们时光穿梭,来到舒柏特的面前,他写这首曲子的时候一定是硬朗的、欢快的、调皮的,有如他一贯在朋友圈中的状态。也许在那个宗教仍然强有力地控制人们思想意识的时代,死亡没那么可怕,舒柏特认为他写了那么多优美的音乐,一定会上天堂的。
    似乎这样一首曲子,演奏起来是应该多些内敛和苍拙的。我只在现场听过傅聪,虽然老人家技术不再完美,但情绪和味道十分到位,再联想到他的身世,令人唏嘘不已。内田光子的演出我去了,但她因病辞演,替身更换了曲目。至于录音,我印象深刻的是HASKIL,一个病恹恹的老太太,弹得却异常决绝。RICHTER是受到推崇的,但是否速度变化太过夸张了点?午休快结束了,容我稍后再议。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0 22:42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0 23:29 编辑

      回家快十点了。查找自己收集的唱片,翻出舒柏特第21钢琴奏鸣曲D960的不同版本,计有Arrau, Brendel, Curzon, Demus, Haskil, Horowitz, Kempff, Richter, Serkin等。以前没有集中听过,听每一张之间隔着几天、几星期甚至几个月,所以很难一时完全说清它们的不同。但印象较深的是,Richter色彩极为幽暗,第一乐章墓穴感尤为强烈;Arrau保持着他瓮声瓮气的声音,踏板踩得实,有些乐句粘得化不开,整体上是他一贯的沉稳厚重;Brendel和Curzon相对而言要轻巧许多,Brendel略工整些,琴声清澈,Curzon更流畅一些。我不认为哪一版是“最好的”,最好的演绎既是诸多名家各自表达的综合,也是他们分别欠缺的或不得不遗留的空白。      美国前国务卿赖斯曾对温家宝总理说,她最喜欢舒柏特。想来舒柏特的浪漫主义抒发依然圈限在古典主义的结构内,狂放和张扬程度必然不及后来的舒曼和李斯特,但好处是乐曲程式仍旧严谨、清晰,聆听者比较容易追踪主题和变奏的线索。这样的曲子大概更适合理性占上风、思维较缜密的人欣赏吧。赖斯在政治上追随小布什的理想,多少有些不切实际的虚妄,但行为处事还是得遵守美国体制的规矩,要耐心地迈过各种官僚和党争的门槛,这种纠结大概类似舒柏特在感官享乐和心灵超越之间的徘徊。所以,是不是这首曲子的演奏家也以这个类型的更能出彩?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1 11:00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这个标题很好的。
人的一生是寻找精神家园的一生,精神家园也就是形而上的“故乡”。
一个人的精神应该有所寄托。
大家喜欢音乐,是很难得的,应该珍惜,应该感谢缪斯女神的眷顾。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1 14:39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S兄,所言极是。个人体会,听音乐初看是件怡情悦性的雅事,但时间长了,成了习惯,听音乐就变成生活中的一件常事,就会如同吃饭、睡觉、行路、着衣等其他常事一样,不总是轻松愉快的,有恼人的瞬间和不睦的时刻,有时候还令人颇为烦恼。
      古典音乐,或说西方经典音乐,沉积下来的这些经典作品,都是经得起咀嚼的精神佳肴,当然有些是雅俗共赏的,有些是需要历练方能欣赏的。总体上,聆听古典音乐是acquired taste,好像是请中国人喝羊奶,虽然营养价值比牛奶高,但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熟悉和适应。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1 14:48
个人体会,听音乐初看是件怡情悦性的雅事,但时间长了,成了习惯,听音乐就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21 14:39
兄台说得很实在也很深刻的,
看得出您对音乐很有感悟的,也是老资格乐迷了。
很感谢您为我们带来的分享和听乐感受。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1 16:24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1 16:26 编辑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推荐一个看似韩国人的网站,其中对DECCA SXL、DGG、COLUMBIA SAX早期版位的说明十分详细。
    http://fischer.hosting.paran.com/music/music.htm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1 18:33
谢谢。久闻其名,不知国内何处可得。
作者: keli    时间: 2013-6-21 20:14
这个标题真好。我听音乐常常有一种玩物丧志的犯罪感,因为它既不是我的正业,也不是用它做正业的商家。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贪玩的欲望。就此虚度一生也心甘情愿。

非常喜欢读搂主的这些贴。看得出楼主是经验丰富。希望继续搭楼啊!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2 00:13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2 00:39 编辑

      像霍洛维兹一样,富特文格勒有一种难以名状的魔力,令人为之着迷。为什么会这样?答案能够写成几本书。我这业余人士没有能力完全理解,更无法解释得清。相信有良好音乐教育基础的乐友能比我多讲出些道道来,但追求纯理论的解释并不完全符合欣赏音乐的一般规律,因为音乐需要靠强烈的直观感受去支持理性的辩析和解构。比方说,我曾看到乐评说,老富像拿破伦善用炮那样地善用鼓,鼓成了他的绝门利器,是他赖以勾画音乐形象的重要刀笔。听他的唱片时,很难随时注意鼓点的运用,单声道的录音也不容易分辨定音鼓的轻击。然而在激烈的段落,特别是断续重音反复出现时,能够感觉到每个音符都带着明显的、坚实的、有力的“头”,倘若没有鼓手精准且强力的敲击,仅靠弦乐齐奏,无论如何也凝结不出这样的齐整性和力量感。而且似乎此时富氏手下的鼓声残响被刻意拖长,以之营造出恢宏的气势和巍峨的压力。      再又如富老最为有名的应当是他相对自由的速度。我想,把乐句的速度调整得像手风琴的风箱般 ,时快时慢,时疾时徐,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其他的指挥也能做到。难得的是,把速度的变化与乐句的情绪结合起来,该放则放,该收就收,有时一个四节的乐句中出现三次速度变化,再加上轻重、大小、繁简的配合,就能把“更上一层楼”变成“更!上。。。。。。一+层??楼:)”,给听者展现出一个全新的、意想不到的画面,奇特而又贴切。托斯卡尼尼是不会这样干的。      
      老富还能够为了清楚明白地讲清整首乐曲的”核儿“,而放弃前面铺陈阶段的悠扬之美,搞得某些乐章听上去相当粗陋,只有听到后来才知道他起初的深刻用意。
     今天读到Metamorphore兄的精华贴,感慨良多,勾起对富氏唱片的回忆。晚上拣出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再听听。一张与柏林爱乐,另一张是和维也纳爱乐。左边这张是意大利人出的,录音时间标注只有年份1944,没有月日,因此不知道是复制的哪次录音。


作者: alma    时间: 2013-6-22 01:01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学术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鸦片。那么音乐是否也是呢?
作者: lsh133    时间: 2013-6-22 07:58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上极品人生网站,每次看到网友的留言都有收获,备受鼓舞,我将古典音乐进行到底!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6-22 09:30
确实,今天我用mini上网,看到的图都是竖着的。
富特的唱片,尽管断世于六十年之前,但丝毫不少于过江之卿的后世之指挥才俊。前一个月刚收到洋洋洒洒的107CD富特大包,仍然惊讶于这还不是他的全集,而且离全集差得很远。确实,我还没有找到的富特黑胶,仍然可列出一长串清单。
从这个大包里抽出布鲁克纳第九反复聆听了近十遍,我仍然震撼着,非但震撼于布鲁克纳写力的简朴直白,更震撼于富特将布鲁克纳营建至浪漫曲逥的理想主义。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2 10:59
      和一下M兄。老富的布鲁克纳太有名了,他1944年那版第九更是声名显赫,富迷、布迷、古典迷大概都听过,也都了解当时类乎传奇的故事。我十年前写过在个小刊物上写过一篇小文,虽然很幼稚,却是爱乐者的心声。容找到后供大家批判。
      现在我只有下面的盒装黑胶(今天加班,无奈这张照片是网上找的,外壳比我收集的新净)。里面的标签是DG后期的圆环标,但我不知道是否历史录音也讲究头版,还请诸贤指教。
      老富的第九太犀利,我不敢常听,因为总联想到他与纳粹政权的种种纠结,联想到他被艺术理想和政治现实撕扯的苦痛,进而引发对时局的感慨和对自身渺小存在的嗟叹。
      几年前曾现场听到SIMON RATTLE指挥柏林爱乐演奏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那是以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走进音乐厅的。BPO也没让大家失望,演出对人内心的触动无以言表。我那时方才醒悟,为什么欧洲人会穿戴齐整,非常恭敬、认真地去听一场音乐会,为什么在战争困境下的德国人和俄国人始终不放弃演奏和聆听音乐。BPO的音色果如传说中那般极富金属光泽,弦乐和铜管尤甚,再加上现场巨大的声音能量,很容易把听众震慑住、包裹住。RATTLE指挥此曲的戏剧性不如老富的1944版,但今天这个时代似乎也没必要那么撕心裂肺,他似乎更倾向于让音乐自然流淌,这样布鲁克纳一切的宏大、高渺、超脱、扭曲、激悦等等,能够自我如实地表白。
      这类音乐毕竟是西方人的东西,音乐演出也是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中国人靠听现场欣赏音乐依旧是天方夜谭。所以还得靠录音和音响,还得适当地发一发烧。但如果有机会去现场,还是不能错过。听同样的曲目,在现场和成千上百人一声不响地听,让音乐紧紧地拥抱和撼动身心,呼吸和心跳随着乐曲一起变化起伏,那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和感受。
      关于国乐,以后再议:)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2 13:57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学术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鸦片。那么音乐是否也是呢?
alma 发表于 2013-6-22 01:01
不知是谁把黑胶比喻为毒品,说这句话的人真的是一个天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2 16:37
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上极品人生网站,每次看到网友的留言都有收获,备受鼓舞,我将古典音乐进行到底!
lsh133 发表于 2013-6-22 07:58
我更希望多看到您的留言,哈哈。
网友们都很“顽固”的:发烧、古典音乐都是人生的不归路,大家多分享在这条道路上的所思所想和点点滴滴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2 22:23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2 23:38 编辑

      今天有位非常博学的同事来家坐客。他读书多且面广,知识丰富。年轻时酷爱摇滚和重金属,几年前开始听古典音乐,一听便钻了进去,至今收集了千多张CD唱片,音乐丛书读了几十本,名曲名家、名人佚事已如数家珍。说也奇怪,他放弃了最为喧嚣的重金属后,在古典音乐各门类中最偏爱宁静详和的独奏和室内乐,对爆棚曲目毫无兴趣。他现在为工作、家居所累,并未置办什么高级设备,在小书房中架起迷你音响,以中低音量播放,却也听得不亦乐乎。其听乐状态真让人羡慕!
      他知道黑胶声音与CD不同,但尚无机会认真比对一番。今天用了他最喜欢的录音之一,海菲茨的巴赫无伴奏小提琴组曲试听。他和夫人一听黑胶便说,哎呀,声音真软,而后又赞其临场感强。说实在的,我自己此前没这么AB对比过,今天也是被两种声音的差别而感到错愕,为什么RCA要把CD的声音做得如此坚硬而生冷。      这倒又印证了我多次听海菲茨黑胶的心得:他的琴拉得精准、果断,这种冷艳的音乐表达,在他原来就很光辉、饱满的琴音上平添了几分厉气,一旦数码转录处理不当,回放设备不够水准,就容易给人造成他拉琴酷、滑,金属味浓、人情味淡的感觉。如果回放得好,或用LP听,就能知道海老的琴声中满怀着温暖的人情和些许甜蜜,其琴音之“酥”不逊于其他任何大师。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2 23:21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回家打开盒子看,真的是大禾花MONO。M兄好厉害。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3 08:40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5 23:05 编辑

      同事喜欢听室内乐,找了一盒QUALITON录制、TATRAI 四重奏团演奏的海顿弦乐四重奏作品76号,其中第三首便是著名的“皇帝”,慢板乐章曾是奥地利帝国、现为德国国歌的主旋律(感谢33兄纠错)。QUALITON是HUNGAROTON的前身,上世纪60年代中期改称,都是冷战结束前匈牙利官方唱片公司。据说彼时向西方出口唱片还是东欧国家以及前苏联赚取外汇的一种有效方式,但从艺术上讲,来自铁幕东方的音乐诠释能够给西方音乐世界带来些影响甚至冲击,对冷战后音乐演奏风格的扩充和融合也起到开先河的作用。每每东方的大师在西方演出,都引起不小的震动,而西欧音乐爱好者中有一批人特别喜爱东欧的音乐团体,专门搜罗有关录音,我收集的几十张东欧唱片就来自于比利时一位音乐教授的往日私藏。在西欧二手市场上,除了当年东欧国家刻意为外销西欧制作的唱片,还能发现不少原是东欧国家内部的录音产品,唱片盒上全是俄文或东欧文字,有时难以猜准内容究竟是什么。

      应该说,东欧唱片的录音和制作水准是不差的。单声道时期的录音受当时条件所限,效果参差不齐。立体声时代的录音,在我听来,乐器的质感强烈,结像靠前,堂音稍弱,总体味道偏向清淡,不浓郁,亦不煽情。有意思的是,通常东欧乐手风格犀利,即使是慢乐章也宁可堂皇大气而绝不矫情拖沓,与录音风格倒是天然互补。冷战后,国际市场上西方人说了算,他们的唱片公司公关广告做得好,营销策略得当,得以在新兴市场上大卖。但精湛的艺术是不会被埋没的,越来越多的爱乐者,包括西方人,也开始挖掘曾被铁幕遮挡的另一个音乐世界中被岁月尘封的宝藏,前苏联和东欧的录音精品要么被唱片公司再发行,要么成为重要的私人收藏。政治在一定的时间段里能够埋没真理、摧残艺术,但不可能长久。今天世界大唱片公司已无国界之虑,艺术表演也已全球化,爱乐者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欣赏来自世界各地、各种风格流派的演奏,当然所有制度化的事业都有缺陷,肯定还有珠玉还暂时没身于泥沙。

      晚间,拿出两张波兰唱片公司MUZA于1980年发行的、录制于1955年的单声道唱片。MICHELANGELI当时作为第六届肖邦钢琴大赛的评委在华沙举行两场演出,这是其中一场的现场录音。米氏当时才33岁,但已声名远扬,而且已经经历了艺术家们似乎都逃不过的抑郁彷徨阶段,正在精神恢复期当中。唱片录音效果一般,但现场观众居然少有咳嗽,米氏的演奏一如期待,一气呵成,洒脱自如,听上去比日后更激悦流动,青春的冲劲尚未散尽吧。其实听乐者对录音品质的适应性是很强的,听好的录音自可放松聆听,任音符自由灌入耳腔脑海,听“蒙”的录音需要更加集中的注意力和更多的空间想象,但只要音乐演奏得好,从中听出味道、听出感动来对爱乐者并非难事。富特文格勒的录音,越是精彩、经典之作,音效越是差强人意。但没人会抱怨,历史已经对今天的听乐者相当宽厚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3 14:04
今天有位非常博学的同事来家坐客。他读书多且面广,知识丰富。年轻时酷爱摇滚和重金属,几年前开始听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22 22:23
海菲兹这套录音感觉还是很好的。CD和LP都听过。首版LP还是比较贵的,我听的是再版的LP,音质非常好。在听CD的时候,可能是CD系统不够班,感觉比较冷硬,但LP确实是要软一些。真正令我改变观念的是我听海菲兹的苏格兰幻想曲,音色甜美,完全没有传说中的“冷”,感觉海菲兹非常温暖,演绎富于人性化,与CD有比较大的区别。我也是因此迷上黑胶唱片的。以前我对比听过一些海菲兹的唱片,CD机和LP机都是入门级的,基本上每次都是LP要好听一些。但是LP唱片一定要注意品相,有些看似品相NM的LP唱片,在低档次的LP系统播放一般没问题,但如果用高档LP系统来听,有些LP唱片的缺点就会暴露无遗。玩LP唱片真的是很费时费力的,不过如果玩得好,回报也是非常大的。学会玩黑胶,是我爱乐生涯的一大收获。其中的乐趣只有您亲自去玩才会体会得到。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3 15:26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3 23:15 编辑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吾与楼上施兄同感。没有听过苏格兰幻想曲的黑胶,十分遗憾。其他几首主要的协奏曲倒是都收集了LP,版位不一定好,音效还都不错。其中有英版、德版,RCA当时同时发行立体声和单声道,序号分别是LSC和LM。单声道挺适合听独奏部分,声音更粘、更集中。乐队弱些、平些,没有位置感。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6-23 16:27
很奇怪,海菲茨的不少RCA40-50年代单音录音都发行过英版ALP,但巴赫的《小六无》以及贝多芬奏鸣曲集没有。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3 22:52
    今晚听了这张唱片,回忆起两年前听80多岁的弗莱舍和夫人演出,节目单是舒柏特D960,但现场改作四手联弹。他的右手依然卷曲,这么多年也没恢复得很好。但左手的低音部出神入化,节奏和力度妙极了,稳稳地托着他年轻的妻子在高音部的旋律。一位外国老友曾与我谈论弗莱舍,过两天会把文章贴到第四板块的《旅欧杂记》里。诸君新的一周平安快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4 09:46
诸君新的一周平安快乐。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23 22:52
这句平常的话其实说得很有力量。谢谢。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4 21:04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4 23:26 编辑

      今晚听的是西贝柳斯第五交响曲。非常遗憾的是没有机会去看看北欧的峡湾,也没能去苏格兰高地体味荒原的肃杀。唯一能够算做见识自然灰冷的一面,是和妻一起,沿着阿莱奇冰川,从一侧的山谷向上溯源,来来回回走了近十个小时,赶上睛、雨、风、雾各种天气,浑身被雨水浸透,鞋子里一窝水。妻很了不起,能够吃得这份苦。跳上冰川那一刻,再次认识到人的渺小,那远远望去的每一个褶皱其实都庞大到能致人于死地。我在《旅欧杂记》“少女峰”一篇中略有记述。北欧的冬天,据同事讲,也是随时能够取人性命的。但熟稔造化、有备而来的话,雪原亦给人无尽的乐趣,那位同事曾每天越野滑雪30公里,内衣全部湿透,这次是汗水,呵呵。也许是这种爱恨交加的感情让西贝柳斯写下如此苍茫、雄浑、劲健、略带神秘、似有倾诉的交响曲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4 22:54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1 10:14 编辑

      上回书说道,前苏联和东欧唱片公司有不少演录俱佳的出品。MELODIYA这套里赫特演奏的巴赫WELL-TEMPERED CLAVIER BOOK II 录音动态把握得很好,使里赫特不那么四平八稳的演奏表现得淋漓尽致。   
      里赫特是另一位我一定向他要脱帽致敬的钢琴家,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令人瞠目。不管作品好不好演奏,不管用的是哪架钢琴,不管乐队水平或现场观众反应如何,里赫特愣是能把所有过手的乐曲演奏成充满意趣的音乐诗篇。当然他的风格是偏向浪漫主义、有一定的夸张、注重旋律线塑造的,但他的演奏总是那么自然、流畅、讲道理,很少听到他为了炫技或取宠弹出什么矫情纵饰的曲调来。对比他和霍洛维兹演奏的穆索尔斯基《展览会上的图画》甚为有趣,老霍弹得钢筋铁骨,古灵精怪,我不得不把他想象成印象派绘画中那些粗重又鲜亮的笔触,而里赫特张弛有度、叙事性强,眼前浮现每一乐段的形象,要么是列宾的人物,要么是列维坦的风景。

      里赫特的巴赫,当然不是本真风格,而是去向本真的对立面,以自己长期形成的音乐素养和格调去诠释、再造。I think he's no less idiosyncratic than Glenn Gould. 他对某些段落的解释甚至带有浓郁的现代感,让我联想起Keith Jarrett在科隆音乐会上那种即兴、忘我和随心所欲。

      他在PHILIPS的同曲目录音太有名了,不知道MELODIYA这套与其有无关系?(7月1日补注:感谢纠正,确实是RCA。)




作者: keli    时间: 2013-6-24 23:58
拜读。喜欢这样的文字!
感谢楼主!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5 22:58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5 23:45 编辑

      我少年时代开始听古典音乐,那会子最怕的第一是布鲁克纳,第二是勃拉姆斯。居然是三B之一,这都是些什么玩艺儿啊?旋律不如柴可夫斯基优美,气势不如贝多芬猛烈,结构不如莫扎特清楚。最难接受的是那音乐气氛,晦暗、忧郁、磨磨叽叽、颠来倒去,仿佛有什么怨言和苦水,老是说不完道不尽。眼见着从低谷中慢慢挣脱出来,一步一步冲向高潮和解放,却每每在半当中谢了气,回到低回沉郁的旋律,一肚子抱怨又开始叨咕。我当时和朋友戏言:勃拉姆斯老是憋着一泡屎,要么拉不出来,要么拉不干净。抱歉,那时候人小话糙。      大约过了三十五岁,青春渐渐远去,人生不再充满机会和期待,说话做事不再那么执拗,一天比一天随遇而安。勃拉姆斯一天天变得亲切、贴心、投契,四首交响曲仿佛老大哥讲的人生故事集:战斗难得有完胜,冲突不一定有正解,妥协或者难听点说--苟活,是大家普遍的状态;然而每个人心中的小宇宙总在不停地燃烧,激情如同炉膛内赤红的煤块,不见火焰窜跳,却始终炙热,久久不会熄灭。勃拉姆斯作品曾被比作橄榄,越嚼越有味,进入中年后才开始咀嚼,才慢慢品出味道。
      及至自己孤身越洋,久居异乡,终日为乡愁和亲情所困,勃拉姆斯竟成了知心朋友,聆听竟成了倾诉,内心的告白被他的音乐反射得纤毫毕现。及至心情极为糟糕,生活陷入低谷,心灵倍受煎熬,勃拉姆斯又成了救命稻草,欣赏变成了渲泄,内心的壅塞和沟壑需要他的音符去溶解,去穿透,去填充,去平复。这时候贝多芬的英雄战胜似乎就不那么管用了,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根本不是什么英雄,很多状况搞不定,还得认栽认投。相对于音乐史上更为人瞩目的第一交响曲,我更喜爱他后三部作品,它们更象是杜甫的诗作,没那么多直观感发,但每一个乐句都经过仔细罗织,值得反复回味和推敲。
      有一次扬颂斯指挥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交响乐团,下半场演出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我跳票跑到楼下中间找了个没人的好位置。THE SOUND! THE SOUND!我想起台湾一位乐友提出欣赏音乐,既要赏乐,也要听音,乐是纵向上的主题流动,音是横向的美妙声响,两者融合得好了,欣赏才上档次。很有道理的,作曲家安排和声,计算乐队编制,在旋律基础上精心配器,为的就是造出一个表达乐意的、有质量、有规模的声响,而这些在作品横切面上的声响贯连起来,就是高品质的音乐。那天,第二乐章中间段,由弦乐部合奏慢板主题,那温厚、质朴、强劲的大中小提琴合鸣,不由分说、铺天盖地从舞台上冲将过来,那音潮一下子把人全身心地埋将进去,有如久违的老父的拥抱,温暖、结实、稳重,是充满力量的抚慰,是充满亲情的激励。不禁泪流满面。
      RCA LIVING STEREO的英国版声音还算通透,用的黑胶也比较厚。所以标签上没有影子狗。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6-25 23:37
我少年时代开始听古典音乐,那会子最怕的第一是布鲁克纳,第二是勃拉姆斯。居然是三B之一,这都是些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25 22:58


我倒是从小喜欢勃拉姆斯,可能是性格关系吧,呵呵。

勃拉姆斯确实是有种欲言又止、拉不出屎的意思。不过我觉得这主要在他早期的作品,直到第一交响曲还有些跟自己较劲。但是后来的交响曲,还有晚期的钢琴小品,已经能随心所欲地“闷骚”了。
作者: keli    时间: 2013-6-26 00:10
我少年时代开始听古典音乐,那会子最怕的第一是布鲁克纳,第二是勃拉姆斯。居然是三B之一,这都是些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25 22:58


老兄写得真好玩!既生动又真切,很感人。
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在我的荒岛音乐之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26 10:27
石南根  发表于 4 小时前

我也喜欢他的室内乐,非常艰涩,非常耐嚼,呵呵。
-----------------------------------------------------------------
我非常喜欢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但很少听他的室内乐,感觉很艰涩。勃拉姆斯有点唠唠叨叨,反反复复在述说什么。但很奇怪,巴赫《赋格的艺术》也是在反反复复地诉说。但我却非常喜欢。勃拉姆斯的室内乐比较感性,而巴赫比较纯粹。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29 09:30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29 09:34 编辑

      

      刚刚浏览了ALMA兄关于朱晓玫的帖子,十分感动。去年底到法国LENS去看卢浮宫在北部开的新馆,路上看到她次日演出的广告,只是当天行程匆匆,不能过夜,只好放弃。当时听到她的传说,具体的尚不大了解。



       在布鲁塞尔北六七公里的样子,有座小镇叫GRIMBERGEN,出产的啤酒十分有名,而且一度是BRABANT公爵领地的首府,现存城堡遗迹的历史回溯到12世纪。三年前,在小镇的教堂里,我和同事花10欧元听了前不久去世的管风琴家LEONHARDT的演出,观众也就百多人,我们是唯二的两个亚洲人和年轻人。老人家十分专心地演奏,在祭坛上的小风琴弹完后,十分平和地走过观众身边,上楼去弹唱诗台身后的大风琴。他就像是在座老人家中的任何一位,没有所谓艺术家的范儿,或者说没有摆那个范儿。



       欧洲的音乐生活实在是太丰富了,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且其他艺术门类也真正地融入平常百姓的生活。欧洲中产阶级的家居生活从硬件到软件都有艺术的踪影,只不过每个人选择的风格不同。欧洲的音乐节,会包含一些走入家庭的项目。一个社区会组织一些志愿家庭在自家的客厅里开音乐会,椅子都是现凑的,也就二三十把,临时在门口卖票,有些人家还请客人喝茶喝咖啡吃点心。出席音乐节的演奏家们来演出一个小时,需要钢琴的也就便利地使用家中质量普普通通的琴,不挑三拣四。演出后和大家聊聊,一如周末邻居聚会。



      社会发展到成熟阶段,人会安详许多、自信许多,会更专注自己所作的事,而不大想是否成名成家,是否要赢得承认、掌声及关注。这种专注是质量的保证,而质量一定是名气的前提。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朱女士经历那么多磨难和平凡,最终会赢得爱乐者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里赫特、尤迪娜等许多大师曾经就是前苏联音乐学院普普通通的音乐老师。这又让我想起帕西法尔,神圣的傻子,虽然这个比对也许不大恰当。



      中国现今的初级阶段似乎可以解释一切,如果我们愿意承认我们的社会、文化、学术等方方面面都处于初级阶段,而不仅是经济。很多人是不愿意承认的,出于各种各样的考虑。我认为我们有很多不是初级阶段的、伟大的、普世的、可以启迪外人的东西,但那些好东西恰恰不是一般意义上我们在舆论中强调的那些。话题敏感,在此不讨论了。回到音乐家,想到李云迪,他似乎也是从非常低调的背景中脱颖而出,闯入公众的视界。他成名前的境遇比朱晓玫好些,但也好得有限,可是现在我们这个社会不给他保持专注的机会,他很有可能会被我们这个罹患重症的时代文化一步步拖下水,因为太多世俗的考量而丧失艺术的纯真。朱渐渐出名,也面临这个问题,但就我看到的欧洲,她保持专注的机会要大得多。



      前几天参加了一个古琴雅集,类似欧洲的家庭音乐会,就我有限的古琴知识,演奏水平应该是一般。但我感动于这些在平常生活中发扬艺术的场合,感动于致力营造这些文化活动的人们,这一方面是我们社会前进的动力,也是我们社会成熟的标志。我们这个论坛,大家都不求名求利,在坦诚的交流互动中增长自己的音乐阅历,为的是心灵的充盈和智慧的增长。这也是一种专注,一种投入,一种成熟。

   


作者: mm33    时间: 2013-6-29 14:44
在教堂里听管风琴,真是享受。前些日,在都灵皇宫旁的教堂,近距离的听了一次弦乐三重奏,太美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30 09:44
三年前,在小镇的教堂里,我和同事花10欧元听了前不久去世的管风琴家LEONHARDT的演出,观众也就百多人,我们是唯二的两个亚洲人和年轻人。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6-29 09:30
真是令人羡慕的听乐经历。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30 10:43
S兄,现在想起来,当时下决心遇到好机会就去听现场还是个明智的抉择,虽然也漏掉了许多。回国后,工作生活节奏加快,每晚听一张碟都成了奢侈。我的同事和朋友们一方面抱怨没时间,一方面不无夸耀地宣称自己忙碌是出于无奈。这种弥漫于大城市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让我十分十分地悲观。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6-30 13:47
在教堂里听管风琴,真是享受。前些日,在都灵皇宫旁的教堂,近距离的听了一次弦乐三重奏,太美了。
mm33 发表于 2013-6-29 14:44
呵呵,兄台出国去玩了。出国目的也是为了音乐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30 22:19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30 23:03 编辑

      今天北京京剧院举行纪念梅兰芳诞辰120周年“双甲之约”活动,启动梅剧团重走梅兰芳巡演之旅。梅葆玖将在接下来一年里率领梅家第三代弟子在国内外演出。余不才,代表单位上台与梨园大腕们合影。张馨月、胡文阁、卢燕等讲了几段佚事,深圳、北京几位学者讲了梅兰芳的柔中带刚、集大成、容人纳新的文化特征。许多发言有水平、有深度、有启发。只可惜没人说到为什么梅派会在海内外广受欢迎,特别是受到西方人的喜爱和尊崇。我以为,京剧之集大成,不仅在于它综合了那位学者提到的历代文学与戏剧,还在它容括了语言、诗歌、音乐、绘画、书法、舞蹈、武术等各个艺术门类,更在它体现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伦理、审美体系、思维模式等。如同各个主要文艺品种,它也是一门雅俗共赏的艺术,有大量消遣休闲之作,随着时代变迁只剩下剧本上的文字或是档案里的记载,但历经百年流传下来仍在舞台上出演 的,是一些揭示人性、展现内心、深蕴美感的高端创造和精华范例。它能够打动人的,大多是触及了人类共同的心灵敏感点,在这一点上国界是可以消失的,作为直观艺术做到这一点并不难;然而它又是以中华文化特有的表现方式,以中国人才具备的表演能力建立起来的艺术感知平台,在这一点上它是独一无二属于中国的,也是引起另外国人惊艳和刮目相看的。我希望,有朝一日,我们不再需要西方人的赏识和承认,才肯定自己的成就和价值,我们的自信更多地应当来自我们的内心。京剧与西方古典音乐特别是歌剧的境遇有些相近,曾经是最受关注的艺术形式,今天有被送进博物馆的危险,门中大师是国宝、是民族的精神代表,但靠观众养不起,需要有文化、有财力、有功底的恩主。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6-30 23:20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6-30 23:44 编辑


      看了几出折子戏,回到家又是很晚了。小狗困得直打盹儿。不甘心夜晚就这样过去,还是听了两张碟,格鲁米欧拉的巴赫和莫扎特(下图)。法比学派有着细腻的表情和纯正的音色,有如今天学者评梅派,中正雍和。同意学者所说,梅派初听上去特点不够鲜明,刚入梨园门的学生会更喜欢程的婉转、荀的俏皮,但老戏迷一定知道,梅派更有嚼头,把握好了也就更难。法比学派也属于这类风格吧,不温不火,温文而雅,即便是拉浪漫主义的圣桑、弗兰克的作品也不会滥情。拉莫扎特更是熨贴,娓娓道来,徐疾适度。这个学派前有依萨依、格鲁米欧,今有杜梅,以后可能要看2009年获得伊利萨白小提琴比赛第二名的LORENZO GATTO(上图)。他获奖时比利时人乐疯了。听过几场杜梅和GATTO的音乐会,两人还是所些差别,杜老道些,G热情些,但都不是奔放、有力的,琴的音色明显比俄国人细润。
      PHILIPS的录音真有一套,莫扎特那套是灰蓝标复刻版,声音还是非常清晰自然的。

作者: mm33    时间: 2013-7-1 19:23
呵呵,兄台出国去玩了。出国目的也是为了音乐吧?
shinelb 发表于 2013-6-30 13:47


要是能为音乐自由徜徉在欧洲,得中十个八个体彩才行。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1 23:32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 05:59 编辑

      今天参加了某个应时的仪式,仪式结束时全体起立唱《国际歌》。唉,合唱的力量真是惊人。
      还没上小学,我住的大院里搞歌诵比赛,我一个小屁孩儿,站在后台一个小凳子上冲着台上瞎比划,“指挥”那些背对着我的叔叔阿姨们,逗得后台一帮人大笑。

      上学以后,老师还真让我指挥班里同学唱歌了。高中时代,我做过全校的指挥,每周一上午十时做操前举行升旗仪式,我上体操台指挥千余人唱国歌。有一阵儿大家伙都上街,同学把我扛在肩上,指挥后面的队伍唱《团结就是力量》,当时周围旁观的人成千上万,为我们这支激情澎湃的学生队伍喝彩。大学时为了参加文艺汇演,也几次指挥本年级唱革命歌曲。

      工作前要军训,军训汇报演出原定由我指挥一个中队100多人唱《四渡赤水》,因同教导员发生冲突被取消资格。为了气气那教导员,和同事合作,他拉手风琴,我吹笛子,一曲《小放牛》,也算上了台。我嗓子不好,但懂一点点乐理,把《星星索》编了个四声部男声,由同事演出,唱到“你耐心等着我呀,姑娘”的时候,节奏需要突然放缓,几个声部先后唱出“姑娘”,哥儿几个没配合好,台下笑了场。

      此后,再也没指挥过谁了。除了有时候听熟悉的交响乐,会情不自禁地朝着音箱背后虚拟的乐队比比划划,试图凭着此前多次聆听的记忆,能够准确地提示各个声部进入,并提醒他们这一乐句的表情变化。发痴了,胳膊能挥上一两个乐章。其实指挥真是个体力活,一会儿就出汗的,要不好些个大师长寿。说也奇怪,这样比划倒让我专注于分辨各声部的配合、乐曲的起承转合、呈示发展整体结构、每件乐器的特色和效果等等,每次还都能发现点新东西,还能更投入地跟上作品的情绪。最后一个音符落地时,长出一口气,心里很是舒坦。

       还是说合唱吧。这十来年听的合唱大都是宗教曲目了,比较喜欢的是福雷的《安魂曲》、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巴赫的康塔塔147等。现场听过霍维格指挥根特合唱团的贝多芬《庄严弥撒》和扬颂斯指挥的《德意志安魂曲》,在教堂里听过无数次唱诗,还有为《放牛班的春天》配唱的一个法国童声合唱团。因此,合唱对于我慢慢地成为指向上帝的声音,合唱的政治功能似乎逐渐离我远去。

      然而今天我一下子被拉回往昔的岁月,看到台上的专业指挥,想起了当年极不专业的我。二三十年前了。年轻气盛,不谙世事,好出风头。听着全场千余人和身边同事的歌声,忽然意识到,以前那些随着我手臂挥动张嘴放喉的同龄人大概也如同今天的情形,不少被雄壮的音乐、庄严的仪式、众人齐行共鸣的气势所折服,随之将思想交出或丢开,任凭权力舆论裹挟自己的判断和想法。大概没有几个人会琢磨这音乐及歌词的实在含义和情感驱动,去思索这些歌曲所颂扬的概念究竟对自己意味着什么。我是相信英特纳雄耐尔一定会实现的,但一百年、一千年后的英特纳雄耐尔是什么,我不敢妄言。旧世界打得落花流水?相对明天,我们的今天是旧世界么?副歌第二遍结尾比第一遍高八度,这就足以预示历史的终结吗?唉,对于合唱的盲从遥远的宗教时代一直绵延至政教时代和今天的伪政教时代。音乐的力量是多么伟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 08:58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 08:59 编辑

      7月2日。北京前一周的雾霾被一夜大雨冲净。心情亦随之开朗。一大早,热辣的阳光就让皮肤微微灼痛,让我回忆起儿时这座尚且悠闲、美丽的城市。单凭这,今天就值得被记住了。

      邮箱里,几年前曾通信往来的英国美女Cordelia Williams说,她发行了第一张古典钢琴CD。上次帮她联系来华演出,人在国外,没发挥什么作用。希望以后她再来的时候能现场去听一听。

For more details about the CD and how to get hold of it, please visit:
http://www.cordeliawilliams.net/index.php/recordings/


      好在当前不单是中国和韩国琴童发愤图强,争抢古典音乐表演市场,欧洲的年轻人仍在维系着他们的传统艺术。西方音乐门类很多,觉得古典音乐束缚太多的可以选择任何其他类别。LORENZO GATTO的哥哥RUDOLPH玩爵士长笛,在家里办派对,不亦乐乎。

      看过若干次伊莉莎白钢琴和小提琴比赛,进入决赛的有一大半是东方人,澳籍华人还得到2009年冠军。但去年小提琴冠军俄罗斯小伙子 Andrey Baranov 是名符其实的出类拔萃,琴声大,有穿透力,速度极快且清晰,慢板交待得很好,有不少奥伊斯特拉赫的影子,水平远远远远地在他人之上。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 13:53
坚持到了下午,殊为不易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7-2 16:38
再现08年奥运会之钴蓝色?[attach]72309[/attach][attach]72310[/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7-2 20:47
碧空如洗就是这样的感觉。
有一回,一场夏雨过后,站在蓝岛大厦上可以一路看见遥远的西山,但那样的机会在北京一年中也就一回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 21:10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3 10:01 编辑

      五年前,VERYCD还能随意下载APE文件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一张原版碟与自刻的APE光碟做比较。那时觉得两者区别很小,如果是听音乐而非听音效,应当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今晚心血来潮,拿同版本黑胶来做个比较。曲目是COLIN DAVIS指挥BBC交响乐团,BISHOP KOVACEVICH演奏的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在大概用同样价格分别购置的CD和黑胶系统上对比,不幸黑胶又赢了。我打心眼里是希望两者差不多,这样不论收集CD还是黑胶都不会有遗憾,可以安心下来听音乐。偏偏屡试不爽,同版本、同档次比较,黑胶的韵律感、活生感总是优于CD。
      我自己弹一点点钢琴。钢琴独奏和协奏曲现场也听过很多,有时离钢琴近,有时离钢琴远。贝五协奏曲现场至少听过四五次,印象最深的是俄罗斯小伙子DENIS KOZHUKHIN激情四射却又收放自如的演奏。我不能说黑胶的声音完全像现场,因为我的系统只能算MID-FI,细腻程度和冲击力比我听过的六位数人民币以上的系统要差一大截,特别是音场和动态,都只能算是精缩版。但比起CD来,钢琴声音要真实得多,润泽得多,高音和低音部分音色的差异更加明显,而且能听出更多BISHOP在力道和踏板上的微调,这对于欣赏他相对周正、沉着的诠释风格还是很重要的。我相信好的CD系统也会有好的表现,但想赢同价位的黑胶系统可能也不大容易。
      这样说来,90年代后的录音我们只能听CD(也有SACD、XRCD等等),90年代以前特别是模拟时代的录音,似乎还是听黑胶为宜。当然这样分割有些机械,而且真要做到代价也不小。
      关于贝五,能说什么呢?大家有太多的心得和评论了。这个评论似较专业:http://www.docin.com/p-154193503.html
      我个人体会,贝多芬作品的慢乐章极少有像第五钢协或第八奏鸣曲“悲怆”那样能够被哼唱出来、容易记住的优美旋律,但在结构和气氛上却能营建出与头尾乐章形成巨大反差却相得益彰的效果。我认为,最杰出的慢乐章是第四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虽然它弦乐部和钢琴部两个截然不同的旋律都不大容易在嘴上唱出来,但完全可以在心里跟唱。这一段音乐本身的创意和内部构架就已令人惊叹,与第一、三乐章的结合更突显所谓“奥弗斯冥游”的独特画面,形成在情感和理智两个层面上对听者莫大的冲击。几次在现场听,快乐章演奏时能看到周围的听众有走神的,而到这一乐章所有人都瞪着眼睛、屏着呼吸、扬着脑袋,死死地盯住台上,直到钢琴最后上行的叹息结束,大家才跟着呼出一口气。



作者: scfan    时间: 2013-7-3 08:43
VeryCD现在只对铜牌以上会员开放下载链接,但有办法可以绕开

方法一:改地址,详见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4460646/

方法二:看到VC的资源后,直接在电驴里搜种子,都能找到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3-7-3 21:56
回复 scfan 的帖子

下载verycd资源,也可以搜索“simplecd”,在得到的链接网站直接下载。资源和VC一样的。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4 14:26
      奥伊斯特拉哈的唱片既多又杂,我点了点几年收下的黑胶,大约70来张,多数是12寸的,也有若干10寸的,发行公司包括Philips, Columbia, Melodiya, EMI, Acropole, Musidisc, MMS, DG, Colosseum, Delta, Chant du Monde, Bruno Hifi, Plaisir Music, Everest, Helidor, CBS, Supraphon, London, Angel, Vox, Minivox, Allegro等,其中有大公司头版、再版,也有小公司不知复刻几手后的出品。其中DG和COLOSSEUM的一些MONO录音虽然乐队不中听,但小提琴声音和韵味都表现极佳。下图这张CBS的复刻版有一定可听性,但音量得大些,才能将运弓和力道展现出来。
作者: keli    时间: 2013-7-4 20:52
70 多张大奥黑胶,不得了!我也是大奥迷,但是没有黑胶。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5 07:07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6 09:38 编辑

       我开始收集黑胶时不太重视版位,有什么收什么,所以难保质量好。像贝多芬小提琴协奏曲,有奥氏和USSR RADIO、MOSCOW、NPO合作、GAUK指挥,和USSR SO合作、康德拉辛指挥,与RPO合作、GOOSSENS指挥,与STOCKHOLM SO合作、EHRLING指挥,以及著名的ORFF乐园克路易坦指挥的版本。遗憾的是,克路易坦版是法国EMI复刻,EHRLING在COLUMBIA,GOOSSENS在DG的都是单声道。虽然如此,欣赏奥氏吟词般的乐句风格,是不会受什么影响的,而且MONO有MONO的特点,注意力相对更集中在提琴的倾诉中。
      20多年前,还没机会比较广泛地听各路小提琴大师的演奏,曾机械地认为海菲兹和奥伊斯特拉哈是上世纪后半叶小提琴世界的两座并列高峰,一个是技术派,一个是情感派。再加上看到两个人的相貌和演奏时的姿态,还有那倍受争议的CD听音效果,于是断定海菲兹冰艳,奥伊斯特拉哈温厚,前者诠释作品的格局和气度稍小些,后者通过节奏和韵律有意回避掉一些技术难点。
      不断地听,不断地听,听各种各样的新旧录音,听各个国家各个层级乐手的表演,两位大师的形象在我心中神性越来越少,“人味儿”越来越浓。我现在认为,对于任何演奏者和听乐者,海和奥都是不可逾越的高山,都是值得一生沉浸的海洋。但古典音乐的路上群峰林立,波涛翻滚,风景朝夕变幻,悲喜四时不同,实在是应该放宽视野,拓宽耳界,欣赏各种文化背景和技艺特点的大师演奏。一流大师偶尔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时候,那些不太出名的琴者有时也忽现神来之笔。有时候,一些中规中矩的演奏成了听乐的一个标杆,以此为基点能够更好地享受不同风格之演绎勾绘之不同风景。
      有趣的是,在钢琴界,也一度存在着霍洛维茨与里赫特两座顶峰。比较粗略地说,霍氏与海氏都离开故乡前苏联,在美国发展,又都是以精湛、骇人的技巧闻名;里氏和奥氏都在前苏联环境及俄罗斯文化中土生土长起来,对乐器、乐团、录音公司、演出环境的要求随合得多,没那么个色,演奏中特别讲究乐句的线条流动和曲目的整体格局,音乐的呼吸感似乎比另两位更加贴近人的自然状态。当然,这里的自然不尽是平静,也包括情绪的波动和心情的起伏。
      我不知道,美国这个“新生代”的、崇尚竞争、奋斗、成功的,依靠技术进步保持经济领先的,充满探索精神和多样性、同时经常失于浅薄的文化环境,是否对霍氏和海氏风格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是否他们二位留在俄国,到中晚期会形成其他的演奏特色。观众热情的掌声是否让老霍当年无法放弃展现浪花般的琶音和精准有力的八度大跳,而日复一日的超技炫耀是否让他厌倦进而四度淡出舞台,每每复出时变换心性、脱胎换骨,及至晚年渐入仙境?而前苏联的文化和政治震荡,如果我们放弃偏见,不跟着西方人云亦云,是否令里、奥、吉列尔斯、索夫朗尼斯基等人更趋复杂而深刻?这样说,阿斯肯纳吉对于体制的背叛是否从另一个角度造成他艺术深化的丧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7-5 08:50
EHRLING版虽然是MONO的,但音质非常好,很多爱乐者认为不比克鲁伊坦版差甚至更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7-5 16:46
五年前,VERYCD还能随意下载APE文件的时候,我特意买了一张原版碟与自刻的APE光碟做比较。那时觉得两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2 21:10

皇帝钢琴协奏曲我最喜欢巴克豪斯和克劳斯的版本,50年代的MONO录音,克劳斯没有立体声唱片,他的《指环》也是MONO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7-6 12:57
巴克豪斯属于莱比锡学派。他的演绎追求理性和抒情性的结合。
他的作品大气磅礴、势不可挡。尤其擅长贝多芬和巴赫.......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7-8 09:44
石南根  发表于 前天 11:50
为什么总有人批评巴克豪斯粗放?如果没有他,贝多芬演奏史会缺一大块!

---------------------

巴克豪斯是我最喜欢的钢琴家之一。也许“之一”都可以去掉。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9 00:06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9 00:30 编辑

      既然巴克豪斯被称“狮王”,印象里理当是凶猛豪放的,贝多芬的奏鸣曲和协奏曲更应该给他恣意咆哮的空间。但我听过的这些唱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那些坚定而沉重的段落,而是那些绵密、飘逸、内秀的片段,如WALDSTEIN第二乐章如歌的主题,如HAMMERCLAVIER第三乐章中的赋格。即使在强劲的主题上,他的琴声也不是狂躁、放肆、摧枯拉朽、蛮力前冲的,而是沉着、果断、头尾截齐、规整有度的。也许我们中国人心目中的“狮”与欧洲人不同?是否德奥演奏家依照传统,都不会放纵地槌击琴键或滥用踏板,使前后音符的延音接连成片、含混重叠,进而影响ARTICULATION呢?
      网上有他弹奏第四协奏曲的视频,第二乐章的慢板里,他粗大的手指常常如揉弦般在琴键上按动,我想这个动作对于发声应该是没有什么影响,只是他主观上在乐思中寻找韵律的动作反射吧。      

[attach]72651[/attach]
      上面是若干贝多芬钢琴奏鸣曲,DECCA的MONO盘出世早,找NM的也不容易了。我不怕噼啪的杂音,欣赏好的演奏这算不了什么。LONDON盘似乎力道稍弱些,不知道是唱片本身的问题还是唱盘的问题。

[attach]72650[/attach]      上面是若干协奏曲,其中第五有三个版本,尚未听全,还不好评说。除了KRAUSS和SCHMIDT-ISSERSTADT指挥的,期待哪天听一下Knappertsbusch指挥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7-9 13:34
期待哪天听一下Knappertsbusch指挥的。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9 00:06

巴克豪斯和卡纳佩兹布什确实是梦幻组合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7-10 12:29
石南根  发表
他那版八十多岁演奏、DECCA录音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苍劲质朴。虽然我也喜欢RCA里赫特那版,但如果我现在猝死,我希望我老婆在遗体告别仪式放巴克豪斯这版,替代哀乐,呵呵。
-------------------------------------------------------------------------------------------------------------------
巴克豪斯的勃拉姆斯第二钢琴协奏曲我喜欢他早年和伯姆合作那个EMI版。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10 17:50
        敢问各位坛友,是否身边圈子里有古典音乐爱好者?我指的是平日里能够接触到的真人,网上的、通信的不算。我十几二十岁的时候,同学同事里还有一帮感兴趣的人,那时条件不好,但大家还讨论一下,交换磁带CD什么的。现在工作单位几千人,知道真正每天坚持听的不过二三人。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7-10 22:04
敢问各位坛友,是否身边圈子里有古典音乐爱好者?我指的是平日里能够接触到的真人,网上的、通信的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10 17:50


有,但是像我这么大瘾的基本上没有。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3-7-10 22:34
有啊,听古典如吸毒者二三人。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11 00:14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11 08:53 编辑

    [attach]72718[/attach]

      把听音乐比作吸毒,看上去虽然不那么舒服,真格地却就是那么回事。在我看来,除了那些突破调性、摒弃结构、追逐音响刺激、摆弄玄虚效果的“先锋”作品(其中有些作品已经出世多年),大多数音乐作品还是建立在声音横向的有序流动、纵向的音频和谐共振、乐思的缜密排列之基础上的,不论其隶属古典范畴,还是托生于流行乐坛。这样的音乐给人最强烈的心理暗示,应当是这个可知世界的固有秩序、内在规律、不竭动力和勃勃生机。对一个忙忙碌碌辛苦求生的普通人来讲,这样的音乐一定明里暗里在意识上提供了莫大的生存安慰和生命肯定,最简单地说,就是使人每晚能够神闲气定、安之若素地走向卧榻,带着对光明重现的期待和对生命延续的信任,暂时告别自我意识,跨入不可把握的乌有之乡。在疾病、创伤、变故、悲愁、惊悚等各种潜在事端和心境的威胁下,这种安慰和肯定需要一遍遍地不停歇地重复,才能够坚定一个人的生存意志。那么,对它便有了依赖,便成了“瘾”,便同吸毒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瓜葛。
      昨晚,便是在吸足“毒”物,寻得这样的安慰和肯定后,安然入梦的。昨晚的“毒”是海顿。不同的作曲家给我们提供了不同味道的“毒品”,每次可以东撷西择,来一剂混合物,也可以单挑一种味道,享用个透彻。这次单用的海顿,约胡姆指挥柏林爱乐的第88、98交响曲和ALLEGRI四重奏演奏的第54号作品。前两天读了辛丰年老先生的音乐笔记,他的文笔非常简明清秀,非常谦逊和悦,对专业知识不多的音乐爱好者来说,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几篇谈推荐曲目的文章,最后才讲到海顿,但对海顿的作品推崇备至。从他描绘的古典音乐作曲家年谱线看,也从我自己听音乐的感受说起,海顿是从巴洛克时期音乐讲求神性、采用复调、线条绮丽、乐队编制小等特点向古典时期讲人间故事、以旋律带动、乐曲结构稳固、音响随乐手增多日益厚重并从线条转入块面状态的发展进程中,一位开辟新天地的人物。然而,与海顿同时期也有其他作曲家做着同样的变动,他身前的亨德尔和身后的莫扎特也都在这一进程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海顿之所以能够屹立不倒,巍峨独立,是因为他的音乐有着不可替代的特征和风格。辛老评海顿的风格讲得很透彻了,我没有更多理论上的补充。从生活的、感性的角度讲一点,入睡前听巴赫,我指是认真地听,头脑是会兴奋起来的,因为必须跟随音符寻找音乐的线条,辨清声部的交织,越听神智越清醒。如果听莫扎特,情绪上会激悦起来,因为他大大小小每部作品都有触及情感深处的神来之笔,远不像随随便便听上去那样轻松自在,时常在他欢乐的表象下是深深的痛楚和忧伤。海顿,却永远是那么意趣生动、庄谐相映、沉着稳重、起伏有致,让听者不由自主地翘起嘴角,会心一笑,最后在一片详和与平静中积累起渐渐浓郁的睡意,带着一脑门子的幸福砸上枕头。
      老版的大禾花真是好听,我不知道是否因为这版是电子管录音,大提琴部音色凝练厚重,稳稳地托住其他声部,渐强和渐弱、突强和突弱,表现得生动活现。这对听海顿很重要。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3-7-11 08:19
石兄说的很透彻,在当今社会的潮流下能够有一点点精神食粮殊为可贵。
作者: 〖菊花古剑酒〗    时间: 2013-7-14 19:46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前两年我们上海乐迷经常赏乐喝酒,少则四五人,最多二十人畅饮聚会。本坛如alma等几位都是常客,最疯狂半夜12点说聚就聚说喝就喝,想想都让人无比激动与怀念。
作者: 〖菊花古剑酒〗    时间: 2013-7-14 19:47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有不少乐迷都潜水了,唤醒他们吧,呵呵。。。!
作者: 〖菊花古剑酒〗    时间: 2013-7-15 07:18
没。。。。。。。。。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7-16 21:41
还别说,DG是海顿交响曲录音中的重镇。从福特文格勒、约古姆的88交响曲到伯恩斯坦晚年的海顿交响曲,都是我的最爱。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17 11:26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18 18:20 编辑

    巴赫VS高大谊

      昨天一上班被领导一顿狠批,心情大坏。回到办公室,照着大老板的意思调整了一下工作机制,也算有了个交代。同事们离开后,心情仍不平静,便关上门看了一小段介绍卡洛斯-克莱伯的纪录片视频。临近片尾时,卡洛斯的姐姐一脸复杂表情地说,卡洛斯曾对她提起歌剧《罗恩格林》里埃尔莎的一句台词,”我可怜的弟弟哟“,那就是他。随后是一个卡洛斯在斯洛文尼亚山村里的墓碑的镜头,影片到此戛然而止。这是一部内容充实、线索交织的人物传记片,这样的结尾真是精彩,回味无穷。。。
     我知道,在我每天坚守近十二个小时的工作岗位上,我无法对谁提起这个片断并获得会心一笑的回应。我甚至怀疑每日里经常接触的这百十来号人中有谁会知道《罗恩格林》。我不怪他们,现在生活不容易,难有闲情逸致,但我庆幸我能够有所了解,能够一知半解地读懂大师姐姐那似笑非笑的表情,我庆幸在极品论坛上讲这事,会有不少朋友会心一笑。这种生活的多元就如同发达的生命根系,支持着健康和成长,排解掉压力和毒素。
     回到家已经很晚,胡乱从架上抽出两张从未听过的黑胶,一张主要录的是KODALY的HARY JANOS组曲,另一张主要听的是鲁宾斯坦演奏巴赫的《恰空》。后来才意识到这两个曲子差不多是站在传统古典音乐曲目范围的两端。前者是20世纪上半叶的东欧民族风,讲述一个既世侩又励志、既诙谐又感伤的民间故事,旋律性极强,音乐主题鲜明,音响动态大、色彩鲜丽,还有类似中国扬琴的欣巴罗(Cimbalom),让人联想到匈牙利与中国的民族和历史渊源。后者是巴洛克时代复调巅峰之作,似乎没办法随之歌唱,也不好建立什么音乐形象,但和声与织体变化之丰富令人瞠目,鲁宾斯坦又是个“大线条”的专家,高低强弱对比撑得很满,把一架钢琴弹成一个乐队。
     好在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元。伴随人类社会的生长,文明在交融、在同化,同时也在创造、在变革,文明内涵的多元性只在增长,不会减弱。我们生活里的许多冲突,有时并非源于争夺实际利益,或是争抢心理高地,而是由于视野为生计所困、对一元性的习惯执着、在事物表象层面被迷惑造成的。当下我更喜欢听《恰空》,但我曾被高大谊的绚烂色彩和“东方”旋律所摄服,没准儿哪天又听出其他的味道来。我没有其他钢琴家演奏的《恰空》(注:施纳尔贝兄在下面一楼指出此句错误,我还有米凯朗杰利的录音呢。顿首叩拜!),也不懂布索尼如何把小提琴的曲子改编成钢琴版,但这些未知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告诉我穷此一生也不足窥知这个苍宏世界的万一,未来的几十年没有机会坠入无聊和虚空。而我只有低头跪拜,向天地和同路人揖求点滴,才能维系一丝丝充盈和幸福。

     RCA的DYNAGROOVE系列受到网上听家批判,我听着还不错哩。有时音响不够班也有好处,嘻嘻嘻。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17 23:02
巴赫VS高大谊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17 11:26

抱歉,本来想写一段的,今天太忙了,发了图后就没时间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7-18 16:44
我没有其他钢琴家演奏的《恰空》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17 11:26

兄台在40楼贴了一个米开朗杰利演奏的布索尼巴赫改编曲,里面是不是没有《恰空》的?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7-18 20:32
有精神世界生活的也不比没有精神世界生活生命的幸福感指数高到哪里去,但有精神世界生活的一定对当下这个缤纷芜杂世界的缓冲能力更抗压。但生活在精神世界的也不必妄自尊大或自我陶醉,这就好比一个二元次世界的并存,并行不悖。
但我以有幸精神世界的潮起潮落而幸福着。
和石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7-20 08:15
石兄谦虚了。我没有布索尼的巴赫改编曲《恰空》的LP的,我只听过三个版本的CD,分别是鲁宾斯坦、切尔卡斯基和普列特涅夫。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1 23:04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4 10:46 编辑

      昨天有幸拜会了M33兄,度过了一个十分愉快且收获巨大的下午。若非为了夫人令,回家喂食小狗,恐怕还要盘桓更长时间。M33兄黑胶收藏丰富且质量上乘,经过十多年的淘炼,留在手中的皆是极品。整整六个小时,所有选出的曲目只能蜻蜓点水,浅尝即止,但也只是冰山一角,抓了些M33兄收藏的皮毛。虽然每张碟试听不过三五分钟,辛苦主人上够下翻,不停地找碟、拆封、播放、收拾,但足以达到开眼界、长见识的目的,所要了解的基本信息均已呈现,再加上M33兄略予点拨,不难留下诸多有益且难忘的心得。  

      心得一:到老录音中去淘宝吧。我们听了匈牙利四重奏、布达佩斯四重奏、索夫朗尼斯基、奈、克莱斯勒、玛尔茨、内弗等老一代大师的录音。那些活跃在半个世纪前的音乐家们留下很多宝贵资料,尽管是单声道,尽管从音响层面和还原现场角度看有不少缺失,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它们如实反映了在那个没有电视、互联网、出门靠火车、轮船的时代,人们对音乐演奏的偏好和趣味,在许多方面对今天的演奏和欣赏都有启发。我不敢否定新锐,但可能出于商业利益,市场推新的力量比挖旧大得多,但论艺术价值,啃老比较有保障。   

      心得二:音响效果对听音乐真的真的很重要。M33兄谦称自己的系统是“中低端”,但比起我自己用的高班许多许多。选了一张我比较熟悉的贝多芬大提琴奏鸣曲,PHILIPS的RICHTER与ROSTROPOVITCH,在M33兄系统表现出的力道、细节、结像、动态、色彩变化等让我明白,我此前错过了许多两位大师的卓绝之处,也错过了贝多芬不少精妙之笔。虽然常去音乐厅,但听大师的录音如同现场坐在第八排正中间,感受也会非常强烈。当然音响升级所需费用不是一星半点,但从中挖掘出的音乐内涵实在是要深刻许多。这又是令人十分纠结的了。

      心得三:音乐和音响发烧是一项集体运动。我因为工作关系,近二十年居无定所,过几年就要搬来搬去,而且我此前不习惯挂在网上聊天,所以朋友圈不得不随居所改变。但交流太重要了。M33兄与其他前辈(虽然兄仅长我一岁,但出道早、入行深)相互切磋交流,在知识和感受以及硬软件的建设的积累方面比我“一个人战斗”发展快得多。以后要向诸位高手更多请教才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极品和其他论坛真是功德无量。

      心得四:软件的积累要精心选择。M33兄早就放弃了CD,只留下黑胶。虽然我非常理解、赞同他的做法,但我想我们都不强求别的朋友也接受这一观点。我自己还留有不少CD,而且理想是搞个免费大硬盘听原始数码录音,嘿嘿。相信终有一天会实现。但收黑胶是需要精心挑选的,目前我的积累大而无当、滥而不精,问题多多。M33兄收放有序,沉积下来的都是精华。因为听乐需要时间,留在身边的一定是准备反复再听的,普品听到一次就放它们走好了,其他朋友或有需要呢。毕定这些都是身外之物,留在心中的才是实质要物。

      心得五:古典音乐需要推广和引领。兄与我忆及80年代开始接触古典音乐和90年代初烧的激情岁月,都感慨当时的执着与艰辛,感叹今日听乐与发烧之没落式微。我们都认为,古典音乐的欣赏虽非小众苟行,亦非大众普罗的娱乐。然而这些曲目和演奏录音经过这么多年还受到一众追捧,其内在价值不会消亡。我认为,不必为后来的听众担心,古典音乐一定会成为有见识、有心机、有感情、有历练的人的精神必需。我那位博学的同事早年沉迷于重金属,读书多了,经历多了,一碰古典音乐就掉了进去,至今不能自拔。也许这些玩艺儿对于一般年轻人来说沉重了些,但我相信进入而立之年,有心的人当不再满足于直白的表达和空洞的呐喊。先行者提供点化的契机,也是十分必要的。兄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后生,广东的老郁更是奋力提携,颇有傅雷与傅聪之势。

      再次感谢M33兄的热情招待和指点。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7-22 11:41
心水之贴。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3 23:36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3 23:42 编辑


[attach]73136[/attach]

      夏夜听冬之旅,别有一番味道。苏哉号称男中音的吾德利希,以嗓音甜润著称。我觉得有意思的是他作为法国人的德文咬字,似乎比菲舍尔-迪斯考更有“念白”的韵味。

    (以下转自他处)法国低男中音歌唱家杰拉德·苏哉(Gerard Souzay)原名杰拉德·马塞尔·提色蓝(Gerard Marcel Tisserand),一九一八年十二月八日诞生于法国安杰尔一个音乐世家,他在大学时主修哲学,所以他在成为职业歌唱家后还是广泛的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哲学系毕业后,去巴黎想继续深造哲学,但受到皮埃尔·贝纳克(Pierre Bernac)的赏识而学习声乐。他的老师还包括克罗查(Claire Croiza)﹑马库克斯(Varni Marcoux)与罗特·雷曼(Lotte Lehmann)。随后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1940-1945)学习,是一个常常拿奖的学生。

  苏哉在1944年开始他的职业演唱生涯,1950年首度在纽约登台,歌剧的首演则是在1958年法国艾克桑·普罗旺斯音乐节上,演唱切马罗扎《秘婚记》及珀塞尔《狄多与埃涅阿斯》中的角色。从此他的歌剧演唱生涯与音乐会演唱平行发展。1960年受到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的邀请到纽约市立歌剧院演唱蒙特威尔第的“奥菲欧”一角。1962年受安塞美之邀到罗马演唱戈洛德(德彪西《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一角。同年,苏哉也在巴黎喜歌剧院演唱这个角色庆祝德彪西一百周年诞辰。1963年在巴黎歌剧院首度饰演“唐·乔万尼”。1965年首度在大都会歌剧院登台,饰演《费加罗的婚礼》中的伯爵。他在这年也同时首次在维也纳国家剧院与慕尼黑歌剧院登台。苏哉非但以他惊人的语言能力著名,也因为他开的讲座而受到尊敬。

  苏哉灌制唱片共有四十三年之久,包括七百五十个不同曲目,用至少十五种语言歌唱。苏哉通常都是独唱,绝少与别人一起重唱,例外的二重唱录音是与他女高音的妹妹杜雷恩·鲁宾与阿美玲合作的。

  苏哉的歌声优美,给人高雅的感觉。他对音乐的诠释细腻,让人觉得很有深度。这可能与他钻研哲学、博览群书有关,他的法文歌曲成为演唱的典范,是所有后辈学习唱歌的学生学习的对象。至于如舒伯特与舒曼的德国艺术歌曲,有的乐评家评论苏哉的演唱,甚至超越菲舍尔-迪斯考。不管其真实性如何,他们一位在德国,另一位在法国分庭抗礼,在歌唱领域中分执牛耳亦是不争的事实。如今苏哉作古,但他留下的录音必将不断留传下去。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3 23:45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4 11:04 编辑

[attach]73137[/attach]

      下决心再从头到尾听一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选的是阿劳在PHILIPS的录音。
      贝多芬的9首交响曲、16首四重奏、32首钢琴奏鸣曲,仿佛杜甫的“秋兴八首”,有着内在的前后关联和发展,都可以当作一部“大”作品来听,听出人生的旅程、心性的成熟,这在乐史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勃拉姆斯的4首交响曲可以连着听,但其演进嬗变的进程远不如贝多芬明显易见,特别是缺少反映青年时代的昂扬朝气的一节。海顿、莫扎特的四重奏,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和奏鸣曲,有年代变迁和技法变化的印迹,但似乎原地踏步的时候多,迈步前冲的瞬间少。马勒的交响曲可能是可以串着听的,但那伟大的第二让随后几首光彩暗淡许多,而且他在配器上的耍宝和音乐织体的繁复容易使人产生听觉疲劳。从长度讲,瓦格纳的指环也算是独自构成的一部“大”作品,但那必定是一部戏,有情节,有人物,还不好比对贝多芬的人生写照。
      上班族这么听上一遍,是件十分辛苦的事。照我现在的情形看,恐怕要两三个星期,对于连贯而深入地感知乐曲大大的不利。而且晚上经常不能自持,面对着唱机一阵阵堕入假寐,实在有负这么好的音乐。想起来还有肯普夫、巴伦伯伊姆、施纳贝尔(CD)的整套,以及巴克豪斯、古尔达、布伦德尔、里赫特、吉利尔斯、季雪金、鲁宾斯坦、塞金、霍夫曼、姆拉维奇等等等等的部分录音,只能长叹一口气,京畿居不易啊!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4 10:44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4 15:44 编辑

回复 石南根 的帖子

看到郁兄的女儿孝敬老爹的丛书了。
萨义德的原文精彩之极,我只看过节选。但是查单词得费许多功夫。萨真是大学问家,用词极为精准,拉丁词根的单词用得特别好,对我来说这就意味着不停地翻字典。我还是偷懒看中文吧,确实觉得译文拗口。好的外语真的很难翻得出彩,就像好的中文翻成外语也失去了韵味。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5 11:30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5 15:54 编辑

[attach]73196[/attach]
      我很幸运,家里的小狗狗不怕听音乐。忘了谁说的,狗耳朵很敏锐,我也怕音响声音放得太大,损伤他的听力。但似乎这小子没啥反应,只要不是突然敲大鼓什么的,他都安之若素,还经常呼呼大睡。
      图中的唱片是58年的DG大禾花,136系列的,声音还可以,瓦格纳的合唱选段。但指挥PITZ的音乐处理和卡拉扬、塞尔、索尔第、肯培等人的都不一样,格局和气势似乎小了些,很文气,不知道是拜罗伊特乐团的缘故,还是录音效果的作用?




作者: Merlin    时间: 2013-7-26 17:38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幸福。。。。。。
    人生充满变数和吊诡,在欲望和名利的漩涡中,音乐犹如一根巨大的浮木,是喘息、休整乃至生存最后的指望。"

    眼泪哗哗哩!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7-26 21:56
我很幸运,家里的小狗狗不怕听音乐。忘了谁说的,狗耳朵很敏锐,我也怕音响声音放得太大,损伤他的 ...
石南根 发表于 2013-7-25 11:30


除了合唱音乐会之外,通常合唱指挥只管给合唱团排练,不管演出。Pitz是专门的合唱指挥,而且常年蹲在拜鲁伊特。想必他真正登台指挥合唱团演出瓦格纳的机会非常少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3-7-27 00:22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3-7-27 06:04 编辑

      暑假了,准备出行。听音乐的事暂且放一放。这就又勾起一个话题:音乐和季节。

      在欧洲,夏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所以音乐厅的音乐季演出七月上旬就杀青了,九月第一周才恢复。但是其他形式的音乐演出活跃起来,尤其是那些露天的、在公园里以某某古堡为背景的、借用社区或教堂场地的、曲目或主题轻松的各类演出。一些专题音乐节会集中在两三周内举行,不少二线的演奏家们频繁走穴,那些半专业的音乐团体更是有了用武之地。夏天似乎不大好演奏什么马勒或布鲁克纳之类的沉大作品,明媚的阳光、和润的暖风、清凉的啤酒、葱茏的绿植。。。这些都让人身体更加灵动,胃口更加健硕,皮肤更加黝黑,但思维变得有些迟钝。所以那些关于生生死死的思考,还是留给肃杀的秋冬吧。夏天的音乐是世俗的音乐,生活的音乐,偶尔是放纵的、酒神的音乐。
       “唱片演奏家”们会遇到一些麻烦。器材是热乎乎的,空调是咝咝响的,太阳落山晚,窗外老是亮的,时常会下雨,窗玻璃就哔哔啵啵地闲不住。楼下纳凉的人总免不了哈哈地笑,狗儿们也唁唁地叫,烧烤摊发出的不仅仅的肉味和烟气,更是背心、拖鞋、蒲扇、与朋友漫天神侃的想象诱惑。真正夜晚来临的时候,离就寝的时间也就不远了,要是死命撑着再听上两三张,明天起床将无比痛苦。
      好不容易捱到了暑假,有了大把的时间,可以整本整本地听歌剧了,可以比对同曲目七八个不同演绎了,但外面的世界在呼唤啊,都憋家一年了,是不是也该收拾行囊,去感受一下原野和乡村或是古老的灿烂的历史文化了。嗯???嗯。。。也许夏天就是这样,听音乐的事就得暂且放一放吧。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7-27 08:53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3-7-27 09:07 编辑

Wilhelm Pitzf不仅出现在拜罗伊特,应Walter Legge之邀,亲自挑选歌手组建了爱乐合唱团,录制了大量的爱乐乐团的唱片(其中最著名的就是Klemperer指挥的《德意志安魂曲》、《马太受难曲》、《合唱交响曲》、《弥赛亚》、《魔笛》等)。同时在60年代之后,又时常出现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与伯姆、卡拉扬合作制作歌剧。1963年更是在科文特花园歌剧院指挥了布里顿《战争安魂曲》和亨德尔的《弥赛亚》。[attach]73293[/attach][attach]73295[/attach][attach]73297[/attach][attach]73298[/attach][attach]73296[/attach][attach]73299[/attach][attach]73294[/attach][attach]73302[/attach][attach]73303[/attach][attach]73304[/attach][attach]73305[/attach][attach]73306[/attach]
这张单独录制的拜罗伊特合唱团的录音,确实是他唯一的专门录音。
[attach]73292[/attach]


作者: qinshiyue    时间: 2013-8-2 09:55
从头到尾仔细的拜读了石兄的美文,感慨颇多,兄涉猎广泛,且见解独到,更让我感动的是石兄的认真、细致。受益匪浅!期待兄再出新书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