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免题 [打印本页]
作者: liao 时间: 2013-6-21 11:31
标题: 免题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3-6-21 11:38 编辑
德国人在青岛修的下水道,百年后,青岛暴雨安然无恙。有人想起这事来了,进去一看完好无损,只是一些零件需要换。给德国打电话,人家说原来的公司早没了,不过根据德国施工标准,在老化零件周边3米范围内可找到备件。
事儿不知真实否,青岛的朋友可以证实一下。
作者: liao 时间: 2013-6-28 11:42
“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结伴旅行、开读书会。但现在,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他们为了挣钱而选择职业,而不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像中年人那样为了柴米油盐精打细算。他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世故的,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
——《遏制全球经济的爱情》 西班牙《世界报》
不评论。
作者: wangziyuang 时间: 2013-6-28 12:11
回复 liao 的帖子
那些不用为房价担的,也没有吟诗旅行,开读书会啊。
作者: liao 时间: 2013-6-28 12:17
回复
那些不用为房价担的,也没有吟诗旅行,开读书会啊。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6-28 12:11
我想,这句作者的用意大概是泛泛地说说,类似如此这般,而不是特指。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6-29 00:21
有同事说,他向往古时的青楼文化(不是妓院)。因为那些个青楼里的女子个个能歌善舞,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而且会谈恋爱,而那些个想进青楼的公子哥爷们,光出钱不行,还得有才华,否则那些个美人还不愿见你。大家聚在一起比才华、比知识、吟诗作赋、接对子,喝酒品茶,这是下班后多么健康的业余生活呀!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10 10:04
玛格丽特· 伍德沃德,美国著名的女少将。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航空工程专业毕业,1983年加入空军。
美国空军第17军指挥官,负责美军在非洲的所有空中行动。曾参加过巴尔干、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飞行时数达3800小时以上。指挥美国在利比亚的空中军事行动,是美国第一个指挥如此重大作战任务的女性。
目前在总部设在德国的美军非洲司令部负责空中作战行动。
[attach]72692[/attach]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10 10:29
刘敏,47岁任少将,我军最年轻、最美女少将。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一级演员,全军“三八红旗手”。1994年至1998年随丈夫去美国。1999年起任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主任。率军艺选手夺得“桃李杯”金奖,实现金奖零的突破。担任全国各类型舞蹈比赛评委。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委员、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军艺术系列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理事、中华全国妇女基金会理事。
[attach]72694[/attach]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3-7-10 10:48
本帖最后由 时光车间 于 2013-7-10 10:50 编辑
感谢美国少将,威猛武技悍卫世界和平,保我中国少将得歌舞升平……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7-10 10:52
比的有意思。
作者: FIM 时间: 2013-7-10 11:03
还是中国的少将耐看。美国的少将太强悍了
作者: feiling30 时间: 2013-7-10 17:28
一将功成万骨枯啊!哎!
作者: curithir 时间: 2013-7-10 21:45
作为一个地球人,我有时候很庆幸这个星球的老大是美国人,而不是其他国人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3-7-11 00:37
专业技术军衔与正经海陆空警军官军衔不具类比性。所谓专业技术军衔算是中国特色吧,其实文艺兵顶专业技术军衔俺个人觉得有点儿牵强。美军其实原来也有专业技术军衔,但并不单独归类,钱学森以前不美军上校吗?
解放军里有军官军衔为少将的巾帼,比如:空军少将岳喜翠,广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功勋飞行员。
中国目前尚没有什么战争战役指挥官型的女将军倒是真的,也没怎么四处打仗最近,慢慢儿来。不过反正咱中国人多,爷们儿闲着也是闲着,且轮不着女士们流血牺牲去呢。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12 11:41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3-7-12 11:46 编辑
布隆伯自2001年上任纽约市长以来,连任三届。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在拥挤的地铁里常常没人给他让座,只能站半个小时。他还取消了纽约78%的政府特供车。
[attach]72751[/attach]
照片拍得好。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3-7-12 11:52
睢人家布老哥,站得那个稳呀!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12 12:29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3-7-12 13:31 编辑
是啊,高以下为基,贵以溅为本,所以很稳。无本之富贵,尤如没有修好排水和地基之楼阁,却试图长久,怎么可能做到呢。
作者: myzcj 时间: 2013-7-13 19:27
中外对比鲜明,呵呵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15 12:47
一对年轻的夫妇对面搬来一户新邻居。第二天早上,当他们吃早饭的时候,年轻的妻子看到了新搬来的邻居正在外面洗衣服。
妻子对丈夫说道:“那些衣服洗得不干净,也许那个邻居不知道如何清洗。也许她需要好一点的洗衣粉。”
丈夫看了看了妻子,沉默不语。就这样每次邻居洗衣服,妻子都会这样评论对方一番。
大概一个月后,年轻的妻子惊奇地发现,邻居的晾衣绳上居然悬挂着一件干净的衣服,她大叫着对丈夫说:“快看!她学会洗衣服了。我想知道是谁教会她这个的呢?”
她的丈夫却回答到:“我今天早上一大早起来,然后我把玻璃擦干净了。”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15 20:55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3-7-15 21:30 编辑
望远镜延伸了远方的视野却收窄了近处的视角,转个角度却不过让你看不见了其它角度,这就是远近宽窄的关系。金丝织成的漂亮衣服,同时也是身体的束缚。智慧的道理,当你以为什么是智慧时,就已经不是智慧。
作者: wangziyuang 时间: 2013-7-15 21:44
回复 liao 的帖子
liao兄,意味深长啊。
作者: alma 时间: 2013-7-16 01:15
布隆伯自2001年上任纽约市长以来,连任三届。每天坐地铁上下班,在拥挤的地铁里常常没人给他让座,只能站半 ...
liao 发表于 2013-7-12 11:41
美国有非常伟大的清教文化的传统。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17 10:28
一友告诉,他小孩的高中(省名校)同班(重点),几年内陆续有超过80%的同学去了美、欧、澳、加、港(美最多)读本读研。谈起外国教育,大学排名、专业什么的,清楚得很。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19 10:34
准备美加自驾,查收费资料见这张图,不知真假。有熟悉的朋友么?
[attach]73026[/attach]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19 23:18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3-7-19 23:22 编辑
准备美加自驾,查收费资料见这张图,不知真假。有熟悉的朋友么?
liao 发表于 2013-7-19 10:34
忘了说,这是收费站示意图。我们的收费站布局当然是真的。只是想问知道的朋友,美国的收费站是不是真的这么少。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7-19 23:37
忘了说,这是收费站示意图。我们的收费站布局当然是真的。只是想问知道的朋友,美国的收费站是不是真的 ...
liao 发表于 2013-7-19 23:18
很多高速是不收费的。也有的要收费,100公里3美元这个水平吧。
作者: Jwang 时间: 2013-7-20 00:32
忘了说,这是收费站示意图。我们的收费站布局当然是真的。只是想问知道的朋友,美国的收费站是不是真的 ...
liao 发表于 2013-7-19 23:18
美国的收费基本是可忽略不计的。我打算今秋去法国自驾,看了人家包括这里的甲米兄的自驾游很吸引人,我从未自驾游欧过,打算试一下。在美自驾要有换手较好,美地大,开五六小时还没走太多点。我查了下法国,差不多十二小时横跨整法国,这太容易了。不过我打算在某些地区走小路。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20 07:20
随便翻开一只股票,都是一段人生,不同时期,选择的行业不同,结果差异很大。同样的行业选择的个股不同,回报差异很大。人生也是,选择科学的人生观,始终具备求知探索的欲望,存疑的态度,悲天悯人的情怀,始终与真理为伍,你将如太阳般光亮如新。我们需要借助一双远方的眼睛来看现世,一切都如此清晰透彻!在一段时间内确定行业,其间的起伏高低实在不值一提,而人生的沉浮亦是如此,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承认一切事物皆是动态的,这是科学又严谨的态度,所以坚守一种固执的思维无论在股市或是人生都未免有些刻舟求剑!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20 13:34
美国的收费基本是可忽略不计的。我打算今秋去法国自驾,看了人家包括这里的甲米兄的自驾游很吸引人,我从未 ...
Jwang 发表于 2013-7-20 00:32
游欧最好时不时走走小路,多到一些小镇看看。
祝Jwang 法国顺利成行。
欧洲旅游知名的城市以前看了不少。我设想,以后有时间了,准备分几次在欧洲边走边住,专走小镇,合适的住上2、30天,混入当地生活。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20 13:42
很多高速是不收费的。也有的要收费,100公里3美元这个水平吧。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7-19 23:37
这是好消息。看看图上,咱们的收费站密密麻麻的,花银子不说,还不能一路畅通。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23 22:57
点评
病愈感悟?身体可要重视保养啊!
------------------------------------------------------
谢谢S兄关心,虽是小病,却也略有感悟:世事本无常,唯有将心放,只有用我的不变来迎接这世上的变化万千.......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24 22:21
点评
确定了这,人就会坦然。做到虽然难,心态很重要。
-----------------------------------------------------------------------
记得liao兄以前说过"论坛也是一江湖",这个“江湖”教会我很多东西,并影响着生活中的我。这两年来,做事想事学着理性多于感性去思考去行动,话也越来越少了,以前觉得很新奇的事情,现在也觉得越来越平常了……学会了接受,学会了等待……,对现在发生的或者将要发生的事情,慢慢地不再慌张不再害怕,坦然接受,太喜太悲在脸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少了,也学会了所谓的“淡定”,虽然“淡定”现在有些贬义,但也很形象地形容我现在的状态。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29 11:34
转一篇现居上海的印度工程师写的文章。
《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孟莎美)
我坐在从德国法兰克福飞往上海的飞机上。正是长途飞行中的睡眠时间,机舱已熄灯,我蹑手蹑脚地起身去厕所。座位离厕所比较远,我穿过很多排座位,吃惊地发现,我同时穿过了很多排ipad――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
这一幕情景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里。其实在法兰克福机场候机时,我就注意到,德国乘客大部分是一杯咖啡、一份报纸、一本书,或者一部kindle、一台笔记本,安静地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中也有阅读和工作的,但不太多――大部分人或者在穿梭购物,或者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
中国是一个有全世界最悠久阅读传统的国家,但现在的中国人却似乎有些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一次我和一位法国朋友一起在虹桥火车站候车,这位第一次来中国的朋友突然问我:“为什么中国人都在打电话或玩手机?没有人看书!”
我一看,确实如此。人们都在电话上(大声谈话),不打电话就低头写短信、刷微博或打游戏――或喧嚣地忙碌,或孤独地忙碌,惟独缺少一种满足的安宁。在欧洲,火车的速度也许已经没有中国快,火车站的现代化程度也许不再领先,但大部分人是在阅读中度过等待的时间,即使打电话也是轻声细语,生怕吵到了身边乘客宁静的阅读。
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并不是不读――很多年轻人几乎是每10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或微信,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但微博和微信的太过流行也让我担心,它们会不会塑造出只能阅读片段信息、只会使用网络语言的下一代?
真正的阅读是指,你忘记周围的世界,与作者一起在另外一个世界里快乐、悲伤、愤怒、平和。它是一段段无可替代的完整的生命体验,不是那些碎片的讯息和夸张的视频可以取代的。
当然,网络侵蚀阅读是一个全球化的现象,并不只是中国才有。但有阅读习惯的人口比例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当中,显得尤其稀少。我其实更想说的是,当下的中国,缺少那种让人独处而不寂寞、与另一个自己――自己的灵魂――对话的空间。生活总是让人疲倦,我们都需要有短暂的“关机”时间,让自己只与自己相处,阅读,写作,发呆,狂想,把灵魂解放出来,再整理好重新放回心里。
或许我们对于一个经济还在迅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不应过分苛责――过于忙碌是压力所迫,并不是一种过错。但我只是忧虑,如果就此疏远了灵魂,未来的中国可能会为此付出代价。宁可慢一点,松一下……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29 15:01
我也转一篇来自《人民日报》的:
给阅读一个新理由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英国哲学家培根论述读书之益的这句话广为人知。但尽管人们公认读书令人受益无穷,在中国爱读书的人依然不多。近几年的国民阅读率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不超过4本,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一年一本书也没读过。可见,对大多数人而言,读书的动力严重不足。不过,英国人最近的一项调查也许能给国人增添一个读书的理由。
据英国爱丁堡大学两位学者今年5月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一个人7岁时的阅读能力与其成年时的社会经济状态直接相关。童年时阅读能力越高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其收入、住房和工作就越好。具体说,7岁时的阅读水平每提升一个等级,35年后即42岁时其年收入就要提高5000英镑(约合47000元人民币)。该项研究调取了自1958年以来的1.7万人的数据,应该说样本数和时间段都较充分,有一定的说服力。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即使考虑智商、教育年限和家庭出身等因素,这项调查的结论也是成立的——阅读的重要性将贯穿人的一生。
其实仔细想一想,这个结论和我们的日常感受也差不多。我身边那些从小看书又多又快的同学如今“混”得都不错,不少人是企业家、律师、工程师、教师、医生……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都算小有成就。阅读能力强,意味着记忆力和理解力出色,能在单位时间里更多地吸收信息、更准确地抓住重点。在今天这样一个文字材料(行情 专区)无所不在的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阅读能力出色的人当然更有优势。而且,一个普遍的现象是,爱读书的人往往也爱写、爱表达。在读写之中不停地锻炼分析与表达能力,自然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个人如此,国家亦复如是。在全世界所有族群里,犹太人获得的诺贝尔奖总量是最多的,多到与其人口不成比例的地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犹太人高度重视阅读,他们平均年读书量在60本左右,被称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民族。
阅读的确是人生最基本的技能,必须从小培育。虽然现在中国人每年平均读书不过4本,但我相信如果中国家长都知道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其将来的收入直接相关,他们对待子女读书的态度一定会更为积极。
不过,话又说回来,毕竟中国的国情与英国完全不同。我总觉得,该项调查所选取的1.7万人恐怕属于“想读书便有书可读”的人,而中国尚有不少“想读书而不可得”的人。目前,我国仅进城务工的农民就有2.4亿,农民工随迁子女有1400多万,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000万。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尚待改善,读书特别是读课本之外的闲书,几乎是个奢侈品。在这样的环境里,还谈什么培养阅读技能呢?特别是随着大学生就业日趋艰难,不少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节衣缩食省出来的教育投资似乎打了水漂,也就难怪“新读书无用论”会流行了。
但是,正因为现实如此沉重,读书才显得更加可贵,才更需要为读书找个大众都能接受的理由。虽然把阅读和收入挂起钩来,多少有点儿功利和庸俗,但不读书的理由千千万万,而读书的理由总是挂一漏万,如果这项调查的结论能成为推动人们读书的理由,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29 15:03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阅读的过程就是和世界谈恋爱!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29 22:40
倒底为何要读书呢?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3-7-30 00:15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3-7-30 00:19 编辑
倒底为何要读书呢?
ssjj 发表于 2013-7-29 22:40
大概不写书的人往往读书比写书的还多。
如果说读书成了一种习惯这等于啥都没说,我还读书大概有几个原因:其一,书本代替旅行,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也,这应该算好奇心驱使下的动力使然;其二,读书是个解惑,推窗,了然并再次陷入迷惑以至于循环往复的过程,你我在其间寻求同类;其三,一旦顿悟,那还读书的话即成为一种迂夫子行为,回到习惯之常态上来。
我现在读书似乎就是一种习惯了,但顿悟似乎离我尚远,终究属于愚钝之辈!更有甚者,现在读书差不多读后即忘,呜呼!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3-7-30 00:17
倒底为何要读书呢?
ssjj 发表于 2013-7-29 22:40
还有,正如前述,吊诡的是:虽然都说读书是为了解惑,可我越发感觉书读得越多,困惑也越多,而且越来越困惑,不知道这是好事亦或相反,哈哈哈。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01:24
大概不写书的人往往读书比写书的还多。
如果说读书成了一种习惯这等于啥都没说,我还读书大概有几个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3-7-30 00:15
狗兄那是年纪大了,,都那样,看啥忘啥,再过几年看见美女以后也一样忘滴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01:41
以念经兄之聪慧和阅历,也会困惑越读越多?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01:43
更令人吃惊的是PRADA兄也会对美女过目难忘?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02:01
更令人吃惊的是PRADA兄也会对美女过目难忘?
ssjj 发表于 2013-7-30 01:43
无到宝王刹,不得相应慧。我等凡胎岂能断了佛的种子。哈哈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02:10
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美女可是毒药呵,岂会是佛的种子?哈哈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02:19
青春易逝,容颜易老,美女可是毒药呵,岂会是佛的种子?哈哈
ssjj 发表于 2013-7-30 02:10
无有女人哪来延续,木有延续岂有人人,木有人人,,,,,兄,谈点别的吧,这个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02:25
呵呵,咱说的可只是“美”哦,并木说女。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02:27
呵呵,咱说的可只是“美”哦,并木说女。
ssjj 发表于 2013-7-30 02:25
兄可忘了,,情人眼里出,,,之说,,所以,都是美女啊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02:33
本帖最后由 ssjj 于 2013-7-30 02:42 编辑
问题就出在情人之眼吧,为何昨日这个,明日又要那个了?这情人眼靠谱么?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02:41
问题就出在情人之眼吧,为何昨日这个,明日又要那个了?
ssjj 发表于 2013-7-30 02:33
兄又忘了,,无论哪个,延续的皆是同体三宝之身,一期无常闻圆教为究竟,在乎哪个,,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02:46
请PRADA兄解释下吧,这个真没懂。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03:20
PRADA兄又跑题了,在说”美”呢,怎又说”女”了?我觉得”美”虽有先天原始本能的成份,后天因素却占更大比例。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03:26
木有跑题啊,,介个一个意思滴,俺可睡觉了,刚拍你马屁你都不走哦
作者: liao 时间: 2013-7-30 10:45
为什么阅读,似乎没有困顿过,从识字后就喜欢,也就没有专门去疑问。要是列一下为什么会喜欢,原因会长长的一串,主次不一,就如人生的印记,不整齐不规则,实在的,又散落着。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3-7-30 16:28
狗兄那是年纪大了,,都那样,看啥忘啥,再过几年看见美女以后也一样忘滴
PRADA 发表于 2013-7-30 01:24
两天前还跟朋友玩笑说,这会儿看书是呈复调行进的,同时在读经常是七八本甚至十几本书,哈哈。能否读完早已不强求,只需读即可。
美女?这茬我也早就习惯得有点麻木了,小时候身在文艺圈,美女大小就见多了,那时候还各有风姿,现在的美女仿佛一个模子倒出来的,入眼即过。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3-7-30 16:30
以念经兄之聪慧和阅历,也会困惑越读越多?
ssjj 发表于 2013-7-30 01:41
不仅困惑越多,而且越来越大,难道SS兄没这体会?世界之窗原来是个无穷的连环套,推开一扇还有更隐秘的一连串窗口等着你!向外似乎是没啥出路的,对个体而言,呵呵。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16:52
知者不惑,惑即不惑。实践出真知,美女也一样吗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30 16:57
倒底为何要读书呢?
ssjj 发表于 2013-7-29 22:40
alma说:他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17:16
想不起这是哪个大师说的了? “书中自有颜如玉”一一一现在想应该是比喻,而不是指美女吧?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17:23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诗句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
赵匡胤以陈桥兵变,得开大宋皇朝,这却使他心身警惕,于是制定了一个重要的国策,贬抑武人参政,建立一个士大夫政治制度,全国地方长官一律任用文臣。
国家一时要普遍起用那么多文臣,而宋承五代长期的战乱,一般人都不喜欢读书,书读得好的就更少。所以朝廷为实行既定国策,就必须一方面广开读书人登仕的途径,一方面竭力提倡读书的风气。宋真宗赵恒御笔亲作《励学篇》,传布天下,这首短短的篇章,迷醉天下士子者,几近千年。
励学篇
果然是赵宋王朝为了保江山,而拿来哄骗少年的
作者:赵恒 年代:宋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17:34
唉,中国那么璀璨的先秦文化,就是这样被王朝帝王们一层层毁掉的,不停地扒下去,就会连帝王们的短裤也会扒掉。。。。
我那一问想表达的就是,即使读书也不可乱读呵。
作者: ssjj 时间: 2013-7-30 17:56
原来几千年来就是这样被帝王们忽悠起来的,挣大钱,置良田,娶美女,当高官,倒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华文化,自我祸害,遗毒至今。。。。。。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19:12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那些年怎么也能一目两行记个几天,,现在就只能靠偶尔兴奋蹦出几句,也就更懒得看了。要是这么说那俺也是在美女堆里长大了,,可能确有麻木之说,哈哈,确有互吹之嫌呢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19:42
唉,中国那么璀璨的先秦文化,就是这样被王朝帝王们一层层毁掉的,不停地扒下去,就会连帝王们的短裤也 ...
ssjj 发表于 2013-7-30 17:34
佩服兄,,
作者: wangziyuang 时间: 2013-7-30 19:55
回复 ssjj 的帖子
尝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至“北魏均田制”一条,不禁感叹:拓跋氏以鲜卑种入主中原,其治下的知识分子李安世,苏绰等犹有“为民置产”的胸怀,堪称伟大。反观今日,实在叫人嗟叹。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30 22:53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3-7-30 22:57 编辑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诗句出自宋真宗赵恒的《励学篇》。
赵匡胤以陈桥兵 ...
ssjj 发表于 2013-7-30 17:23
为千钟粟而读书,为黄金屋而读书,为颜如玉而读书......如果说读书之于古人是工具,书被视为手段、路径,而非目的,目的则是书中埋藏的权力、财富与美人,这是否可算是哪怕书之前冠以“圣贤”的敬称,包括圣贤在内,都对读书坚持一种功利主义的考量。由此,我想弱弱地问一句: 我们打小熟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其背后潜伏的思维,是否也沾了“读书有用论”?有多少人曾经为这句话热血沸腾,多少人为之而亢奋。无论千钟粟、黄金屋、颜如玉,还是中华之崛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并非不爱国,只是认为爱国与读书是两回事),往往构成了脆弱的书脊所不能承受之重。重压之下,读书反而成了精神束缚,反而强调了欲以外的欲望。为什么而读书,不免焦灼,当“什么”不能实现,更不免痛苦。或许只有不为什么而读书,读书才可能成为一乐事。
作者: PRADA 时间: 2013-7-30 23:10
本帖最后由 PRADA 于 2013-7-31 01:08 编辑
原来几千年来就是这样被帝王们忽悠起来的,挣大钱,置良田,娶美女,当高官,倒变成了地地道道的中华文 ...
ssjj 发表于 2013-7-30 17:56
这两日看一笑话,想想就笑,,给兄分享下,,一同学照镜自夸,我怎么那么帅呢,同寝一哥们惊愕的说了句,草,你太狠了,连自己都骗。越想越是咱这年头啊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31 00:07
回复
尝读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至“北魏均田制”一条,不禁感叹:拓跋氏以鲜卑种入主中原,其治下的知 ...
wangziyuang 发表于 2013-7-30 19:55
胡适先生说: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仪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不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一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
作者: alma 时间: 2013-7-31 12:04
alma说:他读书因为书中自有颜如玉。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3-7-30 16:57
我说的是:颜如玉是读书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读书真的重要吗?http://www.douban.com/note/290939157/
作者: wangziyuang 时间: 2013-7-31 18:03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民国时的知识分子还是有见识和风骨的。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31 20:09
我说的是:颜如玉是读书的结果,而不是原因。
读书真的重要吗?
alma 发表于 2013-7-31 12:04
呵呵,放心,知道你说的是结果。但是,有时候在想,读书(不是指阅读)如果真的是为了颜如玉也不错呀。我高中的时候,有位男同学喜欢一女生,那女同学说只要他学习成绩能在班上拿第一,她就接受他的喜欢,结果那个男同学发奋图强,不仅班里第一,还考上了北大。
alma,你平时是怎么去鼓励你的学生读书的呢?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31 23:14
点评
雨版V5,说的好
--------------------------------------------
是胡适先生说的好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7-31 23:51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人本身就是一本书,一本复杂的书。每个人是一本书,每个人又是读者,你在看别人的同时,别人也在看着你。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1 00:20
楼上两位兄,惭愧,偶就那么点皮毛,见笑了。去呼呼了,睡眠好效率才高,向ssjj兄学习。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1 21:33
点评
这样的动力“发奋图强”,呵呵,后劲可能不足吧.
-------------------------------------------------
如果光是为颜如玉的动力或许会后劲不足,但是在这过程中,那位同学倒是尝到了读书的乐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他在大学里自然就很受女同学的欢迎。
作者: ssjj 时间: 2013-8-1 23:13
怎么样雨版,那娃真迷失了吧?哈哈!读书如果只是为这样“幻像”化的目的,一旦目的达到,要么现真破灭,要么继续移动,因为幻像纯是自己脑中所构而且是流动的。关键的一点是,读书从此丧失动力,人生也容易迷失(除非又找到新的动力)。当然,对任何一个娃来说明白这样的道理不太可能,可人是受社会影响,社会推崇这样的价值观就有问题了。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2 09:39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坐在你的对面,你却在玩手机。”
媒体消息:
上周,微信突然当机3个多小时,让众多手机用户不知所措。
当下,坐车、走路、吃饭、开会,等等各种场景,总看到人们对着手机刷呀刷、划呀划。在诧异的外国人眼中,简直成了奇观:为何如此热衷玩手机。
即便到了国外,也少有心情欣赏“异域风情”,而是更愿意低头玩手机、上微信。无论到了什么地方,第一个问题是“有WiFi吗?”如果有,大家就是围着满桌子饭菜各玩各的手机、各上各的微信,只有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大家才安心吃饭。
面对低头玩手机带来的亚健康、颈椎病、眼睛酸痛、手指酸麻等症状,中国人仍然乐此不疲。
微信便利了我们的沟通,然而,面对每天早晨无数的留言,很多朋友圈,24小时里不时传来的叮叮声,不停地划呀划、复制、粘贴、转发,微信粉们时间在“碎片化“。“每个人,每天,每时,每刻,似乎都忙得要死,但都不知道今天的意义是什么?”
玩微信已经到了“强迫”的边缘,给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最显著的就是时间的“碎片感”,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还有“朋友圈”里的照片,显露正面的,隐藏负面,往往是生活中最靓丽的部分,它带来由于攀比而来的自卑感:为什么别人的生活看起来那么富足而丰富,五光十色?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我国即时通信网民接近5亿人,手机即时通信网民规模接近4亿人。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4 15:24
徐政龙:北洋政府时期是中国教育最好的黄金时期。北洋政府时期,教育界具有一定的自主权,北洋政府尽职尽责向学校划拨教育经费,但不干预学校事务,实行“放任态度”,只是要求学生好好读书,不要过多关心国家大事以免造成社会动乱。蔡元培在北大提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在学术界产生了各种新思潮、新主义,并在知识界广泛传播。这一昙花一现的短暂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最宽松、思想最活跃、文化最开放的时期。
作者: ssjj 时间: 2013-8-4 18:24
从思想文化史来说,北洋时期很像春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思想文化创造的最活跃时代,也是知识最受重视,知识分子待遇最高的时代。政治和文化就像一只翘翘板的两端,此起彼落。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5 16:34
我们接受教育的“那个年代”,对五四的宣传真多,总的印象似乎北洋军阀可恨。但当时我看鲁迅的书,有个特别的感觉,就是北洋时期可以随便骂政府的。想,政府怎么能骂,怎么让你骂。而且骂的文章可以出版。那时看鲁迅的东西,就有疑虑,对比当时的环境,就想这个。 在“那个年代”还真想不通,
前不久,我看过张鸣的《北洋裂变:军阀与五四》,读后感觉就是“军阀可爱“和”五四宽松”。所谓五四宽松,主要并没有那么多的历史沉重感,虽然五四闹得花样繁多,没有背负那么多的政治包袱。五四不是什么人刻意搞出来的,只是相关人和事在那里表现了一下。
所谓“军阀可爱“,如吴佩孚,传统、聪明、有点民主、手段多而不毒辣,花样多而不害人,好像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书中介绍的北洋军阀,大体不贪,清廉为公,真的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印象。还有段祺瑞的北洋政府和各路军阀,对五四的学生示威、闹事扯皮,一律忍让,不抓不杀,使五四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形成民主爱国运动,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功可大矣!
北洋政府对教育,对新思潮,总体宽松。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7 01:09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3-8-7 01:13 编辑
被网络毁掉的词语 道德下滑文化跟着遭殃
路人摔倒或昏倒,扶或是不扶?昨天,两件在网络上引发强烈舆论关注的事件,再一次点燃了“扶起”这个词。一件事是17岁女孩好心扶起摔倒路边的孕妇,没想到竟跌入狠毒夫妻设下的“性侵”骗局,被害身亡;另一件是一个小女孩为晕倒路边的清洁工阿姨打伞遮阳,感动周围人扶起施救,没想到这也是个骗局,竟是一家公司策划的“卖伞广告”。人们的善良被无情地消费了。可以想象,今后发生在街头的每一起“路人昏倒”事件中,陌生人将会越来越犹豫,因为他们除了不知道“扶助路人”是否会被讹诈外,还会不确信背后是否有策划者的炒作之手。“扶起”,一个表达善良的词汇,似乎已经不再是正能量的象征,而代表着怀疑、欺骗和受害,如今被毁得惨不忍睹!
从几年前的“彭宇案”,跟“扶起”这个变了样的词一样,想想这些年,有多少词汇已被我们亲手毁掉,最近网友总结了十年来被毁掉的几大词语:
1. 小姐:从尊贵到低谷
新华字典释义:(1) 旧社会官僚、地主和资产阶级家庭里仆人称主人家未出嫁的女儿。(2)对未出嫁的女子的尊称,现在多用于外交方面。
新闻释义:指利用青春及肉体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不分年龄、婚否的意思。同义词有失足妇女。
2. 美女:从惊艳到性别
新华字典释义:美貌的年轻女子。
新闻释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美女作为一个称呼已经很普遍了,所以美女可以说是对女人的统称,无论是少女还是老妪。
3.老板:从稀有到遍地
新华字典释义:(1)私营工商业的财产所有者;掌柜的。(2)<方>旧时对著名京剧演员或组织戏班的京剧演员的尊称。
新闻释义:现今多指那些决策者或下指令者;也指钱乱花的人,带讽刺
4.鸡:从禽类到人类
新华字典释义:家禽,品种很多,翅膀短,不能高飞;雄性啼能报晓,雌性生的蛋是好食品:公鸡。母鸡。鸡雏。
新闻释义:谐音同“妓”,是指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专业服务技能的从事色情服务的青楼女子
5.奶粉:从食品到毒品
新华字典释义:牛奶除去水分制成的粉末,易于保存,食用时用开水冲成液体。
新闻释义:毒奶粉就是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每天一杯奶,结石中国人。”
相关新闻:《三鹿婴幼儿问题奶粉事件》
6.专家:从内行到流氓
新华字典释义:对某一门学问有专门研究的人;擅长某项技术的人。
新闻释义:所谓文化大师,光环下疑窦重重;所谓养生达人,学说却毫无科学依据;所谓权威人士,言论往往自相矛盾。这些人被网友统称“砖家”。“砖家”不以求真知为目的,说话也不负责任,他(她)们最终目标就是利益,而相关监管的缺失,导致假专家的泛滥。
7.表哥:从亲戚到贪官
字典释义:即表兄
释义:即对平日戴有多块进口名贵手表的权贵者的戏称,如是男性戴表者称之为“表哥”,属女性则称之为“表嫂”。例如因戴名表多款且价值不菲的陕西安监局局长杨达才,就被网民称之为“表哥”。
8.干爹:从长辈到老公
字典释义:义父的俗称
新闻释义:2012年3月13日,某国内知名模特,在其微博发表了其干爹在两会期间抽空为她庆生的微博。随后被广大网民转载,评论。成为当天热门话题,其干爹也很快被网友人肉。因为郭美美,干爹有了新的定义:一般指男性。是可以送玛莎拉蒂,可以给总经理职务,而且没有任何诉求的人,系新时代的道德模范标兵。
9.秤砣:从量器到凶器
字典释义:秤锤
新闻释义:天朝城管专用武器,砖砸瓜农,之后会神秘消失
10.临时工:从无能到万能
字典释义:也称“临时职工”。“固定工”的对称。因临时性或季节性工作任务需要而临时招收、规定使用期限的非在册职工。
闻释义:一群神奇的群体,每每有公职人员“犯错”的时候,最后多半以临时工所为来搪塞公众的质疑。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7 10:20
日前央视10套科教频道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中,有个“成人听写体验团”环节,体验团的成人们“提笔忘字”:“熨帖”只有一成人写对,“癞蛤蟆”七成人写错。据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12座城市进行的调查,94.1%的人都曾有过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会提笔忘字。
有网友调侃:把认的字都还给老师了,我的语文一定是数学老师在体育课上教的!
有教授乐观:从使用毛笔书写到使用电脑记录,这种“换笔”是科技进步的自然结果。
有专家担心:以后人们汉字的水准,会不会退化到只会辨认的阶段。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9 09:13
据统计,2000年时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10年里有90万个村子消失,平均每天有将近250个自然村落消失。行政村也减少了十万个左右。
接着的,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让人吃惊的城镇化建设,村庄的消失速度会更快。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14 08:59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3-8-14 11:04 编辑
维基百科联席创始人威尔斯近日表示,维基百科宁愿放弃在中国开展业务,也不愿接受中国方面任何形式的互联网审查。《华尔街日报》中文网12日报道说,6月初,中国对国内互联网用户封锁了加密版维基百科。现在,中国网民只能访问非加密版。
作者: ssjj 时间: 2013-8-14 15:24
大地上早已白茫茫—片了,谷歌当年不就是这样走的么。
先有文化和真实的白茫茫,方有污浊和虚假丑恶横流嘛!
作者: wangziyuang 时间: 2013-8-14 18:27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拦是拦不住,这样做更多是表达一个态度吧。今天一小友还吐槽:“广电总局(好像改名了)又出台限制国产动漫的新规了”。这是把人往傻里逼啊。近几年的走向,基本定局了。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15 08:35
本帖最后由 雨中独舞 于 2013-8-15 08:51 编辑
《十万个为什么》,差不多每个童年时代的人都有看过的一套书。时隔14年,这套伴随着几代中国人的成长的科普丛书,8月13日在上海书展推出第六版,而书中90%的全新的“为什么”,都是向全国少年儿童征集得来的,代表着当前孩子们最关心、最爱问的问题。如钢铁侠的盔甲是怎样炼成的?为什么球王贝利对足球比赛结果的预测远不如章鱼保罗?为什么不能在伤口上撒盐?百年一遇洪水为什么会年年遇?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15 22:28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3-8-15 22:48 编辑
1904年,德国人在济南修建了火车站,著名建造师设计。哥特式建筑群落。曾是亚洲最大火车站,一直使用得好好的。
1992年,济南把它拆了!理由:扩大火车站场,是殖民主义的象征。
2013年8月,济南宣布将投资15亿元复建21年前拆除的老火车站以及行包房。
梁先生曾说:把真古董拆了,将来要懊悔。即使把它恢复起来,充其量也只是假古董。
有人说,拆,一蠢;再建,再蠢。
本不评,忍不住。
一蠢的事儿,已多于牛毛;再蠢的事儿,会雨后春笋。
蠢么?权者角度:不蠢。彼时拆,那时政绩;此时建,这时政绩。
真蠢么?民众角度:真蠢!
这样的事儿,怎么老在我们这儿晃悠。
1980年代的济南火车站:
[attach]75179[/attach]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24 11:47
资中筠:“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再不改变,人种都会退化;因为你教育出来的学生,再过十年就是老师,这样一代一代下去,教育就是在不断摧毁人。”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25 21:38
资中筠:“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再不改变 ...
liao 发表于 2013-8-24 11:47
莫言如是说:因为我读书比较少,所以我的想象力发达。如果我读上三十年的书成了硕士、博士,可能想象力要大打折扣。这个听起来是在调侃,实际上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小学五年级辍学,当时的胡思乱想现在看起来就是一种想象力的培养、开掘。
我好像为小儿不听老师的话找到了睁一只闭一只眼的理由!哈哈!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26 13:06
莫言如是说:因为我读书比较少,所以我的想象力发达。如果我读上三十年的书成了硕士、博士,可能想象力要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3-8-25 21:38
看到这个,参考一下:
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7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
德国宪法禁止过早开发孩子的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Hard Disk),留给孩子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德国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
如果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欧洲国家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
与欧洲相反,亚洲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
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在线已经输给了亚洲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
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我们今天教育做错了事情,会毁了一代又一代。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27 08:59
想象力和思考力很可怕,还是硬盘好!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还是猪吗?你说呢,liao兄?呵呵。
——————————————————————————————————————————————————
呵呵,妙!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3-8-28 19:23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8-28 19:35 编辑
看到这个,参考一下:
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7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 ...
liao 发表于 2013-8-26 13:06
诺贝尔奖是瑞典人弄的,瑞典人属日耳曼语族,胳膊肘总往里拐有什么好奇怪的呀?动不动拿这个说事儿就太想不开了。
想象力和创造力与开蒙早晚本身之间建立不起什么必然的正比或反比关系,只与施教过程中思维方式训练的导向性有关。
特立独行的猪还是猪,无非一头怪猪而已;特立独行的人他也还是人,终究成不了神。
作者: liao 时间: 2013-8-30 15:12
如何辨别网上信息真伪
http://v.163.com/movie/2013/2/6/5/M9234CLVQ_M9234HT65.html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8-31 00:03
资中筠:“现在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传授的是完全扼杀人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极端功利主义;如果再不改变 ...
liao 发表于 2013-8-24 11:47
资中筠又说:为何做好事难做坏事易!一个好国家,好社会应该做好事易,做坏事难;而现在正相反:做好事难,做坏事易。年轻人进社会,要保持清白,守住底线,不但难生存,且须随时准备牺牲。而与贪腐同流合污、向黑暗势力妥协则顺风顺水。若此时一旦经济动荡,恐怕难有今日我们所讥笑的他国民众的承受力。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3-8-31 23:56
点评狗儿念经 发表于 23 小时前
ss没读过王小波那篇?
一只特立独行长出獠牙的野猪也许不必死在村支书手里,但未必逃得出猎人布下的陷阱,除此之外它还有被饿死、被拖拉机撞死的可能。因为连作者都感叹道“它毕竟是只猪啊”。
王老师小波一边声称“我对它则不止是喜欢——我尊敬它,常常不顾自己虚长十几岁这一现实,把它叫做‘猪兄’。”;一边却自始至终只肯称那位可敬可佩的“猪兄”为“它”,而舍不得用“他”。您是真的尊敬猪兄吗?骨子里不过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而已,“特立独行”无非是块行走江湖的幌子。
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鲁迅、胡适都这路子,无不是一只手拿圣经,一只手手淫;口里骂着娘,手里数大洋。这点上,他们可没人润之兄敞亮——国府欠薪共计720大洋,爷不要了。爷上山干你!
作者: liao 时间: 2013-9-11 10:08
第11个“世界预防自杀日”,官方媒体公布一组数字:1,自杀已成为我国人群第五大死因;2,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首位死因;3,我国每年约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4,大城市自杀率约为6.41/10万,农村自杀率高达10.01/10万。
让人感到震惊心痛的数据。
香港报业评议会发布《处理自杀新闻守则》,要求传媒应在报道事实,与保护公众利益之间求取平衡,避免产生“模仿”、“传染”效应。传媒若以血腥照片、煽情内容、夸张的表述手法报道自杀事件,是有违新闻专业及道德操守的,会对公众及自杀者家属造成困扰与伤害。
如避免将自杀新闻刊于头版或网站首页;避免用特大字体标题;避免在自杀新闻之间建立相关链接;避免美化、感性化、英雄化自杀行为;避免将自杀描述为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揣测自杀原因或将自杀原因简单化……
我们的情况堪忧!
作者: ssjj 时间: 2013-9-11 18:56
上周,鲁迅的散文《风筝》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初中语文》中删除,出版方人民教育出版社称“教材的文章替换只是根据教学难度进行的技术层面的调整”,引发了文化界、教育界间无法平息的风暴。
鲁迅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地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论资排辈”的产物。“鲁郭茅巴老曹”(指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的排序等级森严,这六大天王始终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据重要份量。
而长期以来,鲁迅的人物形象与精神性格,在不同时代根据不同需求,一直进行着微妙的调整和权威的解释。担负着塑造新时代新人的语文教材,也紧随着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而加以调整。
作者: ssjj 时间: 2013-9-11 19:01
鲁迅扮演着思想家和革命斗士的角色,他的尖锐思想和犀利语言,是切开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那层臃肿脂肪的锋利手术刀。如《狂人日记》谴责旧社会是“吃人的”;《祝福》控诉“万恶旧社会”对普通劳动群众的压迫;《阿Q正传》《坟》等揭露中国文化的冷漠的“国民性”及“看客”文化;《伤逝》描写普通知识分子的精神颓唐和肉体的衰败。这些,都被定位成了革命文学的典型样式。但《在酒楼上》这样的深刻反思性作品,则不被提倡。这部作品通过对主人公“魏连殳”的塑造,鲁迅令人不安地表达出了对社会革命、对革命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怀疑。在曾经的热血青年魏连殳的身上,鲁迅发现革命者最终没有改变社会,反而被残酷的社会改变了——冷漠、无情、顽固的社会像沼泽般吞噬了一切。
鲁迅的《故事新编》是现代文学中的杰作,但因为集中作品中充满怀疑精神和游戏精神,充满对既定社会秩序的消解力,而无法在阅读理解上加以有效的引导和管理,而被语文教材指导者和编写者有意地排斥着。失去了怀疑精神的鲁迅、失去了对现实决不妥协精神的鲁迅,成为了一具光滑的陶偶。
不论鲁迅的文章如何增减,在中国大陆教科书中,鲁迅的作品以及对他作品的标准解读,自1949年后六十多年来如魔咒般,控制着学生们的阅读、思考,展示着新文化对旧文化的鄙视。
被利用和被逐步删去的鲁迅,都显示了中国教育体系的专断。这种体系,表面上是被严厉的考试制度所控制,实际上,以官方严格界定之后给出的标准理解标准答案,才是最隐蔽而巧妙的运用。标准答案控制了学生们的思想,让他们无法逾越教材的雷池一步。一旦失去标准的解释,一旦找不到标准答案,学生们就会产生惊慌和沮丧感 。在学习的黄金时代,自由思考原本是最重要的,但通过标准答案和标准理解的方式,精准地摘除了自由思想这颗脑垂体腺
作者: 雨中独舞 时间: 2013-9-12 00:10
鲁迅扮演着思想家和革命斗士的角色,他的尖锐思想和犀利语言,是切开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那层臃肿脂肪的 ...
ssjj 发表于 2013-9-11 19:01
鲁迅精神被空前地铲除也非什么奇事,因为谁也继承不了,除非你有两条以上的命,既然继承不了、继承不起,那么就取鲁迅精神的反面:沉默、归顺、奴化,以至奴化得“珠圆玉润”。时下不是有句话吗:不按图纸建造的房子都是违章建筑!
作者: wangziyuang 时间: 2013-9-12 09:37
回复 雨中独舞 的帖子
建筑业不懂,但在机械行业确实应该做到“图纸即法律”,当然实际操作中“违法”现象比比皆是。
作者: wangziyuang 时间: 2013-9-12 09:44
回复 ssjj 的帖子
在这里,“自由”是比不上“金钱”的。一个人无论干出多么超越底线的事,只要他的动机是获利,就能被认同。
我们能做的,也仅是让自家的小孩多点自由的空间。
作者: liao 时间: 2013-9-12 15:21
本帖最后由 liao 于 2013-9-12 16:58 编辑
鲁迅精神被空前地铲除也非什么奇事,因为谁也继承不了,除非你有两条以上的命,既然继承不了、继承不起, ...
雨中独舞 发表于 2013-9-12 00:10
搞这事的前提可能是,这清平世界,都安居乐业了,各界有行,丑陋不良全无,什么矛盾没有,鲁先生说的那些事儿,连星点儿影子都没有了,再那样用一支笔写些不三不四,东说西说,不好。可惜啊。。。
一个好的解决方法,就是不告诉你方法,让你不知道怎么弄。让孩子早早的像我们一样,安分而无忧。更可惜。。。。。。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