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听音杂谈------(11) 音乐的心理学与物理学基础 [打印本页]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7 17:03
标题: 听音杂谈------(11) 音乐的心理学与物理学基础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4-1-7 13:14 编辑
(1)圆舞曲
记得第一接触到欧洲古典音乐是在中学时期,那时我们在高三复习迎接高考。学校领导觉得我们太紧张了,要放松放松同学们的神经,让音乐老师给我们班上放点古典音乐欣赏欣赏。我始终不记得那位音乐老师的姓名,但我清晰的记得她播放的音乐,其中一首是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当音乐想起,“1 3 5 5-,2 4 6 6-”,仿佛在万籁俱寂中的一绺晨光,那弦乐的声音犹如一缕缕丝绸、一片片白云,这天籁之音彻底震撼和吸引了我,才明白了世上还有如此美妙的声音。这就是那位陌生的音乐老师在我心中种下的种子,后来这颗不经意播下的种子在我心中生根发牙,几十年如一日陪伴我走过日日夜夜、风风雨雨。
3年后我已经上大学了,在长沙市的少年活动中心看到一位年轻姑娘弹钢琴伴奏一群孩子们在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春天来了,大地在微笑”,唱的太美了。
如今,你要问我还喜欢这首圆舞曲吧,我可能会说还喜欢,但我已经不太去听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了,尽管每年新年都有转播,可能是自己的心境变了,觉得这些圆舞曲不够深刻、或者是听感疲劳了吧。有一年我买了张莱纳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的施特劳斯的圆舞曲,怎么听也觉得味不对,圆舞曲不必那么正儿八经,应该有些些圆滑和轻佻,那才是维也纳味道。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7 17:12
我也是在中学时代听《蓝色的多瑙河》的,那时候我可以将简谱背出来。
作者: SPETR 时间: 2013-8-7 21:10
本帖最后由 SPETR 于 2013-8-7 23:31 编辑
斯特劳斯家族的贡献实在是太大了。除了在大陆最早被介绍的十几首圆舞曲之外,还有不少精品,比如:享受生活、美酒女人与歌曲、天体、蓝靛与四十大盗、一千零一夜、维也纳糖果等。另一块重头戏是波尔卡。
因为新年音乐会每年都有,这些新录制的CD音质明显好过老录音,可以说是不可多得的发烧碟,是名符其实演录俱佳的CD。
作者: 若飞公子 时间: 2013-8-8 08:35
初三时对班上一位女生有好感,因为她喜欢古典就开始尝试,先从新年音乐会入门。
五六年后再见,物是人非不胜唏嘘,当年的青葱岁月。
作者: reiner 时间: 2013-8-8 10:27
俺觉得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就是一幅维也纳世俗风情画,有他独特的味道。以前就是听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入门的,想起入门时那种听啥都能陶醉半天的心境现在已经不复存在,但多年后再回头听,还是能依稀勾起当年的回忆。
作者: hzqfy 时间: 2013-8-8 14:35
第一次听蓝色多瑙河好像是小学3年级的样子,家里老爷子拿出来一张大大的绿色的塑料片。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8 14:51
(2)欣赏入门
想想我还是比较幸运。我上的大学里有位退休的专业乐团的指挥,老头毎个周末在俱乐部里举办音乐欣赏,大学四年,许许多多的周六晚上也在那里度过。那时老头给大家放的音乐都是交响乐,通常以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的几部大作为主,一般是听前对每个乐章进行讲解,然后让大家欣赏。他讲解的特点是以曲式结构分析为主,这样可以让我们跟上音乐的行进,避免让我们云里雾里,不知身在何处。例如奏鸣曲式,他会先让大家熟些一下主部和副部主题,以及它们的变形,提示我们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这样可以让我们对作品的结构有所了解。事实上他这样讲解还是让我很受益的。利用图书馆的资料可以进一步了解作曲家创作的意图。相信大家也有同感,对优美的旋律有天生的喜爱,对展开部音乐没有那么"好听"而不太接受,其实了解了展开部音乐变化,才能体会这才是音乐最有冲突、最有力度和表现力的精华。
后来毕业离开了大学,我一直保留这样的欣赏习惯,特别注重作品的曲式结构。后来有一天忽然觉得我干吗要这么认真地听呢,要查资料要分析结构,随便听听得了。不过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现在听音乐似乎没必要要"思考",音乐更多的给我直接的感受或感动。话虽这么说,回头想想,在大学的音乐欣赏培训,还是让我受益终身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8 15:58
初三时对班上一位女生有好感,因为她喜欢古典就开始尝试,先从新年音乐会入门。
五六年后再见,物是人非不胜唏嘘,当年的青葱岁月。
若飞公子 发表于 2013-8-8 08:35
青春真是美好,有很多难忘的人和事。
作者: 若飞公子 时间: 2013-8-8 16:15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还是S版最正经,不像楼上那几位哈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8 16:17
回复
还是S版最正经,不像楼上那几位哈哈
若飞公子 发表于 2013-8-8 16:15
是我古板,没有情趣啊。
作者: 若飞公子 时间: 2013-8-8 16:22
回复 若飞公子 的帖子
说是好感也有点牵强,缘起是互相攀比知识面——看官要说了“因恨成爱的老桥段啊!”
回复以上质疑:我是说初三后的五六年,记得貌似是大二时吧,还兴冲冲跟她又见了一面……聊后感觉我俩欣赏内容又对不上了,我已朝瓦格纳沦陷,她似乎还仅到舒曼,因此不胜唏嘘料。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9 15:44
(3)寻找优秀的新录音
古典音乐有大量的老录音可以寻找,但新人新录音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最近发现了年轻的法国钢琴家Jean-Efflam Bavouzet的录音,听后感觉演录俱佳!他的德彪西钢琴全集被认为自季雪金以来现代录音的参考,累受好评。最近他的海顿钢琴奏鸣曲集也快要完成,买来了初听很喜欢。Chandos的钢琴录音太棒了!
[attach]74699[/attach]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8-9 21:52
(3)寻找优秀的新录音
古典音乐有大量的老录音可以寻找,但新人新录音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最近发现了年轻的 ...
甲米 发表于 2013-8-9 15:44
在youtube上听了两段,这人确实不错!
作者: 鱼鹰爱胆 时间: 2013-8-10 09:49
五音公司的菲舍尔拉柴小协,这可能成为新的历史名盘
作者: 鱼鹰爱胆 时间: 2013-8-10 09:50
海顿钢奏听过菲利普布伦德尔的,是我喜爱之一,看来要去搞这套chandos听听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11 08:58
(3)寻找优秀的新录音
古典音乐有大量的老录音可以寻找,但新人新录音也是非常感兴趣的。最近发现了年轻的 ...
甲米 发表于 2013-8-9 15:44
新老录音都要兼顾。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1 13:14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19 09:27 编辑
两台博兰斯勒、一台斯坦威,这三台三角钢琴占据了斯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在阿比路的隔音地下室公寓的大部分空间。他需要三台大钢琴,斯坦威用来演出,两台老博兰斯勒则具有特殊的美妙音色,“如歌的优美”。
对霍夫来说,一切都关乎一种难以捉摸的音响——这正是拉赫玛尼诺夫在演奏自己的钢琴协奏曲时试图传达的气氛(霍夫充分挖掘了大师标记的乐谱),作曲家被遗忘的灵感,在深思熟虑的独奏会上得到了组合重现。霍夫为精致的小品牌 Hyperion 录制了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协奏曲,以自己的时间,自己的方式。
[attach]75320[/attach]
斯蒂芬·霍夫从不作秀,被同辈尊为“钢琴家里的钢琴家”。他爱沉思,有百科全书式的音乐知识以及对细节的显微镜式掌控。他曾得到麦克阿瑟基金会提供的 50 万美元“天才奖”,也是唯一得到此奖的音乐家。他被认为是诺贝尔级别的人物,而且还热衷于作曲。
这里还要特别推荐的是他在Hyperion录制的圣桑钢琴曲全集。该录音好评如潮囊括了留声机2002年度大奖、企鹅三星带花。更获得留声机三十年Glod CD殊荣,实在不容错过!
[attach]75321[/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2 14:45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19 09:32 编辑
福雷的钢琴曲格调高雅,音色明媚而不多愁善感。Stott的演绎配上Hyperion一流的录音,绝对是一类的选择。
[attach]75322[/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3 13:59
(4)中提琴协奏曲
你可能听过大把的小提琴协奏曲,也听过一打的大提琴协奏曲,但请你想想,你听过多少中提琴协奏曲呢?除了“哈罗德在意大利”之外,还听过什么?为什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13 14:45
今井信子啊。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3 15:09
20世纪之前中提琴作品很少,Brahms的奏鸣曲比较有名。中提琴被重视是20世纪的事情,现代很多作曲家都写了中提琴协奏曲(Walton、Schnittke, Bartok, Penderecki, Gubaidulina, Kancheli)。中提琴作品相当的迷人,推荐大家都听听。
作者: 水天堂 时间: 2013-8-13 15:14
看到甲米兄说起中提琴协奏曲,很好奇的随手点了下这些年收下的中提琴协奏曲的唱片,仅仅曲目,大概也有将近五十个(维瓦尔第那些不能加上了,否则更多了)。感觉上奏鸣曲应该更高多一些,我没细数。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3 15:21
施尼特凯是俄罗斯当代作曲家,“他能在音乐中描写当代人的道德与精神之间的挣扎,以如此的深度和广度,真是难以置信。” 这首中提琴协奏曲的音乐没有过度,直抵心灵,使你不由自主的听下去,随之颠狂、随之沈郁、随之奋然、随之静止、随之喜、随之悲、随之伸展、随之倦缩、随之冲上云霄、又随之被吸入大地!!时而是如天马行空般的自由翱翔,时而又如天鼓擂击、震颤大地,而瞬间就又陷入悲天悯人般的冥思苦想之中,而自由的魂灵却仍在空中飘荡,20世纪新音乐听的不算少,这首中提琴协奏曲,和肖斯塔科维奇后期的四重奏一样,其震颤、冲击,直入心扉!久久不去!
[attach]74997[/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3 15:37
坎切利的“冥河”,为中提琴、女声和乐队而作
一个死灵魂的壮哉子行!如此惊撼、如此奇异、如此壮观、如此撼人心魄的作品,那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巨大声响开端,一下子就将死亡之魔赫然推出,——凶险、冷漠、狂暴、震人心魄,但片刻就引出了虚无飘缈般、轻微的女声合唱,又引出轻逸而又充满情感的中提琴,这开声就就是不凡的大手笔,寥寥“几笔”、就将此作的基本构架交待明白了,中提琴与女声合唱相互对应、交织,将“冥河”的图影徐徐勾勒出,女声的虚无飘缈如冥河之上的薄雾,而中提琴似在勾勒冥河那若隐若现的轮廓,两者共同营造出荒漠、绝尘、凄冷而又带有人性色彩的冥界氛围,当中提琴再度奏响时,已愀然化作魂灵面对冥河时那孤寂、凄沥、不舍般的悲鸣,女声合唱似乎惟恐“魂灵”过于冷寂、绝忘,以抚慰般的合声为之助声助色,使声响趋于丰腴厚实,但中提琴凄冷孤寂依旧,似表现出即仰望天庭、又回首凡尘的意境,此时的合奏变的十分具有情感色彩,中提琴这一大段沉吟与女声合唱,听来令人浮想联翩,乐队一声绝杀般的巨响将此打断,虽嘎然而止,但很快又激烈起来,如天地轰鸣、人声鼎沸,瞬间便释放出巨大能量后,又嘎然而止,中提琴则依旧徘徊于“冥河”之间,恰似欲渡无楫、回首无路,之后,毅然开始扶摇上升,力度、色彩随之增强,此时,天钟鸣响、净檐滴翠,恍若一新的冥途所在浮现眼前,稍顷,整个演奏与合唱趋于激烈,此时,表达之激烈处已非初始可比,合奏高潮不断,这一高潮乐段非常精彩,震撼无比,表现出冥河的凶险与惨烈,中提琴的细微、沉吟、柔情、凝望,与合唱的虔诚、冥思、虚缈,和乐队巨大的声响倾泻,形成极鲜明的对照对比,之后,中提琴演奏出厚实愀然的旋律,合唱随之铺垫、发展、相互交织,乐队则以喧嚣咆啸回应,所有的声部一起发力,合奏轰然大作、极富张力,恰若洞开一明亮、壮伟、无限宽广的冥府之门!这一段太有震撼力了,听来令人惊叹不已!惊颤不已!全部神经为之张开抖动!万物为之低曳!天水为之倒灌!天雷为之击响!天钟为之磬鸣!天体为之碰撞!四维为之将倾!!~~~~好一场浩大壮哉的“死之舞”啊!!好一场感天动地的、巍哉伟哉的为死之“送行”啊!!尾声在中提琴的悄然断奏中,在乐队奚奚嗦嗦绝尘般的声音中,以一声巨响结束。
死亡对每个人都一样,不管你生前如何,不管你一生追求是何,最后都逃不掉死亡的阴影,“死去方知万事空”,真正走到了那一天,才知道人一生中追求的浮华、费尽心力所为的“身外物”不过是“过眼云烟”,“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生不平等死平等!所有的一切,在这一天终将“卸去”,恍若消失在一个巨大的“空洞”中,那么,生之意义何在?——惟有心灵的充实、内心真正的感动、由大爱所触动的灵魂之抖颤,才能刻印出人生最为深刻、最为瑰丽的一道光痕!而坎切利这首“冥河”,为死亡、为生与死的碰撞所张扬出无比的壮观、发出了最豁然生动的绝响,在坎切利笔下,死亡是那样的平静、轻柔,又是那样的轰动壮观!是那样的悄若无声、殒落无痕,又是那样的惊天动地,万物齐发!是那样的充满情愫、甚至演化出一番难以仿效的美,听听那绝美的、摇人心魄的中提琴、听听那宁静、飘缈于天地间的合声,只有不舍、不见痛楚,只有释然、不见纠缠,这是对生、对生命、对亲人、对万物生民的大爱所派生出的至高境界!渗透着深深的人文关爱精神!
[attach]7499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14 11:49
今井信子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3-8-13 14:45
[attach]7504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14 11:50
中提琴版维泰利《恰空》:
[attach]75055[/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5 12:22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15 12:24 编辑
(5)现今最好的钢琴三重奏
钢琴、小提琴、大提琴这三件乐器是所有古典乐器中表现力最强的. 钢琴三重奏的魅力在于将这三件乐器融合在一起, 在平衡和谐之外,还往往有轮唱、争竞的意味,显现各自的独特的魅力。在古典音乐中的许多大师都有钢琴三重奏作品,而美艺三重奏曾经是最著名的三重奏组,在飞利浦留下了许多经典录音。那么当今的三重奏组可以和美艺媲美的我认为是The Florestan Trio。它由小提琴Anthony Marwood,大提琴Richard lester 和钢琴Susan Tomes,其中灵魂人物Susan Tomes曾经是Domus钢琴四重奏成员。The Florestan Trio 有16年的演出历史,在Hyperion录音.他们录下了从莫扎特、海顿、贝多芬、舒曼、门德尔松、舒伯特、勃拉姆斯、圣桑、福雷、德彪西、拉威尔、德奥夏克、斯美塔那和肖斯塔科维奇的三重奏。本人收有他们的大部分CD,其中比较过美艺的舒伯特三重奏,我更爱The Florestan Trio的。他的舒曼获得1999 Gramophone Award,门德尔松、圣桑和德奥夏克CD无论是演绎和录音都是上上之选。2000年他们获得了英国皇家爱乐协会大奖。这个三重奏组在一起演出了16年后解散了,好在他们录制了大部分的三重奏作品,何况是Hyperion无与伦比的室内乐录音质量。
[attach]75072[/attach]
[attach]75073[/attach]
[attach]75074[/attach]
[attach]75075[/attach]
作者: keli 时间: 2013-8-16 02:43
DOMUS 四重奏组,和它解散后重组的Florestan Trio 都是我非常钟爱的组合。他们的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一直是我的最佳选择。他们的钢琴三重奏作品当中,唯独使我失望的是舒伯特的两首钢琴三重奏,发行之前抱着很大期望,听了多次也没发现他们对这两个作品的演绎妙在何处 (尤其是两个作品的第二乐章)。或许是我自己的问题。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8 08:24
回复 keli 的帖子
我也喜欢Florestan Trio 的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可惜的是Florestan Trio 也已经解散了。
作者: keli 时间: 2013-8-18 22:18
今天在amazon对这张下了单。这是Florestan Trio 录制的最后一张CD。
[attach]75287[/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8 22:33
可惜的是他们没录下老柴的钢琴三重奏
作者: keli 时间: 2013-8-18 22:40
回复 甲米 的帖子
是啊,还有拉赫的也没录。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18 22:43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19 09:41 编辑
回复 keli 的帖子
好在鲍罗丁三重奏录下了
[attach]75326[/attach]
[attach]75325[/attach]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3-8-18 23:31
多谢甲米兄推荐!甲米兄图文并茂,我心荡漾!
对甲米兄的音乐品味我一直是推崇的
不过您这一贴,我可要破费了!何况是我喜欢的钢琴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26 11:44
(6)喜欢上了圣桑的作品
圣桑的作品旋律流畅,和声典雅,结构工整,配器华丽,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但长久以来都被苛刻的乐评家批评为技巧有余,内涵不足,听上去高雅,但流于肤浅,缺乏思想深度.
富特文格勒却这样说过"音乐不是人们用来去思索去追溯的介质,音乐就是供作享受的"。最近听了他的钢琴协奏曲和大提琴协奏曲,觉得不应该遗忘啊,所以将他的室内乐作品一起买来,好好听听。
[attach]7571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8-26 12:36
圣桑的唱片,都是经典大路货:
[attach]75721[/attach]
[attach]75722[/attach]
[attach]75723[/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27 09:56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27 10:03 编辑
尽管圣桑不是德彪西、瓦格纳那样的音乐独创者。但他的艺术追求风格的纯正和形式的完美。圣桑的作品,无论交响曲、协奏曲、还是室内乐,无不洋溢着清澈精致的特有美质。条理明晰、结构均衡、形式完美。拉威尔十分推崇圣桑的钢琴协奏曲,认为它们堪与莫扎特的作品比美。奇怪的是,这些东西录音很少。柴科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曲早已成为大热门,唱片多得数不过来,为什么偏偏圣桑少人问津?对大多数乐迷来说,俄罗斯作品中那股子春潮般涌来的忧郁、悲切恐怕要比浪漫的法国人笔下那一个个生动跳跃的音符更能打动人心。这种反映出了人们的普遍审美心理偏执和水平。
还是让我们再说一下法国音乐的特点吧。法国的音乐一直与德奥音乐相异,德奥音乐中追求斗争、沉重和胜利的精神在法国音乐中变成了精致、典雅与轻快。从拉莫开始,法国的音乐一直延续了这样一种传统:“法国的传统本质上是古典的,把音乐看成是一种音响的形式而不是表现的形式。秩序和限制是基本原则。代替情感的表露和音乐的描绘,我们得到的是音符、节奏和音色的微妙形式。音乐的音响更加抒情或更像圆舞曲,而不像史诗或戏剧。它是节俭、简朴和有保留的,而不是丰富复杂和卖弄辞藻的。它不传达关于宇宙命运的信息或作曲家的精神状态。”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8-27 13:16
柏辽兹对于法兰西来说,简直就是异端邪说。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27 13:42
柏辽兹对于法兰西来说,简直就是异端邪说。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3-8-27 13:16
是的,柏辽兹在德国受欢迎,他受德国人的资助。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28 13:09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9-3 16:22 编辑
法国音乐我是倒着次序听,先听拉威尔、再听福雷,最后才是圣桑的室内乐。圣桑这位法国音乐的捍卫者真是生不逢时,在德国音乐称王称霸的时候鼓吹法兰西音乐特色,在瓦格纳歌剧风靡巴黎时热衷写室内乐。最近听了他的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钢琴五重奏和七重奏等等,深深被迷,这位勃拉姆斯同代人,在室内乐上的水平可以媲美他的德国同行。时代在变,品味在变,那些革命和浪漫的教条会被重估,而被低估的圣桑室内乐必定会重新被发现。圣桑这块近代法国音乐的基石,没有了他就不会有福雷、拉威尔,或许也没有了产生德彪西的土壤。
[attach]76124[/attach]
[attach]76125[/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31 10:26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8-31 10:29 编辑
(7)请关注他,Steven Osborne
[attach]75996[/attach]
出于喜新厌旧的本性,我一直在寻找新的作品和新的录音。最早发现Steven Osborne是我在寻找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后来注意到了他。Steven Osborne 是英国钢琴家,今年也就40出头,但已经在Hyperion出版了20多款CD,内容广泛,有贝多芬舒伯特也有梅西安布里顿,和比较冷门的作曲家如Tippett、Alkan的钢琴作品。作为钢琴家,虽然年纪不大,但他的录音评价很高,获得了2009年和2013年度的留声机大奖。我自己比较喜欢他的法国和俄罗斯作品的录音。拥有他的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Mussorgsky展览会图画(钢琴版)、德彪西的前奏曲和梅西安圣婴二十默想,都是我喜爱和反复聆听的CD。
所以,推荐大家关注他!
[attach]75997[/attach]
[attach]75999[/attach][attach]76000[/attach][attach]75998[/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8-31 10:33
这是Steven Osborne,是不是也可以看出他的心态呢?
[attach]76001[/attach]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3-9-3 14:57
(7)请关注他,Steven Osborne
出于喜新厌旧的本性,我一直在寻找新的作品和新的录音。最早发现Steven ...
甲米 发表于 2013-8-31 10:26
我就搞了一张他演奏的李斯特《诗与宗教的和谐》全本,老实说主要是冲着全集版本去的,因为李斯特这部作品很少有人录制全本。奥斯本的诠释不错,但与老一辈大师相比还有距离。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3 15:49
我就搞了一张他演奏的李斯特《诗与宗教的和谐》全本,老实说主要是冲着全集版本去的,因为李斯特这部作品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3-9-3 14:57
你指的是这张吧,我没有听过。我查了下这是他早年30岁(2002年)的录音,那时他可能还没有现在成熟吧。
[attach]76123[/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3 16:13
回复 甲米 的帖子
好的,先记下了。不过李斯特还没有排上日程,还要再等等。目前正在攻“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12 12:32
(8) 转一篇诺曼·莱布雷希特的文章
克莱伯神话
克莱伯的身后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指挥卡洛斯·克莱伯去世后,乐坛又多了一个排外的小圈子。克莱伯是出名的难以捉摸,于是那些见过他现场演出的少数人感到高高在上,剩下的是只能听唱片的普罗众生。见过他的人可以讲给孙辈听,其他人则不能。为克莱伯写讣文的人们简直夸张到疯狂,他们说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指挥家,全然不顾这最高级的意义。克莱伯当然是一位细致的诠释者,能够在布满音符的乐谱中爬梳出那些最关键的细节。1974 年 6 月他首次在科文特花园登上舞台,花了三个小时排练 80 秒钟的《玫瑰骑士》序曲,这对任何乐手都是一堂教学示范,学习结构怎样从音乐开头的乐句展现。
克莱伯的绝技是他给出的速度总是“恰到好处”,听听 1975 年 DG 录制的贝多芬《第五交响曲》,他在凶兆和庄严神圣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令人惊叹的是,节拍器显示他的版本仅比作曲家随手乱写的速度 108 慢了 8 个点,而那些直译派指挥往往受到这超快速度的误导,一头撞在音乐荒谬性的岩石上。在一个世纪的交响曲录音中,只有托斯卡尼尼、朱利尼和克莱伯能在快速的贝五中全身而退。这三人中,克莱伯是听上去最放松最恰切的。他让乐队达到了想要的效果,并非通过紧张的排练,而是通过紧张的自我准备。虽然他比大部分人要求更多的排练时间,但他也鄙视切利比达克要求 15 次排练来准备一首布鲁克纳交响曲。他有一次还匿名给《明镜周刊》写信嘲笑切利的神秘主义。排练之后克莱伯会在乐手们的谱架上留下礼貌的小纸条:“这部分我觉得可以更有力更响亮一些。万分感谢!克莱伯上。”如此礼貌,以及其他许多绅士的逸事,建立起了一位天生指挥的形象。但他严格限制演出曲目,在 70 年代中期的事业巅峰,他也只演 8 部歌剧、两打交响曲和一些非常规曲目,比如德沃夏克的钢琴协奏曲,还与俄罗斯钢琴家里赫特录制了令人难忘的唱片。之后的 30 年他不断缩减曲目范围。在最后十年中(他 74 岁时看上去依然精力充沛),他平均一年只开一场音乐会。他一生从不接受媒体采访,很多人据此说他是个隐士,其实正相反,他在音乐圈里朋友遍天下,只是善意地拒绝所有邀请而已。
所以,卡洛斯·克莱伯的出名不在于他的指挥,而在于他的不指挥。他喜欢说他只有等到冰箱的冷冻室都空了时才工作,而且要填满冰箱也不用干很多活。他取消的演出比实际演出要多得多,而且很快就感到无聊。他最后一次在伦敦露面,是 1986 年在科文特花园指挥威尔第的《奥赛罗》,在我看来,他像是在混时间。他的乐句处理很精妙,但摩尔人的妒火中烧没有得到音乐的支撑。认识克莱伯的人觉得他不再喜欢音乐,说不定还厌恶它。先撇开猜测不说,我们无法忽视严父对他的影响。埃里希·克莱伯要求很严,1925 年首演阿班·贝尔格的《沃采克》时排练了 126 次,标志了歌剧现代主义的黎明。埃里希 1934 年出于原则抗议纳粹政策(他不是犹太人),离开了柏林国家歌剧院,在阿根廷度过了战争岁月,所以原来该叫卡尔(德语名)的儿子变成了卡洛斯(西班牙语名)。后来他们一家搬回了东柏林,现在国家歌剧院矗立之所,却经常遭到怀疑。50 年代初,埃里希将专业活力带到了科文特花园,为 Decca 录制了许多一流唱片,但他 60 岁时在瑞士英年早逝,有些壮志未酬的怨念。
老克莱伯不希望儿子也干指挥,但卡洛斯依然拿起了指挥棒,而且钻研父亲最喜爱的曲目贝五、勃拉姆斯第四交响曲、《玫瑰骑士》、《波希米亚人》和《沃采克》。他在斯图加特歌剧院当了几年音乐总监,此外从未担任过重要职务,他的名声完全靠口耳相传。
不论什么决定了他对音乐的态度,他从不向外人道。他住在慕尼黑郊外的山坡上,家里没有电话。他有一儿一女,太太丝当卡以前是斯洛文尼亚的芭蕾舞者。他去世后几乎一个星期消息才为世人所知,这说不定会让他高兴。
大师逝去,神话诞生。克莱伯的身后名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不容许自己指挥时有丝毫侵犯作曲家神圣意图的嫌疑。这一理论的来源是哈维·萨克斯(Harvey Sachs),托斯卡尼尼和索尔蒂的传记作者,他在《纽约时报》的文章中回忆了 1978 年在斯卡拉歌剧院碰见沮丧的克莱伯,当时他正排练《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为什么我还要试着去指挥?”克莱伯叫道,“我没法让他们理解我想要什么。我根本不该当指挥……我没法忍受错误出现而不去纠正它们……”
那种自我怀疑的苦恼在任何指挥身上都会出现,这是职业性哀号。那些将此类时刻神话化的人根本不理解音乐的进程。每一位指挥都知道,如果完美存在,我们就永远不会想听另一场演出,也就没有指挥继续存在的必要。指挥要尽全力接近作曲家的意图,而作曲家的意图是让音乐被聆听,不论是否有错误。没有作曲家会用一生等待一场没有错误的演出。我不认为克莱伯这样的一个讲求实际的人会有不同想法。
诺曼·莱布雷希特: 著名古典音乐评论人、专栏作家。十余本关于音乐的著作被翻译成 13 种语言,其中包括全球热销的《大师神话》和《谁杀了古典音乐》。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9-12 16:22
想起了之前168论坛的天才乐友小克ing.......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9-13 08:41
以前一直认为《命运》很俗,我是听过小克和富特的版本才改变这种观念。
小克和富特的《命运》真是神品,风格不同,但同样震撼。
小克的贝四也是神品,当然还有勃四,他的《田园》要差一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9-13 11:39
[attach]76624[/attach]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3 23:39
你最好不要在小克莱伯面前提老克莱伯,(即使你是通过老克莱伯来抬举小克莱伯)。然后,你就被小克莱伯,按照现在的网络语言说,你就被直接拉黑。
我觉得小克莱伯有对老克莱伯的恐惧症。
小克实际上是少取胜的代表。说实话,那那个久负盛名的贝4、7,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演绎有多少认识,你们不觉得这些行板最后都被演绎成快板吗?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9-13 23:41
说实话,那那个久负盛名的贝4、7,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个演绎有多少认识,你们不觉得这些行板最后都被演绎成快板吗?
alma 发表于 2013-9-13 23:39
第7的第二乐章速度标记就是小快板。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3 23:43
第7的第二乐章速度标记就是小快板。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9-13 23:41
速度太快,我觉得小克就是赶去与情人的约会(我瞎猜的)。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3 23:47
我完全同意主贴说小克是神话。小克的代表作4、7、5,其实比不上卡爷。
于是,我猜想为什么最后是被指挥家评为最伟大的指挥,原因已经很明显了。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3 23:52
我一直认为小克就是个明显的古典乐神话,其水准远逊卡爷。他为什么被所有指挥们推举,这事情不容易猜,因为他退居了。
所以,隐士是最伟大的。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4 00:08
偶建议乐友们,实际上可以做一个老克莱伯与小克莱伯对贝多芬演绎的 异同的评估。这是纵向的判定,然后可以做个横向的判定,比较卡爷和约胡姆等在这些贝多芬演绎。
你会真切的认识到,小克,真是一个神话。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4 14:22
甲米 发短消息 发表于 半小时前
哈哈,你的“卡爷”也是个神话,更大的神话啊,哈哈-----
卡爷的贝多芬如果不行,还有勃拉姆斯,如果勃拉姆斯不行,还有瓦格纳,布鲁克纳、还有马勒,这些都不行的话,还有歌剧,还有德奥以外的。反正他在那个位置上总是弄了很多不错的东西。也是压了不少人。
不过,小克的那张勃四和瓦格纳,真心喜欢。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14 14:31
转一篇文章:
是时候打破卡拉扬神话了
2008 年是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1908 -1989)百年诞辰,唱片公司竭尽全力以此做文章,各种纪念活动排满了全年。可是在莱布雷希特眼中,卡拉扬“在道德和创造力上都一无是处,他的神话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真令人难以置信,老怪物居然又回来了。走遍巴黎任何一条大马路,广告牌上到处都是他那双眼紧闭冥思苦想的神态,这神态曾令他的乐手们迷惘继而愤怒。在家门口的唱片店,他那些大牌公司包装的大盒套装和根据几首之前未发表的作品录制的新唱片,几乎把现场录音的大师们挤下了货架。
从萨尔茨堡、卢塞恩到柏林、维也纳,全世界的音乐节和交响乐团都在纪念他的百年诞辰,连日本都响彻了“记住!卡拉扬08”的口号。今年无论你朝哪里看,赫伯特·冯·卡拉扬都在古典日程的首位,因为整个行业都在全力以赴保证他的首要位置。
比起其他艺术形式,古典音乐简直是周年纪念的囚徒,音乐季策划多数根据死去的作曲家而定,2006 年是莫扎特,去年是格里格和埃尔加,接下来就是梅西安。不过以作曲家为核心总还能激发一些新想法和新作品,但把一个过世的指挥推出来则根本没有创造性的价值,顶多唤起一种无谓的英雄崇拜罢了。
死神面前人人平等,但对于那些死时富有的人来说,他们还有机会买到不朽。没有一个古典音乐家去世时比卡拉扬更有钱,哪怕帕瓦洛蒂也赶不上。卡拉扬于1989 年7 月去世,遗产总额高达2 亿英镑,而唱片版税直到今天仍源源不断流进他第三任妻子艾丽叶特的腰包——她曾经做过Dior 的模特,最近刚出版了一本回忆录。
卡拉扬是史上录音最多的指挥,名下有900 余张唱片,其中包括5 套贝多芬交响曲(单声道版、立体声版、视频版、数字版和超强视频版),唱片大牌DG公司三分之一的收入由他而来。他一手遮天,将伯恩斯坦、索尔蒂、哈农库特、巴伦博伊姆和其他潜在对手都挤出了萨尔茨堡和柏林。正是在这两座“要塞”中,他肆无忌惮地将艺术商业化,令文化倒退。
卡拉扬鄙视现代主义,对大部分在世的作曲家和歌剧作品避之唯恐不及。他的价值观完全属于纳粹时代,结合了对新技术的狂热和对英雄式艺术的偏爱。不论从哪个方面看,他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卡拉扬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生于萨尔茨堡,在希特勒掌权前一直苦苦寻找事业机会。当犹太人和左翼音乐家遭到驱逐后,27 岁的卡拉扬成为纳粹帝国最年轻的音乐总监,1938 年更被戈培尔誉为“神奇的卡拉扬”。他血统纯正,长着浅色头发、面部轮廓清晰、目光炯炯,一直是纳粹文化的招牌青年,直到他后来不识好歹地同一位有犹太血统的女人结了婚。
战后,他被EMI 的瓦尔特·莱格(Walter Legge)召到伦敦,同新成立的爱乐乐团录制唱片。面对来自战时敌方英国的乐手们,卡拉扬施展出浑身解数,用魅力和技能打造出了一支世界级的乐团,他的标志就是线性美,用审美取代意义。有些人被这种完美的幻觉迷惑,但许多评论人还是清醒地意识到了他的音乐会在智性上的贫乏。
当伦敦的乐手开始攻击他“无法原谅”的傲慢时,卡拉扬已经踏上辉煌的征途,他即将成为柏林爱乐的终身指挥,并兼任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和萨尔茨堡音乐节的总监。从未有哪位大师掌握过如此大权,到他临终前逐渐辞去各种职务时,给古典音乐留下的却是阴险、反动、反民主的巨大影响。
现在人们“庆祝”的正是这种终身成就,媒体只能用柔光聚焦,用整体的模糊记忆去粉饰宣传。在巴黎看到卡拉扬这种煽动性的姿态让我很惊讶,因为希特勒统治时期,卡拉扬正是在这里指挥了纳粹党歌《高举旗帜》。更让我吃惊的是自学成材的捷吉耶夫和西蒙·拉特尔也称卡拉扬为导师,好像在暗暗觊觎他的权力似的。
在周年纪念的背后,是两部明显的引擎。一部是艾丽叶特·冯·卡拉扬基金,为一些活动买单;另一部是曾经风光无限的唱片公司,现在想把堆积成山的卡拉扬产品推销到新市场:中国和印度。不过这很可能就是他们最后的“天鹅之歌”。
拿Decca 发行的卡拉扬与维也纳爱乐录制的系列唱片来说,我一听到他的霍尔斯特《行星组曲》中那种宇宙力量就感到振奋,但是很快又为格里格的《培尔·金特》里那种无精打采、自我陶醉的大起大落而感到烦躁。卡拉扬有种趋同音乐的倾向,他压抑不同的音乐个性,使它们全部屈从于他的线性美。听多了卡拉扬就好像一个月天天吃麦当
劳,有一种膨胀的味觉麻木的体验。我怀疑那些今年第一次听卡拉扬的人,大约会被他的千篇一律惊呆的。
很多人都在奇怪,为什么古典音乐这个巨大的跨国产业会同气连枝推动一个人的复兴,而这个人没有任何原创性,没有留下任何思想,不能代表任何高尚的人类价值。赫伯特·冯·卡拉扬在道德和创造力上都一无是处。他的神话无法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作者为英国著名音乐评论家、《旗帜晚报》专栏作家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9-14 21:42
莱布雷希特的整篇文章真的不靠谱,全然是他的个人好恶与攻仟,他自己写写也就罢了,妄图影响他人的观点,那就别有用心了,也或许是他真的把自己当做救世主了。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4 23:53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9-14 23:55 编辑
莱布雷希特的整篇文章感觉上像我写的,水准不够。看看这篇众人的回忆,也从侧面了解一下卡爷。
对卡拉扬的回忆
“一部交响曲如同一部戏剧,真实性伴随着冲突而产生。而卡拉扬,这位构筑音乐的超人,却不喜欢冲突,……他要确保一切冲突都抹得光光的。” ——大卫·凯恩( David Cairns )
“指挥这部歌剧要达到他这样的水准,非花五十年工夫不可。卡拉扬的天才一方面表现在他出众的记忆力,能评记忆指挥这部作品实在是难以置信,另一方面就是他创造的乐音。他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配合可以说是相得益彰,在乐音效果的创造中维也纳爱乐乐团付出百分之九十五,他只须付出百分之五。他了解其中的每个角色、每句唱词。这可不是晒晒太阳就能办到的。”
“卡拉扬至少熟悉五十部歌剧的每一处细节,他能在从熟睡中被唤醒的情况下,立即从五十部歌剧的任何一处开始指挥。”
“排练时,他喜欢坐在音乐厅的十六排位置上,身旁坐满了他的主要工作副手。他就象一位帝王般,控制着舞台上排练所有细节的精确进行,不容有一丝差错。”
“有一次排练《漂泊的荷兰人》,他不满意剧中帆船的进出,终于忍不住步履蹒跚地走入后台,往后的十几分钟里,我们看到帆船的表现越来越好,原来卡拉扬到后台亲自示范操作帆船的布景。”
小泽征尔既感激卡拉扬对他的恩惠:“他总是为我腾出时间”,又惊叹于他的记忆。“有一次我打电话向他请教一部歌剧,我知道他已多年没指挥那部歌剧了。我敢肯定他来不及看总谱,而他竟跟我一起过了一遍,每个细节都正确无误。唯一的麻烦是他的话难于听懂”。想来真有意思,小泽征尔那带日本腔的英语同卡拉扬既含糊又有德语口音的英语正好配对儿。幸好他们谈论的是音乐。
卡拉扬原定在维也纳乐友协会金色大厅指挥海顿的《创世纪》,后因故不得不取消,改由另一位指挥家指挥,只这一改就令音乐厅的座位空了一半。
一位年轻的德国指挥说:“不可思议。我也喜欢卡拉扬,可是以他的气质而言,他并不适合指挥海顿。指挥海顿的作品那位指挥家要比他强。”
一位维也纳乐评家:“人们去音乐厅并不是为了听海顿的作品,而是看卡拉扬的指挥。”
另一位在座者:“这就怪了,谁都认为,维也纳乐友协会金色大厅的听众是世界上音乐修养最高的。”
维也纳乐评家:“这跟维也纳、跟‘乐友协会’都不相干,这完全是另外一码子事。”
后来,这位维也纳乐评家还半开玩笑地说过一句话:“哪怕卡拉扬指挥的不是乐团,而是一套立体声音响系统,人们也乐意花钱去看。”
卡拉扬向朋友们抱怨纽约大都会乐团的演奏水准真是糟透了,而在排练中卡拉扬又是什么态度呢?一位团员讲,他确信卡拉扬是真诚喜欢他们的,他对乐团表示出极大的尊重。“这其实是一种职业修养”,这位合伙人说,“在表演艺术中,你必须善于和资质平平的人合作,从而获得良好的演出效果。卡拉扬知道怎样做。换了托斯卡尼尼,他会骂那些团员是蠢猪,大发一通脾气,把弦乐部统统换掉。卡拉扬却采取积极的态度使问题得以解决。他知道他无法改变团员,他只能善用他们。”
( EMI 制作人瓦尔特·列格的回忆)“维也纳爱乐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俄国人已下令禁止卡拉扬登台,音乐会也取消了。我赶紧给卡拉扬挂电话,说这消息遗憾之至,问他是否愿意跟我共进午餐,我们好好谈谈这事。卡拉扬说很抱歉,他正要睡觉,但下午四点可以见我。就这样,下午四点我感到了约定的地点。我知道当时维也纳物资供应奇缺,特地给他带去了一瓶威士忌,一瓶杜松子酒和一瓶雪莉酒。多年后他告诉我,那晚我走后,他把每瓶酒各分成 30 份,从第二天起的 90 天每天享用一份,当晚则尝都没尝一口……他这个人就是如此,意志如钢铁般坚强。”
“他的居住条件差到极点,在一座街区的公寓八楼上同一个不相识的人共住一个房间。我们开始了交谈。我试图把谈话引向业务讨论,但他却明显地只想闲聊闲聊。很可能因为他已有太长时间不曾与人交谈了……我们差不多天天见面,关于合同的谈判延续了 6 个月……他并不急于签约,尽管他既无钱又无工作,甚至连工作的可能性都没有。我从未见过任何人能像他那样,处在那样的境况下内心仍那么宁静、那么泰然自若……我们的合作为卡拉扬名利双收奠定了基础……也许除斯托科夫斯基外,他比任何别的指挥从唱片得益都多,可以说是留声机唱片造就了他……”
http://site.douban.com/125361/wi ... 056/note/288720472/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9-15 01:00
卡拉扬就像一枚多棱镜一样,实际上人性是复杂的,卡拉扬也是多面而不能以一种情感和好恶来评判的。并不能因为他指挥了海顿和莫扎特,而他的这些指挥并没有达到海顿和莫扎特音乐应有的内涵和水准而苛责卡拉扬,因为指挥不好海顿和莫扎特的指挥家有大把大把的;也不能因为卡拉扬什么都指挥而一味地批评他制造卡拉扬帝国,也是因为什么音乐都要碰一碰的指挥家也不仅仅只是卡拉扬一人。听众,实际上是有选择的自主权的,你可以不坐进音乐之友大厅听那场海顿,也可以不去买他的海顿唱片,但听众们不这么做并不是卡拉扬逼迫的。
卡拉扬也不是没有自知之明,但往往他的观点最后还是正确的,他的美学观并不见得十全十美,但也绝不是趣味低俗。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5 01:13
卡拉扬就像一枚多棱镜一样,实际上人性是复杂的,卡拉扬也是多面而不能以一种情感和好恶来评判的。并不能因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3-9-15 01:00
其实,我觉得卡拉扬与VPO合作的,在decca出品的莫扎特就很不错。可能decca公司的录音方式也有帮助,但是把卡拉扬批判成不会或将莫扎特弄得很差,也没有道理。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5 02:07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9-15 02:11 编辑
点评metamophore 发表于 9 分钟前
--------卡拉扬怎么是把莫扎特弄得很差呢,至少不会逊于富特吧,莫扎特三部曲的成就并非无端拔高。.
卡爷在dg录制的莫扎特确实不怎么样。富特的莫扎特也很一般。
但是我现在认为,富特在演出晚期浪漫主义(不包括布鲁克纳)可能更好。。他演绎施特劳斯和民族乐派的作品实在太棒了。我估计其中的原因是。。。。。。缺少德国人擅长的严谨。。。。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5 02:18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3-9-15 02:20 编辑
点评甲米 发表于 昨天 13:54
这么说,两位天才的指挥Ferenc Fricsay和Guido Cantelli更是神话了,他们隐的更彻底,英年早逝!哈哈哈.
我听了 Cantelli 的贝多芬,真心不错,远超小克。而且录音也好的出奇,真是神话。
老哈同学要换我手上的 Cantelli,我丝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3-9-15 10:44
转一篇文章:
是时候打破卡拉扬神话了
2008 年是著名指挥家赫伯特·冯·卡拉扬(Herbert Von Karajan ...
甲米 发表于 2013-9-14 14:31
看法很相似。
老卡更象节拍器,摇来摇去。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9-15 17:37
艺术批评贵在中肯、富有说服力,贵在辩证,贵在趣味高贵,不在声音大小、辞藻堆砌,不在一竿子打倒。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15 18:12
"卡拉扬有种趋同音乐的倾向,他压抑不同的音乐个性,使它们全部屈从于他的线性美."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9-15 19:28
这种超级圆滑奏和审美压迫力,你来试一试,不是谁都制造的出来的,这就是功夫。塞尔,是最接近卡拉扬的一位。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9-15 20:03
甲米 发表于 3 小时前
要不是Fricsay英年早逝,柏林爱乐没有卡拉扬什么事了。
-----------------
这就不对了吧。Fricsay死的时候卡拉扬在柏林都快十年了。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9-15 20:09
"卡拉扬有种趋同音乐的倾向,他压抑不同的音乐个性,使它们全部屈从于他的线性美."这确实是不争的事实。
甲米 发表于 2013-9-15 18:12
同意。不管这种全乐团的legato有多高的技术含量,做到卡拉扬晚年的那个程度都过分了,变成缺点了。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9-15 20:14
卡拉扬的问题在于造假:为了制造出他臆想中的这种超级圆滑奏,乐队达不到的事情,他通过后期制作在调音台上把推杆推上去来达成。晚期EMI录音中尤其明显。这是不可原谅的,技术不能覆盖艺术的真实。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3-9-16 03:15
甲米 发表于 3 小时前
要不是Fricsay英年早逝,柏林爱乐没有卡拉扬什么事了。
-----------------
这就不对了吧。Fricsay死的时候卡拉扬在柏林都快十年了。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9-15 20:03
卡拉扬确实是在“无照驾驶”9年后才最终与BPO签字画押的。
不过,俺不认为如果Fricsay不早逝的话就真能从卡爷手里再把BPO给呛过去。尽管Fricsay是被英美“诛心”势力推到前台的一位绝对理想战士,但事关日耳曼民族荣誉,乐团和柏林市政府绝不可能妥协,Fricsay的机会为0。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9-16 03:39
卡拉扬确实是在“无照驾驶”9年后才最终与BPO签字画押的。
不过,俺不认为如果Fricsay不早逝的话就真 ...
bodyheat 发表于 2013-9-16 03:15
您这些八卦可信度也太低了吧?卡拉扬1955年正式接替福特的职位,56年就给终身合同了。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3-9-16 04:34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3-9-16 05:00 编辑
您这些八卦可信度也太低了吧?卡拉扬1955年正式接替福特的职位,56年就给终身合同了。
Rozinante 发表于 2013-9-16 03:39
1956年那就是一口头儿声明的终身指挥,4月24~26日三方(乐团/卡拉扬/市政府)签的那个实际上只是1955年卡拉扬率团赴美演出前要求必须提前签下的那个4年的任命书(官僚程序没辙),1959年2月就到期了。此后9年里实际上没有任何法律文件保障,真正白纸黑字的终身合同签字画押则是到1967年了,这事儿卡拉扬自己吐过槽啊。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16 09:23
抛开别的因素不谈,Fricsay当年在指挥上的造诣与当年的老卡不相上下,他指挥激情如火,流畅与严谨并行不悖。在他的棒下,音乐充满了戏剧的张力,极为撼人。在战后10年左右的时间内,留下莫扎特的歌剧和协奏曲、贝多芬第九、老柴第六、勃拉姆斯双重协、德奥夏克第九,还有巴托克与柯达伊的音乐,这些不朽的录音至今还是经典。可惜天忌英才,他一生中累受疾病的折磨,正在弗里乔伊的事业步向辉煌之际,不得不退出了他的指挥事业,63年死于胃癌,才48岁,另音乐界悲痛不已!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16 09:45
不知谁手里有录音,建议比较一下小克莱伯、Cantelli、Fricsay和卡拉扬的贝多芬第7交响曲,肯定很有意思。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3-9-16 10:08
卡拉扬的问题在于造假:为了制造出他臆想中的这种超级圆滑奏,乐队达不到的事情,他通过后期制作在调音台上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3-9-15 20:14
我倒不是特别厌恶“造假”本身。像古尔德录音时做的那些手脚,我觉得并不影响我欣赏。但卡拉扬晚年那种审美我不大能接受。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3-9-16 11:27
卡拉扬只是做到了传承,对发展没任何重大贡献。长期霸占一方,只能说是悲哀!
作者: 若飞公子 时间: 2013-9-16 13:51
造神都是偏激的——无论是所谓的隐士,还是独霸一方的帝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3-9-16 14:02
卡拉扬在争夺柏林爱乐大权中是赢家,历史都是胜利的获得者书写的。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16 15:43
scfan 点评了你曾经在主题 听音杂谈------(8)克莱伯神话 发表的帖子 查看 ›
scfan 说:上次在虎口家对比过小克DG贝七、卡拉扬金卡贝七和蒂勒曼DG贝七,下次有机会倒是要再加入坎特利和费力乔。
-----------------------------------------------------------------------------------------------------------------------------------------------------------------
小S版,好啊,我有cantelli的这个版本,找个时间我们一起听听
[attach]76741[/attach]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7 00:59
卡拉扬只是做到了传承,对发展没任何重大贡献。长期霸占一方,只能说是悲哀!
牛仔 发表于 2013-9-16 11:27
这话我不太同意,因为按照我的理解,站在富特和瓦尔特之间的那个人就是卡爷了。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17 01:00
我觉得可以作为评判的另一个神话,就是老克与小克的贝多芬了。
这个唱片也是可以找到的。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21 02:52
bodyheat 发表于 5 天前
小克与Cantelli压根儿不是一级别的,当前者还在陶醉于潇洒与否时,后者人早已直接超然了。
在贝七面前,小克就是菜鸟。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小克的贝七,只是还不错,而已。
作者: 若飞公子 时间: 2013-9-21 11:21
莱布雷希特的整篇文章真的不靠谱,全然是他的个人好恶与攻仟,他自己写写也就罢了,妄图影响他人的观点,那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3-9-14 21:42
我管他叫古典乐界的宋祖德……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21 15:13
感谢张老师,与我们分享卡拉扬1988年最后一次访日演出的全部三张CD,曲目包括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穆索尔斯基和柴科夫斯基作品。度盘地址如下:
http://music.douban.com/doulist/1681378/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22 02:26
卡拉扬、纳粹党和福特文格勒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 ... tml#bsh-3-288308033
作者: alma 时间: 2013-9-22 02:34
那些猛烈批评卡爷的菜鸟,真是应该去看下本菜鸟几年前的日记:
指挥理念、音色与音效
http://www.douban.com/note/67931938/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22
(9) 梅丽桑德的长发
[attach]76993[/attach]
梅丽桑德应该长的很美,可没有人知道她长什么样,但至少她有一头美丽的长发。德彪西为了她的长发做了10年的梦!
1892年德彪西发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歌剧剧本——梅特林克的《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于是他花了10年的时间创作了他自己这部唯一的歌剧杰作。
1894年,德彪西给朋友的信里这么写到:佩里亚斯和梅里桑德开始发怒,不想从他们的挂毯上下来。因此我不得不另打主意。之后他们回来了,带点醋意迁就了我。梅里桑德用你所知道的娇柔的嗓音细声细气地对我说:“丢掉这些吃力不太好的活吧!丢掉这些全球公众津津乐道的东西!继续作关于我的头发的梦吧;您很了解谁的感情也比不上您的慈爱”。
德彪西开始创作这部歌剧是刚好30岁,当这部歌剧完工时已经40岁了。此后他后花了2年的时间修改。歌剧《佩里亚斯与梅里桑德》,它凝结了德彪西所有在音乐领域内的伟大探索,是他的最高成就。德彪西采用一种适合法国语言的朗诵式旋律风格,让音乐与文字能完美契合。他远离和声的逻辑,倾泻毫无限制的纯粹音色,然后创造出浮动的气氛环境,显露一种松散、柔滑的开阔空间,再带领我们走进介于神话与幽灵悲剧之间的领域。德彪西的这种音乐及主题思想的处理方法的确创造了独特的风格,给20世纪歌剧界开辟一条新的路线。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43
如下是一段给剧首演前德彪西第一次在家中给演员们讲解的情景.
德彪西使出浑身解数不仅弹奏、还用他那“阴沉的嗓子”演唱了全部角色,把高音用低八度唱。起初的气氛是怀疑和不合作的,但是,德彪西的认真和感染力,再加上戏曲和音乐的怪异不可能使演员总是无动于衷,到最后他们感动的泪流满面了。歌唱家们热切希望演好自己的角色,这是德彪西认真的结果。
如果你听过了德彪西的钢琴与管弦乐,也许你已经听过了意大利和瓦格纳的歌剧,请你不妨也尝试听听德彪西的“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吧,听听这部歌剧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杰作吧。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48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9-22 21:40 编辑
剧情介绍
在全剧开首的森林场景中,前奏曲中三个性格各异的主题奠定了整个作品的基调:素歌式的象征神秘而永恒的自然;带有明显附点节奏的音调代表戈洛;还有属于梅丽桑德的五声性旋律。在森林中狩猎的骑士戈洛偶遇迷失在湖畔、正在哭泣的神秘少女梅丽桑德。戈洛爱上了她,经过一番隐语般的对话,梅丽桑德随戈洛返回后者的城堡,口中念道:“夜会更黑、更冷”。这是一桩注定不成功的婚姻,一个笨拙而丑陋、一个轻捷而灵秀,他们的不般配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戈洛写信给他的祖父,年老失明的国王阿尔科报告他的结婚并请求祖父同意。德彪西用洛克利亚调式和弗利吉亚调式的极端简洁音调来描绘这个代表古老城堡的垂死君主,同时伴随着梅丽桑德主题的插入。阿尔科意识到灾难就要降临在他的家族了,但他不能像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人物一样与厄运抗衡,却只能服从无法抗拒的宿命,面对戈洛的请求,他的回答是:“我无话可说。”这时,戈洛的弟弟佩利亚斯进场了,他和梅丽桑德出场时一样泪流满面——这表示二人都对这黑森森的古堡怀着深深的恐惧与忧伤。阿尔科让佩利亚斯点亮一盏灯,这是表明接纳新妇的信号,而这一道具的深层涵义不啻暗示着光明、哪怕是极暗淡的光明就要渗入到这终年漆黑的地方了。德彪西用调性暧昧和极不和谐的减七和弦与九和弦勾勒出阴暗困顿的场景。在城堡外,男女主人公第一次见面,那盏灯的象征意味伴随着调性的明确而显露——它意味着剧情的转机。
第二幕的背景转入城堡之内。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在花园的泉水旁相遇交谈,梅丽桑德的结婚戒指落入了水中,这时乐队中的竖琴用琶音奏出了一个半减七和弦,正是这个和弦在第一幕中引出了在湖边哭泣的女主角。梅丽桑德与戈洛的婚姻从此已名存实亡了。戈洛的主题又出现了,他受伤卧床,梅丽桑德在他身旁,他知道他的妻子害怕暗无天日的城堡生活,他甚至知道同期和安慰她,然而当他发现她的戒指失落时,他立即暴怒了,要求梅丽桑德去找回他们婚姻的证物。他的愤怒终于将梅丽桑德永远推开了。
第三幕。在夜阑人静时分,远处响起特罗维尔的古老恋歌。梅丽桑德凭栏低回,她金色的长发临窗而下,佩利亚斯注视着那瀑布般的美丽长发。他想亲吻梅丽桑德的手,告诉她他明天就要离开,而一朵象征爱情的玫瑰出现在舞台上。男女主角的歌唱从未有过的抒情与温暖,可听来与其说是一首咏叹调,倒莫如说像一阕歌曲(mélodie)。戈洛的出现打破了这宜静的缠绵,表征黑暗的C持续音又出现了。在这一阴暗的音乐背景下,戈洛警告佩利亚斯远离他的妻子,他害怕发生什么可怕的灾难,他已“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但可怕的事终究发生了,并且延续多年。现在,戈洛正在焦急地询问他名义上的儿子——实际是他兄弟的血胤——伊尼俄德,他企图从这天真的幼儿口中知晓他妻子和他兄弟的奸情。狂热的戏剧性的音乐刻画出戈洛病态而多疑的内心。
第四幕以佩利亚斯和梅丽桑德的幽会开始。第三幕中“垂发”场景的伴奏音型重又响起,却被参入了不祥的阴沉和声。佩利亚斯预感到大限将至,他对他的爱人忧郁地唱道:“这将是最后一晚。”命运的力量越来越显著,剧中人物都向着一开始就注定经受的悲惨命运走去。阿尔科对梅丽桑德的痛苦表示同情,对这个给黑暗之城带来一丝光亮的灵魂表达着爱莫能助的脉脉温情。在最后的爱情场景中,佩利亚斯的主题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出现,他觉悟到:“我一直在命运的陷阱中做戏与做梦”,他们的幽会就要永远终结了,黑夜与光明的角逐随着宿命的必然统统消泯了。德彪西让佩利亚斯用接近咏叹调的歌声唱道:“一切都失去了,一切都胜利了,在这阴暗中,多么美丽呵!”二人热烈的拥抱,而戈洛出现了,用剑杀死了他的弟弟与情敌。
终场,笼罩在忧伤而渺茫氛围中,愁惨空虚的音乐衬托着梅丽桑德平静的死亡。阿尔科这个一开始就预见到悲剧发生的宿命的代言人依旧素手无策,而戈洛这个自身性格的牺牲品正在忏悔自己犯下了该隐的罪恶。梅丽桑德让人把窗打开,因为太阳就要升起了。戈洛忍不住问梅丽桑德是否爱过佩利亚斯,“是的”,她答道,然后就不再说话了。在戈洛的哭泣和阿尔科的沉默中,梅丽桑德悄悄离开了人世。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51
下面转帖杨燕迪 关于德彪西的《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的一些介绍,和大家分享:
***********************
象征和象征主义
***********************
现代歌剧的起源可说最早是从德彪西的《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开始的,因为这部戏从各个方面来看,都带有20世纪歌剧的典型特征。我们认为这部歌剧是一部典型的象征主义流派的歌剧。
象征主义最早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文学上兴起的思潮与流派。那么,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什么叫象征?象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经常会碰到的,比如说我们的国旗就是我们国家的象征。总的来说,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来象征抽象的理念。因为有的时候抽象的理念我们说不清楚,那么就用具体的、可感的、日常生活中手边的事物来比喻,作为一个寓意。所以象征这个手法在日常生活中也大量出现。但是把它作为一个中心手法是在19世纪末的文艺文学思潮中。它最主要的(表现)就是用所谓的梦幻来替代激情、用隐喻来替代叙事。所以它不是直接讲故事或者表达一个事物,不是讲这个故事本身,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寓意人生或者对世界的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比如它最早在法国象征主义诗歌中出现:像魏尔伦、马拉美。这派诗人的艺术主旨就是想探索世界背后最隐秘的真理。世界的表面只是表象,他们要探究这个表象背后的意义和真理。
这派思潮对德彪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本身也和这些诗人有交往。史上一般把德彪西定义为印象主义音乐家,但他的艺术理念实际上更接近象征主义。因为大家知道,德彪西的音乐好像是在描写大自然,但其实他最关心的是你对大自然背后的神秘体验。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音乐)带有梦幻神秘、不可捉摸的特色。德彪西很自然地被象征主义文学思潮所吸引,而且很快就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51
***********************
从文学戏剧到歌剧
***********************
我们先来关注《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部戏。这本身也是德彪西唯一一部歌剧,他一辈子就写了这一部歌剧,我们也很难想象他再去写另一部戏。尽管他希望能再写另一部戏,但一直都没有找到很合适的脚本。
《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是比利时大诗人、大剧作家梅特林克的代表剧作。梅特林克在文学史上是有相当高的历史地位的,可以说是作为象征主义戏剧的最重要的代表。他的戏剧的整体艺术观就是用弥漫性的象征手法表达对世界的看法。
德彪西看了这部戏以后很快就被吸引了,然后通过版权的谈判,自己来改编这部戏。这部戏的特点就是他写了10年,正好是德彪西音乐风格成熟的阶段。他一直投入在写作中,真是十年磨一剑,写得非常精致,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入在这部剧作中。这部戏在各个方面都和德彪西的音乐风格达到完美的契合:因为它表达的寓意,运用的手法(比如说这里头有很多山水湖泊、头发等等),本身就是德彪西所特别擅长的。确实这部戏的特质同德彪西的艺术理念刚好达到一个完美的融合的境界。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51
***********************
戏剧主题
***********************
首先这部戏的主题意念是很深刻的。这个戏初看可能不知所云,因为它不可捉摸。但这部戏带给你的就是这样一种独特的体验:它所表达的最主要的就是人生的无目的性,“人生是没有目的的”。这本身是梅特林克象征主义戏剧的很重要的观念。德彪西也很显然认同这个观念。
这部戏,包括它的故事情节(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情节),从某种意义上说,类似《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也是某种禁恋——
梅丽桑德是一个不知名不知身世的女性,她一直很伤心很阴暗,对自己无动于衷,是一个性格上没有任何变化的女角。然后葛洛是个国王,国王娶她为妻,她又和自己的小叔子佩里亚斯产生了恋情。结果这段恋情导致了悲剧,葛洛杀死了自己的弟弟。然后梅丽桑德不明原因地在分娩后死去,留下一个婴儿。
——整个故事大家看似乎是一个三角恋爱,看上去很像《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但是它的性质与《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截然不同。《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是表现爱情是人生的最高追求,人生的所有的目的都是为了这样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牺牲承诺的爱情,最后两个人同归于尽。但是《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里所有的行动和举动对改变人生命运都是毫无意义的。这个故事整个来说是没有任何方向感的、漂浮不定的,一直处于梦幻感的情境中,给你带来非常全新的体验。它的整个戏剧构思、手法、结构完全都是为了这个立意在服务:戏剧整体进展似乎没有方向,人生没有目的,所做的一切举动都无济于事。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52
***********************
戏剧主旨下的音乐戏剧处理
***********************
所以所以有了这个立意,在音乐上也带来非常多的创意。首先它的结构。这个结构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代歌剧的处理手法,对后来影响十分深远,使用了近似电影中的蒙太奇的剪接手法。有很多场景,每个场景都很短,场景和场景之间并没有逻辑上或者时间顺序上的联系,他只是把它们并置在一起,观众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解读才能把这个故事从头到尾连贯地顺接起来。当然从头到尾的故事是连贯的,但每个场景基本上好像采取特写镜头——把每一个场景放大,很快过去,组接到下一个场景,形成一种场景组接式的结构。
那么这种结构原来哪里有呢?就在《鲍里斯•戈杜诺夫》里有。在传统的歌剧里,我们知道要么是分曲结构,一般是一段段的咏叹调,通过宣叙调连接。要么是瓦格纳的通联体,是很大的场景结构,中间几乎没有间断。而运用非常小的场景作为歌剧单位,只有在欧洲非正统的歌剧中,比如东欧的《鲍里斯•戈杜诺夫》中才非常突出。
德彪西也可以说是吸取了《鲍里斯•戈杜诺夫》的技巧,后来对《沃采克》、布里顿(的歌剧)甚至是齐默尔曼的《士兵们》,这样一些现代的歌剧,很多都采用了这种用很小的场景为单位的场景组接式的结构。这样可以显得很灵活。带来了什么呢?就是整个戏剧的感觉,连贯性很好,作曲家又可以自由地发挥音乐上的特长。
所以在结构上这部戏对后来的影响很大。而且非常成功,整部戏集中统一,一点都不零散,尽管这个故事看上去很松散。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52
***********************
声乐特色
***********************
德彪西一反传统的所谓人声的大段咏叙为中心的手法,完全采取所谓咏唱的手法。所以在很多批评家的著作中都把它称为“咏唱剧”,几乎恢复到歌剧起源时的非常自由的吟唱方式。在音乐中几乎没有出现大段咏叹调——那种方正完整、自成一体的咏叹调。可能最接近这种结构的是第三幕第一场,有一个头发场景:梅丽桑德站在夜台上梳妆,她对自己的咏叹。但这里面对声乐的处理依然是只字片语,听上去好像喃喃自语。跟法语的发音,和日常用语非常接近,这本来也是德彪西写艺术歌曲采用的手法。
所以爱听意大利传统歌剧的听众初听这部戏可能会感到难以接受,因为没有集中的咏叹调一下子抓住你的吸引力,但德彪西的用意就是用这样一种声乐手法,好像把音乐重新恢复到生活流上去,有点接近于真实主义或者自然主义的手法。整部歌剧的声乐好像就是把日常说话用音乐加强日常说话语调,仅此而已。但是这种日常的对话的底下,他挖掘人声非常细腻的抑扬顿挫。所以他这种声乐手法是相当激进的,对以后20世纪歌剧的人声处理具有重大影响。一反浪漫主义的传统。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52
***********************
乐队写作
***********************
还有一点就是乐队和主导动机。由于这部歌剧采用了这样激进的结构和声乐手法,因此很显然他用了很大的力量就在乐队里。乐队承担了整部歌剧组织、调配、场景和背景烘托的作用。
大家也知道德彪西也是管弦乐配器大师,本身他在管弦乐纯器乐作品作品种就显示了他这种描摹气氛、营造景色、描画自然风光,通过自然的印象主义式的手法来表达内心特殊感受的能力。那么在这部歌剧中可以说表露无遗。因为这部歌剧提供了这种可能性:比如说“水”,里面有大量的水;要么是“森林”,经常看不清楚、朦朦胧胧的色彩;譬如戒指掉入水中,他用竖琴拨一下,效果非常细致,来表达很深刻的象征意味。
另外他用了大量间奏曲。我们刚才说由于它的结构式一段段的,每一幕里都分成很小的场景,那么场景和场景之间,就用非常好的乐队的间奏曲把它们相连。这个间奏曲往往出现主导动机,预示下一个场景的整体气氛和音乐材料,通过这种间奏的手法把整个一幕拉在一起。全剧一共分为5幕,最后一幕只有一个场景,每一幕中间都是不停顿演奏的。所以整个观众的心都牢牢地吸引在舞台上。
后来这个手法完全被《沃采克》吸收了,整个歌剧是以小小的场景为单位,然后一幕为一个整个的大的单位,场景之间是靠非常精致的乐队写作(相连)。当然音乐风格完全不一样,但手法很显然是借鉴了《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15:53
***********************
二十世纪歌剧的一些总体特点
***********************
总体来看,这部歌剧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奠定了20世纪歌剧的总体方向,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所以我们说20世纪歌剧的第一个巨人就是德彪西,尽管他一生只写作了一部歌剧,但这部歌剧却是非同小可,在歌剧史上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它改变了整个歌剧的总体方向,使我们知道歌剧还可能有这样一种写作方式。
也就从这部歌剧开始,现代歌剧对脚本的要求大大提高了。显然这部戏不是一般人能够写成的,因为这部戏首先你要有文学根底,你要知道它的文学价值何在。它本身就是从文学名著改编过来的,而且就是德彪西自己改编的。它紧扣文学原著,非常独到的改编。只作了一点删除,几乎原封不动地把话剧脚本拿过来,不要什么韵文、不要诗句,他就用这种散文式的东西,给日常对话配乐!所以他的作法是非常激进的。
另外就是他的结构手法和音乐的风格,他完全抛弃了大小调的功能和声体系,全面运用了印象主义的这一套非常成熟且非常独创的音乐语言,为后世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这部戏可以说在整个20世纪歌剧的剧目中,到目前也是演出率非常高的。当然这部戏舞台的效果不是太好,一般如果没有经过案头的准备,没有经过精心的思想上的准备,到舞台上突然看这部戏,会没有什么吸引力。因为它非常淡。德彪西的音乐风格大家也知道,在谱面上不会超过一个强音记号。他很少有强的地方,一直是潜层次的,在潜意识的或者下意识的层面上,本身跟20世纪初对人的心理的潜意识的挖掘很有关系。
具有这些特色的音乐作品很难进入大众娱乐圈子。为什么会有这个趋势?这和二十世纪歌剧的总趋向有关,歌剧已经不再像十七十八世纪,是大众娱乐品种,而更多体现了艺术家的个人追求。所以现代歌剧属于一个精英主义的小圈子。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3-9-22 19:34
这部歌剧的难度非常大,写作的难度非常大,演唱的难度也很大,对听众来说欣赏也难度很大。用德彪西的手法,没有线性发展的主题,没有线性发展的旋律,打碎的和弦,堆砌起来,加上人声,这样的一种手法,没听过之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这部歌剧,是一定要听一遍的。如果有舞台形象的加入,对欣赏这部歌剧裨益就会很大。这部歌剧,在整个歌剧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在二十世纪现代音乐史上也是突兀的。[attach]77006[/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2 20:33
本帖最后由 甲米 于 2013-9-22 20:35 编辑
听这新歌剧是 很大的难度,初听时可能目瞪口呆、云里雾里,二个半小时听下来连一首咏叹调都听不到,真是颠覆你对歌剧的印象。听这首作品,首先要对德彪西的管弦乐钢琴作品比较了解,这是他音乐的集大成之作,许多德彪西音乐特色可以在这部歌剧中找到;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反复聆听,听一遍是远远不够的,法语的韵律唯美的管弦乐,本身就己经很美,没有比多听有更好的办法了,听多了你会接受而且喜欢上它。和德彪西一起作一个美丽长发的梦吧!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3-9-23 12:58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M兄这个Cluytens的版本是我的最爱。虽然是EMI France 1956年的单声道录音,但它的声音与表演质量均非常优秀。单声道声音形体丰满、音场宽敞;它个歌唱家几乎是一个全法语组合,他们的法语歌唱清新而自然。Victoria De Los Angeles饰梅里桑德,发音优美富有表情,刻画出梅里桑德的单纯、神秘和感性;Souzay饰戈劳无可匹敌,唱出了这个角色的复杂性,他敏感、心软、暴怒和痛苦表现得自然又引人入胜。Cluytens指挥法国电台乐团的声音稠密深邃且带一点奢华,这个录音也可能是他最好的录音之一了。我只有Testament的CD, Paul Baily的转让很成功,突出人声,声音流畅自然、模拟味道足。
[attach]77043[/attach]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