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一堵76X374CM的裙墙引出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17 23:25
标题: 一堵76X374CM的裙墙引出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18 06:28 编辑

大家请看图片,这是我在外地工厂的宿舍,因为每周都要过去呆上个2,3天,闲暇时又离不开音乐,电影,看比赛,所以也简单的置办了一套HIFI兼顾AV、电视的系统.......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17 23:35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17 23:41 编辑

房间连阳台长575公分,宽374CM,高284CM。放置器材处是阳台,130CM长,宽374CM,阳台与房间连接的上端就是那堵裙墙76CM高,宽374CM。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17 23:38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18 07:06 编辑

大家先可以就图按自己的经验,觉得那堵墙对整个房间声音回放有无影响?影响大不大?这个对整体声音的影响大致又会是怎样的走向?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18 06:21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18 06:27 编辑

阳台上的窗户137X230CM已作双层玻璃+遮光卷帘+绒布窗帘处理,整个电的基础系统已经用倍耐力6MM拉了2路(含地线),一路给音源的转盘+解码,一路给功放和AV系统(HIFII时AV系统都断电的,影响不大)。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18 06:43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18 06:53 编辑

其实想DG,DECCA,PHILIPS,RCA,CBS等等录音公司出品的优秀唱片,无论黑椒,CD,本身的信息量都应该是比较完整准确的,或者是当时的录音师们已经尽可能的准确的保留了原来的“演出现场”或者“录音室现场”,只是我们家庭播放系统能不能完美的把该有的消息都完整、准确地还原出来的问题。

优秀家庭听音室有3个基础,第一是电的纯净度,吃掉了一些唱片中的信息;第二是器材系统(含线材、机架)的搭配(平价搭配合理就好,当然贵价系统会更优秀),搭配不合理的系统唱片中的信息量会损耗掉引起偏颇;第三是听音室的比例和空间处理(区别于与音乐厅,录音室),即使前面两个基础非常优秀了,但比例不好、硬调不合适的听音室依然会因多次反射叠加,掩蔽或加强某些频段的信息量,扭曲很多本来器材已经重放出来的好声音,导致混,蒙,散,刺等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贵价系统的重放不如平价系统的根本原因所在。

自己从卡带,水生听,录像带,VCD,DVD,蓝光,森海塞尔、歌德耳机系统,HIFI系统,家庭影院,玩了听了几十年,总的感觉是其实平价系统能调教好,也尽可以享受音乐一生了。音乐本身是平民化的,关键是有一颗喜欢音乐的心和灵魂。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18 08:12
哈,说来惭愧,到刘兄处听过三次,都没有注意到此墙对声音重播的影响……。说明之前我对声学空间的认知还不够,的确还需要多学习、多提高啊!
作者: 无节操的王叔叔    时间: 2014-6-18 08:19
是不是箱子尽量往后靠靠。
作者: lxq730    时间: 2014-6-18 09:53
音箱位安置在圈梁正下方或者图上低音陷阱位置皆可,(不要在圈梁以外,凭经验难出好声)
作者: jogo    时间: 2014-6-18 10:06
看到兄似乎在用德国的creative的架子,临时宿舍都下了重本啊。。。 我看图中的箱子在梁的前面,个人觉得不会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多摆摆位调整下,应该不会造成问题。
作者: 无节操的王叔叔    时间: 2014-6-18 11:08
是往窗户那边移,感觉你听音距离是不是太近了。房顶是不是也可以搞搞。
作者: 无节操的王叔叔    时间: 2014-6-18 14:32
个人喜好不同,我是喜欢大音量,远距离听。重播不重播看个人喜好调整了。
作者: love-hiend    时间: 2014-6-18 20:01
是cremon吗?这款箱声音如何?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19 09:07
引用下在邻坛看到的陈煐光的话:“玩器材是不足够的,空间决定声音,最高境界是玩空间,这才能营造立体感”。“听过一个最好声的环境,是在北京一个逾百呎的住宅,那是间住有一家几口的士司机家,堆满了衣服及杂物,摆放的只是值一、二万的音响。”呵呵,陈煐光看来还是有一定见识的!知道空间决定声音!下次他有空应该到杭卅来学习下,会让他知道中国人中也是藏龙卧虎的。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19 14:53
是啊,如果没有实地听过,暂且不提你的丹拿C5,就是老L家的丹拿C1用仅仅80瓦的功放推的天翻地覆,却又一点不吵耳朵,又有几人能够相信?!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20 03:00
呵,这半堵裙墙,起先在我等看来似乎影响不大,因为刘兄自己对于这个听音室各方向的扩散及吸收的各种方式试验已认真地作了两年多时间了,应该说已取得了相当不俗的成绩了:高中低频三段匀衡,音乐生动感人!!他自已也很自信,数次打电话跟我说:老朱啊,我觉的自已空间处理这块己作到头了,声音我自已也已很满意了!可以请黄老师过来指导下了。而我则回复说:嘿嘿,你目前尽管声音已很不错,但我相信黄老师一来绝对能够再让你这里的声音有个很大的提高---他对空间处理的掌控和对音乐重播的敏锐把握真的是远远超出了我们这些普通发烧友的!!!他四、五十年从事音乐的时间形成的深厚音乐素养和在空间处理十几年的专注,真的我们是没法比的!这点不服不行,不信老刘你就等着看啊。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20 03:52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4-6-20 03:56 编辑

结果,黄老师到了刘兄这在皇帝位上只坐了几分钟就立即发现了这半堵裙墙对声音重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20 05:00
前面我所提的陈焕光的两段话是他在接受香港《萍果日报》记者采访时所说的话,相信他是在北京那位的士司机家里,让那才仅值一、二万元的音响所发出的美声所深深震撼到了,才会如此之说!可以想见,的士司机肯定也是在无意的情况下碰巧成就了那个极优的声学空间,让那位的士司机换个房间或者把衣服或柜子移动个位置相信美声可能就会逃走了!而黄老师的空间处理方式,是建立在极其正确的科学的方法上的---见我的《知其然而所以然》文章中的分析,是完全可以很好的复制的,因而理论上能造福所有的烧友,我身边的张大厨就是自已按照黄老师的空间处理方法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来反复折腾扩散、吸收,终于让那套仅值二、三万元的音响系统发出了能感动我们让我们享受的美声,就是明证。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0 07:44
老朱早啊!在看比赛吗?哈哈
是啊,6个面我自己都以为处理到位,声音也已经不错,完全可以听了。话说那天你,老L,老忻和王老师一行过来,我早已暖机静候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1 08:16
坐下即听: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1 09:40
先后听了蔡琴民歌2,8,10,莫扎特的第三,第四号弦乐五重奏1,皇家芭蕾第2张1,莱纳的《天方夜谭》4......
期间,王老师前前后后走了几圈,间或又坐下来用帽子遮住前额听.....

作者: 32168    时间: 2014-6-21 13:28
本帖最后由 32168 于 2014-6-21 13:34 编辑

坐在皇帝位的大哥穿着打扮好酷,请问遮住前额的帽子是为了看不见前面横梁还是为了挡住前面横梁的反射声波?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21 18:32
是黄老师,涂兄。搞艺术的自然酷啊!
作者: LCL123    时间: 2014-6-21 18:52
到底是王老师还是黄老师?
作者: BJMA    时间: 2014-6-21 19:27
是黄老师,涂兄。搞艺术的自然酷啊!
zwmm 发表于 2014-6-21 18:32


哪位帅哥是朱兄?




作者: BJMA    时间: 2014-6-21 19:37
装空调的那个大梁肯定是有问题,比较难以理解的是后面左右两边的木头盒子是用来装东西的还是扩散用的?
作者: BJMA    时间: 2014-6-21 23:49
zwmm 发表于 半小时前
哈,边上嘻皮笑脸的那位就是俺

哈哈,果然被我猜中!有机会到杭州找你玩~~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4:13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14:35 编辑

先来说说为什么选《蔡琴民歌》来调音?一是因为这张碟普及,烧友大多都有,版本不论。二是这张碟里的2,8,10,听蔡姐的嘴型不同可以反应出整体声音的调整有没到位。

《蔡琴民歌》这张碟是录音室里录制的,1996年的唱片。按照我们老L(也是王老师早前告诉他的)的说法:第二首“跟我说爱我"里的口型大小适中,最准确,听感应该是人声要有明显的浮凸感,特别是最后一句最后一个字的拖腔”我“,要有凸出往前而来的气息感才好。第八首”渡口“里的嘴型收的小,但却是扁状的,紧贴着背墙,声音远远的,就嘴型的听感上讲也是不舒服的;而第十首”恰似你的温柔“录音里蔡姐明明就是个”大嘴巴了“,这应该是录音时蔡姐的嘴巴与主录音的麦克风距离近的的缘故,呵呵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4:22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14:40 编辑

如果你家里烧友来听了然后批评说你这儿怎么蔡琴民歌里地第十首”恰似你的温柔“的嘴型这么大的像脸盆的,没调整好!哈哈,那是你的那位朋友弄错了,恭喜你,你家里系统重播出来的声音是对的,正确的。如果这首歌里蔡姐出来的嘴型是小小的,那反而是你家里的系统重播出问题了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4:26
王老师总结的一句话就是:“二准确,八是远,十是近!”
作者: BJMA    时间: 2014-6-22 14:42
回复 lwwlewis 的帖子
谢兄回复。
扩散板装在那个位置有什么讲究吗?通常我们都是装在更靠前的位置......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5:03
谢谢BJMA兄。喇叭后两侧墙的扩散板的位置以音场的前后层次是否清晰,乐器的前后高低是否适当为准,我当时也是移来移去的折腾了好几个晚上,这个29阶的,笨重了些,不方便移动。现在的位置暂时没有动,王老师来时说音场大体已成,后面只需边听边微调了。而且那边厂里我也只是过去每周一两个晚上而已,有时间再听着看。我厂里那些个同事晚上来时就喜欢看电影,不发烧的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9:08
几段音乐听完,王老师问我自己对这几次声音的看法,我说,听蔡琴的流行歌曲低音偏多些,第二首尤其明显,莫扎特弦乐五重奏,皇家芭蕾管弦乐,莱纳的大型交响曲还好,音场宽度可以,前后层次如果能再清晰点,低频下潜再深点会更好......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9:28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20:09 编辑

王老师说:嗯,你这儿总体声音来讲,表现已经很不错了。当然进步的空间还是有,你刚才说的我简要归纳下,第一,蔡琴民歌并不是现场录音,是录音棚里录制的,《跟我说爱我》这首歌里面的电贝司声音是借用放大器和音箱线录的,低频大小,电频信号直接由调声台控制,他是不会有用拾音器录音时的正常衰减过程,他也是没有方向感的,所以这个不能说明你这儿的低音过多,如果这段的贝司低音听起来很清爽的反而是不对的了。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9:51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20:10 编辑

第二,用第8首”渡口“和第10首”恰似你的温柔“可以说明问题所在,渡口里的鼓声,第十首里3把吉他的20公分左右高度落差你这儿表现还是不够的,应该说你现在这儿的低音还是不够的,不是多,也不是没有,器材里重放还原出来时是有的,只是由于你这儿环境反射的中高频稍稍偏多了些,所以把低频压住、屏蔽下去了......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9:52
第三,中高频多的原因在哪儿,喏,是阳台到房间的那堵垂墙,中高频反射到听音位多了!
第四,怎么处理,很简单,那堵墙用吸音棉覆盖上,你的低音就能完全释放出来了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19:57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20:00 编辑

说干就干,劳动现场: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20:04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20:06 编辑

还好有现成的海绵,黏上4块,继续听,好些了,但中高的反射多还有,继续粘
作者: rock    时间: 2014-6-22 20:24
发烧友啊,呵呵,不容易...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20:45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20:50 编辑

是啊,R版,希望此贴能为烧友们做个参考。很多时候听音室的空间没处理好,无尽的折腾、升级器材和线材往往事倍功半(当然我也不反对升级器材,有条件越高档越好,其中一个前提是你的听音室空间处理好了吗?)。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2 20:47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2 20:53 编辑
呵,这半堵裙墙,起先在我等看来似乎影响不大,因为刘兄自己对于这个听音室各方向的扩散及吸收的各种方式试 ...
zwmm 发表于 2014-6-20 03:00

确实如此,的士家的好声有偶然性,也不排除符合黄金比例的听音室不用过多处理就能出好声的,但我们大多数的家庭听音室大大小小,尺寸不一,国内公寓商品房的高度更是在280公分以下,六面都是混凝土的硬调空间,没有经过处理难出好声。

那么有没有一个相对成本小又简易易行的有章可循的处理办法呢?有的,刘汉盛的”前硬中吸后扩散“,只是尚不够具体化,王老师的”家庭听音室以高、中、低三段平衡,以还原完整、准确的音场为目标“的理论和方法与刘汉盛的理论是一脉相承,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

大家可以参见本坛朱兄的长篇大贴《知其然而所以然》。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25 08:41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4-6-25 09:12 编辑

呵呵,这两天我也将自已视听室31厘米宽424厘米长的小裙墙全贴上了三厘米厚的吸音海绵,然后根据音场的变化再将音箱的位置和其后两只吸音柱的位置都作了相应的调整,整体声音品质全方位再上一个台阶,爽啊!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25 08:55
老刘这里继续。当那天我们大伙七手八脚地忙活了大半个小时后,终于将其整面裙墙都贴上了吸音海绵。接着再坐下来开声,第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就是音场一下子深了许多,音场内的各个乐器明显一下子凸凹出来更有实体感了!!声音也明显更宁静了,高频更细致更有水份,低频也明显下潜的更深了!当时我就忍不住地大喊出了一声“好”!!
作者: zwmm    时间: 2014-6-26 08:48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4-6-26 08:52 编辑

接着我们又请黄老师坐回到皇帝位上,请他再继续试听调整。他认真地听了一会儿后,回头问老刘:你那两块扩散板(音箱后部两侧墙的木制扩散板)可以移动吗?老刘说:我现在是固定的了。黄老师:噢,就算了不动了。只见他又听了一会儿,走上去将音箱后侧的两只吸音桶以45度角向前移动了几厘米,坐下听了下就让我来听,我一听:啊,后部的音场打的更开了,音场的中部和后部乐器的层次也显的更清晰更明显了,整个音场内的细节一下子也多出了许多!!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7 06:08
呵呵,还是老朱记得清楚啊,图片补说下: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7 06:48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7 06:55 编辑

这里有个问题:为什么王老师要把墙角的吸音桶往里靠了大约5CM?大家能明白这个道理吗?其实玩过听音室处理的DIY们都知道,喇叭后墙角的两个吸音桶是调声的重要道具之一,但大多的烧友都只是把它们当做低频陷阱,固定的放在最里头紧挨墙墙角了事。王老师调声的一个重要理念:低频(含中低频)是基础,不要怕多,我们只担心它不够,而且低音是往下走的,四周则沿着墙壁走,尽量不要把低频的通道堵死,要尽可能的把低频和中低频(一般指160HZ以下的频率)的通道回路打开,越长越好。
(注:有些不是王老师的原话,夹有个人的听音理解,如有谬误纰漏之处,请大家指正探讨)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7 06:50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7 07:34 编辑

刚刚韩国队0比1不敌比利时队,亚洲的最后一只球队也回家了,咱们个人技术,体能,战术配合都不如人家,没办法,唉......
早上乘空写上两句,和有兴趣的同好们探讨下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7 07:01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7 07:06 编辑

然后调整喇叭的摆位,音箱的尾部往内移动了0.2MM。这里再提下,王老师调声的时候一直都是用耳朵听的,但我们的老朱是特别严谨细致的,他还用尺再去精确的量一下,这可能与他制作信号线有关,这么多年都养成习惯了,呵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7 07:03
本帖最后由 lwwlewis 于 2014-6-27 07:04 编辑

当时的图片:
作者: zy2017    时间: 2014-6-27 11:12
王老师好年轻啊……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7 12:45
王老师年轻是不年轻了,但精神劲儿很好,也很愿意帮助我们这些喜欢音乐的烧友们。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6-27 13:52
各位版主,“王叔叔”怎么给封掉了?王兄这几天在论坛上很活跃的啊,可惜了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