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他负责原声的这些电影之间风格迥异。相比不少作曲家富有辨识性的配乐,你很难将 Desplat 的音乐作品对号入座。他曾在还未看过影片的情况下为《生命之树》制作原声,而灵感来源之一也是捷尔吉·利盖蒂。现在看来,无论是《生命之树》还是《哥斯拉》,它们的主题与其说是科幻,不如说是无境世界的可能性。
《哥斯拉》的配乐必须像哥斯拉本身那样庞大。如果请来 Hans Zimmer 或 Ramin Djawadi 来担当原声一定不会让人感到意外。而电影却选择了作品表上鲜有动作大片的 Alexandre Desplat,音乐语言向来温和的他不仅驾驭住了哥斯拉这头巨兽,还在每一首插曲中缀上令人着迷的细节。
开场曲“Godzilla!”的急促定下了影片的步调,预示着将要发生的危险,在听者心里植下了对哥斯拉的恐惧:眼前这一幕幕的历史就要重演了。接下来的“The Power Plant”令人伤心欲绝,又在结尾处用铿锵有力的交响乐显示出悲愤的决心。同样的情绪转变也出现在"Back to Janjira"里,起先清冷孤独的钢琴小调放在任何文艺电影中都毫不违和,但很快又用鼓点铺垫,尺八奏响急转直上。“Muto Hatch” 是老式恐怖片里常见的铜管和弦乐,混乱嘈杂,压抑感来自人类对自然该有畏惧,而这些元素在“In The Jungle”中的运用更是令人心慌发憷……
和导演一样忠于原版,Desplat 对日本乐器的重视在《哥斯拉》中显而易见。日本太鼓至始至终作为主要元素,根据不同场景而转化。战国时期的日本武将用太鼓振奋军心,在 Desplate 复杂的交响乐编排下,鼓声也在几处人类与怪兽对峙时增强了身临其境的说服力。
听到结尾,废墟之城的景象伴随“Godzilla's Victory” 里零星的钢琴演奏浮现,点睛之笔“Back to the Ocean”的前半部分缓缓流出,演奏到一半又用尺八勾出了哀伤基调。接着,便是好莱坞英雄片中常的卓绝壮烈……导演加里斯·爱德华斯曾说要让观众在走出影院时泪流满面——他真的办到了。
《哥斯拉》的配乐在不丧失怪物震慑力的前提下,比多数商业片多了些更微妙的创意,用当代的方式来演绎哥斯拉的历史感。明显加重的打击乐和夸张的铜管表现极具破坏性,既俘获了观众情感,又与这头“怪兽之王”的怒吼声相得益彰。
E²SOUND 的两位创始人 Ethan Van der Ryn 和 Erik Aadahl 为《哥斯拉》设计制作了音效。从动作大片《变形金刚》系列、《指环王》、《特种部队》、《极品飞车》,到细节惊人的动画《功夫熊猫》、《超级大坏蛋》和《史瑞克》……《哥斯拉》虽然不是这个音效团队第一次尝试怪物电影,但却是最有挑战性的一次。Van der Ryn 说:“我认为哥斯拉拥有荧幕上最具标志性吼叫声。”
“每当我听到他长而犀利的怒吼,就觉得哥斯拉好像在嘲笑人类的愚蠢。它的存在仿佛是人类意识的象征。他发出的,是一种带着悲哀的尖叫。” 主演渡边谦这么形容 1954 年版哥斯拉的吼叫声。当时的音效设计师伊福部昭在尝试了各种动物吼叫声后对结果都不满意,便与导演决定用更音乐化的方法创作——他用涂了树脂的皮手套摩擦琴弦松动的低音提琴,以此奏出了辨识度极高的哥斯拉之吼。音效与音乐的碰撞混搭并不局限于此,哥斯拉的沉重骇人的脚步声,也是伊福部昭通过敲打音箱产生的。
这为六十年后的《哥斯拉》定下了难以超越的标准。Ethan Van der Ryn 和 Erik Aadahl 历时六个多月,寻找怪物吼叫的根源,尝试了大象、鲸鱼、海豚等动物的叫声,也录下烫衣板、生锈铁门的开合声。他们觉得哥斯拉的咆哮听上去不仅应是全新的,还得像一种真实的生物。
当他们觉得怎样都到达不了自己想要的效果时,两人决定求助于听觉的“显微镜”——日本的 Sanken CO-100k 麦克风可以捕获人耳听不到的高频率音波,最高可以达到 100,000 赫兹。“有一整片无形的声音世界是我们没有接收,且无法接收的,” Aadahl 说,“但我们可以将高频率音波录下来,再放慢到人类可以听到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