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首选演绎,其次才是音质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6 15:58
标题: 首选演绎,其次才是音质
[attach]9309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6 16:20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怎么买了这套东西?

其实今天我买唱片,音质并非最重要的,当然,如果演录俱佳,当然最好。在不能兼顾的时候,我会首选演绎,其次才是音质。我已经过了那个对音质孜孜以求的时期了。音乐感动我的时候,我越来越觉得演绎要比音质重要很多了。

这套巴赫精选集是国货,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出版,110元10CD,很便宜了。但是,里面的版本都不错的,有的甚至是巴赫唱片里的佼佼者。施耐德汉的巴赫小协,卡萨尔斯的大无,海菲兹的小无,卡尔里希特的《马太受难曲》。还有一些罕见的版本,象贝奴姆的《乐队组曲》,明希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柯克帕特里克的《哥德堡变奏曲》。内容确实很不错的。

我还没听完,总的来说,感觉不错。虽然是国货,但欣赏没有障碍。

今天听音乐,总觉得感动人的主要还是作品,演奏家和演绎,音质其实不是很重要了。以前听黑胶,也追求音质,不过今天对发烧的理解不同了,我自己觉得是一个进步.......

今天喜欢包子,因为有些唱片在08年的时候卖掉了,因为那时需要钱用。今天包子很便宜,我想重新收集一些唱片,我肯定不会去追求什么老版了。不过如果哪天烧起来,还有一些黑胶唱片可以听。今天不会再花很多钱去追求头版了,唱片包子是很好的选择......
作者: 乐影行者    时间: 2014-7-26 17:06
感谢推荐,超值,入门好选择,淘宝购
作者: oklaker    时间: 2014-7-27 01:37
同感。
我也喜欢包子。
包子确实音质有损失,但平时听音乐足够了,听进去之后就忽略了音质的问题。
现在收老版也少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7 09:34
lintianshi  发表于 昨天 20:21 删除
上次听美籍日裔小提琴家五岛龙那把小提琴——斯特拉迪瓦里1722年作品【朱庇特】,再听听广交的普通小提琴,真心觉得有把好琴是那么重要

蓝色的心跳  发表于 昨天 18:20 删除
同意百线生的观点!

百线生  发表于 昨天 17:56 删除
赞同!不过好的音质也是演绎的基础,看看那位大师都有1-2把千万名琴就知道了,想象一下穆特如果用一把千元的小提琴拉的话,演绎也好不到哪里去!录音也是类似情况,反正音质应该与感动共鸣指数正比的,呵呵!
----------------------------------------------------------------------------------------------------------------
大师都用名琴这没错,但可以这样想一下,就算你有名琴,如果演绎不好,有名琴也没用的。
首先你要演绎好,名琴才有用的。
名琴其实是一种表达工具,并非音乐的最终目的。
很多人追求音质,音质差一点就听不进去,这其实是把音质当做目的了。
演绎和音质没有矛盾,她们互相促进,但她们是有主次之分的。

对演绎和音质这个问题,可能有朋友会说,那是因为你买不起高档器材,买不起头版唱片,所以说音质不重要。其实不是的,我认识的一位著名的爱乐者,他至今仍用一部JVC套机的。我还认识一位朋友,他今天用发烧器材了,但他以前是用非常便宜的器材的,但他对音乐的理解非常好的。对于我自己,我认为我对音乐最受感动那些时期,并不是用发烧音响那个时期,而是早期我用随身听和先锋组合音响那个时期。那个时期,一心在于音乐,不是去考虑动态、音质、低频弹跳力这些东西。

我觉得,不要太在乎音质、器材这些东西,这些并不是音乐里最重要的东西。但是,好的音质,优秀的音响器材,对于欣赏音乐当然也是有正面效果的,这个我也认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7 09:54
我听了一下这套唱片,谈谈感想,有评分,满分是5分。

1、明希的《勃兰登堡协奏曲》,感觉一般,还不错。评分4-。这是巴赫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卡拉扬也录有这部作品,但我觉得非常差,我听不进去。戈贝尔和科隆古乐团的版本一般,不是很有吸引力。最好的还是卡尔里希特的版本,平诺克也不错。明希这个版本采用较慢的速度,强调作品抒情的特质,但在作品的戏剧性方面稍差。

2、贝奴姆的《乐队组曲》,非常好,不是一般的好,与马里纳不相上下,我觉得这套唱片听这个贝奴姆的《乐队组曲》就值回票价了。评分5+。

3、科克帕特里克的《哥德堡变奏曲》,感觉一般,与莱昂哈特相比有差距,但比平诺克要好,评分3+。

4、海菲兹小无,卡萨尔斯大无,经典版本,就不多说了。评分5.

5、施耐德汉《巴赫小协》,非常好,最喜欢的版本之一,与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格洛米欧处于同一水平。评分5.

6、卡尔里希特《马太受难曲》,是节选,音质一般,评分3.

总的来说,这套唱片非常超值。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4-7-27 11:39
lintianshi  发表于 昨天 20:21 删除
上次听美籍日裔小提琴家五岛龙那把小提琴——斯特拉迪瓦里1722年作品 ...
shinelb 发表于 2014-7-27 09:34

首先,可以很负责人地说,至今世界上没有哪位不出名的小提琴手能真正拥有一把名琴;第二,喜欢音乐的人有很多种,有些人(其中不乏专业人士),只要有音乐听就够了,他们以前买盗版及所谓的引进版,现在玩下载,他们对音质基本没啥要求,这类可以归结为音乐爱好者,第二类,对音乐不甚了解,但为了音效不断升级音响,这类可以归结为音响玩家,第三类是以上两者的结合,升级音响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欣赏音乐,他们对音乐也很有研究,但也非常注重音效,他们追求的是欣赏,而不仅仅是“听”,这类人可以归结为音乐发烧友。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4-7-27 12:14
我认识的年轻人,特别是三十岁以下喜欢音乐的年轻人,都属于第一类,他们根本不会买唱片,只会玩免费下载,所以我可以断定,再过几十年,至少国内(我不知道发达国家如何)的发烧音响市场会绝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7 12:50
首先,可以很负责人地说,至今世界上没有哪位不出名的小提琴手能真正拥有一把名琴;第二,喜欢音乐的人有 ...
蓝色的心跳 发表于 2014-7-27 11:39

兄台说得非常好,完全认同。
我不是认为器材无用的,谈到欣赏音乐,器材有可能并不是欣赏音乐中最重要的。
根据侧重点不同,我一般把发烧友称为硬件发烧友和软件发烧友。
同时是软件发烧友也是硬件发烧友的人有没有呢?当然有的,但非常少。
我对几个音乐论坛也比较了解,对一些知名爱乐者的软件水平和硬件水平都比较了解。
我发现一种现象,音乐水平最高的那几个网友,他用的器材往往不怎么样。
同样,那些使用极高档器材的网友,他的音乐水平也不见得就很高。
当然,上面我也说了,硬件和软件兼顾的网友当然也有,但很少,但他的音乐水平也不见得就最高。
我是这样思考的:
有些网友他买不起高档器材,但唱片他买得起,因此他的精力就集中在唱片上面了,花的精力、物力、财力就多,他们听的唱片非常多,版本也听得多,因此他们的音乐水平相对就高,这是因为他们花在软件和音乐上面的精力多。我认识的高水平的网友,他们的情况都大致是这样的。而硬件发烧友当然就是花在硬件上面的精力要多,同样道理的。。。。。


作者: yah    时间: 2014-7-27 14:42
买CD,俺是曲目第一,演绎第二,价格第三,音质第四,版次第五。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4-7-27 15:22
本帖最后由 蓝色的心跳 于 2014-7-27 15:27 编辑

在我周围,兼顾软件和硬件的发烧友很多,当然我承认他们的音乐欣赏水平不一定是最高的,但必定是具有一定水准的。我知道很多专业音乐人士包括上音的某些教授,他们家的唱片也很多,但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唱片,你会发展绝大部分是盗版,他们的水准应该说属于最高一类的,我经常想,难道我们就应该提倡像他们那样吗?如果都这样的话,那些被他们盗听的音乐家指挥家演奏家的辛勤劳动谁去尊重?但反过来想想,他们对音质没过多的要求,家里没有发烧音响,有必要花大价钱买正版唱片(这里指的是进口唱片,那些所谓的引进版的音质绝大部分是不如盗版的)吗?我没有碰到过拥有很多进口唱片的人在用很差的音响设备,也没有碰到过用好设备的家里多数是盗版或引进版唱片,所以我认为,刚开始可能会偏向一方,但最终很多是两者的结合。要么这个人天生就没有音乐细胞,一天到晚只听大炮声数蛙叫的,亦或他很有钱,买很多唱片和高级音响是用来装高雅的,但这类人的比例是非常低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7 15:59
想到哪就说哪吧,我谈谈对发烧的认识以及根源,我尝试说一下。

音乐、以及其他艺术与人的审美意识,判断能力有很大关系。而根据康德的说法,人天生就具有这些能力的,可能也因人而异吧。

象古希腊的哲学家,甚至古典主义哲学的康德,他们都认为人对这个世界和大自然的认识和探索是分为两个方向的,也就是向外和向内的认识。向外,象天文学,是探索整个外部世界的,人类最终要走出地球,征服宇宙。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说的“我们头顶的星空”就是这个意思,是指人类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向内,实质是指对人内心的隐秘情感的认识,而音乐和艺术就属于此列。康德所说的“我们内心的道德律”就是这个意思。音乐在本质上与人类的内心情感有关。

而康德又认为,人天生是具有判断能力和自我意识的。人对音乐的认识是有差异的,敏感性也不一样的。因此有些人对音乐的敏感性要高一些的,另一些人对音乐可能不太敏感,但他们对其他事物有可能很敏感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7 16:27
谈谈这套唱片的不足:

一是CD图案的一面设计得比较简单,不够精美。
其次是说明书装订错了,这个低级错误很不应该。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4-7-27 16:51
我想说一些观点。

一些专业人士听盗版,那么他们是怎么听音乐的呢?或者说他们在听音乐中的什么呢?我没有询问过他们,我只是臆测。我认为他们主要听音乐中的音乐逻辑,音乐语汇,作曲技术等。比如说,和声的功能递进,转调的处理,整体的布局,细部的雕琢,等等。一般会更加偏向他的专业领域。这些,一般没有经过常年专业训练的发烧友,是根本无法理解的。即使能感受,但隔靴挠痒,根本抓不住关键点。

作为发烧友,我认为,更大程度是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好的一面(音乐表现出的苦难,悲伤也是一种美好)。比较注重,也只能注重感官的一面,上升不到理性的层面。即使你可以通过无数版本比较。基于这个前提,我认为唱片的音质,器材的好坏,还是必须重视的。

学术的一面有他的乐趣点,重音乐的分析。感官的一面也有他的兴奋点,重音乐的感受。两者听音方式的实质其实有点南辕北辙。外行看热闹,也是一种风景,一种情趣。

有点话不对题,LB兄不要介意。


作者: 满堂红    时间: 2014-7-27 17:00
版主说得太好了,现在太多伪烧友,一味地烧器材,而不知道如何欣赏音乐。
作者: yah    时间: 2014-7-27 17:38
俺的器材还是20多年前的了,不足挂齿,哈哈。

最近,想换新的。

在器材那边人头不熟,既然大家也谈到器材,就在这帖搭车咨询一下吧。现在的行情,大约多少预算,可以满足还过得去的听感?
作者: kuti521    时间: 2014-7-27 21:11
本帖最后由 kuti521 于 2014-7-27 21:13 编辑

S版的观点 从某个角度还是有道理~~但 我说下个人愚见~

实际这个话题 引申出来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关联的问题~一直有争论也是,一个是软件的里表重要性问题,一个是硬件对欣赏音乐的重要性问题~我在这简单合并一起谈谈看法~
首先谈论的基调定在所有听力正常的普通大众身上~这最有谈论意义~基数最大~音乐范畴古典

1.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我把它用在这是想说~不管软件还是硬件的表现~对一个人来说头一次接触一个古典曲目也好,一个音乐题材也好~非常重要!有多少人因为这个初见放弃听古典乐~放弃某个曲目~放弃某些题材~这种情况不少啊~我个人早期玩音响由于对软件和硬件的把握能力与硬件的素质缺失~是不敢听也不愿意听各大作曲家交响乐的作品~而且对音乐造成好多误判~

2.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软件的音响性和音乐性最好能结合,硬件也跟得上才好~让人能尝到甜头,这样对下一步更深入去欣赏研究古典音乐非常有帮助和意义,一种诱惑的动力~这种动力恰恰能推动古典乐的普及~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爱乐者到了这一步,基本是吃惯了满汉全席~经历了软山硬海洗礼,最后把音乐融入在心里,刻录在脑海里,甚至成为灵魂的一部分了。到这个境界,软件和硬件倒真是可以随意了~看破放下~音乐就是自己~

当然老一辈爱乐者们 恰恰是反着来的~条件最不好时爱上音乐,无利而往痴迷不悔,血液里流淌的是音符~但这太少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8 08:53
3.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爱乐者到了这一步,基本是吃惯了满汉全席~经历了软山硬海洗礼,最后把音乐融入在心里,刻录在脑海里,甚至成为灵魂的一部分了。到这个境界,软件和硬件倒真是可以随意了~看破放下~音乐就是自己~
kuti521 发表于 2014-7-27 21:11

兄台你说得非常好,尤其第三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8 12:44
我想说一些观点。

一些专业人士听盗版,那么他们是怎么听音乐的呢?或者说他们在听音乐中的什么呢?我没 ...
vincentlyl 发表于 2014-7-27 16:51

有一位博友是音乐老师,她和我谈起一件往事。
有一次她听一首流行歌曲,她用分析的方法来听,结果她觉得这首歌变得四分五裂。
她后来放弃了这种听法,只用感觉来听,她认为那个感觉才对。
她认为音乐是用来听的,而不是用来分析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8 12:46
版主说得太好了,现在太多伪烧友,一味地烧器材,而不知道如何欣赏音乐。
满堂红 发表于 2014-7-27 17:00

我说的不一定对的,我也是和大家一起讨论的。
我也从中学到很多,感谢大家。


作者: 〖菊花古剑酒〗    时间: 2014-7-28 12:47
听音乐是种享受,是美差,
各有各的玩法,各得所需。

瞅瞅他们,
哪有整天摇脑袋穷经皓想首当哲学家!

克莱斯勒去赌场了,
小克莱伯去酒庄了,
鲁爷爷去红灯区了,
吉雪金去放蝴蝶了,
伯恩斯坦扔肥皂了,
。。。。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8 12:50
俺的器材还是20多年前的了,不足挂齿,哈哈。

最近,想换新的。

在器材那边人头不熟,既然大家也谈到 ...
yah 发表于 2014-7-27 17:38

兄台是音乐大家,我也建议你用好一点的器材,这样才对得起你那份爱乐的执着之情。
你可以在隔壁开个贴的。
不过我本人对器材不是太讲究的,我现在用很便宜的器材,我也可以接受,
我也希望将来经济好一点了再升级器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8 12:59
听音乐是种享受,是美差,
各有各的玩法,各得所需。

瞅瞅他们,
哪有整天摇脑袋穷经皓想首当哲学家! ...
〖菊花古剑酒〗 发表于 2014-7-28 12:47

还别说,哲学和文学,艺术史这些都很有乐趣的。
在德国,有很多普通人有读哲学的习惯的,那是他们的一种传统。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8 15:11
我谈的一些内容,我想可能会有些朋友有疑问。
但说实话,这些事情是我亲身经历的。
我认识好几个网友,他们的音乐水平都非常高,我很佩服。
他们谈起演绎和版本,都非常精通的。
但是他们用的器材,真的很普通的,我个人也感觉有些意外。
有一个朋友,他的音乐水平非常高,但他的器材非常便宜,后来他看到我和别的朋友都用发烧器材,他也买了发烧器材。我认为并非他不懂音响,有可能是发烧音响的普及做得还不是很好,因为那位朋友以前就不知道发烧音响。但器材的好坏,他非常敏感的,都能听出来的。
作者: ypyp    时间: 2014-7-28 22:19
大家可能觉得奇怪,怎么买了这套东西?

其实今天我买唱片,音质并非最重要的,当然,如果演录俱佳,当然 ...
shinelb 发表于 2014-7-26 16:20


非常赞同S版主这个观点!

谁不想三名三高的音乐版本、好的器材系统?各项指标同时达到最高几乎不可能,除非你预算无约束,要什么有什么;同时你的音乐学养和听力都世界第一。于是,只能如S版主说的,对各项指标排序。他的排序很有道理,我也这样做。

作曲、演绎、CD或LP的头版、听音系统高级,我都想,却不可能同时具备。退而求其次,作曲和演绎就来得个重要,因为我们常人面临的最硬性的约束是预算约束——钱不够多。所以,我选择唱片就选差不多我可以接受的,而演绎好当然最重要。

阿炳那把二胡不咋样,他演绎的“二泉映月”录音也不好,可论对于旋律的把握和感人至深,后来者,如闵慧芬等,就是无法超越,尽管他们的二胡和录音远超阿炳。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4-7-29 12:13
1:经常有发烧友感叹,哇,换了**器材后,得重新听一遍以前听过无数遍的cd,为什么?

2:用音响听音乐,其本质就是听声音,声音好坏是有标准的,但此声音表现出的音乐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听者的脑放YY程度。不得不说,有些人听多了唱片,脑放就是比一般人强。

3:乐器不在讨论范围内,根本就是两码事。

4:不建立在乐谱分析基础上的音乐探讨,特别是古典音乐,其实质就是脑放增益大小的探讨。好不好听,好听在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根本没有一个标准。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4-7-29 12:22
本帖最后由 vincentlyl 于 2014-7-29 12:30 编辑

没有音质,何谈演绎?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4-7-29 12:32
回复 vincentlyl 的帖子

单声道不一定音质不好啊!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4-7-29 12:35
单声道顶多也就听听单乐器的,管弦乐真的听不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29 12:54
谈到发烧,我谈谈自己的理解。

毫无疑问,最理想的情况,无疑是采用最顶级的器材和最佳的演绎。世界上有些著名音乐评论家,都是采用顶级器材的。器材当然重要的,但是否一定要HIEND呢?我认为不一定的。象布伦德尔,他是用B&W804的,李云迪是用小名琴的。都不是什么HIEND器材,你以为他们不会听吗?当然不是的。器材,其实够用就可以的了,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就可以的了。

对于一般音乐,音响爱好者,要购买顶级器材可能比较难。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先注重唱片的积累,慢慢赚钱,最后争取一次性买一套自己比较满意的。器材玩家和音乐玩家侧重点是不同的。

对于极品论坛,注重HIEND器材的推广,论坛特色鲜明,定位准确。不过,我觉得既然是音响,音乐论坛,对便宜的器材也要兼顾,毕竟大多数人都是用一般的器材,这方面168论坛做得比较好,对支持祖国的音响事业我认为168论坛是做得很好的。

极品论坛有自己的特色,应该弘扬,对于不足,也要加强。我认为,对于一个论坛,是应该关心祖国的音响事业的。一个论坛应该是开放性的,而不是只局限于少数人的。与大家共勉。
作者: s1.4    时间: 2014-7-30 16:41
这是一个由s版唱片引起的好帖子,受教!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7-31 07:48
回头说一下这套引进版的巴赫精选,虽然说明书装订有问题,
但说明书写得非常好的,这是国产唱片一个很大的进步。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4-8-1 10:35
引进版唱片里面,有个拉赫和莫伊塞维奇的专辑,我有点惊讶,选曲者非常有个性。

引进版作为扩大曲目的廉价版,是非常好,但欣赏音乐层面上,比较妥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8-1 11:38
以前刚开始听音乐的时候,买过很多引进版的磁带,后来也买过原版磁带,我个人感觉是没有关系的。
今天听音乐,我也买引进版CD,不过不是太多,作为聆听我个人是没有障碍的。
以前也追逐过黑胶头版,后来由于多种原因而放弃。
作者: stratus    时间: 2014-8-1 22:26
对S兄的这一观点不能苟同。如果音质不好,如何能表现出演绎好?音质不好,听者感受不到细微精妙绝之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8-2 09:54
对S兄的这一观点不能苟同。如果音质不好,如何能表现出演绎好?音质不好,听者感受不到细微精妙绝之处。
stratus 发表于 2014-8-1 22:26

兄台说得也有道理,要驳倒你也不容易。不过兄台好像不听历史录音。
其实象克莱斯勒、阿道夫布什这些人的录音,在今天仍然非常受欢迎的。
可能虽然音质不太好,但音乐演奏中的一些主要元素还在吧。



作者: myzcj    时间: 2014-8-3 00:13
小弟学习了,个人觉得自己喜欢就好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