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疑问:大笛卡,地球标的LP的音质 [打印本页]

作者: stratus    时间: 2014-8-18 23:25
标题: 疑问:大笛卡,地球标的LP的音质
听LP唱片的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大笛卡,地球标和白金狗。自从我听LP以来,一直有这个疑问:他们的音质真的出类拔萃吗?这些唱片我有,但是不多。从我自身的感受,这些唱片的音质并不是很好。从价格来说,这些老唱片有收藏价值,但聆听价值并不高。从平均水平来说,我认为音质最好的是DG的后期数码录音,每一张都很好。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8-19 06:55
盲目捧高头版老版的情况确实存在,甚至到了皇帝的新衣地步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8-19 09:01
简而言之是一个录音的问题,如果录音成功,在转制时又有修养和技术比较高的平衡工程师操刀,头版的音质肯定会让人满意,但如果唱片因为多次播放和储存的条件所限,也会有些唱片的播放还原信息量减少的现象,但条件是需要人取创造的,通过洗碟机的清洗和唱片的各种处理后,部分信息会重新被释放出来.换而言之如果录音不成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会有出色的音质被释放出来,而录音的成功与否,则不能依靠榜上名牌之类的推荐,而必须亲力亲为的实践才会有自己的结论,所以头版的音质不能全靠评论而取决于唱片的品相和保存条件及播放系统的调教,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
作者: wuderong    时间: 2014-8-19 12:57
个人的一点看法
最早期的那一批立体声录音,即ED1,地球,白金狗,影音狗等,这批唱片并不能绝对的说比DG的晚期数码黑胶音质好多少。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唱片均带有强烈的个性,如果是有一定阅历的烧友,可以通过盲听来判别不同公司的录音,这些特点正是立体声录音的黄金时代留下的宝贵遗产,是一个百花齐放年代的最好证明。70年代后期各公司的录音风格逐渐同质化,再也不能在唱片中找到不同的,个性鲜明的录音风格,统一化和正是艺术最大的敌人。
因此,早期的立体声产品相较晚期的,才更有收藏价值。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4-8-19 16:47
个人的一点看法
最早期的那一批立体声录音,即ED1,地球,白金狗,影音狗等,这批唱片并不能绝对的说比DG的 ...
wuderong 发表于 2014-8-19 12:57

兄台说得对的,复刻版不如头版,除了音质以外,复刻版已经改变了早期版的理念。
这是没办法的,因为早期版那些制作大师很可能都已作古了。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4-8-19 18: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an-12    时间: 2014-8-19 21:32
不容置疑早期的这些ed1头版录音达到录音史上的巅峰状态,后期已经无法超越。录音的信息量超多,动态的等等,我是指唱片品相好的情况下。最主要的还是当时那些演奏家的水平也是后期演奏家不能复制的。后期的这些飞利浦,小荷花给人听感确实非常干净利落,但是就缺少了早期盘里面的丰富的浓郁的音乐味道。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4-8-19 22:29
录音的巅峰年份,是1958年,那年中国正在大炼钢铁。录音事业的转折年份,是1966年,录音的黄金年代自此结束,那一年是中国的文化革命元年。
作者: stratus    时间: 2014-8-19 23:16
常识告诉我们,科技是不断进步的。为什么5,6十年代是录音技术的黄金时期?我的理解是那是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的转折时期。难道一进这个”转折时期“,就进入了“黄金时期”?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8-20 07:10
我一向认为,以前技术不行,所以难得出一些录音好的就被捧上天,口口相传人云亦云,加上物以稀为贵,稀缺资源从来都是受追捧的,再来点怀旧因素和新不如旧心理作祟。

后来技术进步,张张都是好录音,也就显得平淡无奇了。

欢迎拍砖。
作者: xuce1113    时间: 2014-8-20 09:34
楼上的纯粹是误导,可以去多了解多聆听一下黄金年代的经典录音,我同意关键看碟保存的品质是否好,LP特别是早期的头版LP的回播对碟的保存、品相特别敏感,品相不太好的ED1远不如ED2、ED3动听。当然不是所有的蓝地球、白金狗、大Decca、阴影狗音质都很好,哈哈,如果真不知道怎么选,看价收货一般没错的,盲目抬高价格主要出在一些比较稀有的小提琴的品种,并不代表普遍情况。当然如果要求背景特别安静、接近CD的要求,还是数码录音较适合你
作者: 八缸    时间: 2014-8-20 09:46
[quote]听LP唱片的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大笛卡,地球标和白金狗。自从我听LP以来,一直有这个疑问:他们的音质真的出 ...
stratus 发表于 2014-8-18 23:25 [/qu

我的经验是地球标略好于DE1尤其是音场!但不是每一张都这样。ED1水准很平均都很好,乐器质感鲜明。白金狗录音太平面和上述二款有差距,但是电子管录音的音色很好。
作者: xuce1113    时间: 2014-8-20 10:01
回复 八缸 的帖子
八缸兄,其实盘标并不代表什么,关键是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这个时代的录音的走向和模拟味道,有好多首版就是EMI半月狗的经典录音,动态、质感比地球标好的也很普遍,当然价格也不便宜,如塞尔的马四、巴比罗利的马九、安妮费舍尔的很多录音

   
作者: 八缸    时间: 2014-8-20 10:11
回复
八缸兄,其实盘标并不代表什么,关键是50年代末-60年代中期这个时代的录音的走向和模拟味道,有好多 ...
xuce1113 发表于 2014-8-20 10:01


哦!谢谢你告诉我。
我就是针对楼主的要求排列了一下,你的这个命题要是发散了可是要好多篇幅才说得过来的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8-20 15:08
RR的录音,分分钟秒杀这些所谓名盘

技术总是新的好,死守旧东西不放是你的权力

各自保留观点吧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4-8-20 18:23
RR的录音,分分钟秒杀这些所谓名盘

技术总是新的好,死守旧东西不放是你的权力

各自保留观点吧
morefeel 发表于 2014-8-20 15:08



RR的录音确实非常好,就是缺乏大师和名乐团。
作者: 收藏者    时间: 2014-8-21 09:31
好贴,百家争鸣。
作者: stratus    时间: 2014-8-21 10:15
本帖最后由 stratus 于 2014-8-21 10:16 编辑

我是录音派,更重音质,对名演没有什么追求,所以这些大笛卡,地球标对我意义不大。
借此请教一下,最近受到一套谢林的大荷花小无,奇怪的是盒子却之不是大荷花的盒子,正常吗?[attach]94434[/attach]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4-8-21 18: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4-8-21 22:13
没有太多发言权,大DECCA、地球标、影子狗、白金标,都只有几张。但可以肯定的说,这些头版、早期版的碟片声音要好于后期再版的。至于这些50、60年代的录音同80年代及以后的录音相比较,应该说聆听感受是不大一样的。以交响作品为例,80年代录音的整体画面感更强些,场面位置交待得更清楚,声部的比例更合理,但这样声音有时会显得“平”、“空”、“靠后”;早期的立体声录音有一种独特的味道,有时令听者置身乐队近前,声音极富冲击力,弦乐群或单件管乐器突出演奏时质感更强,略略会向前延伸。再以钢琴为例,早期录音的堂音似乎没有晚期录音给得足,各频段的份量似乎不够平均,但听上去会有种亲切感,仿佛钢琴附耳倾诉;后期的录音很均衡,很清晰,但会有点“可远观不可渎玩”的感觉。当然,以上这些比较都是指各时期的优秀录音而言,不能拿某一个时期中某个极为优秀的录音与另一时期内不够水准的录音相比哟。至于喜欢哪一类型的,只有见仁见智了。一己之见,供参考批评。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1 23:12
黑胶头版唱片鄙人收藏的应该也不算少了,大路货DG DECCA EMI PHILIPS RCA等等自不用说。还有琴鸟 argo supraphon等等也收了,现在存货还有千把张,包括以前出掉部分那就不好说了。

至于早期头版碟的音质问题还有半点发言权吧。否定头版碟的音质或者肯定头版碟的音质都是不可取的。唱片的音质好坏(除个别以外)在于唱片的品相和状态影响其聆听结果。比如58-60年代末的头版唱片有些看上去品相不错,但是因为播放次数太多,光泽度已经暗哑了,但是保存得好,但是状态已经不好了,高频的衰减比较厉害,你不会聆听到鲜活的声音,甚至还有些失真。而有些是因为保存不当表面划痕很多,但是播放次数很少,那么声音还是鲜活的,只是炒豆声比较多。如果在不影响播放和聆听的效果我宁愿选择后者。而80年代以后的数码录音其实是cd同步发行的。也就是说你买了黑胶还有cd可以买,那么大部分的80年代后的黑胶播放次数很少,甚至cd已经抢了大部分黑胶市场,很多库存NOS品都保存下来,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还能买到未拆老唱片的原因。而80年代后的数码录音的质量都基本有保证,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数码唱片还是听感比较好的原因。事实上数码录音的黑胶唱片音质和信息量远远大于CD唱片。

还有一点需要认清的是商业立体声录音54年就开始了,但是发行元年是1958年。也就是1958年才能买到民用立体声唱片。也不要轻易认为老的唱片都是发烧录音,除了DECCA的几个牛人的录音,EMI的部分,EPIC在EMI发行,RCA的大部分,DG的少部分比较发烧以外,其他的录音都是平平的。但是这无法遮挡一帮子牛人的演绎。牛人的演绎是唱片价值体现的标准之一。

所以为什么还有单声道头版唱片还能卖到成千上万的原因,若不是演绎惊人,发行量少,单声道唱片能卖那么高?从聆听角度来讲他们一点都不发烧。而现在的RR直接可以毫秒,微秒他们。

至于老版和复刻版的对比,我不能说全部做过对比。因为我从一开始入门黑胶就没买过复刻片。但是一个老烧因为狂收老板以后送了几张复刻给我,比如著名的奥胖和欧柏林的贝小奏。我还用了二版的Philips跟复刻对比,小提琴高频延伸和鲜度甩复刻N条街。复刻的黑胶真的还不如听老版CD呢。还对比了一张奥胖父子在DECCA的mozart交响协奏曲,也是老的二版和复刻的对比。说起来这老二版品相也稍微好了点,炒豆声竟然少于复刻版。老二版的乐队的丰满度及透度都要好于复刻版,提琴声音出现的时候,我只能呵呵两声。新版的那种尖酸刻薄的声音在老版面前真是羞于启齿。还对比了杜普蕾埃尔加大协的首版,新版我没有,在朋友家对比的。新版张牙舞爪,高频人为修色拔高,头版的半月狗就温润细腻多了。

其实二手黑胶市场的价格标准由版次,品相及演绎共同决定的,缺一不可。

这是鄙人玩黑胶的粗俗看法,一家之言可以拍砖!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1 23:27
为了不打诳语,有图有真相



左边是老版,右边为复刻版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1 23:32
不好意思,批量上传把劳爷的肖邦钢奏都上传了。哈哈

既然都上传了就说说这张sax的蓝银地球首版。这张就是典型不是发烧录音,但是品相状态都很棒,作为聆听来讲绰绰有余了,而且可以听到劳爷年富力盛时的肖邦,这是Philips时代的数码录音不能给与你的体验。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1 23:52
[attach]94510[/attach]

对楼上二位的表述其实我都还有保留意见。

虽然部分赞同。

这两张是模拟录音盒数码录音巅峰之作。模拟录音全频宽广无比




干爸指挥的罗西尼序曲动态极大,频响极宽,并非只有中频。辛诺波利的舒八和门四低频丰满,高频细腻毫无干涩之说,听了这张唱片你们会发现数码录音还有如此优秀的录音!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1 23:54
33转黑胶  发表于 2 分钟前
基本同意看法,就有一点想和您商量一下:在下认为单声道唱片有些好不仅仅是因为少或者演绎,录音也是非常棒的——这里当然是指室内乐或者单件乐器的录音。robinwood 发表于 2014-8-21 23:12


基本同意,但是不可否认富特文格勒EMI出的贝九首版虽然不是室内乐但是价格也咂舌啊!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00:01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老版的黑胶有个巨大优势就是新的录音新的母带立马做出唱片,你想想看,吃美食也是最好是现杀现做的好吃啊。

现在做的复刻版,母带都已经过去5-60年了,就算恒温恒湿也不可能有以前的状态了。你说冰冻了50年的鸡拿出来再做给你吃,厨师的水平再高也比不过现杀白煮的好吃。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00:03
[quote]听LP唱片的人都知道大名鼎鼎的大笛卡,地球标和白金狗。自从我听LP以来,一直有这个疑问:他们的音质 ...
八缸 发表于 2014-8-20 09:46


不知道八缸兄的DE1是啥??

至于蓝银地球和白金狗的录音也不能一概而论吧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4-8-22 00:14
本帖最后由 Rozinante 于 2014-8-22 00:16 编辑
还有一点可以肯定,老版的黑胶有个巨大优势就是新的录音新的母带立马做出唱片,你想想看,吃美食也是最好是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4-8-22 00:01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同样是放50年,母带的损耗大还是黑胶的损耗大?看大家的意思,黑胶的损耗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是不是母带做成黑胶就像放进福尔马林,不会再变质了?今天买到一张50年前的头版黑胶,效果跟50年前刚生产出来的时候完全一样?我想即便事实真是如此,这也是需要仔细论证的。
炖一只新鲜鸡,放50年再吃,那味道会怎么样呢?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00:23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同样是放50年,母带的损耗大还是黑胶的损耗大?看大家的意思,黑胶的损耗很小,甚至可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8-22 00:14

瘦马兄弟,只看了我这段,没看我前面这段!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

假如母带录好保存好,跟黑胶压好保存好都不播放50年后拿出来放,哪个损耗大??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4-8-22 00:42
假如母带录好保存好,跟黑胶压好保存好都不播放50年后拿出来放,哪个损耗大??
robinwood 发表于 2014-8-22 00:23


对啊,我就是问这个。罗宾汉兄前面说的也没解答这个问题啊。为什么母带比黑胶难保存?况且母带大都是在录音公司的专业环境下保存,而黑胶大都是在爱好者家里保存的。
作者: stratus    时间: 2014-8-22 05:06
所谓“母带”应该是开盘机的磁带吧?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8-22 06:33
我是新技术的狂热支持者!
远的不说,日本EXTON的录音,秒杀这些老东西!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4-8-22 06:33
对啊,我就是问这个。罗宾汉兄前面说的也没解答这个问题啊。为什么母带比黑胶难保存?况且母带大都是在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8-22 00:42


两者的材料、技术原理完全不同,谈不上可比性。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10:40
我是新技术的狂热支持者!
远的不说,日本EXTON的录音,秒杀这些老东西!
morefeel 发表于 2014-8-22 06:33


如果光听声音,现在国内的录音都可以秒杀他们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10:45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m兄,如果是一样就不需比了。

可比性就是不同材料和制作工艺之间的对比。

因为母带是磁粉,就算恒温恒湿下日久肯定会有磁粉脱落的情况产生。而黑胶是无磁制作,只是在vinyl上刻槽,在恒温恒湿下的保存的状态会更好。

这就是为啥早期二手的商业开盘带品相都不佳的原因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10:47
对啊,我就是问这个。罗宾汉兄前面说的也没解答这个问题啊。为什么母带比黑胶难保存?况且母带大都是在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8-22 00:42


就算专业保存木有用的,我前几天看了奥黛丽赫本的电影《窈窕淑女》,60年代彩色故事片。我买了蓝光看,上面几个大字写着“数码修复”,人家电影公司难道对胶片保存会不当?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4-8-22 10:56
回复

m兄,如果是一样就不需比了。

可比性就是不同材料和制作工艺之间的对比。

因为母带是磁粉,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4-8-22 10:45


嗯,问的就是这个。

那么母盘保存起来怎么样呢?是更接近LP还是更接近母带?我的意思是,如果黑胶母盘比母带好保存的话,唱片公司是不是可以趁母带“新鲜”的时候做它一大批母盘,其中大部分不用保存起来,以后做二版三版的时候再拿出来?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11:31
嗯,问的就是这个。

那么母盘保存起来怎么样呢?是更接近LP还是更接近母带?我的意思是,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8-22 10:56


瘦马兄,你这说法合乎逻辑,而且也相当好!不过这也只是我们这些玩家闲吃萝卜淡操心!

现在唱片公司想到也已经无法逆转了!

可惜了!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4-8-22 12: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4-8-22 12:2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es!    时间: 2014-8-22 13:29
红衫仔这张黑胶我没有,但在我自己的系统上听过,老实说除了那个枪声的动态有点吓人之外其他几乎没有印象,我并不认为这张唱片有多优秀,要听斯特劳斯的话,1987-1992的新年音乐会,随便哪一张都要比红杉仔好得多。
作者: yes!    时间: 2014-8-22 13:56
回复 robinwood 的帖子

robin兄好像对数码录音的优秀很惊讶,其实80年代PHILIPS、DECCA特别是DGG这家公司的数码录音大多都是很优秀的!
我并不是说老录音只有中频没有频宽动态,一切都只是相对而言罢了。
此外,决定二手黑胶市场的价格,品相及演绎的因素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因素我觉得是发行量。马茨、科岗的录音和演绎不见得比海菲兹、大卫要好,只是当年发行量少而已。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15:24
回复

robin兄好像对数码录音的优秀很惊讶,其实80年代PHILIPS、DECCA特别是DGG这家公司的数码录音大多都 ...
yes! 发表于 2014-8-22 13:56


嗨,唱片听多了还有什么可以惊讶的!能打动我的只有音乐本身了!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4-8-22 19:34
瘦马兄,你这说法合乎逻辑,而且也相当好!不过这也只是我们这些玩家闲吃萝卜淡操心!

现在唱片公司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4-8-22 11:31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唱片业这么多年居然没人有这个心眼儿,实在可惜了。也许当时他们没意识到一大块固体状的唱盘比磁粉的母带寿命长很多吧……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4-8-22 20:34
如果确实可行的话,唱片业这么多年居然没人有这个心眼儿,实在可惜了。也许当时他们没意识到一大块固体 ...
Rozinante 发表于 2014-8-22 19:34


当cd出现的时候估计连唱片公司自己都已经缴械投降了,还留这种心眼?哎!


作者: 33转黑胶    时间: 2014-8-22 21:30
回复
robin兄好像对数码录音的优秀很惊讶,其实80年代PHILIPS、DECCA特别是DGG这家公司的数码录音大多都是很优秀的!
我并不是说老录音只有中频没有频宽动态,一切都只是相对而言罢了。
此外,决定二手黑胶市场的价格,品相及演绎的因素不是最大的,最大的因素我觉得是发行量。马茨、科岗的录音和演绎不见得比海菲兹、大卫要好,只是当年发行量少而已。


价格和音乐本来关系不会是在每个录音上都有正相关性,但在一些录音上是可能存在的。
科岗和玛茨的区别还是明显,虽然都有炒作成分,前者的柴科夫斯基,贝多芬,勃拉姆斯小协鲜有出其右者;后者的巴赫就是彻头彻尾的瞎演绎。上世纪三十至五十年代的作品理念是偏浪漫式的演奏,这也是为何对待巴洛克音乐现在听起来不少都稀奇古怪,尤其是面对一副听过莱因哈特,布吕根及哈农库特的本真运动所留录音的耳朵而言:再听她的50年代的巴赫无伴奏录音,就一句话,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忍卒听。


   
作者: 八缸    时间: 2014-8-22 22:18
不知道八缸兄的DE1是啥??

至于蓝银地球和白金狗的录音也不能一概而论吧
robinwood 发表于 2014-8-22 00:03


哈哈,这里笔误了应该是ED1。抱歉


作者: 小风    时间: 2014-8-22 23:00
DG晚期数码版音质很滥啊,没有模拟味。
作者: stratus    时间: 2014-8-22 23:40
请教一下到底什么是模拟味,我听了几年LP,一直没有明白。只是觉得LP的声音自然一些,高频延伸好一些。
作者: Jwang    时间: 2014-8-23 02:53
对于唱片音质的好坏不能一概而论。不能以标签为准,也不能以原版和复刻为准。我也认为LP的音质水平是在其将要退出市场时为最高。同样,CD正在退出市场。现在CD录音是CD史上最高的水平。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8-23 08:33
老旧死忠派的动机有以下几点,本人说话一贯无遮拦,从来不怕拍砖

1.听力退化
2.利益驱动
3.以老旧高价货自抬身价彰显品位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4-8-24 08:23
老东西不一定全好,新东西也有不够水平的,关键看是粗制滥造,还是精心打造。人在各个年龄段爱好取向上会发生不小的变化,反映在听音乐上就是随着年龄增长,对曲目、声音特色、音响装备组合会有更加明显的个人倾向。因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环境所限,不一而同。对七八十岁的老人而言,听力的衰退必然会使其倾向选择织体简明清晰的音乐和音色温润中和的设备,对他们来说这就是正确的、最好的。他们是不会强迫别人接受他们的选择的,但并非他们认为他们的选择不正确。此类产品、这块市场都会存在下去,这种”正确的“音响观也会存在下去。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4-8-25 06:11
发表于 3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我是新技术的狂热支持者!
远的不说,日本EXTON的录音,秒杀这些老东西!
点评

li0353 [发短消息]  发表于 3 天前
高大上的一竿子说法,除了展现出自己内心的空洞,没有任何说服力。


笑话,跑这来想说服谁那是傻X才会做的事情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8-25 14:44
严重同意51楼的观点!!!一些老旧作派的人自持年高,完全不在状态时经常胡言乱语,指责青年的听音趋向和审美品位,以此在抬高自己的虚荣心!!!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4-9-30 14:18
顶石兄的52楼发言:自己的黑胶系统是入门级的,不好妄言,但近日虽系统的调整也有些进步,主要是声音在过渡和高低变化时的转换比CD要自然些,声音的圆润和空间感都是CD没有的,当然这是指录音成功的作品而言,同样的CD和LP相比,LP的声音更加自然和耐听些,但是在瞬态的反应上仍是CD老板有优势,但LP的音质完胜CD老板.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