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低频是靠人的水平调整出来的,而高频则是靠钱叠出来的 [打印本页]

作者: zwmm    时间: 2014-9-27 12:16
标题: 低频是靠人的水平调整出来的,而高频则是靠钱叠出来的
这是我们这儿的老烧总结出来的话,我觉的很有道理。优质的低频是一定要靠人玩出来的,而高频的是否优质则是由你的器材和线材的挡次所共同决定的,是没有办法去强求的---强求则是要出问题的!
作者: LCL123    时间: 2014-9-27 12:51
支持老朱的这个实践经验,特别是音响背墙是窗户加窗帘的,个人也身有体会。只有真正的低频出现后,中频的结像和形体才会凝聚、健康,这时候经过线材调整高频才更自然更飘逸。

老朱应该详细介绍一下怎样调整低频...
作者: ywxsz    时间: 2014-9-27 12:53
有道理!低音对环境要求很高,需要细心调整。
作者: 明月照大江    时间: 2014-9-27 13:15
正在享受朱老师最新成果的古董信号线,超赞!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4-9-27 14:34
赞成!低频可遇不可求。在调音过程中,千万不能收低频。如果嫌低频多、散、浊,也不能收,只能从电源方面查找原因。
作者: lpswangyu    时间: 2014-9-27 15:15
有钱难买靓低音
作者: rock    时间: 2014-9-27 19:21
对于何谓"优质的低频",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可能玩C5/至尊 的烧友相对容易理解一些.
作者: 壮家汉    时间: 2014-9-27 20:09
人耳对高频比较敏感,相应的对高频失真更敏感些。
如果说声音“悦耳”,那应该都是指频率偏高的声音,无论是针对人声还是乐器。
当然,各人对失真的敏感程度不一样,常看到一些不是发烧友的人开音响,如果是音响系统里有音调或者是均衡器,必定把高音做最高的提升,让那些高频乐器青青喳喳地响,说是声音清,其实高频已经很尖利,人声都瘦得跟太监似的也不在乎。我受不了他却很享受。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4-9-27 23:43
这话有哲理。

作者: yyyin    时间: 2014-9-28 08:41
对于何谓"优质的低频",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可能玩C5/至尊 的烧友相对容易理解一些.
rock 发表于 2014-9-27 19:21
C5还是算了吧?



作者: zwmm    时间: 2014-9-29 09:15
现在太监声那么的普遍,就是和调整的方向错误直接相关!都是朝着中高频去调整,调来调去就调成了太监声---缺乏阳刚,缺乏密度,缺乏厚度。其实就象我标题上讲的,高频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去调整,重点调整应该是低频!老烧们不是有句话吗:低频调整好了后高频自然就好了,就是很精确的总结。
作者: zwmm    时间: 2014-9-29 09:33
低频调整好后高频自然就好了,其实就是指低频一好后你的器材及线材综合的中高频素质会很自然显现出来,当然器材及线材的档次越高,中高频的素质就越好!!呵呵,自已的器材及线材很客观很现实地就摆在这里,因而我们要对自已系统所出的中高频素质,要有一种“认命”的态度才是对的呀!
作者: zwmm    时间: 2014-9-29 10:35
这里要指出的是,器材只要单件价是在一万元以上的器材,我们认为都是有一定素质的,只要低频调整到位,其整体的声音就一定会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当然越高档的器材声音就会越全面!
作者: zwmm    时间: 2014-9-29 10:46
当然,想要高频很自然地呈现出那种极为透明,华丽、丰润、美艳的素质,个人认为器材、线材的总价分别要达到三十万元及十万元以上才行!但即使如此,假如低频没有调整到位,这样的中高频素质依然会显现不出来!!
作者: stmark    时间: 2014-9-29 11:07
一寸低音一寸金!
作者: 怀旧    时间: 2014-9-29 11:48
有道理,但是低频光调整不行吧,也得用钱堆啊。
作者: 残月    时间: 2014-9-29 11:52
低频才是用钱堆出来的 而且远远比高频贵得多了去了  玩到极致的箱子 就是玩到极致的低频
作者: shdj    时间: 2014-9-29 11:58
当然,想要高频很自然地呈现出那种极为透明,华丽、丰润、美艳的素质,个人认为器材、线材的总价分别要达到 ...
zwmm 发表于 2014-9-29 10:46
本人器材花了这么多,但是线材不过1.5W。呵呵



作者: 小雨哥    时间: 2014-9-29 12:06
标题有误,好的低频更花钱。 高频相对便宜。
作者: ye0574    时间: 2014-9-29 14:02
先花钱,再靠人
作者: 167    时间: 2014-9-29 15:12
本帖最后由 167 于 2014-9-29 15:13 编辑

千金难买靓低音,这是十多年前就听过的香港发烧友的名言。
音箱的低频表现不好,怎么调整都没用。
靓高音相对来说容易得到一些。

作者: 远志    时间: 2014-9-29 18:12
高频和低频都是用钱堆出来的,总之,好声音是以钱为基础,再通过调整才能得到。
作者: fanhn    时间: 2014-9-30 09:46
不太同意低频高频分开调整或者堆钱的做法,对于声音的调整我认为应该做到听音乐的时候无明显感觉低频或者高频或者中频,只有听音乐的时候忘记三频才是真正平衡,否则还需要调教平衡度。当然能做到忘记三频的系统很少,至少我听过的寥寥无几,这也是高手和普通发烧友最大的区别
作者: zwmm    时间: 2014-9-30 11:00
本帖最后由 zwmm 于 2014-9-30 11:13 编辑

呵呵,先来谈谈对低频的调整。其实对低频的处理,不少人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放进二个或以上的低音陷井再说,希望以此来吸收和控制多余的低频,这其实是一种误区!为什么?因为从人耳的听音习惯来说,高、中、低频的能量分布呈金字塔型样的上小下大时听感最为舒适,也最为自然。所以我们恰恰就需要充分地利用房间反谢会对低频能量增强这一特点,来巧妙地构筑这金字塔的底部!!!所以房间反射带来的低频能量是极为宝贵的!我们应该充份地珍惜和加以利用起来!!因而一上来就先乱放低音陷井,实无必要,也是败笔。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4-9-30 15:29
呵呵,先来谈谈对低频的调整。其实对低频的处理,不少人一上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放进二个或以上的低音陷井 ...
zwmm 发表于 2014-9-30 11:00
在另一个论坛,看到一烧友在近24平方的房间用书架箱,说“有驻波”。于是版主就介绍用所谓“低频陷阱”来处理。真的是花冤枉线呀。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14-9-30 15:47
声学装修,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大的音响公司不同的视听室装修也不一样,一百个发烧友就有一百个样。

作者: 小久    时间: 2014-9-30 19:33
我认为低频才是板板最后堆积的。MBL5010和6010其实在中高的区别很小,唯有中低的权威性, 6010甩开5010至少一个马头。

作者: tanxin97    时间: 2014-9-30 19:39
很多时候,高频有些问题也是环境吸扩引起的,但是好线材的确能让高音更好,低频也是一样,所以既要堆钱也得调整
作者: 奏鸣曲919    时间: 2014-10-1 07:54
在系统整体平衡的前提下,使用外置优质超高音对得到更好的高频(甚至全频),是不是一条捷径而更具性价比呐?
作者: guran5532    时间: 2014-10-1 12:13
我觉得低频最难搞好,低频质量和器材级别也有关系。阻尼系数高的功放,低频就比较快速干净。阻尼系数小的功放,低频就比较松软。低频和房间大小、比例关系最大。比例不好、太小的的房间容易产生翁翁的驻波。空旷的空间,低频不太会起驻波,也不太容易混。但量感会少。
作者: 平凡是我    时间: 2014-10-1 15:01
好的低频,前级非常重要,以前用mbl5010d前级加mbl8011m双后级,推卡玛1.2,低频总是不理想,差点就要推倒重来,后来把前级换了贵丰前级,结果低頻就马上蜂拥而上,非常好听的。
作者: 终极硬件    时间: 2014-10-2 16:39
本帖最后由 终极硬件 于 2014-10-2 16:41 编辑

极品的低频是需要用钱砸出来的,从房间到低音扬声器,再到前后级、讯源和线材,而中高频往往被单元说累,好单元搞出靓音色相对低音比较容易,但如果高音单元不行,怎么搞花多少钱有时候也难有回天之力。

受限于不同版本的录音和不同类型的音乐,我感觉没有独立可调整的分频器来控制低音,要做到每一曲低音都靓没有可能啦。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10-3 10:04
其实老朱的意思是,一套搭配相对合理的系统,不论价高与否,哪怕开始用随机线对付,对低频的还原影响最大也最难的是空间和摆位的因素,如何利用、避开房间小环境造成的声学问题,主要是靠主人对声音的正确判断和不断的动手能力达到的;而中高的华丽质感,飘逸音色,超高泛音等等起决定因素的是器材本身的档次和周边线材,避震的调整。
我赞同老朱的观点,一套普通的器材,只要第一步把低频玩出来了,整体的声音也就八九不离十了。反之如过低频还没玩好,只纠结于频繁的更换器材,线材等等,很难达到音乐还原的“究竟”和“本来”。
这也是我朋友老L为何只要一套全部6万来块投入的器材却能让他整天沉迷于古典音乐海洋的原因。
作者: 为胆而欢    时间: 2014-10-3 19:51
今年白云音响展也没听到一套低频满意的音箱,总之就是太假!如果说5万10万的箱低频能满意的话,我猜是自欺欺人罢了。
作者: 山河    时间: 2014-10-3 20:46
极品的低频是需要用钱砸出来的,从房间到低音扬声器,再到前后级、讯源和线材,而中高频往往被单元说累,好 ...
终极硬件 发表于 2014-10-2 16:39
请问,啥是极品的低频?


作者: 李探花    时间: 2014-10-3 21:07
玩音响始终是没有统一的标准,你说好听,她又说不好听.哎....
作者: 老K    时间: 2014-10-3 23:02
本帖最后由 老K 于 2014-10-3 23:53 编辑

高频需要线材和器材的素质,只要素质达到,一般高频比较容易出来,调整也比较容易,高频还是是需要钱堆出来。
低频就既要器材的素质,也需要仔细调整,对房间要求较高,调整也比较麻烦。低频下潜低,量感好需要大的单元,大的箱体,大功率的后级。这样的器材是十分昂贵。低频需要更多的钱堆出来。
相对而言,低频的代价比高频的代价更高。

作者: 相位传真    时间: 2014-10-4 09:20
器材先天素质不好,低频也是不可能调出来的,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10-5 13:26
传真兄说的也是。现实问题是器材不错,搭配也没问题,但低频没有玩出来的确实比较多。今天和朋友聊起的某次家访,全套顶班DCS+HARCRO+MBL的器材却是让你闻声而逃的,何解,没有低频也,中高刺耳如小李飞刀,不停地往你头上一片一片地飞过来......
作者: lwwlewis    时间: 2014-10-5 13:33
哈哈,163兄,下次请你理发
作者: wxzhangjia    时间: 2014-10-5 22:52
小空间低频的重放本身就是受限制的,70立方的录音棚就是人声为主,频响标准125-6K 赫兹 +-3分贝 !
作者: rock    时间: 2014-10-6 06:01
回复 wxzhangjia 的帖子

这个指标发烧友哪看得上啊..
   
作者: 相位传真    时间: 2014-10-10 08:51
传真兄说的也是。现实问题是器材不错,搭配也没问题,但低频没有玩出来的确实比较多。今天和朋友聊起的某次 ...
lwwlewis 发表于 2014-10-5 13:26


几年之前我家仿一位老烧友,基本是一年换一套10多万的器材,据他说在店里听了都觉得不错,拿回家就是不对劲,于是就不停地换换换。
后来发现是换了高级美标墙插,电源相位却没有变过来,电源相位搞对以后声音才对



作者: apc64    时间: 2014-10-10 23:43
但是把丹拿威信的低频调成雨后思奔天朗的低频可能比比皆是,你是这个意思吗,度兄
作者: 阿忙    时间: 2014-11-4 16:07
俺的保留意见是,想要更好低频,你得加钱。
作者: HAC    时间: 2014-11-4 16:34
无论是低频还是高频都是要付出金钱的,质量越好价钱越贵!这是价值规律所决定的。
作者: 李探花    时间: 2014-11-4 18:05
低频确实很重要,我宁愿高频少点也要多点的低频.无低频的系统听起来,硬邦邦的,仿佛中频也是低频,低频也是中频.
作者: seancanada    时间: 2014-11-4 20:57
俺反而觉得是反过来。。。。明显低频更贵,所有品牌都是箱体越大型号越高低频单元越多越贵。买了大箱子,想低频重播好,前提就是要有足够大的空间还原低频,北上广,这个空间成本可比器材贵多了
作者: nestle    时间: 2014-11-5 00:59
千金难买靓低频
作者: 音乐等于力量    时间: 2014-11-5 05:35
回复 小雨哥 的帖子 符合自己的实践经验。


   
作者: 音乐等于力量    时间: 2014-11-5 05:43
回复 fanhn 的帖子  这个观点是很好的总结,但追求低频和高频的质感、量感、音色和厚度等不同方面独立的素质,是实现总体全面和协调自然的声音和音乐表现的一个必须的过程。


   
作者: wst007    时间: 2014-11-5 13:49
我在家试过长短两种不同摆位方法,在不进行任何声学处理的情况下,结果是:
第一种长边摆法,音箱背靠墙,音箱距离对面的墙3米5,低频很强,有点过头控制不住
第二种短边摆法,音箱背靠玻璃窗户加窗帘,音箱蹁对面的墙8米(客厅加餐厅),低频明显弱了很多。

作者: wjh516888    时间: 2014-11-6 15:03
我在家试过长短两种不同摆位方法,在不进行任何声学处理的情况下,结果是:
第一种长边摆法,音箱背靠墙, ...
wst007 发表于 2014-11-5 13:49

      长边摆法距后墙也是房间短边长度的1/3到1/5的好听,距后墙近声音发死发紧,不会太自然的。

作者: wjh516888    时间: 2014-11-6 15:14
     系统没有低频确实是需要调整出来,而且确实可以调得出来,可能器材好会好调些、音质会好听些。在整个调试过程中,也保留靓丽、延伸好的高频。因调试过程中也确实有过比较差的高频。
作者: 黑头鲨    时间: 2014-11-18 10:35
低频是个头疼的课题,本人正在调呢,房间、箱体、功放、线材诸多因素,我的大箱子低音有点起哄,浑浊不清,大概音箱吸音不足,产生回音?请教各位高手。
作者: cjdmp    时间: 2014-11-19 15:22
半开放客厅,左右各有1/3基本平行墙。 6m X 5m
箱子放在封闭面,无啥低音,多数碟子无法久听。
现将箱子放在开面,屁股能感觉到发麻,很少有难听的碟子了。

|------    |
|  X    |
|      |
|  X    |
|------    |

上面这种摆法不好听。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4-12-7 11:24
我在27平方的客厅玩天朗皇家西敏寺,无须刻意调整啥子摆位,低频真是漂亮!当然中高频也真是漂亮!
作者: wmzb    时间: 2014-12-20 14:40
低频是吸出来的
作者: wst007    时间: 2015-1-5 11:54
回复 wjh516888 的帖子


    收到,谢谢
作者: 驾驭千里    时间: 2015-1-5 11:54
低频比高频需要更多的钱
作者: wst007    时间: 2015-1-5 11:55
回复 wst007 的帖子

谢谢,想问一下放短边行吗,但是短边的背后是个窗户
   
作者: vincentlyl    时间: 2015-1-5 17:14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很多人有点钻牛角尖了。

箱子,不管是什么价位的,进房间摆位的第一步就是调低音。低音永远是调音的基础。
作者: s1.4    时间: 2015-1-5 18:41
搭配差不多之后,好低频是摆出来垫出来加空间处理得来的。。。高频嘛,现想想真是钱买来的,T330已经够优秀,但阿卡顿钻石高音的全面超越太残酷了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5-1-5 18:58
系统越高档,只能说调整的空间余地越大!
作者: wfy    时间: 2015-1-6 07:51
陶瓷因为太干净所以超越了330
作者: zwmm    时间: 2015-1-6 11:27
现在来看,好低频也是要靠钱叠做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更需要烧友自已正确精细的调整才能够充分表现出来的。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5-1-6 11:54
现在来看,好低频也是要靠钱叠做基础,然后在此基础上更需要烧友自已正确精细的调整才能够充分表现出来的。
zwmm 发表于 2015-1-6 11:27


都是要花钱的!

作者: amati    时间: 2015-1-23 00:25
没有money是万万不能的!
音响要玩好得有money有技术!
作者: stmark    时间: 2015-1-25 14:15
关键在于你对声音的理解,其次是对器材的理解,再次才是对金钱的投入
作者: wxzhangjia    时间: 2015-1-25 18:36
书架就是玩中高频 投入小 空间也无需很大。就是玩玩中高音色!
全频段玩高保真 代价就很大了 足够大的空间  大单元 大箱体  大设备   ! 反正要花很多钱。
功放80%的能量的都用于推喇叭的低频!
威信的老板家里就是亚历山大加雷神之锤。炮分管40赫兹以下的频率吧。
作者: shzdg    时间: 2015-1-27 13:05
感觉不可笼统地谈论低音,最好自己先确认下想要哪段频率下的低音,比方说是希望80Hz的,那么买普通书架箱即可,如果要60Hz的应该买素质高点的书架箱,而如果喜欢50Hz的,建议买8-10寸单元的音箱,还想要更低的30Hz的,那么只能在10-12寸的单元音箱里面去找,需明白,低音每下降10Hz就要砸钱的。之后,当音箱规格满足后,接下来才是摆位的步骤,将想要的低音段表现出来。至于高音,系统包括音箱基本都能还原出来,不必过于纠结,更何况音效的关键部位应该是在中音区域而不是高音。
作者: kennymark    时间: 2015-2-5 13:41
千金难买低频好,没错了。

作者: 残月    时间: 2015-2-5 16:37
再说低频的重要次序
1。足够好的房间
2。对低频的正确理解
3。人民币
作者: xhj    时间: 2015-2-23 21:06
本帖最后由 xhj 于 2015-2-23 21:10 编辑

就听音空间而言,中音是最难调整的。
低频段50HZ以上比较好处理。50HZ以下比较难,35HZ以下很难处理。高音处理比较容易。用REW在屋内测试一下就明白了。

折腾了很久,就听音空间处理而言,中频最难处理,嗯,中频最难处理。靓低频,需要在空间上下大工夫,而靓中音,空间处理有时候都难以避免较大的梳状效应,哎,太难了。
作者: myzcj    时间: 2015-2-24 22:39
继续学习中

作者: 鱼鹰爱胆    时间: 2015-3-1 16:12
本帖最后由 鱼鹰爱胆 于 2015-3-1 16:17 编辑

在西方古典音乐里,各种乐曲各种声部交织在一起。
只有极厚极薄水乳交融,交相辉映,音乐才让人听得如痴如醉

对系统来说,其实低频能量和高频能量都是比较容易搞好的。相对而言较难做好的,是恰到好处的平衡点和各重要频段间的自然衔接区域的宽松自然。
作者: 鱼鹰爱胆    时间: 2015-3-1 16:17
顺便恭喜一下老朱的自制信号线,本周听到的这跟,已经是达到仿佛没有线材一般。
如果说VCAP CuTF电容是仿佛没有电容的阴柔声底。
那么老朱现在的信号线就是完完全全的健康能量链接,且透明得仿佛没有线才在中间一般。
平衡性/全频能量感/细节透明/完全无音染。

对于高烧的需求来说,这是一条真正好线了,恭喜了。
作者: zwmm    时间: 2015-3-1 19:55
谢谢鱼鹰爱胆兄对我使用西电古董线基制作的信号线的肯定!我早说过,当年西电科学家们对音频信号传输这一块早已研究的十分透彻,而我之所以之前没有用其制作出顶级好声,完全是我在制作时有问题存在而使此古董西电导体无法全面发挥而已!知识还是不足啊!!不过,不管怎么说,今天好声总算让我“误撞”上了,还是十分开心的啊。
作者: zwmm    时间: 2015-3-1 20:09
另外,我也要赞一向,鱼鹰爱胆兄校声的胆前级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其音乐性、流畅性,平衡性、HIFI性等都可以和二手二、三万的进口前级平起平坐了,不简单啊!哈,相互实事求事地互赞一下。
作者: zwmm    时间: 2015-3-1 20:17
当然这个贴子是重点谈低频的,我要在这里大胆地的说出一句话:百分之九十五的朋友的系统低频能量是严重不足的!因而声音很“娘”---无法重现出现场的那种感觉。
作者: zwmm    时间: 2015-3-2 10:20
正因为低频量感的普遍缺失,这些年来我们跑来跑去都很难听到一套高频真正华丽、精致和美丽的系统---低频不好,是不可能有真正出彩的高频的…,这就是客观的又一辨证法。
作者: 李探花    时间: 2015-3-8 10:37
回复 zwmm 的帖子

系统低频能量不足?怎样才算是系统低频能量足?
   
作者: PRADA    时间: 2015-3-8 14:14
本帖最后由 PRADA 于 2015-3-8 15:53 编辑

把系统录下来,不说哪个频段的损失哪个录音的不专业,就算是手机录基本的系统和房间的缺失也都在里面,这时候在听自己的录音,就不在是自自圆自画,骗不了自己也感动不了别人,,,老郭有个帖子,里面就有录音,人家很少说话,登门录音来者不拒,,,你听就可以了,,,嘴和眼睛真干不了耳朵的事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3-14 21:38
低频确实更珍贵!好的低频不仅下潜深,质感也要好
作者: 里维埃拉    时间: 2015-3-19 00:47
本帖最后由 里维埃拉 于 2015-3-19 00:50 编辑

同感同受(对于有摩机经历烧友而言)

作者: guran5532    时间: 2015-3-19 10:32
极低频,低频,中低频,中频,中高频,高频,极高频,象一棵大树,从下至上,往上长。
作者: guran5532    时间: 2015-3-19 10:36
这棵树要挺拔,一定要从下往上,树根,树杆,树枝,树叶统统呵护好。包括树的色彩,也要很好地还原。
作者: 味道    时间: 2015-3-19 11:42
低频和高频会互相影响,互相掩盖,要求玩到最后都很难搞,都得投入,呵呵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