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误导还是误解:发烧的一些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印本页]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0 16:36
标题: 误导还是误解:发烧的一些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关注32168高烧友所说的话题,想看看最后结果。没有精力和耐心等候,等到今天再看翻贴,又看到了一些新话题。看来话题会没完没了,有些有肯定答案,有些到我生命终止估计也没有肯定答案。很多问题我都是相反的意见,相反的观点,相反的体验。学习交流,分享经历,取长补短,一直是我关心音响发烧的初衷。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吵,这里另外发帖,简单谈谈。觉得有益则思之,感到胡扯则弃之。


如何看待国内音响发烧界的水平
32168  发表于 2014-7-15 09:20 |

近期论坛类似<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烧友都不知何谓宽松>、<这样疯狂的制作, 哪位有听过?>的讨论层出不穷,正反观点旗帜鲜明,各有理据。 音响的话题离不开软件、硬件,究竞国内的唱片录音、器材设计、音响行业和发烧友的水平如何?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amp;extra=page%3D11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0 17:01
《如何看待国内音响发烧界的水平》答案已在32168高烧的不言之中,无需在此赘言。
可以看下面这一个基本的问题,作为反向的一种回答。


《音箱从设计上看分为近场和远场吗?》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4

舒存的观点如下:

音箱有多种分类。

所谓“近场监听箱”,一般是指专业的音乐录音的某类监听器而言,用途主要是听细节、听音色,与听整体的主监听器相配合使用的,使得音色不至于出现过分的偏差。

具体指的是摆放在操作台上的小音箱,也叫近场监听箱,一般可以作为民用的书架箱;相对的有主监听和返送监听等音箱。有时这个近场监听任务是由耳机承担的。

专业录音中,音乐录音和语音录音是二种差异很大的不同录音。音乐录音中,古典音乐等以原声乐器发声的录音与电声录音又大有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他们选择和使用器材的不同。

专业器材,特别是音箱,相对民用Hi音箱而言,最大的不同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尽量减少和摆脱使用场所空间对音箱传送声音的干扰。一般专业音箱设计,或是前导向孔,或密闭式。十分少见,甚至可能没有民用Hi那种后导向孔。

民用的Hi高保真音箱分类,一种是体积大小,如落地还是书架等,或瘦长型和宽大型;还有一种结合声音特点,音场型和音响型。瘦长型可能是多导向孔的,偏重音场型,调整非常困难。宽大型强调整体音响性,调整到位音场一点也不逊于音场型,也可以理解为何西湖和JBL高级系列一直坚持宽大设计。

.......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0 17:34

《居家听音室的设计是否需要和录音棚的设计理念一致 ?》

说是一位资深的专业声学人士写的(节选):
听音室装修牵扯到建筑声学,关于这方面的资料,目前很难找到系统性的,一般参考音乐厅和消音室的设计。
一般的听音室以吸音为主, 扩散为辅,或者纯粹吸音.不要以为音乐厅是完美的,实际上音乐厅的声音是很不清晰的,定位也是不清晰的.
因为音乐厅为了使不同位子每一个人都能听到声音,不得不使用大量的扩散以提高声压.引起混响,延时过于长,影响清晰.这个搞过音乐厅设计的人都明白.
也不要害怕大量的吸音,实际吸音越多声音越清晰. 我不相信吸音多了声音就发干,声音清晰就发凉了.其实那是音响设备瞬态失真太大,解晰率太低,音乐细节无法重现.假设你在宁静的室外空地上,这几乎没有扩散,而是完全吸收,那时你听到的琴声,笛音会声音发干的吗?实际是非常自然和谐的.但在大量的吸音听音室,大部分音响设备会有暴露这样或那样的不完善,甚至于无法听.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小房间听音室装修主要概念.
1,频响,一般的音乐厅设计要求范围是125Hz-4KHz  . 听音室装修高要求的(63Hz-8KHz)(目前技术水平).  2,T60,指的是混响,一个声音发音到-60dB的时间(S),扩散和吸收是一对矛盾,扩散提高T60,也就是把清晰度降低,吸收是减少T60声音轻,但清晰.  3.延时,指的是发音到反射回来的时间(mS).为声音的清晰,一般要求小于25mS.
交响乐厅T60一般为2.0(老乐厅2.2-2.4,新建的1.6-2.0),低音提升10%.歌剧院一般为1.8,主要是为听清歌词.
随着设计水平的提升,新建的音乐厅一般T60比老的短,北方比南方短.自然录音棚T60为1.3左右,比音乐厅的声音清晰许多.小房间装修T60,从技术上说无法达到0.6以上,因为吸音不足,造成严重的频响不平衡 .
一般家庭小于100立方米的房子靠扩散不可能达到低音的平衡,一般正常说要扩散低频起码需要四分之一的波长,50Hz的驻波,需要1.7米齿长的扩散板,在家里是无法装修的.如果要起大作用的话需要二分之一的波长,那就更没法处理了.所以低频只能靠吸音来解决频响的平整,一般100立方米的房子达到正负2dB,那么T60一般都低于0.55,根据音乐厅的特性,高频的T60是不能高于低频的.
如果高频过多扩散造成T60增加,引起高频的T60大于低频的T60,刚好与交响乐厅低频的T60大于高频的T60情况相反。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2


舒存的观点如下:

这个节选的内容,如果是个搞专业的,真应验了老话,国内没几个好的设计师。理由很简单,我们新的设计,有几个好声靓声的设计?其实,家庭听音室不是需要不需要录音棚的设计理念,而是录音棚设计理念是什么!

从文字看,原贴特别强调“清晰”。关于“清晰”这个音响争议不断的话题,总会想起一位老音响师的话:“声音是圆的,不是方的。有时觉得声音特别清晰,很可能那是错的”。“清晰”对于专业和民用根本的不同点:你是在辨析音乐,还是在欣赏音乐!“方”和“圆”解读了如何把握“清晰”的尺牍。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0 18:18

《人声的正确位置在哪儿?》
同一张CD,有的人声在中间,有时人声偏左(或偏右)一点儿。是碟片制作原因,还是系统问题?
另有跟帖,如果不是CD的问题,会不会是听音环境及听音位置问题?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4

舒存的观点如下:

笼统说CD本身,音响系统,空间环境,听音位置等都可能造成定位不好。

从CD本身来说,CD中的信息量是个无穷数,解读只能是相对的,如系统重播要求的信息,一般来说越多越好,但也并非无限制的越多越好,多到干扰和影响音乐信息的重播就一定不合适了。

声像的定位问题,如确认人声定位优劣,一般首先选择可靠的录音就能排除是CD有问题,如选国外的,大公司的,商业的,高价的碟片等;单声道录音是个捷径,但还是很有必要以现场歌剧的人声做比照。

还有,用自己非常熟悉的可靠的录音。当然,自己要能正确准确认定。曾经有十几、二十年的老烧,一直在系统中把教堂合唱的贝司拨弦重播成了鼓声。

声像定位不好,与空间处理后的反射有关,与音箱摆位关系更直接,需要一项项排除。定位其实最后不是个孤立的问题,测试调整系统时候,最好结合音场;音场的优劣与声像关系十分密切。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0 18:34

《一个正确的音场是怎样的?》
听过好几套系统,音场参差不齐,正确的音场有标准吗?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9

舒存的观点如下:

说有标准,也没有标准。说有标准,不是说自然,而是“栩栩如生”;说没有标准,是说这是一种听感,可能有些人感觉不到。

现实中发烧友更多追求的音场,成了巷子一样,非常深邃,空洞无物。

音场优劣,不在于多宽多深多大,更不是形状感觉如矩形、扇形、方形,而是音场和声像的“栩栩如生”程度。有一种解释是:音场中有声像,声像周围有音场。这句话提示我们,好音场感觉到的绝不该是一个点。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4-10-10 18:41
哇,舒存兄给惹出来了,别来无恙啊?!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0 19:05
《音乐重播的标准:听感还是数据?》
还原重播一定是有标准的,这标准应该那一派是准确的?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6

舒存的观点如下:

对于发烧友和音响商家来说,是数据、指标说话,还是听感、耳朵收货,这是音响中争执最多最大的话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先说个例子,我和广东烧友小鬼头是知交,他是焊机派,典型的数据派,邮电出版社出版过他翻译的三本专业的音响书。我是异地听感派,听听音乐听听音响。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什么分歧。这类的分歧和争执,看来主要是对“声音”缺乏正确的认识。

“声音”具有多重含义。从物理学角度来定义,简单说,声音就是振动及传播,是声波,可以用声压等物理量来认知。音响的“声音”,涉及人的听感,所以,从生理学心理学角度定义,声音就是听感对声波的感觉。离开人对“声音”的听感,我们关注的音响就没有意义。

目前的测试手段,不足以准确测定声音,如语声和乐声,测定都无法把握他们的内涵,但人耳听感却轻松可以辨析理解。以语声来说,会听闽南话,可以轻松辨析说的是什么,还可以辨别是潮州,汕头,漳州,泉州,甚至是更小哪个县的。但测试非常困难得到这个结果,这就是听感的重要性。

但是,音响产品是工业产品,生产需要标准。没有指标,没有检测,难以保证品质。音响产品人人可做,但真正好的音响产品就是那些,你知道的!

作者: rock    时间: 2014-10-10 19:13
舒存兄,好久不见,最近可好?  
作者: 沈阳夕筌    时间: 2014-10-10 19:16
声音是圆的,不是方的。说的太好了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0 19:42

《系统如何在音响性与音乐性之间找到平衡》
近来系统调整,在调整过程中出现一个令人烦恼的问题,就是在音响性与音乐性之间找平衡,如果注重音响性,音乐性就会减弱,反正亦然,到底是音响性为主还是音乐性为主?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amp;extra=page%3D11


舒存的观点如下:

为什么会觉得音乐性和音响性是对立冲突的?是否反思过我们对声音的感觉出了偏差?音乐性和音响性不是谁为主,而是这种分立说法,本来是为了把文章写的更直接,读后更清楚,结果这类的音响用词越多,造成的误导越深。

前面帖子用了“栩栩如生”这个词,这是强调音响性与音乐性一体的标准。 音响也好,音乐音响也好,都离不开声像,或者说人耳对声像的听感。如果系统声像听感可以做到“栩栩如生”,必定没有音乐性和音响性冲突。

音乐性和音响性冲突,现实来看,往往是音响系统的调整有偏废。如所谓音响性好的系统,更多是声音干练奔放有余,细腻柔顺不够。曾经对好友说,好的音响系统有如《女武神》天神沃坦唱《告别》,既有英雄好汉气吞山河的豪壮,也要有对妻子儿女手下留情的依恋人,不是一个简单划一的响声。

调整音响,最好不要按什么音响新理论、新理念,先给自己设置什么框框条条。例如音箱的摆位,不分什么场所空间,不分什么类型设计、什么年代的音箱,非的拉在半空间摆放,否则怎么都觉得没有音场......

音响20要深入烧友之心,没能深入人心的是他们是一个整体,不可割裂对立,顾此失彼。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4-10-10 21:53
舒存兄出关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14-10-10 22:11
解释清楚了很多疑问,感谢!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4-10-10 22:16
本帖最后由 清风明月 于 2014-10-10 23:40 编辑

舒存兄许久不见!今天有高谈阔论课呀!学习中
作者: 满堂红    时间: 2014-10-11 04:02
半夜起床拜读大作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4-10-11 06:05
看看、听听、想想、动动手、花点小钱,让自己满足,就这么简单。
作者: s1.4    时间: 2014-10-11 08:13
认真拜读,很多诠释令人豁然开朗!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4-10-11 10:00
《居家听音室的设计是否需要和录音棚的设计理念一致 ?》

说是一位资深的专业声学人士写的(节选): ...
舒存 发表于 2014-10-10 17:34

请教一下:客厅发烧,结合家具摆设,如何进行简单的环境处理?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1 17:41
《音场的深度》
刘汉盛解释音场的深度: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深度感」,现在我把它归于音场的深度。为什么不像以前一样,将它与层次感、定位感并列呢?因为层次与定位谈的不是音场,而深度感却仍属音场的范围之中,所以,我将它改成「音场的深度」而不以「深度感」称之。与「音场的宽度」一样,许多人会说他家音场深度早已破墙而出,深到对街。这当然也仅是满足自己的形容词而己。真正的「音场深度」指的是音场中最前一线乐器与最后一线乐器的距离。换句话说,它极可能是指小提琴与大鼓、定音鼓之间的距离。「宽到隔邻、深过对街」这应该是包含在后面说的「空间感」中。有些器材或环境由于中低频或低频过多,因此大鼓与定音鼓的位置会前冲,此时,音场的深度当然很差。另有一例,有些音场的位置向后缩,结果被误以为音场的深度很好,那是错误的。我相信,您只要把握住「小提琴到定音鼓、大鼓之间的距离」这句话就不会错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xtra=page%3D5



舒存的观点如下:

刘汉盛就像那个卖矛盾的人,《音响20要》的负面影响就是这种割裂,把密切关联的诸要素,一个一个割裂开来。刘汉盛本意是分开说清楚,结果发烧友误解太深,成了洗脑性误导。音场的深度好不好,不仅仅与刘汉盛文字提到的乐器前后距离有关,这种距离,与层次感、空间感、音场宽度都有关,还与质感密度有关。现实中不乏一味强调音场深度,忽略声像,忽略音场宽度,结果搞的音场深度犹如小巷子,又深又窄,弄巧成拙。

音场中间有声像,声像四周有音场。音场好不好,不能脱离声像孤立来判断。音场不是孤立的一个点、一个面,而是人耳对声像(即系统声音)的整体感受。音场脱离了声像的高度,无从判断优劣。特别要注意,声像包括口型,但不仅仅是口型。以人声录音为例,口型只是声源一个点,音场构成还有其他声源点。仅凭一个点,口型大小和音场优劣无法做出客观判断。音场和声像必须结合参照,包括与结像、定位、密度、质感等诸要素的平衡。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1 17:49
《看了立体声杂志后我迷糊了》
上杂志的那些小日本都是些老鸟。杂志对他们的声音都给以肯定。但是发现他们所有的音响几乎没有摆位这一说 基本都是靠墙或是靠墙角。有图为证。不要告诉我小日本没有地盘小没有办法摆位,那怎么可以有好的声音呢?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age%3D30&page=3


舒存的观点如下:

摆位在发烧音响现实中,一直存在很严重的误区:一定要把音箱拉出来摆位,或者说不分青红皂白设计的音箱,一律按刘汉盛提出的摆位法。

音箱有不同的设计,有十分讲究摆位的设计,例如360°发声设计的,后导向式,多反射点式,或后辐射器设计式等,这类设计如果是落地音箱,一般箱体呈现瘦高形状。相对的是对摆位要求不“十分”“苛求”的设计,如密闭式的,前导向式的,多是专业音箱常见,民用高级也有一些此类设计。这类设计的箱体特点多是传统式:箱体相对较宽。

前者对空间要求非常苛刻,摆位也十分严格。后者则是设计时已经充分考虑空间与摆位关系,即可在不必过分依赖空间情况下,或者说在空间建声条件并不好的情况下,音箱能比较正常发声。天朗皇家系列、JBL 等一直坚持宽大箱体,基本属于这种思路的设计。

一些看似摆位不讲究,事实上不是不讲究,而是我们对于摆位存在误区。对于后一类设计的音箱,现实中贴墙摆位,往往比拉出来音场和音像都要好。贴墙摆位是否音场不好,声像不好?这种顾虑更多是心理,不是现实。我在现实中听到声像栩栩如生的几套系统,多是贴墙摆位的。要明白一点,贴墙摆位在某种意义上说有如障板的概念。

现代Hi -end音箱很多是非常复杂的设计,首先要求我们要非常细致摆位,有的需要摆在房间的三分之一,有的可能要超过房间面积的一半......但我们往往过于强调三三一等那一套刻板的摆位,结果95%以上这样“简单""刻板"的摆位,最后再高级的系统搞的声像都是膨胀的,辜负了设计师的良苦用心,背离了原设计的初衷。

房间的高度是好声靓声非常重要的前提,房间高度低于3.2米,一半长边摆位强于短边,后一类设计的音箱99%贴墙摆位优于拉出来摆位。在一般公寓房的空间,日本人这种摆位是聪明的,也是理智的。我们很多朋友,该拉出来的不肯拉出来,该贴墙的不肯贴墙,守着刘汉盛先生的教诲,全然不记得刘先生说”当你觉得音响不好听时先把《音响20要》抛在一边,把音箱贴着墙......“

很多分歧和问题都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陆续都谈过自己的偏见,也尝试过自己的主张去调整,效果如预期的,所以,还是坚持一个原则:路通则肯定,不通则改正。上面二个老的跟帖,转贴一下作为一种建议:如果系统觉得调整不好,不妨尝试一下相反的做法。
作者: 老K    时间: 2014-10-11 22:12
那天试试贴墙摆位,前面开孔的音箱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作者: 西湖肥妹88    时间: 2014-10-13 10:02
舒兄啊。你可是难道发声音的啦?哈哈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13 19:46
舒存:《石井伸一郎倡导的音响空间处理》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E%C9%EC%D2%BB%C0%C9

以前介绍过日本资深音响设计师石井伸一郎倡导的视听空间处理。对于音响来说,天花板的高度最为重要。原则上说,18平米的高度不低于2.5米,30平米的不低于3米。特别强调,一般家居空间,高度往往不够,如果天花板的高度不够,他的建议是,音响忌讳短边摆放,要长边摆放。

这些年接触到更多所谓新材料、新技术处理的视听空间,虽然摒弃了过去强吸音处理空间的错误手法,但依旧没能真正解决空间衰声的现实问题。直接说就是高度不够的空间,如高度低于3.2米的空间怎么处理为好?

这个现实难题,若干年前已经有高人指点和教导,我也实地亲历考察一种新思路处理的空间。由于没有实战机会,只是私下跟搞设计的朋友谈到过,希望他们能大胆尝试积累经验,但一直没有反馈的信息。

去年汕头音响展搬到厦门,聆听了刘汉盛先生的讲座。出乎意外的是他首先提到的也是空间处理。他的经验与我学习的一样:

只要处理空间的天花板:尽可能保持视听空间高度,用办公室装修常用的那种带微孔的薄扣板装修天花板,地面处理调子软一些,可以铺木板最好,四周不必多费心,自然......

原因不细说了,感兴趣不妨一试。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4-10-14 09:51

高度的确是关键,但另外5个面一样不能忽视。THX标准认为100平米以下都是小空间,小空间处理比大空间更复杂。小空间的处理,物理声学处处受限制,比大空间更要花心思,因此,才会有空间处理了反而“不理想”的种种状态,但,这不是否定空间处理的理由。
小空间需要整体来看,无法割裂那个点或面。这次花了10个月时间折腾玩具房,每个阶段做一次测试,验证的同时,也澄清了一些误区。空间肯定要处理,但处理要“得当”,这2个字,折腾了3次房间,才有所领悟。
用办公室装修的薄扣板。。。,这肯定是个误导,大声压下的共振会让声音更糟糕,而不会变的更好。单位刚好有这样一间多媒体教室,很简单的测试,20hz-100hz,频宽扫描,就让天花板变成了重灾区。
但用简单的思路去处理空间,有时反而会达到比乱处理更好的结果,这点不能否认。有时候运气也不能代表定论,任何东西如无法求极致的时候,不妨用更放松的心态去对待。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4-10-14 09:58
空间处理,特别是客厅党,个人认为切勿大兴土木,要能“复位”为好,毕竟空间还是一个未知数。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4-10-14 10:56
你家里的演奏厅,只有你一个指挥家,音乐是无界的,音响只能是自己的!自怡自乐就好了……
作者: dx300    时间: 2014-10-16 21:29
请教楼主, 目前装修好的商品房净高度 几乎都是统一的2。7米左右。我的房子短边是4米, 长边是8米,实木地板,30平米左右的空间,短边摆放。请问前置导向孔的箱子  贴墙摆放好还是拉开的好? 目前拉开后墙的距离是35CM. 谢谢  
作者: dx300    时间: 2014-10-17 23:16
回复 dx300 的帖子


  R版,我是客厅党啊 拉开后墙这么大距离 家人要有意见的。。。
作者: 舒存    时间: 2014-10-20 21:04

mm33 发表于 2012-4-15 15:24 | 如果在现场的不算很精确的定位下听的是音乐,那么回到家中hifi中听音乐时追求精确的定位为的是什么呢?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hread&tid=15444


舒存观点如下:借这个弃楼的贴,先回答朋友的质疑,再说说空间的问题:

现场音乐会的音乐之声是没有音响发烧所说的定位;定位是特指录音和重播的声像。在高保真的立体声音响重播时,双声道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栩栩如生”听感,这是立体声音响特有的魅力。所谓“立体声”是对双声道以上多声道电声重播所做的界定;日常生活中人耳听到的声音不能说成“立体声”一一这是立体声音响最基本的常识之一。

有人提出“THX标准”100平米以下都是小空间,小空间处理比大空间更复杂。小空间的处理,物理声学处处受限制,比大空间更要花心思......姑且不论大小空间究竟谁更难处理更花心思,这里说说“THX标准”和“100平米以下都是小空间”说法的问题。

THX标准是美国卢卡斯的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真正的创立制定人并不是卢卡斯本人,也不是他的公司,如果没有记错,这是日本石井伸一郎提出的,确切说是卢卡斯电影公司买断了石井的技术。THX标准是个多声道影院标准,如果真有界定“100平米以下都是小空间”一点也不足为奇,本来就不是针对家用的小空间多声道空间,因为卢卡斯公司另外还有小空间的THX标准。

空间的问题,定位的问题,音响的诸多问题,其实都是听觉的问题。这几天在分享烧音响同时纳闷不解的是,几套系统听下来,不论性价高低,不论调整如何,不论声音取向是否适口,每套系统的声像都显得膨胀。与其中二位悉心交流之后获悉,他们从未体验过“栩栩如生”的声像感,也从未思考过声像和定位结合起来考量的路子,总之,他们的发烧经历付出之多,收获之少,不能不让人感到非常遗憾。

值得一提的是空间。其中一位烧友坐在皇帝位,他在一边泡茶说话犹如水缸之声,探身却感觉好多了。我思忖的是,如此空间之下毫无感觉,系统调整的声音,再说好与说不好,还有多少意义?另外有烧友介绍Naim音箱贴墙摆位,最后才真正解决了声音问题。我们交流了为何某类音箱,如为何Naim是贴墙设计也必须贴墙。

对于烧友来说,也许把音箱贴墙是一种胆大妄为的冒险,但是否反思过,如果各种路子都不通,是否尝试一下?在自家天井看蓝天很美,悬崖边看风景不仅心惊肉跳,且可以收获的是天井没有的另一种美。如果发烧从未从音响中体验收获过声音的惊艳之美,难保这种发烧可以持续。君不见多少音响大侠半途退烧,是见怪不怪的必然。

最后再提示一下:家居空间只要重视处理顶部,用一种办公空间常用的装修材料,即带微孔或小孔的薄铝扣板,内面覆盖一层薄棉纸......这是一个退休音响师介绍的实践结果,我亲身考察过的,也是台湾刘汉盛先生去年在厦门音响展上公开推荐的办法。音箱摆位要针对空间建声情况,针对音箱的特性,不是简单的立定不动。该贴墙要贴墙,该拉开要拉开,拉开的音箱需要非常耐心非常细致的操作......不要为心理因素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听感与判断。
作者: stmark    时间: 2014-10-20 21:36
声音是圆的,没有几个能理解,即使是老烧。
作者: BJMA    时间: 2014-10-21 11:38
回复 舒存 的帖子
最后再提示一下:家居空间只要重视处理顶部,用一种办公空间常用的装修材料,即带微孔或小孔的薄铝扣板,内面覆盖一层薄棉纸......这是一个退休音响师介绍的实践结果,我亲身考察过的,也是台湾刘汉盛先生去年在厦门音响展上公开推荐的办法。音箱摆位要针对空间建声情况,针对音箱的特性,不是简单的立定不动。该贴墙要贴墙,该拉开要拉开,拉开的音箱需要非常耐心非常细致的操作......不要为心理因素影响到自己正常的听感与判断。

赞一下!
通常表面吸音都是非线性的,软包、壁毯、海绵之类的都属于表面吸收,如果此类吸收太多,声音会沉闷,且对于中低混响时间控制毫无帮助。如果层高足够,用顶部空腔加小孔板吸音是简单有效的办法。如果层高不足,可在立面墙安装小孔吸音板。如果房间面积小于30平米,墙面无大面积石头、玻璃等,一般不用做刻意处理,多摆点家具即可。
实际测试过很多房间,发现大多比例不好的房间在30HZ-50HZ之间有较严重衰减,且衰减只出现在皇帝位,离开皇帝位则基本正常,具体衰减的中心频率不定,不同面积以及不同比例中心频率会有所不同。此类现象将音箱贴墙大多都可解决。



作者: 永号    时间: 2014-10-23 16:12
回复 stmark 的帖子


你自己理解了嘛

作者: jrcinema    时间: 2014-11-3 02:24
很赞的文章!
作者: 1kevin    时间: 2014-11-3 15:55
本帖最后由 1kevin 于 2014-11-3 16:01 编辑

无意中看到这个贴,其实hifi都是要学习的,我不知道有没有教hifi的学校,如果真有,下面这本由The Absolute Sound总编Robert Harley写的书一定可以做教材。尤其是第3节,如何做一个更好的听者。基本把这个论坛的很多疑惑都解答了。当然内容还有很多,像一本字典,全书共554页,不妨买来看看。

[attach]99221[/attach]
[attach]99220[/attach]



作者: 河边渔童    时间: 2014-11-4 22:31
获益很多,感谢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4-11-11 14:33
本帖最后由 老龚 于 2014-12-3 17:09 编辑

看了此帖后,重新摆位了,音箱往后移了近40多厘米(比图片又往后移了10厘米)。整个声音的厚度增加了很多,音箱角度内拗约30度吧,单元直对耳朵。目前,音箱后板离后墙只有21厘米。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4-11-11 17:08
本帖最后由 老龚 于 2014-11-11 17:09 编辑

促使这次摆位,我也想了办法,就是把器材架90度调转一下,这样两箱之间距离可以缩小10厘米了。目前,两箱之间中心距离2.23米。
作者: s1.4    时间: 2014-11-11 21:00
《一个正确的音场是怎样的?》
听过好几套系统,音场参差不齐,正确的音场有标准吗?


舒存的观点如 ...
舒存 发表于 2014-10-10 18:34


此帖必须时而温习之,每有收获!
作者: JamesRiver    时间: 2014-11-15 20:50
《管理的实践》,管理是实践学科,实践才是解决管理问题的唯一有效办法。
音响发烧也是实践科学,没有两付一样的耳朵,即使是完全一样的器材和环境,也未必出来完全一样的美声。
每个人的欣赏观也不尽相同,完全一样的美声,也未必是每个人的菜。
楼主的帖子,赞!
作者: fumac    时间: 2014-11-28 02:48
回复 dx300 的帖子

这个空间尺寸很糟糕,4米x8米,刚好是倍数关系,导致43Hz(和其倍频)形成强烈的驻波,必须处理。这个会让你隔一个人的位置,就会听到这个频点的声压差异极大。
   
作者: fengni    时间: 2014-11-29 08:53
请问:我的音箱是ATC50有源,导向孔也是在前面,摆位距离后墙多少合适呢?
作者: aaronhuangzp    时间: 2014-12-3 16:49
好帖子。学习了。。
作者: 老龚    时间: 2014-12-3 17:10
回复 fengni 的帖子
要慢慢调,以低频量感合适为止。

   
作者: wmzb    时间: 2014-12-3 17:49
Hifi是PS,监听是Raw。
作者: fengni    时间: 2014-12-4 13:47
回复 老龚 的帖子


    多谢!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4-12-7 10:13
玩音响一进入到折腾空间,就进入无底洞。我们玩音响听音乐,最终目的是啥?
其实,就是美学!
脱离美学之道,就算你不断折腾空间,折腾摆位,也无法最终满意。。。
作者: NECRO    时间: 2014-12-8 10:45
好文!拜读后正在深刻领悟,切实贯彻!
作者: brendel    时间: 2014-12-22 19:18
回复 舒存 的帖子

"特别强调,一般家居空间,高度往往不够,如果天花板的高度不够,他的建议是,音响忌讳短边摆放,要长边摆放。"

请教一下,这是为什么呢??如果是后倒相的箱子,在天花板高度不够的情况下,是否应该长边摆放??对中国的房子来说,大部分的设计是长边摆放音箱的,很少可以做到短边摆放,真要硬着短边摆放,在客厅的确很可能造成家人的不便。


   
作者: amati    时间: 2017-2-14 23:43
brendel 发表于 2014-12-22 19:18
回复 舒存 的帖子

"特别强调,一般家居空间,高度往往不够,如果天花板的高度不够,他的建议是,音响忌 ...

可以使用这个软件看看:
石井申一郎使用的房间摆位模拟软件.zip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age%3D1&page=20
作者: hc245    时间: 2017-2-15 10:45
发烧也是寻一乐趣,充实人生而已,有良好的相关专业素养是好事。但若过度,那也易成扎篱笆,筑高墙,架云梯,让略有兴趣者望而生畏,头晕目眩,有银子的嫌大麻烦,无钱亦无专业经验的更不敢问津,视为畏途。当年自焊机也乐陶陶,买成品机听音乐者亦逍遥。什么时候整成了高、大、上。各音响展上老人聚首,白发围观,果然是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玩个音响也成人世间的蜀道呼?!!
作者: vlda    时间: 2017-2-15 20:58
每一套系统,每一个房间,每一种摆设,都只有一个真理。我敢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我们却在追寻着放之四海的HIFI真理。
作者: 但丁神曲    时间: 2017-2-16 00:53
帖子不错,学习学习哈~
作者: 哈奇奇    时间: 2017-2-16 09:09
舒存兄确实有理论和实战经验。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