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第一张人声好碟:杰西·诺曼演唱的《最后四首歌》 [打印本页]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25 17:09
标题: 第一张人声好碟:杰西·诺曼演唱的《最后四首歌》
【如果要问,最好听的美声独唱歌曲是什么,如果要问声音最好听的女高音是什么样,我的选择都是下面这个帖子介绍的。请好好听一听杰西·诺曼演唱的《最后四首歌》,可以保证听了没有遗憾,也可以保证让你听懂完美的美声嗓音究竟是怎么回事情!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更是个骄傲:来比锡学派,最正宗的德国传统,音色之美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一个第一流乐团!私下我还对熟悉的朋友说,有的著名女高音的演唱上气不接下气,为此说法,曾经与一位学习美声的发烧MM争论过。时隔多年,我的观点至今不变。】


人声的录音唱片好坏大家都有自己的标准。喜欢原声的朋友,一般不会拒绝美声的录音。在众多的美声录音天碟,要选择几张好碟,我的标准,第一旋律要好听,第二歌词要合适,第三演绎要够班,第四当然是录音要杰出。

斯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后人称为“最后的天鹅绝唱”。不仅仅他是作曲家最后的创作,也是他最后的经典。整首乐曲的旋律非常优美、歌曲表达的情绪非常深情,聆听高水平歌手的演唱,的确是人生最美的一次享受。如果要我选择10张带入“荒岛”的碟片,这可是最值得留意的一张人声。这就是今天要说的好碟:一张旋律优美,演唱动人,录音出众,又能测试系统中高频的好碟。

斯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最著名的有三张名盘。

一张是舒瓦兹科普夫(Schwarzkopf)演唱。这张碟片是EMI的名盘,也是最经常被人提到的名盘。由赛尔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伴奏,编号747276-2。

舒瓦兹科普夫的歌声抒情迷人,可以用成熟女性来形容,不仅是迷倒了EMI的老总,绝大多数中国爱乐人都很喜欢,加上这里的乐曲十分深情,因此这张片显得非常耐听。舒瓦兹科普夫曾经还与卡拉扬合作过这首歌,但不及这张出名。

“最后四首歌”不是那种轻浮的旋律,而且对技巧要求很高,例如他对演唱者气息和音域要求特别严,尤其是每个乐句拍子较长,要求歌唱时要保持发声位置、控制气息,拖到最后中低音,始终都不能让嗓音松懈。这四首歌,难度大的是第一和第四。在第一“春天”,要求嗓音上下起伏连贯流畅;第四“黄昏”要求气息沉稳、深长。

塞尔的协奏非常出色,但在这里,抒情见长的舒瓦兹科普夫并没有表现出更多的优势,我们可以听到有几个音都唱白了,尤其是第四“黄昏”的表现,令我很吃惊。有位老的崇拜者说这是CD转录LP的过失,这种辩解难有说服力。

这首乐曲说是抒情,其实有着某些瓦格纳乐剧的风格,可能更适合那些全面性歌手演唱。我以为舒瓦兹科普夫她最好听最擅长的,还是演唱舒勃特等的德奥艺术歌曲,既抒情优美,又意味深长。

一张是卡萨(Lisa Della Casa)演唱的“最后四首歌”,这是Decca的一张名盘,由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伴奏,编号425 959-2,新碟已经列入传奇系列作24比特处理,编号467 118-2。

卡萨的嗓子清丽洒脱,声音清爽抒情,她的演唱风格仿佛一个花季少女,尤其受到老一代爱乐人的赞赏。作为一代名盘,我不能不指出他的不足。节奏明显偏快,这是谁也不可否认的事实,完全失去了曲子的韵味。据说伯姆一反常态地出格,目的是为了照顾卡萨的毫不造作的快节拍特点。

其实注意一下卡萨歌曲顺序排列就明白了。卡萨这张碟片的歌曲,没有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他把相对技巧难度系数低点的第二“九月”和第三“入睡”这二首排到第一、第二的位置,让人一开始听,有种惊奇感。卡萨最擅长的优势在这里处处显得是弱势,虽然卡萨演唱加快了节奏,但由于气息不沉,通透流利的声音特点还是没能自然发挥,歌声显得急和紧,演绎有待商榷的地方不少。他的这张录音,很有自己的特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是个单声道录音,可也算那个年代最出色的经典录音之一,以至于我们听了最后才注意到他原来是个单声道。

“最后四首歌”还是推荐你听听黑人女高音杰西·诺曼(Jessye Norman)的演唱。Philips推出的这张碟片,被列入金线版。曾获留声机唱片大奖,企鹅评为三星带花等,也是一张名盘,编号Philips 411 052-2 。

诺曼被称作全音域的女歌手,一般认为是女高音,但有人说是次女高音,其实中音和低音,她都可以拿下。她的嗓子确实可上可下,这与她一米九几的个头有很大关系,当然也不惧怕什么瓦格纳的歌剧。音域跨越高中低三界,嗓子界于抒情和戏剧之间,所以说她是跨界并不过分。卡拉扬当年特别邀请她到萨尔茨堡音乐节演出瓦格纳的歌剧,也成为她艺术生涯的一个亮点。在DG为卡拉扬录制的一个瓦格纳音乐现场版(编号423 613-2),主要是歌剧的序曲,诺曼担任了最后一个曲目的独唱。她的演唱技巧充分体现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终幕前的这首“爱之死”。在我聆听了诺曼这二张碟片后,不能不对这个女高音刮目相看。诺曼的现场歌声同样令人吃惊,在厚重的德国乐团伴奏下,她演唱仍是完美。纯粹从嗓子来说,诺曼完全可以媲美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著名女高音,包括那些著名的瓦格纳女高音。

这张Philips录制的斯特劳斯“最后四首歌”碟片,录音音效很好,加上马舒尔指挥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的优美音色尽收在内。尽管舒瓦兹科普夫在EMI的那张碟片,曾经被认为是最有份量的录音,但与诺曼的这张片对比,演绎与音效都有一定距离。我们也比较过其他的名盘,Philips录制的这张录音明显好于其他的名盘。

诺曼的演绎,特别是她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如对语言词汇与情感内涵的精妙把握和演绎,恰如其分。从嗓音来说,注意听她的演唱是如何控制气息,做到声区统一,在保持高音歌唱位置时,又不使低音松垮,融情于心,把情感寄于技巧之中。虽然是个大号歌手,在这里却听不到一丝笨拙的歌声。

Philips这张“最后四首歌”,另一优势是,可以好好试试系统的中高频。

第一是听诺曼的歌声。由于她的音域宽广,呼吸深沉,不但是中低音好,高音也很有质量,做到上下自如、声情并茂。如果你的系统中音不饱满,你会觉得诺曼吐字不清晰,嗓音中金属附着声与人声是分离的,声音听来明显是两条线,不圆润;如果系统调整好了,你可以真正感受到她被人誉为天鹅绒般顺滑光亮的歌声。

第二个值得注意是弦乐的声音,尤其是提琴的演奏。第三首歌中间过门的提琴与乐队的演奏,在所有版本中,琴声都显得十分优美流畅。在有的录音是用小提琴演奏,有的录音用的是中提琴。不论用哪种琴,你一定要听出琴声温厚感,才能结合美好的歌声,悦耳的旋律来享受音乐,这是斯特劳斯带给我们独一无二的温情。莱比锡格万特豪斯管弦乐团用的什么琴,听了你定有结论。

第三是乐队与歌声的美妙关系。有人比喻说,歌声仿佛是在乐队上下起伏的崇山峻岭翻越。二者若即若离,情谊绵绵,犹如多情人在内心倾诉伴侣随着春风清扬而至,又伴着夕阳渐渐远去的无奈。如果乐队各声部与歌声达到这种十分协调的境界,这是系统的最佳状态。诺曼演唱“最后四首歌” 在一般胆机驱动的小系统重播,歌声几近完美无缺。

什么样的歌声有最佳的感情、什么样的歌唱声区表现是最统一的、什么样的气息控制是最沉稳的? 请听一听“荒岛唱片”第一张人声好碟:杰西·诺曼(Jessye Norman)演唱的斯特劳斯《最后四首歌》!

(写于 2003年2月)

http://lts.bbs.net/bbs/01/2381.h ... 3%CB%C4%CA%D7%B8%E8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25 17:28
另:附录上某网络BBS发的下面这段话,是关于杰西·诺曼歌唱特点的评论。其中很多“见解”,真可谓是天不怕地也不怕的大胆:杰西·诺曼她仅仅是优秀的演唱艺术歌曲歌唱家?她的音色真的较暗?

“杰西·诺曼她被许多人认为是发声共鸣最科学最先进的典范,全身共鸣腔合为一体,达到了能上能下随心所欲的地步,把她形容为一个巨大的风箱也不为过。但她是一个优秀的艺术歌曲演唱家,唱歌时,共鸣的运用比唱歌剧时要节俭得多(虽然我个人认为有的曲子她的共鸣还是用得太多),唱高音时胸腔共鸣比例也明显比唱歌剧时少,高音音质相对集中明亮,而她有时唱歌剧时运用很大成份胸腔共鸣演唱高音,头音成份反而较少,音色较暗,高度到high c,这在女声中是非常少能做到的。但不能就此认为她的这种唱法是最先进的,因为多样化的曲目要求在不违背科学的前提下多样化的唱法。杰西·诺曼这样的发声可以唱很低音,这也是她自身条件所决定采用的唱法,但达不到美声曲目的高度,如果一个抒情花腔女高音采用杰西·诺曼的方法来唱美声曲目,一是不好听,而是声音有可能坏掉。所以还是因人而异,因作品而异。”

上面引用的这个评论,可以肯定的是,发贴人完全沉迷于单纯的嗓音美色之中,或者具体一点说,是个还不懂欣赏“大号”歌手的价值,更不知道德国歌剧德国艺术歌曲美在何处。请注意这段引言:“如果一个抒情花腔女高音采用杰西·诺曼的方法来唱美声曲目,一是不好听,而是声音有可能坏掉。”字里行间透露的信息告诉我们,他还停留于欣赏单纯的抒情美声和花腔高音。用音响来做一个比喻,还处于只听高频延伸多少的阶段。

歌唱的最高境界,揭示出歌曲的情感。从美声来说,并不是一味强调嗓音有多美,更不是唱的有多抒情。只有追求声音圆润饱满,富有张力,才可能有更宽泛的表现力,实现以声带情,以声传情,表达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可以通俗地说,厚一点的嗓音,远比薄的嗓音富有表现力,选择和适应各类作品的可能性也更大。现在中港台的发烧友或爱乐人,普遍还不能真正欣赏晚期意大利歌剧,更不用提德国歌剧,对杰西·诺曼作出这种无知的大胆评论,也就见怪不怪了。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25 17:49
本帖最后由 舒存 于 2009-8-25 17:52 编辑

20世纪最杰出的女高音?

要想了解20世纪最杰出的女高音唱的如何,一定要听听弗拉格塔德。我听的人声不多,不知道弗拉格斯塔德是否属于20世纪女高音第一人?但是,她确实太有特点了,也太出众了。

买了这张碟片:弗拉格斯塔特演唱《最后四首歌》,Testament 发行,编号SBT1410,福特文格勒指挥,爱乐乐团伴奏,弗拉格斯塔德演唱。前面是“最后四首歌”,后面另外还收入她演唱“爱之死”等二首瓦格纳歌剧选段。

尽管录音不是很好,转录也不是发烧的声效,尤其“最后四首歌”的音效,但还是在自己熟悉的系统,重新再听了一遍,很有感受。听《最后四首歌》,自然想到弗拉格斯塔德之后,另外三个非常知名的女高音:尼尔森、舒瓦茨科普夫,还有杰西诺曼。以《最后四首歌》唱片演绎来说,个人的感觉,弗拉格斯塔德她的演唱非常完美,特点是集中了她之后另外三个女高音演唱之所长,这就是尼尔森的张力、舒瓦茨科普夫的纯美,还有杰西诺曼的完整。

从录音来说,尼尔森有些太过刚烈,适合秋瑾杨开慧这样的先烈。不知道尼尔森的现场是如何?舒瓦茨科普夫的遗憾,不仅在气息,她的纯美也无法遮盖风格的过于单一。杰西诺曼如果能唱的再轻一些,就可达到弗拉格斯塔德的境界了。她似乎总是用一种过于成熟的嗓音,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很多学声乐的不知道弗拉格斯塔德,更不知道瓦内尔、尼尔森。他们只知道包装很厉害的舒瓦茨科普夫。所以很有感慨:要知道人声还有多好的女声,一定要听听弗拉格斯塔德!理查斯特劳斯创作《最后四首歌》指定弗拉格斯塔德演唱,弗拉格斯塔德提出首唱必须福特文格勒指挥。于是,有了这个现场及录音。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25 18:07
舒存感言:以前发过一个帖子,谈的是《第一张人声好碟--杰西·诺曼演唱的“最后四首歌”》,当时比较了另外2张名盘,得到这个结论。对比的第一张是EMI的名盘,舒瓦兹科普夫(Schwarzkopf)演唱,赛尔指挥柏林广播交响乐团伴奏,编号747276-2。还有一张Decca的名盘,卡萨(Lisa Della Casa)演唱,由伯姆指挥维也纳爱乐伴奏,编号425 959-2(新碟列入传奇系列作24比特处理,编号467 118-2)。

下面转帖的文章,其中提到的另一个美国女高音谢丽尔·斯图德(Cheyyl Studer)演唱《最后四首歌》,没听过,不好多说什么,还是说说另外2个录音:舒瓦兹科普夫与卡萨。这个作者和我一样,都把舒瓦兹科普夫与卡萨做对比,其实这么对比毫无意义,因为她们都是气短类型的,都不适合这首歌的境界。可以说,她们都是唱片公司出于市场考虑的噱头,他们都是错误的演绎。

这个结论可以把舒瓦兹科普夫与《最后四首歌》首唱弗拉格斯塔德作对比。即使你再不会听人声,也能感受到舒瓦兹科普夫的毛病。尽管舒瓦兹科普夫用各种经验作了掩饰,还是能感觉到她唱的太困苦,上气不接下气,好几个低音都唱散了。舒瓦兹科普夫的演唱风格,最得中港台听友的偏爱,像转帖的一些具体分析,明明是气短气浮,控制不了,连错的都说成了是对的、是美的了。对于舒瓦兹科普夫的演唱,犹如眼下中国的宋祖.英,实在不想多说什么了。


转帖:比较《最后四首歌》的名唱名盘

《最后四首歌》由挪威女高音歌唱家科尔斯藤•弗拉格施塔特(kirsten Flagstsd,1895-)1950年首演于皇家阿尔伯特音乐厅,德国指挥家魏儿海姆•富特文格勒(Wilhelm Furtwängler,1886-1954)指挥爱乐乐团。此外有很多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演唱了这部作品,总共有七十多个演唱版本。在这些版本中就三个女高音的演唱版本进行分析和比较:

第一个版本为德国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在1953年录制,EMI公司制作(DDD-086-087);第二个版本为瑞士女高音歌唱家Lisa della Casa(1919-)于1953年录制,Decca公司制作(425959-2);第三个版本为美国女高音歌唱家Cheryl Studer演唱,DG公司制作(439865-2)三位歌唱家在演唱这部作品的演唱技巧上无懈可击,但她们在演唱处理上都具特色。《最后四首歌》的旋律并非歌唱性强的轻畅旋律,对演唱技巧要求很高。尤其考验演唱者控制气息的能力。要求歌唱时要保持发声位置、控制好气息,持续到最后的中低音,始终都不能让嗓音松懈。这四首歌,难度较大的是第一首和第四首。《春天》要求声音上下起伏连贯流畅;《黄昏》要求气息沉稳、深长。

三位歌唱家的嗓音也各有特点,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声音成熟大气,富有内涵;Lisa della Casa的嗓音秀丽清新;Cheryl Studer的嗓音明亮洒脱。卡萨这张碟片的歌曲,没有按照原来的顺序排列,她把相对技巧难度系数稍低点的第二首《入睡》和第三首《九月》排到第一、第二的位置,让人开始听,就有种惊奇感。卡萨演唱加快了节奏,但是由于气息不沉,通透流利的声音特点还是没能自然发挥,歌声显得急和紧。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的演唱速度是三个人中处理得最慢的,她这样处理并没有给人以拖沓之感,反而让听者为之动情,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的音色处理也是三人中最丰富的,她几乎在每一乐句都会有音色的变化,所以说情感表达是三人中最感动人的。

例如:《春天》中51-53小节,这个乐句中的“zart”这个词,声音不是平直地唱出来,给人有种颤栗的感觉。在语言的处理上,三人都在冗长的乐句中加词或者音节,来解决换气的问题,相比之下,Cheryl Studer和Lisa della Casa这方面更尊重原作,在乐句中,词加得较少,例如《九月》结束的乐句53-57小节,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在53小节加了“lang”,在54小节的第三拍加了“sam”,在55小节加了“Au”。另外两位歌唱家是按照原谱演唱的,没有加任何词汇。Cheryl Studer的演唱版本听起来,总觉得嗓音过于明亮,音色变化不大,没有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三个版本中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的演唱版本处理得比较细腻。

三个演唱版本的“花唱”演唱处理比较

这部套曲最显著的特点表现在它独特的旋律写作手法,即“华彩”式乐句——“花唱”乐句。这在作曲家其它的艺术歌曲中很少见。这些乐句三至六小节不等,具有独特的旋律轮廓,杂技式的声音跳进,气势磅礴的旋律高潮。施特劳斯的节奏风格包括在长时间的“花唱”中广泛使用热切的重音和切分音。这些“华彩”式的乐句充满了戏剧性,给人以震撼和力量。由于作曲家没有在谱面上标明,可供选择的分句处理方法和呼吸记号,因此这部作品的演唱者不得不求助于这些歌曲的录音,作为她们演唱这部作品的指导。

以三位歌唱家的演唱版本中对《春天》、《九月》、《入睡》三首歌结尾处“花唱”乐句演唱处理进行比较和分析。三个包含“富有活力”的“花唱”乐句出现在前三首歌曲《春天》,《九月》和《入睡》的最后结尾处,这些“花唱”乐句称为“连续性的花唱”,这些选段中,施特劳斯扩充了乐句和诗句。

《春天》,旋律下行,从而构成了类似“瀑布”的外形,这种旋律往往具有夸张的表情特性,给人以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三位女高音歌唱家在处理这个乐句时,有许多的不同。德国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和瑞士女高音歌唱家lisa della casa把这个长的乐句处理成两个乐句,便于情感的抒发。美国女高音歌唱家Cheryl Studer是按照原谱演唱,但是她的演唱速度稍快,也可以解决演唱中气息不足的问题。施瓦茨科普夫在63小节把“ge”唱成了“se”;64小节加上“li”;65小节加了“ge”,这三个音节合起来构成了“selige”这个德语单词。施瓦茨科普夫在66小节的第七拍前加了“ge”,“ge”和后面的“gen”、“wart”一起构成了“gegenwart”这个德语单词。lisa della casa在65小节第一拍加了“ge”,和后面的“gen”、“wart”组合成“gegenwart”。她还在63小节和64小节加了“selige”。两位歌唱家的换气点也不相同,施瓦茨科普夫在66小节的第七拍前换气,lisa della casa在65小节前换气。从谱面来看,施瓦茨科普夫的处理更符合原作的意图。对于一些演唱功力不深的演唱者来说,Cheryl Studer在这个乐句的演唱处理是没有太大的借鉴意义。

《九月》,旋律为连续的半音阶上行进行,旋律外形如:“斜线”,这时旋律的歌唱性降低,演唱时情感的表现是很内在的。施瓦茨科普夫在处理这个乐句时,用一种缓慢的速度,微弱的音色,表达了作曲家内心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语言的处理上,她在乐句的第一小节,加了“langsam”这个单词,强调了“慢慢闭上眼睛”这个动作,似乎为《入睡》作了很好的铺垫。lisa della casa和Cheryl Studer是按照原谱演唱的。在音色上没有作太多的变化。

《入睡》,连续出现了“花唱”乐句,音域从d1到b2横跨近两个八度,旋律呈大山似的线条起伏。第53小节演唱旋律的五个音和56小节的演唱旋律的五个音形成了七度模进,这种旋律表现手法更加深化了情感的抒发,形成了戏剧性的力量。当演唱者唱到56小节时由于音高的提升,情感到达了全曲的小高潮。但是长达8小节的乐句,作曲家并没有给出乐句的划分记号这就给演唱者带来了难题。许多歌唱家在处理这些乐句的方法不同。德国女高音歌唱家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在54小节没有按原谱唱“tau”这个音节,而是唱成“tief”这个词,中文译成“深深的”。原谱中“tausendfach”这个词延续了5小节,中间是不能换气的,演唱难度非常大。施茨科普夫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tief”后加了个“und”,这个词重复了53小节的歌词,从而在“und”前换气,解决了乐句太长而呼吸不够的问题。瑞士女高音歌唱家lisa della casa和美国女高音歌唱家Cheryl Studer在55小节的后半拍加了“send”这个音节,在56小节前换气。“tausend”和“tausedfachde”的字意相同都为“千百倍”的意思,这样的演唱处理也没有改变原诗所要表达的意义,也很好地解决了乐句的划分。在演唱速度上,施瓦茨科普夫的处理比卡萨和斯图特稍快。

通过以上三个版本演唱的分析和比较,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的演唱成熟而且大气、气息平稳、声音的控制力很强。卡萨属于那种音量偏小的女高音,她在演唱时,速度明显快过施瓦茨科普夫和斯图特,气息不够沉稳,失去了原作的韵味,但是她的演唱自然、清新、毫不做作。施瓦茨科普夫在演唱时,融入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有多处地方和原谱不相同。她的演唱处理是值得我们商榷的。斯图特的嗓音通透、明亮,属于音量偏大的女高音。她的气息控制很好,以至于长长的“花唱”乐句,她也能轻松地完成。但是她的演唱中规中矩,歌曲处理显得有些平淡。

研究《最后四首歌》这部作品,对研究理查·施特劳斯及其他对这一时代的作曲家们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最后四首歌》的演唱难度是巨大的,许多著名歌唱家都演唱了这套作品,其中包括这部作品的首演者女高音歌唱家柯尔丝滕·弗拉格斯塔德(Kirsten Flagstad,1885-1962),塞娜·朱林柯(Sane Jurinac,1921-),莉萨德拉·卡萨(Lisa Della Casa,1919-),伊丽莎白·施瓦茨科普夫(Elisabeth Schwarzkopf,1915-),冈都拉·贾诺维奇(Gundula Janowich,1937-),利昂蒂妮·普赖斯(Leontyne Price,1927-),露西娅·波普(Lucia Popp,1939-)等。由于钢琴谱和乐队总谱中没有可供选择的分句处理和呼吸记号(这些标记本应由理查·施特劳斯提供)因此,这部作品的演唱者和演奏者不得不求助于这些歌曲的录音,使他们的表演尽量吻合理查·施特劳斯的写作风格。

来源:dolce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b46610100bu1b.html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25 18:12
本帖最后由 舒存 于 2009-8-25 18:30 编辑

《最后四首歌》的风格早有定论

上面转帖提到的谢丽尔·斯图德(Cheyyl Studer)演唱《最后四首歌》,也享有一定的名气,这个以前并不知道。斯图德的现场,只是在北京国际音乐节《女武神》第一幕的演出听过。那天她的演唱并不精彩,甚至有点失去水准。也有人认为她那天唱的非常好,唱的比其他人更美。

有三种可能,一是她确实水平下降很厉害已经过气;二是她还不是真正的瓦格纳歌手不适合瓦格纳风格;三是她的光彩被当天另一位后起之秀遮盖了。从斯图德的歌唱特点推测,她演唱《最后四首歌》,走的也是弗拉格斯塔特的传统正道。前些年去欧洲,飞机上播放了二次阿本德洛特指挥的《最后四首歌》,谁唱的没记住,也是弗拉格斯塔特风格。

正好网上看到采访余隆和斯图德,谈到了他们与中国爱乐合作过《最后四首歌》,听听他们怎么看的。有意思的是,斯图德说,她第一次演唱《最后四首歌》是1988年临时顶替生病的杰西·诺曼,那次是柏林爱乐出访美国的音乐会。余隆直接了当说,杰西诺曼是最好的版本:


问:(你们)请谢丽尔·斯图德来唱《最后四首歌》有特别原因吗?

余隆:大家知道最好的版本是杰西诺曼和库特·马祖尔的。请斯图德来演是有道理的,我个人觉得《最后四首歌》需要的是大号的女高音,上次请来的芭芭拉“号”就有点小。斯图德2002年来过北京国际音乐节演瓦格纳的歌剧片段,还跟爱乐合作过《女武神》。



问:你对理查·施特劳斯的《最后四首歌》如何理解?

斯图德:《最后四首歌》,我等了很长时间才得以去演绎,这部作品难度非常大,我从十五、六岁开始听,在我心里的位置很特殊。但直到我去过理查·施特劳斯写这部作品的住处以后,才真正算得上理解了作品。这套声乐作品跟理查其他的歌剧作品和几百首歌曲都不同,有很特别的质地。我到的地方,也是理查逝世之地,在巴伐利亚极偏僻的南部,位于阿尔卑斯山脚下,你看不见山顶铺满白雪的风景,只有平坦、黑暗的山墙擦过你的鼻尖;硕大的牧牛围绕在施特劳斯的房子周围,日复一日,上山又下山——一种让人沉重的感觉。于是你感到《最后四首歌》没有作曲家通常作品中的轻盈——理查·施特劳斯曾说,别人演绎他的作品,应该演得像精灵般的音乐。在这里,我们感受到更多形而上的东西,也许当时作曲家已经预感到死亡。你是音乐记者,大概也知道,在《最后四首歌》的结尾,理查甚至引用了他另一部管弦乐作品《死与变容》,关于“死亡”与“通往另一个世界”之寓意也就不言而喻。


问:那什么时候是你第一次演这部作品?

斯图德:好问题——噢!我记起来啦——故事很有意思,我第一次唱这部作品,我撒谎了!那是1988年,柏林爱乐在美国等地巡演的时候,好像当时演这部作品的杰茜诺曼病了,有人就来问我能不能唱,有没有唱过《最后四首歌》,我就说有啊,就让我上了——这是我歌唱生涯开始的11年以后。当时我要是说了实话就演不成了。这一次也是我第一次跟柏林爱乐合作,对我来说很重要。1993年我录过这部作品,也是唯一的一次。

问:《最后四首歌》唱了那么多年,你怎样评价自己现在的表现?看你中途休息还一直在小本子上写划,是还在揣摩作品?

斯图德:我现在唱得比1988年好。而要学的还有很多。每次唱,我对自己的期望值都在增加。

问:知道你除了擅长歌剧,也多唱艺术歌曲。而似乎《最后四首歌》用歌剧的唱法更出彩。你怎么看待作为歌剧的演绎者与唱艺术歌曲者的区别?

斯图德:是的,这部作品的乐队编制非常大,一般的音乐会歌唱家的声音根本没办法驾驭。我想,在上世纪60、70、乃至80年代,我们去区分歌剧声乐家和音乐会歌唱家的概念,到今天,已经不一样。当时我们是人为地这么区分,其实我们并没有这个传统,可能就是因为有些艺术家声音不够“大号”,就找了个“音乐会歌唱家”的定义给他们。但我们现在说的歌唱家,通常什么都唱。我对这些比较清楚,因为从去年10月开始,我就在教书,我和在我学校里的教授们都秉持着这种概念。而我们遇到的考生或学生,都不会说“我想成为音乐会的歌唱家”,就是说“歌唱家”。当然,即使我们全面训练学生,有的人还是会“偏科”:也就是唱艺术歌曲或是唱歌剧比较好一点,还是会有差别。

问:那对你自己来说呢?你认为自己偏哪一种?

斯图德:我什么都唱,我哪一种都要,哈哈哈!就因为这样,我学做人和学艺术,都在努力学着放弃一些、不要那么多。

问:你来过北京两次,包括曾跟中国爱乐合作瓦格纳的《女武神》,这次觉得爱乐跟以前有没有变化?

斯图德:我很难去评价,但《最后四首歌》是难度极大的作品,对于今天才是第一次的排练,已经超乎寻常的好了。而以前的瓦格纳也很好。


节选:余隆与谢丽尔·斯图德访谈--中国爱乐2004-2005音乐季即将拉开帷幕
采访:张璐诗
时间:2004年8月20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6 03:31
理查德•施特劳斯很有才华,具有极其卓越的对位写作才能,几乎所有作品的织体都异常复杂。《最后的四首歌》在总体结构上带有自传性质,表达了作曲家与美丽尘世的依依惜别之情。

[attach]578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6 05:25
【如果要问,最好听的美声独唱歌曲是什么,如果要问声音最好听的女高音是什么样,我的选择都是下面这个帖子介绍的。请好好听一听杰西·诺曼演唱的《最后四首歌》,可以保证听了没有遗憾,也可以保证让你听懂完美的美 ...
舒存 发表于 2009-8-25 17:09


谢谢兄台好贴。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26 10:04
不用客气!帖子是老帖子,不过最近说了几句话。因为,最近有朋友提到,《最后四首歌》是否可能有另一种演绎?理查的风格,有人分析是两类,一类偏于莫扎特,一类偏向瓦格纳。我个人觉得,就《最后四首歌》而言,没有这种可能。这毕竟是作曲家经历磨难之后最后的创作,他指定弗拉格斯塔特首唱,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

舒瓦兹科普夫的歌唱,很有自己的特点,单就《最后四首歌》演唱来说,由于本身条件局限,她只能做一种似乎是有“创意”的个性演绎,从结果看,明显属于新潮的演绎。并非我挑剔她的风格,她自己曾经说过,录音之前,如果听到弗拉格斯塔特的演唱,她就不敢再唱这个作品了。她说这个话的原始出处,我也忘记了,现在查不到,所以上面都没有提及。但是,我们可以从其他很多方面,来印证这个作品风格类型。

不少搞艺术的,把标新立异视为艺术的神来之笔,这个在很多艺术家身上多有表现。其他艺术不好说,也许有些艺术就是如此,如,法国人搞绘画很成功,但他们搞音乐,总是有点像流星,昙花一现。从音乐的角度来看,音乐创作所要的,尤其是演绎作品追求的,并不是标新立异,而是虔诚的音乐作品传道士。从这个意义上可以明白,不能把音乐变为魔术和杂技。
作者: rock    时间: 2009-8-26 10:07
感觉"音乐版块"的内容越来越深了...目不暇接,要加强学习了....呵呵.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26 10:12
《最后四首歌》70个版本

1. Roberta Alexander ( Eurosound ES 46.583)
2. June Anderson ( Legato ALD 3063 (tape) )
3. Britt Marie ( Bluebell ABCD 062 )
4. Arlene Augér ( Telarc CD-80180 )
5. Barbara Bonney ( Decca 460 8122 )
6. Joanna Borowska ( Nightingale NC161864-2 )
7. Grace Bumbry ( Legato ALD 3063 (tape) )
8. Montserrat Caballé ( Erato 4509-98499-2 )
9. Montserrat Caballé ( Legato LCD 134.2 )
10. Lisa della Casa ( Decca 425 959-2 )
11. Lisa della Casa ( IGI )
12. Zara Dolukhanova ( Melodya 10-43971-2 )
13. Jane Eaglen ( Sony SK 61720 )
14. Maria Ewing ( Legato ALD 1817 (tape) )
15. Carole Farley ( Classic FM 570022 )
16. Kirsten Flagstad ( Simax PSC 1823 )
17. Kirsten Flagstad ( Hunt Productions CD 576 )
18. Kirsten Flagstad ( Acanta 43-189 )
19. Renée Fleming ( RCA 09026 68539-2 )
20. Gabrielle Fontana ( Preiser CD 93377 )
21. Mirella Freni ( Legato BIM 703-2 )
22. Christel Goltz ( VOX PL9400 (LP) )
23. Elisabeth Grümmer ( Gala GL 100.554 )
24. Magdalena Hajóssyová ( OPUS 9112 1511)
25. Heather Harper ( BBC 15656 91382 )
26. Heather Harper ( EMI 7 49726 2 )
27. Barbara Hendricks ( EMI 5 55594 2 )
28. Gundula Janowitz ( ORIGINALS SH 832 )
29. Gundula Janowitz ( Nuovo Era CD 2217 )
30. Gundula Janowitz ( Philips 462 947 2 )
31. Gundula Janowitz ( DG 447 422-2 )
32. Gwyneth Jones ( Koch Schwann 314081)
33. Sena Jurinac ( EMI 7 63199 2 )
34. René Kollo ( EMI 7 54776 2 )
35. Hanne-Lore Kuhse ( Berlin BC 2075-2 )
36. Evelyn Lear ( VAI 1159 )
37. Felicity Lott ( Chandos CHAN 9054 )
38. Eva Marton ( Sony 44910 )
39. Karita Mattila ( DG 445 182-2 )
40. Elisabeth Meyer-Tops?e ( Kontrapunkt 32156 )
41. Birgit Nilsson ( Bluebell ABCD 009 )
42. Jessye Norman ( Philips 411 052-2 )
43. Adrianne Pieczonka ( Nightingale NC 000072-2 )
44. Fran?oise Pollet ( Accord 204822 )
45. Lucia Popp ( EMI 7 47013 2 )
46. Lucia Popp ( Sony SK 48242 )
47. Leontyne Price ( RCA 6722-2-RG )
48. Margaret Price ( Legato ALD 1817 (tape) )
49. Margaret Price ( Legato ALD 1554 (tape) )
50. Anneliese Rothenberger ( EMI 5 68795 2 )
51. Sylvia Sass ( Hungaroton 12397-2 )
52. Elisabeth Schwarzkopf ( EMI 7 61001 2 )
53. Elisabeth Schwarzkopf ( EMI 7 63655 2 )
54. Elisabeth Schwarzkopf ( Verona 27075 )
55. Elisabeth Schwarzkopf ( EMI 7 47276 2 )
56. Elisabeth S?derstr?m ( HMV )
57. Eleanor Steber ( VAI 1012 )
58. Teresa Stich-Randall ( Westminster (LP) XWN19081)
59. Cheryl Studer ( DG 439 865-2 )
60. Sharon Sweet ( Collins Classics 11352 )
61. Kiri Te Kanawa ( CBS MK 76794 )
62. Kiri Te Kanawa ( Decca 430 511-2 )
63. Anna Tomowa-Sintow ( DG 445 600-2 )
64. Deborah Voigt ( Teldec 3984-25990-2 )
65. Ljuba Welitsch ( Sony CD MH2K 62866 )
66. LouAnn Wyckof ( Mondo Musica MDM-10010 )
67. Teresa Zylis-Gara ( Rodolphe RPC 32 392 )
68. Elisabeth S?derstr?m ( Nm Classics 97014 )
69. Soile Isokoski ( Ondine )
70. Sena Jurinac ( Rococo 1021/4 (LP) French National Radio Orchestra / Milan Horvat )


http://lts.bbs.net/bbs/01/23398.html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6 10:2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09-8-27 07:58 编辑

Janowitz 的声音艺术效果是抒情女高音,抒情女高音一般音色清雅优美,行腔连贯、舒展,情感细腻。这使得她成为演唱施特劳斯声乐作品的极佳代言人之一。Janowitz的特点非常适合《最后四首歌》。 她的演唱具有绵长悠扬、飘逸、优雅、高贵的气息。又带有一份谈谈的淡雅的忧伤。在她的如水的流动、一气呵成的演唱中,她赋予这些艺术歌曲以无比动人的光彩。充分表现了抒情女高音擅长演唱舒展线条的特点。她对作品的理解很深刻,声音既优美又苍茫,并且具有强大穿透力,完全可以和乐队匹敌,也相互配合得很好。卡拉扬很会看人。而他在这个录音中也没有抢戏,而是平静地、默默地呵护着Janowitz。而这个录音里的小提琴独奏也恰到好处,温暖动人,为这个版本增色不少。一个很好的版本。无条件、毫无保留地推荐。

[attach]5789[/attach]
作者: scfan    时间: 2009-8-26 12:57
shinelb兄推荐的这个版本,在我看来是最好的版本,很遗憾,我自己却没有这枚录音。在朋友家比较过Norman、Schwarzkopf和Janowitz此录音的CD版本,Norman如同西北高原唱山歌的大力村姑,Schwarzkpf则是五音不全的贵妇,唯独Janowitz音色纯美具有典型的传统德奥音乐气质,拿捏得当,深得我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6 13:01
老弟识货,这几乎是我最好的人声唱片之一,那种Janowitz的高贵感无以复加,听了“上瘾”。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6 14:17
这张唱片里的弦乐非常美,因为我听的是黑胶,而女声又富于感情,非常高贵。
所以我很推崇这个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7 05:11
感觉"音乐版块"的内容越来越深了...目不暇接,要加强学习了....呵呵.
rock 发表于 2009-8-26 10:07
哈哈,我们版主也要加紧学习。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28 04:21
哈哈,舒存兄,我和朋友都扯到雅诺维兹了。
兄台请继续。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29 18:47
卡萨的最后四首歌是我最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30 01:56


我没有这张唱片,我是引用168肖邦兄的图片: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30 20:56
哈哈,舒存兄,我和朋友都扯到雅诺维兹了。
兄台请继续。
shinelb 发表于 2009-8-28 04:21



呵,关于《最后四首歌》,我该说的话都说了呀:喜欢“轻松”一点的是绝大多数。

没有听过雅诺维兹演唱《最后四首歌》,究竟唱的如何,不好多说什么。雅诺维兹给我的印象,她的音色很美,演绎作品注意层次,情绪自然感人。她的嗓音不同于一般的是,有点宽厚,又带轻柔,但少点重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8-31 02:40
舒存兄:其实我并没有说雅诺维兹是最好的。
因为我连诺曼都没听过,我是没有资格那样说的。
我认为只有PK过才好说。艺术这个东西有时是没有高低的。
还是那句话: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但这要建立在自己听过比较多的版本之上。
兄台的感觉很好,对雅诺维兹的评论很对。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31 11:19
“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对这个观点做个不恰当的比喻:孩子游戏,有的喜欢玩具车,成人游戏,有的喜欢赛车。他们都喜欢“车”,都认为自己喜欢的“车”是最好的,这点确实是一致的,但本质却是不同的。个人认为好,不等同于作品要的就是这样的好。以《最后四首歌》演绎来说,绝大多数人都喜欢“轻”“飘”的类型,很多人还无从欣赏“重”的风格,尤其是瓦格纳风格,说好的多,叶公好龙的更多。

我在前面列举了不少例证,舒瓦茨科普夫也好,斯图德也好,她们谈《最后四首歌》,都只能说明弗拉格斯特演唱风格与《最后四首歌》的风格是符合作品追求的,说明这首歌的定位,一定不能是“轻”“柔”类型的抒情。反过来说,这个作品,基本的是需要“重”一点、“沉”一点的演绎。

从演绎和录音都好的双重角度来说,杰西诺曼的录音,无疑是最好的《最后四首歌》。至于楼上有朋友说,她的演唱“如同西北高原唱山歌的大力村姑”,至少我可以肯定,这是无稽之谈。说话的朋友,还不知道山歌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也欣赏不了大号嗓音。
作者: mm33    时间: 2009-8-31 12:43
大号嗓音?呵呵,弗拉格斯塔德的称谓。但弗拉格斯塔德的悼亡儿,让我也听得心疼。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09-9-8 22:05
切尼是本人最喜欢的指挥家之一,老头子说罗曼演唱的最后四首歌是“蒙古戈壁的春天!哪里是黑塞笔下的春天”,老头子确实够毒的。但即使如此,我还是最喜欢罗曼的。最后一首9分多钟,可能是最长的版本了,大概也没几位歌唱家能有这么绵长的气息。
作者: scfan    时间: 2009-9-8 22:47
从演绎和录音都好的双重角度来说,杰西诺曼的录音,无疑是最好的《最后四首歌》。至于楼上有朋友说,她的演唱“如同西北高原唱山歌的大力村姑”,至少我可以肯定,这是无稽之谈。说话的朋友,还不知道山歌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也欣赏不了大号嗓音。
舒存 发表于 2009-8-31 11:19


老叔喜欢断章取义的习惯老也改不了,尊敬您是前辈,小辈不敢和你争。您说什么就是什么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9-9 20:23
舒存 发表于 2009-8-31 11:19
从演绎和录音都好的双重角度来说,杰西诺曼的录音,无疑是最好的《最后四首歌》。至于楼上有朋友说,她的演唱“如同西北高原唱山歌的大力村姑”,至少我可以肯定,这是无稽之谈。说话的朋友,还不知道山歌的基本特点是什么,也欣赏不了大号嗓音。

scfan 发表于 2009-9-8 22:47
老叔喜欢断章取义的习惯老也改不了
scfan 发表于 2009-9-8 22:47


我读到的完整的话:“在朋友家比较过Norman、Schwarzkopf和Janowitz此录音的CD版本,Norman如同西北高原唱山歌的大力村姑,Schwarzkpf则是五音不全的贵妇,唯独Janowitz音色纯美具有典型的传统德奥音乐气质,拿捏得当,深得我心。”

雅诺维兹的演唱究竟如何?立体声论坛热心的朋友还提供了网上试听链接,尽管音效跟唱片重播不可比,但大致还是能感受到她的特点。虽然没有直截了当说明,其实已经非常明确的阐明了自己的观点。概括而言,《最后四首歌》要spinto的风格,千万不要还是 bel canto 的特点!

也算回答楼上另一位网友的话。
作者: color4    时间: 2009-9-9 22:46
看你们研究的热火朝天,我也去买了张Norman的CD.
全香港HMV只有一张,还是调货才到。

现在正在JVC的罐头机器上放,背景的弦乐很动听,烘托出Norman的全情演绎。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09-9-10 05:53
哈哈。
作者: color4    时间: 2009-9-15 22:33
Janowitz 的声音艺术效果是抒情女高音,抒情女高音一般音色清雅优美,行腔连贯、舒展,情感细腻。这使得她成为演唱施特劳斯声乐作品的极佳代言人之一。Janowitz的特点非常适合《最后四首歌》。 她的演唱具有绵长悠扬 ...
shinelb 发表于 2009-8-26 10:29


跟朋友借到了Janowitz这张CD。在EL34蛋机推动下,唱将起来。
作者: color4    时间: 2009-9-15 22:41
本帖最后由 color4 于 2009-9-15 22:43 编辑

贴一下歌词,方便理解意境。一遍德文,一遍英文。

1. "Frühling"
("Spring") (Text: Hermann Hesse)
In dämmrigen Grüften
träumte ich lang
von deinen Bäumen und blauen Lüften,
Von deinem Duft und Vogelsang.
Nun liegst du erschlossen
In Gleiß und Zier
von Licht übergossen
wie ein Wunder vor mir.
Du kennst mich wieder,
du lockst mich zart,
es zittert durch all meine Glieder
deine selige Gegenwart!

In shadowy crypts
I dreamt long
of your trees and blue skies,
of your fragrance and birdsong.
Now you appear
in all your finery,
shining brilliantly
like a miracle before me.
You recognize me,
you entice me tenderly.
All my limbs tremble at
your blessed presence!
Composed: July 20, 1948

[edit]2. "September"
(Text: Hermann Hesse)
Der Garten trauert,
kühl sinkt in die Blumen der Regen.
Der Sommer schauert
still seinem Ende entgegen.
Golden tropft Blatt um Blatt
nieder vom hohen Akazienbaum.
Sommer lächelt erstaunt und matt
In den sterbenden Gartentraum.
Lange noch bei den Rosen
bleibt er stehn, sehnt sich nach Ruh.
Langsam tut er
die müdgeword'nen Augen zu.

The garden is in mourning.
Cool rain seeps into the flowers.
Summertime shudders,
quietly awaiting his end.
Golden leaf after leaf falls
from the tall acacia tree.
Summer smiles, astonished and feeble,
at his dying dream of a garden.
For just a while he tarries
beside the roses, yearning for repose.
Slowly he closes
his weary eyes.
Composed: September 20, 1948

[edit]3. "Beim Schlafengehen"
("Going to Sleep") (Text: Hermann Hesse)
Nun der Tag mich müd' gemacht,
soll mein sehnliches Verlangen
freundlich die gestirnte Nacht
wie ein müdes Kind empfangen.
Hände, laßt von allem Tun,
Stirn, vergiß du alles Denken.
Alle meine Sinne nun
wollen sich in Schlummer senken.
Und die Seele, unbewacht,
will in freien Flügen schweben,
um im Zauberkreis der Nacht
tief und tausendfach zu leben.

Now that I am wearied of the day,
I will let the friendly, starry night
greet all my ardent desires
like a sleepy child.
Hands, stop all your work.
Brow, forget all your thinking.
All my senses now
yearn to sink into slumber.
And my unfettered soul
wishes to soar up freely
into night's magic sphere
to live there deeply and thousandfold.
Composed: August 4, 1948

[edit]4. "Im Abendrot"
("Evening") (Text: Joseph von Eichendorff)
Wir sind durch Not und Freude
gegangen Hand in Hand;
vom Wandern ruhen wir
nun überm stillen Land.
Rings sich die Täler neigen,
es dunkelt schon die Luft.
Zwei Lerchen nur noch steigen
nachträumend in den Duft.
Tritt her und laß sie schwirren,
bald ist es Schlafenszeit.
Daß wir uns nicht verirren
in dieser Einsamkeit.
O weiter, stiller Friede!
So tief im Abendrot.
Wie sind wir wandermüde--
Ist dies etwa der Tod?

We have gone through sorrow and joy
hand in hand;
Now we can rest from our wandering
above the quiet land.
Around us, the valleys bow;
the air is growing darker.
Just two skylarks soar upwards
dreamily into the fragrant air.
Come close to me, and let them flutter.
Soon it will be time for sleep.
Let us not lose our way
in this solitude.
O vast, tranquil peace,
so deep at sunset!
How weary we are of wandering---
Is this perhaps death?
Composed: May 6, 1948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