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转贴]您要的是音乐厅?还是录音室?文:刘汉盛 [打印本页]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09-8-27 19:15
标题: [转贴]您要的是音乐厅?还是录音室?文:刘汉盛
<吮墨调律集> 文:刘汉盛

            您要的是音乐厅?还是录音室?

        
        
            聆听空间的残响时间关系到聆听者对音乐的感受,音响迷经常挂在嘴边的光泽、甜味、温暖、宽松、定位感、清晰、空间感、现场感等可能都会受到残响时间的影响。所谓残响时间是指一个猝发音发出之後到能量衰减60dB时所需要的时间,通常会以简写RT60来表示。

            残响时间会依空间的大小、用途的不同而所有差别。在现代的音乐厅设计中,二、三千个位子的残响二秒是最多人采用者,而歌剧院由於要让歌词听得更清晰,因此残响时间要短些,一般认为1.5秒是可以接受的。要提醒您的是,此处的二秒或1.5秒指的是500Hz这个中心频率,比500Hz更高的频率残响时间会更短,比500Hz更低的频率残响时间会更长些。如果想要让低频段更清晰,则500Hz以下的残响时间要短些。

            音乐厅如此,录音室呢?录音室由於空间更小,而且在里面监听的目的并非欣赏音乐,而是监听录音过程中是否有瑕疵,乐器的音色是否录得正确?拍子是否精确等等。所以,录音室所需的残响时间通常短於音乐厅很多,甚至比一般家庭的聆听空间残响还短。

            现在谈到家里的聆听空间残响,到底家中音响室的残响时间要多少才是最适当的呢?一般而言没有精确的规定,但通常都会在0.5秒以内。在0.5秒以内这个范围内,如果残响时间越长,音乐的光泽会更好,音场会更庞大,音像与乐器线条会更丰润。不过,定位感将会比较不精确,低频的清晰程度也会降低。反之,如果残响时间越短,定位感更清晰,音像更明确,暂态反应更快,低频更清楚。不过,此时也会因为残响时间较短而觉得乐器的声音比较不够丰润。

            在此有一个难题,一般人家里不可能会有量测残响时间的仪器,即使知道残响时间最好要在0.5秒之内,也无从认定这0.5秒到底是多长?在此我传授读者们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您觉得空间内有安静的感觉,但讲话时还能够保有丰润,而且不会觉得说话有些吃力(因为声波吸收过度,所以要用点力说话),这样就差不多了。假若您觉得空间内随时都有吵杂的感觉,而且音乐的声音含混不清,那可能就是残响时间太长了。

            话说回头,在可接受的残响时间以内,我们还是会遇上「稍长」或「稍短」的选择,如果残响时间稍长,音乐听起来会比较丰润。如果残响时间稍短,音乐听起来会比较精确。这就好比我们选择在音乐厅内听音乐的感觉,或选择在录音室中听音乐的感觉。这二种选择我认为都没错,只是个人选择罢了。

            通常,一位经常听现场音乐会的音响迷可能会选择音乐厅内的听感,而不常听现场音乐会的音响迷可能会选择录音室的听感。在此又会产生一项辩证:到底音乐会的听感为真?或录音室的听感为真?对於经常听音乐会的音响迷而言,现场那种较长的残响所营造的音乐气氛是他所熟悉的,他可能会倾向牺牲定位、层次等的精确性,而去追求整体的音乐融合感觉,所以他会认为音乐厅的听感为真。而对於喜欢录音室监听效果的人而言,他认为当音乐被记录下来时,录音师、制作人所听到的就是录音室的效果,所以当然是录音室的听感为真。

            或许您会问:刘总编选择哪边呢?我喜欢音乐厅的那种身体被音乐包围的感觉,我同时也需要精确的定位感与层次感等,所以我二者需要。或许我可以这么说:60%倾向音乐厅听感,40%保留录音室听感。无论是音乐厅听感,或录音室听感,我都要很美的光泽,很甜的声音,很丰润的乐器形体,很庞大的音场,很快速的反应,很精确的解析与定位层次。我很贪心,您呢?
作者: llhu    时间: 2009-8-30 18:48
好文,要顶!!!
作者: 舒存    时间: 2009-8-30 20:46
刘汉盛的文章,长处在即兴程度较高,不时有些真谛袒露,但商业杂志,终归离不开商业味道,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的,非要整一篇长文,看到你头脑发晕。分明可以说透的话,吞吞吐吐,欲说不说;还有一些热点问题,说了等于没说,说了制造混乱。例如,楼主转帖的这个话题。


录音室干什么用的,特点又是什么?音乐厅又是干什么用的,长处是什么?听音室不可能装修成等同于录音室,听音室也不可能装修成为音乐厅。这个简单问题,本来无需赘言,到录音室去看看,听听就不难明白(当然要注意不同类型声源的录音室,音效是不同的),但这个问题偏偏屡次被引用、引申、扩展,甚至被发烧友联想,并实践,造成迷惘。


刘先生似乎想说的是一种类型的感觉,是听觉的一种习惯。其实,他应该告诉读者,不同的人对音响的定位、层次等的精确性理解大不相同。不同类型的音乐录音,所追求的定位、层次,也不尽相同于音乐厅或其他现场。概括说,不懂得音乐会要什么融合感和音乐性的人,根本就不可能明白音乐厅的声音要的是什么。


到过音乐厅的人很多,但现实是,真正能听明白音乐厅“声音”特性,真正能从音乐厅现场听出不同乐团不同声音特点,这样的朋友并不多。音乐厅追求的是,能偶再现乐团真实的美声;听音室追求的是,再现不同音乐录音的特点,录音室追求的是,区别音乐录音的差别。听音室与音乐厅,与录音室最大的不同,在于各自的功能:鉴赏音乐的录音,鉴赏音乐演绎,还是鉴别音乐录音。


是否有一种空间,可能兼容上述所有功能?答案不言自明。是否有一种可能,实现60%和40%中和的听感?抛开音乐类型,是无稽之谈。
作者: 造韵    时间: 2009-8-31 01:38
呵呵谁不想选好的挑啊!楼上反驳得好!
作者: guhelim    时间: 2009-8-31 15:35
到过音乐厅的人很多,但现实是,真正能听明白音乐厅“声音”特性,真正能从音乐厅现场听出不同乐团不同声音特点,这样的朋友并不多。音乐厅追求的是,能偶再现乐团真实的美声;听音室追求的是,再现不同音乐录音的特点,录音室追求的是,区别音乐录音的差别。听音室与音乐厅,与录音室最大的不同,在于各自的功能:鉴赏音乐的录音,鉴赏音乐演绎,还是鉴别音乐录音。
舒存 发表于 2009-8-30 20:46

舒存兄,这段说得很好!!!听音室与音乐厅,录音室本来就有本质的区别!!!
不过我想刘先生似乎想说的是rt60的数值高低会影响听感,长一点偏向于音乐厅的感觉,短一点偏向于录音室的感觉!!
至于运用听音室与音乐厅,录音室比较,60%与40%的比率,可能是为了吸引眼球的效应吧!!!
作者: llhu    时间: 2009-8-31 18:30
舒存兄,无论怎样刘先生的文章还是有不少有价值的内容的,有些数据对一般发烧友是很有用的。而且他指出了音乐厅和录音室在残响时间上的不同,这一点仅凭到现场看看是不会明白的。
作者: rock    时间: 2009-9-2 11:11
能出音乐厅的声音就不要录音室的声音了...毫无疑问..刘汉盛喜欢将HIFI理论化,呵呵.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