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交响乐的忠实听众要么老了要么死了
[打印本页]
作者:
BEETHOVEN
时间:
2015-8-14 09:33
标题:
交响乐的忠实听众要么老了要么死了
按:
诺曼·莱布雷希特是英国著名乐评家,电台主持人,有乐评毒舌之称,他的著作《是谁杀了古典音乐》出版后曾引起社会轰动,其他的几本乐评如《音乐逸事》、《永恒的日记》、《被囚于大都会歌剧院》在国内均有中文出版。
美国的第一支管弦乐团成立于1842年,然后等了近四十年才有了第二支。纽约爱乐乐团最初只是乐手合作社,疲于应付原始资本主义的粗粝和移民潮。直到安德鲁·卡内基的新音乐大厅开幕,纽约爱乐才开始繁荣。
1880年第二支管弦乐团在美国第四大城市诞生——富裕的密西西比河滋养了圣路易斯交响乐团。接下来是波士顿交响乐团(1881)、底特律(1887)、芝加哥(1891)、辛辛那提(1895)和费城(1900),等到1904年圣路易斯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真正证明了交响乐团是文化昌明、城市繁荣的顶级象征,很快,每个城市都想拥有自己的乐团。
到了二十世纪中叶,美国已占据全世界交响乐团的半壁江山,比亨氏食品(赞助了匹兹堡交响乐团)还要出名。费城管弦乐团活力四射,克利夫兰管弦乐团如手术刀般精准,波士顿和路易斯维尔精通现代音乐,伯恩斯坦的纽约爱乐魅力无限,索尔蒂的芝加哥交响乐团充满阳刚气。美国乐团巡演如暴风雨般席卷欧洲。
到了世纪末,盛极而衰。交响乐忠实听众要么老了要么死了,年轻一代找到了其他娱乐项目。美国日益壮大的少数族裔憎恶欧洲文化,根本不进音乐厅。音乐会的曲目变得安全稳妥,经理清一色白人,乐手担心职业前景,要求更多的保障。2000年,芝加哥交响乐团倾囊而出,给刚毕业的新人开出十万美元的底薪,大部分乐团可没这个魄力。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好几个乐团关门大吉,其他乐团恢复了原始资本主义的丑恶嘴脸,逼迫乐手接受降薪降福利。最糟糕的是明尼苏达管弦乐团,欠薪十六个月,直到当地富豪和忠诚的指挥奥斯莫·万斯卡逼退董事会,牺牲了一个唯唯诺诺的主席迈克尔·汉森。
所以今年春天美国交响乐团联盟在克利夫兰开年会时,大家都耷拉着脑袋陷入反省情绪。作为受邀的演讲人,我惊讶于人们脸上勉强挤出的笑容,更惊讶于音乐家的缺席。没有一位指挥、一位乐队首席受邀(或愿意)前来跟行业领导对话。就像1970年代美国乐团里的英国人一样,集体思维总会设定“他们”和“我们”。
晚上我去听了克利夫兰管弦乐团的音乐会,简直算得上非理性的奢侈。克利夫兰在过去十年中陷入衰退成为铁锈地区,五分之一的人口外迁,已经没有能力维持一个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至少业内人士这么认为。2008年以后就不断有人预言它会关门。不过打那时起,乐团反而愈战愈勇,冬天驻扎迈阿密,夏天跑遍欧洲顶级音乐节。在国外,克利夫兰可以完胜除洛杉矶爱乐之外的所有美国乐团。
它的生存之道就是反潮流。2002年,克利夫兰请了一位年仅四十岁的音乐总监,当时其他乐团对六十岁以下的指挥根本看也不会看。弗朗兹·威尔瑟-莫斯特(Franz Welser-Möst)在伦敦扬帆起航,与乐团建立共生关系。他刚刚与克利夫兰续约至2022年,我看这位敏感、精妙的音乐家在这里比地球上任何别的地方都要幸福(去年夏天他推掉了维也纳歌剧院的音乐总监)。
弗朗兹认为,秘诀在于骄傲。克利夫兰的乐手在音乐会开始前一小时就已经坐在台上,排练繁难段落,告诉观众他们有多在乎这场演出。木管和铜管声部首席都是心高气傲的人物,决不想被乐队首席数落;威廉·普热乌齐尔看起来像早饭前就能跑两个马拉松的健将,独奏时亦可以甜美如小奶猫。和许多顶尖独奏家一样,他曾师从克利夫兰的前首席约瑟夫·金戈尔德。这里的传统跟维也纳一样根深蒂固。
去年,美国交响乐团联盟年会在西雅图召开时,请了一个糟糕的说唱歌手娱乐众人,而今年,克利夫兰演了三套曲目,没有一丝轻浮: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达芙妮》,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和施特劳斯交响曲,加上梅西安和德沃夏克。音乐厅也能增色,1931年建造的塞弗伦斯演奏厅不仅有全美最佳的音响效果,还有最华美的装饰艺术风格,全靠一位铁矿大亨的慷慨捐赠。每一面金叶墙都闪耀着骄傲。乐团在这座厅里演出如虎添翼。
仅五十分钟的航程,我去听了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大修后的音乐厅的演出以作比较。音乐总监穆蒂出门在外,乐团面对西雅图指挥卢多维克·梅洛根本不在状态,好几位声部首席压根没出现。他们首演了英国作曲家安娜·克莱因新写的小提琴协奏曲(Jennifer Koh独奏),散漫无章;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乏善可陈。克利夫兰首席们的骄傲在这里只是零星可见,翻新后的音乐厅想好好回应也难。近三百万人口的芝加哥,刚刚向交响乐团慷慨捐赠了三千二百万美元,两相比较,只会凸显克利夫兰的精彩。
作者:
dx300
时间:
2015-8-14 21:14
的确,我观察到在美国去音乐厅听音乐的古典乐观众大都是白发一族。超过20%人口是黑人和日益壮大的拉美籍的,剩下的白人和亚洲裔最多就是50%的人口了。 美国的票价,一般的演出,好位子也就百元而已,和国内价格相比 低廉的多。
作者:
Rozinante
时间:
2015-8-14 21:25
有个小细节(不记得我以前在论坛上说过没有)可以说明美国的古典音乐听众有多老: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会,凡40岁以下者购票一律20美元,还可以捎带一个40岁以上的。
我在那儿至少有两回坐在特别老的老头旁边。一次那个老头很健谈,告诉我他已经90多了。另外一次不知道那个老头多大岁数,听了没两分钟就开始打呼噜了……到下半场他醒了……后来又打呼噜了……
作者:
dx300
时间:
2015-8-15 20:20
Rozinante 发表于 2015-8-14 21:25
有个小细节(不记得我以前在论坛上说过没有)可以说明美国的古典音乐听众有多老:波士顿交响乐团的音乐会, ...
好消息,下回去波士顿我去试试看。 我是2004年去波士顿 买当场票也要20美元了, 当时也没有问我年庚啊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5-8-18 17:47
记得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本名叫《音像世界》的杂志上就有一篇文章说过,在美国古典音乐被称为白发音乐。感觉美国人更喜欢爵士与摇滚。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8-18 21:04
古典音乐的衰败我认为还言之过早。当新青年变成中青年,一定会有新一批中青年人返依和进入古典音乐世界,一如我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19 07:29
以前我也订阅过上海的《音像世界》。
一个国家的人主要喜欢什么音乐,可能和这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价值观这些有关。
现代社会技术高速发展,但很多传统的优秀的东西却失去了。
西方存在主义关心的就是这个。。。。
作者:
sffz
时间:
2015-8-19 07:51
按国外的那种票价,在目前国内情势下从业者经营者根本无法生存下去
作者:
BEETHOVEN
时间:
2015-8-19 08:42
呵呵,有人说过:老兵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8-19 13:06
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好象有一种这样的说法,任何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这两种文化是相互交融,还是独立并存是有分歧的。
可能说得不是太明白,我举一个例子。
就比如西方古典音乐在某个国家的情况,有些当代作曲家采用西方音乐的形式,但采用本国的内容进行从新创作,也有直接就采用西方音乐的(比如直接在自己国家里演奏别的国家的作品)。这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在我国,梁祝就是一个文化交融的作品,但是直接演奏贝多芬和勃拉姆斯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再说美国,鲍勃迪伦一直影响很大,有人就认为鲍勃迪伦就是今天的贝多芬,也有一定道理的。音乐形式变了,但人性是不变的。。。。博尔赫斯说,人类历史上的作家,虽然时代不同,但他们所写的东西在本质上其实是差不多的。都是关于人性的。
在现代社会,一个国家肯定是在本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相互激荡中存在的。
上面所写的东西比较片段化,没有经过组织,这些问题讨论起来也很复杂的。暂时想到这些吧。
作者:
shower_king
时间:
2015-8-19 13:07
同意会更小众,但不会消亡。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5-9-7 09:59
俺也快老了,还没死罢了!
作者:
SPETR
时间:
2015-9-7 11:31
源源不断的移民涌入,肯定会改变人口比例,最终波及到当地文化生态。人们都是学坏容易,学好难。就像现在的电影,讲求品质的电影绝对不是垃圾片的对手,原因很简单,农民,特别是二代、三代正在“占领”城市。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5-9-8 02:29
农民,他们的二、三代,明显也需要他们的电影,这是市场的需求明摆在那儿,但他们往往看不起“他们的”电影!相反,频频嗜啖“农民们”的电影的,正是并不都是“农民们”的二、三代,而是皇天后土的正经“小白们”!这就是中国电影的当下,也是中国城市社会的当下。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8 05:30
交响乐当然不会没落,你看连电影电视都喜欢引用交响乐;歌剧必定没落,又臭又长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8 20:02
狗儿念经其实说的很对:哲学家是最没用的人才,危害社会,危害国家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9-9 07:28
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精神支柱,需要优秀的传统价值观。
哲学,文化和艺术这些都是构成国家精神支柱和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基础。
作者:
HD800
时间:
2015-10-23 16:14
中国的交响乐听众比较年轻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