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DIY气浮臂 [打印本页]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7 01:12
标题: DIY气浮臂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5-9-7 01:35 编辑

经过近两年的时间,花了不少个周末,终于完成了两个不同类型的气浮臂。做气浮臂的起源是从做弹子盘的机械臂开始的。我做三个不同的微型弹子盘的臂,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到这种臂的局限性。一个微型弹子盘的机械臂,如果其各种参数配合的好的话,声音也是很不错的。但是其不可克服的构造上的局限导致它不可与气浮臂相比。

[attach]115967[/attach]

微型弹子盘的机械臂首先是它的摩擦力太大,这个摩擦力而且和臂的质量有紧密的联系,这样的话,臂的设计就带来很大的局限性。其次,这种机械臂的中心不能完全 固定。机械臂好处是它不需空气压缩机。

在介绍我气浮臂之前,我简单地讲下目前市场上的三种不同构造的气浮臂。

1,这种臂是空气轴承移动,而轴固定不动。

[attach]115968[/attach]

这种构造的优点是它可以使用较高气压,比如说,40psi到60Psi。由于气压高,其中心可以非常精确的。气压高也是缺点,这是因为对气泵的要求就较高。这种构造的另一比较难以处理的是其输气管。输气管有一定的作用力的话这会影响空气轴承的移动。这种结构的臂可以运用较大移动质量。移动质量大,低音和动态容易做好。这种结构的例子有。

[attach]115971[/attach]

[attach]115972[/attach]

[attach]115974[/attach]

[attach]115980[/attach]

[attach]115981[/attach]

2,这种臂用的空气轴承是和第一种相同的。但不同的是,它的空气轴承是固定不动的,移动的是轴。

[attach]115969[/attach]

这种结构的臂和第一种一样需要较高气压,气压高也就意味着其轴心是很精确的。由于这种臂的供气是固定的,故输气管的作用力不存在。

[attach]115982[/attach]

[attach]115977[/attach]

3,这种臂是轴本身是个输气管,移动的是外部的套管。

[attach]115970[/attach]

由于这种构造中空气是一直流出而某些部分的空气流出是没有压力的,故它的轴心并不象前两种那样精确,也不是象前两种轴心那样的固定不变。但是这种构造的臂对气压要求低,故气泵的要求也低。但这种臂在低音和动态往往不及上两种。

[attach]115979[/attach]

[attach]115976[/attach]

[attach]115978[/attach]

我的DIY的臂是第一和二种,故对气泵要求较高。气压要达到50psi。

这是我用个小冰箱的压缩机做的气泵。

[attach]115997[/attach]

[attach]115998[/attach]

[attach]115999[/attach]

[attach]116000[/attach]


由于第二个气浮臂用气量较大,故买了现成的加以改造而不再用DIY的气泵。这个是我买的气泵。在这气泵上,我增加了气流的控制并加了个十加仑的气礶。

[attach]116001[/attach]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7 02:07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5-9-7 02:12 编辑

气浮臂一

这个臂移动的是气轴承。我试了三个不同的设计而定下的目前的构造。也试了半英寸的空气轴承,最后确定3/4英寸的空气轴承的音场更好。



整个臂是装在轨道上,这样可以推进推出。



上面两个微毫米表是用来调VTA的。



这是两个微调的装置,上面有两块小磁铁,臂移动至正确位置后,磁铁会将臂的底部吸住。



臂的上部是硅胶油用来增加臂的阻尼的。按照我的观点,一个气浮臂没有这种阻尼装置是不完全的。



这是气管进入空气轴承时的又一次滤去水气。



在这个臂上我花了很多时间最终找到作用力最小的气管。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7 06:26
气浮臂二



这个气浮臂是空气轴承为固定的,移动的是轴。这种臂的优点是可避免输气管的作用力,同时,空气轴承的长度也加长,这样的话,臂的稳定性也加强。



这个长方型的盒中装有两个半英寸的空气轴承。



这是唱头部分。二个气浮臂的唱头都用了Audio-Technica 用航空铝合金做的唱头。




这是阻尼装置



这是唱臂另一头加的重物以和唱头保持平衡。



这是气浮臂的另一面。



整个臂是和盘在同一个悬挂的平面之上的
作者: rover    时间: 2015-9-7 06:39
厉害了!         
作者: sffz    时间: 2015-9-7 08:04
看上去很复杂的样子
作者: cui_xibo    时间: 2015-9-7 14:25
虽然发烧三十多年,但最佩服能自己DIY的烧友!赞!超赞!!!
作者: AML1    时间: 2015-9-7 14:36
不错
作者: kurakenshin    时间: 2015-9-7 16:08
厉害 小生佩服
作者: 天藏    时间: 2015-9-7 19:36
任何产品都是从DIY开始的,,精神可嘉!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8 03:02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5-9-8 03:05 编辑

http://pan.baidu.com/s/1ntvhx1J

这里上一段第二个气浮臂上抓轨的。注意大动态时丝毫不乱。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5-9-8 07:11
请问气泵噪音大吗?放置在同室吗?
作者: sffz    时间: 2015-9-8 07:42
这气泵估计不宜放同室了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8 08:28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5-9-8 08:41 编辑

不能放同一房中。额定噪声为40dB。Kuzma即我上面有照的那个,是用同一个公司的20A,额定噪声是30dB。但马力也要小很多。我的是放在一个衣柜里
作者: zc200812    时间: 2015-9-8 08:37
J版:有事请教您,请看短消息。
作者: williamhoo    时间: 2015-9-8 11:21
王总威武,有理论有实践。把发烧搞成这副摊子真不容易啊
作者: reformatsky    时间: 2015-9-8 14:49
牛逼!!!
作者: pcmsc    时间: 2015-9-8 17:07
非常牛。。。。。。。。。。。。。。。
作者: what?    时间: 2015-9-10 00:31
太厉害了!
作者: tyr    时间: 2015-9-10 00:45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5-9-10 00:52 编辑

的确厉害!超赞。
用测试片放一个单频率的纯音,扫频看会不会出现其他频率的信号,简单点就用频率计,看显示会不会跳。
气压会引起臂管产生振动的,从声音里听到,好像有影响,也有可能是我听错。
补充:
油槽阻尼其中一个作用应是考虑到消除这方面的影响?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5-9-10 01:09
请问高气压的好处是什么?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5-9-10 01:10
低气压的气泵可以使用吗?
作者: 老马识途    时间: 2015-9-10 12:53
佩服楼主,还有那么多气浮唱臂照片,开眼界了!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15 10:16
tyr 发表于 2015-9-10 00:45
的确厉害!超赞。
用测试片放一个单频率的纯音,扫频看会不会出现其他频率的信号,简单点就用频率计,看显 ...

跳到不会。气压是非常稳定的。这个录音录的不是太好。又压缩了。油槽阻尼是用来调节臂的惯性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15 10:20
konoyaro 发表于 2015-9-10 01:09
请问高气压的好处是什么?

高气压的好处在其中心会比较稳定。从音色来说,高气压的音色比较现代。大动态,低音强。这是我喜欢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15 10:25
很多时候,听LP朋友往往希望LP可达至CD同样的大动态和强有力的低音。从我目前LP的系统来说,这两方面都比CD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5-9-15 18:41
Jwang 发表于 2015-9-15 10:20
高气压的好处在其中心会比较稳定。从音色来说,高气压的音色比较现代。大动态,低音强。这是我喜欢的。

这么说,低气压理念的唱盘相对软,失去气浮的意义,徒有虚名!其实查了一下,几家知名品牌的气浮盘都是采用高气压理念。
作者: 天藏    时间: 2015-9-15 23:33
konoyaro 发表于 2015-9-15 18:41
这么说,低气压理念的唱盘相对软,失去气浮的意义,徒有虚名!其实查了一下,几家知名品牌的气浮盘都是采 ...

只凭现象,不懂本质就妄下结论,只会贻笑大方!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5-9-15 23:44
几家知名品牌的气浮盘都是采用高气压理念。这就已经看到本质了!笑也没办法!
作者: Jwang    时间: 2015-9-16 06:59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5-9-16 07:00 编辑

这里再说几句有关气压的议题。

首先,这里气压都是指用在臂上的气压。和盘无关。空气盘的压力要多大为好,我不清楚。但是从原理上来说,盘都是所谓悬浮式的,对于压力要求我想高的话,盘的运转会精确点。

我们先来看支点臂。在支点臂上,支点是固定的,它要么是一点,或四点等,但它的运动都是围绕一垂直线来的,故臂的运动是很精确的。那么气浮臂上,空气轴承和轴间的空隙也是相当于这点。气压高的话,那空隙间的移动就小,这样就很精确。这就直接影响到重播的效果。

从技术原理上,毫无疑问,气压高的要优于气压低的第三种类型的臂。见上面我例的三种不同的臂。但具体做的时候又和如何做有很大关系。不是说气压高必定好于气压低的臂。气压高的臂实际应用比较麻烦。气泵要求高。空气轴承精度要求高,成本也高。

作者: j极速    时间: 2017-1-3 20:11
多谢j版分享,我分析(不一定正确)气浮臂的工作原理几乎相同,供气大小与气浮轴承的工作面积,唱臂质量的轻重有关,精度与轴承的气隙和长径比有关,我制作的是轴供气方式,对气压要求低,气源可同室摆放,我觉得机械臂是比较理想方式,没有气源,但制作难度要大不少,设计合理机械臂中心是可以固定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4 11:43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7-1-4 13:03 编辑

方便的话,可以上些照片看看。

空气臂虽然都是利用空气作为传动媒体,但是其构造还是有别,相对的音色也会有别。由于空气的摩擦系数基本为零,故臂的质量大点也无防。轴供气的是因为其出气口总是有一部分是自由出气,姑气压无法上升。一般来说,空气臂的移动部分质量大点无所谓。你可在你的臂上加50克左右的重看看有没有在声音上有变化。一般来说,加重是会有正面影响。

机械的直切臂在其移动媒体,臂的质量和移动摩擦系数及重量的分布有个最佳配合。目前市场上存在的机械直切臂没有一个是我满意的。从原理上来说,空气作为移动媒介是最好的。

机械臂有个DlY的,这是我认为到目前为止最好的机械臂。下面这一个连接是国外的,我也是在这个帖子的启发下开始做直切臂的。我在那里的化名是super10018。

[attach]152327[/attach]

[attach]152328[/attach]

[attach]152329[/attach]

[attach]152330[/attach]

[attach]152331[/attach]

[attach]152332[/attach]



http://www.diyaudio.com/forums/a ... linear-tonearm.html



如果要买现成的,我认为以下三个可考虑。

1。Versa Dynamics

[attach]152323[/attach]

但是这臂年分久,或许维修成问题。这样样的话就只剩下面两个。

2,Walker Audio Proscenium

[attach]152324[/attach]

但是这个空气臂一定得和盘一起。再说坦白讲我不太喜欢那公司的老头。或许我的印象是错的。

3,Kuzma Airline

[attach]152325[/attach]

最近看到欧博也出了个空气臂。欧博的实际是模仿Vyger 。不要看VYGER看上去很吓人,但是这臂从设计上来说实在不敢恭维。除非他有他们的秘密。

[attach]152322[/attach]

现在来介绍下我最新对空气臂的改进。

[attach]152334[/attach]

[attach]152321[/attach]


图中1是2毫米的铅片。2是2024航空铝合金。形状是受到Clear Audio的启发。在3的部位中间空的,中间填满了一种带泡沫的㬵水。4是整块金属镁加工而成。5是N52圆磁钢。在物理上有种现象叫Eddy Current 。这是说当一个磁场被金属导体切断后会产一种阻力。这里是用这来增加阻尼。这磁铁上面是铝板。这臂配上我改造过的Denon DL-103R听爵士乐是完美无缺。

在我另一个空气臂上,我还在改进,主要用于听古典。弄了个Benz LPs。

[attach]152333[/attach]
作者: j极速    时间: 2017-1-4 15:09
谢j版分享,Eddy Current 值得学习,比油槽方便,为了节约空间,我是把滑杆供气方式与机械方式组合在一只臂上。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6 10:23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7-1-6 10:48 编辑

臂做的很好!看来你有机械加工的能力和条件。而我的大部分都是手工制作和选择现成的零部件。从这二张照片上,我不太看得出臂的构造。从我自己的经验,气的接触面积大点为好。我没做过这种轴供气的臂,故只能提些建议供你参考。

我认为空气臂悬挂在轴承下面不是个好的设计。特别是你的臂的臂长也是较短那种。这是因为气和轴承的接触是一面积。而机械臂的接触是两点,故悬挂不成问题。为了照顾两个臂共用一个架子,可以考虑两个都安置在轨道之上。

由于轴供气的气压较低,很多人都是直接用气泵供气的。我建议可以试试用接个储气礶。这样气流会比较均匀。由于气压较低,一个结实的塑料礶就可以了。

有关Eddy Current 。我是共做三个不同强度磁场的磁块。这样我有很大的范围可调节。

[attach]152426[/attach]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6 12:24
供气大小与气浮轴承的工作面积,唱臂质量的轻重有关.


供气的压力大小和质量并不是太有关系。和面积的关系也不大。比如说,我的臂的质量接近200克。我试过用10 psi都可以运行。正常的为55 psi。但是55 psi声音要好。动态低音都要好些。VYGER就是和我的类似空气轴承,但是低气压。


精度与轴承的气隙和长径比有关


精度和气压和气隙关系较大。气压高,气隙间的活动范围就小。这也是我偏好高气压的原因。假定气轴承是我用的那种,那么长径比并不是太重要。当然不能太短了。那么对于你做的那种轴供气的话来说,我想总是保持三个出气口复盖就可以了。
作者: zjxzjx    时间: 2017-1-7 08:09
气浮臂确实太诱惑,时机成熟也弄一个,玩玩。佩服JWANG兄的动手能力。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7-1-7 11:14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7-1-9 06:38
合肥J氏的气浮都是低气压吧?
作者: 合肥蒋鹏    时间: 2017-1-9 07:46
本帖最后由 合肥蒋鹏 于 2017-1-9 07:58 编辑

按这个说法我们的盘是极低气压了,我的盘 所需气压是3PSI,臂所需气压是1PSI,都不在一个数量级别上!别的不说,用这么小的气压能把16公斤的盘浮起来,对加工精度与加工工艺都是有着极高的要求的!
另外是有些国际大牌用高气压,但我认为那是解决不了加工精度与加工工艺的问题!但像老的米格,新的空军一号,二号,三号,还有瑞士的伯格曼,都是低气压滴。拔下气管,是能感受到滴!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9 11:52
讲低气压和高气压要把臂和盘分开讲。

先讲臂。高气压的臂毫无疑问比低气压的更精确。在同样加工精度下,高气压是更为精确。这是因为臂的中心点更为准确,没有微小的松动。我用的空气轴和Kuzma 的相同。其stiffness 硬度是很高的,也就是说,其硬度非常高,同时又无摩擦力,移动非常灵敏。这对臂来说是非常完美的媒介。而低气压的臂其硬度显然是不及高气压臂的。

我的臂的质量接近于200克。对于高气压臂来说毫无问题。对于一个臂来说,一个完美的状态是臂身不动,动的只是针杆。臂的质量重,也就是说它受到地球的吸引力大,相对于质量轻的臂要更稳定。我不知道低气压的臂的质量可做多大。

高气压臂最大的麻烦之处是对气泵要求高,同时气泵不可能和听音室同屋。这也大大阻碍了其销售。但是高气压的臂是臂中之王,要伺候囯王是没这么容易的。

从目前市场上来说,Walker Audio的The  Proscenium Black Diamond V 臂是45 psi,Kuzma Air Line 是65 psi。这两个都是公认的空气臂的代表作品。

从我的臂来说,我认为更高出Air Line 一筹。

首先,我从第一个气浮的空气轴承是半英寸,然后换成0.75英寸,最后改为一英寸。一英寸是声音最好的空气轴承。Kuzma 的是20 mm,相当于0.75英寸。

其次,这种构造的空气臂的输气管是个很大的问题。输气管道太硬会增加空气轴承的阻力。但我已解决这个问题,看这视频。

http://www.tudou.com/v/J17037B7RHk/&rpid=117363342&resourceId=117363342_04_05_99/v.swf

再次,我的臂结构比他们的好。短臂会消除长臂带来的谐振。

最后,我最新的臂运用了Eddy Current 的阻尼装置。据我知道的有两个臂用了EEddy Current 的装置。Dynavector 和Dennesen Albt 1这两款。当然我的是可以调节这个阻尼的强弱的。

[attach]152642[/attach]

[attach]152643[/attach]

[attach]152644[/attach]



现在来讲讲气浮盘。我想盘的气压高低是和其构造有关。低气压或高气压哪个好,我想更是取决于其构造。比如空军一号是属于低气压的。Walker Audio的The  Proscenium Black Diamond是属于高气压的。

[attach]152645[/attach]

这个Acoustical Systems Apolyt听上去也是高气压的。从加工精度或工艺上,我想大家都可做到的。不能讲用高气压是补偿其工艺上的不足。

故对盘来说,构造决定了气压的高低。

作者: 合肥蒋鹏    时间: 2017-1-9 12:47
再跟王兄抬抬杠
像Kozma 这种臂或者Walker Audio这种臂可能气压越高越好,因为它的气流是密封的!
但是像我的那种臂,就必须气压尽可能的低,因为气孔是一直往空气中泄气的,唱臂滑动过程中要不断的遮住、漏出气孔,因此气压越高震动越大,声音也偏硬偏干,但气压太小声音也不好听!

气浮的加工工艺与加工精度还是差别蛮大的,我们开始做气浮唱盘到现在,唱盘重量从4公斤增加到了16公斤,但气压却从0.06MPA降到0.02MPA,这中间的辛苦只有我们知道,这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客户可能是不明就里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9 13:45
一点也不错。我前面就说过了,象这种轴供气的构造气压是没法做高的。因为它的供气口总是开放的。这样,它的支点的强度没有我釆用的结构强度高。反过来说,也就是说我是比较偏好也就是你所谓的密封的结构。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9 14:01
有关臂的抖动。这种开放式的低气压臂由于其供气口的分布的局限性,轴承内的气压分布肯定是不均匀的。再加上气泵直接供气,这样会造成更大的气压变化。我在前面也就建议极速中间加个储气礶以改善气流的稳定。
作者: 合肥蒋鹏    时间: 2017-1-9 14:25
Jwang 发表于 2017-1-9 14:01
有关臂的抖动。这种开放式的低气压臂由于其供气口的分布的局限性,轴承内的气压分布肯定是不均匀的。再加上 ...

我实际上是加了两级气流缓冲装置,原理是先让气流通过一个伞型的平面,这样气流全部打散,再通过储气罐收集起来,这样两次,就可以得到极为平稳的气流了
作者: jogo    时间: 2017-1-9 20:08
删掉了一些帖子,请大家还是回归本贴主题讨论吧,
作者: 闲人    时间: 2017-1-9 20:52
我还是感觉木质的支点附件太多了,,这样时间久了,,对这个系统是不是会有些影响,,木质难免变形收缩膨胀之类的,看一图木材也没有挂漆,,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作者: j极速    时间: 2017-1-10 00:41
滑杆供气与轴套供气的方式有区别, 滑杆对气压要求不高,但对流量有要求,轴套供气压对气压有要求对流要求不高,抽时做一只轴套供气的唱臂对比就知道了,轴套供气的唱臂成本更高,这点可以肯定,气浮盘我更偏向低压。我从来没说过的是直接供气,加储气罐是个常识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10 09:02
闲人 发表于 2017-1-9 20:52
我还是感觉木质的支点附件太多了,,这样时间久了,,对这个系统是不是会有些影响,,木质难免变形收缩膨胀 ...

这些木材都橡木。橡木比较硬,变形的可能也较小。当初做的时考虑到成本较低,而且容易买到。就是年份久有点变形影响也不大。用木的部分都底座,不影响臂调整的精确性。前不久我把这些木材部分都油漆下,这是两张近照。

[attach]152692[/attach]

[attach]152693[/attach]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10 10:59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7-1-10 11:02 编辑

对于空气流量的要求有两种理解。一是流量的速度,二个流量的均匀。任何的空气臂都不要快的流量,而都需要均匀的流量。空气臂都需要一个有效的压力,有了气压这个臂才能悬浮起来。

对于目前的滑杆的气浮臂不进行些改进是有结构上的缺陷的。气压大点臂就抖动表明压力分布不均匀。为了减少抖动,不得不下降气压。下降了气压,臂的精确度就下降。这里我提些改进的建议。

先来看有一种空气轴承。这种轴承和我用的不一样。这里面小的气槽。

[attach]152700[/attach]

下面是我的提议。

1,轴套和供气轴要从材料和结构上加强抗变形力。

2,轴和轴套间配合要更精确,并且打磨抛光。

3,出气口要减小,0.1毫米?上面出气,下面也出。同在轴上加工如图的0.1或0.05毫米深和宽的槽以改进气压分布。

[attach]152701[/attach]

我想在这个思路下,轴供气的低气压臂必会大幅改进。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10 13:15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7-1-10 13:30 编辑
滑杆上开均压槽对气压分布没好处,


为什么?

下面开气孔的话,这个臂就无法工作。


从理论上讲,不应该不工作。但是我没有实际做过,故我不下定论。

但这老兄在四面打出气孔。

[attach]152715[/attach]

[attach]152727[/attach]



作者: j极速    时间: 2017-1-10 23:24
这只臂应该是三方开孔,而且孔很大,气损也大,如下面再开孔的话,看似供气均匀,但唱头与平衡锤的重量会打破这个平衡,要想保持平衡,正常工作,只有加大气泵流量和压力来扺消这个向下的重力,这样一来你会听到排气孔发出的啸声,滑杆供气方式的唱臂气损大,气膜钢性差最合理的是顶部单排气孔供气,可减少气损,主支撑面是滑杆顶部,唱臂重量超过150克后对气泵要求就会更高,轴套供气的气损很低,只有两个端面泄气节流,气隙小,高压供气的气膜钢性大,当然它必须是360度供气才能平衡,承载力也更强,每种唱臂都有各自的长处,不可能一臂称王。
作者: Jwang    时间: 2017-1-11 02:11
本帖最后由 Jwang 于 2017-1-11 02:17 编辑
这只臂应该是三方开孔,而且孔很大,气损也大,如下面再开孔的话,看似供气均匀,但唱头与平衡锤的重量会打破这个平衡,要想保持平衡,正常工作,只有加大气泵流量和压力来扺消这个向下的重力,这样一来你会听到排气孔发出的啸声,滑杆供气方式的唱臂气损大,气膜钢性差最合理的是顶部单排气孔供气,可减少气损,主支撑面是滑杆顶部
这个讲法不是完全没道理。但是正象我前面所说,我没有实际做过,故无法下定论。  

不过到目前为止我想象不出轴套供气的高气压臂在结构上有什么缺陷。唯一的缺点是成本高,对气泵的要求高。  有人批评空气臂有个缺点是它没有在机械上接地。这样臂谐振没法传输出去。实际上,空气臂的空气膜也是具有阻尼而达到抵消谐振的效果。
作者: j极速    时间: 2017-1-11 14:33
气浮臂不能机械接地这是事实,但不是缺陷,除开外来振动,气浮臂工作时有三个振源,唱头,气浮轴承两端节流排气缝,气泵。气泵的谐振可以通过在储气罐内加装腔室管路过滤消除,适当加大轴承两端节流排气缝倒角,并做镜面处理,在保证唱臂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尽量降低供气压力,减轻排气缝谐振,气膜本来就是对谐振隔离最好反射最低的慢介质,不能机械接地正是气浮的强项。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