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有声音有真相!2015年广州白云音展展房录音(有JBL67000也有880万元定价的大米音响) [打印本页]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19 14:07
标题: 有声音有真相!2015年广州白云音展展房录音(有JBL67000也有880万元定价的大米音响)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23 01:28 编辑

      以往大家报道音展都是图文并茂,没到现场的烧友就真的是“看”音展的图片和文字,最多也是发帖问问去过现场的大烧自己心仪的那个搭配开声感觉如何?如果大烧不是要问的那套音响的Fans,估计也不会给你很详尽客观的文字解答,如今反一下传统,俺去录了大部分展房,给大家看音展的同时又有声音的感受吧!当然受环境干扰和硬件失真影响,录音只是现场的部分再现,有赖烧友看图再想象一下吧!(有部分不是在皇帝位,录音电平也变化很大,有部分有过爆,将就一下吧,但是会比文字形象的多了,希望下次录音能尽量坐在皇帝位吧)   

[attach]117282[/attach]

[attach]117283[/attach]

[attach]117284[/attach]


BR-AUDIO  大米音响系统录音  
       定价880万元的大米音响肯定是本届白云音展的一大亮点和看点,既吸引了大伙眼球也吸引了耳朵,看来大米的的定价策略还是成功的!另一方面,许多没来看展的烧友都很难想象究竟880万的音响的声音是如何的?是接近现场还是传说的天籁?看完图片,还是没想的出来?好吧,大家还是从这段录音感受一下吧!看看小米已经成功的将手机卖给了年轻一代,这下大米的音响饭能否合你的胃口?

http://pan.baidu.com/s/1i3xsfdV


http://pan.baidu.com/s/1kTrOvND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19 14:14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22 23:45 编辑

陆续补充录音上来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19 14:19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22 23:45 编辑

大米房只是匆匆的坐了一会,又要看其他展示,所以没有录到交响乐、人声,有点遗憾!
那个开盘机是整个系统的关键,下次要专门录一次内外录对比,呵呵!
作者: rock    时间: 2015-9-19 15:42
880 万的定价是无疑是为吸引眼球,估计打 一折都难以成交 ,可惜了那对牛郎星  。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19 16:09
起码有个说法:拿小米手机大部分是无米的,拥大米音响的必定是米主土豪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9-19 17:37
这声音不错!
作者: qdfls    时间: 2015-9-19 17:50
本帖最后由 qdfls 于 2015-9-19 17:52 编辑

金主如果发威hifi界,一般的hifi厂还真扛不住。

只是hifi市场太小了,金主未必看得上。

大米推出这个880,就是要个广告效应。大米真玩hifi吗?我反正不信。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5-9-19 19:33
逗比品牌
作者: gzfs    时间: 2015-9-19 19:49
展会上仔细停了一下,经脑放弥补的房间和组合的固有缺陷,感觉声音还算健康正常。

动态摆幅不大,细节交待得相当完整。


作者: 32168    时间: 2015-9-19 20:16
对待国产(USA?)的大米音响,还是用平和的心态比较可取,但是考虑到人民币88×××××元的订价,亦怪不得发烧友从高从严要求了。
作者: 发烧小猪    时间: 2015-9-19 22:03
本帖最后由 发烧小猪 于 2015-9-19 22:05 编辑

大米的功放所使用的材料,据说已是稀世珍品,最多只能做出10对了,而且可以达到最极致的声音(据说同场PK,前级完爆Audionote M10,后级完爆FM旗舰)。所以大米给定的888万价格是自有道理的!
作者: oliver1808    时间: 2015-9-19 22:24
真流弊
作者: abless    时间: 2015-9-19 23:10
哪里冒出来的品牌   根本就搜不到
作者: 清风明月    时间: 2015-9-20 00:26
本帖最后由 清风明月 于 2015-9-20 02:16 编辑

横空出世!
作者: AML1    时间: 2015-9-20 00:41
本帖最后由 AML1 于 2015-9-20 00:42 编辑

营销的初级阶段,招人笑柄及唾骂,初步是成功的。米兄德国音展就看你的了!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0 06:34
以为是米国的大牌呢,那么牛逼!但是一想米国那边更喜欢9,如999.999之类的,就明白是我大天朝的玩意了。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0 12:06
大家可否都务一下实,谈下听觉感受吧,虽然俺的录音仅反映了系统的部分实力!以弦乐的表现来说,大米系统在两层楼的听音房中算是较入耳的,可惜未能听到更多的类型音乐,因为之前也曾经于年多前听过两次,当时(播交响乐)的确如rock所说还未能推好发挥好牛郎星!随着时间推移和改良,并且高价高调呈现大家面前,我想若没有一二绝招大米不敢也不至于以皇帝新衣考验大家的智慧吧。客观地以声论声吧,至于价格,呵呵...管它干嘛呢?我发这个贴的立场是:国产器材在定价、展出的规格都与国外大名牌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了,其他方面达到和超越了吗?还远么?什么路才是国产音响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呵呵!
作者: 求索    时间: 2015-9-20 12:39
一个小丑,一出闹剧。和明星靠绯闻出名用的是一个套路。
作者: 李探花    时间: 2015-9-20 13:12
完全是哗众取宠
作者: 土楼369    时间: 2015-9-20 15:23
在音响界,八仙过海,大米算是一大仙了。
作者: sure0987    时间: 2015-9-20 20:39
估计不久就有千万级的东西出现了
作者: 远志    时间: 2015-9-20 20:57
没有听说过这个品牌,价格嘛的确太高了,不知道声音怎么样。
作者: 32168    时间: 2015-9-20 23:18
旋律胡 发表于 2015-9-20 20:52
乐感还是不错的,只是音色偏冷调。可能是唱片、磁带录音的关系,或者是箱子的基调的关系,或者其他因素。

虽没听录音,不过上午和下午分别去了两趟米房,听感真的因人而异,请兄台不妨说说音色偏冷调的判断。
作者: planck663    时间: 2015-9-21 00:21
我现场也感觉声音偏尖锐,虽然细节多,信息量丰富,但听了一小段我还是选择离开。
我平时听人声也是很不喜欢齿音的,听感真是因人而异。
作者: planck663    时间: 2015-9-21 00:32
器材不经垫板直接放铁架上,虽然是大名鼎鼎的"SA"架,会不会多少带来一些尖冷感?
作者: 2000s    时间: 2015-9-21 01:20
怕的不是雷倒,而是雷不倒
作者: 鱼鹰爱胆    时间: 2015-9-21 08:54
请问录音设备是什么?
作者: BJMA    时间: 2015-9-21 10:14
客观的说,录音的声音还是不错的。
价格嘛,就当大米给大家开玩笑好了。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1 19:03
鱼鹰爱胆 发表于 2015-9-21 08:54
请问录音设备是什么?

鱼兄:录音方面请多指正!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1 19:04
鱼鹰爱胆 发表于 2015-9-21 08:54
请问录音设备是什么?

SONY  D100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9-21 19:12
尖锐的器材不耐听
作者: maoli5606    时间: 2015-9-22 07:41
只是一个土豪弄出来的和音乐没什么太多关系的哗众取宠的东东罢了。
作者: 阿忙    时间: 2015-9-22 15:13
看了这价钱   才明白这名字起得好 ,不下大米就不能拥有
作者: 鱼鹰爱胆    时间: 2015-9-22 16:24
百兄:SONY D100可以说是准参考级的录音设备了,如果用了碳素脚架的,那么录音已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我自己用更低一档的Roland R-26配碳素架子,已经能基本反映现场的声音了。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2 22:46
我最多也就是用拍照片单反用的意大利曼富图脚架,那是相当好的,但是平常为了方便,像音展肯定就用人肉脚架了,呵呵!说到SONY D100,我觉得它是一台综合素质极高的手提移动数码录音机,包括它的麦克风和现场还原能力,确实是达到准专业级的,只是中国大部分的人仅用它做移动数播机,如果玩音响的人人手一台,将自己的音响声音凝固下来(录音)放上来,大家玩的分歧少很多,当然很多人的所谓靓声就真相大白了!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2 22:58
录音交流对于玩音响和照片的交流对于玩摄影的高效直观一样!
作者: 阿明    时间: 2015-9-22 22:59
我也觉得Sony d100加上森海HD600或650耳机重放,基本能还原现场效果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14
3401 3402哈曼展厅:JBL67000系统录音

http://pan.baidu.com/s/1sj652Mh


http://pan.baidu.com/s/1dD14ls1


http://pan.baidu.com/s/1hq73MpI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25
3408 醇音实业有限公司 帝瓦雷系统录音


http://pan.baidu.com/s/1kTrO951



http://pan.baidu.com/s/1kTlIXOb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30
盟主系统录音

http://pan.baidu.com/s/1kTmyVWF



http://pan.baidu.com/s/1ntlES6t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32
MBL大葫芦录音


http://pan.baidu.com/s/1bnG10Xx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36
PROAC  K8音箱  DCS cd  系统录音



http://pan.baidu.com/s/1gdB974R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39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23 01:21 编辑

Tidal   系统录音


http://pan.baidu.com/s/1pJJ0KTd


http://pan.baidu.com/s/1BJJFC




http://pan.baidu.com/s/1o6IMPPg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42
ATC  系统录音


http://pan.baidu.com/s/1i3rmKx3



http://pan.baidu.com/s/1bnseUcB



http://pan.baidu.com/s/1dDlpj7F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50
明天再补回图片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0:52
配置有些还有劳烧友也补充,因为那天顾着录音拍照交给了朋友,但是相机拍了几张没电了!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3 01:15
声望音响  ZELLATON 音箱系统录音



http://pan.baidu.com/s/1o6msNG2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9-23 12:24
MBL那套的录音贵气比较明显。
JBL那套的录音声音比较直白不够细腻。
大米那套声音比较纯净。

作者: 醉隹音    时间: 2015-9-23 13:1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tyr    时间: 2015-9-23 23:41
喜欢不喜欢都是很主观的心理活动,但这个主观反应是建立在大量的聆听经验上的,你的聆听最大量的方式是什么呢,这个就是重点。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4 01:33
谢谢百版!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5-9-24 06:00
这个帖子不错!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4 10:46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24 10:48 编辑

回Amati,023录音是Tidal的,这两款音箱基本走两极端,应该一耳朵听出差别,ATC稍肥朦慢,Tidal相对通瘦快!两者都有Fans。
作者: ecm    时间: 2015-9-24 11:44
听完只留下67000和Tidal的录音
作者: 甜甜聆听    时间: 2015-9-24 12:52
展会我看得时候,JBL开声的是65000,67000放在后面没有出声。
作者: int_donghua    时间: 2015-9-24 17:00
改不了的毛病-浮躁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5-9-24 20:27
本帖最后由 自文 于 2015-9-24 20:28 编辑

本次音展实际听感个人认为最好是盟主和TIDAL,录音压缩MP3后细节丢失太多,建议百版下次放24/192 WAV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5 00:09
24/192 WAV当然好,但是体积太大了,我的云盘很快被耗完2G的!呵呵

先上320K mp3听个大概,个别争议大或有必要才上传 24/192 WAV吧!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5 10:02
k8最接近正确的声音,ATC播交响乐比较好。
昨天用手机带的耳机听了一遍,十分差,没有评,今天用森海耳塞重听了一遍,感觉普遍的问题是声音质感设做出来,如67000第三首中的圆号,太斗中的定音鼓鼓点。。。
作者: 醉隹音    时间: 2015-9-25 10:4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5 10:58
ATC同样也存在低频声位置不准确的问题,因此会影响其声音的透明度,说比较好,只是相对而言。录音中也听到说声音不好,是因为环境差,这说明没能力调整好,只能怪环境差。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5 11:28
还有不少人认为太斗声好,再给大家一个提示,就是大提琴(低音提琴)弓与弦的擦弦声。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5 11:43
太斗的用家听完真的很心酸?
作者: 天神    时间: 2015-9-25 11:57
怎么没人提及丹拿展厅的声音?是一般还是很差呢?没去看展的人好奇的飘过~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5 12:25
木质共鸣的乐器如大提琴,当然是传统喇叭的表现更传神!  发表于 11 分钟前
弓擦弦声,可不是琴箱共鸣声哦!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5 14:55
弓擦弦、琴腔共鸣组成的一个完整声音,缺少了一个,质感必打折扣,这同样是一种平衡。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6 09:06
点评
醉隹音
请问有什么音箱大提琴(低音提琴)弓与弦的擦弦声,播放得比太斗好呢?  发表于 昨天 21:44

HiFi中的任何音箱。这个声音是存在于唱片中,而不是器材中。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6 09:45
本帖最后由 circle 于 2015-9-26 10:42 编辑

点评
醉隹音
ATC以前还觉得中频厚暧,现在觉得暗淡肥厚,用作AV箱合适!  发表于 昨天 21:37

这样的定性正确与否是应该值得深思地。
听听这段,它出自什么音箱?
米尓斯坦的维瓦尓弟LP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 ... 81&uk=494368727
作者: rock    时间: 2015-9-26 12:34
circle 发表于 2015-9-26 09:06
点评
醉隹音
请问有什么音箱大提琴(低音提琴)弓与弦的擦弦声,播放得比太斗好呢?  发表于 昨天 21:44

是否喇叭单元的分析力和细节足够好,大提琴(低音提琴)弓与弦的擦弦声就可以很好地重播呢?  事实上,还有单元瞬态和材质等因素的影响,对于Tidal (陶瓷单体),信息量虽很高,在再现大提琴的坚韧感上无法达到最优表现,主要是单元材质“不善于”表达这种坚韧感。

而对于重播琴腔共鸣而言,音箱的结构和低频分析力和量感(平衡度)是关键,如天郎喇叭对此的表现较好,但对大提琴的坚韧感或擦弦那种“涩涩的”感觉却表现得不够好,主要上单元的瞬态和细节再现问题。  

其实要清楚明白大提琴的正确音色,到现场听听就知道了,哪怕只是音乐学院学生的音乐会 。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6 13:42
单元材质“不善于”表达这种坚韧感-------这句有点同感,希望陶瓷能克服就完美了!
作者: 徕卡    时间: 2015-9-26 13:58
百线生 发表于 2015-9-26 13:42
单元材质“不善于”表达这种坚韧感-------这句有点同感,希望陶瓷能克服就完美了!

国外某些高级新款音箱已放弃陶瓷低音改用铝合金盆低音单元后应该就有那种坚韧感了。


.
作者: F18    时间: 2015-9-26 14:15
要是能白送的话,先拿太抖,不然大葫芦也行,把盟主再顺上哈哈·······
俺真是没文化。
作者: rock    时间: 2015-9-26 15:43
请问“醉隹音”老兄是否是经销商? 只是探讨一下而已嘛,怎么这么紧张呢。

1“如果陶瓷单体不好,就没有那么多高级音箱厂釆用。”-- 呵呵,陶瓷有特点,但不是项项都做得出色 ,不过我倒是很佩服商家的Marketing ,确实做得很好。

2.“置于天朗播大提琴好过太斗笑话来的。” -- 谁说天朗播大提琴好过太斗 ?!

3.“你还是比较喜欢那些箱声严重的音箱!” - 请问我喜欢我哪些箱声严重的音箱 ?

4. “跟你说,任何音箱去跟现场比,有得比吗?你听得小呵!” -- 音箱对比现场并非要超越现场,而是对比现场乐器的音准,对吧?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9-26 17:54
为验证究竟哪个喇叭重播大提琴更好,我愿意把我的天朗系统拿出来与哪一家的太斗这类陶瓷喇叭进行走访比试,广州市内均可。
我的系统简单而简约,分分钟有落败可能吖,但天朗喇叭单元也不是别无是处,至少在重播大提琴的像真度方面,我的评价是非常非常高。
作者: 32168    时间: 2015-9-26 18:32
rock 发表于 2015-9-26 12:34
是否喇叭单元的分析力和细节足够好,大提琴(低音提琴)弓与弦的擦弦声就可以很好地重播呢?  事实上,还有 ...

同感, 一分为二看问题,中肯、客观。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9-26 19:10
本帖最后由 寻芳不觉醉 于 2015-9-26 19:23 编辑

rock 算了吧,玩Tidal 的怎么会看得起你的天朗呢 ...

ROCK兄话不能这么开讲,玩音响我想没有且也不应该谁看不起谁的!!!在这坛子上我想大部分朋友只要喜欢都能轻易买起Tidal,Including me.
音响贵在你的喜欢和善于搭配,无关贵价与平价。

作者: 阿明    时间: 2015-9-26 19:25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5-9-26 19:32 编辑

我上次发贴说,经同场对比陶瓷高音C30-6-358和丝膜高音T330,C30声音干净、细致、解晣力好,冰清玉洁,但没有丹拿T330丝膜高音那么有感染力,也没330厚润宽松,听小提琴明显少了共鸣声,听男声有点太监声,结果引来一片抨击声
作者: 42度    时间: 2015-9-26 19:29
   这个PK还是免了,重播大提琴的像真度有标准吗?更何况采用何种形式PK也是个大问题,假如采用同一曲目录音盲听,系统不同,环境不同,有意义吗?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6 21:41
点评
醉隹音
你连有什么音箱播大提琴声音好过太斗都说不出来,又凭什么说太斗播得不好呢?  发表于 7 小时前

MJL988
难听。  发表于 3 小时前

把声音录了放上来,让大家评判一下,不要光说不练。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6 22:28
斗嘴没有用啊!谁家的陶瓷好?谁家的天朗好?谁家的XX好?既然说好肯定是调得几近完美了,那就拿录音上来,播同一版碟,是龙是虫等大家评评!拿不出来的,严重怀疑顺口开河或人云亦云!有录音有真相!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6 22:39
本帖最后由 circle 于 2015-9-26 22:44 编辑

MJL988
没有什么参考的价值了。  发表于 26 秒前
MJL988
LP变成这样的声音,还是LP的声音吗? 有条件的话,家访比较好,交流也是面对面,客观,真实。 MP3不能反映音乐的本来面目,是一种妥协,没有办法的办法。加上每个人录音设备的差异,离原来的音乐十万八千里了,  发表于 51 秒前
醉隹音
置叻你啦,你的最好,别人的都比不上你的,好野,掌声!  发表于 24 分钟前

只靠点泙说活,本身就有失光明磊落喽。
既然嫌MP3不行,那你也没必要来这,这里本来就是用它来评。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6 22:42
是吗?LP转成MP3,,损失了多少细节,难道这一点你还没有听出来?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6 22:52
不否认你听LP能听出很多细节,但是我想问一下你,LP转成MP3,它会改变立体声的模式吗?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6 22:58
也不要小看MP3吧!录得好的mp3用于判断系统已经称职!就如我们网上参加中国摄影家协会的很多比赛展示也是发的压缩为1/8的jpg格式的图片,没有发原图raw上网参评的,因为评委先看你的大概8成的效果的感觉,大架构都不对的根本不用你送raw原图去,已经否掉你了!同理,同一录音设备(如好点同用sony D100,差点同用苹果6)如果大家传的mp3,如果A的mp3效果好于B的mp3,那么A的24192WAV也一样好过B的24192WAV,最后还有争议才传24192WAV!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6 23:03
在同一个平台上PK,当然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大家都用SONY  D100.最好是能够说明一下使用的是什么录音设备。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6 23:06
circle 发表于 2015-9-26 22:52
不否认你听LP能听出很多细节,但是我想问一下你,LP转成MP3,它会改变立体声的模式吗?

当然不会。但是,你喜欢这样的声音吗?好听吗?大家接受吗?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6 23:07
本帖最后由 circle 于 2015-9-26 23:09 编辑

承认MP3是立体声了?
这就证明它转录没问题。
还是把你的录音放上来,让大家评判一下。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6 23:08
个人以为峰哥的录音是不错的,虽然也是MP3,大家可以比较比较。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6 23:12
我曾经在某大烧的系统无意中播了一段老郭家LP 录的MP3(因为我的sony D100录音设成双录模式的,即是同一次录音生成一个24192WAV和一个320K  mp3),同场比较一张正版CD同一曲目,众人皆说MP3比CD好,我后来过去设备一看,播的是MP3,还不是wav!!!我说这个真实的例子不是说MP3真的好过CD,而是:好的MP3用来判断系统比较系统还算称职够用且方便!当然如果云存储有1000G的话我会传24192WAV的。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6 23:26
百线生 发表于 2015-9-26 23:12
我曾经在某大烧的系统无意中播了一段老郭家LP 录的MP3(因为我的sony D100录音设成双录模式的,即是同一次 ...

如果有SONY D100之类的录音设备,当然要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炫耀一下。
真正要像老郭兄一样平衡自然的声音,MP3,CD,都好听。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5-9-26 23:37
点评
MJL988
前提是好的MP3.什么时候有了SONY D100,录下来让各位大烧口水一下,哈哈!手机录音,就免了吧。  发表于 11 分钟前

你可以选择不听,就如你认为你在LP中能听出比MP3细节多一样,没人强迫你。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5-9-26 23:50
circle 发表于 2015-9-26 23:37
点评
MJL988
前提是好的MP3.什么时候有了SONY D100,录下来让各位大烧口水一下,哈哈!手机录音,就免了 ...

在现有条件下,模拟录音远远好于数码录音,这也是LP复兴的基础。MP3好处是方便简单,其他就没有什么是LP的对手了,手机录下来的MP3,基本上无视。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7 01:44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27 02:26 编辑

      大概很多人没有认真接触过SONY D100数码录音机,觉得跟普通的录音笔差不多,或者其他牌子的是,又或者之前的D50可能是,但是这次SONY动了真格,做了一台极高素质的便携数码录音机,并且是作为Hi-Res AUDIO标签的第一部设备,可想到它的用心良苦与寄望-----希望值此再续40年前walkman的辉煌!听听下面这段现场录音,再下结论它是否可以够资格录你家的系统吧!(注意:最好用HD600以上的·耳机,用耳放或下载到SONY D100连耳机直放)
[attach]117835[/attach]

[attach]117836[/attach]

[attach]117837[/attach]

[attach]117838[/attach]

[attach]117839[/attach]

[attach]117834[/attach]





个人觉得效果甚至超过很多录音版本一般的梁祝CD了,当然是24192wav的时候,呵呵!

排练梁祝现场录音

http://pan.baidu.com/s/1sjl6YBF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7 02:11
严重建议阿明下载到sony D100再用HD650听!
作者: 自文    时间: 2015-9-27 02:32
24/192其实占不了多少空间,MP3打虎头打得太多,容易变味。
回放系统也是一个问题,用回D100播放是最准确的。
作者: 32168    时间: 2015-9-27 02:34
自文 发表于 2015-9-27 02:32
24/192其实占不了多少空间,MP3打虎头打得太多,容易变味。
回放系统也是一个问题,用回D100播放是最准确 ...

暂且不论MP3压缩导致信息量的丢掉,听过Sony D100与Nagra LB,同样是数码录音机,两者的录音差异还是颇大,有点像数码与模拟的区别,这里仅是个人听感,未必客观。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7 12:23
点评 阿明 我觉得D100直推HD650这样的大耳机有点吃力,我一般是用Macbook Pro本本加Foobar软件、HD650来重放录音。  发表于 3 小时前 IP:115.237.68.135:23759 删除 .

加了英国CHORD  HUGO  TT解码兼耳放,效果和推力很好!
作者: jogo    时间: 2015-9-27 13:07
建议DG,DECCA这些公司应该把设备部的人全炒掉,然后人手一部D100上场即可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7 13:28
本帖最后由 百线生 于 2015-9-27 13:54 编辑
jogo 发表于 2015-9-27 13:07
建议DG,DECCA这些公司应该把设备部的人全炒掉,然后人手一部D100上场即可


不要误导!!!看清楚我的点评是有针对性的!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5-9-27 13:33
请理解我的本意:SONY D100官方标注可以用于专业音乐会和录音室,不是普通苹果手机可比,而且实际录出来的效果也是实实在在的,对付现场大交响的动态也可以的话对付烧友家的系统录音是应该问题不大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