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魔都一日游记 [打印本页]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31
标题: 魔都一日游记
国庆假期,各大景区人山人海,本想就这么宅在家里舒服的过几天,哪知上海老友贝多芬说有兴趣去几个烧友家听听玩玩么?这种即放松又休闲的好事岂能放过,立刻定了车票奔赴“魔都”,还好到魔都的一路上人并不多,1个半小时的车程很快就到了,出了车站,上海非著名烧友“一丁大师”已经开着车在站台等候多时了,之前就和一丁大师在网上有多次交流,所以见面毫无陌生感!打个招呼,上车出发,奔赴此行第一站“一丁大师”家。。。。。。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34
大师开车很快,半个多小时车程就到了,一丁大师家周边很安静,完全没有魔都那种喧闹感,环境很好!进门就看到一台大三角钢琴,我以为是KAWAI SK系列,结果求证后才知道是KAWAI旗舰,EX演奏会用九尺钢琴,也是世界三大演奏会钢琴,有这种琴声作伴,音响素质一定不会差。到了楼上独立视听室,推开门就看到了系统全貌

[attach]118494[/attach]

进门第一感觉就是“冷”,原来主人已经提前将冷气开启,保持一个听音最舒适的温度,并且进行了空气净化,这些细节可以看出主人对欣赏音乐的严谨态度,这方面让我想到了日本立体声杂志家访的那些“唱片演奏家”

先说说系统的组成

[attach]118488[/attach]

音源是日本 Esoteric K03 SACD机

[attach]118489[/attach]

[attach]118490[/attach]

功放是美国BAT的旗舰前级+VK655MSE后级

[attach]118493[/attach]

[attach]118492[/attach]

音箱是B&W 40周年

[attach]118491[/attach]

附件线材也均为一些大牌制品,就不细说了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36
器材了解清楚后,主人便开始放碟,先后播放了小提琴奏鸣曲、钢琴独奏、大提琴、交响乐,因为主人平日不听流行及爵士,所以这类音乐唱片都没有涉及。几种类型音乐听完后,这套系统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全频的致密感、微动态的揭示能力,信息量的充足,平时在唱片中听不到或者注意不到的细节都可以在这套系统中完全揭示出来,乐器的形体感扎实饱满,交响大动态时全频的稳定性极佳!对于这对两分频7寸中低音单元的小落地来说,那种低频的扎实权威感也算“惊艳”的表现,并且毫无拖泥带水。当然,这套系统表现并不是完美,弦乐部齐奏高把位时能量感过强,极高频的音色有点干,另外表现极低频时那种氛围感的缺失也会造成整个听感上的不平衡,关于这几个问题我和主人都进行了交流探讨,分析可能的原因,第一可能是ESOTERIC音源素质非常高但气质上还有所欠缺;第二就是B&W40周年毕竟是一对两分频小落地箱,物理限制在那,承载不了如此丰富的信息量;第三可能是空间环境问题,没有足够的呼吸空间;这些问题主人已经都在规划改善,瑕不掩瑜,相信通过调整,这将会是一套具有参考意义的系统,也是一套非常好的“唱片演奏”系统。

[attach]118500[/attach]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47
听完“一丁大师”的系统,时间也不早了,立刻驱车与等候多时的两位神秘朋友汇合。这两位神秘朋友一位就是老朋友“贝多芬”,另外一位就是网友“可爱多”,为了兼顾下午的行程,贝多芬特别安排在上海发烧圣地“丽影音响广场”附近解决午饭问题

[attach]118501[/attach]

题外话,这家餐厅的德国烤肠味道真不错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50
吃完午饭,直奔丽影,开始进入正题!首先贝多芬带我们到了2楼百宝仕、麦乐迪、思奔达专卖店,店主人称“老陈”,是个非常谦逊和蔼的长辈,一进门就招呼我们做下听听系统。

[attach]118505[/attach]

店面外观

[attach]118507[/attach]

播放系统全景

说说当时演示系统的构成

[attach]118502[/attach]

音源是丹麦王子B-410

[attach]118504[/attach]

功放是麦乐迪SP3纪念版

[attach]118503[/attach]

箱子是思奔达S3/5R2 小书架箱

坐下来听了两首曲子,声音出乎意外的舒服,这套系统让人完全不会去注意什么细节分析力,就这样轻松的听着音乐,声场动态都是那么的自然,不过当时播放的小编制室内乐,店主老陈也很客观的说钢琴这类高密度高瞬态的音乐并不是这套系统的特长。想想也是,这套并不贵价的小系统,去苛求那些所谓的全面性不是自寻烦恼么?

临走时看到店内细致而用心的点缀,这种自然的生活气息与思奔达表现出来的音乐感觉是多么的和谐统一,似乎这些器材也褪去了外表那种冰冷机械感

[attach]118508[/attach]

[attach]118506[/attach]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53
下面来到了上海滩很有名的高伯伯店里,高伯伯主要代理雨后初晴、瑟顿、Manley胆机,一到店里,高伯伯也是很客气的招呼坐下随便听听,现场正在开声播放的是一套瑟顿的CD+小甲类合并机推雨后初晴的超五,这套组合也算公认的优秀搭配之一。现场播放着一段女高音,一位烧友指出高频段有些齿音,高伯伯立刻调整了两侧一次反射点的扩散板果然齿音改善了很多,看来高伯伯这个调声高手不是浪得虚名。我的感觉这套系统分析力要比之前听到的思奔达好,但似乎并没有那套小系统耐听

[attach]118509[/attach]

[attach]118510[/attach]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54
本帖最后由 wilson 于 2015-10-11 18:48 编辑

离开高伯伯店,就去了极品和威达在上海的展示厅,里面陈列着不少“高端”器材,正好开声的系统是全套Boulder推威信Sasha 2,坐下来听听,这时店里老板和伙计好像正好在打包发货也没搭理我们,现场音量开得比较小,由于很想听听这套“参考”系统实际效果如何,同行的可爱多向店主提出是否可以播放自己带来的碟,店主很干脆的回答不行!然后又低头开始做事了,好像我们完全不存在,我非常纳闷现在还有如此商家?是觉得我们不会买,所以根本不愿意搭理?同样的情况,在威虹那是想听什么都可以,即使你明确表示不会购买,老周一样很客气的说没事随便听听,怪不得江浙沪高端烧友大部分都是老周的顾客,同样是花钱顾客难道还要看商家的脸色?在现如今商业如此发达的社会,这样做生意,我也只能呵呵了。。。出门后,我还与同行的贝多芬询问,是不是店主不在伙计不敢做主,贝多芬很肯定的说刚才那位拒绝的就是店主,人称“阿辉”

[attach]118511[/attach]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55
带着并不是很愉快的心情,到了隔壁ELAC、SIMAUDIO代理店,进去发现并没有开声,和店主提出想听听木皮版ELAC407,立刻答应搬箱子开声,前端用了全套SIMAUDIO,CD没细看,但功放是目前SIM的顶级合并机700I。几曲听完,发现新款的ELAC和几年前听的感觉不同,声音更加厚实稳定,全频流畅感非常好,以前那种高频与中低频脱节的感觉也荡然无存,整体进步很大,这让同行的“一丁大师”也很吃惊,立刻拉着店主了解详情,几番询问后对ELAC的旗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道下次去“一丁大师”家喇叭是否会变为ELAC旗舰

[attach]118512[/attach]
作者: F18    时间: 2015-10-11 17:58
拍的好,写的也好,优缺点都说,很有价值。
我觉得环境器材应该没问题,再挪挪看,高音干应该能搞定。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17:59
丽影的最后一站去了一楼的名线屋,名线屋估计是上海卖品牌线材最多的店铺,进了店铺各类线材琳琅满目,当然现在也开始涉足硬件器材的销售。进屋就看到了满面笑容的店主肖老板,招呼我们坐下随便听听,演示的系统是歌匠CD One+Jeff Rowland 前后级推美国 Avalon Indra ,这套系统外观富丽堂皇绝对赚足眼球,不过声音似乎并没有外观那么漂亮

[attach]118518[/attach]

肖老板似乎也看出了我们的疑惑,现场换起线来,换上一对银彩双皇冠,声音果然有明显提升,难道为了演示线材效果店主故意将系统调整的并不完美?

[attach]118517[/attach]

[attach]118513[/attach]

[attach]118514[/attach]

仔细看了试听室,声学处理也算挺讲究,但最终效果并不能让人满意

[attach]118515[/attach]

[attach]118516[/attach]
作者: xmu    时间: 2015-10-11 17:59
错失沙发!

作者: 爱生活爱音响    时间: 2015-10-11 18:23
好文好照片,继续!
作者: tty123    时间: 2015-10-11 18:24
不错!图文共赏,分析客观到位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20:08
离开丽影广场,就直奔今天最后一站网友“可爱多”的家中,一进门就看到书房一侧摆放着满满的CD和黑胶唱片,由此可见可爱多并不是单纯的硬件发烧友,也是一位“收藏”颇丰的软件发烧友并且还是CD黑胶双修!

[attach]118531[/attach]

[attach]118532[/attach]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20:15
进入可爱多家中的听音室,全套器材整齐的摆放在一侧,这个听音室面积并不大,但收拾的很整齐。照例先介绍下系统构成

[attach]118537[/attach]

系统全景

[attach]118535[/attach]

SACD选用了英国dCS Puccini

[attach]118538[/attach]

另外购买的Puccini 外置时钟

[attach]118536[/attach]

黑胶是宝碟 Xtension 12 LP 黑胶唱机+高度风 EQA-999 MkII 唱放+高度风 Cadenza Black 华彩黑唱头

[attach]118533[/attach]

功放是美国Jeff Rowland  CONTINUUM S2 合并机

[attach]118534[/attach]

箱子是B&W 805D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20:17
正式听音,主人每放一张碟片都要经过两台机器的消除静电处理,首先通过AR音神消磁器处理,再用古河消磁器处理后才正式播放!这种极致的做法我第一次遇见,对主人这种庄严的仪式感充满了敬意,这应该也是一位严谨“唱片演奏家”必备的素质吧!

[attach]118540[/attach]

AR消磁器

[attach]118539[/attach]

古河消磁器

接下来听了好多张SACD,室内乐、钢琴独奏、小提琴、交响乐各种风格类型基本都试了,整体感觉这是一套有文化、有气质、有内涵、有动态、有细节的五有系统!舞台感非常自然真实,声音舒展优雅,长时间聆听毫无压迫感,并且其间尝试扭大音量放了TUTTI中的第11首艾斯基尔,动态之大舞台感之稳定让人惊叹!无法想象是这么一对小书架发出的声音。另外主人还特别放了张学友的流行人声,人声口型定位纹丝不动,像真度极高,歌神的演唱也让人动容。后来更换黑胶唱机对比DCS的SACD,黑胶还是有它独特的魔力,声音更温润自然,不过现场同一版本对比似乎SACD的瞬态及冲击力更大些,互有胜负,谁都没有绝对的优势取代对方。如果非要找缺点,可能这套系统的绝对分析力,微动态的表现力还是有所欠缺,限于箱体物理天限极低频也缺失,这几乎都是吹毛求疵在寻找缺点,按照绝大部分人的常规要求来看这套组合的表现接近“完美”,套用上海人常用的俗语来形容这套系统的表现是“有腔调的壮美之声”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20:23
这套系统的听感让我重新审视系统的构成,所有的大件器材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没想到组合在一起有如此“惊人”的表现,和主人一番细聊,原来还有玄机!为了系统的好声,“可爱多”可谓费尽心机,这套系统除了传统的三大件外,小到一个避震钉大到线材摆位都是历经多次对比调整,才有了今天这种效果。下面就介绍下这套系统的第四大件“线材附件”

[attach]118541[/attach]

器材架选用了Foundation制品

[attach]118542[/attach]

喇叭脚架也选用了Foundation制品,脚架下面又使用了木内和夫的避震钉,木内避震钉下还有TAOC避震板

[attach]118543[/attach]

电源处理器选用了美国Audience  aR6,另外全套系统都通过音乐农夫Silver TellUs 銀版大地盒做接地处理

[attach]118546[/attach]

信号线选用了超时空25周年纪念版平衡线

[attach]118547[/attach]

电源线SACD机使用银彩Double crown双皇冠,时钟使用银彩 Ruby  hill 电源线,黑胶使用了银彩 Ruby Mountain II 电源线,功放以及电处均选用天仙配PLMM

[attach]118545[/attach]

喇叭线选用晶彩Dreamline Plus梦幻

[attach]118544[/attach]

喇叭跳线也是超时空旗舰

部分线材下面MUSIC TOOLS Spike-Hull 红鞋子脚钉以及卡达斯神木做避震处理

[attach]118548[/attach]

听音位置正中的AR舒曼波发生器

这么一系列附件我粗略的计算下,总价已经不低于三大件器材的总和,也就是俗称的“酱油贵过鸡”,我和主人针对这个问题也进行了探讨,是不是把投资如此巨大的附件线材费用转向传统三大件器材更为合理呢?主人非常无奈的说,其实他也想省钱,之前也借过更为高端的前后级以及音源回来试过,对系统的改善程度反而没有某些线材附件来的正面、明显,为了达到心中的“理想之声”不得不狠心购买如此高昂的周边附件!而限于空间环境问题,使用更为庞大的音箱似乎并不现实,所以音箱一直没折腾,另外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看看这对箱子最终潜力有多大。为了调整自己的系统,经常早早睡觉,半夜起来在供电最佳、环境噪音最低的时候进行细致的调整。这番交流后,我更加佩服眼前这位看似普通的音响爱好者,以前看日本立体声杂志那些究极“唱片演奏家”竟然在生活中看到了实例,这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音响玩家!无关金钱,只是一种信仰、一种精神。。。。。。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1 20:25
本帖最后由 wilson 于 2015-10-12 20:26 编辑

结束了“可爱多”网友的家访,我也踏上了归程,在回来的火车上回顾了一天的收获,有惊喜有失望,人生不也是如此么?无论当下是成功亦或是失败,都将迎来明日的曙光,抬头向前,明天一定会更好

最后对一天的音响之旅做下个人回顾总结:

最佳系统音质奖:网友“可爱多”系统

最佳声音素质奖:网友“一丁大师”系统

最佳性价比奖:老陈店铺的“思奔达”系统

最佳进步奖:杰音汇的“意力”系统
作者: xmu    时间: 2015-10-11 20:30
网友“一丁大师”系统的音源以及箱子尚有不小进步空间
作者: 悠悠狂想    时间: 2015-10-11 20:51
“可爱多”兄的线材等周边确定够牛!
作者: maurice    时间: 2015-10-11 21:41
楼主这一天收货颇丰
作者: 明月照大江    时间: 2015-10-12 00:00
可爱多兄的系统可能银彩电源线用的有点多了,换一条更精准的线给时钟,也许会有惊喜,不是银彩不好,太多了可能有点问题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5-10-12 00:02
好文,干脆利落的点评,赞一个!文中所提Beethoven应该是我熟悉的哥们!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5-10-12 07:15
本帖最后由 konoyaro 于 2015-10-12 08:32 编辑

不错!再来!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5-10-12 09:50
与可爱多交往很多年了,看着他一步步走过来,一步步踏入“深渊”;可爱多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很认真的人,音箱系统只是映射出了他的优点。
作者: wilson    时间: 2015-10-12 10:01
是的,通过他的言行看得出是个非常追求完美的人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5-10-12 12:08
拍的好,继续
作者: 阳光枫林    时间: 2015-10-12 13:18
时钟都要用Ruby Hill,太奢侈了
Ruby Mountain II的价格快赶上唱放了
作者: nld    时间: 2015-10-12 13:22
本帖最后由 nld 于 2023-1-11 00:07 编辑

.
作者: 北方港城    时间: 2015-10-12 16:54
照片拍的非常好,和贝多芬有的一比。
作者: CLH2012    时间: 2015-10-12 18:23
照片好靓!
作者: andra    时间: 2015-10-12 20:00
摄影水平一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13 07:33
发烧有时是很难解释的。以前经常去深圳必达音响行玩,认识一个发烧友,他极其喜欢B&W805,每次805推出新款,他都要升级。为了玩好805.他是无所不用其极,搭配的功放和音源要超出805很多。有一次我问他,把这么多金钱花在音响上,有没有压力。他说没有的,因为他哥哥出国了,留下一个工厂让他打理,钱不是问题。我又问他为什么不买其他更高级的音箱,他说他就是喜欢805.
其实B&W的805市场主要在日本,日本人非常喜欢B&W,因为日本一般房子都比较小,因此805在日本很受欢迎。805经常升级改款,据说也是英国B&W公司为了照顾日本的烧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13 10:32
6nklcgga 发表于 2015-10-13 08:09
含蓄啊。

兄台想到哪里去了。
我也很喜欢B&W的,602和804都用过。B&W这个牌子,没有特别明显的优点,但综合各方面,它的实力就很强。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5-10-13 11:09
应该多发这类游记,现在家访记没有了,是一损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13 13:16
乐林合并机推805一直都是比较经典的搭配,比驾驶和马兰士都要好。还有一个经典搭配就是Krell500I。Krell500I比Krell300I要好很多。Krell300I声音要粗一些,推力也要差一些。因此Krell500I就比较理想了,特点是声音真实,轻松。

我前面提到那位发烧友曾经用乐林后级推805,但感觉低音还是多了,且感觉控制力过强了。因此,他也是用乐林合并机来推805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13 16:21
B&W以前也有功放牌子,叫优雅,那个时期都是生产一些功率不大的功放。B&W以前也经常和音乐传真搭配。后来B&W购买了加拿大驾驶,有几位马克的设计师也跳巢来到驾驶(因为B&W很有钱),驾驶也开始针对B&W的音箱设计HIEnd功放。从B&W音箱的搭配来说。驾驶是很保险的,但不一定就是最佳的。日本人喜欢用马兰士搭配,也不是最佳的方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0-13 16:52
是的,这个功放推小箱子不错。不过这个功放与那些功放名厂的产品比较还是有差距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