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经典电影音乐top100推荐 [打印本页]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 23:39
标题: 经典电影音乐top100推荐
电影音乐作为当今音乐的一大门类,在现代音乐中的地位不仅日益重要,而且发展迅猛,电影音乐迷也越来越多。
本贴希望总结100部经典的电影配乐,和电影音乐迷共乐,也希望更多的人喜欢电影音乐。由于好的电影音乐数不胜数,所以有所遗漏也实数正常,还望见谅。
由于考虑到电影的经典与作曲家,所以一些更为优秀和迷人的原声将会出现在我的另一个清单中,敬请期待。
顺便发小美女照片一张,偶家小格格,呵呵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 23:40
01. 辛德勒的名单   作曲:John Williams

John Williams并不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配乐大师,但这部电影却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配乐。作为犹太人的斯皮尔伯格拍出了这部堪称伟大的电影,而John Williams也为之配上了堪称伟大的配乐。
如歌如泣的音乐流出来的时候,不仅仅让人为犹太民族的不幸悲伤不已,而音乐中饱含的人性的光辉又让人忍不住反思这场悲剧。John Williams大部分配乐是华丽、壮美的管乐为主,表现大型管弦乐队的气势。而《辛德勒的名单》却是是柔美的弦乐为主,辅以人声。最终使这部如交响诗一般动人的配乐成为配乐史上的经典,并使其达到了古典音乐的高度。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100638,2100640,_235_25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转:1994年,《辛德勒的名单》获得了第66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最佳原创音乐七项大奖,然而它的伟大并不在于这几个奥斯卡,而在于它以全新的角度重现了一段悲惨的历史,传达了一种伟大而高尚的精神。这部长达3小时15分的电影,展示了二战期间,犹太人所遭受的血腥屠杀、非人迫害,让人们记住了些什么;更主要的是,它叙述了一个德国纳粹因良心发现而耗尽家财保护了1100多名犹太人的故事,传达了一种拯救和感恩的精神。

这部电影中扣人心弦的音乐同样成了原声音乐里的经典。长达3小时15分的电影有14段、总长为六十多分钟的配乐,便构成了这张原声大碟。配乐的作曲为John Williams,一位曾获得过五次奥斯卡奖、十八次格莱美奖、三次金球奖的作曲家,《侏罗纪公园》《星球大战》《拯救大兵瑞恩》等影片的配乐便出自他手。在《辛德勒的名单》中,John Williams 采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创作手法,不再以景,而是以情入乐,采取浪漫乐派的传统写法,用柔和简练的旋律将影片所要表达的一个民族复杂而沉重的内心世界表现的淋漓尽致。在加上画面、情节的配合,套句俗话说——很煽情。

配乐中有着许多小提琴独奏的乐段,演奏者是举世闻名的小提琴大师——Itzhak Perlman,一名犹太人,由他来演绎这样一部电影的配乐自是最合适不过。钢琴部分由则作曲家亲自上阵,同时还有合唱团的声音。

还值得一提的是这张唱片的封面,一只有力的**的大手紧紧地拽住了小红袖子里伸出来的孩子的小手,拯救的主题就这样简单而又震撼的表现出来了。袖子的红色是整个画面中唯一的彩色,特别显眼,我想这或许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画面的背景则是“老式打字机透过一条仿佛浸染过鲜血的色带打出的名单...........”——辛德勒的名单。总而言之,这是一张悲伤但又不只是悲伤的音乐,若能配合电影,可以让你感受到更多。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 23:41
02. 星球大战  作曲:John Williams

这部电影配乐是部传奇!从这部配乐开始,管弦乐华丽的配乐方式重新成为大片的配乐主流,而在此之前,流行、电子啥的取代了管弦乐。当屏幕变暗,华丽的管乐主题响起,全场的观众随之心潮澎湃,不管视觉、听觉都得到极大的冲击。
在电影中,音乐甚至很大程度上取代了台词成为叙事的主体,威廉姆斯使用了瓦格纳的主导动机的方式,在电影中的音乐如同瓦格纳的歌剧一样几乎未曾停息,对情节的发展、主角的心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六部星战的配乐,可以说是电影史上最经典的配乐。气象万千、高潮迭起,将影片中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战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
推荐买前传3的配乐,里面有张DVD,所有重要的星战主题全有,而且配合电影中精彩的画面,更过瘾。给大家选的是我最喜欢的两个主题: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130910,2130912,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史上无人能出其右的科幻巨片配乐,罕见地运用交响乐的方式,将波澜壮阔、气象万千的电影画面描绘得栩栩如生,荣获葛莱美音乐大奖和奥斯卡奖


很少有这样一部电影,有如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那样辉煌壮阔:曾获奥斯卡六项大奖的科幻经典,被称为“继廖西开辟红海之后最为壮丽的120分钟”,创下了空前的票房纪录;也很少有这样一部电影的配乐,有如约翰·威廉姆斯的《星球大战》配乐一样永留青史:罕见地以交响乐为电影配乐,气象万千、高潮迭起,将影片中波澜壮阔的太空场景和星斗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原声大碟在短时间内热销四百万张,威廉姆斯也因此获得了三项葛莱美音乐大奖和奥斯卡奖。
尽管先前已有两个《星球大战》正式的原声带版本,但此1997年为配合《星球大战》三部曲重新上映而全新编辑包装再度发行的特别版,却是最完整、最正宗、最出色的版本。它收录了更完整的音乐内容,包括早先的未发行的部分以及新增的部分,由威廉姆斯亲自指挥伦敦交响乐团演出;它的文字资料也更完美,制作也更精致;它更以最新的电子数位录音方式重新录制,将带给您空前的清晰与高保真的听觉经验。
乐声高扬低徊之间,一个浩瀚的星际、一场英雄的礼赞就这样真实地呈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2-3 07:22
杰兄:你的女儿很漂亮,我也有个女儿,不过比你的女儿大很多了,有空来我家玩吧。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5-12-3 08:29
看文字,长老应该有两个孩子。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08:52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15-12-3 08:57 编辑


偶家还有一位超级小小美女,呵呵
两回老友好!一位挂着基点版主的名却从来不去坐坐,一位签名整错了,都该打PP!
对了,基点网站地址已变过了。现在是:
club.mydcentre.com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08:59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15-12-3 09:01 编辑

"shinelb 发表于 2015-12-3 07:22
杰兄:你的女儿很漂亮,我也有个女儿,不过比你的女儿大很多了,有空来我家玩吧。"

话说,你该减肥了,再长下去,就不是版主而是板猪了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09:07
03. 超人   作曲:John Williams

这部电影极其经典,开创了好莱坞知名的“超人”系列,甚至可以认为后来的什么“蜘蛛侠”、“蝙蝠侠”之类的超能英雄都源于此。John Williams也为超人配上了雄纠纠,气昂昂,反穿上红内裤的超人进行曲,并在片头时用仿理查.施特劳斯的《查拉如斯特拉如是说》的头一段作引子。整部序和主题听起来极为雄壮威武,让人不仅热血沸腾,恨不得脱掉外衣,反穿内裤,上天入地,救美除恶。但实际上还是只能像超人没变身之前一样,夹起尾巴作屌丝,哈哈!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69549733,_235_25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PS. 由于虾米的原因,无法试听,可惜!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09:08
04. 拯救大兵瑞恩  作曲:John Williams

《拯救大兵瑞恩》算是让中国影迷开了眼界“原来战争片还可以这样拍”,尤其是前面15分钟的内容看得人心惊肉跳,那真是个惨烈了得。或许一堆卫道士会跳起来指责太过于“血腥”、“暴力”。但实际上,那种美化战争,让人以为打仗就是指挥官喊一嗓子“同志们,为了新中国,冲啊!”就取得胜利了,死人就是和身倒下去,即不流血,又温柔平静。后者才是真正的反人道的和骨子里暴力的!而像《拯救大兵瑞恩》这种电影才是真正的反战片,它让人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血腥,以及反人道,虽然片中已经作了一定的处理了。后面拍的《硫磺岛的来信》、《父辈的旗帜》走得更远,而《太平洋战争》则更为真实可信。
任何打着不管是任何“统一”、“保卫”之类的高尚口号挑起战争的人或ZF都是邪恶和无耻的,任何美化战争,让你以为战争就是大家一拥而上就胜利了的人都是可耻和卑劣的!可惜的是,在和平年代的现在,在网络暴力的统治下,一堆无聊的小青年成天喊打喊杀,以为战争就是场游戏似的,不仅无知,而且可笑!
打住,扯远了!《拯救大兵瑞恩》的配乐并不像很多战争片一样流于对战争场面的描述,或像某些垃圾战争片一样为战争唱赞歌(虽然美国参加这方是正义的),而是注意对人性的描写,对战争中受伤的心灵的抚慰。低沉内省的音乐融于电影中,不起眼却让人随时能感受到。单听也能让人感慨不已!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129490,2129492,_235_24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09:10
05. 哈利.波特系列1-3  作曲:John Williams

在刚看哈利波特电影时,虽然觉得这个配乐不错,但仍未将其视为John Williams的代表作,毕竟,他的大作太多了。但哈利.波特七部看下来,John Williams前面部的配乐就显得特别重要了。不仅仅是那个知名的主题,而且还包括一系列的动机。这三部配乐的高水平也使得后面的几部制片方找的配乐家都是高水准,并共同谱写了整个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高水平配乐。在最近十年来的系列电影中,哈利.波特系列的配乐绝对可以列入一绝。其中前面部尤为重要。
由轻松、色彩绚丽而迷人的哈利波特主题开始,中间一系列重要的主题构成了整个哈利.波利电影极重要的角色,配乐在里面不仅仅是渲染了片中或虚幻或真实的魔法世界,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的内心刻画起了关键作用。并使得这个系列的电影也同样成为一个经典。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130815,2130825,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行板123    时间: 2015-12-3 17:21
[attach]122702[/attach]  没得说,首选《燃情岁月》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20:51
行板123 发表于 2015-12-3 17:21
没得说,首选《燃情岁月》

这个我也喜欢!很快很快!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20:53
06. 美国往事  作曲:Ennio Morricone

为这部史诗般的电影配的这个如梦如幻的配乐是我的最爱之一,我毫无保留的喜欢这部电影中的音乐,让之无愧配乐史上最经典的作品,甚至超越了《辛德勒的名单》。排萧奏出那个忧伤怀旧的主题时,似乎让人不仅经历了主人翁一生的坎坷,自己难忘的青葱岁月的往事也历历在目。
电影是著名大师莱翁的最后一部作品,但剪成2小时版后惨不忍睹,多处硬伤,票房不佳。至到后来的双DVD导演剪辑版出来后,才让人不仅感叹!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成长的苦涩,都融入片中,和音乐一起,让人回味无穷!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598120,3598122,3598123,_235_3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以拍摄意大利西部片成名的意大利籍导演塞吉欧里昂,带领观众横跨四十余年,以纽约的犹太社区为背景,叙述四个从小一起长大的童年玩伴之间纠葛的恩怨情仇。金奖影帝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饰演面条,是四位主要人物中的主角,本片以艾隆索与其伙伴的犯罪生涯为主轴,是一部描写友谊与对立、忠诚和背叛等人性冲突的黑帮史诗电影,时代背景跨越经济大恐慌、禁酒令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美国史上的重要大事。 演技派演员詹姆斯 伍兹(James Woods)也在片中出饰一角;本片当年曾入围金球奖最佳导演,而曾为多部脍炙人口的电影配乐,堪称意大利国宝级大师的颜尼欧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也以本片获得金球奖的最佳原著音乐提名,颜尼欧以忧伤怀旧的配乐,将观众带回多年前纽约的犹太人区,重温昔日风情.
音乐在缓慢的节奏中展现出的是时代的变迁,人岁月的流逝,在饱尽风雨之后的一种外表上的宁静和内心里的动荡。她没有多少大气磅礴的气势,但在绵绵中透露出人间的种种风云变更,那流淌不息的音乐像是一位经历了各种世态炎凉的老人回顾着自己所走过的坎坷一生,充满了悲凉与孤寂。
Ennio Morricone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音乐对心理的的启示作用,每一个跳动着的音符都蕴藏着一种生命趋向,让你漫步于生命的巷道中,朝着深巷里那无边的尽头走去,虽然天空是一片晴朗,虽然生活仍在继续,但这路没有尽头,只有无尽的彷徨和对生命的迷惑,这恰与影片中几位主角的生存状态相吻合,他们是混迹于世间,但没有任何的结果,在最后只是曲终人散,以前曾经有过的辉煌现在已经不在,只能在残烛中萧萧地回忆着、回忆着...... 纯洁的少年时光在如流水般的音乐声中渐渐消逝掉....
作者: wangdao    时间: 2015-12-3 22:09
很好喜欢谢谢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23:16
07. 使命  作曲:Ennio Morricone

《使命》的音乐比电影好太多了,虽然电影也不失为一部相当不错的电影,故事很有意义,演员演技也好,就是制作上稍显粗糙。但《使命》的音乐没得说,主题圣洁而崇高,人声合唱、乐队、鼓声,合成一曲辉宏的交响诗。而其主题Gabriel's Oboe则因为婉转优扬而配上歌词,四处传唱。很多人都认为《使命》是EM的最好的配乐,获奖无数,可惜在竞争奥斯卡时,SB评委们为了显得奥斯卡有品味,故意把票给了另一部电影(这部电影也当选本Top 100,所以不说坏话)。那一届评委也当之无愧的入选“最SB奥斯卡评委”!不过,Ennio Morricone的获奥之路一直坎坷,终其一生没有一部配乐得到奥斯卡。到了最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最终给了他一个“终身成就奖”。如果我是莫瑞康尼,咱根本不会要,反正他奖太多了,根本不差这个奥斯卡最水的奖。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122539,2122541,_235_25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Morricone是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欧洲电影音乐家,而他所受到的推崇则是世界性的,在1955年开始为电影作曲.在一系列电影音乐之后,Morricone成为炙手可热的知名作曲家,电影配乐的邀约不断,同时Morricone的音乐产量也相当大,一年可以完成二十多部配乐作品,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四百多部电影配乐,作品的邀约也由意大利,欧洲,拓展到好莱坞,其中《四海兄弟》,《教会》,《铁面无私》与《新天堂乐园》都是在电影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经典之作,感动也启发了无数电影音乐的爱好者与创作者,除了以《天国之日》,《教会》,《豪情四海》,《铁面无私》等作品获得多次金像奖与金球奖提名之外,Morricone在各大影展与相关音乐奖上获得无数的肯定与殊荣,包括了1994年,他荣获美国society for Preservation of Film Music的终身成就奖,是唯一得到这个奖项的非美国电影音乐家,此外,在1999年威尼斯影展上,他也获终身成就金狮奖。
    电影根据1850年在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一个叫Guarani Indians 的地方所发生的史实而改编,叙述一名传教士深入荒原腹地传教的种种艰苦历程。罗兰·约菲导演的史诗式宗教冒险片,两位男主角形象虽有点典型化,内容也有点庞杂,但映象十分壮观,某些场面的摄影美得让人窒息,杰瑞米·艾恩斯与罗伯特·德尼罗的对手戏也十分精彩。最后葡萄牙与西班牙**因为殖民地冲突而在当地发生战争屠杀,结局十分悲怆。Ennio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其中唱诗班的铿锵有力的歌声应该是大家最为熟悉的旋律,无数次被用在各种电视节目上。
  Ennio Morricone为本片所创的主题音乐,被誉为他从乐数十年来的经典,甚至被誉为二十世纪电影原声的经典。原声碟中既有唱诗班似的旋律,又融入了中南美洲拉丁风格的曲调,也加入了一些原始部落的打击乐。全碟尤其是其中的Main Title显得无比崇高、圣洁。电影原声唱片同时也成为《CD圣经》推荐的内容。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 23:17
感谢支持!
作者: HD800    时间: 2015-12-4 09:02
很好的音乐!谢楼主!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4 10:58
08. 天堂电影院  作曲:Ennio Morricone

听着如此感伤而怀旧的配乐,人仿佛都醉了!电影看得让人感动,不仅仅反映了一个时代,也反映了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值得一看再看的电影!
音乐更是其中有机的一部分,完全融入电影中,随着电影一起,感动得人死去活来!听着这个音乐,似乎又回到了小时候……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122592,1771112389,_235_346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天堂电影院》的导演是擅长将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加以浪漫化新包装的吉赛贝.托纳多雷(Giuseppe Tornatore),本片是他夺得“戛纳影展评审团特别大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等多项大奖的代表作,可谓成绩斐然。本片以意大利西西里岛詹卡多村庄中一家电影院为故事舞台,描述小孩子多多与“天堂电影院”的放映师艾费多发展出来横跨数十年的一段忘年之交的感情,并旁及意大利人民对电影态度的感情变化,最后“天堂电影院”要拆卸了,大家回到小镇来给它送终。本片堪称是一封由影迷所写的“情书”,曾广泛引起全球电影爱好者的共鸣,今年更推出加长了40分钟的导演完整版重新推出上映,再版发行的原声带也由16首增加为17首。在这里更是收入了著名男高音Josh Groban为其配唱的主题歌曲!

为本片配乐的埃尼.莫里康(Ennio Morricone)出生于罗马,一家三代都是音乐爱好者。他在罗马近郊的圣塔西西里音乐学院主修和声及作曲,经过电视和剧场的实务经验后,于60年代进入电影界。因为替大学同学塞吉奥.李昂尼(Sergio Leone)执导的“意大利粉西部片”配乐而一举成名。近三十年,莫里康被尊称为“欧洲电影音乐领航者”, 配乐的影视作品超过300部。本片的配乐展示了他的深厚功力,情感浓厚感染力强。片中的爱情主题曲由其子安德立谱写,创下父子作曲家共同为一部电影创作的纪录。

这部电影配乐除了Ennio Morricone的作品外,其中的track 6.9.中的Love theme,是莫里克奈之子Andrea Morricone的作品,这首曲子是全片最感人的主题旋律.故事的背景是一个单纯保守的时代,那时候银幕上的每一段激情拥吻,男欢女爱都被当作洪水猛兽般的删除,但多多对此总是充满好奇,偷偷的从放映师阿佛列德那里留下许多这些被剪掉的”伤风败俗”的片段,后来一场大火夺走了阿佛列德的双眼,也夺走了新天堂戏院,戏院后来得以重建,失明的阿佛列德仍然继续他的工作,并且成为多多青涩少年时期的良师益友.长大**的多多离乡背景多年,事业有成,但感情仍旧十分飘泊,而且与家乡的人事物渐行渐远.许久不曾再重返家乡的多多一日接到家乡的来信,要他回去一趟,因为阿佛列德过世了,但留给他一样东西,于是多多再度回到阔别己久的故乡,乡音无改,但人事已非,连新天堂戏院也拆除了.阿佛列德留给多多的是一卷古老的影片,多多独自一人包下一间戏院放映,才发现这整卷影片正是他当时千方百计想要留下的每一个吻,当时每一部电影遗失了的激情与爱,在丧礼上不曾掉过眼泪的多多,独自一人在戏院中哭了起来,我想许多观众也是,这一首Love theme在无华的外表下,却描写出人性内心最深刻的感动与怀念,夹杂了惊喜与遗憾,追思与感慨,令人一时千头万绪,百感交集.

Maturity,Projection For Two的主题旋律可以说是少年多多的主题,同时也刻划了多多一段刻骨铭心的年少情深,只是这段感情终究没有结果,但是那一百个夜晚的痴心守候,那一个伴随着小雨落在脸上的吻,却从此在多多的心上烙印了下来,日后多多在感情上彷佛再也找不到停靠的港口.

Cinema Paradiso是新天堂戏院的主题,恬适淡雅,正如片名<天堂电影院>,平凡小镇的纯朴居民,在这里渡过无数美好的时光与令人怀念的岁月,就像一位忠实的朋友,静静的陪伴着小镇居民走过数十年的沧海桑田与悲欢离合,但在From American Sex Appeal To The First Fellini里,这个主题又变的愉悦甜美,轻松自在,彷佛看到一老一少在单车上怡然自得的身影,是很迷人的一段变奏曲.另一个较为小品的主题旋律Childhood and Manhood,质感自然简朴,十分甜美,平凡小镇虽然与世无争,却也生机勃勃,充满朝气.

Ennio Morricone以返璞归真的色调,结构单纯却真情至性的音乐配器与编曲,以四段不同质感却又相互呼应的主题,深刻的诠释出一股怀旧的思绪与情怀,除了戏院失火一段略嫌单调外,其余每一段音乐无不直探人心,余韵缠绵,悠然神往之间,依俙也勾起你生命中一些感动的时刻与温馨的片段,在你心中回荡不己.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4 11:01
09. 黄金三镖客  配乐:Ennio Morricone

Ennio Morricone的配乐风格就是很任性、随意,不像John Williams都是管弦乐,EM则是似乎在玩。什么样声音在他的手下就能变成电影的配乐,而且总是能让电影为之增色,并让你真心佩服和喜欢!但不管他怎么变,仍能让人听出他的特色,一听就知道是Ennio Morricone的配乐。
黄金三镖客的主题早已是西部电影配乐的经典,当然这部电影也是,他们一起影响了后面的大多此类电影!配乐是那么随意却让人印象深刻,拥有惊人的感染能力,一听难忘!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109713,2109732,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意大利西部片宗师瑟吉欧·莱昂内执导的镖客电影三部曲的完结篇,由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李.范.克里夫和伊莱.沃勒克分饰英文片名所指的好人、坏人和丑恶之人。三人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趁着政局混乱,打算谋夺一批属于南方**的财富,但每个人只知道一部分藏金的细节,必须联合起来才可以取得全部的钱,于是三人既互相利用又勾心斗角,产生不少有趣的笑料和张力十足的戏剧性对峙。本片制作严谨,气派十足,具有同类娱乐片所有吸引人的元素,主角的演出和颜尼欧莫利克奈的配乐均令人难忘。

恩尼奥·莫里康蒂的配乐水平毋须多言。该慢该快该强该弱都是恰到好处。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断中两次音乐音响的使用,一次是镜头15远景在吉他的弹拨中突然加入小号,音乐陡强,到镜头16远景间音乐又戛然而止,只听到萧索的风声和凄寒的鸦鸣,然后微弱的铃声和鼓声才重新响起。另一次是在急管繁弦中,伴随着镜头77“善”拔枪,一声清脆的枪响,重归寂静。这两处音乐的休止使音乐的“无”反衬出了音响的“有”,显示了导演巧妙驾驭音乐和音响这两种素材,控制声音节奏的功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5-12-4 12:58
大家可以一边看这个贴,一边听上面的音乐的,我就是这样的,都是些极品电影音乐。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4 23:03
HD800 发表于 2015-12-4 09:02
很好的音乐!谢楼主!

客气了,感谢支持!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4 23:32
shinelb 发表于 2015-12-4 12:58
大家可以一边看这个贴,一边听上面的音乐的,我就是这样的,都是些极品电影音乐。

感谢版主老友的支持!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5 00:45
10. 西部往事  作曲:Ennio Moriconne

由口哨、吉它、口琴构成了这部极经典影片的配乐,这个配乐简直就是一个宣言,是电影配乐的一个革命!在此之后,无数人伏倒在这个配乐的影响下,无数人在模仿,没有人敢超越!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121343,2121355,_235_346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转: 莱昂内于1968年拍摄的《西部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中,“好坏丑结构”保留了下来。色厉内荏的大胡子夏延的主题,由幽默调侃的班卓琴演奏。世界观众很难忘记那凄厉哽咽、刺人心肺的口琴声,更难忘那牵动着人类共有的怀旧情结,仿佛飘过了无限时空的女高音无言哼唱。在使得莱昂内——莫里康内的代表作《西部往事》成为不朽名作的诸多因素中,音乐所起的作用再大不过了。“往事主题”具有的穿透力和强大感染力,为一般影片配乐不能相提并论。那辽阔宽广、舒缓动人、含义深刻的旋律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住事主题”是莫里康内的代表作,又是世界电影音乐的颠峰之作。在用各种文字书写的有关这位作曲家的介绍或评论文章中,它是人们必然要涉及的一段音乐,同时又是上至影评家、下到普通观众以及无数音乐爱好者永远怀着赞叹和敬畏之情去聆听、去谈论的一段音乐。其迷人的音色、流畅的旋律和隽永的风格,对世界各国的许多影片产生了影响。
作者: babebr    时间: 2015-12-5 19:13
说到约翰·威廉姆斯,我最喜欢他为小制作的电影《简爱》写的音乐,这部在国外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在我国很有影响。
[attach]122848[/attach]

作者: babebr    时间: 2015-12-5 19:28
zjize 发表于 2015-12-3 20:51
这个我也喜欢!很快很快!

霍纳的《燃情岁月》,电影音乐中最优美的,没有之一。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5 21:11
11. 时光倒回七十年 作曲:John Barry
又一首经典的旋律,主题简单而优美,却让人过耳难忘。John Barry古典作曲风格在这几部最经典的影片中得到最好表现,这首曲子明显受到了柏格尼尼主题变奏曲的影响。
电影《时光倒流七十年》的正是把《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十八变奏作为全片配乐的基础和主题。这首不朽的杰作,恍然之间穿越时空,把两颗心灵连在一起,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七十年的时光分隔着两人的青春和命运,他们却始终在寻觅着,寻觅着对方。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079953,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5 21:42
12. 与狼共舞  作曲:John Barry
宽广、舒缓的弦律,大气动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一。听着这个音乐,看电影中如史诗一般的场面,不由得让人感慨:这就是经典!

转:《与狼共舞》的配乐出自电影配乐大师约翰.巴里之手,他为这部影片的配乐可与同出他手的得意之作《走出非洲》配乐一比高下,凯文.科斯纳酷爱音乐气氛,因为整部影片的音乐比例极大,不亚于他的自言自语,以至于没有音乐背景的镜头也有了独特的风味,《与狼共舞》摄像也十分成功,壮美的西部大草原在这平缓而又气韵十足的音乐衬托下,令人想望不已。
与狼共舞的整体音乐风格就如一个巨人的低声吟唱,虽然音调始终不高,但依然让人感到气势不凡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837197,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5 21:46
babebr 发表于 2015-12-5 19:13
说到约翰·威廉姆斯,我最喜欢他为小制作的电影《简爱》写的音乐,这部在国外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在我国很有影 ...

这个好,找了多年的电影配乐!我在网上找到的音质都惨不忍睹,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听到?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5 21:48
babebr 发表于 2015-12-5 19:28
霍纳的《燃情岁月》,电影音乐中最优美的,没有之一。

可惜,如此经典尤响,作曲家已飘然仙去,令人感慨不已!
作者: babebr    时间: 2015-12-5 22:51
zjize 发表于 2015-12-5 21:46
这个好,找了多年的电影配乐!我在网上找到的音质都惨不忍睹,不知道在哪里可以听到?

这是我的一张碟。在购得此碟之前,买过一张有上译厂配音的《简爱》DVD,意外的是这张DVD中附带了无损wav格式的这11首音乐的原音。
另,“基点”原来是改换地点了,好久不能上了,我还以为是像原来的清风一样被关张了呢。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5-12-6 03:22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5-12-6 03:31 编辑
babebr  2015-12-5 19:13
  说到约翰·威廉姆斯,我最喜欢他为小制作的电影《简爱》写的音乐,这部在国外名不见经传的电影在我国很有影响。
  
Back.jpg


[attach]122857[/attach]

这张CD终于再版了,此前至少绝了十多年了。

台词、表演、音乐最精彩最契合原著特质的一版简爱。1988年英国首版OST CD,也是俺最早托人境外购买的唱片之一。
作者: yjyj9898    时间: 2015-12-6 08:54
推荐这张原声,《阳光下的星期一》影片也不错,原声更好,只是很难找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6 22:50
13. 走出非洲  配乐:John Barry

John Barry的配乐并没有走非洲路线,而是典型的古典音乐配乐风格。舒缓、大气的主弦律缓缓奏起时,同样让我似乎看到了非洲辽阔的草原,以及在这片美丽壮阔的土地上的感人故事。
这部电影配乐是约翰.巴里(John Barry)的代表作之一,它以一种含蓄怀旧的情调,表现了20世纪初现代文明对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侵袭而产生的反思与自省。
影片音乐在取材方面,也表现出对于非洲民间音乐的尊重。片头的配乐主题,是巴里根据一首古典乐曲——莫扎特单簧管协奏曲的第二乐章主题的动机创作的。这一旋律具有一种典雅高贵的品质,节奏舒缓流畅、旋律优美动人,是约翰·巴里最受人喜爱的银幕旋律之一。通过音乐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大地的律动、万物的呼唤和泥土的芳香。 当男主角丹尼斯驾着一架小型飞机把凯伦带上蓝天,俯瞰他们热爱的这块神奇富饶的大地,看着各种飞禽走兽自由自在地奔驰,优美的主题音乐一泻千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凯伦心中饱涨澎湃激情,也令观众感觉美不胜收.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836228,_235_123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6 22:52
14. 007系列

说老实话,个人不太喜欢007的配乐。虽然主题很不错,但除此以外的部分则流于表面,可听度很低。不过,帅哥、美女、异国风情、精彩刺激的场面,标准大片的元素,这一系列的电影已经是商业片中的经典了,虽然不能回头去看老早的,不过听着音乐感受那么刺激也不错。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770507509,_235_30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6 22:57
有没有封面,想看一看。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6 23:02
babebr 发表于 2015-12-5 22:51
这是我的一张碟。在购得此碟之前,买过一张有上译厂配音的《简爱》DVD,意外的是这张DVD中附带了无损wav ...

这个原声是我一直在找的,可惜一直没有找到
作者: HD800    时间: 2015-12-7 09:05
教父的音乐很好啊!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7 09:39
15. 燃情岁月  作曲:James Horner

这部电影我喜欢的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女猪脚一般般,而且几位男的喜欢一个女猪脚的故事对我也没有吸引力。当然,同样的原因,我LD喜欢得不行。我只喜欢N个女的喜欢一个男猪脚的故事,哈哈
主题音乐及各种变奏在片中出现了一遍二遍三遍四遍五遍……  导演,你还有完没完!但也不不妨碍我对这部电影音乐的喜欢,那弦律浪漫温馨,美得冒泡,醉得死人。结婚时我的婚纱专集就是用这首作为背景音乐之一,比影楼选的流行歌实在不在一个档次上,嘿嘿。其实,我最喜欢的是古典,用古典估计更高大上。但关键是我喜欢的是老柴的悲怆,如果用上的话,估计会被LD打……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100096,2100097,_235_30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转:最应该感谢导演的是,导演把片子拍的这样冗长煽情,让James Horner在音乐上可以为所欲为,大书特书,居然写出了我认为James Horner最无懈可击的作品,13轨音乐支支动听,每一个主题旋律都美的不象话,其中如The Ludlows,Alfred , Tristan , The Colonel , The Legend...等曲目更是受到乐迷一致的推崇.其实Horner的音乐一直都有很高的旋律性,但是同时有这么多的主题,而且每一首都十分美的,大概也只有《燃情岁月》,但是不要问我哪一个主题代表什么,其实我连它总共有多少个不同的主题都不很肯定,因为有时它们之间听起来满相似的,但不至于像到分不出来,不过我想少说六七个有吧,事实上我个人不太会去把这个电影和原声带连在一起,对我而言,《燃情岁月》的音乐是独立欣赏也完全不会有问题的。
  Horner运用日本洞箫这项音色十分古老萧瑟,深隧苍茫的乐器,来塑造主角“传说”般不可捉摸,狂野悲愤却又浑然天成的形象,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飘忽不定,时而呐喊悲鸣,时而沉吟低语,可以说是Horner这种手法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表现.各个主题从恬静淡雅到悲愤感慨,旋律上无不精雕细琢,唯美动人,交织出一篇又一篇悠然神往,扣人心弦的乐章,即使是描写战争的动作音乐,战鼓如云,乾戈交迫,气势悲壮磅薄,但在旋律性的表现上依然可圈可点,无可挑剔.日本洞箫独特音色的脉动与呼吸,加上管弦音乐细致唯美的深情款款,挥攦出一页无垠原始的无情荒地有情天,只怕导演真正想要表达却力有未逮的,反而让Horner真正的刻划了出来.Revenge与Alfred , Tristan , The Colonel , The Legend...中结合了女声凄美飘渺的吟咏,倾诉遥远原始的哀怨与苍凉,演唱者的音质似幻似真,如泣如诉,再次为“传说”二字下了传神的诠释。
  《燃情岁月》的导演为这部影片做了两个明智的选择,一是选择布莱德.彼德演出崔斯顿这个角色,让布莱德独特的气质来掩饰剧情的薄弱简单,只是《燃情岁月》并不算独具慧眼,先前不已有《大河恋》和《夜访吸血鬼》将布莱德做类似的塑造,只是若非布莱德,这个不自然的角色就无法这么自圆其说.第二个明智的选择当然是选择James Horner担任配乐,精湛的演出弥补了影片的空洞,甚至在音乐的催化下,化空白为留白,化冗长为余韵,化刻意为写意,化矫情为深情,这张原声带也是少数几张不论我介绍给谁,谁都很喜欢的作品,也成功的证明了,电影配乐的确可以不只是电影的附属品,某些时候甚至可能出现远远超越电影的成绩。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7 09:44
16. 泰坦尼克号  作曲:James Horner

能把这个一个屌丝泡女神的电影拍得煞有其事,让人不觉得过于造作而虚假,还能在成为摧泪弹,卡梅隆的电影水平可见一斑。当然,这样的故事要配合泰坦尼克的悲剧,极为真实而壮观的沉船场面一起,真是十全十美了。
片中那种苏格兰风格音乐煽情、迷人,动态惊人,再加最后那首摧人泪下的歌曲,实在完美得不行。由于录音发烧,这张碟也是TAS榜上天碟之一。同时,这张碟发行量2700万张,在电影音乐碟排行第一(还有谁?),James Horner也因此大发了一把横财!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100439,2100444,2100453,_235_30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7 09:53
17. 勇敢的心  作曲:James Horner

James Horner在这部史诗般的影片中成功的应用了苏格兰风格的音乐,写得大气、沧桑而充满韵味。听着如此动人的音乐,看着梅尔.吉普森很MAN的演出,以及苏菲.玛索这位超级美女,这部电影真让人难忘啊!
结果James Horner挣钱后,从此不思进取,没事干就复制自己,结果就一直走下坡路了!

http://www.xiami.com/widget/0_2099532,2099540,_235_30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7 10:30
18. 光荣战役  作曲:James Horner

James Horner的作品很多,好听的也多,但有意思的却不多,尤其是后期,这家伙左抄右抄,就是不原创,就没有意思了。有钱真不是好事,这家伙要穷了才知道使劲整好作品。《光荣战役》是他早期的作品,动听不必说,录音也好,后面他很多作品都抄这个,比如《阿凡达》。那个时候的James Horner还很穷,也很帅。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99791,2099794,_235_3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詹姆斯.霍納(James Horner)的<光榮戰役>是一部令人心碎的電影原聲帶,在霍納80年代的作品中,不論是枓幻冒險或是溫馨感人,一直是以商業氣息比較濃厚的電影居多,手法上一直也維持著傳統好萊塢電影配樂的格式,而<光榮戰役>是當中少數在題材比較嚴肅的作品,而且我想除了霍納之外,沒有人寫得出這樣的戰爭電影配樂,霍納旋律上的唯美性在其間不僅有動人的發揮,被認為在戰爭電影中必備的軍樂或銅管打擊,在霍納手上也展現了一種前所未見的脫俗美感,霍納之後幾部被認為盪氣迴腸的作品,如<英雄本色>或<阿波羅十三>,都不免可以看到<光榮戰役>的影響.

  序曲Call To Arms是一首影史絕無僅有的鼓號曲,說它是鼓號曲其實並不完全貼切,它實際上揉合了鼓號曲的昂揚和唯美如天籟的童聲合唱於一體,這樣的音樂有唯美動人,細緻飄渺的旋律性,同時也呈現了一種清新飄逸的軍樂風格,一種前所未見的史詩美感油然而生,很難想像這兩種看似天差地遠的曲式能揉合的這樣完美,而這首曲子所呈現的質感,也正是整部配樂的主要風格.這首序曲在配樂中佔了相當大的篇幅,面貌雖然變化不多,但仍有不少迷人的片段,如Forming the Regiment, 一直是我個人除了Call To Arms以外十分喜愛的曲目,霍納開場有如熄燈號般的小號,清楚的呈現了軍隊的印象,而絃樂的主題,自然是美的令人心碎,然而巧手一帶,又回到一首以短笛和鼓樂來表現的行軍曲,很驚訝霍納在這其間變化的這樣流暢自然,同樣的在The Year Of Jubilee中,霍納也成功的融合了這個唯美的童聲主題和短笛軍樂於一體.在這部配樂中,霍納的軍樂色彩非常值得一提,小號的運用飄逸瀟灑,感情深刻,我幾乎想用柔美這樣的字眼來形容,但是軍樂的簡潔和英姿卻仍舊鮮明清晰.而這個主題在感情上發揮的最深刻的,則是將絃樂用的扣人心絃的Burning The Town Of Darien.只是在配樂中一整篇下來,詹姆斯.霍納都把主題旋律與類似的音樂風格重頭用到尾,所以不免使整部配樂有太多聽起來十分雷同的音樂,有點沒完沒了,缺乏分段和差異的情形.

  霍納譜寫的動人主題,向來是霍納配樂最迷人的一點,這部配樂中有很好的序曲,但其中Lonely Christmas,Preparations For Battle的主題才是我個人的最愛,我想如果你聽過了這個主題,一定就能發現<英雄本色>中的那股深幽的美感是源自何處,尤其Preparations For Battle是一首了不起的作品,結尾的鼓,號,鐘交織成的壯烈的氣勢,撼人心絃卻又充滿出塵脫俗的美感,雖然或多或少,這個主題就是有那麼一點點<魔繭>的影子在,但是原則上,大家都己經習慣在霍納的作品中會有這樣的情形.

  至於合唱曲目Charging Fort Wagner,要我怎麼說呢,這是一首很好聽的作品,可是它完全是抄襲的,格式和起承轉合與卡爾奧夫的”命運”對照的絲毫不差,唯一的差別是它少了一些”命運”的爆發力,卻轉換成霍納式的唯美旋律性,只是一首抄襲的這樣明顯又這樣工整的作品目的何在,為何不甘脆就用”命運”,事實上在<光榮戰役>的預告片中用的配樂就是”命運”,所以這個作品對我而言始終是個問號.

  終曲Closing Credits不只結合了片中兩個出色的主題,同時在一開場時主題的編曲,也展現了前所未見的編曲手法,非常的輕快獨特,聽了這一段,你就會發現在<阿波羅十三>中那首出色的終曲,其實可以說是結合了<光榮戰役>和<真愛一世情>的成品,總之這個曲目自然是這部配樂中最好的作品之一,而且你一聽就知道這是80年代的典型霍納式終曲,為什麼?答案當然就是那餘韻迴繞不止,結了一分鐘才結束的結尾,而且霍納的”餘韻”,始終是那幾個音.

  在<光榮戰役>中,詹姆斯.霍納將傳統的鼓號軍樂,完美的滲入唯美優雅,令人心碎的個人風格,創造出前所未有的音樂形態,感人肺腑的唯美中亦有飄逸悠然的英氣,只是整體聽下來,它還是有霍納配樂常見的分段不明,音樂每一段都大同小異的情形,因此對我個人來說,它終究沒有<真愛一世情>那麼豐富動人,但是就創作的精神和成就來說,在不理會Charging Fort Wagner或假裝世界上沒有卡爾奧夫的情形下,說這部配樂是霍納獨創的經典作品,並不為過。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7 21:55
19. 火战车   作曲:Vangelis

火战车这部电影的配乐主题是如此之知名而又如此无名,知名到几乎所有人都听过,但却无名到几乎没有人知道是这部电影中的主题。所有听到它的人都以为这是专门为运动会所作的,但实际上却是老范为电影配乐。电影是励志片,与运动有关的,电影当年有点名气,但估计现在已无人看了吧。但这首激动人心的“知名”乐曲却会一直流传下去,远远超过电影的影响力。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380253,_235_30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转:电影: 1981年奥斯卡最佳影片大奖之作。故事根据真人真事改编:1919年,犹太青年哈罗德·亚伯拉罕为了向种族歧视表示抗议,决心参加1924年在巴黎举行的奥运会。另一位优秀短跑选手埃里克·利德尔,出身于苏格兰一个传教士家庭,是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他努力练习短跑则是为了上帝的光荣。经过一番刻苦的训练,两人均被选入英国田径队参加奥运会。一百米比赛定在星期日举行。利德尔因为这是基督教安息日,拒绝参加比赛。在四百米比赛时,林赛爵士主动把自己的比赛资格让给了利德尔,这个“会飞翔的苏格兰人”虽不习惯长距离比赛,但为了信仰——上帝的光荣,他奋力拼搏,终于赢得了胜利。亚伯拉罕也获得了二百米短跑的金牌,取得了作为一个犹太人应有的尊严。两人都为英国刻了荣誉。影片的名字来自英国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把火的战车带给我”。
音乐: 尽管本片赢得了奥斯卡大奖,但今日已基本被人遗忘。影片唯一流传不衰的东西就是VANGELIS同样获得奥斯卡最佳配乐奖的配乐。这是影史最具代表性的电影配乐之一,也开创了电子音乐赢得奥斯卡配乐奖的先河。人们现在是通过这部配乐才知道原来还有同名的一部电影! “火的战车”主题曲,一开始是合成器对火车疾驰音效的惟妙惟肖的模仿,非常的生动传神,令人耳目一新。随着一声如乱花碎玉般的键盘音效,舒缓、坚定、歌唱性的著名主旋律由电子钢琴行云流水地奏出,带来圣洁、壮丽的听觉享受。火车音效贯穿全曲,为音乐增添了摄人的动感。合成器与钢琴的应唱,使音乐情境无比的开阔。全曲完美地描绘了“人”向光明目标奔跑的执着和欢乐,令人难以忘怀。 除了最著名的主题曲之外,VANGELIS还为片中两位主角各谱写了主题,Abraham's Theme 是一个十分细腻唯美的主题;而 Eric's Theme 则呈现十分开阔的气质,本身亦成为一首著名的演奏曲。此外,唱片中还有Five Circle这样充盈优雅与美感的小品。 VANGELIS在这部作品中的成就,不仅在于他对电子合成器音色与表现力的开创性探索,更重要的是他通过音乐写出了来自人类灵魂深处的静谥与潜思、人性的骄傲与高贵,令人深深陶醉于音乐本身,而不是仅仅关注它的表现形式。这使“火的战车”成为最不容易被遗忘的金像奖最佳电影配乐。 最后再说一下这张唱片的音效。不少人是把它当作发烧碟来看待的,这也难怪,全碟除了优美的旋律和壮阔的意境,还有着近乎无限大的音场与合成器模拟的五光十色的音效。此碟有三个主要版本,除了我这张外,还有一种把奥斯卡得奖纪录的一行小字印在下方,另外一种就是MFSL的24K金碟。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7 21:59
20. 1492征服天堂  作曲:VANGELIS

这张经常被视为老范最好的作品中,大气而雄伟的人声,广阔动听的音乐。基本可以作为老范音乐的典范。
(转)

1992年,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 (Ridley Scott)在发现新大陆500周年之际拍摄了一部关于哥伦布生平的影片《1492征服天堂》。电影讲述的是哥伦布等一批探险者历尽惊涛骇浪、致命病毒以及种种艰难险阻的洗礼最终到达新大陆的悲壮故事,主演是法国著名的“大鼻子情圣”德帕迪约。影片拥有壮阔的主题、豪华的明星阵容和令人目眩的视觉效果,堪称一部超级史诗。 这种类型的鸿篇巨制,配乐想当然地应该交给JOHN WILLIAMS或JERRY GOLDSMITH这样的管弦乐大师来谱写,可导演独具慧眼地选择了电子乐宗师VANGELIS。 一部古典冒险影片,搭配电子配乐,会是一种什么效果?事实证明,Vangelis近乎完美地完成了重任,写下了一部气势宏大、勾魂摄魄、永载电影配乐历史的作品。时至今日,1492的配乐在艺术和商业上的成就均已远远超过电影本身,成为最广为人知的电影配乐之一、也是VANGELIS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专辑中最著名的曲目当然是主题曲“CONQUEST OF PARADISE”。全曲以清冽、幽远的美洲吹管乐器引出,营造一股神秘、怀古的情调,之后竖琴拨出波光粼粼的海景,在厚重的电子鼓节奏指引和铺垫下,一个庞大的合唱团无比壮阔而婉转地哼唱出脍炙人口的主旋律,唱至高潮处,一支由电子合成器模拟的大型乐队以全体合奏的形式奏出更加激昂、华丽的乐章,并逐渐转为钢琴的主奏。此后,合唱、鼓点、合成器以气势万钧、行云流水之势交错演出,展开了一幅壮丽、昂扬、宏伟的史诗画卷,眼前是一群伟大的壮士无视生死、向着人生的目标进发,令人心绪飞升、热血沸腾。 在专辑首发的三年之后,这首主题曲被德国拳击冠军 Henry Maske 用作个人主题曲,并在欧洲发行了单曲CD,很快占据了德国、奥地利、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等国音乐排行榜的首位,成为90年代销量最大的非流行乐曲。而今,几乎在所有国际体育赛事、大型公众庆祝活动上,都可以听到这首“征服天堂”。 其实,除了这首曲子,专辑中的其他曲目同样出色,特别是其中描写西班牙女王伊萨贝拉的小品,极尽优美、婉转之能事,展现出VANGELIS温婉、柔情的一面。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381654,_235_3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7 22:28
21. 南极物语  作曲:Vangelis

这张电子音乐碟在当时绝对是一个创举,那种空灵而丰富的电子声音创造出了一种意境,非常贴切电影的画面和主题。对电影中南极的冰冻世界及在这片世界中艰难求生的狗的刻画,都用音乐作了更好的描写。音效也一级棒,以致在TAS榜上长期有名。
转: 专辑一上来就是足以令所有听者为之倾倒的《南极主题》。 这段主题基本上只是围绕一段简单旋律所作的变奏和重奏,但VANGELIS气象万千、气势磅礴的编排和铺陈令人百听不厌;它混合了恢宏的电子管弦乐、和声以及打击乐,营造出南极那一望无垠、寒气逼人的壮观景象,以及逆境中的生命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抗争,其气势之宏伟令人咂舌。这段主题音乐现在被频繁使用在各种电视节目中,用于表现大自然的威力或是英雄人物的历险精神。 专辑中的其他曲目,也都是围绕着主旋律展开,但气氛和听感迥异。《南极回声》展现的是冰天雪地中生命的脆弱和渺小,《南极回忆》是配合主人公对南极的思念与愧疚,《解脱》则是对人、动物、自然之间深厚情谊的颂赞。各曲目之间基本没有间断,首尾相连,一气呵成。 此张唱片的音效亦是闻名遐迩。音场差不多是所有电子音乐中最广阔的,在房间中聆听,会感觉音乐完全把人和房间包围,而且向墙外不断蔓延。极具冲击力的低频和晶莹剔透的高频,将音响系统的音色和动态表现推至淋漓尽致。想一想,这可是在1983年,电子合成器的运用还远远没有今天这样成熟。VANGELIS居然在20多年前就可以做出这样一张将电子合成器的演奏和运用发挥到极致的杰作,真是无愧其天才之名。
http://www.xiami.com/widget/0_1380404,1380405,_235_250_FF8719_494949/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8 20:53
22. 亚历山大大帝  作曲:VANGELIS
在这张配乐中,Vangelis没有使用他一惯使用的电子音乐,而是用雄壮无比的交响音乐和人声为伟大的亚利山大大帝的光荣事来作了精彩的诠释。和电影画面结合在一起,那是种激动人心的体验,宏大而感人。电影虽然评价不佳(主要是由于同性恋的原因),但实际上是一部极度精彩的史诗般的影片,推荐看导演剪辑版。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382177,1382178,1382180,_235_346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9 09:58
本帖最后由 zjize 于 2015-12-9 10:00 编辑

23. Total Recall 全面回忆
我最喜欢的JG配乐,他用交响乐打造出极其富有未来感的现在音乐,效果极其惊人,味道绝对十足。但在看电影之时却经常意识不到Jerry Goldsmith的配乐,因为他的配乐已完全溶入电影之中,成为电影有机的一部分了。同样可以作到这点的人是莫瑞康尼。
这种和电影溶为一体的配乐和John Williams的浮于电影之外的交响配乐《星球大战》是不同的。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480439,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youxiang    时间: 2015-12-9 11:14
最近很喜欢昆丁电源的原声带,特别是《无耻混蛋》中的那首un amico。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9 13:29
昆汀的电影,天马行空,却又很有趣味。他的配乐都是杂锦,整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整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0 09:42
24. 星际迷航
和星球大战齐名的科幻电影系列,我看过一部,用现在的眼光看,那叫一个垃圾啊!不过,配乐却不落伍。虽然说也是交响乐,却和JW差不多的风格,但同样精彩。科幻电影史上最出名的两个经典主题之一。
新的星际迷航系列也看了,给《UP飞屋环游记》配乐的新生代配乐家Michael Giacchino抢到的配乐,捡了个大便宜,因为里面的星际迷航片未主题,就是Jerry写的。而Main Title没有用Jerry Goldsmith的,估计是怕被说抄。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454010,3454020,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0 09:58
25.  Oman 天魔
Jerry Goldsmith只有一部片子获得过奥斯卡,就是这部。说实话,不太动听,有够黑暗的配乐,这也是Jerry Goldsmith的别号:黑暗王子,他配这类的片子配乐总是得心应手。估计是奥斯卡那一堆评委实在没法,不选他吧,这人名气太大,而且提名高达12次之多。
(转)配乐大师Jerry Goldsmith1976年的作品《天魔The Omen》是他的第一部金像奖作品,也是唯一的一部。这部由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经典恐怖片,内容以圣经为出发点,描述伪基督的诞生。Jerry Goldsmith大胆的为影片创作了前所未见的黑色圣歌,来“歌颂”撒旦和黑暗力量的毁灭与杀戮,可说是他的代表作,不仅配乐本身获得了奥斯卡原配乐金像奖,而且其中的主题曲“圣撒旦颂Ave Satani”,还提名了金像奖最佳原著歌曲。
熟悉John Williams风格的听众也许不会很容易接收这部作品,因为Jerry Goldsmith用节奏、织体元素替代了旋律,作为主导动机使用。因而,可识别性也许并不是那么强,可能会让许多听众失望。不过,如果你能耐心听完Track 01、06、09、13,相信会领略到这部作品的伟大。
当然,如果你坚持要听旋律,那Track 03、20也一定不会令你失望。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453056,3453057,3453062,_235_346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1 09:56
26. 第一滴血  Jerry Goldsmith

JG经典的配乐太多了,这个系列的配乐不应拉下了。
主题略带忧郁而悠长而感人,让人不仅同情越战老兵退役后的悲剧遭遇。JG的配乐这种以弦律优美而著称的风格很少,而最后改成的歌曲也同样感人。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95126,2095137,_235_24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1 09:57
27. 石破天惊

在这张以大气磅礴而上很多榜单的CD中,Hans Zimmer确实写了荡气迴肠的主弦律(一说不是他写的,而Nick Glennie Smith的杰作),不过,都是他合作的一群兄弟们搞出来的。当时确实得到不少好评,至今仍是许多原声爱好者的非常喜欢的原声。
汉斯.季默这次好像是别人给他作嫁妆,以前都是他给别人作嫁妆的(狮子王和未代皇帝)。
不过,除去1,2首,其它的我基本不听,嘿嘿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561589,2561590,_235_24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2 00:13
28.  狮子王  Hans Zimmer
和汉斯.季默的一些经典配乐一样,他的最好的专集往往都不是他一个人的作品,也不知道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作为个人最欣赏的原声之一,狮子王的最经典的音乐居然不是Hans Zimmer所写的,而是Elton John所写的歌曲。虽然Hans Zimmer也为此贡献了充同样大气并且略有内敛的音乐,这在以后他和他的朋友们组建MA(媒体冒险工作室)后的配乐风格是有区别的。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82718,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2 00:17
29. 角斗士 Hans Zimmer

这是张即有荡气廻肠、气势磅礴的大气音乐,又有柔情似水的人声呤唱的原声碟。播好第2,3首那个难度真不是一般的高,估计一般音响立即混成一片。偶的音响放一般交响乐还有模有样,一放这个就死。
Hans Zimmer这回又提拔了新人,据称好几个主题都是Lisa Gerrard写的,嘿嘿。反正,那首动听的Now we are free在Lisa Gerrard的精选中是选进去了。
这张碟的录音加上超大动态,多年来一直是TAS天碟榜上赫赫有名的十张CD之一(而另一张电影原声的天碟也是Hans Zimmer的细红线)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561680,2561681,2561682,2561694,2561695,_235_346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3 19:45
30. 最后的武士  配乐:Hans Zimmer

这部电影商业味太浓,不过同样是部厚重且感人的影片。Hans Zimmer的配乐极度煽情且充满了异国情调,极度动听,我的最爱之一!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562059,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3 19:54
31.  公民凯恩 作曲:Bernard Herrmann

为天才级的奥逊.威尔斯伟大的作品配乐,年青的赫曼也贡献了他极有创造力的音乐,从而一举成名。作为延续伟大的古典音乐精神的作曲家,赫曼的音乐更接近古典而非今日的电影音乐。在管弦音乐作为电影配乐主流式微的六十、七十年代,赫曼很庆幸他没有在那个年代给电影配乐。公民凯恩的音乐不能以动听来形容,但作为古典乐爱好者,却总能听出更多的内涵。
这张唱片是RCA后来在民用立体声巅峰时期的重新录音,因为录音的劲爆、音场及动态等原因曾上过TAS榜。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70644830,1770644832,1770644833,1770644838,_235_346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5-12-14 05:06
本帖最后由 bodyheat 于 2015-12-14 05:10 编辑
zjize  2015-12-9 13:29
昆汀的电影,天马行空,却又很有趣味。他的配乐都是杂锦,整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整



昆汀那厮就是不断地卖弄和调戏。
尽管他喜欢的好些老片儿和音乐俺也喜欢,但来回来去那么胡搞未免太得瑟了。这年月业界也是不争气,能镇场子的爷早死光了,竟由着这么一泼皮撒野。要搁50~70年代那帮大师眼里,这厮就一傻屌。也难怪Ennio Morricone 不爱搭理他,太跌份!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4 10:24
32. 西北偏北  作曲:Bernard Herrmann
在希区柯克的这部著名的电影里,可以见到音乐是如何为电影增色的,富有冲击力的音乐让电影紧张的气氛得到提升。明显可以感觉到后来电影配乐受到的影响。可惜的是,片段都很短,不太过瘾。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494109,1769494120,_235_24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4 10:27
bodyheat 发表于 2015-12-14 05:06
昆汀那厮就是不断地卖弄和调戏。
尽管他喜欢的好些老片儿和音乐俺也喜欢,但来回来去那么胡搞未免太 ...

他的好多片子,评价很高,但看起来真一般,不知道那些评价是怎么来的。我对他的《杀死比尔》倒挺喜欢,当然还有就是那个《低俗小说》。《落水狗》看了点点,无感!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4 10:32
33. 精神病患者

这部电影今天来看同样精彩无比,而Bernard Herrmann不仅为此贡献了精彩的主题音乐,更为史上最著名的紧张的谋杀配上了由小提琴拉出的杀人音乐,从而使这部电影配乐成为配乐史上的经典之一。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434231,1769434246,1769434247,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这部作品可以说达到了希区柯克和赫尔曼两者的一个创作高峰。电影张驰有度,剪辑画面给人超强的压抑感。而原声音乐呢?则异常的凌厉,小提琴的演奏好似西风狂啸,给人不自觉地带来诡异的气氛。正如希区柯克本人所说的那样,没有赫尔曼精彩的配乐,《精神病患者》的惊悚性会大打折扣,相信所有听完这张专辑的原声迷,都会同意将这张出色的VSD 完整录音版《Psycho》列入20世纪最伟大的恐怖电影配乐之一。

   《Psycho》最为经典、最值得让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浴室杀人场面,希区柯克用快速剪辑,把观众视觉从第三角度跃升到了被害者角度,刀刀都似乎能插入观众的心窝,也正因为如此,没有丝毫血腥的谋杀场面,硬是让人感觉毛骨悚然。而在这个场景中的电影配乐则成为了众多后人模仿、照搬的案例,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迪斯尼动画片《海底总动员》中就曾经出现过这段Theme,也算是一种另类致敬吧?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5 09:34
34. 迁徙的鸟  作曲:Bruno Coulais
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才知道记录片原来可以拍成这样,雅克.贝汉的记录片真是和央视的那种动物世界的记录片差异太大了,完全不在一样档次上。Bruno Coulais的音乐和歌曲也成为电影有机的一部分,让人感慨万千。
转:充满异域特色的曲风,男声沙哑苍凉,轻柔和声,有力的鼓点,自然之音。音乐自身迸发出刺入骨髓的力量,勾勒出博大广袤的平原,高耸入云的山间,汹涌澎湃的海洋,平静柔和的月光,灯火耀眼的城市,还有一群群为着生存繁衍而执着飞翔的鸟儿。迅速让人平静,让人激动,让人深思。
做着飞翔的梦,像鸟类一样生存。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94416,2094417,2094418,2094431,_235_3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5 09:41
35. 放牛班的春天
圣马克教堂儿童唱诗班如天使一般的童声合唱,美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神一般的配乐!这部电影如果没有如此精美动听的配乐,立刻变为一部平庸的二流电影。
这张CD中每一段其实都极度动听感人。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425358,3425359,3425360,3425361,3425362,_235_3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5 09:43
36. 喜玛拉雅
在天地人三部曲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喜玛拉雅这部,包括原声也是。非常具有西藏风味的,让人冥想深省的音乐。可惜这样的音乐不是由中国人写的,而是法国人写的。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106690,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喜马拉雅》是一部由法国导演Eric Valli所执导的影片,描述在尼泊尔西北方一个名为Dolpo的偏僻村落的故事,除了真实呈现当地人生活方式及传统风俗外,也再一次拍摄到这个西方人士眼中充满宗教神秘色彩的世外桃源。为了更确切地表现部落的精神意涵,在这张原声带中作者特别安排了许多启发冥想的音乐片断,藉由独特的歌声、弦乐或是敲击乐音的交错重迭,罗织出异域边境寂寥的风情。在这个有世界屋脊之称的喜马拉雅山脉中带给世人的除了来自宗教上的丰富资源,同时也蕴含了无数天地宇宙间的神奇奥妙,无论是从电影或是从音乐的媒介,我们都一窥其中的堂奥.

原声极具西藏风情,清晰的鼓点和明朗的哼唱在眼前展现的世一幅空旷美丽的画面。西藏依旧神秘,只是我们的心在逐渐超脱。

作者: 行板123    时间: 2015-12-16 11:14
babebr 发表于 2015-12-5 19:28
霍纳的《燃情岁月》,电影音乐中最优美的,没有之一。


作者: 行板123    时间: 2015-12-16 11:15
zjize 发表于 2015-12-7 09:39
15. 燃情岁月  作曲:James Horner

这部电影我喜欢的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女猪脚一般般,而且几位男的喜 ...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6 21:37
37. 幽灵公主 久石让
幽灵公主应该是宫奇峻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有极为深刻的内涵让人反省,久石让的配乐也同样大气磅礴、荡气回肠,尤其是交响乐的版本。这不仅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配乐之一,也是偶5岁小女最喜欢的电影和音乐,里面那首歌实在太动听了。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466922,3466925,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一九九七年,宫崎骏大师的《幽灵公主》上映。幽灵公主的配乐依然是久石让所作,这次风格如同 《风之谷》或《天空之城》的辽阔,但却融入了东方风格的调性,也有古代传说般的气氛。久石让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弦乐,奏出交响乐般宏大的效果,让你一听就感到苍凉广阔,遐想无边。同时,这部片子充满了浓郁的日本古代风情,所以在结尾《もののけ姬》中,米良美一(男)的假声独唱是极具民族特色,清澈浑厚的声音就象一个妇人在讲述远古时期的传说一般。
      《Ashitaka Sekki》:本曲可算是全片的主题,由一开始凝重的前奏,引出气势磅礡的主旋律。在意念专辑中这首涵盖了全片所有有关的旋律,再全部编曲成一完整的整体,而原声带为了配合电影的分镜,只取最前部份,而更加强细微的气势(如最开头的两声鼓声)。
下面这张CD和原声碟的不同之处,在于有捷克爱乐乐团(Czech Philharmonic Orchestra)作为伴奏。该乐团成立于1896年,是捷克代表性乐团,特别是弦乐部分早享佳誉,合奏力强,具有古雅的情调。
整张CD听下来,心神舒畅,说不出的舒服感觉。这个并不是单纯的节选原声大碟中的部分曲乐,而是重新录制的组乐,并由捷克爱乐乐团和东京交响乐团合作演绎,因此论收藏价值,组乐比原声来的珍贵。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6 22:19
行板123 发表于 2015-12-16 11:15

感谢喜欢!
作者: 一壶浊酒    时间: 2015-12-16 22:38
整理得很精彩,赞一个
作者: HD800    时间: 2015-12-17 09:31
的确精彩,继续欣赏!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7 11:51
38. 天空之城
久石让早期的作品之一,他最动听的配乐之一,那个主题歌已经是满大街都能听到了。虽然久石让是日/本人,不过,他的音乐实质是完全西化了,跟日/本本土没什么关系。许多发烧友因为自视清高,瞧不起电影音乐而错过如此美的音乐,实在是很可惜的事。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621478,3621484,3621485,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7 11:53
39. 千与千寻
吉卜力工作室最成功的作品,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的作品,以美国人的口味都给了这部作品奖,确实不容易(美国佬只喜欢3D那种)。据统计当时有四分之一的日本人走进影院,观看他们崇拜的大师的得意之作(如果是在中国,那票房得有近百个亿,直接超越所有电影的票房记录)。其实以宫奇峻的作品来说,早期的几部都不会差于千与千寻,而幽灵公主比千与千寻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部电影中的音乐也是美得让人心醉,尤其是前面的主题及后面那首可以堪称绝唱的歌曲。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74127,2074147,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在《千与千寻》里,自然退去,人类站到前台,成了唯一的主角。人类的命运,只有人自己来决定。有人说,《千与千寻》是关于千寻、关于少年的成长,其实,它是关于整个人类的,人类的迷失、歧途,人类的出路、希望。那是个阴风惨惨、暗影重重的寓言舞台,介于人类与鬼神之间,介于天与地之间,在这个寻常之眼无法透视的人类后台,身材弱小的千寻代表所有的人寻找着名字、记忆、身份,寻找着早已被遗忘的重返伊甸园之路。幼小的她几乎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恶: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也一路艰难地拣拾被丢弃的尊严、勇气、善良、诚实、勤奋、友爱……夜色沉沉,千寻带着宝宝、无面人在一片泽国包围的孤岛一般的车站,静静等待列车上温暖的灯光从黑暗里闪现,那一刻,我不禁屏息静气,心里充满了甜蜜的忧伤。逼近生命的黄昏,宫崎骏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可知道答案是一回事,果能实现所愿则是另一回事,你我不是千寻,世界也不是动画片中那个小小的游乐场,世界之大,那都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了。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7 14:35
HD800 发表于 2015-12-17 09:31
的确精彩,继续欣赏!

感谢感谢!希望继续喜欢!
我这贴子好吧,即有内容可看,还可以直接听音乐,而且一点不高冷,属于平易近人的那种,嘿嘿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18 11:10
40. 风之谷
这部电影是吉卜力成名之作,也是久石让成名之作。但现在回过头去看,反而就不觉得他早期的这部作品有多动人,音乐虽然电子味重了些,不过配在动画中,却是如此的天衣无缝。后来又出过一个交响乐版本,更感人和动听!
个人极度喜欢这部动画,电影的主题仅管也是环保题材,但是却能融入美丽的故事中而不显造作。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128260,2128266,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0 22:01
41. 菊次郎的夏天

菊次郎的夏天的主题写得如此之美,跳跃的音符仿佛让人看见了北野武与菊次郎活跃在田野间一般,由于到处引用,已成为久石让的标识之一了。遗憾的是,电影到现在仍未找到DVD或蓝光,这个来火!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95328,395329,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当久石让让低沉而略显苦涩的序曲不知不觉地转换为那清新而如夏夜凉风舒服般的钢琴,那清脆的琴键,低沉的大提琴也开始跳跃起来,还没有开始的电影情节也完全抛于脑后,音乐让我贪婪起来,渴望吮吸许久没有品味的甘泉!这是我疏忽的角落,由于和“寅次郎的故事”混淆,几乎忘记了这是北野武的名著,也忘记了这是久石让的一部2000年赢得日本电影奖最佳音乐奖的作品!情节让我感慨而发笑,音乐却在添染色彩的同时,游离在我身体的单独某条道路,单独的品味。
音乐由陌生而陡然自己的爱慕坠入,而不是事先知道的基础,那对音乐的痴爱是真正的酣畅淋漓的喜欢!听了很多久石让的作品,这部作品的风格似乎完全不同于他以往或者以后的作品,固然是因为要配合电影主题的需要,但更多的零星美感和旋律战线的自然人心给与我们太多的享受和陶醉了。让我们如何能忘记那跳跃的钢琴和充满感情的小提琴,还有那沉稳而时刻伴随的大提琴。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0 22:47
42. 卧虎藏龙
听藏龙卧虎的音乐是一种震憾,真正达到和国外最优秀的电影配乐相比美程度的少有中国人拍的电影之一。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78201,2078202,2078204,_235_346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卧虎藏龙》里最华丽的是武打,最深远的是对白,而最感人的是音乐。
本片的配乐由旅美大陆作曲家谭盾谱写,国际知名的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担任主奏。本片的主题音乐风格幽运,哀而不伤,配合上片中含蓄的爱情表达,可谓相得益彰。在飞檐走壁的一段配上紧密有致的击鼓声,则充分烘托出紧张刺激的武打气氛,堪称是中国电影配乐中的极品,赢取奥斯卡的最佳电影配乐金像奖的确是实至名归。
影片一开场便是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马友友用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自此就贯穿了整部影片。大提琴是整部音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份。听这一张电影原声专辑,我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影片中的一句台词,李慕白对俞秀莲说:“我并没有得道的喜悦,相反地,却被一种寂灭的悲哀环绕。这悲哀缠绕了我很久,使我无法再继续(闭关修练)”。整个音乐就和影片一样呈现出一种“很深的寂静”。
一部古装武侠片,李安表现出的是无尽的寂寞和怅然,而谭盾的音 ...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1 09:14
43.英雄

在《卧虎藏龙》获得成功后,老谋子也手痒拍了部《英雄》来赚钱,可惜编剧却是三流,浪费了如此好的演员、摄影和导演(谁叫老谋子要兼职的)。谭盾写的音乐充满了沧桑以及对命运的无奈,但也同样有些流于外表。比起《卧虎藏龙》的浑然天成,始终差了些味。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76249,2076250,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 由国际级音乐大师谭盾创作的电影配乐,电影《英雄》的原声大碟!在这张OST中,收录了王菲为电影演唱的主题曲「英雄」。

这是奥斯卡最佳配乐大师谭盾献给《英雄》的光芒,谭盾说:“英雄有着美丽动人的光芒,你想象不到...”。

听谭盾的音乐,要有一颗侠客心。古代侠士胆大思密,高傲的个性,谭盾把它用来作音乐。说他胆大,是因为他的实验精神,在不可能处将东方的筝鼓与西方弦乐作巧妙的结合,而且还身兼作曲,指挥与部分小提琴演奏。夸他思密,是在整体器乐的搭配上,不论是歌剧女高音与日本太鼓的对话,或是小提琴与古筝的合鸣,都是令人激赏的桥段。又说他高傲,是赞叹他的音乐向来就是与众不同,有种对创新的坚持与理想。谭盾,实是开拓华人音乐领域的“英雄”。

此外,如果你着迷于马友友为卧虎藏龙配乐带来的新气象,那你更不能错过小提琴之神“帕尔曼”与日本鼓王“鼓童”画龙点睛的精湛技巧。这是帕尔曼第二次为原声带献奏,演奏电影配乐深受乐迷喜爱的他,继《辛德勒名单》后,选择了深具东方历史情怀的《英雄》,作为他退休之前对电影配乐的最后演出。凄美的琴声,将故事主角的儿女情长刻划的委婉曲折;而鼓童气吞山河的击鼓炫技,更让人向往剧中超然的武打场景。充满个性与原创性的剧情与配乐,当然还需要一个性格不凡的声音来诠释主题曲。放眼当今乐坛,还有谁,能比王菲更适合这个角色。由林夕作词,张亚东谱曲,王菲演唱的同名主题曲《英雄》,光看阵容,就肯定此曲一定好听,更不用说这是王菲加盟Sony Music,新力音乐倾力制作的首支作品了。这些中外巨星联手为电影配乐绽放光芒,他们,是丰富音乐呈现的《英雄》。

由张艺谋执导,李连杰、张曼玉、梁朝伟、章子怡四大巨星演出,这出史诗武侠巨作《英雄》,由筹备到完成后期制作历经超过两年时间,庞大的制作备受国际关注,Time杂志早前更率先作封面推介,到如今宣传已是沸沸扬扬。张艺谋说: “卧虎藏龙拍得很好,但英雄是不一样的故事,它包含更多的历史元素,两者在题材上有很大的不同”。从《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到他的第一部武侠片《英雄》,张艺谋独到的手法,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与动作,他们,都是领导华人电影工业的“英雄”。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2 13:45
44. 霸王别姬
这部电影是华语片最好的三部之一,唯一获得戛纳金奖的一部,如神一般的电影,还有哥哥在里面人戏不分的演出,是每次看了就让人感慨不已的好电影。
赵季平的配乐极其贴近电影的场景、画面并大大的提升了电影人物悲剧的所带来的震撼和感人!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民族的音乐在这部电影配乐中得到了充分而优秀的表现。这部电影也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两部体现了中国音乐特色的电影之一(另一部估计大家要猜是卧虎藏龙,可惜你错了,嘿嘿   是小裁缝)
这部电影的配乐并不那么动听,却是偶认为的最好的华语片配乐之一。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450733,3450734,3450735,3450777,3450778,_235_346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陈凯歌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中国最好的电影作品之一。可惜,和《活着》一样,如此优秀的作品却游走在禁播的边缘。现在,中国已不可能拍出如此经典的影片了,并不是中国缺乏优秀的电影导演和制作人,而是以和谐的名义扼杀了一切活力。
转:
当李宗盛、林忆莲的对唱在耳边划过,当屏幕完全黑暗下来的时候,一场人生大戏就这样悲哀地结束了。当这个世界上只剩下小楼的时候,我真的不知道他将如何面对这人生的悲楚。多年以后,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陈凯歌巅峰时期的作品,我也认为大陆导演们再也一直没有拍出超越它的电影。当然赵季平的配乐功不可没,他再次施展了我们早已在《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作品中领略到的他对中国传统音乐的理解,而相对于其他作品,这部戏在配乐上更加有难度,因为他需要把京剧、昆曲和配乐揉和在一起,即要有画面的流动感,又要具历史的沧桑感,那就让我们看看赵大师是如何用音乐把整部戏串联起来的吧。
    整个影片采取了倒叙的方法,开头是两人二十年重聚后的第一次彩排,当一束聚光灯照在他们身上的时候,随着鼓板节奏的不断加快,沉凝而厚重的主题音乐随着大幕缓慢开启,仿佛在告诉大家一场大戏开始上演了。音乐的第一次响起是在小豆子断指那场戏中,随着令人窒息的鼓声扑面而来,当小豆子那满是鲜血的小手被按到卖身契上的时候,带有京韵气味的二胡哀婉地响起,似乎是在诉说着小豆子悲剧命运的开始,同时以管弦音乐作为铺垫的主题音乐也跟着推出,起承转合间,传达着更多的无奈,更多的悲凉。由于弦乐串联了整部戏的主旨,因此我们可以在多个场景中听到它的出现,比如小豆子私自出逃在戏园子看戏,看着真正的霸王在台上唱念做打的时候,一种要成角儿的欲望深深地占有了他,自小就倔强的他义无反顾地又回到了喜福成;再如当小石头用师傅的烟斗烫小豆子嘴的时候,主题音乐伴随着“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朗”的台词缓缓流淌着,我也突然明白了后面袁四爷的评价“唯程老板演的虞姬已入化境”的含义,这个世界太早地赋予了蝶衣悲惨的命运,可是究竟有谁能明白,谁又能理解,我和妻的眼泪早已经偷偷地在飞了。
    赵季平在电影中运用的第二个反映中国民俗的独门乐器是笛子,它最大的特点就是意境悠远而绵长。它第一次出现是在小豆子和小癞子出逃的那个场景中,当他们被墙外的场景吸引而再也不能忍受近似残酷的训练和师傅毒打的时候,小石头从后面追上他们,含着泪说“反正你们废了,走吧!”,孤独的笛声也一直在跟随着,勾画出主人公无奈的心绪何意难平的别离。
    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了,在袁四爷去后台赏戏那一节,隐约的琵琶声既透露出三人之间关系的紧张和微妙,又传达了蝶衣对小楼去喝花酒的痛惜。类似这种的音乐细节穿插在剧中经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蝶衣拒绝去喝小楼的喜酒,而去受袁四爷的“栽培”,在为四爷勾脸的他仿佛看到了小楼洞房花烛的情景,于是传统的喜乐在耳边悄悄想起,那一刻,蝶衣只是希望给小楼一个人勾脸,和小楼一个人从一而终。
    最后还想说说那首广为传唱的“当爱已成往事”,我不知道是歌曲在先,还是专门请李宗盛为电影写的主题曲,总之特别佩服老李的理解能力,歌词的字里行间无不折射着人物的心境。“往事不用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里”这可以说是整部戏的大总结,小楼和蝶衣的之间的恩恩怨怨、悲欢离合在最后一次合演中都已经化解得一干二净了,但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是任凭风吹雨打都不能抹去的。我仿佛听到蝶衣对着小楼在唱“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你不曾真的离去,你始终在我心里,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那一刻,我竟也一样地恍惚起来。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2 13:46
45. 活着
个人认为是老谋子最优秀的作品,也是华语电影最好的三部之一,但却逃脱不了被禁的命运(电影审查的人去吃*)。赵季平的配乐给电影增色不少,也许可能不算是他最牛的作品,他用他的音乐让人听到了主人翁一生的沧桑,那个主题是如此的感人泪下。单听这张碟则觉得重复得多了些,展开和变化不足。其它主题基本没有留下太多印象。
转:
这张专辑是赵季平电影配乐作品中经典之一。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电影的配乐非常好,二胡拉起的渺渺空间里,渺渺人生的种种无奈就流泄而出了。《活着》中到底有多少深深的忧患,那对着人生最原始的生存的无奈是永远纠缠不清的,除非,除非你早已无需为生存而恐惧,并且也对于他人的生存无动于衷。
  由于影片对大陆的政治运动荒谬性作出嬉笑怒骂的批判,是罕见的黑色喜剧佳作,故在大陆遭禁映。因投资者为香港年代公司,所以在海外均有公映。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505803,1769505810,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HD800    时间: 2015-12-22 21:49
好贴!继续欣赏!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3 10:08
46. 大宅门
很长时间来,我一直认为这是赵老师的代表作,如交响诗一般的配乐,直到碰到了《乔家大院》。在国内的电影配乐家中,仅有赵老师一人可以堪称大师级,可以和国外任何大师相比不逊色。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435579,1769435601,1769435603,_235_3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转:赵季平介绍,《大宅门》中的音乐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纯音乐,一部分是作为背景音乐的京剧打击乐,这是他和郭宝昌导演商讨后进行创作的,要的就是京腔京味。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3 10:12
HD800 发表于 2015-12-22 21:49
好贴!继续欣赏!

感谢!继续支持!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4 09:46
47. 水浒传
水浒传里的音乐也是偶的最爱之一,那个味道实在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个配乐拿到国外,也会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尤其还有第一夫人为之献声的歌曲。(除了封面实在烂啊)
这张由赵季平大师主创的原声CD,其中的每一首歌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风格,有些更是带有浓厚的山东民间小调的风格,听上去婉转悠扬或壮阔大气或淳朴真实。百听不厌,越听越有味道。
  “英雄,那个不会~英雄不会读诗书,只在梁山泊里住啊,虽然生的是泼皮身啊,杀贼原本不杀人……”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77138,77140,77142,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4 09:48
48. 风中奇缘
对阿兰.孟肯只能说爱、大爱!他为电影写了太多的经典歌曲了!
不过,他为电影写的其它音乐其实也不差,比如:风中奇缘中的音乐非常棒,即有大气而雄壮的片段,也有浪漫舒情的片段。当然,最后再来一首超动听的歌曲,迷死人不偿命!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8943363,1768943376,1768943388,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5 09:23
49. 美女和野兽
这个电影配乐实在经典,尤其是同名歌曲,流传极广,其实配乐也相当动听,里面那段West Wing是可以单独出来作为一首不错的古典曲子听的,充满戏剧性。其它的段落也有好的,只是歌也唱得多了些,啦啦啦……
不过,这首歌的词作者不久因为爱滋病去世了,据称是同性恋,大叹!还是喜欢美女好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494694,3494704,3494708,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6 21:17
50. 阿拉丁
对这部好玩的动画只能表示:咱们吊丝也有梦想!阿兰.孟肯倒没有为影片写太多纯阿拉伯风格的音乐,(估计这个他不擅长,这是Hans Zimmer之流的菜),倒是和他以前一样的古典风格的配乐加上些许阿拉伯的风格的音乐的味,配在电影中却不显不合拍,加上里面那首超经典的歌(这个大爱啊)。
估计这样经典的电影和配乐歌曲不太可能再有了吧……
在此纪念下此美女和野兽、阿拉丁、小美人鱼里经典歌曲的词作者:
Howards Ashman (1950年5月3日--1991年3月14日,死于艾滋病)
霍华德爱许曼和艾伦孟肯一起获得了2个葛莱美大奖、2个金球奖和2个奥斯卡大奖。他的第二个奥斯卡最佳歌曲奖在1992年颁发,当时他已经死去,他的助手 Bill Lauch 帮他领奖。这是奥斯卡奖第一次颁发给一个因艾滋病死去的人。
爱许曼先生在1991年3月14日死于艾滋病,当时《美女与野兽》、和《阿拉丁》还在制作中,其中美女与野兽的歌曲已经完成,而阿拉丁的歌曲还没有全部完成。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666600,3666605,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6 21:18
51. 永恒和一天
这是我买的第二张卡兰卓。相对于尤利西斯的凝视,更动听,稍有一丝温暧。但卡兰卓标识性的惆怅并没有因此减少。
始终觉得,任何喜欢音乐的人,都会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而古典乐爱好者更是可以从中听到更多的东西。
  卡兰卓的音乐有如山间林中的涓涓细流,“别离”(Depart)与“永恒”(Eternity)的主题旋律缓缓地追随着亚历山大的生命足迹。在钢琴、弦乐器、木管和极富地域民间色彩的手风琴上流动,宁静深邃一如夏天宁静的海,宽广生动则有如冬日冰雪覆盖的大地,曲调优美、哀婉动人,却未曾沾染一丝媚俗的煽情。“音乐在一种深具穿透力的沉静气质中慢慢起伏,没有突兀的高潮和悲喜”。沉静中同时浸透着挥之不去的忧郁,一如影片灰蓝的底色。在题为“致亡友”(To a Dead Friend)的一段音乐中,卡蓝德萝更是将单簧管悲鸣哀诉的声音特质发挥到极致。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扑面而来。冰冷潮湿的废弃建筑内一团孤寂的火,阿族男孩守着朦胧的火光,低声为他逝去的难友祈祷,音乐和影像将时间紧紧的凝固于此时此地,巨大的悲伤笼罩一切,所有的言语都显得乏力而多余,唯有音符在说,镜头在说。
试听的是 CD中第2,3首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437861,3437862,343787,_235_3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7 10:31
52. 尤利西斯的凝视
看见卡兰卓的照片,可以想向她年青时有多漂亮(有大佬愿意上传一张么?),没有去演电影简直有点浪费人才。回想起第一次听到这张CD时,简直觉得这样的音乐不应该属于人间,而应该属于天上,属于希腊的诸神。如同冰雪一般纯洁、冰清玉洁般的音乐,不食人间烟火,美到一种极致。


就如同卡兰卓其他几张在ECM公司制作的电影音乐唱片一样,这张《尤利西斯生命之旅》中的曲目也并非是简单地按照在电影中出现的顺序排列,而是在她与唱片制作人弗雷德艾歇尔(Manfred Eicher)的深思熟虑下,经过重新选择、编排的。经过从音乐的角度重新考虑和组织那些音乐素材之后而产生的这张唱片,具有自身的思想, 是不需要作为电影附庸而存在的。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072730,1769072731,1769072732,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8 09:10
53. 哭泣的绿地(哭泣的草原)
这张也是第一次听就感动了我,想哭却又哭不出来。


音乐的风格
  
试图对于现代作曲家的作品进行归类好像是一件难度很大的事情。我们可以很容易把巴赫、莫扎特、勃拉姆斯的作品从其他音乐作品中区分出来,贴上古典音乐的标签;但对于像卡兰卓这样的作曲家,也许我们只能够通过音乐的风格、使用的乐器、对于大众的迎合度这些标准,含糊地把她中后期的音乐作品归类于严肃音乐,或者,“古典音乐”。

然而用“严肃”二字,或者“现代”二字,来对卡兰卓的音乐进行归类,恐怕会吓跑一大批将听而未听的听众。事实上,至少从字面上来看,用这两个形容词来形容她的音乐实在是不太公平。当然,我也并没有打算为之开展什么“正名”或是“重分类”的运动;我只是想用她的音乐来说明一下,“严肃”音乐其实可以是优美绝伦、荡气回肠,而“现代”音乐其实也许隐含着比传统古典音乐更为古远的乐思。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375156,3375157,3375167,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29 10:34
54. 情人

情人里面最动人的无疑是肖邦的夜曲,但Yared也为情人配出了极美而动听的主题,虽然本人并不是太喜欢这部电影(主要是女主角实在感觉不咋的,嘿嘿),但对这部电影原声却衷心的感动。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394784,2394797,_235_24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0 10:09
55. 英国病人

非常喜欢Gabriel Yared这种古典气质的配乐,总是很美很容易感动人。但个人更喜欢他在罗丹的情人里的配乐。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394648,2394666,_235_24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5-12-30 10:14
56. 七侠荡寇志
这部向黑泽明的《七武士》致敬的电影的主题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宝路的音乐,在出名的孔泽尔的发烧片片中也出现过。如此极其威武雄壮的音乐,真是太有男人味了,经常作为各种典礼什么的用。按理应该用电影原声里的片段,不过孔泽尔的音效太好了,所以引用孔泽儿的这张片片里的。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3581922,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这首音乐许多人都知道,但知道这个作曲家的人应该约等于零,这真是作曲家的悲哀!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4 11:55
57. 纯真年代
由几个无比动听的主题交织而成的音乐诗篇,Elmer Bernstein的音乐与电影的场景、情节结合极好,让人听了音乐就如同看了电影一般,甚至比看了电影的感觉更好。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623318,2623323,2623341,2623343,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4 12:12
58. 阿拉伯的劳伦斯
这部电影曾是我最爱之一,大气而宽广的主旋律,立即将你带入了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仿佛听到了劳伦斯充满了传奇的一生。电影史上的经典旋律之一。
这张由费城爱乐灌制的唱片一直没有拿到,只能在他的精选中听到选段,每次听到都又爱又气。

法国人Maurice Jarre是大卫·里恩御用的配乐大。除《阿拉伯劳伦斯》之外 又相继为大卫·里恩的《日瓦哥医生》/《瑞安的女儿》/《印度之旅》配乐。虽然成就没有《阿》来的高 却也是配乐中的范本.他还为法国大导演雷内·克莱蒙的巨作《巴黎在燃烧?》配乐。到了80年代 他又成为澳洲大导演彼得·威尔的御用,为《目击者》/《死亡诗社》/《蚊子海岸》等片配乐 (题外话,《蚊子海岸》被誉为哈里森·福特的最佳作品,扮演一位具有领袖气质的空想家,极富人格魅力),到了90年为《人鬼情未了》的配乐 一举再铸辉煌。如果说约翰·威廉姆斯(斯皮尔伯格御用)是好莱坞大片的音乐教父,那Maurice Jarre至少是主流文艺片中的音乐巨擘。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9901903,1769901904,_235_2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5 12:49
59. 日瓦戈医生
今天又抽空听了下这张CD,却和以前一样,没有如同阿拉伯的劳伦斯一样的触动----关键是里面的红歌影响情绪。娜娜主题还是一样的动人,序曲给人有马勒Like的感觉,其实整个专辑都有这种感觉。老一辈的许多电影作曲家还是从马勒、瓦格纳他们身上吸取营养,如果想要听太多的音乐发展,恐怕就得去听堆无调性什么的吧。
但整还是很感动这样的音乐,充满了情感的力量。我对作实验的所谓音乐不感兴趣,甚至对假大空的某些大牌古典音乐及作曲家兴趣都不大,我还是喜欢有真挚情感的,能打动人的音乐,比如老柴的和德沃夏克的,甚至流俗点都没关系。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1768936172,1768936212,_235_20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5 12:51
60. 两生花(又名:维罗尼卡的双面生命)
说实话,艺术片却是让我又爱又恨,闷得很,大部分看不到结束。不过,两生花可能是我仔细看完而且还是比较喜欢的电影之一。里面的画面很美,而且音乐也很美。
(转)
  原声音乐“Van Den Budenmayer Concerto”。女高音咏叹调。正是Weronika在Kroków演出交响诗时所唱。
  
  歌词来自但丁《神曲》Divine Comedy “天堂篇”中的“迈向天堂之歌”第二歌。
  
  O voi che siete in piccioletta barca
  desiderosi d'ascoltar,sguiti
  Non vi mettete in pelago,che forse
  perdento me,rimarreste smarriti.
  L'acque ch'io prendo gia mai non si corse;
  Minerva spira e conducemi Appollo
  e nove Muse mi dimostran I'Orse
  
  哦,你们坐着小木船
  因渴求聆听我的歌声,
  尾随我在歌唱中驶向彼岸的木筏;
  请回到你们自己熟悉的故土,
  不要随我冒险驶向茫茫大海,因万一失去我而迷失。
  我要横渡的大洋从没有人走过;
  但我有密列瓦女神吹送,阿波罗引航,
  九位缪斯女神指示大熊星。
  
  (歌词及翻译引自刘小枫《沉重的肉身》)
  
  影片中,Weronika用尽生命力量演唱这首歌曲。在女中音和合唱队的铺垫下,她天籁般的歌声引领人们蜿蜒而上,渐近天堂。然而正是那些高耸入云的音符使她心力衰竭,猝死在舞台上。这首哀歌也在2:50秒处嘎然而止。当我们再次听到它,已是Véronique在巴黎观看那出芭蕾舞者木偶戏,对失去的另外一个自己若有所感,内心极度哀伤的时刻。
  
  电影中Véronique上音乐课时,提到这一旋律为一位200年前的荷兰作曲家所作。实际上这位虚构出来的 Van den Budenmayer就是波兰作曲家Zbigniew Preisner。这是该片导演克日什托夫·奇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与老朋友Preisner之间的一个默契。在奇耶斯洛夫斯基的影象世界中这位Budenmayer就是Preisner的化身。电影里的角色常会提到这位作曲家。演唱他的歌曲,购买他的唱片或演奏他的作品。除了《薇若妮卡的双重生命》之外,他的名字还在电视电影《十诫之九:婚姻之匙》(Decalog 9hou shalt not covet thy neighbor's wife)以及《蓝》(Bleu)中出现。两位艺术家是生死之交。曾被评论为“永世知音”。
  
  说实话,看第一遍,两个薇罗尼卡令我云里雾里。不知道哪个是哪个。非常喜欢她唱歌的样子,她天籁般的声音,雨淋在她脸上,如逢甘怡。喜欢她走路的样子,愉快、坚定、自信。在广场上,她蓦然撞见她,如撞见镜中的自己,惊诧之中,跟着就是一个大旋转镜头,公共汽车也转了一大圈,这一幕的确如同《情书》。生生世世,哪一生,哪一世。
 
  
  《两生花》的原声,纯净 圣洁 悠远 清洌。听的时候,请像薇罗尼卡一样,仰起头,闭上眼,是不是,有阳光的飘洒,雨露的滋润,还有爱人的缠绵的抚摸和温柔的气息。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96720,2096722,2096733,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6 12:46
61. 蓝红白三部曲
音乐是属于古典乐爱好者喜欢的曲子,柔美而有情调,那个喜欢啊。可惜电影却只看了部,另两部都没看完就受不了了,拍得虽然美,可也很慢。。

转一篇关于导演的文章记念下这对黄金组合:
1996年3月13日,法籍波兰电影大师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在巴黎进行心脏手术,但他不幸地在手术台上辞世,终年五十四岁,以影像思索宿命的一代宗师也逃不出命运的安排。在波兰,这条消息占据了大小报刊的头版,波兰电视台决定于次日播放《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和《十诫》。整个世界影坛用“失色”一词来形容基耶斯洛夫斯基的英年早逝。而那一年,大多数如今的电影文青们并不知道基耶斯洛夫斯基是何许人也。


1997年,看VCD正在悄然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但片源的稀缺和价格的高昂让这个习惯多少有点尴尬。而在此前20年的波兰,基耶斯洛夫斯基也是刚刚从类似的尴尬中顿悟过来。因为在1977年之前,基氏都在拍摄记录片,他视记录片这个媒体可以忠实地描写人世,早年的《洛兹小城》、《工厂》、《迭句》、《工人71》以及后来的《X光》和《初恋》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在1977年以后,基耶斯洛夫斯基觉得“当摄影机接近人这个主体时,人就渐渐在镜头前消失了”。于是,他开始拍摄烙印自己风格的剧情片——一个属于迷离宿命和道德焦虑的影像时代真正的开始了。
1998年,VCD的货源中出现了《蓝白红》三部曲,一时间成了淘碟者口口相传的“圣物”。当年看这三部曲的人只隐约觉得电影在讲一群直觉、感性的性情中人,而最重要的事经常都发生在幕后,是你看不见摸不着的玄妙之物。“三色”系列成为了那一年小众影迷口中的一个传说,最常发生的对话就是两个影迷见面后互问到:看了没?或者争论先看哪部后看哪部,再或者扯一两句“思考生命”和“人生关怀”的泛泛感慨。


1999年,刘小枫解救了困惑中的我们,也普及了基耶斯洛夫斯基。他的这本《沉重的肉身》被影迷们当作电影书来看,至于“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的良苦用心则没有人去深究了。刘小枫在这本书里份量最重的两个人:米兰.昆德拉与基耶斯洛夫斯基——很不幸,他们后来都成了小资们必备的标签。刘小枫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讲到《十诫》,从《被背叛的遗嘱》讲到《红白蓝》,尽管晦涩,但其间的诚恳,一如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让人感叹:美好的事,为何如此短暂。时至今日我依然认为《沉重的肉身》最重要的意义不在于知识的重,而是一种叙述真诚的轻。


2000年,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有一个台湾同学给他寄了套《十诫》的原版VCD。在当时刻录一张碟需要15块钱的情况下,我依然赴汤蹈火的干了这件后来被朋友成为造福人类的“壮举”。我只记得,后来的一年内,我的人缘特好。看《十诫》的过程是十次醍醐灌顶的洗礼,是十次内心世界的挣扎。《十诫》是八十年代末期最重要的信仰反思之作,基耶斯洛夫斯基抽离了背景,在罪恶和神明之间架构了人类精神和信仰、宗教与道德的桥梁,当人们面对生活中的道德困境时,十诫却成为逃避抉择的借口。
2001年的夏天,我徘徊于上海书城,在台湾版书籍的书架前细细翻完了那本《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感叹不已。一是因为那本书很贵,二是剥离了这个波兰人过多地形式感和“深刻哲学”后,我看到了他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和他用滤光镜描画出的生活真相。这部书是他生前最完整的自叙,在他短暂的电影生涯里,他一直在思索人性的课题,唯一肯定的答案是人生的不确定性。这一年,我还看到了纪录片《基耶斯洛夫斯基如是说》,这是他在1995年接受副导演的一个访问,他在里面宣布退出影坛、不再拍片,那种嘎然而止的符号,一如他电影的某些收场,彷佛早有预感。他回答问题总是一针见血、不拖泥带水,透彻的人生观、外冷内热的性格在访谈中表露无遗。


2002年,随着DVD的大肆侵略,影迷队伍迅速的膨胀了起来。《蓝白红》被“洗”了一版又一版,最终换成了加长的珍藏版;《十诫》“洗”了一套又一套,最终也有了精装的套盒装;《维罗尼卡的双重生命》终于现身碟市,又迅速卖空,等待再次被“洗”的命运。很快的,基耶斯洛夫斯基不再是小众的秘密导师,而成了电影谈资的首块敲门砖,而那些碟都被放上了碟架,等待落上厚厚的灰尘。


2003年,《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终于在大陆出版,物有所值,买者云集。而这一年前后,随着普罗大众对网络的进一步认知,资讯开始爆炸在每一个角落,你可以轻易的获得关于基耶斯洛夫斯基和他电影的任何讯息,而我却不再看他的电影了,觉得一切邂逅和喜悲都是他一手操纵的,我们不过是和主角一样被时间玩弄。

2004年,DVD市场风云再起,基氏早期的作品《生命的烙印》、《影迷》、《机遇之歌》、《永无休止》都出现了。回想当年法国《解放报》访问基耶斯洛夫斯基为什么会走上电影这条路,没有人会记得说过他的回答。他说“因为我不会做别的事。”


2005年,我收获一张CD,叫做《安魂曲》,这是电影音乐家Zbigniew Preisner在基耶斯洛夫斯基死后悼念他的一张专辑。他几乎参与了所有基氏电影的音乐写作,这使得原本就相当悲凉的曲调听来分外感伤,听者皆知,这般美声再也无法和基氏的诗意影像合鸣了。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96792,2096794,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96872,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096855,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6 12:48
62.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这部著名的动作电影中,Danny Elfman仅仅用了几个音符作写出了极有感觉且经典的主题,和John Barry的007主题一样。同样也被引用到烂大街的程度。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782930,2782946,_235_24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7 09:24
感谢楼上补充!我在Lalo Schifrin的精选中找到过,不过这个电影的配乐是DE,所以算是摆了把乌龙。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7 12:04
63. 剪刀手爱德华
这部美丽感人的电影成就了3个人,鬼才导演蒂姆.波顿,鬼才演员Johnny Depp和鬼才配乐Danny Elfman. 如此优美的音乐和如此天马行空,古灵精怪却无比动人的电影配合在一起不知道感动了多少人!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782794,2782797,2782800,2782804,_235_25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作者: zjize    时间: 2016-1-7 12:46
64.蜘蛛侠
记得当初看电影时,刚看完片头,忍不住又重新放了一遍片头,这音乐,实在太爽了,太配这部动作片了!
http://www.xiami.com/widget/2620148_2783102,_235_120_FF8719_494949_0/multiPlayer.swf
对了,多说一句,要买一定要买配乐版,很多电影都会同时出歌版(比较常见)和配乐版(少见得多),买错了经常就会少听很多好配乐了。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