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看看你是不是发烧友?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9 19:17
标题: 看看你是不是发烧友?


[attach]12489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9 20:03


[attach]12489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9 20:13


[attach]12489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9 20:19
[attach]12489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9 20:35
[attach]124900[/attach]
作者: brunhield    时间: 2016-1-9 20:39
本帖充分证明我不是发烧友,我情绪稳定。
作者: lwtong2185    时间: 2016-1-9 21:27
来看看图片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1-9 21:35
深有感触:烧友与乐迷没有共同语言,语境不同,语言不通,喜怒哀乐不同。
今天读一新浪博文有感。
作者: huangxiufu    时间: 2016-1-9 22:12
很好奇是何种博文能让M兄有如此感受。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9 22:23
同样好奇。
居然一张没有。
作者: 清泉流    时间: 2016-1-9 23:06
爱听管弦乐团拉奏时...乐器的真实度.........
作者: lintianshi    时间: 2016-1-10 00:25
看起来我不是发烧友
作者: micamica    时间: 2016-1-10 00:39
自从在Jogo家听了Keith Jarrett这张CD,爱上了此人。
作者: konoyaro    时间: 2016-1-10 09:34
本帖最后由 konoyaro 于 2016-1-10 09:56 编辑

我不是发烧友!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6-1-10 09:46
S版继续贴呀,我是发烧友,你的这些碟我大部分都有。
作者: 蓝色的心跳    时间: 2016-1-10 09:55
本帖最后由 蓝色的心跳 于 2016-1-10 10:06 编辑

记得三十年前刚开始发烧时,就是追求发烧碟,当年《cd圣经》、美国tas榜,还有许多音响杂志比如陈浩才主编的《音响技术》推荐的发烧唱片,上海《音像世界》朱纬的“天碟落地”栏目,以及朱纬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每周直播的“绝对hifi”以及有线电视台的“绝对av”推荐的一系列唱片都是我搜寻的目标,当然其中也有并不对自己胃口的就出掉了,也留下了很多自己喜欢的。最近十多年比较系统地接触古典唱片,其实我感觉是发烧友和古典音乐爱好者并不抵触,最终融为一体的也很多,本人就是其中之一。
还有就是本人喜欢多种类型的音乐,古典、爵士、流行,只要自己喜欢的都听,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者,我就是从三十多年前听邓丽君入门的,大学时期系统听了上音谭冰若教授和上师大冯季清教授的古典音乐讲座才开始逐渐接触古典音乐的。本人又是一位歌唱爱好者,大学时期曾经拜著名声乐教育家廖一鸣教授为师学习声乐发声方法,当然只是学了点皮毛,呵呵,主要还是演唱流行和民族歌曲为主,毕业后参加过当地歌唱比赛,多次获得十佳歌手称号,所以至今都还是很喜欢港台的一些老歌手,也收藏了不少他们的唱片,还是会经常拿出来欣赏。爵士开始我是不太接受的,真正喜欢上还是十多年前的事。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6-1-10 10:25
我都有,我是发烧友吗
作者: chopin@    时间: 2016-1-10 11:30
有几张,但听率很低,不知道算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0 15:58
总的来说,我的发烧历程和蓝色的心跳兄,以及莫非是一个路子的。
蓝兄说得对,发烧友和古典音乐爱好者应该是没有矛盾的。
发烧友一般都有发烧音响,对于发烧友来说,发烧碟很过瘾的。通过发烧音响,可以充分领略到音响之美。
不过到了后来,听古典音乐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也认为古典音乐之美是最高之美。越来越喜欢演绎好的古典唱片。也越来越认识到古典音乐的音乐性比音响美更重要。当然,最理想的还是演录俱佳的古典唱片。同时也认识到,好的音响还是非常重要的。
对这些发烧碟,我现在有时候会听一下,但主要时间还是听古典音乐。
象蓝兄一样,我以前也是学校合唱队和口琴队的成员,这是我后来发烧的基础。
对于发烧,我认为天赋非常重要。其实就是天生对声音很敏感,能分辨声音好坏与否。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1-10 17:54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6-1-10 17:55 编辑

点评


shinelb

也有很多人既是烧友也是乐迷的。所谓乐迷,其实就是古典音乐发烧友。所谓发烧,就是对某种事物非常热衷。哈哈。M兄觉得我说得对不对?  发表于 1 小时前


这种情况在国外比较多,香港和国内就很少。虽说发烧也是一种文化,但发烧文化的根基纯物质化、物理化的现象却很多,香港陈浩才起了很坏的作用,看过他写的许多文章和他编的书,更印证了香港就是一片文化沙漠的讲法。
作者: BEETHOVEN    时间: 2016-1-10 20:45
我收了《温暖你的心》和《科隆音乐会》2枚CD。一直都很喜欢听《科隆音乐会》。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1-10 21:13



老蒋

您说港式发烧是否是指以物质为导向而非以兴趣为导向之发烧?  发表于 半小时前


陈浩才他听了不少的音乐,不讲正道,对音乐和演绎的感悟没听他谈起多少,90年代《音响技术》充斥着的乐评如今不忍卒看。他的音乐欣赏观,我无从获知。港媒如此,港媒熏陶之下的整整一代发烧群体亦是如此。发烧群的整体兴趣在于音乐的发烧和器材的发烧,淡化了录音技术黄金年代中那些深深值得仔细品啖的优秀录音中蕴藏的艺术价值,或是充耳不闻。

作者: mrbighead    时间: 2016-1-11 02:24
香港的音响杂志中,我一直看的是《HIFI 音响》。但现在只看音乐版了。
它的音响版很有意思,有几个写手也会经常用古典音乐来试音,但一看就知道他们只关心录音是否发烧而已,经常是乱写。
音乐版我倒是觉得有几个作者的水准不错。不过,这些年古典音乐不景气,越来越多炒冷饭,各种重制层出不穷,比如Living Stereo那几张天碟。
日本似乎好些?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6-1-11 09:03
音响发烧圈只肤浅的关心录音烧不烧难道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吗?世界本来就是多元的,有的人只关心烧不烧,有的人只在乎演绎,有的人两者都关注。我绝对不同意香港是所谓文化沙漠的说法,只不过是我们看到的香港音响杂志偏重录音而已。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6-1-11 09:04
只关注录音烧不烧的,隔壁器材版块就有大把人,你们怎么不过去喷呢
作者: HD800    时间: 2016-1-11 09:24
楼上的意见中肯
作者: HD800    时间: 2016-1-11 09:28
音响发烧友主要是玩音响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0:03
有两本音响杂志对我影响很大。一本是广州的《音响世界》,一本是台湾的《音响论坛》。

我接触最早的音响杂志是广州的《音响世界》,自文版主也在上面发表文章的。我第一次买《音响世界》还是在大学生时期。有一次大学放假我回到家乡,在家乡偶然看到《音响世界》这个杂志,当时翻了一下,一下子产生了兴趣,马上就买了。没想到这一次偶然对自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我买发烧音响时,还写了文章寄到《音响世界》编辑部求教,我记得好象是陈仲本先生给我回了信。当时《音响世界》有一个版块是编辑和读者交流的,陈先生的回信就登在上面。陈先生知道我喜欢古典音乐,他就谈到他在德国的见闻,他还推荐我买德国器材,象MBL和力无敌。

对我产生很大影响的另一本音响杂志是台湾的《音响论坛》。对刘汉盛榜单,很多我都认同的。我听音乐,作为参考的主要是两个榜单,就是企鹅榜单和刘汉盛榜单。象刘汉盛对海菲兹的推崇,以及对瓦尔特的推崇,等等,对我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发烧友这个称谓最早据说是起源于香港的。因为当时用的功放都是胆机,温度很高,尤其在夏天,听音乐的人都热得满身大汗,所以那时候对热衷于玩音响和听音乐的爱好者就叫做发烧友了。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1-11 10:32
三十多年前看《无线电》,基本不看这些。
作者: zzz    时间: 2016-1-11 10:33
我有第一张,但实在听不来。更多的还是听听古典,感觉更有意思一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0:47
circle 发表于 2016-1-11 10:32
三十多年前看《无线电》,基本不看这些。

《无线电》杂志也有部分内容是介绍器材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0:49
zzz 发表于 2016-1-11 10:33
我有第一张,但实在听不来。更多的还是听听古典,感觉更有意思一点。

他获得过很多次格莱美奖,我个人倒是比较喜欢的,他的唱片都很发烧。
作者: hojunchun    时间: 2016-1-11 11:13
除那张kavakos小提琴,其他都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1:16
hojunchun 发表于 2016-1-11 11:13
除那张kavakos小提琴,其他都有

后来AA音响采用kavakos这张小提琴用作试音碟的。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1-11 11:19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五十年代一大批内地精英逃至香港,虽然有些辗转返回内地,或远游欧美、台湾等地,但这些工商和文化精英给香港留下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和空间。

七、八十年代香港借自由港经济大发展的时期,也吸引了大量地区及国际文化产业的投入。虽然内地比较关注其市民文化、流行文化的影响,但港人内部高端文化始终有深厚的遗存和发展,否则不可能留住饶宗颐那样的大师。

到了新世纪,香港更是重视文化培育。政治文化是一回事,学术文化是另一回事。富足的港人有暴发户心态,生存压力使港人势利,这不假。但也有大量社会各阶层的港人追求文化上的进步。

其实文化不只是阳春白雪,看看香港的饮食文化,其丰富性、多样性、精致程度、创新水平,都会使很多自以为是的地方汗颜,包括中餐和西餐。

随着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发展,香港经济地位有可能受到进一步冲击。但一个地方先进与否,发达与否,潜力丰沛与否,不可只谈钱、只看钱。香港不差钱,所以其文化容易被忽视。不能拿内地全部与比拼香港,单拿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比拼一下,未见得能拼得过。而北京、西安等城市可是有几千年历史。

妄自尊大、恃强凌弱、沾沾自喜、外强中干,是我们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内地人的通病。
作者: JWLZ    时间: 2016-1-11 11:45
本帖最后由 JWLZ 于 2016-1-11 11:46 编辑
shinelb 发表于 2016-1-9 19:17



“墨粒”,1993年听,当时正版嫌贵,买了盗版的,算么?

这几年想补正版,而现在出的,声音真还不如20多年前的盗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1:49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1-11 11:19
香港不是文化沙漠。

五十年代一大批内地精英逃至香港,虽然有些辗转返回内地,或远游欧美、台湾等地,但 ...

还是石兄文笔犀利,哈哈。
作者: morefeel    时间: 2016-1-11 12:57
35楼分析的透彻
作者: HAC    时间: 2016-1-11 13:24
这些唱片我都有,而且还都是很老的片子,但我不认为我是发烧友,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音乐音响爱好者。
作者: zzz    时间: 2016-1-11 13:55
shinelb 发表于 2016-1-11 10:49
他获得过很多次格莱美奖,我个人倒是比较喜欢的,他的唱片都很发烧。

是吗,那我回去再听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5:19
发烧友经常说的能够听到小提琴家的呼吸声的唱片我印象中有两张,
一张就是kavakos这张,另一张是穆特的卡门幻想曲。
kavakos这张呼吸声要明显一些。穆特那张,主要是第一首流浪者之歌,如果你的器材分析力够好,是可以听出呼吸声的。
当然,这些都是发烧友才会去注意的了,也可以说是发烧的乐趣之一吧。与音乐就没有多大关系了。
作者: 1647650152    时间: 2016-1-11 15:29
能有曲,演,录都全部通过的实在太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5:37
1647650152 发表于 2016-1-11 15:29
能有曲,演,录都全部通过的实在太少

发烧碟的特点主要还是录得好。
有一张发烧碟叫贝多芬黄页,这是威信的一张试音碟,是贝多芬的第十小提琴奏鸣曲和埃奈斯库的小提琴奏鸣曲。录音效果非常好,但感觉演绎就一般。
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还是历史上那些名演更好听。
可见,录音效果不一定放在首位。
作者: HD800    时间: 2016-1-11 16:34
香港艺术节今年已是第44届了。。。。。。认同35楼意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1 16:49
说实在的,我特别不喜欢这张里面的呼吸声,有点太大了!穆特那张还可以。
--------------------------------------------------------------------------------------------------
回HAC兄,这个贴基本就是我们那一代发烧友的经历了。
还有一次,我记得去听音响,老板对我说,你看穆特的呼吸声都可以听到,你说这音响牛不牛?
其实,几万块钱的器材都可以听到的。
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实践一下。
作者: 扬帆远航    时间: 2016-1-11 20:01
不是发烧友,奔向发烧的路上,哈哈~
有个问题请教各位:发烧友们听西方音乐多一些,这是事实吧?
是因为压根不喜欢中国音乐作品,中国音乐作品不值得听,还是因为国内的唱片质量不尽如人意?
谢谢!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1-11 20:37
关于香港是“文化沙漠”这个说法最早是谁提出的,目前所知最早的确凿记载是:1927年2月27号,鲁迅第二次来港,应大公报邀请进行两场演讲,当时英国人发动多种方式阻挠,结果到场却有五六百人之多,很多人站着听完,席上一群年轻的香港写作者向鲁迅提问:“香港是文化沙漠吗?”鲁迅当时的回覆是:“不可以这样说,这样说太颓唐了,就算它是沙漠也不是不能改变的。”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1-11 20:39
被叫成“文化沙漠”的地方也很多。但无非都在祖国南部——香港啊,广州啊,深圳啊⋯⋯就从来没听说过谁管北京叫文化沙漠的,也没听过谁管上海或者乌鲁木齐叫文化沙漠。
显然人们倾向于觉得南蛮之地,说鸟语,且串出浓浓资本主义味儿的地方才配得上“文化沙漠”这一称号。比起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过以或者被小平划了一个圈之后才“先富起来”的广州和深圳,“文化沙漠”中最正宗的当属正正经经沦为过上百年资本主义殖民地香港了。
说香港没文化么?也是啊,这是一个会把《zookeeper》翻译成《精装群兽追女仔》的地方啊,是一个发行量最大报纸在黑社会背景的《东方日报》以及一个广告多过新闻的免费报纸《头条日报》中角逐的地方啊。说香港没文化么?但也不是啊。论文盲率,论教育程度,论文化设施,哪哪样也没有落在后边啊;2011年世界大学排名港大、港中文及科大学分别位居22、37及40位,全歼位列46的北大和47的清华了。除非是比普通话,别的还有什么好比呢。
“文化沙漠”这个词(怀着既然它存在就尝试去理解它的心情)不免是针对香港是一个彻底的商业社会,消费社会这点而言的。
香港是世界上经济自由度最高的地区,没有之一。加拿大费沙学会(Fraser Institute)公布的“世界经济自由2011年报告”,香港在全球经济自由度排名首位。同样,香港是世界上最强调经济价值的城市,很可能也没有之一。这里不是不重视文化,只是更重视物质罢了。香港人可以不知道三皇五帝,但不可以不懂得炒股、炒楼、熟知李嘉诚的发家史和豪门恩怨的最新八卦 。
如果有个专门给中国人用的词叫崇洋媚外的话,香港当然算是首当其冲地“崇洋媚外”。崇洋媚外就自然要“照办煮碗”(依葫芦画瓢),洋人有的,我也要有。把伦敦,纽约学了个大概模子。莫圆庄在《明报周刊》里说香港多的是小美国人和小英国人;林燕妮说香港人老是忙着对外国人显示自己到过多少外国国家,懂得多少洋东西。 于是香港能和伦敦,巴黎一样并列为世界著名摩登大都会,却似乎也只限于摩登而已。
香港也是世界人均广告接收量最多的地区,加上昨天刚出的苹果爽报,香港的免费报纸足有六份。大概如果不是香港人民对消费主义的接受,香港不可能成为一个有6份免费报纸同时存在的地方。对于香港人来说,广告就像新闻一样是需要也想要阅读的内容。能够做广告的地方都已经做了广告,据说几年前政府还差点打算要在香港的隧道内设置广告位置,最终被议员以“如果放一些美女图片在那里,也许会引起车祸”的理由否决掉了。
香港的这种消费主义气质即使在其文化人的身上也一概明显地体现出来。香港那四位久负盛名的大才子:金庸,倪匡,黄霑,蔡澜。一个“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长居华人作家首富;一个众体皆备,日进万言,速度之快,稿酬迭来,世界第一;一个是黄金填词人,作品脍炙人口,是香港流行文化的代表;最后这个食色性也,卖酱售茶,至今逍遥在美食美女间。他们极深的古典文化造诣,和他们非常市场化的文风,在香港这片奇葩的土地上奇怪地融合得天衣无缝。
其实这个问题,很多香港作家的文章都可以回答你。香港文化人都很有一种盛世已过的危机感,都经常很不吝啬地批评香港文化,不过他们的批评文章也都正像他们批评的文化一样,有一种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的香港风格,悖悖论论的。
林奕华说香港人喜欢投机,就像香港人喜欢韦小宝。“精于卖乖,抛浪头,不学无术,走精面(投机取巧),执生(伺机行事)⋯⋯如果不是有着这类人的高速繁殖,香港不可能在短短二十年间创造如此骄人的经济成就,以及如骨牌效益的‘文化下陷’。”
“香港是百分百现实的。现实的意思,是不作无谓的行动与妄想。在香港人的字典里,数艺术是最无谓的。因此,连娱乐所保函的艺术成分,也必须被硬生生地分拆剔除。唯有这样,香港人才会觉得在娱乐上花的钱用得其所:金有纯金,娱乐当然也是越纯越好。”
文化沙漠就这样继续活色生香地有气质,没文化下去。
                 -----------------来源于“知乎”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1-11 20:40
另一种说法:

我第一次听“文化沙漠”这个说法是在1997年。
当时央视为迎接香港回归做了一整天的专题节目,当时节目里有个小章节就是说的香港这个极度商业化的城市是个“文化沙漠”(当时的主持人是白岩松,如果他在知乎的话我倒挺想邀请他回答这个问题的)
当时央视的论点是香港文化太商业化了,没有啥严肃文学的,所以就“文化沙漠”了(当时就拍了一个在香港经营所谓严肃文学的书店,看那个书店人特少,白主就开始掰货上了)
其实我想说的重点是当时我才十三四啊,被这种说法毒害了十多年才转变过来。
现在的我特想指着央视的脸,用一连串的爆破音质问一下:
1.何为文化,难道只有严肃艺术才叫文化?
2.人均受教育水平算不算文化的一部分?
3.民俗文化的保存程度算不算文化的一部分?
4.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算不算文化?
5.以上四点而言香港相比北京到底哪个才算“文化沙漠”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1-11 21:26
和一下大M兄。

我也是80年代中后期第一次听到香港是文化沙漠这一说。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里面的意涵。

那时还上中学,一位到香港短暂访问的女生回校后,发表文章并在讨论中挞伐香港这个“文化沙漠”。那年月去趟香港还了得,我们只有听的份儿,根本没机会与她探讨。反正离我们远得很。

及长,自己也有机会多次路过香港,前几次留下的印象是极差极差的。北京人的自豪劲儿容不得暴发户甩脸子。如此拥挤,如此商业,如此势利,如此市侩,有什么好牛逼的。

直到最近两次访港,每次一周左右,才略略窥得香港不只是铜锣湾、旺角油麻地,不只是街头的牛杂鱼面大排挡,不只是粤语歌曲、古惑仔。九龙、新界以及港岛中北部的自然与辽阔,尤其是善加经营的accessibility(没有贴切的翻译),足以令内地人羡慕。香港教育,尤其是几所大学的学术人文气息浓厚沉静,内地的大学相比起来更显商业化和俚俗。高端人士的艺术休养、世界眼光、人文情怀、职业操守,我看内地同级的行政长官们无法匹敌。

当然香港有它的问题,但绝非一般人以一般眼光观察得那样俗不可耐。与香港的较量,很多情况下问题出在内地这方。双方都应冷静检讨,当下内地尤应如此,对港人过份的照顾或过份的鄙夷,都是不合适的甚至是愚蠢的。

话说回来,每每听到自己人笑话发达异邦如何不济、如何怪异、如何伏拜天朝,不禁心中寒凉。如果一直这么无知、自敝、自恋、狂妄下去,中国人何日才能真正回到与康乾盛世相称的状态。访港后一肚子不满,所以多发几句牢骚。


作者: zcqtj    时间: 2016-1-12 11:04
第一个买的盗版试听,听完再没有买正版的念头了
作者: 708300    时间: 2016-1-12 14:58
“墨粒”,1993年听,当时正版嫌贵,买了盗版的,算么?这几年想补正版,而现在出的,声音真还不如20多年前的盗版。

36楼的这句算是心里话。同感。
作者: JWLZ    时间: 2016-1-14 08:45

所谓“文化沙漠”的地域,与人们常议论的刚好相反


作者: 阿忙    时间: 2016-1-14 20:19
我有张银圈版温暖你心。以前大学校园广播老是放英文歌。所以蛮喜欢听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6-1-15 13:13
这几张大多数都有,我自认为是发烧友,不过是归类为音乐发烧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7 15:23
以前我问过一个钓鱼发烧友,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这个爱好?他说当鱼上钩那一刹那,他觉得非常兴奋和激动。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7 15:26
大家知道也有人对高尔夫球非常热衷是因为什么吗?体育运动也可以令人上瘾的。
作者: ancowrl    时间: 2016-1-23 03:01
我有几年打羽毛球就上瘾了,得天天打,之后跑出去照相,照了不少,注册到极品已经是搞到第三套器材了,但真心不想上瘾,这玩意上瘾太糟蹋荷包。回到主题,只有大黑痣的那一张碟,接触时间短不到3年,自认绝对不是发烧友,就喜欢听好听的音乐,但还是喜欢上极品来学习!
作者: wyapple    时间: 2016-2-1 15:52
只有一套keith jarrett 的 LP,看来也不是烧友
作者: tony902    时间: 2016-2-1 17:19
我恨死王菲了,就是这张碟第一首让我念念不忘离子高音,
干净,清澈又有饱满的感觉,简直王菲天空专用的。
最终听了不到一年就出了,三折啊。。。。。损失惨重。
肯定有人问为什么出,发现在不能升频cd情况下非常完美,都数码高清源了,听感反而不好了。

作者: tony902    时间: 2016-2-1 17:29
个人觉得高晓松对此问题看法挺值得赞同。
但小刀会想起的时候我猜在听者上空旋转的是七彩祥云吧,
这种环境想转变,必定是几个世纪文化演进才能有的。
可那时候还有中国文化吗,或者说中国文化还有音律半毛钱的事情吗。
作者: ljj1111    时间: 2016-2-7 15:02
4张有两张,是发烧友吗?
作者: uuyi    时间: 2016-2-12 16:55
我买的第一张正版碟就是楼主嗮的第一张。
作者: HD800    时间: 2016-2-12 20:04
只有大粒墨,不是发烧友。喜欢听古典音乐。
作者: xeenel    时间: 2016-2-17 14:14
shinelb 发表于 2016-1-10 15:58
总的来说,我的发烧历程和蓝色的心跳兄,以及莫非是一个路子的。
蓝兄说得对,发烧友和古典音乐爱好者应该 ...

对于发烧,我认为天赋非常重要。其实就是天生对声音很敏感,能分辨声音好坏与否。

非常认同 天赋是后天无法习得的
虽然对于古典音乐只是门外汉
作者: 直言不讳    时间: 2017-2-2 22:57
读书时只觉得阿隆的唱腔很有特点,温暖而细腻,经济上虽然捉襟见肘,仍忍不住购入一张。阿诺的电影真实的谎言中,阿诺诱骗他老婆在酒店客房跳舞时,播放的背景音乐应该是阿隆所唱
作者: ZhengPaca    时间: 2017-2-3 11:11
  一张都没有……看来我不是发烧友而是发骚友……
作者: HD800    时间: 2017-2-3 12:27
古典乐迷,只有一张大粒麥。
作者: joyjscz    时间: 2017-2-3 15:55
5张中我有过3张现在都送人了。买唱片的投入只有器材投入的20%不到。贝多芬的全部钢奏、钢协、弦乐四重奏、交响曲完整地听过三遍以上了。算不算发烧友?这个贴引人反思,新年里希望自己多听少玩,至少把一个乐章听完再换碟。
作者: tcsbj    时间: 2017-2-3 21:23
居然一张都没有,马上淘宝搜。
作者: pigangry    时间: 2017-2-4 11:52
非常非常惊讶你听不来第一张碟。。。。。。这张碟的歌曲及其优美啊。可以说平时的音乐口味不同,有人喜欢古典,有人喜欢流行。但是好的音乐我一直以为应该是相同的。

p.s. 我平时99%时间听的是古典。
作者: sti135    时间: 2017-2-4 13:02
一张都木有。真庆幸啊,不是发烧友。
作者: myzcj    时间: 2017-2-4 21:34
二和四、五木有,算不算发烧友呢
作者: mpwxw    时间: 2017-2-5 13:17
音乐发烧友大多数和音响发烧友不存在原则上的区分,很多人是因为喜欢音乐开始需要一套音响慢慢走上发烧路的,音响是听音乐的辅助,好的音响更有助于音乐的还原,所以很多发烧友才会不断地折腾升级。个人认为把音乐发烧友和音响发烧友完全割裂开来是不可取的。
作者: HUANGCHAOTUAN    时间: 2017-2-21 16:35
对,播放古典音乐更需要好的器材,才能表达出录音效果和神韵。但问题的关键是,追求器材的档次是永远的无止境的,而且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就目前的器材好好听音乐吧。
作者: MJL988    时间: 2017-2-21 22:27
这个标准,我也是醉了。
作者: qsy    时间: 2017-2-24 09:16
体温极为正常
作者: C小调    时间: 2017-11-3 20:30
发烧友所应具备的第一个条件,那就是是否是乐迷(包括正走在通往乐迷的路上的烧友)。但是仅仅乐迷还算不上发烧友,(可以称为音乐发烧)。发烧友所应具备的另一个硬件是是否有娴熟高超的DIY能力,包括电子方面的知识。不是乐迷的发烧友很难找到DIY的方向,很难把握DIY的灵魂。不能DIY的乐迷知道器材应该要什么样的音色,只是知道目标但是自己无法去实现,也甚是遗憾。(当然土豪例外)
作者: jeffzhang    时间: 2017-11-6 22:33
在两三个世纪之前,我们现在所称的“古典音乐”就是那时的流行音乐,当然更主要的是流行在宫廷里面。我对音乐的划分就只有两种:好听的和不好听的。
作者: hc245    时间: 2017-11-6 23:57
音乐迷跟音响迷也可能尿不到一个壶里,但也可能同时兼备于一人,看修为吧。音响烧友在国内发韧于无线电爱好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认识的烧友基本上都属于焊机派,有一人既擅制作器材,又能熟练演奏几种乐器,又能当录音师和编曲配器。
作者: xa226    时间: 2017-12-13 01:14
我就是十恶不赦的“发烧友”,咋地啦?犯法了还是低人一等了?那些自诩为高逼格的“不发烧友”,你们来咬我呀!


作者: xa226    时间: 2017-12-13 01:18
非常赞同。

二货们最喜欢用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来看待世界,所以才叫二货。

作者: guliec666    时间: 2018-5-3 12:37
看来本人还没有发烧、、、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