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续) [打印本页]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 15:18
标题: 在音乐中虚度一生(续)


       无心栽柳柳成荫。Serendipity。

       人生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大约十年前去五台山,搞得败兴而归,因为所有有意义的历史遗迹,包括建筑和文物,都在文革期间被毁灭迨尽。而重修起来的庙宇、殿堂、佛像、案几、供器等等,无不滥俗之极,不但无助于信众理解和学习佛教,反而对阐释和传播这一极富哲理与思辩的学说是十分有害的。究其原因,无非是由于这些外在的符号失去了内在信仰的支持,加之追求暴富的环境中、现实利益的驱动下无可幸免地粗制滥造、滥竽充数。那次晋游,留下美好回忆的,一是行车路上经过的双林寺,一堂明代雕塑令人震撼、发人深省,动摇了此前对中国和西方造像艺术的一些执念。二是在大同老城区一条昏暗小巷中偶然撞到的一家人头攒动的刀削面馆,那碗从与小臂同长的面团上以弯曲铁片划入大铁锅中、顺滑又筋道、汤味鲜美、佐料丰富的大碗面条,至今再未遇到堪与相比的同类美食。

       那次犯的一个傻错,是没有事先认真调研,错过了最具阅古价值的佛光寺。因梁实秋、林徽因夫妇1937年骑驴考察并著书讲述而闻名天下的佛光寺东大殿,今天已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保护。这座偏安山沟、历经千年风雨、幸得完整保存的唐代木建,理论上应该能够再延续千年。唯一可能招致灾祸的是它响亮的名气和越来越方便的交通,一如它那些在五台山中台地区、被红卫兵一扫而光的早年伙伴。这个五一节,专门跑去看它,也是因为它的名气和可能未来面临的灾祸。千年的石建在欧洲随处可见,但木建就极难见到。日本同时代的不少建筑保存完整,但许多都已历经多次修葺,很多地方换过材料,而佛光寺东大殿的大多数部件仍是唐代遗存。

        令人欣慰的是,即使是在假期,日间也并没有多人游客,寺前居然可以自由停车。在此盘桓的两小时间,来来往往的游客不过二三十人。据工作人员说,老外爱来这里,因为这里是真东西。听了这话,不知道是应该欢喜还是应该悲哀。

        因为是七开间结构,横向宽幅大,纵向高度亦颇宏伟,因此在门前抬头仰望、转颈四顾,不免感觉逼仄,视野无从自由游走。又因山势陡峭,大殿不得不筑于高台之上,在前面头进院中无法看到全貌及完整比例,因此见第一面的感觉并不甚好。殿中雕像1931年被僧人重新上色,其盛唐风貌大打折扣,因而感觉遗憾更多。好在前院中几株百年丁香在阳光下怒放,原本应该似有似无的婉香转而浓烈明爽,构成一种难得的嗅觉体会。循着院墙外的曲折土路,和狗儿一同爬上后山,在东大殿正后方瞻仰三座残破已极的唐代古塔,发现一座底部仍有精美的开光图案,一座有些许仍可辨认的莲瓣装饰痕迹,一座保有两片字迹十分清晰的唐代石刻,分别为塔铭和佛经,殊为难得。

       本来就打算去南禅寺(上图),工作人员也说彼处更有特色,于是走了一段极烂的公路,去看看这座据说是全中国、全亚洲最古老的木建。

       然而南禅寺证明是此次晋游的意外之喜。时间上说,南禅寺正殿比佛光寺大殿早75年,历史地位绝对性更强。体量上看,只有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气势上要小得多,但是因在院中得以窥其全貌,且与人体比例适当,感觉上更为亲近宜人。形体上,并不十分强调东大殿的飞檐,顶脊收得没那么紧,墙体略为上窄下宽,总体上显得更加朴实敦厚,虽然少了些东大殿的凌厉俏丽,却也不失古风,不缺少建筑上节奏和韵律。中国人因为发现东大殿,证明自己在建筑及艺术理念上是日本人的老祖,乐不可支,也在自满中放弃了对日本人和日本艺术发展的兴趣、研究和借鉴。从这个意义上讲,东大殿得到更多关注和赞扬,是意料之中、义理之中的事。

       但于参观南禅寺最要紧的,恐怕是正殿内一堂唐塑原作。因为只有面对原作,才能感受到唐人在形象、姿态、比例、颜色、表情、面容上的独特深见。虽非此界人等,亦见此间人性。这些塑像各方面均可评说,仅就佛光寺塑像不幸失掉的漆色而言,南禅寺塑像身上的初唐彩色,虽然大红大绿大紫大黄,却彼此和谐服贴地共侍一像,毫无违和之感,且经过岁月风化,在斑斓端方之上增添了几分熟润与柔顺。

        前一天在杭州灵隐寺,法师开导说,佛也是人,佛门弟子也是人,不要看得多么神圣、多么了不起。这会儿回想起来,这南禅寺的正殿,这些唐人的佛塑,正是体现了佛自身人的本性以及佛对世人的积极接引。以前曾武断判定,北魏造像是佛教雕塑的绝对高峰,但此时意识到,每个时代的人需要不同形象和风格的佛像,以为对照,以为楷模。无所谓绝对,无所谓对错。北魏人有北魏人的需要,唐人有唐人的需要,今人有今人的需要。而且照着今天世界的变化速度,十年后人们在造像艺术上的体现和追求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如此想来,对二三十年前那些恢复五台山佛像的师傅们,也就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了。

       以上述开续篇,不过是念及在此论坛的沉浸也是人生意外之喜。朋友们大都不是专业人士,不以音乐为生,来此坛寻游也没有那么多势利的目的,不过是由于“路过”,不过是由于“追及”,不过是由于“窥望”。然而此地之自由,此地之丰稔,此地之善良,此地之灵秀,此地之纵横,就如同前次撞见的双林寺、刀削面及今次随访的南禅寺一般,予人更多的感念、更多的启示、更多的觉悟。
作者: jogo    时间: 2016-5-1 16:42
写的好,非常好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6-5-1 18:57
本帖最后由 清兵 于 2016-5-1 18:58 编辑

看完不禁心向往之了呀。谢谢石兄推荐!
作者: jogo    时间: 2016-5-1 21:48
当年我一个人独行五台徒步朝拜,徒步走了两天,五台文殊一个个拜过去,感触良多。 看了兄的帖子,觉得下一个行程似乎又有目标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6-5-1 22:55
石兄,发现个“硬伤”,应该是疏忽大意吧?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你写成“梁实秋”了!
梁实秋《雅舍谈吃》当年看得我口水滴答的,哈哈!
作者: mrbighead    时间: 2016-5-1 23:50
读石兄美文,收获很大。
另,恭喜新店开张 .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5-2 06:42
石兄骈文,每每赞叹结构精巧,看似不经意道来,实则暗蕴心思,五台山之行一、二十年前后回味,对建筑、造像、佛人的感悟,无不浸出思辨。
山西,保有大陆最丰富的唐、五代、金、宋、辽、元各朝古建筑的省份,甚至还发现了远至隋代的木构建筑孑遗。一来,山西太行、太岳、五台山等众多僻野山乡,远离闹市,远古建筑得以历经战火、文革浩劫而保存。一来山西之民风尚古,懂得老祖宗的东西珍贵;二来,山西的气候条件利于木构建筑历经千年而不糟朽。对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山西是第一着手之地。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 08:04
念兄一语道出这个错误的起因。

去山西的前一日正在杭州,吃到一味上好的汤菜,莼菜鱼圆。除却汤清味鲜外,最惊绝的是细糯滑嫩的鱼圆,其质地与口感前所未历。当时便与同行谈起梁实秋,说他在书中如何描述梁母用刀片慢慢地从生鱼身上刮出细细的鱼茸,煮成滑润美味的鱼圆,以及这段描述如何引人垂涎,念念不忘,屡屡在过往饮宴时寻觅,直至此时才得以现实而具体的对照。

看来在人的潜意识里,吃真的是第一位的。过了两天,在电脑前援引梁、林旧事时,居然脑子里还端着那碗莼菜鱼圆汤。在东大殿里与工作人员攀谈时,梁思成是被多次提到的,耳朵里、嘴巴上都应该有了些所谓机械记忆。谁知还是斗不过舌头和胃。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 08:05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5-2 09:37 编辑


作者: mm33    时间: 2016-5-2 14:22
美文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 15:10






       不论奈伊老太太在特定政治环境下有何作为令人不齿,听她的贝多芬,每每有高山仰止、英雄在畔的感触。她不靠灵巧的触键、节奏的弹性、突然爆发的力度、大开大阖的气势来营造所谓宏大伟岸的贝多芬精神,相对而言,奈伊是沉稳的、冷静的、果敢的,充满自信和定力,清晰地敲打每一个音符,忠实地展现每一个乐句,偶而在段落的节骨眼上稍微做些处理,信手拈来,淡至无痕,不足以造成某某风格而云。这类英雄,是全盛时期的奥古斯都、亚历山大、拿破仑,因为牢牢地掌握绝对优势,知道自己有什么手段及如何施展之,遇事即予轻纵、撩拨、点化,不须振臂高呼、指天盟誓、歇斯底里、自夸自耀。猴儿,尽在如来掌中。今天一些人真该好好听听奈伊,学学老太太如何让人明白什么是伟大、光荣、正确。因为如果展现的不对路,不仅是枉费功夫、沦为笑柄,搞不好就是自残、自废、自戕。



作者: frankhuxf    时间: 2016-5-2 15:51
好文,拜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2 18:47
朱晓玫说巴赫的音乐与佛法有关,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以前佛学被称为迷信,那是无知的表现。
周国平出了一本书是和高僧的对话,
李叔同最后出了家,他毅然脱离了尘世,而走入佛学的世界。

对佛学,有机会还是想了解一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3 08:30
除了佛学,对易经和占星术也感兴趣,就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啊。
作者: xeenel    时间: 2016-5-3 09:05
随缘即是福 或谓题中之意
作者: Sonata    时间: 2016-5-3 11:13
好文笔!逐利时代浮躁世风,一丝无奈读来共鸣,颓废标题傲然本心。为楼主喝一声彩!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3 13:40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5-3 16:20 编辑



        上周去杭州,收获良多。因为是第一次去人间天堂,心中有许多期待。抵达当晚即赶去白堤观西湖夜景,一路走到平湖秋月。可是当时颇为失望。城里的霓虹灯、环湖的照明灯、川流不息的车灯,将西湖装扮成一位夜来香型的美艳妇人,在春夜的暖风中招摇过市。站在平湖秋月,放眼望去,灯光遮蔽了星光,远山的轮廓被几座闪亮的建筑击得粉碎,难以想象三百年前康熙帝立于此岸,眼前是如何一番月洗黛山、潋滟秋波的景象。

       直至次日再访西湖,游走在岳庙、孤山一带,途径闭门修缮的西泠印社,踏入老浙江图书馆古意盎然、碑帖满墙的院落,才对西湖的景色、杭州的韵味有了些认知,乃至赞叹。如果没有那许多游人、那许多汽车、那许多食肆商铺、那许多规矩定法,西湖会更风雅、更恬静、更逸达、更宜人。在脑海和眼界中将这些个不大好的因素排除,看到的是便是民国中年时期那个婷婷玉立、俊雅淑贤、风华绝代、仪态万方的老杭州。

       在杭州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对W兄的拜访。W兄的状态令人羡慕不已,能够在自己喜爱的音乐中遨游、沉浸、把玩、赏析,并能够依之赢得平安度日的资本。个中自然是有不少的辛苦,但这种生活在文化泡沫上的福气和胆气是可遇不可求的。这些泡沫是最最漂亮的,但也最为脆弱,需要安定的水塘去支撑和含养。

       在W兄的一个重要收获是重拾“名碟不可欺”这个道理。米凯朗杰利这张贝多芬第一钢琴协奏曲是个很有名的录音,很多地方都有介绍。因为此前匆匆看过视频,认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因此放弃了CD版本。陆陆续续得到若干米氏的黑胶唱片,包括那张也是与朱利尼合作的《皇帝》,演绎得很好,但重播声音效果并不突出。与之相比,艾森巴赫与卡拉扬同在DG的录音空间感很强,但演绎真是令人揪心,特别是在卡氏带领下乐队对前奏乐句的歌咏,与其他版本对比,实在不敢恭维。

      这次W兄播放米氏贝一,用了一对DIAPARSON的小小音箱仔,在SME唱盘、EAR功放推动下,释放出令人惊叹的音压和音场,听音室差不多变成了压缩的音乐厅,钢琴和乐队都极为真实有力。而且音色又正确又漂亮,钢琴的几次琶音,令人回想起那些不知道钢琴家如何搞出美妙声音的现场。最了不起的是低音区的立柱和弦,不是精缩,不是表意,不是点到为止,而是实实在在的低音一、二组琴锤。米氏在加力、减力,乐队也在加力、减力,一清二楚,毫不妥协。这才想起自己是被那段视频蒙蔽了,因为米氏加的是暗力、腕力,并没有提高手肘,因此在电脑上边看边听,体会不到他巨大的动态差异,也感受不到他对华彩乐段在情绪和性格上的描绘。

      听乐人有时会怀疑各类指南、目录、排行,也时常推出自己心仪的版本,压倒坊间流行的推荐版本。这无可厚非,将来仍将如此。但是,对于大家普遍推荐的版本,还是应当有相应的恭敬和尊重。一次不恰当的相逢,并不能造就十足、客观的印象。识人、识地、识碟,都是这个道理吧。

      那晚在白堤,对西湖就是一次不恰当的相逢。幸而次日有机会重逢,否则既然亲眼见了,亲身到过,必然下一番偏颇的结论,并有可能持之余生。世人都说杭州好,这座城市必然有其妙处。西泠印社虽然不开门,但外立面的粉墙黛瓦月门木匾,特别是其素简的线条、恰当的比例、与环境和人体的协调匹配,兀自展现当年发起印社那一界文人的心性、品格和修为。在想想此间曾托生多少影响后世美学观念的大师和学究,不由得对这个地方恭敬且尊重。而这不过是西湖此岸的一个小小角落。当然,并非所有的角落都有如此风致,但见到的与未见的,必定还有许多精妙所在。幸而杭州历任父母官据说都颇有文化,在过往几十年市场大潮中耐心费力地保留了西湖大半的优雅情境,不像南京被砍了许多的梧桐,砍树的官员最终因违纪被惩处,很多人恨不得活剥生啖之。当决策进程很少受到羁绊时,只能巴望决策者有点文化了。

      幸而,W兄展示了这个录音的精妙所在,否则可能永远不会设法去收藏和品味,从而失去了对第一钢协的一次峰极体验。以后面对GRAMOPHONE、企鹅、TAS、日本三百、圣经、格莱美、BBC、STEREOPHILE等等榜单,还有网上各种乐评站点,更要虚心学习,恭敬且尊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3 15:29
“听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处?”

(这是我读过的焦元溥的一篇文章,就发在石兄这里,支持一下石兄的辛勤劳动吧)

结交大亨从来不是亲近艺术的道理,和心爱的艺术一同成长才是人生旅途中最好的礼物

“听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处?”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我总是说:没有好处。真的,听古典音乐不能让你三酸甘油酯指数下降,也不能使你体重立刻减轻。若说有什么现实或立即的好处,实在是没有。

但如果我有更多时间,我会说下面这个故事。在美国念书时,我认识了一位西班牙学生。

虽是同学,其实比我大一届。学校在下学期都会举办盛大舞会,我即使没兴趣,还是得勉强参加。也就在舞会上,我终于和这位同修许多课,却一直没机会真正认识的同学聊天。原来我们都觉得舞会无聊,音乐很吵。既然他是西班牙人,聊着聊着,我提到了女高音卡芭叶(Montserrat Caballe)等伟大歌手,称赞西班牙总是出声乐名家。

“你也听歌剧呀?”这位同学眼神一亮,接着我们的话题就绕着这些歌手开展,一一细数彼此看过听过什么。

原本说不上话的两人,突然因为歌剧而聊了起来,甚至愈聊愈开心。“哪天你若来马德里,一定要来我家,我继父会很高兴和你聊歌剧。他可听过男高音克劳斯(Alfredo Kraus)的歌剧首演呢!”

就这样凑巧,下学期结束后,我刚好要到马德里访问钢琴家,自然和这位同学约了到府拜访。不过当我来到他家,竟发现门口设有金属探测器,层层护卫宛如机场通关。只是我一向反应迟钝,虽觉奇怪,但也没有多问。

电梯向上,同学住在五楼。异地重逢当然开心,聊了许久,知道他继父回家,我们就转到三楼。楼梯下行,墙壁上挂满名家画作。“听同学说他母亲在博物馆上班,我想他继父可能经营艺术买卖吧,家里才会有这样多收藏。”边走边想,我这样告诉自己。

聊天当然还是很愉快(其实印象中只要是聊音乐,几乎没有不愉快的)。后来回到学校,偶然间和另一位同学提到我暑假去了马德里,还到某某人家去玩,却发现对方立刻变了神色:

“什么!你居然去了某某家!真是不可思议!那你有见到他继父吗?”

“有呀?他继父这样有名喔?是艺术经纪商吗?”

“喂,你是真的不知道还是假的不知道?”只见这位同学快速打开计算机,google一个人名,指着荧幕上的照片说:“你见到的就是他吧!”

“是呀,请问他是?”

“他是西班牙媒体之王,掌握主要电视台和报纸,还有许多企业。你怎么会认为他是艺术经销商呀!”

“什么!我完全不知道呀!可是他太太不是在博物馆上班?我看他家很有艺术气息,想说应该是艺术家庭……”

“那个博物馆……”只见这位同学仍是一脸不可置信地说,“他的外公,是西班牙汽车业的创建者。他妈妈不是去博物馆上班,而是拥有一座博物馆。那是关于西班牙汽车,也就是他外公的博物馆。天呀,你居然什么都不知道!”

“所以你是说,我莫名其妙跑到西班牙最有权势的一家去做客了?”

“这样说是低估他们,因为他们家的频道和报纸也遍及中南美洲,影响力也就到中南美洲。”

之所以说这个故事,当然不是想强化古典音乐很“高贵”的错误印象──不,绝对不是。我想说的,是以我不算深厚但也小有积累的经验证明,无论对方背景为何,讨论艺术或运动是打开心理防线最快速、最直接的方法,尤其对象是欧美人士时。毕竟这两种话题都可以讨论出历史纵深和研究心得,也可充分表现个人观点与性格,却不牵扯到政治与宗教,更不会窥探彼此隐私。如果我永远只问同学“现在电视剧演到哪里”(即使那时剧集《Friends》红透半边天),或三句话不离对方家世,这位西班牙同学大概永远不会把我当成朋友,更不会邀请我到他家做客。而即使我对他一无所知,面对音乐,我们一样可以有聊不完的话题,连他继父──或说西班牙媒体大亨──也可以毫无阻碍地加入。

然而,结交名流大腕并与之成为知音君子,从来不是亲近艺术的道理。说到底,欣赏艺术,本身才是目的。能够培养一份终身受用的兴趣,和自己心爱的艺术一同成长,无论人生阴晴顺逆都有陪伴,绝对是人生旅途中最好的礼物,也是个人化、最亲密的快乐。而这份礼物,只能由你自己送给自己。
作者: schwaz    时间: 2016-5-4 07:14
石兄,杭州是不是在伍德文化听米凯兰杰利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4 08:56
石南根: 这故事容易被想歪哦) 谢谢施兄。
================================
我也是转载的。焦元溥的专栏写得不错。

http://www.infzm.com/content/83089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4 13:25
朱伟有些乐评写得也很好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c810b0102wrfp.html
作者: schwaz    时间: 2016-5-4 21:23
W是好兄弟了。说来惭愧,他开业至今我还没去过。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6 21:23


       江水涛涛。

       时光飞逝。

       似乎很多的纪念日就要到来。 有80周岁,有30周年,有20周年。赛尔的前奏比谁都紧张,第一乐章的间奏也致密无比,令听者呼吸急促,仿佛几十年的时间一攥拳的功夫就没了。

       想起逝者如在,今年应已是70多岁高龄,而30多年未曾减弱的怀念至今仍在刺痛。柯曾的钢琴时而低吟,时而怒吼,时而轻声安慰,时而缓流冥想,仿佛讲着几十年间一个个仍然记得和已然忘怀的故事。

       愿生者平安,但无可逆转地大家一天天老去。身体的衰老,加上世道的颓唐,带来心智和精力的枯竭。老,本可以是一件美丽的事,如同勃拉姆斯这协奏曲的第二乐章,节奏慢,旋律长,但如同下午五点以后的阳光,光彩明而不艳,色泽浓而不沉,温度暖而不灼,能量盈而不焦。但若失去了生命的动力,就会像一节弹得拖沓的慢板,没有了涌动向前的气势和蕴含于内的美好。

       所以,且将目光投向远山和天际。还有许多值得怀念的人,值得纪念的日子。有些是乐队合奏的洪流倾洒,有些是钢琴高音区的鸣铃响佩,有些是圆号和提琴放出去的落日雾霭,有些是长笛和贝司托起来的山中云鹤。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7 18:37
谈到这张唱片,我想起我的一位朋友,他是深圳一个很有名的音响店的师傅。
有一次我去他那里听音响,就是这张勃一钢协,不过是CD。
朋友听了很喜欢,我就送给他了,他当时也没说什么。
后来我回到家,意外发现我的包里有一百元钱,原来是我那个朋友偷偷放在里面的。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6-5-7 21:12
shinelb 发表于 2016-5-3 15:29
“听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处?”

(这是我读过的焦元溥的一篇文章,就发在石兄这里,支持一下石兄的辛勤劳 ...

“读者文摘”式的鸡汤文字透着一股子难以自抑的小确幸炫耀,文末的掩饰根本是欲盖弥彰。你猜那个西班牙富二代会不会多年后也津津乐道于这则故事呢?

实在是瞧不上这帮台湾文人,德性样儿散大了去了。“他称我先生,我称他皇上”,打这帮人的那位祖师爷胡适以降就这副身段儿和嘴脸。在台湾传到焦博士这一辈儿,末代皇上恐是巴结不到了,改跑去与洋土豪的继子“扳一下相好了”。私底下跟几个没见过世面的亲朋胡乱吹吹牛逼也就得了,写成文章发表就情何以堪了。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8 09:04
麻烦版主帮忙清理一下。后台反应慢,B老师上面发重了。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8 15:00







       周日下午,经常是巴赫时间。而且大多是他的单乐器作品,大无,小无和WTC。声乐作品,特别是康塔塔,最好是一早起床时候听。

       版本多,是好事,也不是好事。需要定下神去选择。需要考虑当下的心境,一天里将要发生的事情。

       斯塔克是刚刚到的,此前PHILIPS的再版已是很好,充分反映出他的力度和气势。GOLDEN IMPORT与MERCURY,包括立体声和单声道的,孰优孰劣,网上仙家有不少争论。放下这个不论,因为只有这么两版在手,没有实际经验可资凭证。但听这版斯塔克,却对“小音量美学”有了些新的看法。

       斯塔克运弓有力,声音是很有穿透力的。但他并不卖弄,很少拖腔,在平衡的节奏中表现出歌唱性,这是很高的技巧。沙夫兰也是这方面的专家,很遗憾有些评论说他相对呆板,殊难苟同。因此,听斯塔克声音不能太小。MERCURY的原始录音属近场型,没有太多的堂音,不像1980年代以后录音时会把麦克风向后挪些距离,使听者有在厅堂内聆听的感觉。加上老天朗单元的音场比较趋前,因此斯氏的琴仿佛就定位在两个音箱之间,稍稍向前一分。所以,音量的调节必须要大到能有现场感的程度,尽量达到“如在面前”的效果。音量小了,会丢不少东西,形象虚化、不实在,听这么精彩的表演,实在可惜。音量过大,会撕裂形象,妨碍情感的表达,亦不足取。

       听米尔斯坦的小无,也得给予足够的音量。能做到“如在面前”的话,那琴声实在是太漂亮了,很少能在现场表演中听到如此精准、稳重的琴声。DG那版是有些堂音的,感受不一样,更加超离凡尘。而CAPITOL这版呈现出惊人的米氏将速度与准确有机结合,同时弦音和琴腔的表现十分清楚、优美、端正。

       很多同好对“小音量美学”时有微辞。支持“小音量美学”者,比如老关,应该从来不反对这种“如在面前”所需要的音量吧。他不赞成的应当是那种夸张、喧嚣的响度。一旦超当,音乐就废了。比如,回放良好的古琴,音量不可能很大,因为现场演奏的最佳聆听环境中不应超过十几、二十人,音乐厅的表演是不得不为之的市场行为,不是以古琴传情达意的艺术行为。古人在天地间抚琴,那是抚给自己、抚给周界诸物诸灵的,不需要旁人听,琴声被松涛、流水、鸟鸣所掩盖、所扰动,都不妨事,反而更尽其事其意。古人在轩堂内抚琴,那是与友人手谈,知音者、和曲者,也不过三五人罢了。对于一套电声回放系统,在这么小的音量下,表现出古琴的种种细微声响,捕捉到琴者当下丝丝心绪动荡,可能会构成噩梦般的挑战。

       对于大型作品,那种在普通家居环境下难以还原的乐队作品,小音量学说恐怕要引发更多争议了。多大音量合适呢?

       下面那套LUCA的小无,演奏时用的是1669年的AMATI,巴洛克时代的装置,低马子,羊肠弦,音高低半度,弓子大约是1650年左右生产的,不能调松紧,弓背略微向上隆起,而不是现代弓子那样向下塌陷。这样的琴,不像现代琴那般有强劲的ATTACK,表现更富张力,更具幅度。LUCA出生于以色列,就学于加拉米安,长期活跃在美国乐坛,却没有沾染上好大喜功、风魔炫技的毛病,这版小无轻巧、恬淡,很适合这把老琴的特点。最有特色的是著名的恰空,同呼天抢地的克雷默相比,LUCA的表现似乎更加符合巴赫当年的境地,心中悲哀凄凉却不容过份显露,还有那么多主子要伺候呢。就这么冷静而平淡地用音符和乐句说出心里话吧,听懂的且有同情心的人不免为之垂泪,麻木不仁者就当听了一首似乎颇有含义的曲子,没听懂,无所谓,管它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8 16:38
吉列尔斯比柯岗有力,但这版听上去更富诗意。
==============================
石兄可能是写错了,应该是柯曾。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8 16:53
石兄很舍得花钱买唱片啊。斯塔克的水星版大无,荷兰版应该是排在水星立体声头版,水星单声道版之后名列第三。其实音质已经非常好了,我自己的也是这套。

对大无,如果是玩黑胶,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斯塔克水星版和富尼埃阿齐夫版。这两套首版都过万,非常贵。其实2、3版已经非常好了。价廉物美,1千多一些吧。

米尔斯坦那套小无也是极品。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9 00:05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5-9 09:45 编辑

        太晚了,简单记几句。今天母亲节,郑京和在大剧院演奏全本小无,献给自己的父母,特别是她五年前去世的母亲。

       从七点半拉到近十点半,包括两次十五分钟休息和一些鼓掌喝彩的时间。对于68岁的郑,体力和记忆力上是个巨大的挑战。除了技术失误外,第一帕提塔出现几次间断,她迅速地找回去了,估计是一时乐谱记不清了。终场前,看她已经精疲力尽了,演出和自己在家练还是不一样,就像长跑,训练时能跑下来,比赛时未必,其他因素太多,有可能导致气力早竭。

       郑说,这是她第一次一晚上演出全本小无,自从55年前开始演奏巴赫,这是她的一个梦想。演出结束时,可以看得出她很兴奋,搞定人生一件大事。

       郑的音量不大,运弓粘性大,因此有些地方听着不够爽利。当然,有几节奏得很精彩,特别是第二帕提塔,相对完整,失误少,恰空的完成度很高、感染力也强。大概因为灌过唱片,平时演出的机会也多些。

       第一组奏鸣曲和帕提塔演奏得有些紧张,不松快,结果失误也最多。越往后越在状态。到第三组帕提塔时开始有些即兴发挥了,只是有些句法不是很常见,拖拍子较多。看起来,小无最难的是各组里的赋格,要掌握住节奏,节拍可以伸缩,但不能中断,同时要保证各类复杂的双音、三音准确无误,再加上要清楚地交代赋格中各个声部的关系,实在是技术上的大难题。

        不完美,才更美。有特性,才有人性。对于祖母级的郑京和,听现场应该重视的是她的宏观结构和整体气氛,而不应该拿着几本录音去挑剔她技术上的误差。好在观众们,不论理解不理解,最后还是给了她Standing Ovation。郑向观众投花致谢,并加演一曲Amazing Grace,赞颂上帝的恩赐。

       郑与家母同庚,录制第一张唱片时愚人刚刚出生。面对这样一位老前辈,在母亲节上演这样一出人生大戏,挑战自我,挑战观众,挑战乐坛,如何赞佩都不为过。不知道其他那些留下经典录音的大师们是否也干过这事儿?这相当于连演三首协奏曲的长度,而且是一个人连续不断地演奏啊。所需要的气力应当十倍于一首老柴。

       而巴赫也再一次显示他的伟大。三百多年后的一个晚上,因为是母亲节的缘故,他的小无带动了许多人对父母长辈和家庭变迁的联想,每一个乐句、每一个段落都被赋予特别的意义,座中又不知多少人心中颇有感慨唏嘘。


      PS:一天后,回想起来,郑还是做了一件挺了不起的事。因为这种经验对演奏者、对听众,恐怕都是ONCE IN A LIFE EXPERIENCE。不知道下次什么时候还能遇上。上网查一下,英国有位ISABELL FAUST,2013年曾经全本演出小无,而且她的全本录音获得好评。

      大M兄的章回体说很有意思,是个新视角。确实一次听完大无、小无,听现场或听录音,到后半段都会有些麻木。反而两节一听,分三天听完,会比较有感触。现在经常大无两节,小无两节,加上几节WTC。这样周日下午两个小时的听乐时间过得非常惬意。只是最近有些新的大小无唱片,注意力会被吸引过去,读书受到影响。再有就是苦苦地等GRF箱体,唉。

      
作者: ancowrl    时间: 2016-5-9 01:02
本帖最后由 ancowrl 于 2016-5-9 01:11 编辑

有感于,shinelb      
“听古典音乐,有什么好处?”

“培养一份终身受用的兴趣......而这份礼物,只能由你自己送给自己“。不管一份或几份,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已经无关乎金钱或是古典。
作者: ancowrl    时间: 2016-5-9 01:02
本帖最后由 ancowrl 于 2016-5-9 01:14 编辑

不好意思,网络问题发重复了,权当给此好帖多留字吧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6-5-9 06:54
值得思考的好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9 08:23
斯塔克水星版大无首版应该是1万人民币左右吧?
荷兰版1千多元人民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9 11:18
石兄贴的那个斯塔克大无我们叫荷兰版,也就是水星在荷兰生产的,因为菲利普收购了水星。这个版次比较常见,但音质是非常发烧的。至于真正的首版以及电台版那些东西,音质就可想而知了,比荷兰版还要强很多的。荷兰版现在一般一千多元人民币,还是非常合理的。首版就真的要一万元人民币左右了。
作者: jasonzhangy    时间: 2016-5-9 12:57
石兄是音乐与音响完美统一的大咖,能否简单介绍目前自己的系统,以及如果升级最喜欢的书架、落地音箱!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6-5-9 13:18
韩国人笃信基督,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放眼全世界,说是“蝎子拉屎,独一份儿”一点儿也不夸张。朝韩民族干什么都“发力过猛”,体现到宗教上更是如此。

地缘关系,“中俄美日/老大强狠”,哪个它都惹不起,这哥儿四个之间有点儿什么不痛快都必得折腾它一死去活来,民族命运永远不在自己手上,搁谁性格上也得憋出病来。

靠人人跑,靠山山倒,靠自己又他妈太小。。。上帝啊,救救(饶了)这倒霉孩子吧!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0 00:06
       您客气了。这论坛里音响高手太多了,身经百战者大有人在。咱没听过什么太好的器材,始终定位在MID-FI。这就不错了,挣工资的人已经努出最大劲儿了。在有限的经历中,一点点努力提高,使自己喜欢的音乐题材能够得到更好的呈现。

       目前正在调整系统过程中。前面那个贴子提到了一些。两个月前下手进了一对红头天朗,进家开唱有一个多月了。按号码看是1966年出品,到今天50岁。哈!英国货!从广东音箱世家订的GRF复刻箱体还没到货,老板很认真,慢慢做。照香港天朗爱好者的说法,银、红、金天朗单元之间的声音差异,不如将某一单元放入不同箱体的差异更为明显。但哪种箱体好,众说纷纭,最后听了和韵老板刘先生的指导,OPERA曾推出取向红天朗的SOLO音箱,听刘总的肯定没错。目前暂时把红头塞在原先Berkerley箱体中凑合听。英国卖家说这对单元30年没开声,因此现在使劲儿煲。虽然说是要100小时以上才能煲开,但目前这对红天朗真是比以前用的HPD更有质感,表现微小细节的能力非常强。

       推天朗,用的是北京关老师的金版(铜制内机箱)MA1,也就是2A3单端直耦胆机。以前的贴子里也说过。输出功率虽然只有3瓦,但因为老关下功夫处理输出变压器,音量扭到9点位置已经达到“如在面前”的响度了。单端胆机(SET)实在是细腻,换成推挽机,气势上能够丰满些,可是听单件乐器(小提琴、大提琴、长笛、单簧管、吉他)以及人声就稍稍失去些精细和情感。有时候 JOAN BAEZ是夜间的助眠曲,听不出她柔中带刚的声音变化,觉都睡不香。红头天朗是15欧输入阻抗,也许以后请关老师改一下15欧输出阻抗。

       因为以前看到网上说,“单端胆机+古董天朗+黑胶唱片=音响毒品”的说法,也就自觉自愿地跳进这个无底洞。现在还真就跳不出来了。比如,这会儿听海顿三重奏,不想关机啊。黑胶唱机有两台,一台是LINN LP12,1970年代出厂的老机器,优缺点都很突出,表现弦乐、人声柔情百转,但声音不够结实,而且遇到大动态就脚软,乐队定位也不够好。另一台是LENCO 78,也是老机器而且运输途中还摔过,真是可怜,原先状态不错的。老骥伏枥,专门用来听单声道,可能因为是惰轮驱动,声音挺有力,帮着展现了许多1950年代以前大师们惊人的精彩演出。

       几年前从国外带回一套QUAD 22+QUAD II 胆机功放,状态还不错,因为是15欧输出,目前搭配一对15欧ROGERS LS3/5A,听听CD。没有认真玩,所以效果一般。

       不知道为什么,总喜欢用旧货。家中除了电器是新的,几乎都是些哥哥级、叔叔级甚至爷爷级的老物件。现役家具主要是丹麦MID CENTURY MODERN时代的产品,摆设是淘来的老盘子、老塑像、老油画,有架钢琴也是日本60年代生产的。生来命贱,用人家使过的东西,不会浪费资源,心里反而安生些。说回音响,用这些器材,也不是有什么特别的追求、特殊的理念,一开始就是因为缺钱,所以想找个旁门左道提高音响系统质量。谁知这条路越走越远,而且也挺吸金的。

       不过,像房间处理、摆位、线材、垫钉以及一些看上去无厘头的tweak(怎么翻),其实挺有用,有时还非常管用。比如,昨天一时兴起,在房间正中的吊灯上挂了一只三角铁,您猜怎么着?天朗的声音居然明亮了一些些,结像似乎也有所提高。但这些应该是小项目,锦上添花就可以了,不应该冲了对系统主要部件的关注和投入。

       罗罗嗦嗦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抓住音乐的生命线。古典音乐,照姚馆长的话,是条长河,需要溯其源头,循其流向,纵览其亘古长波。到今天,只能说得以窥其数隅,离全程了解还有很大的差距,有很多的课要补。而音乐,包括爵士、流行、摇滚、哥特、民谣、新时代等等各门各派,是一片汪洋大海。纵身其中,既幸福又危险,有时得到的是养分,有时也可能撞上毒药。但,还是得尽量打开心扉,去聆听,去感知,去理解。看到海涛奔涌,才更懂得如何欣赏和爱护小溪大川。而各个艺术门类,像施兄屡屡在这里推送的,是天空,是陆地,是沙滩。有了它们,大海才有了界定,有了意义,有了美丽。音乐在其他艺术的映衬下,更显出其无可替代的独特魅力。而生活,我们个体生命在这个世界的旅程,就像我们眼前的这个大千世界,充满变化,充满神秘,充满新奇。好好地过生活,郑重地对待自己和其他的生命,融入这个世界的道路和节奏,音乐便成为爱的甘醇,滋养生命,浸润心灵。而信仰,对于本源的终极探究,就如同造就并驱使当下一切事物的阳光,至真、至幻、至美、至纯。手捧阳光,在光明的恩赐中回看自己的内心,看到音乐不停地涌动,不歇地泛起,不竭地生发。那是什么?是什么?是什么?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0 05:59
       B老师真幽默。

       昨天有位同事刚从意大利小游回来。她是个文艺青年,说此前在纽约MOMA被梵高的星空惊得走不动道儿,这次在佛罗伦萨圣马可修道院被FRA ANGELICO的天使报喜再次惊到无语。

       深以为然。在小作《旅欧杂记》里也提到过,那修道院的环境很容易令访者进入状态。只剩下素墙斗室,只剩下每间房内精心保护的安杰利科的宗教画,只剩下疯僧+圣僧萨沃那拉的些许遗物。当猛然在楼梯上撞见诺大一幅报喜图时,那种复杂的心情很难形容得完整。

       中国人应当是有很深的宗教情怀的,只是我们不把它放在口头念念不离。中国人的生活中始终有“那个世界”的影子,对于自然之“大道”与人世之“小道”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理解,附着在为人处世的各个瞬间。而且我们不把信仰当作一种现世的苦难,今世、往世和来世的幸福可以并行不悖。

        听古典音乐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那么点意思,比方说在听到入定时,恍惚间进入B老师说的“那是梦,是幻觉,是自嗨”的状态。但也许那是本源,此世是变异呢。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0 13:23
大M兄,身边坏事多了,还要音乐来平衡一下。最近的事已是坏到极致,应该触底反弹了。老医生横遭噩运,但愿能惊醒很多人,特别是有能力调节和阻止这类坏事的人。但愿。
作者: happycat    时间: 2016-5-10 14:39
真的希望能触底反弹,周围的同事都有动摇行医的决心了!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5-10 22:16
石兄主攻黑胶啊,羡慕!
我现在图方便,主要听听CD,都是购老版CD,觉得老版CD制作严谨,大部分封面也很有艺术和意境,且听来音质比较纯净、通透。
作者: 悠悠淘    时间: 2016-5-10 23:07
好文,拜读,一步一景,走走看看,不虚此生!
作者: ancowrl    时间: 2016-5-11 02:36
“石南根”老师真是文采飞扬,理思至深,好一个“触底反弹”,简单的引用不简单。浮躁烦乱的心绪看看此帖心会静。听着音乐,期待反弹。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3 23:07


       今天再次证明,要想通过听唱片欣赏音乐,还是得做好硬件软件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有一定的水平。

       格鲁米欧之魅力,一般认为在其温文尔雅,发音纯正清润,造句工整质朴。所以此前听他的拉罗,并没有觉得十分出色,西班牙风的曲子还是有些火气、有些狂野比较带劲儿。

       这次在新单元、新唱头的纵容下,格鲁米欧显露峥嵘,运弓的力道和弦音的穿透力有了更好的表现,使得在他朴素的演奏的表象下,能够感觉绵绵不绝的内力和激情。格氏岂是软塌无力的棉花糖,岂是没有火气、不狂野,只不过他的表达方式与外向型的演奏家不同,把想象力和浪漫情怀蕴含在坚实有力的弦音上和更加微妙的起伏变化中罢了。

       因为新器材还在熟化过程中,相对较小的箱体也未能充分发挥新喇叭单元的优势,今晚呈现的声音还不够完美,尤其是小提琴A弦和E弦的声音显得还有些刚硬,乐队合奏时底盘不足力。但从欣赏拉罗、欣赏格鲁米欧的角度看,已经是大大提升了一步。

       有不少爱乐人对于在器材上的大规模投入不感兴趣甚至有所鄙夷,就像中国人传统意识中对“器”这一层面的物象总是不会给予太高的评价。只有在“器”上承载了诸如哲学、历史、文学、审美之类的因素后,“器”才会被重视、被赞誉、被呵护。

        但对于欣赏音乐特别是需要深入研究、精微把握、细致展现的古典音乐而言,“器”之重要性不能被低估,“器”与“乐”是相辅相成、砥砺共进的,偏废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最近有不少网上议论,对我国工业发展提出一些诟病,其中一条便是对器械精密性追求不足,体现在工艺水平上,也体现上人员培养上。厂家不愿意深挖技术,掌握专利,工人漠视操作技能,满足于了了,凑合事儿,大约跟我国文化中素来重视精神、理念、思辨等诸“虚”事,鄙薄物件、手艺、匠能等“实”存有些关联。

       要达到“器”与“理”的平衡,殊非易事。制器需要大量的辛苦劳作,需要反复尝试,经历许多的挫折和失望;运理需要极强的抽象思维,也要化象销形,穷思尽法,有可能会陷入无藉的谄妄和偏执。两者贯通,更是需要极高的修为,将实践与思考时时融合,并且时刻提醒自己慎思谨言,躬行不辍,何其难哉!

       所以研究和摆弄音响器材,应当成为爱乐者的一种必要能力。与软体的搜集和分析结合起来,方能愈战愈利,越挫越勇。这绝非“玩物”,也不会“丧志”,反而会极好地“励志”。

       继续等GRF箱体,等西电老线。


作者: hbo    时间: 2016-5-13 23:52
近来生活有些烦乱,没想到错过了石兄新“家”的首页。趁着第四页还没翻篇,赶紧留个脚印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6-5-14 13:25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5-13 23:07
今天再次证明,要想通过听唱片欣赏音乐,还是得做好硬件软件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有一定的 ...

格鲁米欧/拉穆鲁1963年这个录音,乐队的拾音平衡有意偏向铜管组,凸显拉罗这部协奏作品中铜管写作格外开扬、辉煌的特点。从这点上而言,市面上没有其它拉罗录音能出其右。相对的,低音部平衡则显得比较靠后,听起来深远度、定位都很好,但量感明显比较少。因此不太利于小系统的重播,即便改用大系统,这录音的bassline量感也不会赶上其它同曲目录音。这是此录音本身先天的平衡设计特点决定的。这个协奏组合六十年代录制的其它曲目管弦bassline量感则恢复“正常”,比如1966年他们录制的肖松“音诗”,保证在任何系统里播放底盘都绝对“足力”。

格鲁米欧的拉罗以年轻诗人之姿进行诠释,而不是以“民族英雄”或“拉丁舞者”的角色设定来刻画。文艺色彩更符合十九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实际面貌,这个版本摆明是给行家的精致范本,音色、节奏感无不妙到巅毫,重点并不在于娱乐大众。个人觉得拉罗这部作品与所谓“拉丁狂野”其实压根儿没啥关系,快板乐章取而代之的核心气质应该是洒脱与乐天派。否则,伊比利亚半岛有的是比慵懒的马拉圭奔放得多的舞曲类型,人家作者为啥不用呢?有些事儿,稍微多思考一层立马豁然开朗。

格老这个版本,和黎奇/安塞美 1959DECCA的录音,个人认为是唯二的两个立体声“西班牙”完美演录。其它的当个节目听听就好。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6-5-14 13:26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5-13 23:07
今天再次证明,要想通过听唱片欣赏音乐,还是得做好硬件软件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有一定的 ...

格鲁米欧/拉穆鲁1963年这个录音,乐队的拾音平衡有意偏向铜管组,凸显拉罗这部协奏作品中铜管写作格外开扬、辉煌的特点。从这点上而言,市面上没有其它拉罗录音能出其右。相对的,低音部平衡则显得比较靠后,听起来深远度、定位都很好,但量感明显比较少。因此不太利于小系统的重播,即便改用大系统,这录音的bassline量感也不会赶上其它同曲目录音。这是此录音本身先天的平衡设计特点决定的。这个协奏组合六十年代录制的其它曲目管弦bassline量感则恢复“正常”,比如1966年他们录制的肖松“音诗”,保证在任何系统里播放底盘都绝对“足力”。

格鲁米欧的拉罗以年轻诗人之姿进行诠释,而不是以“民族英雄”或“拉丁舞者”的角色设定来刻画。文艺色彩更符合十九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实际面貌,这个版本摆明是给行家的精致范本,音色、节奏感无不妙到巅毫,重点并不在于娱乐大众。个人觉得拉罗这部作品与所谓“拉丁狂野”其实压根儿没啥关系,快板乐章取而代之的核心气质应该是洒脱与乐天派。否则,伊比利亚半岛有的是比慵懒的马拉圭奔放得多的舞曲类型,人家作者为啥不用呢?有些事儿,稍微多思考一层立马豁然开朗。

格老这个版本,和黎奇/安塞美 1959DECCA的录音,个人认为是唯二的两个立体声“西班牙”完美演录。其它的当个节目听听就好。
作者: bodyheat    时间: 2016-5-14 13:27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5-13 23:07
今天再次证明,要想通过听唱片欣赏音乐,还是得做好硬件软件两手抓,而且两手都要硬,有一定的 ...

格鲁米欧/拉穆鲁1963年这个录音,乐队的拾音平衡有意偏向铜管组,凸显拉罗这部协奏作品中铜管写作格外开扬、辉煌的特点。从这点上而言,市面上没有其它拉罗录音能出其右。相对的,低音部平衡则显得比较靠后,听起来深远度、定位都很好,但量感明显比较少。因此不太利于小系统的重播,即便改用大系统,这录音的bassline量感也不会赶上其它同曲目录音。这是此录音本身先天的平衡设计特点决定的。这个协奏组合六十年代录制的其它曲目管弦bassline量感则恢复“正常”,比如1966年他们录制的肖松“音诗”,保证在任何系统里播放底盘都绝对“足力”。

格鲁米欧的拉罗以年轻诗人之姿进行诠释,而不是以“民族英雄”或“拉丁舞者”的角色设定来刻画。文艺色彩更符合十九世纪法国知识分子的实际面貌,这个版本摆明是给行家的精致范本,音色、节奏感无不妙到巅毫,重点并不在于娱乐大众。个人觉得拉罗这部作品与所谓“拉丁狂野”其实压根儿没啥关系,快板乐章取而代之的核心气质应该是洒脱与乐天派。否则,伊比利亚半岛有的是比慵懒的马拉圭奔放得多的舞曲类型,人家作者为啥不用呢?有些事儿,稍微多思考一层立马豁然开朗。

格老这个版本,和黎奇/安塞美 1959DECCA的录音,个人认为是唯二的两个立体声“西班牙”完美演录。其它的当个节目听听就好。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5-14 15:13
这张拉罗用了这个封面

[attach]135238[/attach]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15 09: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5 12:17
       循着B老师的指点,再去挖掘一下拉罗。

       RICCI的录音手上没有,找出一本郑延益老师提到的FRANCESCATTI,MITROPAULOS指挥纽约爱乐伴奏,PHLIPS的单声道。可能这个录音有立体声版本。

       B老师的一个重要启示,是去研究作曲家、曲目和演奏者的历史情境,这对理解和欣赏作品很有益处。

       拉罗虽是西班牙裔,却在法国成长发迹,作品里必然融合着两种文化的特质。16岁之前的少年时代在法国北部里尔度过,不知道那里阴郁漫长的冬季对他源自阳光灿烂的伊比利亚半岛的血脉性情有多大影响。安达卢西亚风、吉普赛风、波西米亚风等等在欧陆传统中被认为是边缘地带的民族风格,最后在音乐历史上登堂入室,大多要经过一个学院派创作的“规制化”过程,在作品立意、形式、结构、调性、配器上对原始状态的音乐进行增删修整,如同园艺师对自然植被所作的加工处理。法国花匠修得比较狠,人工痕迹大过自然状态,英国人修得比较狡猾,把人的印迹隐藏在看上去还自然的形态中。这么一看,拉罗应该算是修理得比较狠的,同时代的德沃夏克似乎手轻些,而后来的雅纳切克、高达伊则更注意尽量保留原生态。

       弗朗切斯卡蒂成长在火热的马赛,一个被南欧文化浸透的法国城市,血管里还流着意大利的音乐基因。1930年代便走向欣欣向荣、骄纵无界的美利坚,后来干脆留在纽约,死在纽约。生活上是个出名的花花公子,演奏上技巧高超、音色美妙、乐风酷炫。内因、外因相结合,决定了他的演奏会比格鲁米欧有更多的阳光,有更加爽朗的挥洒。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用了不同的唱头,弗氏的音色听上去竟没有格氏浓郁,似乎追求更多的自由和飘逸,尤其是E弦的高音表现。RUBATO更大胆,揉弦更明显,音色变化也更夸张。而纽约爱乐的伴奏竟有些沉重,仿佛有意提供一片阴云的背景,使得弗氏的小提琴听起来更加明艳、辉煌。

        拉罗和弗朗切斯卡蒂,都曾被巴黎“归化”。19世纪时那个欧洲大熔炉还没有被20世纪纽约这个世界大熔炉所取代。有了更广泛的多样性,更自由的发挥天地,伴以更强烈的物欲刺激,纽约后来居上,比巴黎更受艺术家的欢迎。弗氏最终被纽约“归化”了。

        这个演奏因此有了更强烈的西班牙风,如同唱片封面上的阿尔罕布拉宫,在灼灼烈日下暴露着滚烫的石材,阿拉伯纹饰炫丽繁复,夺人眼目,庭院中喷泉水花四射,视觉上热辣,感觉上清凉。甚至有些HOLLYWOOD的味道了,率直、UPBEAT、讲求气势,有时显得油腔滑调,但是听上去很过瘾。

       得再听听HUBERMANN,看看这门大炮如何轰下阿尔罕布拉。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15 13: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15 15:33
西班牙交响曲这部作品,杜梅的版本也很有名,
我喜欢海菲兹的。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5 20:44
        Aksel Schiøtz,Grace Bumbry,今天重听了一遍这两位活跃于1950至60年代的男高音、女高音的录音,前者是他的磨坊女,后者是勃拉姆斯和舒伯特。如果不是此前碰巧看到的话,从现行榜单上是不大容易找到他们的名字的。

       前者虽然声线不算出众,共鸣不够洪亮,却具有出奇的抒情性,唱磨坊女合适极了。那位因爱成忧、自沉溪底的小磨工,用Schiotz颤巍巍但音高十分准确的歌声加以描绘,恰到好处。

       后者却拥有极其壮阔并稍显暗冷的声音,大凡黑人女高音,如Price, Norman, Andersen,似乎都有这样的特点。Bumbry在勃拉姆斯歌曲中表现出的内心隐忍,随着她喉头的猛烈震颤,散发出强大的感染力。

       前面贴子里提到,要尊重现行的各类榜单。得到广泛认可和推荐的,必然有其道理。那么另一面就是,不能完全依赖榜单,还得从某一类音乐、作曲家、演奏家的师承演进历史中挖掘录音史上的珍宝。像这两位,如果漏掉,真是大损失。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6 05:26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16 08:36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5-16 09:24 编辑

石南根 海菲兹的录音有立体声版本吗?
=============================
印象中是没有的,但海菲兹有不止一个录音。我听的那个是RCA录音。大T也出过他的录音,应该是EMI的录音。
我很多年没听了,我要查一下。

[attach]135508[/attach]

[attach]135509[/attach]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6 18:23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5-17 08:15 编辑


     
     人生有神秘的联结。不能仅以巧合释之。

     没有论坛,无所谓对话,无所谓牵引,无所谓机缘。心存感念。

     今天做个小学生,向BURT老师、念经老师等隔空求教,进入ARVO PART的世界。

     回到了宁静的德国乡间,静静坐在素石垒砌的教堂角落,看飞云在彩窗上流下PART的印迹。

     回到了阴郁的大西洋东岸,夜晚面对从虚无的黑暗中缓缓涌来的闪亮并有力的波涛,初夏的寒风浇在赤裸的皮肤上。

     回到了色彩缤纷的秋林中,漫无边际地在树间游走,阳光在天顶上,和风在枝梢间,平静在心坎里。

     回到了五十年前的想象空间,没有自我的世界,是存在的,并且凶狠地存在着,留下凶狠的抓痕,释放凶狠的呼嚎。

     PART,多么巧合的一个反动,从一切意义上讲。瞬间与永恒,烦乱与清正,历史与当下,感知与记忆,本土与异域,无序与有序,陈腐与新制,盲从与笃信,人造与天成。

     新门洞开,又一番天地遨游。

     却背负着半个世纪的肩犁,徐徐前进。而今天奏响的PART仿佛早已知道今天要发生的事情,只把自己的故事徐徐道来。

     说来惭愧,人生大半已过,ART MUSIC 经典音乐只游浸了一小部分,今天是出奇的运气,藉着半空中悬浮的众人心中的疑惑,推开音乐殿堂的又一扇大门。看见各位先行者远远在彩虹上行进,循着足迹跟上去。不能急,急不得,好在还有十几年的时间,耳朵才会变聋。

     人生有神秘的联结。姑且以PART释之。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6 22:20
      坎泰利真不愧是托斯卡尼尼的准徒弟。老柴的《悲怆》如出一辙,坎氏更加剽悍,更加激悦。第一乐章毫不托沓,慷慨悲歌,燕赵之风。第二乐章灵动跳跃,一点儿脂粉气都没有,潇洒极了。第三乐章的弦乐顿奏刀劈斧砍般地锐利,风风火火,勇往直前。第四乐章顺着谱子奏下来,不加料,不煽情,大凡一种英雄就义、霸王乌江、时不我兮的劲头儿。意大利人真能玩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17 08:30
freehand :S版如对佛学有兴趣,可以请一本《心经宗通》读读。
===========================================
多谢兄台的推荐,有机会还是想了解一下。
作者: huangxiufu    时间: 2016-5-17 21:00
许久未上论坛,前来石兄新帖学习。
工作忙碌疏于问候,石兄见谅。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17 21:05




伟大的苏联厂牌MELODIYA,蕴藏着无数的经典录音,而且声音效果并不逊于西方大厂。虽然听感上略显粗糙,可以看作是未加修饰的原始状态,那种麻衣草席般的强烈质感十分有冲击力。奥伊斯特拉赫60岁生日那天的音乐会,先是他担任独奏的柴协,罗日德斯特文斯基指挥,下半场是他指挥的《悲怆》。早就有这版录音的CD,搭配的是同样组合的西贝柳斯小提琴协奏曲,但不是这场音乐会的录音。一直以为没听过这张CD,不能算领略过老奥的琴技。现场演奏有各种补不掉的小瑕疵,也免不了录进去几次观众的咳嗽等噪音,但老奥当天的发挥无可挑剔,充分展现了他的典型特征,而且似乎还因为当天可能有些小激动而增添了一份额外的高昂情绪。实在是一份珍贵的音乐历史文献。而柯岗这版贝多芬,从艺术上对冲哥伦比来那张万元首版,没有任何问题,不仅优价,而且优质。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18 15:16
石兄好收藏。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0 14:06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0 14:25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5-20 17:38 编辑

       本来这个贴子应该集中在唱片上,与朋友们交流,向朋友们学习聆听唱片的学问与乐趣。但是久不久会出现一些硬件上的奇遇,压抑不住心情,一定要表达一下。

       上次是遇到关老师的单端直耦胆机。并非说,这部2A3胆机就是全天下最好的功放。好器材多的是呢。只是针对目前主要聆听的音乐类型,配合当前使用的音箱和音源,在个人经济承担能力范围内,在个人所能接触到的器材范围内,老关的MA1确实是一个极好的选项。

       红头天朗是一直是个心结,在朋友们的鼓励下(损友鼓动下,嘿嘿)买了单元和箱体。箱体还没到,所以尚无可评论。单元自然是不错的。

       但是谁能想到,li0353兄竟如此热心,远隔万里帮助确诊当前系统的问题,并使出绝招来帮忙解决。而这个解决方案竟是此前一直不大在意的防震垫钉。

       以前随意买了几套硬木圆钉,垫在cd机和功放下面。为伺候MA1还请教了已远赴新加坡的深圳娄兄,用了三个挪威钉。效果是有的,明显到可以听得出来。老关是不大在乎垫材和线材的,所以自己也随着关范儿,不大关注。

       L兄一套3个钉昨天下午快递到单位,加班回家已是很晚,本不打算试用。但烧包就是烧包。因为新得一张ARVO PART的CD,睡觉前小听一下。出于好奇,打开快递包,取出用类似宣纸加盖朱印包裹的垫钉,心里颇有一震。因为这个包装是很说明问题的。L兄是个有想法、有见地、有创意、有立场的人,不然不会用这样的心思去包装。

       垫好CD机再一放,完蛋了,过往的看法全部坍塌。那台工作了快20年的马兰士返老还童般精神了起来。PART的钢琴作品透亮了,COUNTER-TENOR唱得更富感情,呼吸顿挫更有味道了。这不是听得出来听不出来的问题,而是洗新革面、震聋发聩的变化!

       还想着早点睡觉,于是停了PART,换了蔡琴,呵呵。这一换,没办法,听不回去了。这张作为试音碟,从1999年一直试到昨晚,记忆中令人感动的,一次是2000年听到某某胆机推chario,另一次两年前是COPLAND胆机推SONUS FABRE。两次都是因为情感表达的极度渲泻。昨晚,情感在真挚地表达,同时乐器的表现令人咋舌。主要是大鼓和吉他。委屈在berkerley箱体里的红头天朗突然露出了真本事,描绘音乐画面的真本事。

      这就没法儿去睡觉了。换联线,上黑胶唱机,LINN LP12。L兄远程控制,将垫钉摆放在相应的位置。前两天刚听过的罗西尼序曲集、海顿三重奏、柯岗贝小协,上!这一上,没办法,听不回去了。用不着平时大家常用的词汇来描述如何音乐表现得到提升,只须说这些录音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面貌,令人回想起一年多前在MM33兄听高级系统的感受。当然差距还存在,但有了些模样和意思,不小的模样和意思了。

      这里不是作广告的地方,估计L兄也不愿在此过份招摇,生出些托假作秀的嫌疑。这个产品的理念和制作可以从L兄网店的介绍上了解。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 ... amp;id=531383443330

      能有这样的热心朋友,能有这样高质量的产品,能有这样难得的机遇,以相对很小的付出获得系统超乎寻常的提升,实在是幸运的事。但令人最为感触的是,回国三年多来,音响系统上的各次进步均来自纯粹的“民企”、“微企”,老关、音箱世家、兰谷专业防震,无不如此。昨天工作中与美国客人激论中国经济发展前景,试图摆出理论和实证,说明中国经济的未来在于市场,在于民企,在于中小企业,在于私人资本。没说出来的是在于更大的经济自由。不得不佩服所有此前有幸遇到的音响高人,在尚不发育完全的市场条件下,凭着对音乐回放系统的执着热情,凭着勤奋钻研、百折不挠的工程师素养,凭着精工细作、精益求精的现代企业精神,凭着中国人的独特智慧和艺术修养,愣是从西方人开辟的音响文化中挤出一小块可以耕耘的土地来,而且作物长势奇好。当然,目前普遍缺乏的是市场认知度和品牌推广力。

      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东南诸地,有着悠久的商业和企业传统,如今的经济结构中民营资本占比较大,相对市场自由度也比较高,所以在当前经济转型大潮中受冲击相对较小,转圜余地较大,前景比起东三省和山西等资源型省市来要乐观得多。一方面,这些地方的发展模式是市场经济原应有的基本形态,说他们是改革前沿、改革先锋,是因为原来的形态是扭曲的。另一方面,在市场自由情境下催生出的智慧自由,是今天这个时代更加宝贵的民族财富,也中国和中国人将来在世界上有长久生存空间的关键所在。钱多,日子过得好。智慧多,日子过得漂亮,过得放心。所幸今天有互联网,有客户端,有跨界交易平台,消费者可以在全球范围作出最优选择(理想状态),这一方面对生产者提出更高要求,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将继续推进市场分工细化,符合这一轮工业革命产品个性化、智能化的指向,也符合给予每个人更多自由、更多福利、更多选择的人类社会发展方向。抛却这些宏大的画面,国内的乐友们可以更多地注意这些器材革命家,可以更多地尝试他们的作品,予他们更多的交流和批评,促使这种业态进一步扩大和发展。业界的发展,也必然催生思想的发展、艺术的发展、理念的发展。这是对中国的信心所在。

      愿L兄、关老师、陈老板及他们的同行们和其他行业的同事们,坚持做下去,不断精进、改良、突破,保持质优价廉,给喜欢音乐的朋友们大大的福利,给中国产品以大大的名气,给中国人以大大的志气。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21 16:40
要看声音是改变了还是改善了。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1 21:20
还在调整过程中,慢慢再记录吧。边整边听音乐。今天周末,祝S兄好心情、好时光。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21 22:3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22 00:3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22 00: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2 08:40


今天老人家80周岁。有太多的故事需要回忆和纪念。每个人的父亲或母亲都是一本厚厚的书,记录着个人成长的点滴悲欣,记录着家庭、社会和国家的风云变迁,记录着人性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滋长与泯灭。

每个人的父亲或母亲也都是一幅独特的画卷,没有两张会完全相同。因为血缘和成长的联系,自己亲人那本书总是显得十分地不一般,每一个小小的笔触都牵动心弦和神经。然而这个人间历史的大画卷是如此霸道,令个人的小图随着时间不停地褪色,直至洗白消散。

不知道与父辈同行,是好事还是折磨。身边认识的几位大才,因与前辈同路,立志超越,似乎心中有不小的压力,某种境况下会被逼得痛哭。而不同路的,却有可能承载父辈对子女在新行当发迹的期待,压力来自外部而非内心。这是一个鲑鱼回游般的时代,个个努力,奋勇争先,景象是很壮观的,站在岸上看,亦可喜亦可悲。

奥伊斯特拉赫父子的内心如何,尚没有机会从阅读中找到,有些零零碎碎的资料不足为凭。可以想见的是,大卫的成就已是高山仰止,伊戈尔的攀爬肯定更加艰辛。作为一个成就不小的艺术家,都希望被人们看作是独立的创作个体,而不是某某伟人的儿子或女儿。但是,要想令世人想起大卫,就说,噢,我知道,他是谁谁的爸爸,这恐怕是无法做到的事吧。

奥氏父子演奏的巴赫双小提琴协奏曲广为流传,固然有其水平和格调的原因,这种隔代并奏的组合也是一个特殊的卖点。DG的录音还是很考究的,而且两人的平衡把握得很好,虽然还是能听出来音色和情感上的差别。但在一段网上视频中,两人演奏的差别就更加明显,尤其在慢板乐章,大卫稳重而细腻,伊戈尔清新甘甜,略带青涩,大卫托底保驾,伊戈尔披风前行,虽然有失平衡,却展示了另一种新鲜的诠释和韵味。他们应该不是有意为之,面对镜头可能本性展现得更直白些。而同时期老奥与梅纽因的合作,尽管两人造句不尽相同,但气势上等量齐观,并行共进。

其他双乐器的协奏曲,比如莫扎特的长笛与竖琴,听上去更像是情人对话,至少是姐妹闺语,无法想象成父子交谈。就这样吧。



作者: YCCAO    时间: 2016-5-22 09:53
又见南根兄的高贴,我只拜读欣赏中,不发言。哈哈.祝兄安好。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22 11: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23 15:35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5-23 15:43 编辑
石南根 发表于 2016-5-22 08:40
今天老人家80周岁。有太多的故事需要回忆和纪念。每个人的父亲或母亲都是一本厚厚的书,记录着个人成长 ...


巴赫小协,也非常推荐施耐德汗独奏,鲁道夫鲍姆加特纳指挥卢塞恩音乐节管弦乐团的版本。
其中的巴赫双小协的两个小提琴声部都是施耐德汗一人演奏的,唱片是后期合成的。

[attach]136677[/attach]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4 00:21
       傍晚,北京的天空拱起一道彩虹。天公开心,随手一抹,万千生灵,欣喜不已。

       音乐,今晚顺着墙壁站立了起来。乐友真诚,精工细作,一招致胜,百感交集。

       这种音墙的感觉,第一次遇见是18年前在新加坡专卖音响器材的ADELPHI大厦。在花光第一个月履新工资,购进一套入门音响后,店主人客气地启动矗立在房间中央的、一人多高的音箱,播放海菲兹的老柴小协第三乐章。一个瞬时间包裹住身心、高大且立体的音乐幻象扑面而来。惊愕之余,那时只能苦笑,估计这辈子没有机会照搬回家,钱没有那么多,房子没有那么大。

       此后再遇见音墙,就没那么惊艳了,开始挑剔和批评。的确,有些音墙气势凶、马力大、底气足,但是件件独奏乐器“刮耳朵”,人的肉嗓总带点金属味儿。有些音墙精致典雅,结像锐利,但与听者总保持着一段距离,高傲、冷峻地表演着一个个节目,音乐之手永远藏在背后,不向你伸过来。

       而在音乐厅的现场,不论是演奏瓦格纳的大规制乐队,还是几位乐手组成的室内乐组合,还是就一架独奏钢琴甚至小提琴,一俟乐声响起,都会如今天傍晚帝都头顶的彩虹般,构建一幅奇妙、美妙的音乐幕墙。可以静静地凝望,但看久了一定会被拉进去,飞越那道彩虹,成为这面音墙上的点滴色彩。(困,先睡了)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4 06:16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5-24 08:24 编辑

      (续上)而自己因为经济能力和居住条件的限制,从来没有奢望能够在家中构建音墙。随着年龄的增长、心态的变化,特别是对胆机、天朗音箱和黑胶唱片越来越过份的心理依赖,欣赏音乐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一个或几个独奏者对乐器的掌控能力、对音乐的表达能力和对作品的个性诠释上了。大型作品还在听,只要能够展现作品的线条、脉络、织体、动向就行了,对于气势、音场、动态对比、画面感等等就不再追求了。音墙离自己的回放系统,离自己的音乐印象渐渐远去。

       上周放在唱机下的那几枚垫钉,使得音乐变得透明而丰富。L兄的理论是,以刚性弹簧避震,补充LINN唱机软盘的不足,减少由物体传导的微小震动,由此释放录音中的低频,并使中高频得以更加准确、清晰。也许空气震动也因这种避震方法得到有效缓冲。而且似乎弹簧的金属材质与垫片的非金属材质更能减少内部的谐震。而且根据L兄的指导,垫钉的摆放位置极为关键。

       此时老关的MA1站在另外三支更加健硕的垫钉上。由此带来的变化,就是,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煲练,一堵有高度、有厚度、色彩明快、结构清晰的音墙慢慢沿着对面的实体墙树立起来。很重要的原因是出现大量结实且有质量的低频。在流行乐、爵士乐是合适比例的低音贝司,所谓大牛筋。在古典音乐,是低音贝司和大提琴部,以及钢琴的低音一组二组。同样的器材,被认为“不行”的天朗和关氏2A3,这会子下盘突然坚实稳固起来,虽然达不到吹裤脚的程度,但足以撑起整个画面。再说了,在音乐厅,在爵士酒吧,从来没有过吹裤脚的感受。现场摇滚嘛,没去过。

      低频不是只趴在地面上的,而是垂直地向前涌进,给予画面一个高度感。虽然目前这个小箱体应该说能力不咋的,但这种幅宽此前还真没出现过。

      在低频基础上,是乐器和人声的细腻化,细节的大量涌现,比如歌者的气口、揉弦的震颤、钢琴触键的力度变化等等,最终的结果就是常说的更加强烈的音乐情感表达力。也许是因为低频的泛溢使画面扩大,这些中高频的结像就显得更加凝聚和浮突。打个比方,就像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对面洗礼堂的铜门,高大结实,但细看去一个个人物和小景十分鲜明。(未完)
作者: 富裕月光族    时间: 2016-5-24 07:33
欣赏大规模的交响乐还是得听CD系统,CD系统的解析力,分离度和音场之宽广不是LP所能相比的。LP只在小规模的演奏方面比如小提琴演奏上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只此优势而已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24 12:5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4 13:01
本帖最后由 石南根 于 2016-5-24 16:04 编辑

      (续上)糟糕的是,原本封闭的心门被撞开了,贪婪又开始蚕食心灵,边吃边分沁甜蜜的汁液。仿佛靠一定的调整,手上这些残杯冷炙、陈年古董也能烹饪出可口美味、新鲜滋补的好吃食来。这等于爬上一个缓坡后,蓦然发现坡后耸立着头顶云雪的雄伟峰峦,那继续向上爬还是原地欣赏风景呢?既然事实证明,优秀的防震垫材对器材重播效果有这么大的正面效应,那么那些传说中的线材、电源处理器、调声模块是否也能发挥这种拨云见日的作用呢?是不是随后要陷入那些无边无尽的繁琐纠结的微调小技巧中呢?

      PS: L兄上面的担忧是有道理的。“音响文学”向来被人诟病,因为文字本不能够准确形容声音及对声音的感受,而且还时常涉及经济利益。因此,此前不怎么喜欢讲音响效果的事。但大家都知道,音响效果的提升有助于理解音乐内容,而且声音本身的美感就是生理愉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每每遇到音响回放能力大有长进的机会,忍不住还要记录一下。大家也知道,一旦有了提升,回头去听较低层次的回放,心里不是滋味。

      文字描述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略带夸张的语汇也是“旧常态”。但是传统观念的崩溃,确实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此前对各种小技巧的漠视甚至蔑视,此刻都不再成立。还有就是对市场自由的信念进一步地增强,更加期待在市场自由基础上获得制度优化的契机,社会结构的重新、合理的洗牌,文化在传承进程中的再生和衍生,人性的积极复活,等等。

      所以这几段文字本来就是个记录,不会有任何劝进的意思,免得引起误会。
作者: li0353    时间: 2016-5-24 15:5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5-24 16:32
避震是种被动方式,玩玩就好了。
找到震动的根源加以解决是种主动方式。器材震动有自身与外来因素,如能做到调整好器材的水平和消除支撑点空虚,内、外干扰就会变得有限了。
电也是如此。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4 17:36


      放下音响效果不说,这张唱片展示了阿格里奇独特的琴风。因为有布伦德尔珠玉在前,乍听阿氏的演绎有些不习惯。强弱的对比、快慢的对比十分强烈。而且不知道是因为她触键力度变化太大,还是录音师有意地计算调整,还是受这套音响系统当前状态的影响,各节之间的音量差异有点夸张了。夸张到似乎要破坏全曲的统一性。

    当然,阿氏比男人还男人的干脆决断,旋律之流畅,和弦之整肃,令人赞服。如果说这是一组小诗,那么阿氏的朗诵充满激情,有时候显得有些随意和调皮。布伦德尔更像个老学究,热情藏在皮壳之内,有时候就显得木讷和沉闷些。要说还是舒曼厉害,给克拉拉写下这么一封传诵百年的情书。还有一本柯托的演绎,找时间再听听。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5 22:51
       今天杨绛先生辞世。前不久,梁思礼先生去世。算算时间,出生并起步于民国的一代大家应该都已离开我们了。

       虽然不认为中华文化会垂直堕落,虽然相信新创造会脱胎并承续经典,虽然不再玩弄悲情和惜古,虽然揣测人间虚名对大家是累赘多于欣喜,但仍免不了心底发一声叹息。

       感谢八先生,在微信群里播放安魂曲,代表我们这些忙忙碌碌的凡夫俗子向仙人般的老人家致以最后的敬意。

       值得欣慰的是,微信圈里被杨先生刷屏,一如前日北京上空的彩虹。不知道杨先生那时是否还清醒,是否看得到那孤接引之桥而向上天会心地微笑。不知道钱先生和阿圆是否自那天起就以站在云端,等待老人家越过这七彩仙桥,实现这难得终于到来的团圆。

       良心和良知最终战胜。不管五月十六日有什么奇谈怪论,相信那都是因为个体的经历而引发的喟叹和变形的牢骚。亲情、学问、贤德、坚守、澹泊、宽容,,,,,,,,,,,,多少逗号才能完尽杨先生带给这个世界关于一个真实的人的定义。而不管舆论圈有多少对当今时代的抱怨和不满,微信圈里大家无声地纷纷举牌,表明良心和良知在这样一个时代仍然战胜。

       只要良知存在,古典音乐就不会死。

       邻居贴子里在谈论莫扎特小提琴协奏曲。也许此时此刻播放莫小协,更合乎对杨先生的纪念和感怀。美丽而又朴实,平淡而又俏皮,简明而又幽邃,直率而又深刻。格鲁米欧已是不错的选择。

       感谢钱杨一家,明世留给人们无尽的精神财富。就连杨先生的走,也给世界带来如此多的美好。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6 08:14
竟然泪流不止。

今天要出差,早上得以有片刻时间放一张杰西诺曼唱的斯特劳斯之最后四首歌。

手机里仍然全都是杨绛先生离去的纪念文章。

一些《我们仨》的片断,平实而凄婉。

两张钱先生、杨先生相互理发的照片,琐碎而常在。

两封钱媛老师在病榻上写给钱先生、杨先生的短笺,戏谑而无奈。

黑塞、艾森多夫的诗,追忆梦中的九月,向已近尾声的春天告别,安然睡去,在这薄暮时分。

斯特劳斯拉长而卷曲的旋律,飘浮在震弦之上的长笛、圆号,还有杰西结实又轻灵的歌声。

机缘不可违,他们此时此刻此地与此心汇聚。

竟然泪流不止。

杨先生的散文,读过,清神滋心,不知道先生何以有如此境界。钱先生的文章,读过,益智增识,不知道先生何以有如此学问。文字流在眼中,看不懂的比看明白的要多的多。

他们的时代终结了?杨、钱二位先生出生在满清崩溃的前夜,这是一个如何变迁、繁乱、纷杂、动荡的百年。社会曲折流转,文化洪波涛涌,国家翻了几重天,人性过了无数关。而先生们对自我的坚守,超越了小我,完成了大我。

从1848年欧洲变了天,到斯特劳斯1948年谱写这四首歌的一百年间,这片大陆的西端经历了如何暴裂的变幻。在二战和纳粹这艘摇摆不定的大船上,才华横溢的斯氏个人又能如何平衡小我和大我。

他们留给我们的,在此时此刻此地与此心汇聚。

那我们呢?

竟然泪流不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26 08:31
将杨绛先生翻译的帕拉图推荐给大家:

[attach]136898[/attach]
作者: 金刚绕指    时间: 2016-5-29 18:54
楼主的文章写的犹如随笔散文,令人三伏天饮冰般爽快,透心凉!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29 21:35


夏天到了。

一切变得那么不正经。不只是说大家的穿着和吃食。

楼下北面,跳燕舞的大妈们挥汗如雨,乐此不疲。西面,餐馆前的小广场亮如白昼,啤酒客的美好时光将延续到子夜。南面,原本安静的院子里如今满是乘凉的家人,有好多的小孩子,还有不少难得碰面、一碰就吵的小狗子。

空调据说是不利健康的,开窗通风,免不了要听外面各种夏夜的声音。少年时分,对这些声音再熟悉不过了,甚至那时自己也是创造声音的一份子呢。

这时候,就需要架子鼓、大牛筋、电吉他以及现场观众的欢呼声,才能压得住窗外的干扰了。

经过防震垫材的修整,加上将电源分开接入墙插,这些善出低频的乐器长了些力气,把面前小小的空间塞满了富于节奏的声响。

这样一来,气温好像就更高了。

James Tailor,曾经是Carole King各方面的伙伴,他的歌曲里有不少风、雨、雪、寂寞、孤独等等这类冷冷清清的词语,配器也相对简洁。冬日里听,房间里会凉上一两度。可在这粘乎乎的夜晚,他直嗓门的歌唱似乎不再冰凉。

所以说,心静自然凉。就连如何感受音乐的冷暖,也要看心。外界的影响,肯定有,但不足构成感受的主架。修整音响的同时,还得修整内心。比如,读读鲁迅,先热后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30 10:32
我觉得:院子里那些家人、孩子们乘凉时的欢声笑语声,
要比你那些发烧音乐还来得珍贵呢。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6-5-30 14:10

[attach]137192[/attach]
David Oistrakh in USSR Chamber Music Recordings-Bach,Tartini,Leclair,Haydn,Mozart,Beethoven,Schubert,Brahms,Wieniavski,Sarasate,Janacek,Suk,Bartok,Prokofiev,Shostakovich(Melodia-Eurodisc 27315 XRK-8Lp,rec.1949-72)
就这张图片尽然从McBook 无法搬到Surface中。上海闷闷的初夏和似来未来的黄梅天,让人心生烦意合不耐。再遇上这事,诸多不爽。然而,音符一旦流动起来,闷热难耐的紧张一下子化开消解了。实话说,Columbia和HMV的大卫诸多录音在这些他的本土录音面前,一下子少了生命感和鲜活度。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5-30 21:52


今天北京果然大热。走出办公室大楼,外面感觉像个烤箱。

上午一大一小,下午一小一大,四个会议送走了一天光景。很是无奈。

属下动作慢,因为是女孩子,只得耐着性子,等她打清所有文件,核对后签好字,才可以为离开办公室。

家中,狗儿很是可怜,夏日是哈士奇的灾难季。不得不打开所谓不健康又影响听音效果的空调了。

有关这张唱片的话,太困了,只得放弃了。先伴我假寐片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31 14:47
我觉得佩拉西亚的巴赫英国组曲弹得非常好,
可以媲美古尔德。
相对古尔德那种钢琴颗粒感很强的演绎,佩拉西亚的演绎更加抒情一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5-31 14:51
[attach]137592[/attach]
作者: circle    时间: 2016-5-31 16:07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6-5-30 14:10
David Oistrakh in USSR Chamber Music Recordings-Bach,Tartini,Leclair,Haydn,Mozart,Beethoven,Schu ...

旋律能用上金色盘芯,说明演录具佳。
作者: LDH0822    时间: 2016-5-31 16:54
足见楼主文字功底了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6-1 10:25
杨绛先生去世,缅怀。最近我也在看她和钱锺书的书籍,简单谈谈感想吧。

杨绛先生对语言有很强的理解能力,她写的书,文字其实非常简单、朴实,但是亲切、轻松、隽永、有很强的感染力。不过我认为杨绛先生最高的成就还是在翻译。她翻译的《唐吉珂德》是权威版本。我推荐大家去看她翻译的帕拉图的《斐多》,这本书是关于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以及他的言行的。杨绛说她自己不懂哲学,她是按照戏剧以及小说那样的方式来翻译的。另外我说一下,钱锺书是精通西方哲学的,他非常博学。

所以,对杨绛先生,我认为她最高的成就还是翻译。对她写的那些散文以及创作的小说,也有很高水平。不过,世界文学史上屹立的是莎士比亚、但丁以及荷马这些巨人。

第二个感想,就是杨绛的价值观吧。我个人对她以及钱锺书,非常敬仰。他们把出书的稿酬以及版税全部捐给清华大学做奖学金。而对自己的居所,没有装修,保持水泥地面。可能有些人比较困惑,为什么不拿出小部分钱来装修一下呢?其实这又回到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探讨上面了,就不重复了,留给大家思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6-1 13:0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6-1 13:39 编辑

我不是经常看电视,锵锵三人行我也很少看,我个人更喜欢看书。

对幸福的理解,其实外人是不知道的。对幸福的理解也各人都有不同。如果一定要说,对钱锺书以及杨绛,还有他们的女儿,其实我个人都认为他们非常幸福的。从杨绛的书里,从他们的思想里,我能感受到他们很幸福。

可能有人会说,他们女儿很早就去世了,他们不是很不幸吗?其实这是一种肤浅的认识。人的幸福和寿命长短其实是没有必然联系的。有的人生命很短,他们的生命也可能很多磨难,但他们的人生是非常精彩的,象莫扎特、拉斐尔、肖邦、梵高,等等。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6-1 22:58




It's a real pleasure to encounter a top quality performance on top quality recording. Like the first record above. Piano concertos can be more faintly convincing when presented by electronic audio playback, as compared to violin concertos. It is very demanding to portray a grand piano by enforcing a proper but imagined sense of the broadness of its resonant body, the grandeur of its voice at full power, and diametrically varied tones at two extreme ends. More demanding is to give it a good proportion against the accompanying orchestra, which is essential to putting up the  picture of a music-making occasion that all our playback effort is supposed to achieve.  With the second Hubermann record, attention is drawn away from all the peripheral details that seem to be constructing a music venue rather than music presentation. Violin solo becomes the centre of playing, which in many cases are not what happens on the ground, or what was heard in a concert hall.

作者: 石南根    时间: 2016-6-2 05:41
COPY AND PASTE from AMAZON:

This is in my opinion the best version of the Prokofiev's third piano concerto available and is alone the reason to purchase this disc.

Both the Rachmaninoff and Prokofiev concertos were recorded in Bolshoi Hall of the Tchaikovsky Conservatory in Moscow on June of 1962. The recording was made 3-4 weeks after the historical concert on May 13, 1962 in which after being invited by the soviet government, Janis agreed to play with the Moscow Philharmonic under the great Kyril Kondrashin in a special concert in which he would play three "different" piano concertos back to back.

That night, Byron Janis played the Rachmaninoff's first piano concerto, the Schumann concerto and closed with a spectacular account of Prokofiev's third. The story tells that the audience went absolutely crazy and clapped, shouted and praised Janis for over 20 minutes without stopping. After such a response, Janis and Kondrashin decided to play as an encore the third movement of Tchaikovsky's first piano concerto (this is not included in the disc). That night was an unforgettable musical event.

Madame Lina Prokofiev, Prokofiev's widow, who was present in the concert hall that nigh was moved to tears after listening Janis play her late husband's third piano concerto and stated that she was deeply moved by the inspired interpretation.

The recorded sound is pretty good and the interpretation is unparalleled.
The Rachmaninoff first is on the same league with excellent piano playing and phenomenal orchestral support. The disc is generously filled with an excellent recital with piano pieces by Robert Schumann, Felix Mendelssohn, Octavio Pinto and Prokofiev's Toccata.

Altogether this is a fantastic disc and no music collector should be without it.


作者: 寻芳不觉醉    时间: 2016-6-4 23:22
淘了一台瑞士LENCO L70惰轮唱机,初听非常不错,把我原来那多能士抛了,马上来石兄的贴子里吸收点黑胶营养。嘿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6-5 15:18
请问寻芳兄:多能士是不是以前也生产线材的?有一个朋友借了一对信号线给我,上面写着:多能士,德国制造。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