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从陈丹青《局部》到塔里赫!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0-30 15:09
标题: 从陈丹青《局部》到塔里赫!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12-6 09:50 编辑

http://v.baidu.com/v?ct=30198988 ... 0%E5%B1%80%E9%83%A8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0-30 16:03
视频有16集,对艺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陈丹青后来还出版了讲稿:

[attach]14794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0-31 10:19
陈丹青出了不少书籍,著名的有《纽约琐记》。
陈丹青还有一本音乐笔记有一定影响,这本书叫《外国音乐在外国》:

[attach]147971[/attach]

[attach]147972[/attach]
作者: Jwang    时间: 2016-10-31 11:24
看了最后一集。感觉还可以。陈丹青要比陈逸飞好点。陈逸飞的画简直庸俗,铜臭到极点。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6-10-31 12:01
不喝多的时候,确实有才华!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0-31 13:04
陈丹青当年轰动全国的《西藏组画》: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106/15/5789987_343057007.shtml

[attach]147974[/attach]

[attach]147975[/attach]

[attach]147976[/attach]
作者: likeperfume    时间: 2016-10-31 13:16
陈丹青  大师 实至名归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0-31 13:47
likeperfume 发表于 2016-10-31 13:16
陈丹青  大师 实至名归

哈哈,这要让大家和艺术界去评定。
不过他写的书挺有文采的。
作者: SPETR    时间: 2016-10-31 14:18

作者: hc245    时间: 2016-10-31 15:31
陈丹青对文字的驱动能力的确令人印象深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0-31 16:06
陈丹青的视频节目《局部》我大概看过一下,他那本讲稿我也买了。

陈丹青的节目,给我最深印象是他对艺术的包容性吧。陈丹青不仅推崇蒋兆和、苏里科夫这些写实主义的画家,他也推崇杜尚以及瓦拉东这些现代艺术名家。陈丹青少年得志,很年轻时就创作了《西藏组画》,并对当时的中国艺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吴作人是他老师,陈丹青早期的绘画受当时的苏联绘画,以及法国巴比松画派影响。他早期喜欢米莱、库尔贝以及柯罗的艺术。《西藏组画》的成功,与这些因素都有一定关系。

陈丹青后来选择了出国深造,他受现、当代西方以及美国的现代艺术影响,他没有重复自己,而是在艺术之路上继续前进并且取得成功,为当代西方和美国所认同。

陈丹青后来回国定居,多年的游历西方,也开阔了他的眼界。今天,对陈丹青的看法,一般是认为他是一个比较正直的公共知识分子。陈丹青推崇鲁迅,钦佩其敢于直言以及说真话。
陈丹青回国不久,曾在清华教书,但由于对教学体制的不满而最终辞职。陈丹青对传统教学体制所提出的质疑,曾引起当时社会的关注和讨论。陈丹青也推崇木心,也正是由于他的大力推广,木心才广为人知。

陈丹青也被艺术界称为通才,除了美术,他对音乐以及文学都有较高造诣。

作者: babebr    时间: 2016-11-2 08:47
陈丹青的《外国音乐在外国》一书看得出他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只是皮毛,而且属于卖弄。他在书中严重贬低亚裔指挥最高成就的小泽征尔和组宾·梅塔;在使用音乐术语上连业余都不够,比如:他说贝多芬第27钢琴索拿大“月光”,了解音乐的人都知道贝多芬的《月光》是第14钢琴奏鸣曲,哪来第27?后来才弄明白,月光奏鸣曲的编号是27号,陈丹青直接说第27奏鸣曲太可笑了。要么说”升C小调第14钢琴奏鸣曲(《月光》)“,要么就说”月光奏鸣曲,作品27号“都是对的。另外,这本书讲绘画的篇幅太多,绘画和音乐有着很多联系,但他在书中讲的很多绘画和音乐扯不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2 10:3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6-11-2 10:44 编辑
babebr 发表于 2016-11-2 08:47
陈丹青的《外国音乐在外国》一书看得出他对古典音乐的了解只是皮毛,而且属于卖弄。他在书中严重贬低亚裔指 ...


这本书我没有全部看过,在网上看过一些文章。我觉得还不错的。
有很多文章是90年代写的。90年代能写成这样的人也不多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1-2 11:08
陈丹青、梁文道、马世芳和杨照这几个人的视频节目都不错的。有个共同点,他们都懂一些音乐。
他们出的书我都看过一些。
作者: 无无明    时间: 2016-11-2 11:31
哪个圈子都有 一些这样的人物,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6 09:45
陈丹青的《外国音乐在外国》,一段关于塔里赫乐团的,写得精彩,贴上来:

“现在我要郑重介绍捷克塔里赫四重奏乐队,那是阿城郑重介绍给我的。那四个人的演奏,不是好,精彩,而是厉害,凶狠,不得了。大概因为关在铁幕里吧,中欧、东欧的天才们只好将性命全班都寄托给艺术了。我自以为在该乐队找到了“原作”:四重奏的原作。纯粹的素描,素描中的极品,干净、清澈、牵动神经。欧美四重奏名团也听过不少,同塔里赫比,散漫浑浊,修饰的,软绵绵的,太生或太熟,有欠雕琢或过于雕琢。听塔里赫,既是弓弦的语言,又是心灵的语言:全然自在自为,音乐与音乐的对话,或生猛决断,或甘洌温存,以至气若游丝,塔里赫转换语气呼吸时最是令人吃惊而折服。而且塔里赫版本音质绝佳,发烧友不是苛求音质吗,听听看,那是直见性命的质感。”

后来陈丹青登在南周的文章《在布拉格》里也有一段提及:“18年前,当我再三聆听这4人小组演奏四重奏,多么向往有一天去到那里啊。有别于西欧和俄国的演奏,塔里赫的乐句分明是捷克的性格,还有受压抑、被隔绝而自我了断的心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6 09:48
塔里赫的贝多芬:

[attach]150487[/attach]
作者: lequ    时间: 2016-12-6 18:13
我就是因为陈丹青的文字和老念的推荐找了这套,只能说有点特色
作者: zq6385    时间: 2016-12-6 22:02
不太欣赏此人。论绘画大概就二、三流水平,写得比画得好,但思想略显肤浅,格调俗套,格局太小,有哗众取宠之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7 11:50
在单位边工作边思考这个问题,等到工作干完,内心也大概有一个轮廓了。

陈丹青的书确实写得不错的,他的读者主要是年轻人,象大学生。他谈艺术,也谈社会问题,文章中也会时不时爆几句粗口。陈丹青的文章确实会使人读起来会觉得很“爽”。不过,我觉得不能因为他文章写得不错就说他是宣传自己甚至炒作自己,似乎没有因果关系。吴冠中也写作的。

在绘画上,陈丹青可以说是徐悲鸿和吴作人的弟子,在艺术上走写实的道路。我觉得问题出在这里。即使在今天,陈丹青还是非常推崇苏里科夫、列宾、委拉斯凯兹、库尔贝、米莱、柯罗以及蒋兆和这些画家。这涉及到一个怎么对待现代艺术的问题。如何将苏里科夫他们和现代艺术结合起来,这是一个矛盾,写实绘画和现代艺术无法调和。因为现代艺术和传统艺术其实是建立在不同理论基础之上的。由于艺术的发展,今天的艺术,早已经不是苏里科夫和库尔贝那些人的时代了。再说,在艺术上,象苏里科夫,虽然将写实绘画发展到登峰造极,但其实在艺术史上地位并不高的。在俄国巡回展览画派,象苏里科夫达到巅峰的时期,其实艺术史早已不是写实的时代了。

象当年徐悲鸿走写实的道路,确实是值得商榷的。对徐悲鸿的人品,我是毫不怀疑的,他具有悲悯之心,希望通过艺术解除人民的痛苦。当年的“二徐之争”,徐悲鸿和徐志摩关于现代艺术的争论,虽然徐志摩只是个文人,但你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对塞尚的争论,徐悲鸿认为塞尚、马蒂斯那些人的绘画,他一小时能画好几张。今天看来,显然是夸张和不妥的。徐悲鸿的艺术,对当时的中国有现实意义,但却是不符合艺术发展史的。

这样看来,林风眠以及杭州艺专(也就是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他们对现代艺术的态度和看法、理解是更加符合艺术规律的。林风眠对西方现代艺术有深刻的理解。而后来,象赵无极、吴冠中这些人的艺术,他们对现代艺术的借鉴和发展,对中国绘画的创新,都是非常令人振奋的。

谈到中国艺术和现代艺术的关系,其实不仅美术如此,音乐也面临着同一问题的。我在别的论坛谈到过《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问题,尤其是时代的局限性,其实在本质上是同样的问题。

谈的这些问题可能比较尖锐,也比较有争议,仅供大家参考。对陈丹青的书籍,我仍然会看的。另外,我非常欣赏陈丹青卖画抗震救灾的义举!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8 08:37
塔里赫的唱片:

[attach]150628[/attach]

[attach]150629[/attach]

[attach]150630[/attach]

[attach]150631[/attach]

[attach]150632[/attach]
作者: BEETHOVEN    时间: 2016-12-8 09:33
塔里赫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是个绝佳的演奏,陈丹青的书,个人喜欢《退步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8 10:50
BEETHOVEN 发表于 2016-12-8 09:33
塔里赫的贝多芬弦乐四重奏是个绝佳的演奏,陈丹青的书,个人喜欢《退步集》。

陈丹青有很多书,《退步集》是比较出名的一本,谈他归国的感想。

这本书我暂时还没看过,这里转载一个豆瓣的笔记:
https://www.douban.com/note/589861185/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9 10:10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以同等学力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赴纽约定居,自由职业画家。

2000年回国,任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07年卸去教职。其间,因辞职事件及公开批评教育现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成为舆论一时焦点,更被媒体推崇为影响中国的五十位知识分子之一。除了教育,他对城市、影像、传媒等文化领域的诸多现象亦有独到见解和批评。业余写作,风格卓然,臧否评议,机智痛快。

现定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

总结一下:陈丹青的主要书籍,主要是文学、艺术类的,不包括画册。如果还有别的,请大家补充。

1、草草集   

2、退步集     

3、荒废集(新版)     

4、谈话的泥沼  

5、无知的游历

6、退步集续集  

7、多余的素材

8、笑谈大先生  

9、我们的时代怕与恨  

10、纽约琐记(修订本)  

11:局部:陌生的经验

12、外国音乐在外国 (原名:陈丹青音乐笔记)

13、木心:文学回忆录(陈丹青记录的木心讲课笔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9 14:22
陈丹青是个有争议的风云人物,大家如果想了解他,可以看看他写的书,也可以看看他的绘画作品。
《外国音乐在外国》是根据他的《陈丹青音乐笔记》改版的,增加了很多内容。这本书除了谈音乐,也有很多地方是谈美术和历史的,看这本书需要一些艺术基础。

网上评论陈丹青的文章很多,后面贴几段,非常搞笑的:

摘录一:

接着说是看书,看字儿,其实我是在看画。所以文学功底这东西跟我没关系,字儿再好,转不成画儿,我照样读不下去。毕竟画画的,状物能力了得,笔下满是画意,色香味俱全,在一篇写艳遇的小文里,他如是描了这女子:“形太准了,眉眼鼻梁,笔笔中锋,像王羲之的字。王羲之的字,极姿媚的。”后来想搭讪,却不敢:“平时我胡说八道很放松,人不多的聚会,谁相貌出众,我会暗暗拘谨。现在还这样,没办法,这是性格。我很想画身边这位美人,跟她讲话,但此时此刻我知道什么都不会做,还不如没艳遇。起飞了。她开始睡觉,身子弯下去,头发垂落,挡住脸面。空姐送茶水了,我替她攒在我的小桌面上,伺机递给她,光是递递也风流啊。”最后:“可是没得逞。她全程熟睡,根本没喝水,也不注意水杯。她偶尔起身朝椅背后仰,中国人很少侧面这么标致——我到底还是扭头看了,真是惊艳!摸出一支圆珠笔,一个信封,反面是白的,我飞快勾勒,飞机轻微颠簸,线条也颠簸。还好,我记得偷看周围有没有人注意,简直是作案。”最后的最后”下一次坐飞机,放个什么电影,香港片。她演皇后,绫罗绸缎,嗔怒着——哦,难怪,她是演员。过一阵,报摊上一本彩色杂志封面,又是她,查对名字:范冰冰,那位邻座睡美人。”其实最后抖出这个包袱,里头是范冰冰,我感到有点小失望,范美是有的,但可以真真儿惊艳到有着丰富审美经验的画家,不至于。跑题。。。我想说的是,这小文画的真够味儿的。一把年纪的老男人了,还跟男孩儿似的,老害羞。

摘录二:

第二次是2012年11月,广州方所举办陈丹青先生的讲座,场内十分拥挤,闷热,慕名而来的『文艺青年』们翘首以盼,但是久久等不来迟到的偶像,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不快与烦躁。当迟到的陈丹青先生出现后,演讲仍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开始的时候,台下一位声音宏亮的青年开始鼓噪:"讲不讲啊,不讲他妈的拉倒!" 主办方没有预计到这种情况,尴尬不已。此时,陈当即接过话筒,说道:"刚才那位小伙子,你上来坐着,我是认真的,上来坐着听。" 陈解决这种尴尬的方式,我想作为一个生活了几十年的人,而且是个名人,本来没有什么可以声张,我所看到的是,他说出那一番话时的淡定自若与平静。我想,如果内心不是足够强大,如果不是见惯了,看透了,是不会表演出这样的效果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12 11:50
回M兄和其他网友。

艺术史上有一个突出的现象,也可以说是规律,就是当一种绘画风格达到巅峰的时候,另一种与它相反的艺术就会应运而生。大家看看艺术史就会明白这句话的内涵。

在徐悲鸿和林风眠的时代,当时艺术界主要就是两种不同倾向,徐悲鸿坚持的走写实的道路以及林风眠对现代艺术的追求。当时的北平艺专以及杭州艺专(也就是今天的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代表着不同的可以说是相对的两种对艺术的看法和追求。

看蒋勋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谈到,他认为徐悲鸿的绘画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改良(蒋勋是在法国巴黎读的艺术史,他的看法还是很值得参考的)。今天,我们国家的美术教学体制,都是徐悲鸿当年奠定的基础。徐悲鸿的教学理念,就是洋为中用,借鉴欧洲(象学院派)的教学方法,尤其将素描作为绘画的基础。徐悲鸿在写实绘画方面有着过人的能力和才华,他的素描具有极高的水平,即使今天仍然有人认为徐悲鸿的素描水平无人可以超越。因此,支持徐悲鸿的一方,认为中国传统绘画没有经过写实(象将素描作为绘画和创作的基础)的阶段,因此,当时的中国绘画需要引进西方绘画的写实手段,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改良。根据这样的理念,徐悲鸿创作了《田横五百士》以及《奚我后》这些影响深远的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那么,与徐悲鸿相反的一方,又是持什么观点呢?他们认为写实过时了。写实绘画,其实在文艺复兴就达到高峰了,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后人无法超越。林风眠和杭州艺专,他们倡导的是塞尚、高更、梵高、马蒂斯和毕加索。林风眠所处的时代,其实也是现代艺术成熟的时期。

吴冠中是林风眠的弟子,谈到俄国巡回展览画派时,吴冠中说他不知道列宾,更不要说苏里科夫了。其实,吴冠中这样的看法,并非偶然的。因为俄国巡回展览画派走的是写实的道路,在这个时期,其实,艺术史上已经不流行写实的风格了,取而代之的是前卫的现代艺术了。在艺术史上,西方也是仅仅知道列宾,对苏里科夫甚至一无所知。苏里科夫的创作,被认为是叙事性太强,是一种过时的创作方式。苏里科夫他们并非艺术史的主流。

这些艺术史上的纷争,今天仍然有一定影响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12 13:06
徐悲鸿油画作品《田横五百士》:

[attach]150879[/attach]

徐悲鸿人体素描:

[attach]150880[/attach]

苏里科夫油画作品《女贵族莫洛卓娃》:

[attach]150881[/attach]

苏里科夫油画作品《近卫军临刑的早上》:

[attach]15088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12 13:19
林风眠作品《宝莲灯》:

[attach]150883[/attach]

林风眠作品《静物》:

[attach]15088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6-12-15 10:20
谈到了林风眠,说几句林风眠。
林先生一生喜爱仕女题材,与他一生坎坷的人生经历有关。林先生小时候,他母亲就失踪了,从此永远不能相见。林先生一生酷爱仕女题材,很多都是以他母亲为原型的,寄托了他对母亲的怀念。林先生也画过多幅以“宝莲灯”为题材的绘画,“宝莲灯”的故事就是讲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的。

[attach]151042[/attach]

[attach]151043[/attach]

[attach]151044[/attach]

[attach]151045[/attach]
作者: 但丁神曲    时间: 2016-12-16 01:26
好贴,也蛮喜欢塔里赫的演奏~
作者: 李慕白    时间: 2016-12-16 07:30
今年10月在嘉兴的木心美术馆见到了陈丹青,挺随和 挺坦率的一个老人,他的文字功底是厉害的,写鲁迅的一篇文章很好,敢于说真话这一点就让人佩服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