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喜欢管风琴吗? [打印本页]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29 13:16
标题: 喜欢管风琴吗?
如果您想感受震撼和温柔,就来听管风琴吧!我比较喜欢阿兰和普林斯顿,尤其是阿兰,既有气势磅礴,也有轻声低语,具有女性的慎密和细腻。大家有兴趣谈谈吗?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29 13:32
[attach]8527[/attach]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29 13:43
试听:巴赫管风琴作品选 阿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E3NzgxNDQ=.html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4:06
非常喜欢瓦尔哈和阿兰!
瓦尔哈粗犷和宽广,
而阿兰精致、细腻。
听管风琴从阿兰入门不错,
录音也不错。录音效果最好的全集可能是普林斯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4:10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06:18 编辑

[attach]8528[/attach]

(注:本帖部分内容来自网络)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4:40
[attach]852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4:53
如果您想感受震撼和温柔,就来听管风琴吧!我比较喜欢阿兰和普林斯顿
bach111 发表于 2010-4-29 13:16


[attach]853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4:54
[attach]8532[/attach]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4-29 15:23
最近在听巴赫老师的作品,很不错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6:13
最近在听巴赫老师的作品,很不错

scfan 发表于 2010-4-29 15:23

scfan兄:你的图片没显示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6:16
古尔德的巴赫《赋格的艺术》有一部分是管风琴的,这张唱片曾被卡拉扬称为最伟大的唱片:

[attach]8533[/attach]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4-29 17:35
估计大家听管风琴都是从565开始的。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4-29 18:39
scfan兄:你的图片没显示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0-4-29 16:13


补图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29 19:19
布克斯特胡德是丹麦人,既是管风琴演奏家,也是作曲家。
巴赫当时是步行很远去听布克斯特胡德的演奏,
布克斯特胡德写的作品也深深影响过巴赫。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4-30 04:17
当时布克斯特胡德是在德国吕贝克的一个教堂任职,吕贝克是德国著名城市,大文豪托马斯曼的故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30 05:48
呵呵,吕贝克、托马斯曼,还有他的名著《死于威尼斯》,据说是以马勒为原型的。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4-30 06:58
试听:巴赫管风琴作品选 阿兰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E3NzgxNDQ=.html
bach111 发表于 2010-4-29 13:43

这个565很不错。管风琴声清澈、通透,精致、细腻而不失宏伟。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30 15:55
补图
scfan 发表于 2010-4-29 18:39

据说瓦尔哈也演奏过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但好像见不到CD?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4-30 16:02
布克斯特胡德作品: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MDM0MDAw.html
作者: mm33    时间: 2010-4-30 18:12
喜欢管风琴,曾在科隆大教堂、波尔多教堂、米兰百花教堂听过管风琴,虽然仅仅是宗教的弥撒仪式,但其声音的冲击力太强烈了!但从未在任何系统上听过满意的声音。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4-30 19:02
喜欢管风琴,曾在科隆大教堂、波尔多教堂、米兰百花教堂听过管风琴,虽然仅仅是宗教的弥撒仪式,但其声音的冲击力太强烈了!但从未在任何系统上听过满意的声音。
mm33 发表于 2010-4-30 18:12


在大系统上听Karl Richter的迪卡录音会有一点现场看觉。

我听管风琴基本已经放弃了对音质音色以及低频动态的奢望,基本只关注音乐本身罢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1 06:05
喜欢管风琴,曾在科隆大教堂、波尔多教堂、米兰百花教堂听过管风琴,虽然仅仅是宗教的弥撒仪式,但其声音的冲击力太强烈了!但从未在任何系统上听过满意的声音。
mm33 发表于 2010-4-30 18:12

圣母百花大教堂离米开朗基罗广场好像不远的。
意大利有看不完的古迹、
听不完的音乐、踢不完的足球、尝不完的佳肴。
很羡慕兄台去过那么多地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1 06:08
在大系统上听Karl Richter的迪卡录音会有一点现场看觉。

我听管风琴基本已经放弃了对音质音色以及低频动态的奢望,基本只关注音乐本身罢了。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4-30 19:02

我有一套18张的瓦尔哈巴赫管风琴全集LP,基本上可以说是我最喜欢唱片。
曾经在顶级柏林之声试听过,效果还是可以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1 06:19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1 06:20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1 06:42
CD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1 06:42
普林斯顿的全集:

[attach]8556[/attach]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1 07:19
我喜欢阿兰多过瓦尔哈,感觉阿兰更优美、细致。可能与人的气质较相吻合。呵呵。
作者: brahms    时间: 2010-5-1 15:09
其实勃拉姆斯也写管风琴作品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12
其实勃拉姆斯也写管风琴作品的。
brahms 发表于 2010-5-1 15:09

[attach]857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1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2:23 编辑

一提到布拉姆斯这个名字,大部分人脑海中马上会闪现出交响曲、协奏曲、歌曲、钢琴小品——可能还有《德意志安魂曲》,但绝大部分听众都想不到布拉姆斯还为管风琴谱写了美妙的音乐。然而从布拉姆斯笔下流淌出的最后一部作品却是为管风琴而作的十一首《圣咏前奏曲》,更令人惊讶的是布拉姆斯其实很早就开始为管风琴这件乐器谱写音乐了。  
  在19世纪50年代布拉姆斯还是个初出茅庐的钢琴家、作曲家的时候,他曾表示他的理想是成为一个“管风琴大师”。不过后来他发现掌握这件庞大的乐器壁他预想的要困难的多。虽然没有能如愿成为“管风琴大师”,但是他还是满怀热忱的为这件乐器谱写音乐。  
  在这些早期的尝试中有两首《前奏曲与赋格》(分别是a小调和g小调)。虽然这两部作品明显是在模仿巴洛克时期同样体裁的作品,但又充满了布拉姆斯自己特有的和声语言。布拉姆斯将这两个作品视为自己早年的习作不值得出版,并错以为已将手稿销毁。但是这两个作品的手稿后来被重新发现,并于1927年出版——此时布拉姆斯已经离世30年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1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2:33 编辑

《a小调前奏曲与赋格》是布拉姆斯为管风琴谱写的第一个作品,1856年布拉姆斯将它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克拉拉·舒曼。它不如布拉姆斯后来的作品那么成熟,而显得比较粗糙。这部作品与其说是布拉姆斯在年青人的热情与冲动下完成的,不如说是他运用历史悠久的对位法原理进行的一次实验。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前奏曲部分的低音声部出现赋格主题的倒影。和约·塞·巴赫早期的《前奏曲和赋格》一样,布拉姆斯的赋格在进入自由前奏曲风格的尾声之前就瓦解了,赋格主题的最后陈述几乎被淹没在狂暴的音符激流中。相比之下作于1857年《g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就显得成熟的多了。华丽耀眼的前奏曲部分让人回想起早期德国作曲家——如布克斯特胡德、年轻的约·塞·巴赫——创作的一些狂想风格的前奏曲和托卡塔。布拉姆斯对19世纪之前的音乐十分感兴趣,因此他选择这样的体裁进行创作决非偶然。
  
  在这段时期,对位法一直对年轻的布拉姆斯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尤其是卡农和赋格。《降a小调赋格》初稿完成于1856年,后来又经过进一步修改,在1864年在《Allgemeine musikalische Zeitung》杂志的增刊出版。这个赋格曲的调性非常少见,赋格曲之前的前奏曲部分已经遗失,或者根本就没有完成。但是这个宁静而致远的赋格曲却因其精湛的作曲手法,以及蕴含其中的深沉情感而独立成章。在作品的开头,当极富表情的主要主题被它自身的倒影轻声呼应时,布拉姆斯对位法写作的天才笔触就表露无余了。1857年——在谱写最后的《圣咏前奏曲》几十年前之前——布拉姆斯就已经根据圣咏“O Trauigkeit, o Herzeleid”写下了一首优美的圣咏前奏曲,后来又加上了根据同名的圣咏曲调谱写的赋格,这个修改稿在1882年作为《Musikalisches Wochenblatt》的音乐增刊出版。赋格的主题源自赞美诗曲调,丝毫没有修饰的以脚键盘的长音的方式出现。这个作品和《降a小调赋格》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个作品的速度也很缓慢(速度标记为柔板),对题的设计也和《降a小调赋格》完全一样,采用的是主题的倒影。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1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2:29 编辑

19世纪50年代后布拉姆斯除了修改旧作以外基本停止了为管风琴谱曲,但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几年,尤其是挚友克拉拉·舒曼突然去世的前夕,布拉姆斯再一次目光转回到管风琴,写下了11首《圣咏前奏曲》。这一套作品完成于1896年5月到6月间,是德国浪漫主义管风琴作品的顶峰之作。这套作品中的大部分都比较短小,形式上和约·塞·巴赫为宗教礼拜创作的45首圣咏前奏曲合集《Orgelbüchlein》相似。圣咏旋律的行进不会被长时间的休止所打断——不论是朴素的旋律还是装饰华丽的旋律。
  
  布拉姆斯的这套作品有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开始《Mein Jesu, der du mich》——一首按照帕赫贝尔的圣咏前奏曲风格写作的巴洛克式的作品,但是又对这种形式进行了极大的扩展:利用主题材料赋格式的模仿来预示主题的进行。布拉姆斯及其喜爱《O Weit, ich muss dich lassen》和《Herzlich tut mich verlangen》这两曲圣咏,并为每一个圣咏加上不同的背景谱写了两个性格各异的圣咏前奏曲。象《Herzlich tut mich erfreuen》和《Herzliebster Jesu》这两个圣咏,圣经上与之对应的文字都与一些最后的事件相关:耶稣基督的受难,死亡和重生。这套作品的中间是根据圣咏《O Gott, du frommer Gott》写作的有力的前奏曲,它的曲调由副手键盘演奏,音调不是太响亮,一直持续到结束。由于这些前奏曲的性格使得整套作品变得十分的沉重。为了使整套作品的结构保持平衡,另外的三首前奏曲更加的柔和,而且未使用脚键盘:《O wie selig seid ihr doch,ihr Frommen》,另一首反映死亡与终结的圣咏;一首圣餐仪式的赞美诗《Schmucke dich,o liebe Seele》;以及温柔的圣诞歌曲《Es ist ein Ros`entsprungen》。
  
   ——————原作Robert Parkins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27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6:44 编辑



迪特里克·布克斯特胡德(德语:Dieterich Buxtehude,1637年-1707年5月9日),巴洛克时期德国-丹麦裔作曲家及风琴手。他的出生地备受争议,一般认为他出生于1637年的赫尔辛堡。他承认丹麦为他的祖国。

1668年,布克斯特胡德受聘为吕贝克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自此,他开始驰名全欧。
1637年,他创办了“晚间音乐崇拜”,每年圣诞节前五个星期日连续举行,场面盛大。又传说称,J.S.巴赫年轻时曾慕名从200英里外徒步前往聆听其演奏,足见布克斯特胡德当时名声之隆。

他的很多管风琴作品影响了后来巴赫的创作,而他的声乐作品(大多为宗教内容)也在音乐史上十分重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2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6:46 编辑

布克斯特胡德共创作了90首管风琴作品(编号136—225),这90首作品中,前奏曲、赋格和圣咏曲各占一半(圣咏曲共48首)。其中比较著名的作品有《C大调前奏曲、赋格和夏空舞曲》(B146)、《D小调帕萨卡利亚舞曲》(Buxwv137)、《升F小调前奏曲和赋格》(BuXwv161)、圣咏曲《我在天上之父》(Vater unser in Himmelreich,Buxwv219)、《美丽的晨星》(Wie Schon Leuchtet der Morgentern,Buxwv223)。《C大调前奏曲、赋格和夏空舞曲》可分为4部分,其中前奏曲分3部分:1.庄严的和弦音群与32分音符的快速音的交织,以奔放的形态展开;2.附点音符,节奏轻快的旋律构成的小赋格;3.同第一部分,展现赋格曲,转入第四部分A小调夏空舞曲。《升F小调前奏曲与赋格》,前奏曲由3部分构成,以单声分散和弦的快速音群开头,经过具合唱圣咏般庄严气氛的中间部,以短小的结尾终止。第一赋格曲由极缓板的庄重主题展开,第二赋格曲的主题是形成对比的轻快主题,指定为活泼的快板。第四部分为大胆的和声结合与自由节奏形成的富有表情的宣叙调。以快速音群构成的华丽终曲。《D小调帕萨卡利亚舞曲》,4小节主题共反复18次,上声部展开变奏,共分为4部分,中间插入短小的插句,按D小调—F大调—A小调—D小调的次序予以转调。圣咏曲《我在天上之父》将圣咏旋律置于高音部,与伴奏声部分别在不同键盘上演奏,独奏声部给予华丽装饰,伴奏声部则保持简洁朴素。圣咏曲《美丽的晨星》原曲为尼科莱(Nicoai,1556—1608)所作,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4个乐句构成,圣咏旋律先置于低音部,其实在高音部出现,然后置于高音部,再轮流在低音部、高音部出现;第二部分圣咏旋律的名乐句以赋格方式展开,此曲有圣咏风格的幻想曲的味道。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37
[attach]857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3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6:48 编辑

法国作曲家、管风琴家塞萨尔·弗朗克(又译“弗兰克”)在1822年12月10日生于比利时的列日城(Liege)。十一岁时,弗朗克已在比利时进行旅行演奏,十三岁获得学院里的钢琴演奏一等奖.1835年,弗朗克随家庭迁居巴黎,又进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弗朗克十五岁时已经写出一部钢琴协奏曲,翌年又写出三首三重奏.这时弗朗克已经明显倾向于专搞创作.弗朗克除了个人教课和在1872年后兼任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外,他的主要工作在教学,以弹奏管风琴为专业.
  1866年4月间,李斯特听过他的一次演奏,离开教堂时曾喃喃自语地说,简直是巴赫再世. 弗朗克是一位人道主义艺术家,他积极参与组织和领导"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为复兴法国民族音乐作出很大的贡献.弗朗克的音乐创作也深具特点.如果说,比捷的音主要以其明亮、光辉和充满生机等特点典型地反映了法国的精神的一面的话,那么,弗朗克体现的则是另外的一面:他的音乐格调崇高,感人肺腑,既有宗教的虔敬,也有浪漫主义式变幻不定的激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3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6:49 编辑

弗朗克的创作经历着不均等的两个时期,以七十年代中期为分界线;他的优秀作品几乎都在后期的十五年间写出.这些作品构思严谨、深刻而宽广,涉及到音乐艺术的多种体裁,包括交响音乐、室内音乐、管风琴与钢琴曲、清唱剧与歌剧等;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中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器乐方面,几乎器乐曲的每一种体裁都留有他的闻名杰作: 《d小调交响曲》(1886-1888年) 、《D大调弦乐四重奏》(1889年) 、《f小调钢琴五重奏》(1878-1879年) 、《A大调小提琴奏鸣曲》(1886年) 、《交响变奏曲》(1885年) 、《前奏曲、圣咏与赋格》(1884年) 、《三首管风琴圣咏》(1890年)等.

  弗朗克为人正直、坦率,他只是在演奏管风琴和私人教课的空暇,利用一些零碎的时间孜孜于写作,他对别人毫无所求.正如德彪西对他的描述那样:"发现一个美丽的和声就足以使他开心一整天,……这一个时运不济和不被赏识的人,怀有一颗孩提的心,他的心地如此之善良,致使任何矛盾处境或者其他恶劣条件,都不会使他感到痛苦."
  1879年间,他把自己费十年的劳动写出的一部清唱剧介绍给巴黎的音乐界,结果只有两个人到场;1890年4月,他的弦乐四重奏在民族音乐协会组织的音乐会上首演受到很大的欢迎,这是他唯一的一次成功的体验,但这时,他已经六十八岁,接近走到生活的尽头.五月间,当这部作品再度上演时,他在前往一个学生家里上课的途中因车祸受伤,几个月后在1890年11月8日终于在巴黎辞世.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44
据说瓦尔哈也演奏过布克斯特胡德的作品,但好像见不到CD?
shinelb 发表于 2010-4-30 15:55
[attach]857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48
史怀哲演奏巴赫的管风琴作品
[attach]857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51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07:35 编辑

[attach]8580[/attach]

试听:Karl Richter - Toccata and Fugue, for organ in D minor, BWV 565-2. Fug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RKJiMaYCbk/isRenhe=1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52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6:52 编辑

卡尔·李希特,德国著名的指挥家、管风琴家和羽管键琴家,巴赫作品的演奏权威,1926年生于一个教士家庭,从小便受巴赫音乐的熏陶。青年时李希特进入莱比锡宗教音乐学院学习,1946年担任了莱比锡的教堂合唱团团长,后又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当管风琴师,这里正是当年巴赫的《马太受难曲》首演的地方。1951年,李希特移居慕尼黑,在圣马可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合唱团团长和指挥,并在慕尼黑高等音乐学院认教。在慕尼黑,李希特先是创立了许兹协会,从事许兹作品的演出。后来又改而成立了慕尼黑巴赫合唱团,继而又成立了慕尼黑巴赫乐团。李希特率领这两个乐团曾到世界各地巡演,为其赢得了极佳的声誉。
作为羽管键琴家,李希特的演奏富有特色,不求拟古的风格,而谋求大幅度的动态对比和柔韧性。他指挥的作品有着严整的节奏,并能呈现出活跃的生气。在作品的准备上,李希特经常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以求在理性、情感及技术方面取得完美的统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5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6:56 编辑

由于教士家庭出身以及长期在教堂从事音乐工作的经历,使李希特深具路德教派的知识和体验,这些为他演绎巴赫音乐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李希特演绎的巴赫作品,投入真挚的感情,去除一切虚浮矫饰,呈现出端正、庄严、壮丽的形态。节奏紧凑,速度凌厉,细部精密,营造出富有凝聚力与活力的感人效果,表现出强烈的宗教式的沉思与升华。李希特演奏巴赫时使用的手法是锐利地把握音型的含义,句法与造型明确,速度与强弱对比很生动。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浪漫主义式的巴赫演绎法。李希特曾说:“这种演绎法矫正了19世纪那种感情过多、极度主观的演奏,去除了感情化的诠释,产生了净化的效果。”60年代,是李希特演奏的巅峰时期,这一阶段的演奏具有令人屏息的戏剧性与魅力,充满对现世的否定和对彼岸的向往。70年代,由于运用仿古乐器潮流的影响,他的演奏力度有所减弱,紧张感和精密感也有下降。但不管怎样,卡尔·李希特的尝试,也使我们能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并评价仿古的潮流。 在所有巴赫音乐的崇敬者当中,卡尔·李希特也许是最具有德国气质的一位,这种气质表现为一种对作品的深刻体验,这一体验并不简单地出乎移情的作用,而是多方面地寻求客观的基础,寻求观念和气质上的同一性。卡尔·李希特对于巴赫宗教作品的把握,尤其体现出这一特点。他自身的宗教感受和德国新教的传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由于他对巴赫作品的严格探究,使得20世纪常见的那种错乱且误置的宗教情感被严格地排除开来。我们可以说,巴赫音乐的庄严瑰丽,在20世纪的卡尔·李希特手里获得了延伸。16、17世纪以来的新教音乐传统在今天仍然保有强大的力量,这其中有李希特的一份伟大贡献。换句话说:人们常常以为,是父亲生出了儿子,但在今天的音乐处境里,真正了不起的成就乃是,伟大的儿子创造出伟大的父亲。(作者不详,在此感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54
[attach]858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5:54
巴赫的《6首管风琴协奏曲》作于魏玛时期,作曲年代大约在1708-1717年之间.第一号G大调,BWV592;第二号A小调,BWV593,改编自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Op.38,RV522;第三号C大调,BWV594,改编自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Op.7.5,RV285a;第四号C大调,BWV595;第五号D小调,BWV596,改编自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Op.3.11,RV565;第六号降E大调,BWV597.
Karl Richter的这一版本,在LP时代曾获德国唱片奖.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6:15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06:27 编辑

【试听】JSBach - Passacaglia BWV 582_1 - Karl Richter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Q4MzIyMDg=.html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6:30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7:00 编辑

『闲闲书话』巴赫手记--帕萨卡里亚(BWV582)

作者:管风琴

喜欢收拾房间,但要等到有心情的时候,把干活当成享受才可以。那天,阳光一朵朵在屋里绽开,我满心兴奋,趴在地上仔细擦木地板上每一点污渍,清理掉每一丝头发。这种活又繁又粗,可我总在这时候听巴赫的音乐,结果感觉居然整个事情都成为一种仪式:在那遥远清洁的声音和阳光里,一个人无声而小心地打理着自己的房间—我不觉得这是亵渎,而是以恭敬的姿态活在巴赫之中—在这个有尘埃有音乐的无常世界,你不恭敬又如何。此时我可以大大方方听庄严悲怆的《圣。约翰受难》,或者那些格外浩大华丽的管风琴音乐,随手拿起《帕萨卡里亚与C小调赋格》就好。这曲子我早已烂熟,可以不看谱子听—当然,在那些紧张然而灿烂的经过句中,难免不知所之。
  帕萨卡里亚,帕萨卡里亚。这几个响亮的字往往让弹管风琴的人心血沸腾。老师说它不论是难度还是深度都可列入管风琴文献中的Top 5里面。对这样音栓复杂,极难获得好声效的大作,不敢奢望会有让人非常满意的录音,最后的效果,简直要看天意。我这里比较好的录音有两个,一是美国著名管风琴家米切尔。莫瑞的演奏。他的句子透气充足,不仅“活”,而且“泼”,在雍容的步伐中虎虎生风。此外,音栓配置格外动人心魄,录音也好,在音响成为一片锦绣的时刻仍可辨内声部的细密针脚。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6:31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7:03 编辑

另外一个是德国盲管风琴家瓦尔哈的演奏。他的演奏,我认为不如传说中的那么棒,有的录音甚至可以说很失败,但这首《帕萨卡里亚》却格外好,真是一片紫气冉冉,既宽广又沉厚,细处也毫不疏忽,饱满到底。可以想象,有这般底蕴和血脉的人,跟巴赫也许真有份奇缘,即使失明也将苦心孤诣至死不悔,在巴赫摇动山河的壮大气象中怡然心会。不过话说回来,执着的职业管风琴家谁不如此?如果没有这份充盈的自足,还是尽早逃脱这个极度寂寞的演奏行当为妙。
  “帕萨卡里亚”原指一种3/4拍的西班牙舞曲。巴赫的前辈,同样是北德管风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布克斯特胡德也写过同题作品 (赋格放在开始)。巴赫显然是受他启发,但其飞扬的想象力和胆略把前辈远远甩开。这部作品,几乎可以当作管风琴上的《歌德堡变奏曲》,它由一个八小节长的主题引导,发展出二十个变奏,然后接入赋格。与《歌德堡变奏曲》不同的是,它的主题多数时候由脚键盘重复,双手以重峦叠幛的变奏为主,但也有过几次高昂的主题出现。从一开始,脚键盘沉稳地“宣读” 一遍八小节长的主题,双手便以附点八分音符粉墨登场。各个变奏或者改变节奏,或者引入八度做对比,上行下行相交错着,其间音栓配置不断变化。到了第六变奏,开始以十六分音符往上冲,高潮开始。在一丛丛犬牙交错的十六分音符双音中,主题仍在脚上笃实地前行。到了帕萨卡里亚中部,脚键盘旋律暂歇片刻,双手上分解和弦步步登高,成为天上几点星辰,然后稳落在一个巨大的七和弦上,开始下一个变奏—其间步履阔大的迂回和决绝令人唯有敬畏。结尾五个声部齐上阵,喧哗着回忆一下以往的变奏,两小节后销声匿迹,然后赋格接过尾声和弦中的一个音挺身而出,以帕萨卡里亚旋律为主题,开始剥茧抽丝地玩弄着迷人的对位。这部分居然更好听,主题稍稍变化后在左右手和脚上穿行,伴以两条对抗的对位声线。这一段,密如子弹的一排排十六分音符间几乎连呼吸都没有,机械得令人难以置信,可是依然好听,大概是由于主题上下穿行之际打造出一副骨骼雄奇的布局,此时细部的平直单调倒“酷”得可爱。有意思的是,高潮之后,两小节长的双手同时颤音,双脚演奏十六分音符,平稳而又自得地驶入结尾。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6:31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7:05 编辑

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部作品中的《帕萨卡里亚》部分很可能出自即兴创作。那时他只有32岁左右,还在魏玛当管风琴师,曲风尚未进入那种计算得精准妥贴,无可替代的阶段,倒可能更热衷于即兴弄技。但能知赏这分弄技之趣的人,即使在他的年代,也不会很多吧?我总是怀疑,以巴赫的信仰和本性,写作不会以自浇块垒,自扫心头雪为怀,然而他的许多管风琴作品几乎只能是演奏者自己玩的游戏。你看五个声部同时进行的时候,双手各自弄两个,十六分和八分附点音符在一只手上并举,听者即使拿着谱子也难免迷路。还有那细微的和声色彩,到赋格末尾的那不勒斯六和弦, 我是听了若干遍,自己分声部在琴上慢慢试过,又在老师指点下才恍然见得其中奇气,但由于离正式弹奏差得还远,所知也无非皮毛而已。如果只是草草听过,除了有一片喧闹之声掠过耳际,还能留得几何—而肯安安静静坐住听巴赫的人,本来就寥寥。不过老师倒是一脑子美国人的乐观,他说打算花十年左右时间掌握巴赫全部作品,开系列音乐会,至于巴赫的复杂难解么,他认为其实每个人都会被这管风琴音乐慢慢教化影响,形成有效的倾听习惯—只要弹琴的人不离不弃,以生动的呼吸和坚执的信念引导听觉。好吧, 我在心里相信他是对的,可能巴赫正是抱定此念而写。他的心血有几许已被埋没,遗忘甚至歪曲。人心难测,我们既不能预知什么样的音乐能够存在下去,也不知道这几行赋格,颤音或者变奏会给这个世界掀起怎样的变化。可是,天地间既然大有阳光尘埃,一直变幻着角度与尘世冉冉相照,我们埋头过日子,吃饭或者清扫的某个瞬间,也许真能福至心灵,一头闯入沙中之天国。《帕萨卡里亚》或者《歌德堡变奏曲》,这些足够复杂的庞然大物,也无非在世界里恭敬地等待着而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6:34
这是一个关于管风琴这种乐器的帖子,
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参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6:38
史怀哲演奏巴赫的管风琴作品试听:

http://www.google.cn/music/album?id=B6e6c783c9ec61a35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6:48
史怀哲演奏巴赫的管风琴作品试听: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Z6i0qJt2Lg/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7:04
Olivier Messiaen -《管风琴作品全集》

[attach]858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7:06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7:08 编辑

奥立佛·梅西昂(1908年——1992年),现代法国著名作曲家。二十世纪作曲家中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虽然不属于任何作曲流派,但他的作品和创作手法以及教学对同时代和年轻的一代作曲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二十世纪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08年12月10日,奥立佛·梅西昂出生于法国的阿维尼翁。他的父亲是从事文学教学和翻译的学者,曾把莎士比亚全集译成法文,母亲是一位诗人。在父母的鼓励下,很小即立志成为音乐家,七岁开始尝试作曲。

1919年,梅西昂 11岁时进入了巴黎音乐院。在校学习期间,他的老师主要有加隆、考萨德(对位与赋格)、杜卡(作曲)和迪普雷(即兴演奏与管风琴)。由于学习成绩优异,各科均曾获奖。1930年毕业后即担任圣三一大教堂首席管风琴师,在这个职位上连续工作了四十多年。1936年开始在巴黎音乐师范学院和圣乐学校任教,同时与勒絮尔、博德里埃和若利韦共同组建了“青年法兰曲”小组,法西斯德国入侵后,小组停止了活动。1940年,梅西昂被入侵的纳粹德军俘虏,在战俘营中创作了《最后时刻四重奏》(1941年),并为五千战俘演奏了此曲。1941年获释后,在巴黎音乐院担任和声教授。1944年出版了他的理论著作《我的音乐语言技术》,书中总结了他的音乐思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7:07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7:11 编辑

在1943年到1947年一段时间内,他举办了私人授课的讲习班。在这个讲习班上,梅西昂首次在教学中以自己的方法讲授了对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的分析,并从此时起,他不时到国外讲学。在法国国内,他的教学活动也达到了新的高峰,巴黎音乐院为他专设了音乐分析课程班。他的教学内容包括从古希腊的韵律到古印度的节奏直到鸟鸣。 1966年,在巴黎音乐院又担任了作曲教授,次年还被选为该院校委会委员。这一年,在鲁瓦艺术节上还创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项国际钢琴比赛-。1971年荣获伊拉斯莫斯奖。

梅西昂在长期的作曲生涯中,经历了不同的创作期,每个时期都在音乐构思与手法上有新的变化,但在创作上,始终贯穿着两个重要特点。首先是,节奏在他的音乐语言中有主导地位,他自称是“作曲家与节奏学家”。他把古希腊的奇数节奏、古印度的各种节奏与德彪西的脱离调性和律动的节奏以及斯特拉文斯基的节奏结构,加以变化发展运用到他的作品中。他的方法是采用对称与非对称的节奏型态和特殊的节奏组合,例如,以分数的方法扩展或缩短时值,依次递增或递减时值,不可逆转的节奏等。在他的器乐作品中,小节线可能只是对指挥起引导作用。第二个特点是,对音色特别重视,他把音色与音高、节奏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他对音色怀有全新概念:声音与颜色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某一声音或某些声音的组合会产生某种颜色、在和声色彩方面也显示出梅西昂的独特个性,他不拘一格把调性、无调性、调式和系列手法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和声体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2 07:0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2 17:14 编辑

1948年以前,梅西昂的作品风格与体裁多种多样,有巴洛克风格的,有新浪漫主义手法的,还有仿德彪西风格的。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为绚丽的钢琴曲《二十次圣婴默想》和《图伦加利交响曲》,两首乐曲音响色彩丰富、华丽,非常动人。

此后,梅西昂采用了新的创作手法,把调式音阶的每一音高与特定的时值和强度联系在一起,使每—音具有绝对的个性从而导致了后来整体序列手法的出现。这形成了他第二创作期的特点

从1953年到1965年,梅西昂把鸟鸣作为他创作的主要素材。他把各种鸟鸣声巧妙地溶入了他的音乐语言,创作了《鸟名录》、《异国岛》、《百鸟苏醒》等。这一时期可以看作是他的第三创作期,在这一时期内,还有重要作品《时值——音色》与《七首日本俳句》。

1969年,梅西昂创作了《我主基督之变形》大型合唱作品,从此进入他的第四创作期。音乐风格上开始趋向综合,较少高度思辨性的乐思而回归到结构清晰、纯朴易懂的音乐语言。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还有管弦乐《圣三一神秘沉思曲》。

梅西昂对二十世纪后半叶音乐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他的学生中有些已成为当代一些乐派的代表人物,如布列兹、施托克豪森和克赛纳基斯等。
1992年4月27日(或28日),梅西昂在法国巴黎逝世。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1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06 编辑

什么是管风琴

  管风琴(pipe organ)属于气鸣乐器(参见“乐器”词条),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管风琴是风琴的管风琴演奏图一种,不同的是风琴是通过脚踏鼓风装置吹动簧片使簧片振动来发音,而管风琴是靠铜制或木制音管来发音。早期演奏管风琴通常需要两人搭档,一人演奏,一人鼓风(一般是来自教堂信徒种的小男孩)。这种方式延续了2000多年。后来管风琴的规模越来越大,依靠人力鼓风已经是力不从心了,就开始用机械设备来鼓风,因而又发展出了更复杂的键盘机械结构——因为巨大的风压,用单纯的人力已经不可能压下键盘了。现在常见的管风琴有机械式管风琴、机电式管风琴和电动压气式管风琴。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20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09 编辑

管风琴的历史

   管风琴首先出现于公元前250年前后,是乐器德国法兰克福教堂中的管风琴历史中构造最复杂,体积最庞大,造价最昂贵的乐器,是一架雄伟,恐怖的机器。管风琴是一件纯粹的宗教(基督教)乐器,一般和拥有它的教堂或歌剧院同时建造——因为管风琴的结构是直接依附在建筑结构之上。也因此,管风琴没有明确的规格限制,根据教堂或歌剧院本身的规模和经济实力来决定管风琴的大小。管风琴属于簧片类乐器中的自由簧乐器,演奏方法类似于其他的键盘乐器。音域极宽广,一般都使用用数层的键盘,脚下还有脚踏键盘,由许多根的音栓来控制具体的音高,高音部以高音谱号记谱,低音部以低音谱号记谱,脚踏键盘部分以倍低音谱号记谱。管风琴的音量宏大,音色饱满,尤其适合在庄严的气氛中演奏严肃神圣的宗教音乐。中世纪的欧洲,几乎每个小镇的教堂中都拥有或大或小的管风琴,每到宗教节日,都能听到悠扬的乐曲飘散在整个小镇。能够在著名的大教堂中担任管风琴师,也是音乐家们引以为豪的荣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21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1 编辑

一个中型教堂内安装的管风琴大约有1200根音管、16枚音栓(不同音调)、两套键盘和脚踏板,而制造它则需要两年时间。后在装配时,还要根据演奏地点的室内声学特性来调节音响效果。目前全世界最大的管风琴在美国的一个教堂内。有5套键盘。  18世纪之前,管风琴都是为每一个教堂单独设计,并在现场制造组装。到了18世纪,法国工程师卡伐叶(Aristide Cavaillé-Coll, 1811-1899)开始试验工厂化生产管风琴。他大幅提升了管风琴的制作工艺,其生产的管风琴质量很好,演奏强音的时候音量巨大,能够制造出以前的管风琴所无法企及的雷霆般音响,也能够奏出低声细语般的音色,细腻地表现微妙的情感。现在的巴黎圣三一教堂、斯特拉斯堡大教堂等20余座教堂的管风琴都出自卡伐叶的工厂。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25
[attach]858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42
[attach]858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4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2 编辑

迈克.慕瑞 Murray.Michael

美国管风琴巨擘迈克.慕瑞是杜普瑞的得意门生,所演出道地法国演奏学派的色彩与情调,少有谁能够望其项背。迈克.慕瑞可说是目前世界上排名第一的管风琴演奏家,他在Telarc所录製的数张作品,已被公认将是管风琴演奏的经典传世之作。迈克.慕瑞是美国首屈一指的管风琴大师,本片他弹奏洛杉磯第一会眾教堂的管风琴名器。这个教堂建於1867年,巨大的新哥德式建筑非常优美罕见,里面所配置的史金纳-舒里克管风琴,其悠久历史在全美数一数二,因此从1934年起就成为洛杉磯巴哈音乐节的举办场地。收录巴哈名曲四首。《D小调触技曲与赋格,BWV565》乃青春期之作,也是管风琴曲目的标竿,巴哈1708-1717年常在旅行独奏会演出。《B小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44》则为晚期作品(约1747年),意境接近深沉的受难曲。《A小调第二号协奏曲,BWV593》係改编自韦瓦第的双小提琴协奏曲。《D大调前奏曲与赋格,BWV532》也是早期所写,曲中充分炫技,踏板技巧尤其艰难。全片採用独家「音响流」系统录製,秋风扫落叶般的气势跟无可匹敌的漂亮低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47
吉尔芒/维多尔:管风琴交响曲

[attach]858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4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3 编辑

吉尔芒(Felix Alexandre Guilmant,1837-1911),法国管风琴家,作曲家。1871-1901年任巴黎圣三一教堂的管风琴师,是圣咏学院创建人之一,并在该院任管风琴教授,1896年起兼任巴黎音乐学院的管风琴教授。
维多尔(Charles-Marie Widor,1844-1937),法国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1870年-1873年在巴黎圣絮尔皮斯教堂任管风琴师,1890年接替弗朗克任巴黎音乐学院管风琴教授。维多尔共作有10首管风琴交响曲,其中最著名者为第五号。(摘自林逸聪《音乐圣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06:55
[attach]8590[/attach]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3 07:45
8588
shinelb 发表于 2010-5-3 06:42

呵呵,管风琴交响曲。明希的是经典版本啊。对音响器材要求很高啊。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3 07:49
8580

试听:Karl Richter - Toccata and Fugue, for organ in D minor, BWV 565-2. Fuge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RKJiMaYCbk/isRenhe=1
shinelb 发表于 2010-5-2 05:51

李希特的565非常棒啊,琴声悠扬,不愧是莱比锡学派的真正传人和大师。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3 07:50
Olivier Messiaen -《管风琴作品全集》

8582
shinelb 发表于 2010-5-2 07:04

梅西昂的还没听过,要学习的很多啊!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3 07:53
『闲闲书话』巴赫手记--帕萨卡里亚(BWV582)

作者:管风琴

喜欢收拾房间,但要等到有心情的时候,把干活当成享受才可以。那天,阳光一朵朵在屋里绽开,我满心兴奋,趴在地上仔细擦木地板上每一点污渍,清理掉每 ...
shinelb 发表于 2010-5-2 06:30

呵呵,管风琴MM那本《北方人的巴赫》不错啊,虽然文学色彩浓些,但我看起来也通俗易懂。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3 07:55
这是一个关于管风琴这种乐器的帖子,
有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仅供大家参考。
shinelb 发表于 2010-5-2 06:34

知识性的内容,有鉴别地学习还是不错的,知道很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呵呵。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3 07:58
很想听到拉明的管风琴作品,版主能找到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3 15:52
试听没找到,
下载就有:http://www.verycd.com/topics/197494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05
[attach]859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06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4 编辑

亨德尔管风琴协奏曲,主要是OP.4的6曲与OP.7的6曲,这两套协奏曲都是在英国活跃时期的作品。除此12首外,另有4首无编号,共计16首。亨德尔在赴英之前便是一位技巧极高的著名风琴师。到英国后,他把主要精力集中于神剧创作,管风琴演奏只是用以自娱,所以没有留下一首管风琴独奏曲的曲谱。而管风琴协奏曲在当时作为神剧的前引,形成一种氛围,将观众情绪引入神剧。这种在神剧前演奏的习惯,由亨德尔首创。开始是由亨德尔一人演奏,形成乐队其他乐器的呼应。这些协奏曲乐谱上注明:"大键琴或风琴用",结构上大体由二声部(偶尔为三声部),或一个旋律由和弦伴奏的形态写成,接近大协奏曲。这些协奏曲几乎都是仿托莱里结构,由缓—急—缓—急4乐章构成,采用维瓦尔第3乐章形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33
[attach]859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3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6 编辑

1930年,刚刚毕业的梅西安便被巴黎“第一”和“唯一”的教堂即著名的“圣三一教堂”(La Trinite in Paris)聘任为管风琴师,成为法国当时最年轻的职业管风琴家,并保持这个职位几达四十年之久。1936年,梅西安开始在巴黎音乐师范学校与圣歌学校任教,并和若里维(Andre Joivet,1905-1974)、丹尼尔-勒絮尔(Yves Daniel-Lesur,1908-)、博德里埃尔(Yves Baudrier,1906-1988)等新锐作曲家一起,组成著名的“青年法兰西小组”(La Jeune France),强调以“年轻、自由、避免平淡无奇且无学究气”的音乐创作,去追求并表现所谓“真诚、高雅和纯挚”的艺术理想。梅西安在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包括:交响沉思曲《遗忘的奉献》(Les offrandes,1930),为乐队而作的四首交响沉思曲《升天》(L'Ascension,1933。梅西安在1934年将这部作品改编为同名管风琴曲,但改写了其中的第三乐章。),为戏剧女高音和乐队而作的八乐章套曲《献给Mi的诗》(Poemes pour Mi,1937),为女高音和钢琴而作的六乐章套曲《天地之歌》(Chants de terre et de ciel,1938),以及为管风琴而作的九乐章《救世主的诞生》(La nativite du Sergneur,1935),还有七乐章的管风琴曲《享天福的圣身》(Les corps gloreux,1939)等。
(彭志敏著《新音乐作品分析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45
[attach]860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46
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管风琴版

bruckner第八交响曲是德奥系音乐的最高成就之一,这是Lionel Rogg演奏的管风琴改编版,演出地点在日内瓦Victoria Hall,BIS出版,版本号BIS CD 946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53
[attach]860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5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7 编辑

c小调第三交响曲,Op.78
管风琴 (Organ)

圣-桑共写了五首交响曲,其中两首早期作品很晚才出版。他最重要的交响曲是完成于1886年的c小调《第三交响曲》(Organ)。此曲具有非常恢宏的构思,也明显受到李斯特创新的作曲技巧的影响(此曲即是为纪念李斯特而作),又名为《管风琴交响曲》——为管风琴在曲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并非独奏,而是与管弦乐团相辅相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4:5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8 编辑

在此曲非传统的二部构架内,仍可寻得将音乐素材分为四个乐章的传统区分法:第一部分由快板(以简短缓慢的序奏引导)与慢板组成,第二部分则包含谐谑曲与急板的终乐章。曲中惊人的特色在于大量运用主题变化手法,此一手法是由李斯特与柏辽兹发展出来的,主要内涵是:乐章中某一旋律单元,经过变化之后,在后续乐章中制造出新的主题。《管风琴交响曲》有两个基本主题:一是上行的四音符动机,首先由双簧管配上弦乐哀怨的和声,带出了缓慢的序曲,接着扩展开来,成为慢板抚慰位性主题以及终乐章里庄严如圣咏般的主题,第二个基本主题先奏出小提琴仓惶疾走的十六分音符旋律线,这个快板乐段看似伴奏,后来又以多种面貌重现——在慢板中有两种不同的变化,分别是开端的主题与谐谑曲主题,还有终乐章的副主题。
管风琴庄严洪亮的声音,留到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当乐团欢欣鼓舞地奏出第一基本主题时,它以象征胜利的和弦应和,但此时最优美的一刻却在慢板的开端,踏瓣的音调衬托着弦乐,奏出安静而抒情的主题。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4 07:34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5-5 03:05
学海无涯,竟然有这么多管风琴作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7 04:31
我所尊敬的巴赫圣徒瓦尔哈(谈管风琴不能不谈瓦尔哈,这是我以前写的一篇旧文。)

所有音乐家中,我最推崇巴赫。圣人的音乐犹如浩瀚汪洋,博大精深。他的音乐揭示了大自然和宇宙中和谐的神秘性,这也是人类文明发展所苦苦追求的。我认为,冥冥中巴赫用他的鸿篇巨制在无意识中暗示了大自然的某些人类用意识中的理智苦苦寻找,却永远不可能完全发现的规律和神秘性(也就是上帝的存在),所以圣人的音乐才那么热切的吸引人心,这也是圣人的伟大所在!聆听巴赫的音乐,令人追忆起一个人类追求真理的伟大时代,一个奠定人类近代科学和哲学的时代。那时,伽利略和哥白尼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上的发现,斯宾诺莎哲学体系的建立,都在把人类引向探索真理的路程,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牛顿的万有引力揭示了宇宙间存在的规律,劳克奠定了人类思维研究的基础。这一切科学发现的终极目的就是宇宙间的真理,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巴赫的音乐,则折射着时代的、真理的光辉。如何将圣人的音乐传达给大众,古往今来涌现了无数的杰出者。他们为了表示对圣人的尊敬和崇拜,甘于无私奉献。而在这批传播巴赫音乐的虔诚者当中,我特别尊敬瓦尔哈。我觉得他就是再世的圣人,他对巴赫和音乐的虔诚,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认识到:这个世界还有这样高尚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刚毅!

Helmut Walcha 瓦尔哈(1907.10.27-1991.8.11)是德国著名的管风琴和大键琴家,1岁时不幸因预防注射引起的后遗症,视力变得极无可挽回,16岁时双目完全失明.瓦尔哈14岁时拜拉敏为师,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我没有看过关于瓦尔哈的传记,只是看过一些零星的资料.瓦尔哈的故事是非常感人的!瓦尔哈具有惊人的记谱能力,他母亲帮他读谱,他都记住了,然后自己再用管风琴弹出来。瓦尔哈终生热爱巴赫的音乐,最后他把所有的巴赫管风琴曲目都背熟并弹出来了,而且弹得很好并且声名远扬。具体地说:她妈妈把巴赫音乐中复杂的各个声部,逐段慢慢用钢琴弹出来,由瓦尔哈在脑海里靠记忆完成总谱.因此瓦尔哈的作品声部异常清晰,和他的学习方法是分不开的。瓦尔哈1926年成为拉敏助手,任圣托玛斯教堂副风琴师,1929年被聘为法兰克福和平教堂风琴师,1938年后任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教授.这一巴赫圣徒是老一辈演奏巴赫的专家,他背熟了巴赫的所有键盘乐作品, 在Archiv录制了巴赫管风琴作品集.

瓦尔哈的伟大成就在管风琴。学习管风琴对于一个盲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管风琴的曲谱与其它器乐器的曲谱是完全两回事的,上面除了记录主调旋律外,还要标注通奏低音、副部旋律及一大堆管风琴演奏术语符号,简直就像一部交响曲的总谱,一个盲人在不能直接看到这些复杂的乐谱的情况下,要正确无误的背谱是需要极大的毅力和全身心投入,也包括要有极大的天赋。瓦尔哈能演奏的曲目上自布克斯特胡德、巴赫、斯卡拉第,下至辟斯顿,这一切的浩繁曲目都是刻在他的脑海里面,全部凭记忆背谱演奏的。就算是正常人都很难做到。不要说光背这些谱子的难度,就说他较常人无法想像的困难来学习这些曲目的情境,就叫人对这位一生奉献给巴赫音乐的圣徒肃然起敬了.

1947年,Archiv选定由瓦尔哈来录制巴赫管风琴作品集。风风雨雨几十载,终于完成了这一前无古人的鸿篇巨制。全集并不是巴赫的所有管风琴作品,但包括了其中最为精华的作品。这一伟大成就就可以令他流芳百世。ARCHIV和瓦尔哈所灌录的巴赫管风琴作品全集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集。但这套全集也存在不同的版本:1947年开始到1960年之间的MONO单声道本和1960年到1970年之间的STEREO立体声版本。其中包括了巴赫的颠峰之作《赋格的艺术》。瓦尔哈的演奏兼顾了个人情感和巴赫结构逻辑的平衡,演奏挥洒自如,简练古朴,沉稳内敛。可以说是世界古典音乐录音史上的奇迹!

瓦尔哈也是大键琴高手,他录过《平均律》,《歌德堡》,《英国组曲》,《法国组曲》和《帕蒂塔》等等巴赫伟大键盘作品。瓦尔哈使用短杆大键琴(Ammer-Cembalo)。在发声上比一般大键琴发声要迅速。瓦尔哈以心灵窥见了巴赫音乐的真谛,他的音乐具有人性的无比温暖和感人至深的超强魅力。

回顾瓦尔哈伟大的一生,不禁落泪。瓦尔哈情真意切的琴声里增添了无限的凄清,超尘的向往和人世里的苦痛融成一片苍凉………..

(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局部别人的文章,不一一列举,感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7 04:42
瓦尔哈的管风琴作品前面已经贴了,贴一张巴赫小提琴奏鸣曲。

[attach]868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7 04:48
借用一个图片,不知这是什么版次:

[attach]8682[/attach]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7 06:55
对瓦尔哈还是很有兴趣的,可惜不听LP。只能选择CD了,但却是环保装。大家觉得如何?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7 10:21
对瓦尔哈还是很有兴趣的,可惜不听LP。只能选择CD了,但却是环保装。大家觉得如何?
bach111 发表于 2010-5-7 06:55

几年前买过一套,12CD,当时40元一张。
从今天来看是不便宜的了。
不知有没有降价,我粗略听过一些,
声音古旧、沧桑一些。但毕竟瓦尔哈名气很大。
这套值得收,看看现在价格是多少?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4:42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8 04:47 编辑

我有瓦尔哈的巴赫管风琴全集LP,
但里面的《赋格的艺术》是不完整的,
非常遗憾,而CD版本(楼上这套)是“完整”的。
包括13首赋格“对位”(Contrapunctus),另外还有4首卡农,以及一首未完成的三部赋格。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5:11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19 编辑

玛丽·克莱尔·阿兰(阿兰是很伟大的管风琴家。)

玛丽·克莱尔·阿兰1926年出生于法国,是作曲家阿兰的妹妹。她不仅是当代法国第一流的管风琴演奏大师,而且是巴黎音乐学院的教授,长年从事音乐教育。她对音乐史和音乐理论造诣精深,其演奏亦凝练贴切,具有大家风范。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5:19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5:19
[attach]872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5:37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20 编辑

介绍一下玛丽·克莱尔·阿兰的哥哥若昂·阿兰(Johan Alain 1911-1940)(转载)

置身阳光与苦难之间的管风琴家

对被称为“乐器之王”的管风琴,我一直盲目地心存敬意。一次在北京音乐厅,一个朋友指着舞台背后的一排排管子告诉我,那东西不是舞台装饰,而是管风琴。从此,我就一直想身临其境地感受一下那个大家伙。但进北京音乐厅的机会毕竟有限,能手脚并用地同“乐器之王”对话的人也不多,这样的愿望就总也没实现。不过,倒是找了许多管风琴的录音来听——从门德尔松的“婚礼进行曲”,到圣-桑的“第三交响曲”,再到巴赫的“托卡塔与赋格”,步步逼近管风琴的精髓。在听教堂音乐的时候,也总会有意地从烦琐的伴奏中分辨管风琴雄壮的混响。在我看来,管风琴的鸣奏就象圣像画里耶稣脑后的光环一样,为圣乐增添了一份遁世绝俗的肃穆庄严。那时,我们同学几个正疯狂地合伙翻录借来的古典音乐唱片。我试探性地建议大家录一套巴赫的管风琴全集,马上遭到了所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认为,听十几个小时叮叮嗡嗡的管风琴,人一定会疯掉。这话使我从对管风琴的盲目向往中清醒过来——的确,在我心烦的时候、困倦的时候、想听音乐提提神的时候、想给自己的小屋增添点浪漫气氛的时候,我都不会伸手去抓管风琴的唱片。从盲目到理智之日,往往就是从热情到冷漠之时。从此,我很少主动去听管风琴,直到不久前得到了这半套《阿兰管风琴全集》。

说实话,在很偶然地情况下买了这张唱片的时候,我并不知道阿兰何许人也。是封面上的照片吸引了我:穿着随便、文质彬彬的男主角斜倚在简陋的木屋旁,高高的额头、平静的气质和眼镜后深邃的目光不禁使我想到了肖斯塔科维奇。我认定照片背后一定有着什么不一般的故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5:3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24 编辑

昂·阿兰(Johan Alain 1911-1940),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管风琴作曲家之一,在短短的29年生命中,他创作了127部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管风琴作品。他的身世和作品一样充满了戏剧性和强烈的对比。阿兰的早年生活勾勒出的是一个怀有“音乐之梦”的幸运天才:他出身于音乐世家,父亲是作曲家,也是一个业余的管风琴设计师。他在圣日耳曼-昂莱的家简直是一座用乐器装备起来的音乐宫殿——每个房间里都有钢琴、有一架脚踏式风琴、甚至还有一架父亲亲手建造的管风琴。从这个音乐宫殿走出了三位音乐家:弟弟奥利弗是作曲家、妹妹玛丽-克莱尔是著名的管风琴大师。若昂·阿兰从11岁起就成为当地教堂的管风琴师,16岁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伟大的管风琴大师马塞尔·迪普雷(Marcel Dupré)学习管风琴演奏和即兴创作,同时从保罗·杜卡学习作曲,当时杜卡的学生里还有梅西安和朗格莱(Jean Langlais),他们后来都成为重要的管风琴作曲家。(而跟着一起学作曲的还有一个人:冼星海)。其间,他创作了许多管风琴曲,多次获得作曲大奖。1936年,阿兰成为一名职业管风琴师,创作也进入多产期,1939年,获得了管风琴作曲一等奖后,名气也越来越大。这阶段的许多作品,后来都成为常演不衰的管风琴经典之作。

就在阿兰正处于创作颠峰的时候,不幸却突然降临了。1940年,德军打到了法国,虽然曾经得过肺炎,体质很差,他还是应征入伍。在一次执行任务中,这位杰出的管风琴家不幸牺牲。朗多米尔的《音乐史》中是这样描述的:“1940年6月20日,在索米尔附近的一次义勇军的突击任务中,他(阿兰)在击毙十六名德国人之后,受敌人顶背一枪而英勇牺牲,德国军官向他的尸体致以军礼。”据说,当人们找到他的尸体的时候,发现他仍随身带着新创作的作品,大部分乐谱已被风刮走了。而这些音乐却像被风吹到地上的种子一样,在当地生根发芽——一些乐谱被农民拣走,在教堂里演奏,一代代传下来。直到今天,仍有不少音乐学者在努力搜寻、整理阿兰的这些遗失的手稿。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5:3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26 编辑

听阿兰的管风琴音乐不是一件惬意的事。他常常将古代西方的音乐传统和现代表达方式结合起来,或运用古老的调式进行自由创作(如《多利安众赞歌》、《弗里吉亚众赞歌》)、或以中世纪或文艺复兴时期流传下来的曲调为基础加以变奏(如《克莱芒·雅内坎主题变奏》),而无论“古代”还是“现代”对我们当代人的耳朵都是一种挑战。加上作曲家深刻的宗教背景和复杂的哲学理念,使得阿兰的管风琴世界变得格外深邃晦暗。但我觉得,也许正是因为这种深邃晦暗的格调真实地表达了人类内心中的焦虑和彷徨,表达了对未知命运的疑虑和恐惧,阿兰的管风琴世界才对现代人有格外的吸引力。
和马勒的交响乐相似,阿兰的音乐中常常将两种相互矛盾的情绪——喜悦与哀伤、庄严和滑稽、狂热和冷静、悲剧和喜剧——极端化地交织并置在一起,产生强大的张力和迷醉效果。在《第一幻想曲》中,阿兰从波斯诗人奥玛尔·海亚姆的诗作中获得灵感,“在朝向旋转不停的天国的途中,我呼号,追问:‘哪盏灯将宿命地引领她的孩子在黑暗中蹒跚而行?’——‘盲信!’天国里回答。”阿兰用不和谐的和声和纷乱的节奏描画出芸芸众生的慌乱焦躁和反复呼告的绝望无助,而用舒缓的旋律展现了天堂里的平和宁静。在《第二幻想曲》里,一首古老的格里高里圣咏的曲调被变奏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抒情优美。另一部分节奏单调,两条线索各自发展,然后会合到一起,在不和谐中结束。这种颇具戏剧性的处理或许是身处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作曲家对变动不居的时代的感知,或许是他对即将到来的人类灾难的预见,或许是对置身于阳光与苦难之间的生活处境的反思。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8 05:39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5-9 08:30 编辑

反复呈现的固定音型是阿兰管风琴曲的另一个特点,我不敢说这是否和后来的简约主义有什么联系(见‘西西弗说片’:《简约的魅力》),但可以肯定这是阿兰有意追求的音乐个性。循环不断的旋律在重复中变化,有时形成一种不安和骚动的气氛、有时又陷入迷狂的境界、有时似乎在追问和探询着什么。《连祷》是此类风格的代表。一遍遍重复的不规则节奏描画着不断祷告时的虔敬。在阿兰看来,祈祷就是由罪感而至呼告,由呼告而至迷狂,在迷狂中超越理性,在信仰中寻找安慰——“当垂危时刻,基督的灵魂找不到新的话语哀求上帝的怜悯,它不厌其烦地怀着强烈的信仰重复着同样的祷告。理性达到了其极限,唯有信仰才能将其提升。”阿兰用简洁的形式、浓缩的笔触、亮艳的色彩重新地表达了自己对宗教的理解,如果给这段音乐配画的话,我愿给他配上高更的《黄色的基督》。许多介绍阿兰的文章都提到了他深受德彪西影响,我想这主要是指他对和声的运用和作品中的东方情调。管风琴在阿兰的手中充分发挥了其音色特点,呈现出复杂的光影变化和丰富色彩,听他的音乐,我甚至会产生错觉,误以为是一个管弦乐队在演奏。这或许正是乐器之王的神秘魅力所在吧。
这张唱片是“阿兰管风琴全集”两张中的第一张,包括了他最主要的作品。遗憾的是,阿兰临终前的很多作品,如,被认为是他的写给自己的“安魂曲”的《三首舞曲》没有包含在内。演奏者玛丽-克莱尔·阿兰是若昂·阿兰的妹妹,也是当代法国的管风琴泰斗,17、18世纪管风琴音乐的最佳阐释者。她录制的大量唱片,包括一套巴赫管风琴全集,曾十多次获得法国唱片大奖。若昂去世的时候,玛丽-克莱尔只有8岁,但家族的血缘联系和毕生深入的研究使她成为诠释若昂·阿兰的绝对权威。她80年代曾经录制过一套阿兰管风琴全集,颇受好评。经过多年的研究,尤其是Besan?on的Saint-Ferjeux大教堂的一架管风琴的修复,使她萌发了重新录制的想法,因为这是阿兰生前常用的管风琴,许多作品都是为这架乐器而作的,由于阿兰的作品对管风琴的“音栓选配(registeration)”要求很严,所以在这架乐器上的演绎,最符合作品的原貌,这个版本也因而具有了权威性。另一套有名的全集是由玛丽-克莱尔·阿兰的学生Eric Lebrun在Naxos录制的,也颇受欢迎。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的房间里正回荡着管风琴叮叮嗡嗡的声音——这是一段巴赫的作品。和阿兰的偶遇使我又重新燃起了对“乐器之王”的好奇。我把自己的小屋想像成一座哥特式的教堂,厚实的石墙、高高的穹隆拱顶、精美的雕饰、神秘的玫瑰窗……我盼望着有一天亲耳聆听管风琴洪亮的鸣响,那必将是一次醍醐灌浆般荡涤灵魂的经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9 03:44
知识性的内容,有鉴别地学习还是不错的
bach111 发表于 2010-5-3 07:55

说得非常对,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鉴别能力,不能依赖别人。
我们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绝对不应盲从任何人。
作者: huamanlou    时间: 2010-5-9 09:12
非常喜欢版主把一些特别重要的内容用红字注明,先泛读再精读。可以根据时间的多少来灵活选择。大大提高学习效率,期待版主继续这样做。谢谢!
作者: bach111    时间: 2010-5-9 15:02
支持LS,最近PK了阿兰与瓦尔哈,我还是比较喜欢阿兰。可能男同胞更喜欢瓦尔哈。听阿兰是空谷幽兰,听瓦尔哈是不朽古木。阿兰8岁失去哥哥,瓦尔哈16岁时双目失明。难道苦难能铸造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吗?你们能告诉我苦难真能铸造天才吗?哈斯德、拉宾、拉斐尔、梵高他们为什么只能度过短暂的一生呢?为什么同样伟大的提香和米开朗基罗却那么长寿呢?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5-9 16:33
呵呵,这是哲学问题呐。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