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关于《音响论坛》专栏李陵的AN211综扩做后级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原木yuanmu    时间: 2017-10-4 14:09
标题: 关于《音响论坛》专栏李陵的AN211综扩做后级的疑问
由于自己现在用的是AN211MKII,所以每期《音响论坛》中的音响与人专栏我也比较关注,作者李陵在加拿大,这几年用的是Ayre KX-前级、麦力迪AN211综扩做后级、Altec A5号角喇叭。
他用综扩做后级,没有做改动把内部的前级断开,也就是说综扩的前级一直在环节里,前级稳压的5U4,前级管子12AU7,音量旋钮,都在环节里。
那么问题来了,这种情况,是否多此一举呢?(理论上并没有避开综扩自身的前级,而实际听感,人家又说明显好)
还有就是,如果这么做的话,做后级的综扩的音量旋钮要在什么位置好呢?开到最大么?(很多后级都有增益旋钮,晶体管一般是-6、-12等档位,kondo、EAR等电子管后级一般配的是旋钮增益,那么这个增益旋钮和综扩的音量旋钮又有什么区别呢?)
欢迎讨论,请烧友们指导,谢谢!

[attach]169248[/attach]
作者: 马探长    时间: 2017-10-4 14:49
综合放大器做后级用,音量开关不起作用。PASS INT150就是这种情况。
作者: 原木yuanmu    时间: 2017-10-4 15:35
谢谢,那是有bypass功能的综合扩大机。
我说的是没有这个功能的。
作者: 512    时间: 2017-10-4 20:05
李陵巳经试听了VX-R后级,表现大幅超越AN211,只是碍于预算暂时未能升级,现在的玩法是权宜之计,根本无法完全发挥KXR前级的真正实力,我估计他不久便会升级艺雅西装一套。所以楼主不必过于关注这个搭配,事实上石前胆后历来不被看好成功的案例很少。
作者: 原木yuanmu    时间: 2017-10-4 21:32
谢谢!
石前胆后也是真正的前后级,我希望能有人探讨一下综扩作为后级使用的可能性。
一般常识的人不会这么玩儿。
当然李陵的这个搭配像您说的无法发挥艺雅前级的真正实力,但我想知道的不是这个,而是AN211作为综扩,在加上艺雅前级后整体效果比不加到底提升多少,理论依据又是什么。有人说多只香炉多只鬼,目前它的系统有两套前级串联。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4 22:27
我用an的meishu line silver sig合并机做后级,用studer089调音台通道做前级,效果比单独用合并机好。容我总结一下考虑全面些再跟帖。楼主能把李陵的文章全贴一下吗?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4 22:31
我主要想说一下这几个问题:1、单独用合并机能不能发挥其100%潜力,2、那种合并机需要加前级,3、加前级后的合并机有些什么改变,4、合并机加前级后如何调整使用
作者: 原木yuanmu    时间: 2017-10-4 22:59
看到您这个问题列表,我激动不已,板凳早已搬好,静候佳音。
请您最好把胆机和石机的特点都说一下,尤其胆机涉及输入输出变压器和整流管、前级管这些。
谢谢!
作者: vvvb    时间: 2017-10-5 00:15
原来考虑过,但后来还是觉得没必要。

如果一台前级是频宽很宽、信噪比、失真等都做的很好的前级,对于后面的合并机来说,无非等于信号电平提高(且可变)了。等于说如果是残留噪声极小的高级晶体前级(通常是)的话,也就等于基本没引入什么杂质。但既然用这种前级,后面又很少会用个合并集机了,毕竟多了一层,而且合并机总归有妥协之处。临时过渡自然没问题,但较真说,至少是底噪增加了。
作者: 八目    时间: 2017-10-7 00:00
我希望我没有看错楼主所提出的问题而做出回答。

我周边朋友都有过类似经历,前级接驳合并后,获得比单独合并时更好的效果。
首先我们要从原点审视,何为更好的效果?
通常更好效果是指机主自己认为好的效果,所以结论高度主观,由于高度主观所以无需客观看待。
我们作为旁观者看此情形会思考,信噪比不就打折扣吗,不就双前级吗,怎样控制音量等,由于上面原因,这些问题自然就不存在问的必要。
别说双前级,三前级,四前级,只要机主当下觉得好听似乎都没法推翻它,只是我们普遍不会这样使用而已。

有些合并可以跳过自身前级,作纯后级用。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16:45
我觉得玩音响不必墨守成规。既然是玩,在尝试寻找乐趣是很有意思的。同时我这个人见到好多器材有一种收藏的冲动,于是这些年做了一些尝试。
尝试一:我用两对雨后P3ESR摞在一起,既保留雨后这款小音箱的音色特点,也适当增加规模感。
通常一般烧友分不清音量和量感的区别,音量大小音压呈现dB加减,如同一支小提琴远听和近听的感觉,换句话说只是把小提琴放大或缩小;而量感的音压则是呈现平方增减,就如同一把小提琴和20把小提琴的区别。我用目的是在保持迷人音色的同时增加量感或者说声压。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16:53
这种尝试是很成功的,只开一对音箱和两对音箱同时播放是一耳朵就能分别。但这样带来的是成本的倍增。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16:56
尝试二:我用两台天进3008TS前级并联,每台台前级各负责一半,订制接线,单端转平衡。接入altec的专业电子分音,推4台欧博旗舰9.9后级845单端。这是受《高保真音响》一篇文章的启发,文章作者用两台欧博的前级并联,说效果好很多。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17:07
两台前级四台后级的威力是巨大的,定位精准拳拳到位。两台前级比一台前级声音要好,但是没有两对音箱的玩法来的改变大。我最终也放弃的了这种尝试,主要是因为管子的配对太困难,同时这种玩法也不环保,火力全开热死人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17:08
尝试三:呵呵,终于切入正题了。我给audio note meishu line silver sig合并机加了个调音台前级。
作者: lisan3699    时间: 2017-10-7 17:29
请详细说说如何这部AN签名合并素质如何?如何才能玩好?谢谢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21:48
本帖最后由 163ljy 于 2017-10-7 23:10 编辑

AN银签名我玩得不好,献丑。这台合并机是meishu里面配置最高的一台(不算唱放版本),7牛8胆,素质毋庸置疑。设计上的特点大家百度,我认为靓声的关键是那一对银线次级HiB c-core牛,这种牛两端延伸不是比半世纪前的老牛好一点半点。


[attach]169424[/attach]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21:57
lisan3699 发表于 2017-10-7 17:29
请详细说说如何这部AN签名合并素质如何?如何才能玩好?谢谢

玩好合并机无非是喇叭搭配、线材搭配和胆管搭配这几大方面。meishu输出8w,灵敏度97以上的喇叭比较适合,我搭配的是JBL66000。实际上,我是先买了66000,以66000为中心配置的meishu。我本来是用4台845单端分别推高低音的,后来在国外的论坛上看到老外居然用2.5瓦的vt52单端推,受了启发。借来300b单端试过才买的meishu。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7 23:09
本帖最后由 163ljy 于 2017-10-8 11:03 编辑

胆管方面我是这样搭配的:西电78年300B和全真300b/cne换着听,GEC铁片环葫吊灯丝芦6x5一对,曙光1:1复刻274b一只,喜万年lifetime金脚6SN7一只,bendix6900一对。
是的,这些管子不便宜。换管丰俭由人,搭配好了效果也不错,我刚好有这些管子所以用上了。
meishu要换管的话我觉得首先应该把300b换了。跟机300b打audionote标,从结构看应该是曙光的,后来看到材料上AN老板也承认是中国管。换300b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我试过西电和全真,都比跟机管好。西电不用说,除了贵没有缺点。全真的版本很多,我当时考虑的是最新最贵的后缀为cne和q的,据说cne力度大些,q柔和些。换上300b/cne,音量比跟机管小,但是明显高一个层次。
其次要把5687换了,5687在meishu上是推动300b的,跟机管是美国80年代的PHILIPS 5687WB,这个管子非常好,欧博845旗舰也用它。我换其他的5-60年代5687都比不上这管。我也做了些工课,发现5687里面wb后缀与wa在用途不同,参数有区别,wb管是70年代才出现的,可能是技术上有革新。整个音响材料网上只有商家红灯胆注意过这管区别,他卖wb管很贵,其他商家都是混着卖,呵呵。bendix6900是某种仪器用途的,号称15000小时寿命,换上吓我一跳,声音大了很多,细节多了许多。这管子实在太少,音响材料网没人卖,我在ebay上守株待兔了几年,提高了预算管子又涨价了,眼睁睁看着一对6900的拍卖成交价从1000美金涨到1500美金,才终于下了决心。这里我也分享一下我升级胆管的一点经验:升级其他型号的等效管比替换不同厂牌不同年代的同型号管效果明显。比如用e80cc代替12au7,用ecc32代替6SN7,用6900代替5687。

[attach]169425[/attach]

作者: vlda    时间: 2017-10-8 16:01
好玩儿啊,玩尽玩透,当然在有大把时间精力金钱的前提下。
作者: 原木yuanmu    时间: 2017-10-8 21:39
多谢您的指点和介绍,感觉论坛里玩儿音箱的,绝大多数还都是谦逊随和的高人。
您都玩儿到66000了,用9W的AN合并,那么我用麦丽迪的AN211的18W推4367也不是不可能喽?不过audionote的推力是公认的高。
作者: hldfish    时间: 2017-10-10 09:50
这个问题也困扰我很久了。见过一个胆合并,输出60W,输入灵敏度0.5V,两级增益;CJ和Jadis有很多胆后级输入灵敏度也是0.4-0.5V的;按这样看来胆合并相当于后级加个音量控制...那么这个胆合并用个好前级会更好么?
作者: 原木yuanmu    时间: 2017-10-10 16:18
是的,空想过很多,没有知识解惑。
我试过,做后级的合并,并不是把音量开到最大就最好听,我实际听感超过12点就不好听了。可理论不是说合并的音量就是个衰减器,那么放到最大没,不衰减不就行喽。
另一个问题,虽然放到最大没衰减,但合并前级的线路是通过的,这个前级是否是整条系统的瓶颈?
作者: 骑马骑马    时间: 2017-10-14 12:57
前级,可以是一个宽度概念的
只要是起到信号的阻抗变换或者幅度的变化的,都可以认作为前级

作者: 骑马骑马    时间: 2017-10-14 13:00
你的解码器呀,调音台呀,甚至信号线,可以带有缓冲器或者小信号放大,可以说是带有某种意义的前级
作者: lihaoren    时间: 2017-10-15 19:12
多台小喇叭双声道的玩法,此书也有介绍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6 19:53
很多合并机由于受成本等原因限制,其实是纯后级加上个音量控制,还有一些合并机虽然有前级放大,但是这个前级很简单,没有把后级的实力发挥出来。对于这些合并机来说,加前级是必须的
作者: 原木yuanmu    时间: 2017-10-16 22:36
加了前级还是绕不开合并机自身的前级(音量控制)啊,把音量开到最大就等于直通后级了吗?绕不开就是瓶颈。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7 08:23
这要分开来看,如果是后级加电位器的合并机,前级纯衰减,可以开到最大,等于直通;如果有增益的前级,就不能开到最大,一是怕过载,二是噪音受不了,一般设置到稍小于最大音量,大概是3/4处较好
作者: zhidong    时间: 2017-10-17 09:26
163兄的尝试我全部玩过!也说明得详细!看得出兄的细致认真和不断探索进步的过程。

其实无论是合并机还是前和后级!设计的时候都要考虑到增益的问题,通俗说就是电路的放大倍数的问题!合理的取值增益整机或前后级就会工作在正常的大动态和微动态对应的高低电平
范围。

音量控制是咽喉!地位举足轻重!玩过DIY分流分压音量电位器的朋友就更明白其中的奥秘了!声音的很多指标元素就来源于这个咽喉的形式选取了!

合并机的设计有多种无论是胆还是石,有的合并机完全是等于后级只是入口加了个音量控制吧了。完全可以当成后级来玩的懂的朋友动下手就改成直通了!但前提是电压增益足够的情况下
如果增益不足就另当别论了!通常合并都会加入恰当的前级的,搭配再玩其他的前级 前前级单或并联就有意义了。

最后搭配的关键在于合并或前后级的阻抗匹配问题的复杂性了!声音表现上或驱动不足 过载失真 声音频率的不连贯还有特别是对低频段范围的控制力的把控等等!多去尝试吧!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7 15:14
本帖最后由 163ljy 于 2017-10-17 15:16 编辑

兄玩得好,当年出studer调音台我都动心了。

在合并机前加前级其实就相当于两台前级串联。进一步说,其实就是一台前级中再加一级放大或缓冲。实际上,用二部以上前级使用,就如同DIY前级时,增加几级放大,并将音量电位器后移至输出端的声音一样。

因为常规的前级可以用多级放大,也可以用很少的级数但靠高的单级增益来达到相当的效果。
据说nagra代理的老板就用两台PL-L串联。

但必须要注意的是,多级放大带来的失真、相移等累加,或许是乍听不太注意的,超出一定量的时候就会明显表现出来。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7 15:27
我用meishu合并机推JBL66000,声音纯净优美,听弦乐人声非常好,好过4台845单端分音。而且正常音量下信噪比很高,耳朵贴近喇叭听不到任何噪音。

但是300b推两个15寸的喇叭不能把音乐的质感推出来,推得不疼不痒,总是缺少关键那一下感动。同时,我一直播放数码档案,声音延伸飘逸都很好,但老觉得声音不够暖厚。于是又开始折腾。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7 15:33
本帖最后由 163ljy 于 2017-10-17 15:59 编辑

先是考虑缓冲牛。网上搜索了一圈,有人推荐西电拆机牛,但我查了一下,那些牛大多是用在电话上的,比如什么111c之类,频宽根本不够,接上去自废武功。另外linn使用的lundahl牛参数很不错,音频专用,但diy的质量没保证,成品机价格又太高。这期间也看了无源前级、台湾老纪的音量牛等等,都不够理想。

后来又考虑胆缓冲。英国音乐传真早年有一款,但线路太简单,档次不够;又研究了下新时和丽磁复刻的缓冲器,发现这种产品根本就是个用胆放大、增益小的前级。这给我了个提示,既然缓冲器就是前级,那我为什么不直接上前级呢?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7 15:34
没上传统前级主要考虑的是阻抗和增益的匹配,合理的放大系统应该是平衡的增益适当的各单元匹配的,如果单突出某一项,可能会带来另外一些意料不到的副产品。
西电的机器采用过两级音量控制,即在输入端和中间同步控制音量。其它的几乎没有见过,但是倒是有不少玩家都在前级输出端加音量控制据说声音更好。对于在前级输出端加音量控制的做法,个人认为也是不可取,因为会牵扯到很多电路是否合理的问题上。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7 15:37
先插几句前级放大器的主要功能:
1. 放大弱信号2.衰减强信号3.音量控制4.阻抗变换以匹配信号源和后级5.切换不同的输入信号。

加上前级可以解决这几个问题:
1.解决合并机中前级放大简单问题,2.解决合并机电位器档次不够问题,3解决合并机前级增益不足,小音量时不是在放大线性区,也就是小音量听没有效果,大音量又受不了的问题



作者: 163ljy    时间: 2017-10-17 15:54
我在论坛潜水时间长了,虽然不发言,但深受宜良老赵和爱比冷等网友高手的毒害,把我系统里的线都换成德国老线。

现在挑选前级,自然而然想到老赵推荐的录音调音台。
因为录音台满足我的要求:
一是牛入牛出,隔离数码声,二是阻抗增益相位容易匹配,三就是解决上面说的几个问题。
作者: vvvb    时间: 2017-10-17 17:08
原木yuanmu 发表于 2017-10-10 16:18
是的,空想过很多,没有知识解惑。
我试过,做后级的合并,并不是把音量开到最大就最好听,我实际听感超过 ...

这问题等于买了一辆不错的车,然后想着再投入一些钱把动力系统改装一下,会不会比原车更好开一样。

探寻这问题的答案意义并不大,改的过程肯定是有乐趣在里面,结果也会有提高(改的水平高的话),但从投入/后期/可靠性等多方面考虑,有加入模改的预算不如直接买更高一档次的车。

如果说是先有了合并机,升级的过程中加了前级过渡一下,那就更没有钻此问题牛角尖儿的必要了。都有假独立前级的要求和程度了,后面不可能长期用个合并机一直下去吧。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