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著名的艺术歌曲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5 11:53
标题: 著名的艺术歌曲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6-26 19:05 编辑

[attach]1005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5 11:54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6-25 12:01 编辑

勃拉姆斯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人物。艺术歌曲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很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类型。代表人物有勃拉姆斯、舒伯特和舒曼等等著名音乐家。

一方面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与当时的文学诗歌有着紧密的联系,象舒伯特就是代表人物。他的艺术歌曲的歌词大部分来自歌德和海涅。另一方面,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与民族风格有关,象勃拉姆斯的《德国民歌》,很多来自德国民间,而且这些歌曲非常优美动听,她们曾深深影响过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勃拉姆斯写过很多歌曲,其中有一些是献给克拉拉的。在勃拉姆斯的晚年,勃拉姆斯对他一生中创作的歌曲进行了总结,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德国民歌》。勃拉姆斯曾这样说过:民歌是我们的理想。这些德国民歌反映了勃拉姆斯对自己民族的深厚感情。

勃拉姆斯和舒伯特等人对歌曲的大量创作,大大提高了歌曲的艺术地位,把她们提高到与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同等的地位。上面这张唱片是一个《德国民歌》的名版。女高音马西斯是瑞士人,是演唱歌曲的名家;男高音施赖埃尔,是德国著名歌唱家。恩戈尔是著名瑞士钢琴家,他擅长于给艺术歌曲做伴奏,他的舒伯特《美丽的磨坊女》是著名录音。这个《德国民歌》据我所知,是三星带花名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5 11:59
勃拉姆斯《德国民歌》版本不是太多,另外一个名气同样很大的就是Elisabeth Schwarzkopf 和Dietrich Fischer-Dieskau,钢琴伴奏Gerald Moore。

[attach]10059[/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6 08:22
CD版的德国民歌
[attach]10092[/attach]
Elisabeth Schumann艺术歌曲专辑有7首民歌
[attach]1009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09:24
Elisabeth Schumann是德国女高音,逝世于50年代,所有录音都是MONO的。这本书有介绍:

[attach]10094[/attach]
作者: ikushi    时间: 2010-6-26 11:20
版主:请推荐一个巴赫马太受难曲的版本(LP)。
周末愉快。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11:47
版主:请推荐一个巴赫马太受难曲的版本(LP)。
周末愉快。
ikushi 发表于 2010-6-26 11:20

我推荐这个:BACH MATTHAUS PASSION Philippe Herreweghe(赫尔维格) HM Box 3 lps
但不便宜,估计要几K,在06年就要1K多。

[attach]10097[/attach]
作者: ikushi    时间: 2010-6-26 14:14
谢兄推荐。我想让他们寄EMI/克伦佩尔版的过来先试听。
下午准备听雅纳切克的心言(SUPRAPHON)和舒伯特的死与少女(COLUMBIA)。。。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15:18
ikushi兄:赫尔维格一共有两套马太,都是在法国HM录的,一套是85年的模拟录音,就是我贴图那套,这个是头版,法国HM的头版黑胶好得很吓人的。人声与什么黑教堂、黄教堂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赫尔维格是公认的巴赫专家。这套黑胶能做到演绎与录音效果的完美的结合。他后来也录了一套数码版,也是公认极其出色,这套当然是没有黑胶的,但CD效果也好得惊人。我认为EMI/克伦佩尔版肯定不如赫尔维格。如果喜欢正宗莱比锡学派的,当然是选择卡尔.李希特的版本。
作者: ikushi    时间: 2010-6-26 15:47
感谢。我先作试听比较。
不过,经洗碟机重新洗过再听的海顿云雀,那是更加楚楚动人呀。。。。。。
黑胶的乐趣所在。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6 18:31
Elisabeth Schumann是德国女高音,逝世于50年代,所有录音都是MONO的。这本书有介绍:

10094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6 09:24

谢版主推荐,说到民歌Rita Streich 的一张各国民歌合集也非常出色,版主可能有它的LP原版
[attach]10111[/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6 18:35
感谢。我先作试听比较。
不过,经洗碟机重新洗过再听的海顿云雀,那是更加楚楚动人呀。。。。。。
黑胶的乐趣所在。
ikushi 发表于 2010-6-26 15:47

ikushi老兄看来黑胶烧得不轻啊,可惜我不玩黑胶,不能与老兄多作交流。只是也爱极海顿的弦乐四重奏,特别是这首云雀。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18:37
11# 广陵散
惭愧!我没有,O(∩_∩)O哈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18:45
有一张汉斯.霍特的舒伯特和沃尔夫艺术歌曲我比较喜欢,沃尔夫一生很不得志、穷困潦倒。即使在今天,好像也很少见到他的唱片。沃尔夫一生基本上只创作歌曲:

[attach]10113[/attach]
作者: zlot    时间: 2010-6-26 18:50
这张美丽的玛格洛娜很受BBC古典广播的推崇, 李赫特的声乐伴奏唱片不多见
[attach]10114[/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6 18:52
沃尔夫的我只有一张Schwarzkopf的
[attach]10115[/attach]
声乐方面也只有艺术歌曲和巴赫的宗教作品听多一点。
作者: zlot    时间: 2010-6-26 18:55
再来张老片子
[attach]1011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19:03
法国南部山区的《奥弗涅山歌》,康德卢贝的能被人记住的唯一作品。

[attach]10117[/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6 19:07
法国南部山区的《奥弗涅山歌》,康德卢贝的能被人记住的唯一作品。

10117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6 19:03

这张唱片没有听过,很想听听法国“山歌”是怎么样子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19:12
还有一版《奥弗涅山歌》:

[attach]10119[/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6 19:14
很感兴趣,不知以上两版有没有CD转录。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6 19:17
迪卡有一版卡纳娃的比较常见。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6 19:20
以前听雨果的“客家山歌”,深为质朴不假修饰的自然之音打动,很期待西方“山歌”“牧歌”的表现。
作者: 洛奇    时间: 2010-6-26 21:21
谢版主推荐,说到民歌Rita Streich 的一张各国民歌合集也非常出色,版主可能有它的LP原版
10111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26 18:31


Rita Streich 被誉为“德国的夜莺",DG"大师原音”系列有她的一个套装,推荐一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7 04:50
Rita Streich 被誉为“德国的夜莺",DG"大师原音”系列有她的一个套装,推荐一下。
洛奇 发表于 2010-6-26 21:21

谢谢兄台推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7 04:52
这几年有很多事,又忙着折腾黑胶,
错过了很多好CD。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7 10:11
迪卡有一版卡纳娃的比较常见。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6 19:17

[attach]1013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7 10:52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6-27 10:55 编辑

米勒这幅名画《纺纱女——奥弗涅的牧羊女》画的就是法国南部奥弗涅山区的美丽的牧羊女:

[attach]1013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8 12:55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6-28 13:26 编辑

这张是舒曼根据海涅的诗歌所作的艺术歌曲:

[attach]10190[/attach]
作者: mm33    时间: 2010-6-28 14:01
标题: RE: 著名的艺术歌曲
临时贴几张自我感觉很好的片片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8 18:19
临时贴几张自我感觉很好的片片
mm33 发表于 2010-6-28 14:01

33兄这些真是宝贝啊,小的唱片公司估计也收不齐,更不谈个人了,我不玩LP也口水直流,收藏黑胶的真要哭爹喊娘了!
33兄不妨搞些古董机器将这些老唱片(记得还有SP)转录一下, 估计不会比EMI的差。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8 19:39
这张是舒曼根据海涅的诗歌所作的艺术歌曲:

10190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8 12:55


舒曼“妇女和生活”和“诗人之恋”

[attach]10223[/attach]

Lotte Lehman的歌声不是重点,瓦尔特钢琴伴奏较为罕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8 19:47
《舒曼诗人之恋,贝多芬,舒伯特艺术歌曲》。《诗人之恋》是舒曼的爱情日记。[attach]1022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8 20:01
关于温德利希,详细请看:

http://www.hiendlife.com/bbs/vie ... age%3D1&page=23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8 20:04
由内敛深沉的舒曼配海涅浪漫忧郁的诗歌非常贴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8 20:11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6-28 20:15 编辑

人们依恋从前的生活,艺术家们对旅行、流浪者、波西米亚生活方式充满憧憬,以这些题材作为创作灵感或主题,形成了浪漫主义的主流。弗里茨.温德里希的演唱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放松而感人。作品表现得饱含深情而又有淡淡的哀愁。温德里希和HANS HOTTER的舒伯特都非常出色,但风格明显不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我最喜欢这两人。汉斯.霍特的歌声非常低沉,有魅力。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8 20:14
人们依恋从前的生活,艺术家们对旅行、流浪者、波西米亚生活方式充满憧憬,以这些题材作为创作灵感或主题,形成了浪漫主义的主流。弗里茨.温德里希的演唱最大的特点就是非常放松而感人。作品表现得饱含深情而又有淡淡 ...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8 20:11

声乐方面我听得比老兄少多了,且我比较喜欢女声 ,记得早先收藏了一张卡鲁索的唱片,听不出什么感觉,后来送人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8 20:26
声乐方面我听得比老兄少多了,且我比较喜欢女声 ,记得早先收藏了一张卡鲁索的唱片,听不出什么感觉,后来送人了。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28 20:14

其实我听不懂歌词的,哈哈:

[attach]10226[/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8 20:29
其实我听不懂歌词的,哈哈:

10226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8 20:26

德语是我第二外语,现在都已经快全部还给老师了。只认识ein, zwei, und...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8 20:31
德语是我第二外语,现在都已经快全部还给老师了。只认识ein, zwei, und...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28 20:29

我根本就没学过,只是觉得人声好听,旋律优美。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8 20:38
我根本就没学过,只是觉得人声好听,旋律优美。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8 20:31

没有关系的,听巴老等人的宗教作品时,很多是诸如“lord, have mercy on me”一类的,没有意义。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8 20:51
大都会列文的《指环》没看完:

[attach]10231[/attach]
作者: mm33    时间: 2010-6-28 23:25
舒曼“妇女和生活”和“诗人之恋”

10223

Lotte Lehman的歌声不是重点,瓦尔特钢琴伴奏较为罕见。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28 19:39


非常喜欢莱曼的演唱,可惜她大部分都是78转的,手里有她的舒伯特,还有一张她与舒曼合作的玫瑰骑士片段,都是78转制的。
作者: mm33    时间: 2010-6-28 23:27
33兄这些真是宝贝啊,小的唱片公司估计也收不齐,更不谈个人了,我不玩LP也口水直流,收藏黑胶的真要哭爹喊娘了!
33兄不妨搞些古董机器将这些老唱片(记得还有SP)转录一下, 估计不会比EMI的差。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28 18:19



很高兴老兄也喜欢这些老古董,呵呵!

曾有过想法:将手里的一些好的LP转制到数字。但一直未能成行。自以为重播设备不具参考,二来,数字采集的方式,既不懂也不会,也就罢了。
作者: mm33    时间: 2010-6-28 23:30
声乐方面我听得比老兄少多了,且我比较喜欢女声 ,记得早先收藏了一张卡鲁索的唱片,听不出什么感觉,后来送人了。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6-28 20:14


EMI公司曾经出版过一个“伟大的歌唱家”系列的唱片集,其中,卡罗索的“我穿上戏服”,虽然是钢丝录音,效果不是很好,但从丝丝拉拉的低噪中,依然感受到了卡鲁索超越一切的连贯发声的悲痛欲绝的宣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9 04:09
很高兴老兄也喜欢这些老古董,呵呵!

曾有过想法:将手里的一些好的LP转制到数字。但一直未能成行。自以为重播设备不具参考,二来,数字采集的方式,既不懂也不会,也就罢了。
mm33 发表于 2010-6-28 23:27

有个想法,希望老大将音乐刻录下来,作为论坛的奖品。哈哈。开个玩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9 04:19
关于温德利希,详细请看: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8 20:01

听男高音一定不要错过:

[attach]10245[/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9 04:32
我根本就没学过,只是觉得人声好听,旋律优美。
shinelb 发表于 2010-6-28 20:31
[attach]10246[/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9 04:37
[attach]1024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9 04:44
贝多芬《致远方的爱人》:

[attach]1024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29 04:47
勃拉姆斯艺术歌曲:

[attach]10249[/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29 16:40
EMI公司曾经出版过一个“伟大的歌唱家”系列的唱片集,其中,卡罗索的“我穿上戏服”,虽然是钢丝录音,效果不是很好,但从丝丝拉拉的低噪中,依然感受到了卡鲁索超越一切的连贯发声的悲痛欲绝的宣泄!
mm33 发表于 2010-6-28 23:30

谢老兄的指点,自己能力兴趣所限,有些好东西还是没有缘分欣赏,比如宋词中的周邦彦,再比如就是西洋音乐中的歌剧。
在论坛中听老兄和其它乐友的歌剧声乐的精彩点评,似有所动,联想到看电影“费城”和“肖申客的救赎”听到两段天使般的女声,也不禁浮想联翩,情不能自己,虽然至今还未能说出其出处和演唱者。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30 19:54
找出买了很久却很少听的唱片,觉得有几首非常不错,特别是德沃夏克的“月亮颂”,旋律极其优美,绕梁不绝。

[attach]10284[/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30 20:01
哈哈,看来这位Rita Streich 是兄台的梦中情人啊!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6-30 20:06
哈哈,看来这位Rita Streich 是兄台的梦中情人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0-6-30 20:01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买的时候根本不喜欢听声乐,回想起来可能是收藏老唱片的习惯,或者是封面吸引了我?总之还是和她有缘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6-30 20:06
找到一个介绍,学习一下:

丽塔·史塔里希(Rita Streich,1920年12月18日生于俄罗斯巴尔瑙尔, 1987年3月20日魂断维也纳)是战后最重要的德国花腔女高音歌手。

史塔里希的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俄国人。小时候她跟随双亲迁往德国。这就是说她是在双语环境中长大,这对她日后的演唱生涯意义重大。她的教师有Willy Domgraf-Fassbaender,Erna Berger和Maria Ivogün。

她的首演是1943年在波希米亚奥辛市立剧院,演唱理查·施特劳斯歌剧《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的Zerbinetta。三年后她获得了柏林德意志歌剧院一个职位,她在那里一直唱到1952年。 1953年她转到维也纳国家歌剧院。她曾在拜鲁伊特音乐节、萨尔斯堡音乐节、罗马、兰斯卡拉歌剧院、皇家歌剧院、芝加哥等地登台。1957年她巡演北美洲。

自1974年起她就到了埃森鲁尔区Folkwang高校和维也纳音乐学院教学。1983年起她在萨尔斯堡音乐节上举办了大师班。

她演唱的角色有《依多美尼欧,克里特王》、《女人皆如此》、《后宫诱逃》、《牧羊人之王》、《魔笛》,《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中的花腔女高音。因为有着双语优势,使得她能不带任何口音演唱莫扎特用意大利语和德语谱写的作品。

活跃于二十世纪50年代前后十年的史塔里希,是当年维也纳知名的花腔女高音。录于50年代的这张专辑,收录了莫扎特的咏叹调名作,旋律耳熟能详,朗朗上口,适合无压力聆听。此外,还收了几首为花腔女高音量身订作的炫技作品,如作品第383号《善良的恩人,请接受我的谢意》,动不动就飙到最高音阶,在拔高处还能莺啼燕啭,听得很过瘾。

丽塔·史塔里希的演绎犹如清幽山谷中的一朵白色的小花,宁静而散发着诱人的芬芳。音乐作品中的人物被她活灵活现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清亮、纤柔的声线,一流的花腔技巧,有着类似长笛的高音区色彩,把抒情与声线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这几首具有传统色彩的咏叹调被她演绎得玲珑剔透、淋漓尽致。史塔里希留下的录音不多,但都深受好评,是欣赏与研究她歌唱艺术珍贵的音响材料。柏林广播交响乐团、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院室内乐团和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演奏,音响效果真实再现现场原声。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