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对于好声音,普遍的三个特征 [打印本页]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8-7-8 23:48
标题: 对于好声音,普遍的三个特征
前不久,帮客户评测新机器。写了一些文艺范的“范文”,里面抒发了一通对好声音的感悟。这几天找回了密码,回到坛子,回顾和回味诸多大师的帖子。发现,对于好声音,其实大致有了公认或者普遍的定义。来坛子3年多,混了个教授,一直潜水不冒泡对不起大家。所以,也就兴了写个帖子的想法。先不妨也就拿范文在COPY一下,胡言乱语下。后面,看情况,再说道说道,我这个亮瞎眼的听音空间。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8-7-8 23:59
本帖最后由 聆听者 于 2018-7-9 00:02 编辑

先说好声音的三个普遍特征:宁静、阳光感、入境。非常文艺,讲大白话就是:细节、健康、打动人。

先COPY下文艺范的文字,稍作压缩和修剪,文字功底太强,随便几万字的效率。

最近听到了一个组合的声音,这个声音,非常的不同寻常。
有多么的不同寻常?是惊喜、是惊艳、是惊叹?NO,NO,NO ,都不是。如果,让我用一个相对准确的词来形容,那么就是:安定。

       【安定】:安静而淡定,安然而淡定,一字之差,两种语境,而这又恰恰是聆听了这对组合之后,从初始的听感触觉到后来深入把玩之后的“原来如是”的深刻感触,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如同两个朋友,从初遇到相识,再到促膝、深交,从看的真,听的真,再到心领神会的真,这是一个很愉悦的过程,前提,这两个人相互有感觉,有交织,有共鸣。
    那么,除了上面玄之又玄的描述之外,什么能更直观的告诉朋友们呢?我想,有图有真相,网络时代,没有比这个更直观了。
    前不久,我去了趟乡下祭祖,顺道用手机去拍了一组老屋的照片。现在,发现这组照片,恰恰非常应景,能告诉大家:一位端着鸡尾酒的美艳女郎和一个黑超黑衣黑面、低调内敛的大老黑爷们,偶遇之后,会发生些什么?也能告诉大家,我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究竟听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东西?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8-7-9 00:01
  ★宁静:音响评测的语境里,代表背景底噪非常低。
   安静,安宁和寂静,通常和光线、色彩有关,夕阳里波光粼粼,夜幕下群星烁烁,让人的心一下子沉淀下来,愈黑的背景,愈少的光线,愈少的色彩,则愈宁静,摄影大师亚当斯经典的黑白照-半月山,洗去了多余的色彩,黑白灰的丰富层次,映衬着的山崖和硕大的半月,一下抓住了人的眼睛,相比,梵高色彩纷杂、光影迷离的作品,则要热闹的多,热烈的多,一如他深邃和琢磨不定的眼神和神经质般的人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8-7-9 00:02
    视觉效果讲究减法,越少则越静。而声音则不同,有经验的烧友都知道,越是到半夜,万籁寂静之中,耳中越是多了许多在喧噪的白日里听不到的声音,隔壁家里水管,楼下邻居的小猫,甚至是对面街便利店开关门的叮当声,都比白日里来的真切、清晰。对于声音来说,越宁静的背景,则意味着越多的细节,越多的层次和越多的音乐表情。

    老家环绕在老屋周边的这片竹林,最是喜欢。为此,宁可多花些钱,年年修缮,也不愿拆掉老屋,不愿毁去这一片林子。这里承载了太多的东西,每次返乡,看到这片竹林,风中摇曳,呢喃碎语中,心境一下子变得柔软、湿润,仿佛又回到了从前,回到每一个慵懒闲暇的午后,每一个万籁寂静、草虫纷鸣的午夜。这片竹林,全然不似老谋子《英雄》里的那一片翠绿、清凉和唯美,而是斑痕纠错、老根虬髯,这里,没办法去做减法,年复一年,不断的叠加,不断的追索,在竹影婆娑间,将一个一个片段在脑海中拼接、组装、研磨,这是许多人心底深处最宁静的一片净土,一汪心池,偶尔泛起一阵波澜,荡漾出一层又一层、一圈又一圈的波纹,此时无声,此时宁静,但谁能又能说的清楚,那扯不断、抛不散、斩不去的心绪,究竟又有多少呢?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8-7-9 00:05
★阳光感:这也是一个音响评测经常用来描述声音的形容词,代表着健康通透的声底。

  阳光下,一切都是通透的、清晰的。正午炽烈的阳光下,已经30多年的老屋,用黄泥和着蛋清、草杆锤打出的墙体,依然夯实,敦厚,即使裂痕彰显,门窗日朽,但在烈日下,反而更能显现出一种独特的质感和力量。这时的阳光是质朴的,也是有力量和有重量的。因此,声音的阳光感,不仅仅是通透、清晰,还有质感,还有力度,还有重量。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8-7-9 00:09
★入境:这不是很常见的音响器材评语,通常用的一般是如临现场,身临其境,而他们之间的确又有着不同的含义,所以,我觉得用这个词,或者会更准确。

    经过一段已经硬体化的村村通水泥路之后,转入乡下常见的沙石路面,踩着已经给足印磨平的草梗小径,经过几片农田就到了最喜欢去的池塘。每次下乡,都要来这个被芦苇环绕的池塘钓鱼、拉网、晒太阳,或倒入几桶小鱼苗,期待来年不断有所收获的惊喜,能在朋友圈继续保持新鲜度,这是城里人最喜欢的乡下休闲节目。

    那几片田地,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份,会变换着豆角、番茄、辣椒、甘蔗、西瓜,每次经过都要在旁边的几片洼地逗留,挖蚯蚓,找鱼饵。今年,随手拍下的几个老树根、老树桩,手机里感觉看的很是养眼。经旁边的叔伯兄弟提醒,想起20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林地,种植着一种可以采集胶质的树种,后来才知道,那些装在无数个小罐子里的胶质乳液是很多日常用品必不可少的材料,作为20、30年前的全国百强镇,这里曾经也是一片辉煌,也有无数附近乡镇来参观、学习和观摩的人群,接踵碰肩,喧闹异常,村里的人脸上总是如绽开的花朵一样,灿烂和自满。如今,这里一片恬静,恬静如无数无人知晓的乡下野地,野花每年开了又谢,虫草每年换了一批又一批,偶尔遇到的乡民,也是各自绽开着如花般的笑容,寒暄之后,需要非常努力的回忆,才能想起彼此原本的模样。如同这几个老树桩、老树根,不是同行的叔伯兄弟提醒,或许,也就淡忘了以往的这片辉煌,不是拍下这几张照片,除了那一圈圈年轮之外,我也不会发现和原来究竟有些什么不同?

作者: 聆听者    时间: 2018-7-9 00:45
本帖最后由 聆听者 于 2018-7-9 01:15 编辑

前两个都容易理解,宁静和阳光感,很直观。可以说,现代音响的发展大趋势,就是这2个,现在还活着的大品牌,能活着的,都在往这个方向走。高密度,高信息量,带来的高解析,高层次,高细节还有高动态范围。因此,以往的所谓英国声、旋律派、声韵派、黄昏派、靡靡之音派。。。,全XX的滚犊子。别忘了,高度市场化的欧美包括准备市场化东方市场,调音标准不仅仅是几百年前的几种古典乐器和乐谱,摇滚、重金属、RP、live,什么热闹来什么,什么流行来什么,动态范围HDR不仅仅适用于视觉,听觉一样需要进化和吸收。

但也存在误区,稍微点一下:
宁静:通常就是所谓黑的背景。这个黑,其实是首先建立在空间和环境中,如果不是在一个底噪安静的空间里,说什么强弱音变化、说什么细节呈现,都是扯淡。所以,没有一个隔音良好的空间,以后不要去说什么背景宁静,除非你音淫和脑放足够强大。

阳光感:通常指健康的声底。什么是健康,起码不是病态的,无精打采、无病呻吟、犯困的,或者唯美过度,类似抖音大师的美颜、瘦脸、滤镜,什么都一个样的,什么都是整形脸,真假分不清的。通透,又质感,绵密,又实体,宽松,又有重量。貌似非常难,其实,说通了,声音是平衡的,不是坡脚鸭就OK,走向起码是平稳的,站的住的。

入境,就有点玄学的味道了。这里继续引用下文艺范文:所有黑体字,表达的其实就是--辨识度。这个辨识度,有音乐的,有录音的,也有重播的,需要控制力,写作需要,演奏需要,录音需要,重播更不可少。而这种辨识度和控制力,没有上面两个基础-宁静、阳光感,也是妄想


这张帕尔曼演奏的《辛德勒名单》专辑,我向很多人推荐过:在这张专辑里,你会看到一个不同的帕尔曼,不再是那个严谨的、严肃的、举止优雅,动作和手法如同教科书一般精准、理性的帕尔曼。
    我看着手机播放器界面里的专辑封面,看着那只手下的一抹红色,脑海里闪现的如许多人一样,是那个在片头里,穿着一身红色大衣的小女孩。电影后期用特殊的技法,将周边的德国士兵、房屋、街道都变成了黑白色,让这个身着红装的小女孩更加突出,更加容易被人的视线捕捉到,让那一抹红色更具象征意义。这种象征意义,随着乐曲的铺开,我想,帕尔曼、斯皮尔伯格、约翰威廉姆斯,他们脑海里应该会是不同的模样:

那一抹红色,是定格的照片,让悲伤成为永恒
那一抹红色,是人性的善意,昭示丑恶的耻辱
那一抹红色,是神性的光辉,安抚着风中逝去的灵魂
那一抹红色,是死亡的警示,如同鲜血绽放在雪地,
那一抹红色,是绝望的呐喊, 如同地狱里无声的控诉
那一抹红色,是生命的花朵,绽放在花季
那一抹红色,是希望的烛光,温暖而湿润
那一抹红色,是硝烟熄灭前的辉煌,萦绕着不舍的思念
那一抹红色,是历史长河里的一朵浪花,璀璨中昙花一现
那一抹红色,是哭墙前默念的无数个名字中的一个,在无数梦境中轻轻挥手告别
那一抹红色,是天上繁星中的一颗,夜幕里闪烁永恒的辉光。
那一抹红色,在耶路撒冷的金色塔顶,在每一个清晨和每一个黄昏,吟唱千古不变的祷告:哦耶路撒冷 愿你平安!
哦 耶路撒冷 愿你人丁兴旺!哦 耶路撒冷我流着泪为你歌唱!



    讲故事的斯皮尔伯格,将影片基调定位在绝望中的救赎,将辛德勒和拉蒙作为善与恶的象征符号,讲述的不仅仅是人性单纯的恶,也不仅仅是人性单纯的善,而是还原历史善恶交织的真相(辛德勒是个狡诈、贪婪而又善良的 “骗子”,拉蒙热爱音乐、情妇是犹太人等等角色塑造可以看出,而历史上希特勒、墨索尼尼艺术素养也不低)。作曲者的约翰威廉姆斯,舍弃了擅长的波澜壮阔的交响诗,选择了黑白分明又情绪繁杂的旁白独奏作为配乐主线,长笛、小提琴、竖琴、钢琴,不同的乐器,重复着相同的主题,又演绎着不同音乐场景中的不同情绪。善与恶,救赎与死亡,希望与绝望,不舍与解脱,诅咒与赞美,不断变换的对立主题交织在14段音乐之中,让60分钟的配乐,浑然一体,不可或缺(这是一张可以作为一首起承转合、结构完整的音乐作品来赏析的专辑)。演奏者的帕尔曼,则让人忘记了故事,忘记了主题,久久沉浸和迷失在一种独特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作为导演,斯皮尔伯格不能脱离讲故事的旁观者定位,作为作曲者的约翰威廉姆斯,同样不能脱离故事中的人物情绪和情结去配乐,只有帕尔曼才能做到“融入”之后,然后“忘记”,所以,才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帕尔曼。
    这种“忘记”,可在CD专辑中,两段“Remembrances”(追忆)感受到。分别由约翰威廉姆斯的钢琴和帕尔曼的小提琴,作为主乐器。前者演绎的是不舍,是绝望、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和不能忘却的悲伤,是一种与故事和画面高度契合的、世俗的纠缠不清的情绪;后者演绎的则是对生命的眷念,对人性善良的赞美,对神性光辉的感恩,带着强烈的宗教理念和情感。与其说作为犹太人的帕尔曼演奏时感同身受,陷入故事情节之中,不如说帕尔曼已经忘记了故事、忘记了乐谱,跨越了时空回归到那一群犹太人之中,沉浸在了一种独特的可以意会而无法言传的情感世界之中。这种“忘记”和“回归”,才是让帕尔曼让人感觉完全不同的最大感受,也让小提琴成为这张CD专辑里最有感染力的和最出彩的。

    上面三者的“不同”,在影片和这张CD中,能看到很多,听到很多。看的越多,听的越多,这种“不同”的感觉会更强烈,器材对音乐情绪、乐器特征以及细节、场景重现能力越强,则这种“不同”感带来的 “辨识符号”会更加强烈和清晰。

    一直以来,认为音乐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应该是来自于对作品或作者的认同,来自于对音乐场景中的故事的理解和感悟,来自于这种感同身受的共鸣。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感觉我错了。音乐的这种代入感、临境感,更多的时候或者更强烈的时候,不是来自于这种解读后的 “认同”,恰恰来自于聆听过程中种种的“不同”,只有一次又一次听到了“不同”,才能一次又一次陷入其中。因此,很多时候,我喜欢这种忘记了乐谱、忘记了故事、忘记了背景,陷入其中的感觉,迥异于通常的“解读”音乐而去理解、认识音乐后获得的听感和快感。

     这种无需解读的“不同”,会如同那个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不断呈现,你听的越多,听的越清晰,听的越投入,越容易忘记音乐本来演绎的故事、背景,也越来越陷入自己的情感世界中去,那个世界里,没有辛德勒、没有拉蒙、没有犹太人,甚至小女孩也变成了不同的象征符号,但会有悲伤、会有不舍、会有对人性的思索,会有对生命的眷念,会有对亲人、对爱人、对子女…斩不断、理不清的各种情感和思绪,你只沉浸其中,而音乐与你也不再有可见可感的距离。如果说,对于音乐再现,器材重播来说,如临现场、身临其境是一种非常好的听感体验,那么,这种对音乐本身有高度“辨识度”、获得富有变化又精彩纷呈,不断升华又让人无需解读就能沉浸其中的独特听感,就是我说的“入境”了,这种听感更自然,更真实,更富有感染力。


作者: 狱霸    时间: 2018-7-9 01:52
形容音响声音的宁静,安定,都是器材本身的声音给人的感受,大致类似气定神闲的人的气质跟环境无关,就像张国立演皇帝,他无论穿什么,摆什么样的排场都不及张铁林
嘈杂的环境下具有宁静气质的器材依然是宁静的,再安静的环境,燥的器材依然令人烦乱不堪
具体看,安定宁静的器材甚至也不是指它的信噪比而是其演绎音乐的方式,高频不能冲,低频要够量感,密度大,下潜较深,速度也不可偏快(速度越快越好绝对是错误认识)
作者: 楚王项羽    时间: 2018-7-9 06:40
非常好非常精彩,那请问什么箱子或系统具备那三个特征?
作者: bw000000    时间: 2018-7-9 10:05
看完了,晚上耹听一曲安定的的音乐,洗去一天的浮燥,然后安静入睡.坐等下文.
作者: joyjscz    时间: 2018-7-9 10:16
难得的好文好图,谢谢贴主的分享。
总结得很精辟,引人思考。
作者: tyr    时间: 2018-7-9 10:31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了:音响重放的过程是否归属艺术?
HiFi是技术?或是艺术?
作者: 坊门大雨    时间: 2018-7-9 10:33
好文,好图,赞一个
作者: tyr    时间: 2018-7-9 10:38
我们已形成了一种惯性,就是:XXX的器材,会有XXX地声音特征,XXX的组合,会有XXX的表现,
这跟xxx的画是如何如何,很类似啊。
作者: aussa    时间: 2018-7-9 10:59
这编文章及见解非常好!如果论坛多些这方面内容讨论,应该是论坛最好的表现。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8-7-9 11:25
用心之作
作者: 石凝    时间: 2018-7-9 12:30
真正的发烧友内心表白,有感而发。
作者: 石凝    时间: 2018-7-9 12:33
HiFi类似于建筑,是技术+艺术的综合体,国外不少知名音响品牌的设计师或者老板有不少本来就是音乐家。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8-7-9 13:27
没有驻波、没有轰响。
没有雾纱、没有雾霾。
坚实散逸、澈静高远。
蓝天白云、象一件乐器
……
声音的情景构建!
音乐的情景再现!
作者: 不变的俏面    时间: 2018-7-9 13:57
文采真好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9 15:25
本帖最后由 znd06 于 2018-7-9 15:59 编辑

       敬请楼主录下您器材放音,发上来听听。文字形容较间接,个人因素为主,真实声音更为客观,大家应能听出眉目。手机录音即可。
       具体操作:用手机录像功能,录上几小段各类曲目,每段2分钟内就够,转入电脑。注册影像网,上传。把链接复制到帖子里,完成。
       示范两个:
       1、三段交响   http://v.yinyuetai.com/video/3231160?vid=3231160
       2、女声  https://v.youku.com/v_show/id_XM ... .listitem_page1.5~A
       我这两段组合编辑了,原始直接上传就行。
作者: 空山鸟语sshong    时间: 2018-7-9 16:40
这已经不是在谈艺术,更不是技术,而是哲学层面了
作者: aussa    时间: 2018-7-9 17:57
非常赞同空山鸟语sshong见解!
作者: 阳光枫林    时间: 2018-7-9 19:27
文章写得真精彩,看完还是不知道音响系统该怎么搭配,哈哈
作者: kuti521    时间: 2018-7-9 19:43
这个话题有点意思~~
但 文字的力量
来诠释音乐文化
有点言难达意
难为文字了

我总结一句最糙的话
你的人和器材是否在状态
在于你能
“连续听完几张?唱片!”

但楼主想用雅文来表述
我就装一下墨水
个人认为
中文写音律与器
最高境界永远是古琴这个文化范围
我就简单抄几句

古琴九德:

一曰“奇”。谓轻、松、脆、滑者乃可称“奇”。盖轻者,其材轻;松者,扣而其声透,久年之材也;脆者,质紧而木声清长,裂纹断断,老桐之材也;滑者,质泽声润,近水之材也。

二曰“古”。谓淳淡中有金石韵,盖缘桐之所产得地而然也。有淳淡声而无金石韵,则近乎浊;有金石韵而无淳淡声,则止乎清。二者备,乃谓之“古”。

三曰“透”。谓岁月绵远,胶膝干匮,发越响亮而不哽塞。

四曰“静”。谓之无杀飒以乱正声。

五曰“润”。谓发声不躁,韵长不绝,清远可爱。

六曰“圆”。谓声韵浑然而不破散。

七曰“清”。谓发声犹风中之铎。

八曰“匀”。谓七弦俱清圆,而无三实四虚之病。

九曰“芳”。谓愈谈而声愈出,而无弹久声乏之病。


十善

  淡欲合古,取欲中矩。

  轻欲不浮,重欲不粗。

  拘欲有权,逸欲自然。

  力欲不觉,纵欲自若。

  缓欲不断,急欲不乱。


十二欲

  神欲思闲,意欲思定。

  容欲思恭,心欲思静。

  听欲思聪,视欲思明。

  调欲养性,曲欲适情。

  弹欲断弦,按欲入木。

  急欲思缓,缓欲思促。

  此其所谓,十二之欲。


七要
一曰:学琴者欲得风韵潇洒,无尘俗气,而与雅乐称。
二曰:蓄琴欲其九德具备,无收庸材。
三曰:下指沉静,而不得暴躁。
四曰:曲调雅正,不挟淫哇。
五曰:不为俗奏,以玷古人之高风。
六曰:声无映夺,欲得纯正。
七曰:听欲静虑,不逐声色。

七病
坐无规法,摇头动足,一也。
开口努目,以骤志气,或觑视上下,瞻顾左右,二也。
眼目疾速,喘息气粗,进退无度,形神散慢,三也。
面色变易,或青或赤如羞惭,四也。
有攻之岁久,取声杂乱,不尽五音,虽能取声,不解用指,手势烦杂,歇指不当,五也。
调弦不切,声韵不律,动失正意,听无贞声,六也。
弹琴之时,吟猱过度,节奏失宜,音韵繁杂自以为能,有失古意,七也。


这里面 好多对现代音响器材都是金句~~




作者: magidyna    时间: 2018-7-9 20:27
本帖最后由 magidyna 于 2018-7-9 20:29 编辑

一、张铁林会演戏?〈还珠格格〉里面,他除了瞪眼睛吹胡子,一无是处。二、最怕听到“艺术享受”这四个字,作为农民的我玩了几十年HiFi,从来不敢提艺术一词。玩音响各取所需、各有所好,搭配出自己喜欢的效果就够了——从来不觉得这是什么高尚情操。
作者: myyang    时间: 2018-7-9 21:31
感觉是进错论坛了啊!这难道是摄影/影像论坛吗?

听觉能否全视觉化诠释?或者全味觉化也可行?
作者: 石凝    时间: 2018-7-9 21:48
太有才了!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9 22:53
HiFi要懂声音,满世界懂音乐又玩音响的人多了去了,没啥建树。FM老头见过、聊过,只能说刚摸着门边,还没进门。贵丰典型的传统声,没新意。
作者: tyr    时间: 2018-7-9 23:15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3833344/?p=1
作者: 时光车间    时间: 2018-7-10 10:30
本帖最后由 时光车间 于 2018-7-10 10:35 编辑

可以找本书《琴中无相》看一下,说的是琴与声音,音响的要义也都在了……
[attach]184450[/attach]
作者: joyjscz    时间: 2018-7-10 10:40
热心坛友花数个小时原创码文配图,只发在本坛交流分享,是这儿坛友们的福气。
发贴人除了得到寥寥几个感谢支持心生愉悦,其他也没啥好处。

希望大家不要对贴主太过苛刻了。
说实话这儿要是没有鼓起勇气冒着挨砖风险开的分享贴,你连挑毛病的机会都没有。

关键的是,一篇长文里诸多观点与体会,你都不认同?都没体会?
即便如此,其他人也许有受益有共鸣呢。
作者: nannanle    时间: 2018-7-10 11:31
音响器材当做乐器来理解和玩耍就很到位了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0 15:52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8-7-10 16:25 编辑

看了joyjscz 兄上面的贴,感触颇多,
聆听者的感悟、概括提炼,分享的确值得钦佩和称赞!
人对声音感受的描述,电路产生失真对声音产生影响的表现、声音对人生理、心理的影响,学术界在上世纪五十到九十年代的研究最多,也得出了在当时来说比较透彻的了解,国内这方面权威的杂志好像叫“电声技术”(时间太长记不清了),当时也订十多年,再后来没了,可惜。
另一方面,声音的自身感悟,跟个人的因素关联最大,要将它变成系统、规律性的东西,的确要经过锤炼和理论印证。
聆听者已走出了最难的第一步,希望能坚持下去,继续将其完善!支持你!
作者: jkw5881    时间: 2018-7-10 16:38
一句话: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10 19:19
tyr 发表于 2018-7-9 10:31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了:音响重放的过程是否归属艺术?
HiFi是技术?或是艺术?

       HiFi意为高保真,对终极用户来说,也可叫低失真重放,这意思很明确,它属于物理技术层面,它服务对象可以是艺术的,或其他,即被播放的信号越近原样越好,那可能是好听的音乐,也可以是难听的什么声音。因烧友听的是音乐,才赋予它艺术属性,其实高保真器材应该跟艺术无关,至多只有外形沾点艺术造型的边。如果让器材出来个性化声音,那肯定不是高保真的了。
       楼主文是好文,用心且投入,观点不一定对。往往自己认可的,会百般呵护,不吝溢美。所以我希望请出录音,大家共赏。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8-7-11 02:40
梁羽生、金庸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楼主虽然没有到开宗立派的境地,但是用心地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也算颇有新意,值得点赞!至于好声音的三个特征大家同不同意,完不完整,大可以抛出自己的观点的!
作者: joyjscz    时间: 2018-7-11 16:03
音乐的创作、演绎、传播与鉴赏与绘画文学等其他类别艺术有很大不同。受环境、器材、演绎者、受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非常大。

我们非专业人士要比较全面、准确地用语言文字来归纳提炼以便于互相交流分享不是太容易的,大家各自从实战中提炼体会在一个平台来分享,尽管有时不十分全面,比愉也不一定非常恰当,但引人思考、质疑与共鸣有时是并存的,仍然值得尊重与鼓励。

贴主长文观点很明晰,逐条展开剖析。
宁静(细节、安定、宁静、黑背景、环境底噪低)
阳光感(健康声底、通透、绵密、平衡)
入境(辨识度、控制力、动人、如临现场、听感自然真实有感染力)
我本人最欣赏的是,以上这三个方面恰巧涵盖了我们在家欣赏罐头音乐的三个大的要素:房间环境、器材素质、听者感受。

相比于现场LlVE音乐会,音乐厅对应家庭听音室、乐队乐器素质对应器材素质、现场听众对应聆听者。这三大要素缺一不可。在HlFl阶段器材素质占主要,追求极致HlEND境界的话,你会发现器材素质固然仍然是重点,另外两个方面也绝对不可忽视。

第一条房间环境,大致涵盖:
房间相对于器材能量的合适容积大小
合理的长宽高尺寸比例
合适的混响时间控制(吸收与扩散引用)
室内装饰材料的使用
环境底噪控制

第二器材素质,烧友折腾项目大致如下:
供电部分:拉电源专线地线、专用电柜空开漏保、墙插、电处、保险丝等
主机部分:不同品牌不同级别机型的购置与搭配
线材部分:信号线、嗽叭线、电源线、解码线、唱臂线等
垫材避震部分:器材架、各种钉垫等
精细调整部分:相位、摆位、摩改等

第三听者感受
相比以上两项这个较难体会,作为一个音乐兼音响发烧友,我的体会是:
"入境"或者说我们借助音响技术来进入音乐艺术需要你的音乐知识(曲目积累)音响认识(对好声音的鉴别能力)与健康安定的心境。

贴主列出的第一条宁静(环境底噪)尽管只是听音空间素质中的一项而已,这一点的重要性我很有感受。以前系统在一楼客厅,记得七八年前富盛阿峰来玩,向我强调房间底噪的重要性并用很专业的器材测了底噪,大约有30db多些,门外有车开过时能达到40db多。现在新居的听音室一半在地下,手机下载的软件实测只有10~15db间,新房间容积是原来的1.8倍、聆听距离是原来的1.5倍,同样系统音量不需要加大,却听到了很多的细节与微动态,难以描述。

贴主列出的第二条阳光感
使用描述视觉元素来比喻可能不十分贴切,有的人甚至完全无法体会。
我想这个听感与许多指标都有关,其中最主要的是全频能量、密度与重量感通透度、层次感。
谈及易于烧友同好之间沟通交流的共通语言词汇,刘汉盛先生已经提炼了很多年,从最初的七八要到现在的二十要,不能说这二十要是绝对详尽,其中有些要素之间也有交叉涵盖的范围,有的词汇也不是原创,我认为值得最高的尊重。
相比于很多烧友"乐感好"等笼统主观的描述,阳光感让我更有共鸣一些。

顺便吐槽一下我们同好间交流平台的怪状:
描述声音不屑使用专家发明的客观技术型用词,什么音质音色密度平衡度频宽细节再生太过时了……
自己创造的主观艺术型用词人家又完全无法体会,什么旋律好有乐感……
人家引用别的领域词汇来作引申比喻也无法领会没有共鸣。
最后平台上除了求助贴只会有两种讨论结果:
大伙各玩各的自己开心就行了、要分享讨论先把自家录音发上来评个高低。
看来版主们是否抓紧考虑统一下录音设备及操作方法了……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1 17:41
简单说说个人观点
1、作为个人的赏乐感悟,的确精彩;
2、作为一套音响系统对音乐的演绎水平衡量标准,就有所欠缺,理由有二:一是不能因为音乐的非具象性,而用具有非具象性的文字来表述,这样就会出现一百个人有一百种理解;衡量的唯一准则-标准性就失去了;二是衡量音乐是否感人与衡量器材没必然关系,将感受硬性捆绑可能产生误导。
作者: magidyna    时间: 2018-7-11 18:12
本帖最后由 magidyna 于 2018-7-21 17:15 编辑

刚看了两部电影〈猎杀星期一〉〈匿名者〉,都是讲述人类社会今后为了方便管理被统一行为、被统一监视——这种题材荷里活一直乐此不疲。为什么?因为今天享受自由的美国人很恐惧“被统一”。                                                                              
    对于重播音乐的描述,我国曾经有规范性词汇描述,但是那个年代注定制定不全面,举个例子:音场,那个年代是无法理解的,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器材限制了我们的视界(耳界),至于这几年出现的“微动态”更是制定描述的前辈们不敢想象的。那个年代描述得比较单一另一个原因是只有报纸、杂志从业人员“垄断”了发言权,其他人只有看的份儿。因此,在人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和各种论坛畅所欲言的今天何至于提出统一器材作为标准?!然后再统一描述统一发布?                        
       另外,玩HiFi的既有贩夫走卒,也有企业高管国家政要(如梅德韦杰夫),大家的爱好和要求明显不一致:流行曲(先不分上世纪30/60/90年代)、爵士乐、摇滚、黑人灵歌、古典音乐(先不说巴洛克、浪漫派),因此他们描述听感肯定百花齐放,不论用摄影家的视觉还是厨师的味觉,但是我觉得只要是出于内心的真诚描述,都可以接受理解,毕竟不是要“出版”。我所不能接受的是已故艺人黄霑口头禅哪一种——文人多屎尿——东拉西扯加上心灵鸡汤。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11 18:34
       游离于音响和音乐之间的表述,较易获得烧友青睐,误导误解难免。
       就拿宁静来说,不一定是好事,缺少微动态细节也是一种干净,明亮也与此有关,录音现场也是有混响的,录音器材开机就会有轻微底噪,听不到是有问题,缺少汗毛似的细节,如同光板没毛,会发亮少质感。
作者: joyjscz    时间: 2018-7-13 10:34
无论是一把琴OR一个音响系统,声音好音乐会更感人。音乐艺术鉴赏力高的人对声音会有更好的理解与把握。
技术与艺术尽管密切相关,不过我认为声音好坏更多属于科学技术领域,服务于音乐艺术。
获取、评价声音好坏需要科学的头脑与理性剖析。

比如说上面坛友提到的破坏宁静的底噪问题,在某个特定空间听一套系统对音乐重播时,除了乐器声(包括直达声&反射声)以外的噪声大致以下四个来源:

1.房间本身的环境底噪,系统通电之前就存在。
这个我认为越低越好。

2.机器本身的底噪,机器通电通路后尚未读碟之前就存在。
这个我也认为越低越好。不过实战中经常发现升级更高素质的线材后,同等音量下机器底噪增大了,随之声音更好听,全频能量更强。这只说明线材能量大,同时把噪音与乐音加强了,不等于说机器底噪是好东西。

3.模拟音源如黑㬵、盘带读碟时因为盘面等问题产生的炒豆声。这个肯定希望没有。

4.正常放音时,唱片里本身录在里面的录音现场的其他声音,进入话筒的现场各种噪声及录音设备的底噪等。
这个的重播与乐音是同步的,一般来说录音底噪细节多,音乐也更好听,聆听者似乎做不了什么。
系统升级了,一般是乐音出来之前的录音底噪大了,音乐也更好听,原因是全频能量密度加强了,细节也更多。
好几家日本公司的CD重制对录音底噪进行了选择性抑制后再发行,有的人却不喜欢。不难理解抑制噪音时同时消失了部分乐音细节,有得有失。
作者: 永号    时间: 2018-7-13 10:59
znd06 发表于 2018-7-10 19:19
HiFi意为高保真,对终极用户来说,也可叫低失真重放,这意思很明确,它属于物理技术层面,它服务 ...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10:22
以前地谈过的,一点肤浅体会:

发表于 2015-4-24 01:5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5-4-25 00:53 编辑


音乐重放的质量,哈,这比较笼统,也不好定性,
现场聆听演奏,往往很容易感受到一种美的享受,不单喜悦的美、痛苦也是美, 优秀的演奏,给你的就是一种美的感受。
而演奏录音后的载体,就是这种美的接力,我们器材将载体重播出来,就是这种美传递的最后一环。
能够让你感受感到演奏者所传达的美,这才是音响的本来目的。
----
补充一下,以上说的“美”,不单指外在形体、声音的感官之美,更有的是你赞叹其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之美,哈。也是你感受到的属于美学范畴的“美”。


发表于 2015-4-21 02:27:26 | 只看该作者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IyOTA4MTYw.html?from=s1.8-1-1.2
克莱伯指挥的伯莱姆斯第2交响曲,
音乐的确难以用文字来表述,
而音乐的语言,或者说是音乐家的的语言,是用美妙悦耳、意味深长的声音来表达他的激情。
个人以为,伯莱姆斯第2交响曲是音响系统音乐性表达很好的试金石之一,
不单是对器材,对乐团,对指挥也是个坎,
克莱伯的这伯莱姆斯第2,少见的饱满大气而不失华美。
当系统播完整首伯莱姆斯第2交响曲(是要完整的播完整曲),没将你闷着的话,
哈,从欣赏音乐的角度说,也不会差了。

回复 音乐等于力量 的帖子

很高兴,力量兄的感受对我很有启发。谢了。
再说说勃2,
勃2在古典里的地位或影响在这暂不去论究,
但他的慢板是相当有华彩,换个通俗的话就是抓心,而不同的指挥,处理也不一样,多都出彩。
有现场聆听经验的可能都有这个体会,就是高潮部分只是令你兴奋,而令你陶醉和引起你思绪联翩是有丰富层次和变化的弱音演奏部分,
而弱音的演奏,乐手的水平,乐团的水平,指挥和乐团的融合度,乐手和乐手之间的默契-----这·些·都很重要,这正是区分乐团水平的标志之一,
曾听过乐团在演奏勃2的第2乐章时乱了,当时是一老外指挥一国内乐团,估计一是指挥和乐团的沟通不够,另一原因,乐团在这方面真的弱。
在音响上也是这样,能整曲听下来,能令你有所回想的,就不差,
还有,评判系统的话,最好是整曲听下来再去判断,哈,个人做法,如觉得好玩就试试吧。
如觉得和闷,难受的话,就去找找系统的问题,
音乐,无论那类,都不应令你难受的,就是安魂曲,也是令你更安详而有种升华的感受。
哈,胡扯几句,有错的请多包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 ... -95.3.9-1.1-1-1-8-0
有兴趣可看看这个,克莱伯的一个纪念片,可以见到指挥是怎样调整乐团,以达到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10:29
原贴
http://www.hiendlife.com/x1/foru ... p;extra=&page=1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15:17
勃二黑胶有很多,我这两张都不算好的[attach]184685[/attach]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16:52
这个要到音乐版那边问问了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19:33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8-7-14 19:40 编辑


音场这个,在现代录音,包括单声道时代,在业界已有概念和具体实施技术,只不过在当时音场的呈现大多只限录音室环境,一般家庭难以体现,
现在我们有幸在大部分烧友家里都能体会到了。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20:07
至于微动态,这个烧友专有名词,下面这张,六零年代的,啥动态都不缺。[attach]184699[/attach]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14 21:01
建声处理与器材放音是两个独立方面,播放系统的失真不应由外部环境解决。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21:58
再聊聊单声道的音场,
单声道有音场?有,不过音场的呈现形式不同
形象的比喻,就是像一道竖立在两喇叭中间的无限延伸的高墙,宽度一尺左右,高可上天,低可入地。
不能太宽,宽度大的,就是系统(机器或环境)的左右声道不对称.
如果听到单声道的音场是从左到右排列的,就不要高兴了,哈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22:22
套用楼主的模式,也说对系统表现的要求
第一,喇叭不能有声音
在中间聆听位置,声音只能从喇叭后方的位置发出,声团上下左右前后要连贯,可超喇叭两側,但不可在喇叭前,声音如走出喇叭之前的,最有可能是反相了,或环境存在问题(如是新异的效果电声另说)。
(但有一个特殊,黑胶的炒豆声99%都是在喇叭点发出的,而音乐声是脱离喇叭的,两样声不会混在同一个区域)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22:57
第二,声像要有形体感
单件的,如钢琴,不能是一个点,乐团的,不能是一条线,
任何一个自然的声音,多不是单一频率的,保证整个音频带宽内能量均衡,相位稳定,才能保证音韵的丰满,音像的实在。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4 23:20
第三,声音要有动感
音乐区别于声响,就在于有旋律,旋律表现在快慢、高低、节奏,所谓的抑扬顿挫。
在系统指标就是动态表现,瞬变能力,失真水平,输出带载能力。
------------
以上三点,个人认为是好声音的基础。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15 05:48
yr那个是录音环节,不是建声  发表于 昨天 21:05

录音室管不了,有些录音是音乐厅现场而来。看到你说在多数烧友家里体会到……。
传统电声的问题不在声场,而在绝对音质,可分解到单个喇叭出声是否正确。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5 20:46
本帖最后由 tyr 于 2018-7-16 09:26 编辑

可能就有说的,你这三点,还不够全面,没阳光,欠贵气!嘔,卖隔的!

那就赶快换线,
背景如掉进黑洞;低频蕴底雄厚、宇宙在我脚下;中端波澜壮阔、仿若君临天下;高端妖艳狐媚、犹如坦妃再生。啥想要的都可给你。哈
这好像与音乐走远了。
——————————

第四,可方便地按个人喜好添加自己的审美倾向
在系统本地透明的基础上,加上个人喜好的声音的营造就接近理想了。

作者: 吕光鲜    时间: 2018-7-15 21:12
好声音真实吗?
作者: tyr    时间: 2018-7-18 01:44
第五,返璞归真
这个阶段,首先,经过积累,个人对声音已具备一定鉴赏、析辩能力、其次,系统已不知经过多少的升级换代、听音环境也历经改善,整体的已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状态,但这种平衡也会因一些细微的变化而改变,但个人已有十足的判断把握和掌控能力。
这时,回思林林种种所谓的好声标准,都不过是你在音乐旅程中的一道风景线而已。

作者: jogo    时间: 2018-7-18 08:34
tyr 发表于 2018-7-18 01:44
第五,返璞归真
这个阶段,首先,经过积累,个人对声音已具备一定鉴赏、析辩能力、其次,系统已不知经过多 ...

很赞同最后这点。


作者: 不倒翁    时间: 2018-7-18 16:19
回到原点,就是安心的听音乐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22 07:54
darkblood
那你说功放哪家强?  发表于 昨天 14:00
做到真HiFi的只有本人。
作者: justicet    时间: 2018-7-22 13:25
好声音的三个要素,有钱买贵的器材,装修房间 ,会玩。
作者: kong1983fu    时间: 2018-7-22 17:24
背景,密度,析力。或者直白的说:钱,时间,悟性
作者: 百线生    时间: 2018-7-23 00:56
讨论判断音响系统的好声音的普遍特征,很奇怪很多人都不将音乐性排在首位或甚至不入选!想像一下,咱们很多烧友系统本就拥有天价器材、天价线材、天价房间和装修,背景也黑到恐怖、密度惊人、解析力超人、但是若果没有器材线材的搭配好、甚至没有摆好位,出来的声音没有音乐味,又怎可以叫做好声音呢?你怎会投入听?这样的系统怎会令你产生多巴胺?音乐性有点抽象,个人理解(不严谨的简单的形容)是能反映音乐旋律的节拍强弱动态变化、大小过渡变化是否够丰富,进而反映代表的感情色彩刻画是否能真实反映作曲家要表达的意图如:刻骨铭心的悲痛、普天同庆的欢乐、浪漫的甜蜜。。。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7-23 16:07
百线生 发表于 2018-7-23 00:56
讨论判断音响系统的好声音的普遍特征,很奇怪很多人都不将音乐性排在首位或甚至不入选!想像一下,咱们很多 ...

          器材本身不存在音乐性,音乐性在音乐作品和成功的演绎里。器材正确再声这样的录音即可体现该性。表现不好则是存在各种失真,所以我们要追求高保真HiFi。
作者: 千里独行者    时间: 2018-7-23 18:40
好文,感谢楼主分享!
看完很多感触........................................................
作者: 音之频99    时间: 2018-8-12 20:20
感谢楼主的用心表达,文内观点基本赞同。
作者: sus    时间: 2018-8-13 09:39
本帖最后由 sus 于 2018-8-13 09:44 编辑

好文,我前不久看了段小视频,也是说好声的,在微信的一个小程序 叫"音响还原现场", 小程序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看看
作者: Bruceshen    时间: 2018-8-13 10:50
写得真好!
作者: znd06    时间: 2018-8-13 12:41
音之频99
高保真,无非只能说是一种追求而已。  发表于 昨天 20:18
高保真已经是具体存在事实,只是多数烧友并没体验和认识。
作者: xzwq    时间: 2018-8-14 08:20
音乐不是语言,压根就没有“意思”。当然,你可以联想出意思辅助你听音乐,但那是你的联想不属于音乐本身。辛德拉名单的描绘是个人的想象,不具有普遍性!不能代表所有人都有那样的感觉,完全个人的
作者: xzwq    时间: 2018-8-14 08:24
作曲家不能像文字般明确表达感情,只能用声音的表现来引起人们的情绪。音乐本质就是让情绪变化的变化
作者: xzwq    时间: 2018-8-14 08:30
美感 听音乐纯粹是对音乐的乐趣,只求悦耳,仅是知觉的欣赏,不需要任何形式的思考,任由音乐的感染力将自己带进一个幻想的境界。如干某件事时,将音响打开,心不在焉地沉浸在音乐中。这时单凭音乐的感染力就把人带到一种无意识然而又有魅力的心境中去。 美感在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不应让它占过多位置。这个聆听音乐的初级阶段,应该算感官刺激。和视觉刺激差别不大的样子。
作者: xzwq    时间: 2018-8-14 08:39
写出一流的旋律并不需要特别的音乐天分,或者说,作曲天分--因为这些民歌,儿歌,恐怕很大一部分是没有经受过任何音乐训练的人创造出来的吧?辛德拉名单的主题曲明显是旋律型的曲子
作者: xzwq    时间: 2018-8-14 08:45
越是好听的旋律就越难再在上面进行发展,越难写出复杂的乐句,越是本身就好听,易于记住的主题,就越难写出对位非常复杂的东西。也很难更深刻往往是表皮的。
作者: tsij    时间: 2018-9-6 20:03
感谢楼主的分享,受益良多啊
作者: earthcg    时间: 2018-9-7 19:53
楼主快把头像换了,动来动去的干扰阅读
作者: 天音行空    时间: 2018-9-8 09:57
好文!楼主用心了!关键是有足够的历练。后面那
作者: 天音行空    时间: 2018-9-8 09:58
后面那些长篇大论的跟贴可以忽略了!
作者: 黑胶迷    时间: 2018-9-14 19:30
好贴,学习啦
作者: 人生分析师    时间: 2018-9-14 20:17
好文好文,感谢分享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