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古尔达逝世10周年纪念(4CD)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4:05
标题: 古尔达逝世10周年纪念(4CD)
[attach]1060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4:06
CD編號 : 23284949
演奏者 : 古爾達
指揮家 :  
樂團 :  
作曲家 :  
專輯名稱 : 鋼琴怪傑~古爾達逝世十週年紀念專輯(小瓦礫系列)
Friedrich Gulda
音樂類型 : 古典音樂  [CD 鋼琴(家)]
發行公司/日期 : 滾石 2010/6/18
製作公司 :  
內含片數 : 4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4:07
奧地利鋼琴家費德列.古爾達,是怪傑、是可怕頑童、是鋼琴家的異類,但說他是舉世最天才、最有想法的鋼琴家之一,也絕對沒有人有異議。1930年出生於維也納,2000年逝於奧地利法森巴赫,今年適逢古爾德逝世10週年,本專輯特選古爾達生涯初期珍貴錄音,以饗愛樂迷。出生於維也納這個人文薈萃之處,古爾達擅長貝多芬、莫札特等古典樂派作品,所遺留下的兩套錄音室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及若干莫札特鋼琴協奏曲,光就完成度及錄音中帶給我們聽者源源不絕的樂思上,古爾達就有其劃時代不朽的地位,我們都知道古爾達喜歡爵士樂,中期以後更徘徊爵士樂中難以逃離,的確,爵士樂是比較貼近古爾達的音樂詮釋概念,我們從他的古典作品中,如巴哈平均律,甚至是新約貝多芬奏鳴曲,其樂句中的彈性、唱句,如此的灑脫、充滿自信,嚴謹中帶有活潑的因子,搖擺中不失作品的莊重,古爾達有句名言:天才就是一輩子只專注於一件事情上。他的確做到了,尤有甚者。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4:08
DISK 1    CD
  編號 曲名 試聽
  1.   《巴哈》(JS)
1.G大調前奏曲與賦格(選自平均律第一冊)   
  2.  2.小步舞曲I,II(選自鍵盤組曲第一號)   
  3.  3.C小調觸技曲   
  4.  4-6 莫札特:第18號鋼琴奏鳴曲   
  5.   《蕭邦》
7.搖籃曲   
  6.  8.練習曲OP.25-1   
  7.  9.第三號敘事曲 《德布西》   
  8.  10.快樂島   
  9.  11.水的倒影(選自印象1)   
  10.  12-14 普羅高菲夫:第七號鋼琴奏鳴曲   

    DISK 2    CD
  編號 曲名 試聽
  1.   莫札特
1-3 第25號鋼琴協奏曲   
  2.  4-6 第26號鋼琴協奏曲   

    DISK 3    CD
  編號 曲名 試聽
  1.   貝多芬
1-3 第一號鋼琴協奏曲   
  2.  4-6 第三號鋼琴協奏曲   

    DISK 4    CD
  編號 曲名 試聽
  1.   貝多芬
1-3 C小調第8號鋼琴奏鳴曲「悲愴」   
  2.  4-6 E大調第9號鋼琴奏鳴曲   
  3.  7-9 G大調第10號鋼琴奏鳴曲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 04:13
我总把古尔达和德奥大师联系不到一块儿,他反倒像个法国亦或意大利音乐家似的,从风格到长相都这样。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3 04:22
这里还有两张唱片,有试听:

http://bbs.breezecn.com/read.php?tid=330049&page=e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 04:45
对我来说古尔达是个令人尴尬的钢琴家,对他和我都尴尬,德奥曲目如贝多芬、莫扎特,他的同时代人中强过他的太多了,与超级大师们相比他甚至算不上大师。爵士乐就更别说了,与之相较我更愿意听比尔.伊文思,听凯斯.加内特。基于上述原因,我的古尔达唱片很少很少。
作者: 清兵    时间: 2010-7-3 13:40
若干年前,在YLJ里面偶然见到他的贝多芬奏鸣曲全集,价极低,品相极好。顺手买下。于是成了我至今唯一一套贝多芬奏鸣曲全集……不过听起来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感觉。平均律倒还好。不过也就是还好,平均律我更喜欢古尔德的。觉得始终他始终没有什么特别打动我心魄的录音。爵士也是,莫扎特也是。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3 19:22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3 21:26 编辑

向伟大的古尔达致敬!
即使对古崇敬如我者,也不会把他的爵士,不知所云的大提琴协奏曲当回事情,这和他裸体吹管,便服小帽演奏等行为一样,是其藐视权威、放浪形骸精神的体现,本身并不值得夸耀。
但是他的莫扎特巴赫演奏,在貌似个性随意的的表面下,达到了旁人无法企及的精神本质。不仅推翻了演奏古典正经危坐的形式,且在触键方式、力度速度处理方面显示了无与伦比的洞察力。如巴赫的平均率,相对忽视力度对比,空灵清澈的演奏使我们领略到了无限接近巴赫精神本质的可能性。
念经兄和清兄的评论使我感叹:真是青菜萝卜各有所爱,不能强也。光芒如莫扎特况且被人称为“二流作曲家”,况古尔达乎?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7-3 19:33
向伟大的古尔达致敬!
即使对古崇敬如我者,也不会把他的爵士,不知所云的大提琴协奏曲当回事情,这和他裸体吹管,便服小帽演奏等行为一样,是其藐视权威、放浪形骸精神的体现,本身并不值得夸耀。
但是他的莫扎特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3 19:22


知道广陵散兄对古尔达青睐有加,所以才对之略表一二感怀,一者这是我私人的喜好以及取舍,二者就是为了引出老兄的评价!

评价很独到,有启发性!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3 19:40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3 20:48 编辑
知道广陵散兄对古尔达青睐有加,所以才对之略表一二感怀,一者这是我私人的喜好以及取舍,二者就是为了引出老兄的评价!

评价很独到,有启发性!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7-3 19:33


谢念经兄理解,其实自己也有强烈的好恶感,比如说兄台欣赏的瓦格纳,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感觉,兄台不欣赏古尔达也非常可以理解。
作者: alma    时间: 2010-7-5 00:06
10609
shinelb 发表于 2010-7-3 04:05


贴一张我最近从dctt大侠那里抢来的的唱片(杨兄慷慨赠送在下)。古尔达和另一位爵士高手的四首联弹作品,勃拉姆斯海顿主题,和古尔达自己的爵士作品。很猛。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08:58
我有一套古尔达的平均律,不喜欢那种味道,
其实也很少人谈论他这套WTC。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08:59
[attach]1069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09:00
[attach]10691[/attach]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5 11:19
我觉得他戴顶帽子像新疆人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3:38
我有一套古尔达的平均律,不喜欢那种味道,
其实也很少人谈论他这套WTC。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08:58

既然很少人谈论,那我这个古尔达的粉丝当仁不让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3:39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5 18:36 编辑

平均律使我进入了古尔达的世界,引领我进入了他的莫扎特,也因为古尔达的演奏使我对平均律有了新的认识。

音色
古版平均律最初给人深刻印象的竟是其与众不同的音色,使用的是现代钢琴,却给人一种完全不同与现代钢琴的古朴和清澈,似在竭力模仿古钢琴,又体现出现代钢琴的音色变化。

巴赫时代未有现代钢琴,但古为何还是坚持使用现代钢琴录音(现存录音显示他也曾尝试用古钢琴演奏巴赫作品),感觉到古在尽力模仿古钢琴的单纯和尽力体现钢琴如歌的音色中找到一种平衡,使音色避免过分干枯,又不至于陷入浪漫的泥潭。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3:44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5 18:37 编辑

录音

唱片最早由MPS公司录音,我手头上是phillips 小双张CD版,感觉上声音很近,使得原本清晰的琴声更为亲近、透明。这在爱乐者中褒贬不一,但在gulda完全出于其音乐理念,在phillips 唱片中没有此类录音信息,而在DG发行的gulda Mozart tapes中有一段叙述,可作参考:

Unlike Glenn Gould, Gulda preferred to play through the works in their entirety when recording them. He banked on the natural momentum of the performance and subsequently made relatively few edits and corrections. The microphone were placed close to the instrument. Gulda preferred a sense of immediacy with little sense of the ambient space. In this way the sound became direct and almost dry but allowed a greater range of dynamics. In short, the recordings reveal an intimate atmosphere, giving the impression that Gulda is not addressing an audience but playing these Mozart Sonatas for himself alone.
和Glenn Gould不同,Gulda 在录音时喜欢一次性演奏整个作品。他注重演奏的自然效果而相对很少作后期的修改和更正。麦克风在录音时放在离钢琴很近的地方,古尔达喜欢这种直接的感觉而很少考虑空间感。因此他的录音的特点是声音显得直接甚至干涩,但却表现出更大的动态范围。总之,他的录音营造出一种亲密的气氛,给人的感觉是古尔达不是在为听众演奏这些奏鸣曲,而是给他自己。

除了干涩,动态范围和平均律录音不符合外,其它都可作参考,可以看出古追求的是一种自然、直接、亲近的声音。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3:47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5 15:00 编辑

感情表达和速度

众人皆知古个性狂放不羁,技巧上几乎无所不能,而在录制平均律时,出人意料地采用了克制平静的手法,在录音中处处显示出古处心积虑地克制情感的泛滥,减少强弱音的对比,在速度上更是采取中庸的手法,如歌的prelude 往往速度较快,而对于一些其它演奏家表现激烈的赋格却往往抛弃渲技,采取较慢而清晰的处理手法:

如Book I 第一首的速度就介于Richter 的快速流动和Tureck的深沉思索之间,如流水潺潺,清风徐来;又如Book I 第二首赋格,Richter 急如闪电的演奏在表面上使gulda相对缓慢清晰的处理相形见拙,但是乐曲内涵的表达又岂是速度快就能体现的?;在旋律最为优美的 Book I 第四首前奏曲中,Richter 的柔情演奏使它犹如浪漫时代的李斯特,而gulda令人惊异的快速处理(竟然比全篇采用快速的Fischer还要快),感觉铅华洗尽,独对斜晖。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3:49
整体评价

古尔达放低自己,中庸克制平静的手法处理的平均律确实难以使人一听倾心,然而这却是值得一再咀嚼的青橄榄,越多尝试越觉意味无穷。清晰朴实的演奏忠实还原了时代气氛,空灵简约的手法又充满个性的创造和现代气息,是鬼才的杰作。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13:51
我喜欢的平均律,哈哈,其实我最喜欢那部“随心所欲不越矩”的因斯布鲁克李赫特版。

[attach]10696[/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3:53
我喜欢的平均律,哈哈,其实我最喜欢那部“随心所欲不越矩”的因斯布鲁克李赫特版。

10696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13:51


我只听过RCA版,不是很喜欢,可能这版表现有所不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13:55
这部是萨尔斯堡版,我的因斯布鲁克版是引进版CD,高雅狂狷啊!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3:57
这部是萨尔斯堡版,我的因斯布鲁克版是引进版CD,高雅狂狷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13:55

看到过普罗的引进版,没有特别注意,不知版主知道是哪一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14:00
我有一套李赫特的选集,我个人不大喜欢。
但他在DG那张《回忆》我觉得特别好。
不过我最喜欢他的WTC。

[attach]1069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14:03
看到过普罗的引进版,没有特别注意,不知版主知道是哪一版?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5 13:57

就是普罗艺术那套,就是因斯布鲁克。
李赫特本人生平最爱。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4:03
W
但他在DG那张《回忆》我觉得特别好。
不过我最喜欢他的WTC。

10697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14:00 [/quote]

我最早是排斥Richter的RCA版WTC的,后来我一个会弹钢琴的朋友比较了几个版本,给了我不少指点,我现在也开始多听听Richter的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4:06
就是普罗艺术那套,就是因斯布鲁克。
李赫特本人生平最爱。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14:03

看来要列入我的收购计划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14:07
我贴图那套是萨尔斯堡版,就是RCA。
但我觉得黑胶的意境比RCA CD好太多了。
RCA那套CD听起来生硬、直白。
但LP听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充满诗意的。
所以我听黑胶的。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4:09
我贴图那套是萨尔斯堡版,就是RCA。
但我觉得黑胶的意境比RCA CD好太多了。
RCA那套CD听起来生硬、直白。
但LP听起来是完全不同的,充满诗意的。
所以我听黑胶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14:07

版主所言有理,我就是听不同的CD也能感觉到音质的不同,LP估计会有不凡的表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14:10
W
但他在DG那张《回忆》我觉得特别好。
不过我最喜欢他的WTC。

10697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14:00

我最早是排斥Richter的RCA版WTC的,后来我一个会 ...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5 14:03


但李赫特有很多唱片我不喜欢的,但他弹WTC时就像一个诗人!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4:12
但李赫特有很多唱片我不喜欢的,但他弹WTC时就像一个诗人!
shinelb 发表于 2010-7-5 14:10

说实在的,不怕冒犯Richter迷,他对我来说就是念经兄所说的死角,怎么也喜欢不起来,但因为名气太大,也收有他的一些唱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7-5 14:18
哈哈,我不是Richter迷的。
我基本上只喜欢他的WTC。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7-5 14:34
我只听过RCA版,不是很喜欢,可能这版表现有所不同。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7-5 13:53


是的,我也不喜欢李赫特RCA那版平均律。实在看也不想看到,所以转让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5 16:12
也贴张巴赫作品合集纪念:

[attach]10700[/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16 20:44
今年新购古典第一碟,待听完后与乐友谈感想

[attach]11366[/attach]

[attach]11367[/attach]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7-18 18:31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7-18 18:35 编辑

这两天把这张新买的古尔达弹肖邦翻来复去听了几遍,结果是喜忧参半:

CD1中的前奏曲全集和第一钢协表现良好,充分展示了古尔达作为钢琴大家的适应力,表现出后期罕见的浪漫诗意,颇有科尔托之风,从未听过古弹奏第13号前奏曲那般缠绵悱恻。另外古的儿子Paul在选编前奏曲时,根据曲子不同的个性混合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分别用斯坦威和贝森多夫演奏,令人惊喜。肖邦钢协则清新自然流畅,不失为较好的版本。

但一切都在CD2之中来了个180度转弯,在这里古尔达又倔强地回到了自己个性的弹法,而忽视了肖邦乐曲的特性。那种颗粒感很强的,透明的情绪变化稍弱的指法在演奏莫扎特时候天衣无缝,而用来演奏肖邦则明显放错了位置。特别表现在4首叙事曲中,整体风格颇为怪异,似连似断的演奏预示了他以后的爵士之路,而似乎忘了这是钢琴诗人肖邦的作品,几首夜曲也有同样的缺陷。

终于明白了古尔达后期为何放弃肖邦的原因了。

作为古的乐迷或唱片收藏者,这张罕见的录音还是有一定的价值,但对其他爱乐者,我是不准备向他们推荐这张唱片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