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一篇老文章的感想 [打印本页]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0-8-28 08:12
标题: 一篇老文章的感想
本帖最后由 musicmad 于 2010-8-28 19:09 编辑

这对音箱现在也许算不上是巅峰之作了,但就今天来说有些设计也很独特。同时我也在想丹拿为何不用大口径单元、为何不用球顶中音单元等问题。
摘录部分内容:

Dynaudio--扬声器系统的巅峰之作前言:很多较为保守的发烧友都不大认同丹拿的新型旗舰,认为只不过是哑铃结构的巨型旗舰而已,但如果仔细研究这对高度超过两米的庞然大物,便会发现其与众不同的超前詹完美设计。
扬声器系统的巅峰之作
                                                  --丹拿Evidence


                                                                              摘自《高保真音响》
                                                                                       周彦武

    丹拿的前旗舰音箱Consequence相信大多数发烧友都会比较熟悉,5路6单元3件式的设计几乎达到当时音箱设计的极限难度,这对售价230000港 币的音箱推出后销量不错。从1992年起,丹拿开始研发新的旗舰音箱,经过长达6年的努力,在1999年CES大展上,新旗舰 Evidence 终于与世人见面。丹拿称之为音箱中的一级方程式赛车,它的售价高达85000美元,截止2000年3月,面市不到半年已经售出75对(还不包括预定的), 它的出现为音箱业界设置了一个全新的标准。

    它采用多路8单元设计。低音部分是由4只直径为200mm的锥盆单元负责,单元的音圈直径为 75mm,采用六角形纯铝线绕制而成。振膜材料是丹拿惯用的硅酸镁与聚丙烯的聚合物。磁路是钕铁硼双磁体,最为特殊的是其中三只低音单元的音圈是浸在低粘 性铁化磁液中的。中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50mm的单元负责,基本设计与低音单元类似,但音圈直径减小为75mm。高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1英寸的软球顶负责,高音单元的音圈直径为28mm,采用六角形纯铝线绕制,音圈由磁液进行冷却。磁路是空心导磁柱设计,磁体材料是钕铁硼,磁体高度 达72mm。

    这 8只单元是由丹拿全新开发设计的,并且全部制造过程都在丹拿公司内部完成,力求将品质控制到最佳范围内,并且Evidence所用的全部单元都要求最高的 一致性,因此导致成品率大幅下降,导致实际成本增加许多。比如高音单元,据丹拿总裁介绍此高音单元如果零售的话每只售价会高达约 30000人民币以上,是丹拿高音皇T-330D售价的10倍。

    Evidence是4件分体式设计,上面是两只8英寸低音单元的箱体,中间是中高音部分和分频器部分,下面还是两只 8英寸低音单元的箱体。低音箱体的高度为30英寸,中高音部分高度为18英寸。加上底座和结合部分Evidence总高为82英寸,宽度为9.25英寸, 深度为22英寸。每个低音箱体的内容积大约为53L,直径达 100mm的低音倒相孔位于低音箱体背后。Evidence的总重量为134kg。Evidence 有特别为其定做的大型纯钢底座,重达40kg。各个部分的连接处都采用了铝合金锁,类似于高级照相机所用的镜头锁。中高音部分的 4只单元固定在一块厚达50mm的铝合金前障板上,可以避免任何由箱体材料造成的机械共振。前障板的特殊流线型
形状,可以避免前障板在某个特殊高频段的有害反射。也有助于高频扩散,制造优秀的立体声声像。此铝合金前障板采用高精密数控车床制成,每个前障板耗时长达72小时。

    低音箱体的前后上下障板采用 1.5英寸厚的高密度纤维板制成,仍然是丹拿惯用的三明治多层板设计,箱体内部设有十字支撑,还有类沥青阻尼物贴在音箱的背板和侧板的内面。两侧板是采用 原木板制成,并且按照世界上最昂贵的Steinway钢琴所用的钢琴漆涂饰表面。前障板的涂饰则有玫瑰木、雀眼木、钢琴漆三种可选。最为独特的是 Evidence的分频器。

    分频器是装在一个铝合金盒子里,使用了 6片玻璃纤维增强的双面线路板,使用超宽超薄高纯度铜箔,并且这6片线路板固定在铝板上。这8个单元分别拥有各自独立的分频网络,每个单元的声压级输出都 会随着频率和放大器送过来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在大约 100dB的声压级下,最上面那只低音单元工作在400Hz下,400Hz下90%的声压输出由它完成,其余那3只低音单元只输出10%的声压。

    随着声压级的提高,四个低音单元的输出百分比又会变化,大约120dB声压级的情况下,4个低音单元分担全部信号。除了最顶上那只低音单元工作在 400Hz下外,那三只低音单元工作在160Hz下,并且这 3只低音单元的输出声压并不是相同,越靠下的单元的输出越小,目的是为了尽量避免地面的反射,提供更好的垂直扩散角度。所以要采用相同口径的单元,否则声 压合成输出的很难互相吻合。还是在100dB的声压级下,顶上那只150mm的中音单元的声压输出占主导成分,它工作在 400Hz到2500Hz之间,随着 400Hz到2500Hz之间的声能增强,下面那只低音单元的输出将逐渐增加。上面那只高音单元在100dB声压级情况下,占据了 2500Hz以上95%的声压输出,这样设计可以取得优秀的垂直扩散性能。随着声能量的增强,下方那只高音单元会逐渐增加输出,但不是在2500Hz以 上,而是在2500Hz到8000Hz之间。如果不采用这样的设计,两个高音单元会很难取得全频段的平衡。不难看出Evidence的分频点有4个,但可 等同于两个分频点,即400Hz和2500Hz。

    这个复杂的分频网络全部采用一阶分频,保证最小的相位偏移。并且采用了最完善的阻抗均衡网络,确保最小的阻抗变化。
  分频元件则是用尽猛料,电容全部是低损耗金属介质聚丙烯电容,全手工绕制低误差的电感采用高纯度无氧铜扁线,空气芯,且采用李兹线绕线方式。高耐热的绕线电阻。内部连线是包银线,接线端子是WBT为丹拿定制的,可做双线或三线音。    Evidence 的动态范围惊人。低音方面,Evidence有3只低音单元的音圈浸没在磁液之中,虽然磁液会劣化瞬态响应,但磁液也有优点,首先它的热传导效率是空气的 6倍,也就是说音圈的耐热性能至少可以提高2倍,承受功率也可增加1倍。其次,磁液的磁性使其固定在磁隙正中心,而磁液包裹着音圈,所以音圈也永远处在磁 隙正中心,避免了大动态时最常见的音圈碰磁芯现象,大大减低了大动态时的二次谐波失真和三次谐波失真。最后,磁液对扬声器机械部分制造了损耗,从而减低了 机械部分的振动品质因数,扬声器谐振频率附近处的谐振峰高度会有所降低。
    和 Consequence相比,Evidence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再使用球顶中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400Hz到2500Hz之间的动态范 围,Consequence在1500Hz到2700Hz之间是由丹拿最高级的球顶中音单元 Esotar M560负责的,奈何它的线性冲程只有2mm,等效振动面积只有28mm2,动态范围有物理极限,远不如一只直径为150mm的锥盆单 元,Evidence上则使用了两只直径150mm的锥盆单元做中音,动态范围之广可想而知。高音部分也是如此,2 只顶级的高音单元动态范围绝对惊人。
    最能证明动态范围的数据莫过于不压缩最大声压级,Evidence 的不压缩最大声压级为126dB,在动圈式扬声器系统中毫无疑
问是天下第一,无人能及。Evidence的持续承受功率高达600W。
    好的动态表现不仅仅是宽广的动态范围,还要包括对电信号的动态跟随能力,即扬声器的上沿和后沿瞬态响应。犹如汽车不
仅 要有高的最高时速,还要有优良的加速性能和刹车性能。这也正是丹拿为什么要采用小口径单元做低音单元的原因,特殊的分频器也正是为此。中等声压级情况 下,Evidence 只有3个单元发声,即最上面的低音单元(它的音圈没有用磁液冷却)、上中音单元,上高音单元。瞬态性能优秀。
    Evidence的分频器设计对阻抗均衡运用的非常全面,也非常成功,从200Hz到50000赫兹Hz,阻抗曲线几乎为一条直线,对放
大器来说几乎可以等效于一个固定阻值的电阻,非常容易驱动。阻抗曲线不仅包括阻值线,还有相位线,Evidence的阻抗相位曲线从200Hz到50000Hz相位维持在22.5度到0度之间,非常之好,这就意味着Evidence的相位曲线也会非常好。
    Evidence的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是正相连接的,中音单元是反相连接的。高中低单元之间衔接非常完美,要知道Evidence的
单 元有8个,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从中还可看出 Evidence的高音单元脉冲响应好至极限,几乎达到了数码音源的级别。而中音和低音单元的脉冲响应也达到了极品水平。也就是说Evidence的瞬态 响应极好,无怪乎丹拿的总裁说Evidence堪称音箱中的一级方程式赛车,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Evidence的售价高昂,丹拿决定在今年六月份推出Evidence的小型版,除4个低音单元改用165mm锥盆单元之外,差别很小。
让我们拭目以待。


望各位前辈讨论!!!


作者: rock    时间: 2010-8-28 10:04
丹拿觉得大口径单元速度跟不上,球顶中音主要是达不到锥盘的动态...
作者: gzfs    时间: 2010-8-28 12:24
所以大证据+sts就完美了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0-8-28 16:01
但愿今年能有机会听到这样的梦幻组合!!!!!
作者: 167    时间: 2010-8-28 16:50
最为特殊的是其中三只低音单元的音圈是浸在低粘 性铁化磁液中的。中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50mm的单元负责,基本设计与低音单元类似,但音圈直径减小为25mm。
--------------------------------------------------------

这就是严重不靠谱的了。
1.丹拿中音没有25mm的,甚至连高音都没有这个尺寸的!
2.世界上没有哪一家的中低音采用磁液冷却的,丹拿也不例外。
作者: gzfs    时间: 2010-8-28 17:29
中音和高音的音圈直径确实是25毫米的;
据说这个低音单元确实使用磁液冷却。

我没机会破坏过看看,也不希望以后有机会。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0-8-28 18:48
最为特殊的是其中三只低音单元的音圈是浸在低粘 性铁化磁液中的。中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50mm的单元负责,基本设计与低音单元类似,但音圈直径减小为25mm。
----------------------------------------------------- ...
167 发表于 2010-8-28 16:50


向各位前辈道歉。(中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50mm的单元负责,基本设计与低音单元类似,但音圈直径减小为25mm。)很有可能本人摘录时搞错了,音圈直径应该为75mm。不过原文章找不到了。丹拿的15W75才靠谱!!!!
作者: 167    时间: 2010-8-28 19:11
向各位前辈道歉。(中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50mm的单元负责,基本设计与低音单元类似,但音圈直径减小为25mm。)很有可能本人摘录时搞错了,音圈直径应该为75mm。不过原文章找不到了。丹拿的15W75才靠谱!!!!
musicmad 发表于 2010-8-28 18:48


中音音圈是38mm的。
另外,不可能是浸泡在磁液中的,那样做太可笑了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0-8-28 20:39
请167前辈纠正错误,普及一些有关单拿单元的知识。
作者: 阿炳    时间: 2010-8-29 10:07
原文摘录:中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50mm的单元负责,基本设计与低音单元类似,但音圈直径减小为75mm。
---------------------------------------------------------------------------------------------------------------------
凭肉眼判断,大证据的中音音圈远没那么大。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0-8-29 10:28
丹拿有一款老轮廓1.1上用的15w38单元(双音圈)。谢阿炳大侠提醒!!!!
作者: 阿炳    时间: 2010-8-29 10:29
本帖最后由 阿炳 于 2010-8-29 11:26 编辑

和 Consequence相比,Evidence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再使用球顶中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400Hz到2500Hz之间的动态范 围,Consequence在1500Hz到2700Hz之间是由丹拿最高级的球顶中音单元 Esotar M560负责的,奈何它的线性冲程只有2mm,等效振动面积只有28mm2,
------------------------------------------------------
M560D震动面积可能不止28平方毫米哦?
28平方毫米还没有人的手指甲大。
作者: 阿炳    时间: 2010-8-29 11:24
本帖最后由 阿炳 于 2010-8-29 11:31 编辑
丹拿觉得大口径单元速度跟不上,球顶中音主要是达不到锥盘的动态...
rock 发表于 2010-8-28 10:04

中等声压级情况 下,Evidence 只有3个单元发声,即最上面的低音单元(它的音圈没有用磁液冷却)、上中音单元,上高音单元。
-----------------------------------
估计小证据设计跟大哥是一样的。rock版回家后掀开面罩近距离听听,验证一下100DB以下声压时其他5个单元是否工作?
如真如楼主所说的那样,那么dyn的扬声器设计理念可真不一般哦。
已经认真学习,谢谢楼主的好文章。
作者: rock    时间: 2010-8-29 15:14
小证据与大证据不一样,无论何时全部喇叭都发声....
作者: 167    时间: 2010-8-29 21:44
M560D震动面积可能不止28平方毫米哦?
28平方毫米还没有人的手指甲大。阿炳 发表于 2010-8-29 10:29


所以说这篇文章瑕疵颇多嘛,就像说中音单元是泡在磁液里一样
作者: 阿炳    时间: 2010-8-31 00:06
小证据与大证据不一样,无论何时全部喇叭都发声....
rock 发表于 2010-8-29 15:14

幸亏不一样,呵呵,否则小证据听起来估计成了小书架了。
作者: 阿炳    时间: 2010-8-31 00:10
峰哥能不能验证一下大证据是不是如楼主文中所说的那样,100db以下是三个单元工作的啊?
非常期待能听到峰哥的验证!!!
作者: qinyu    时间: 2010-8-31 11:17
峰哥能不能验证一下大证据是不是如楼主文中所说的那样,100db以下是三个单元工作的啊?
非常期待能听到峰哥的验证!!!
阿炳 发表于 2010-8-31 00:10


据说C2以上的箱子都用了DCC技术,我印象中证据系列也如此吧。

家中的C4,高、中、低哑铃分布,仔细听过,确实不是任何时候都同时、同音量发声,上面的一排在音量较小时,出声较小,高音几乎不出声,但音量开大后,发声的比例就变了。

实际使用,DCC技术确实在家用的环境中效果很好,对家中的房间要求较低。家中的客厅不大,不到30平米,形状也不规则,C4在里面,实际上就随便放放,长边、短边都试过,都不错。当然,也可能我要求太低。

证据系列是梦幻组合了,真羡慕能够拥有的用家。
作者: rock    时间: 2010-8-31 11:27
峰哥能不能验证一下大证据是不是如楼主文中所说的那样,100db以下是三个单元工作的啊?
非常期待能听到峰哥的验证!!!
阿炳 发表于 2010-8-31 00:10


大证据确实如此...
作者: 少讲空话    时间: 2010-8-31 13:54
在看了单拿的《真理之书》后,陆续出掉自己所有单拿音箱(声学例外)
作者: gzfs    时间: 2010-8-31 14:33
呵呵,昨天才有一个用da m3的升级dy c4。
作者: 阿炳    时间: 2010-8-31 19:57
据说C2以上的箱子都用了DCC技术,我印象中证据系列也如此吧。

家中的C4,高、中、低哑铃分布,仔细听过,确实不是任何时候都同时、同音量发声,上面的一排在音量较小时,出声较小,高音几乎不出声,但音量开大 ...
qinyu 发表于 2010-8-31 11:17

谢谢回复,又学到嘢喇!
作者: 阿炳    时间: 2010-8-31 19:58
大证据确实如此...
rock 发表于 2010-8-31 11:27

谢R版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1-1-22 18:39
转载!!!
早年的音响文章:丹拿旗舰,超过85000美元一对的音箱 (2007-03-01 22:37:23)转载
分类: 音响
Dynaudio--扬声器系统的巅峰之作                   
       
前言:很多较为保守的发烧友都不大认同丹拿的新型旗舰,认为只不过是哑铃结构的巨型旗舰而已,但如果仔细研究这对高度超过两米的庞然大物,便会发现其与众不同的超前詹完美设计。
扬声器系统的巅峰之作
                                                  --丹拿Evidence

                                                                              摘自《高保真音响》
                                                                                       周彦武

    丹拿的前旗舰音箱Consequence相信大多数发烧友都会比较熟悉,5路6单元3件式的设计几乎达到当时音箱设计的极限难度,这对售价230000港币的音箱推出后销量不错。从1992年起,丹拿开始研发新的旗舰音箱,经过长达6年的努力,在1999年CES大展上,新旗舰 Evidence 终于与世人见面。丹拿称之为音箱中的一级方程式赛车,它的售价高达85000美元,截止2000年3月,面市不到半年已经售出75对(还不包括预定的),它的出现为音箱业界设置了一个全新的标准。

    它采用多路8单元设计。低音部分是由4只直径为200mm的锥盆单元负责,单元的音圈直径为 75mm,采用六角形纯铝线绕制而成。振膜材料是丹拿惯用的硅酸镁与聚丙烯的聚合物。磁路是钕铁硼双磁体,最为特殊的是其中三只低音单元的音圈是浸在低粘性铁化磁液中的。中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50mm的单元负责,基本设计与低音单元类似,但音圈直径减小为25mm。高音部分是两只直径为 1.1英寸的软球顶负责,高音单元的音圈直径为28mm,采用六角形纯铝线绕制,音圈由磁液进行冷却。磁路是空心导磁柱设计,磁体材料是钕铁硼,磁体高度达72mm。

    这 8只单元是由丹拿全新开发设计的,并且全部制造过程都在丹拿公司内部完成,力求将品质控制到最佳范围内,并且Evidence所用的全部单元都要求最高的一致性,因此导致成品率大幅下降,导致实际成本增加许多。比如高音单元,据丹拿总裁介绍此高音单元如果零售的话每只售价会高达约 30000人民币以上,是丹拿高音皇T-330D售价的10倍。

    Evidence是4件分体式设计,上面是两只8英寸低音单元的箱体,中间是中高音部分和分频器部分,下面还是两只 8英寸低音单元的箱体。低音箱体的高度为30英寸,中高音部分高度为18英寸。加上底座和结合部分Evidence总高为82英寸,宽度为9.25英寸,深度为22英寸。每个低音箱体的内容积大约为53L,直径达 100mm的低音倒相孔位于低音箱体背后。Evidence的总重量为134kg。Evidence 有特别为其定做的大型纯钢底座,重达40kg。各个部分的连接处都采用了铝合金锁,类似于高级照相机所用的镜头锁。中高音部分的 4只单元固定在一块厚达50mm的铝合金前障板上,可以避免任何由箱体材料造成的机械共振。前障板的特殊流线型
形状,可以避免前障板在某个特殊高频段的有害反射。也有助于高频扩散,制造优秀的立体声声像。此铝合金前障板采用高精密数控车床制成,每个前障板耗时长达72小时。

    低音箱体的前后上下障板采用 1.5英寸厚的高密度纤维板制成,仍然是丹拿惯用的三明治多层板设计,箱体内部设有十字支撑,还有类沥青阻尼物贴在音箱的背板和侧板的内面。两侧板是采用原木板制成,并且按照世界上最昂贵的Steinway钢琴所用的钢琴漆涂饰表面。前障板的涂饰则有玫瑰木、雀眼木、钢琴漆三种可选。最为独特的是Evidence的分频器。

    分频器是装在一个铝合金盒子里,使用了 6片玻璃纤维增强的双面线路板,使用超宽超薄高纯度铜箔,并且这6片线路板固定在铝板上。这8个单元分别拥有各自独立的分频网络,每个单元的声压级输出都会随着频率和放大器送过来的信号强度发生变化。在大约 100dB的声压级下,最上面那只低音单元工作在400Hz下,400Hz下90%的声压输出由它完成,其余那3只低音单元只输出10%的声压。

    随着声压级的提高,四个低音单元的输出百分比又会变化,大约120dB声压级的情况下,4个低音单元分担全部信号。除了最顶上那只低音单元工作在400Hz下外,那三只低音单元工作在160Hz下,并且这 3只低音单元的输出声压并不是相同,越靠下的单元的输出越小,目的是为了尽量避免地面的反射,提供更好的垂直扩散角度。所以要采用相同口径的单元,否则声压合成输出的很难互相吻合。还是在100dB的声压级下,顶上那只150mm的中音单元的声压输出占主导成分,它工作在 400Hz到2500Hz之间,随着 400Hz到2500Hz之间的声能增强,下面那只低音单元的输出将逐渐增加。上面那只高音单元在100dB声压级情况下,占据了 2500Hz以上95%的声压输出,这样设计可以取得优秀的垂直扩散性能。随着声能量的增强,下方那只高音单元会逐渐增加输出,但不是在2500Hz以上,而是在2500Hz到8000Hz之间。如果不采用这样的设计,两个高音单元会很难取得全频段的平衡。不难看出Evidence的分频点有4个,但可等同于两个分频点,即400Hz和2500Hz。

    这个复杂的分频网络全部采用一阶分频,保证最小的相位偏移。并且采用了最完善的阻抗均衡网络,确保最小的阻抗变化。
         
2006-8-5 2:34:13


       
    分频元件则是用尽猛料,电容全部是低损耗金属介质聚丙烯电容,全手工绕制低误差的电感采用高纯度无氧铜扁线,空气芯,且采用李兹线绕线方式。高耐热的绕线电阻。内部连线是包银线,接线端子是WBT为丹拿定制的,可做双线或三线音。
    Evidence 的动态范围惊人。低音方面,Evidence有3只低音单元的音圈浸没在磁液之中,虽然磁液会劣化瞬态响应,但磁液也有优点,首先它的热传导效率是空气的 6倍,也就是说音圈的耐热性能至少可以提高2倍,承受功率也可增加1倍。其次,磁液的磁性使其固定在磁隙正中心,而磁液包裹着音圈,所以音圈也永远处在磁隙正中心,避免了大动态时最常见的音圈碰磁芯现象,大大减低了大动态时的二次谐波失真和三次谐波失真。最后,磁液对扬声器机械部分制造了损耗,从而减低了机械部分的振动品质因数,扬声器谐振频率附近处的谐振峰高度会有所降低。
    和 Consequence相比,Evidence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再使用球顶中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高400Hz到2500Hz之间的动态范围,Consequence在1500Hz到2700Hz之间是由丹拿最高级的球顶中音单元 Esotar M560负责的,奈何它的线性冲程只有2mm,等效振动面积只有28mm2,动态范围有物理极限,远不如一只直径为150mm的锥盆单元,Evidence上则使用了两只直径150mm的锥盆单元做中音,动态范围之广可想而知。高音部分也是如此,2 只顶级的高音单元动态范围绝对惊人。
    最能证明动态范围的数据莫过于不压缩最大声压级,Evidence 的不压缩最大声压级为126dB,在动圈式扬声器系统中毫无疑
问是天下第一,无人能及。Evidence的持续承受功率高达600W。
    好的动态表现不仅仅是宽广的动态范围,还要包括对电信号的动态跟随能力,即扬声器的上沿和后沿瞬态响应。犹如汽车不
仅要有高的最高时速,还要有优良的加速性能和刹车性能。这也正是丹拿为什么要采用小口径单元做低音单元的原因,特殊的分频器也正是为此。中等声压级情况下,Evidence 只有3个单元发声,即最上面的低音单元(它的音圈没有用磁液冷却)、上中音单元,上高音单元。瞬态性能优秀。
    Evidence的分频器设计对阻抗均衡运用的非常全面,也非常成功,从200Hz到50000赫兹Hz,阻抗曲线几乎为一条直线,对放
大器来说几乎可以等效于一个固定阻值的电阻,非常容易驱动。阻抗曲线不仅包括阻值线,还有相位线,Evidence的阻抗相位曲线从200Hz到50000Hz相位维持在22.5度到0度之间,非常之好,这就意味着Evidence的相位曲线也会非常好。
    Evidence的低音单元和高音单元是正相连接的,中音单元是反相连接的。高中低单元之间衔接非常完美,要知道Evidence的
单元有8个,做到这一点非常不容易。从中还可看出 Evidence的高音单元脉冲响应好至极限,几乎达到了数码音源的级别。而中音和低音单元的脉冲响应也达到了极品水平。也就是说Evidence的瞬态响应极好,无怪乎丹拿的总裁说Evidence堪称音箱中的一级方程式赛车,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Evidence的售价高昂,丹拿决定在今年六月份推出Evidence的小型版,除4个低音单元改用165mm锥盆单元之外,差别很小。
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musicmad    时间: 2011-1-22 18:41
本帖最后由 musicmad 于 2011-1-22 18:43 编辑

http://www.audio160.com/news/2008/2008_15_910.htm

扬声器专用磁液现状?
更新时间:2008-7-24 9:57:01  ( 编辑:Audio-diy )    【大 中 小】
转贴
  【摘 要】 专家密切注意了扬声器元件,提供了一种内行人对扬声器元件如何工作以及如何工作得更好的观点。美国磁液公司对本文作了完善补充,讨论了什么是磁液,为什么它们会使用在低音、中音及高音单元中;以及这项技术的新发展。

  毫无疑问,读者早已应在扬声器广告中看到过“磁液”、“液冷”或者“磁液悬浮”等术语,并且也从扬声器生产商著作中读过受益于磁液的描述。但磁液在音响业中应用了25年,在超过5亿只扬声器中使用后,现在是全面综合地看一下高保真扬声器中音响质量与磁液的关系的时候了。

1 背景
  磁液由悬浮在液载体中的四氧化三铁的超微粒子所组成的,首先是为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研究而生产。磁液公司组建于1968年,由NASA授权研究及开发磁液技术。磁液应用包括轴承及密封,例如计算机硬盘驱动器中,光学扫描仪和循环半导体操作设备。高性能机器人系统在步幅电机中使用磁液以改善稳定时间。最近,新一代的DVD播放器和高速CD-ROM和DVD-ROM驱动器应用磁液以制止激光伺服激励器的振动?煷佣?令寻道及聚焦更稳定,另外也能简化生产操作。
  扬声器生产商采用磁液是因其具有导热性。磁液能降低音圈烧毁程度,而且磁液在磁气隙中形成的静态磁力(一种均匀集中的辐射力),可以抑制音圈晃动。因磁液受磁场影响而被吸引至音圈气隙磁场内,当音圈移到气隙中央时磁液像一只弹簧一样发挥作用,好像有一股复原力在维持同心度,由此阻止音圈碰撞和蜂音,这仅是利用了静态磁力部分的悬浮作用。
  减低音圈摩擦扬声器前夹板的另一因素是较低的音圈工作温度,这会限制音圈膨胀及影响气隙清洁度。即使磁液很简单的润滑作用也可以降低音圈与前夹板碰撞而引起的摩擦。磁液也可以抑制尘埃或微粒进入气隙而且也能够防止音圈和气隙发生腐蚀现象。所以用于救生和声音警报的扬声器几乎总是采用磁液以通过严格的UL认证测试。
  许多扬声器生产厂家在高音和中音单元采用了磁液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需要一种更适当的磁液用于低音单元——需要一种低粘度而高磁化强度的磁液以使磁液本身可以留在气隙中即使是在大冲程时也不用对现有的低音单元设计作很大的改动。大约七年前,低音级磁液被商业化。第一家在超低音中使用磁液的扬声器公司是专业音响生产商,跟着是汽车音响生产商。过了不久高保真扬声器公司首先开始关于五年前的低音磁液单元的评价,到了今天已有许多商业用磁液产品可以使用。

2 低音音质
  磁液通常改善传输响应稳定时间(当信号停止而扬声器随即停止的能力)。阻尼材料由于其直接作用在磁路内而马上生效,而不是作用在锥盆或者支片上,就像用了“事后”的阻尼处理。如果低音单元在高端频响有一个峰值,磁液会将这种情况控制住,而副作用比用无源分频网络解决要少。在锥盆移动时,磁液能减少在音圈里面和周围产生的一定的机械噪音。
  也许最大的差异不仅是你听到的,还有你听不到的。当音圈热起来时,扬声器音质就会改变——通常在以现场的声压级(或更高声压级)播放音乐时的一个扩展的时间周期内出现。由于磁液抑制了很多反作用导致的功率压缩效应,用了磁液的扬声器声音特性整个放音时间内变得更稳定了。

3 温度升高及功率压缩
  功放机上的散热片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标志,这是由于大多数的功放机都只可以有少于75%的效率,而大于25%的功率则浪费在发热上。一台消耗功率100W的功放机会输出大约75W的音乐功率和25W的热量。但当75W音乐功率信号传送到扬声器上,则几乎所有功率都成了热量在驱动器内消散了,仅有极少部分信号实在地转换成音乐输出。就算灵敏度最高的扬声器仅仅能达到5%的效率,用上阻尼最好的球顶高音和中密度纸质或聚酯锥盆低音单元效率才接近了1~2%。
  现在说一下扬声器接到功放机上在1W/m级别上测试阻抗和频响。接着开启功放。在CD机上播放一小时后,扬声器再测一次就发现阻抗明显升高了。对于T/S参数,音圈温度升高导致扬声器音圈的直流电阻有一个向上的偏移因此Qes值出现了偏移。这样导致驱动器低端和高端响应均有一个损耗。分频器网络的转折点也因扬声器阻抗的偏移而明显地偏移。
  图1和图2两组曲线显示了一个4英寸中音扬声器在35W时工作的频响图。第一组的扬声器没有用磁液,有一条曲线是立即测得的,另一条是45分钟后测得的。整个频响范围都有3~8dB的损耗,在高端输出上有一个强烈的损耗;第二条的4英寸扬声器采用磁液处理,在同一条件下测试,请留意其输出仅有1~3dB差异,在高端响应上只有轻微的偏移。磁液可以帮助保持扬声器线性响应。消除一些通常叫做功率压缩的不良现象。



图1 没有磁流体,35W时的功率压缩



图2 带有磁流体,35W时的功率压缩


4 频谱污染
  暂且不论频率响应及其典型应用到判断扬声器重放的基本测量方法,复杂的多音色技术也被创造出来。使用频谱污染测试,扬声器的“自身噪音”可以被揭示出来,频谱污染是音调互调失真的测量方法,但典型的互调失真仅有两个测试音调组成,然而音乐则包括许多音调,所有扬声器都有少量(或者较多)的蜂音、嘎嘎声、噪音调节,以及其它异常声响。
  频谱污染使用各种同时产生的测试音调(有50种或更多)馈给扬声器。每一种音调大约1Hz带宽而且有数Hz的分隔?熣庵植馐孕藕沤咏?音乐的复杂性。
  Deane Jensen根据这一技术搞了一项多样化设计且写了一篇供AES的论文(预印号2725;1988年洛杉矶第88届会议)论述了这一细节。贝尔实验室的SYSid声学分析测试系统提供了频谱污染测试,而Audio Precision One使用了一项相同的步骤叫做FASTEST。有趣的是,AUDIO PRECISION认为FASTEST是一个对离开生产线后扬声器的蜂音及自动摩擦进行自动测试而设的QC程序。如果有足够高的动态范围(其实就是与SYSid使用的一种叫同步中和的技术差不多)。那么不同的恰当地操作的扬声器设计可以从虚拟的共振中计算其相对应的自由度。
  在这项测试中,扬声器内在的自身噪音趋向于填补音调之间的空间,即使音调稍微有了下降。例如一个振膜高度不够,相对无阻尼的金属球顶高音单元将会经常有噪音。当高音单元被多音调测试信号激励时,所有共振就会被激励且对输出产生影响。可能在一个相当大的中等口径的金属球顶高音单元上“声学尘埃”会降低30或35dB,一个品质十分优良的处理过的纤维软球顶高音单元也许会产生微不足道的噪音且绝大多数都正好能通过离散的测试音调,此时扬声器的自身噪音会降低40~50dB或更多。
  为什么这会如此重要,而且这与磁液有什么重大关系?实际上频谱混合刚好是表示扬声器质量的最重要的唯一测试。如果一个扬声器的频谱污染很低的话,那么音乐的氛围和内在声音就不会被扬声器垃圾声音所掩蔽。粗制滥造的扬声器会向音调之间塞进废料。(图3、图4就表示了是否带有磁液时频谱污染的情况。)



图3 没有磁流体时频谱污染(1"球顶高音扬声器1W时)




图4 带有磁流体时频谱污染(1"球顶高音扬声器1W时)



5 共振
  磁液不能帮助制止锥形振膜直接断裂,但当音圈骨架扭曲时,有磁液,共振就戏剧性地降低了。事实上,最初磁液主要就是使用在轴承和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精密主轴电机上阻尼扭曲共振的。
  骨架是帮助扬声器音圈线缠绕时成形用的,在声音重放中这是一个要求较严格的元件,因为来自音圈的振动必须穿越骨架才达到锥盆或球顶振膜。任何包括骨架在内的共振在到达振膜前将会污染声质量,因此这种不需要的能量将会辐射到房间中去。在气隙中有了磁液,骨架被阻尼,所以其“噪音”也被减弱了。
  一个评估磁液的方法就是造一只无锥盆的单元,仅带有音圈、支片和防尘帽,骨架的噪音在没有磁液时是明显听得见的,然而有磁液的那一只单元就显著地静得多了。在大约20年前当先锋公司首次在球顶高音中使用磁液时,他们曾对同样现象进行过测试。
  在球顶高音单元里振膜与骨架非常紧密地连接着,骨架的失真(且失真将由于磁液作用而降低)是最戏剧性的。但在单元有较大的锥盆面积时,发生在骨架的振动作用比锥盆的直接拍动作用远远小得多,所以单元的表现取决于工程师选择一个优质的锥盆更甚于选择磁液阻尼。

6 开孔技术
  磁液应用在低音单元中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恰当的腔室开孔,使用开孔以防止磁液溅射的技术,因为产生在音圈后面的压力(来自磁路结构所包围的空气)有了开路,也会戏剧性的衰减单元的调制噪音。衰减单元的调制噪音对保持清晰度和保真度是十分重要的(图5画出了各种低音单元开孔的草图)。



图5 低音扬声器的开孔方案示意图


  在单元防尘帽之后的磁芯。在向后冲击期间,汇集在防尘帽后的空气将会向外吹,而且在向前的冲击上,防尘帽将会向内弯折,两种情况都会产生不愉快的噪音。防尘帽最后甚至会被吹掉(演奏“1812序曲”时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在许多低音单元中磁芯开孔既为了减弱防尘帽下面腔室的压力又为了帮助冷却音圈。给磁芯开孔不是没有问题的,既有费用也会减低磁感应强度(例如小直径磁芯)。这种情况下防止压力产生可以由透气防尘帽或者开孔的音圈骨架还有在防尘帽下面的锥盆上开孔来完成。
  由磁铁的内部范围、磁芯的外围,以及上下夹板之间空间会组成的一个腔室。在向下冲击时音圈进入这个容积,腔室内的压力增加。如果没有开孔,包围的空气被迫以高速从音圈气隙中通过,如果音圈的行程大的话磁液就会溅射。这时可以将下夹板开孔。或者,如果磁芯已经开孔,交叉开孔可以让下夹板腔室与开孔磁芯相连。上夹板开孔也可成功被应用来减轻这股压力。支片和盆架之间的腔室也应开孔以减轻其中的压力。支片就是可以从低音单元盆架开口处看到的那块黄褐色编织纤维。尽管支片看上去是一种透气纤维,但处理过的纤维的空气阻力还是很大的。
  有了恰当的腔室开孔技术,在音圈气隙中的空气速率和涡流噪音能大大降低,但是,没有应用磁液将会令扬声器单元音圈产生摩擦声和蜂音的机会增加。没有开孔技术,通过气隙(来自无开孔的空气腔室)的高速空气流产生气隙中的空气轴承效应,并伴随有太多的尖哨噪音。但当腔室恰当开孔及应用磁液后,气隙调制噪音可完全消除,这是因为气隙被密封也因为磁液阻止了骨架的扭曲振动。

7 空气调制噪音
  锥盆扬声器有许多内部腔室:支片后面,及音圈后面(由磁铁内部和下夹板组成的空间)。由于驱动单元(音圈)前后移动,锥盆/支片/防尘帽一起压缩又一起在这些腔室内产生真空。这样可以导致产生空气抽吸噪音(空气调制噪音),或更有甚者,使驱动单元振膜部件弯曲或产生寄生音。留心粘度对温度变化曲线和驱动器效率及工作带宽的作用来选择磁液的优化粘度是重要的。
  当典型的正常工作温度时,那么高粘度磁液的阻尼效应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因素来应用。当音圈通常在高温工作时,你所选择磁液的粘度要令驱动单元的通带响应不会被处于正常工作温度的磁液影响。磁液粘度的减少会抵消高温工作期间的功率压缩效应以及频率响应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早期设计偶然应用磁液的作用只是较多地利用了磁液非常高的阻尼特性。磁液不但要应用于控制高端共振问题,而且也应用于限制高音单元的低频位移。在七十年代,一种日本的演播室用监听扬声器完全地消除了分频器网络(从而令其产品进入美国市场并在音响爱好者市场上出售)其中就应用一种有数千厘泊的高粘度磁液。如今,大多数APG(音响产品级别)的磁液的粘度已是仅有几百厘泊,或者更少了。
  国产Hi-Fi扬声器专用磁液性能已达美国APG的同类产品水平,且性价比优势是很有吸引力的,并且有能提供使用指导,实在是中国扬声器行业的一大福音.

作者: djtjdjtj    时间: 2011-1-22 23:09
对于球顶高音来说,磁液高音听感丰满油润,很不错的.但是,近年,液磁高音好像过时了,款式很少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