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简谈几个慢乐章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4 16:36
标题: 简谈几个慢乐章
很多老烧,在听过很多大编制的作品后。可能对交响乐和大编制等作品失去兴趣。一般大编制作品都是快乐章和慢乐章相结合的。老烧一般喜欢室内乐和乐器独奏。因为这些作品听起来轻松。其实很多慢乐章都很值得重温的,我们来谈谈古典音乐里自己最喜欢的慢乐章吧。

我喜欢很多慢乐章,说说简单好听的几个吧,其实也是我最喜欢的古典音乐里的慢乐章。贝多芬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的第二乐章是我最喜欢的慢乐章。这个乐章充满沉思默想,钢琴和弦乐交集,具有变奏曲般的效果。演奏时一般很轻微,很抒情是她的一大特点。另一个慢乐章是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非常肃穆和宁静,也叫《葬礼进行曲》。这个乐章开头和结尾都很凝重,中部有一个优美的主题,仿佛在安慰受难的人们。这部作品与肖邦的祖国和人们蒙受的苦难有关。第三个慢乐章就是拉威尔的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这个乐章类似贝多芬《皇帝》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有夜曲般的宁静致远。但与《皇帝》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相比,拉威尔的慢乐章更加色彩斑斓、五光十色。阳光灿烂而又波光粼粼。

简单谈了谈,希望抛砖引玉。希望大家都能在繁忙的工作中,从这些作品中得到抚慰。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0-24 17:41
本帖最后由 baiteng 于 2010-10-24 18:28 编辑

鲁宾斯坦的肖邦F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鲁老在这里弹出了雕塑般的美感,整首曲子都非常精彩,特别是第二乐章,弹出了其他钢琴家没有的感觉,如果说其他演奏家是油画的话,那么鲁老就是雕塑,无与伦比感人至深。
个人觉得鲁宾斯坦贝多芬第三钢协和这首曲子几乎就是很难超越的巅峰,鲁宾斯坦很多作品不听他的还有其他钢琴家可以听,但是这2部作品没他不行,无可取代。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4 17:59
兄台说的是F小调吧?
鲁宾斯坦贝多芬第三钢协我没听过。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0-24 18:35
是F小调,打错了已经更改,谢谢S版指正。鲁宾斯坦贝钢协3非常好,S版可以听听,也请S版多谈谈钢琴协奏曲最好配合演奏者一起介绍,因为不同的作品演奏者不同效果天差地别,这样便于我们选择购买。
作者: 尘客    时间: 2010-10-24 18:35
一次某结识老外来家听我的系统,问他喜欢哪样,答曰“马五,4乐章。”
一向觉得此人乃老外中的异数。那天后我也连听了几次马五慢板,......真飘逸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4 18:45
baiteng兄:其实您才是资深爱乐者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4 18:58
一次某结识老外来家听我的系统,问他喜欢哪样,答曰“马五,4乐章。”
一向觉得此人乃老外中的异数。那天后 ...
尘客 发表于 2010-10-24 18:35
我感觉不到“飘逸”,我觉得是“平静”。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0-24 19:09
个人觉得鲁宾斯坦贝多芬第三钢协和这首曲子几乎就是很难超越的巅峰
baiteng 发表于 2010-10-24 17:41


baiteng兄听的是哪个版本如此之好?我只有一个43年和奥曼蒂的单声道录音。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0-24 19:18
baiteng兄:其实您才是资深爱乐者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4 18:45


没有了,因为我听音范围比较窄基本上听的都是一些固定的演奏家,还请S版多多介绍。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0-24 19:29
baiteng兄听的是哪个版本如此之好?我只有一个43年和奥曼蒂的单声道录音。
scfan 发表于 2010-10-24 19:09


不是这版,这版不灵,是立体声的RCA出的,应该是60年代的,指挥忘了,当时听的是黑胶,估计CD也不会差,黑胶现在我留了一套鲁宾斯坦和巴伦博伊姆的,这套主要是看重其中的贝钢协5,鲁宾斯坦弹得很好,贝钢协5不怕慢,讲究老谋深算。贝钢协3就很怕弹不动,贝钢协3鲁宾斯坦比肯普夫好多了,但是肯普夫的贝钢协5和4又是好极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4 21:59
吉列尔斯与塞尔在萨尔兹堡现场的贝三钢协也很好,鲁宾斯坦至少有3版贝三钢协,我有两个,但是与巴伦合作的贝三我没有。我估计baiteng兄说的是与莱茵斯多夫/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的版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5 07:05
贝多芬的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都是明显带有莫扎特的影响的。尤其第二钢琴协奏曲其实是最先创作的,可能是出版的关系,因此被称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其实这首钢琴协奏曲最和莫扎特的风格最像。贝多芬的第三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乐圣的创立自己风格的钢琴协奏曲,也对他后来一些钢琴奏鸣曲有影响,甚至对现代派的钢琴协奏曲都有影响,比如拉威尔和巴托克。第四钢琴协奏曲有创新,这部作品钢琴的比重所占很大。第一乐章很有特色。第五钢琴协奏曲就非常成熟了,已经成为钢琴协奏曲的经典。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7 11:04
说到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这部钢琴奏鸣曲确实是我最喜欢的肖邦作品。里面的第三乐章,也就是“葬礼进行曲”,我担心引起误解,我们可以把它当做非标题音乐来理解。这个标题好像是后人所起。
其实有不少与之类似的慢乐章有许多的,而且往往是名篇。
象贝多芬《英雄》的第二乐章和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7 12:13
说到肖邦的第二钢琴奏鸣曲,这部钢琴奏鸣曲确实是我最喜欢的肖邦作品。里面的第三乐章,也就是“葬礼进行曲”,我担心引起误解,我们可以把它当做非标题音乐来理解。这个标题好像是后人所起。
其实有不少与之类似的慢乐章有许多的,而且往往是名篇。
象贝多芬《英雄》的第二乐章和布鲁克纳的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7 11:04


贝多芬的小奏,慢乐章都很好听。但是类似“葬礼意味”的慢乐章,S兄举例的几部应该是非常著名的。富特有一版布七柔版的广播录音相当有来头。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7 14:29
不能简单地说“葬礼意味”,
肖邦这个乐章完全是怀念他的祖国和受难的人民。
这个乐章是崇高的。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7 15:09
不能简单地说“葬礼意味”,
肖邦这个乐章完全是怀念他的祖国和受难的人民。
这个乐章是崇高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7 14:29


嗯,很少有一部作品会是单纯来描写人类的葬礼的,一般都是埋葬一段往事,或者埋葬一种精神,马勒第一交响曲中的葬礼进行曲“埋葬”的是什么呢?或许是童年?亦或许什么都不是;有很多的作曲家习惯通过相对忧伤的氛围来表达一种怜悯和寄托,如果再加上行进的节拍(一般是2/4拍吧?),就会产生一种虔诚穆祷的效果。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7 15:12
S兄,你最近很不开心,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论坛上很多朋友都会愿意帮助你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7 15:17
S兄,你最近很不开心,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论坛上很多朋友都会愿意帮助你的!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0-27 15:12
谢谢,有点家事,应该没问题的。



作者: rock    时间: 2010-10-27 15:17
S兄,你最近很不开心,你到底是怎么了?有什么事情,论坛上很多朋友都会愿意帮助你的!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0-27 15:12


我相信大家都很关心S兄,其实我们的论坛是个网上家园,会员相互支持和帮助..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7 15:20
谢谢,有点家事,应该没问题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7 15:17


如果有事憋着难受,就说出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7 15:23
谢谢R版和骑士版主,不是什么大事。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7 17:15
不能简单地说“葬礼意味”,
肖邦这个乐章完全是怀念他的祖国和受难的人民。
这个乐章是崇高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7 14:29

S版想多了,放宽心一点。
萧邦这首“葬礼进行曲”是1837年与乔治桑在马略卡岛修养时写就的,主要是对祖国沦丧所引起的悲愤情绪的宣泄。但其间也寄托了对不能与之成婚的玛丽亚.乌金斯基的追忆之情,这一点在乐曲中端非常抒情的“回忆”中几乎能真切感受到,当这种个人生命中的追忆与祖国受难之情交织在一起时,乐曲感人至深的力量才是那么的强烈!

我个人最喜欢的是拉赫曼尼洛夫的演绎,拉赫在乐曲末端以异常突兀沉重的击键将我们从美好的回忆中瞬间拉回到沉重黑暗的现实中来,为这首作品注入了浓墨重彩般的悲剧氛围,而悲剧恰恰是自古希腊索福克勒斯以来西方文学艺术以及音乐,尤其是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主题和传统,悲剧中所体现的崇高是一种伟大的情怀,它能赋予生命与尊严,而尊严,个人生命以及一个民族的尊严,恰恰也是萧邦在这首葬礼进行曲中所要表达和彰显的!

葬礼进行曲(Funeral March)之名应该是萧邦本人所加的,后来萧邦将这一曲子归入到第二奏鸣曲中,不过那已经是两年以后的事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7 17:25
葬礼进行曲(Funeral March)

March是三月的意思。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7 22:31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0-10-27 22:32 编辑
葬礼进行曲(Funeral March)

March是三月的意思。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7 17:25


三月已经是春天哩,阳春三月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7 22:57
三月已经是春天哩,阳春三月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0-27 22:31

呵呵,你们俩都够幽默的,加在一块儿就是“阳春三月的葬礼”,似乎还挺诗意。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8 00:03
呵呵,三月的春风,冬雪消融,这个葬礼一定是“埋葬"过去的冬季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8 15:44
我记得葬礼这个词应该是march,m是小写的。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10-28 15:55
版主大人,这是标题啊,标题中名词大写是惯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8 16:02
那就和三月一样了。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10-28 16:03
如果一定要理解为“葬礼的三月”,也是可以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8 16:36
德伏夏克的第九交响曲(因为出版关系,也叫第五交响曲),她的第二乐章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了。这个慢乐章带着谈谈的乡愁,寄托了德伏夏克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深眷恋。这是一个非常贴近人心的慢乐章,乐章宽广、优美而抒情。其中的《念故乡》主题,据说是德伏夏克受美国黑人灵歌所写。这个乐章已经升华为人类对广阔无边的大地的热爱。这已经不单单是民族之爱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8 22:39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10-29 00:01 编辑

我也说说我喜欢的慢乐章吧。S版提到的拉威尔钢协第二乐章,皇帝二乐章自不用说,这俩作品我选择时也就基本听这俩乐章,过关就拿下,根本不管首尾了。除此以外我还喜欢:

布鲁克纳的所有交响曲慢板乐章;
马勒的所有慢板乐章;
近年来尤其很喜欢贝多芬七交的慢乐章,九交第三乐章那是永恒的经典;
瓦格纳无数的抒情、宽广的乐段/唱段;
肖斯塔科维奇所有舒缓的乐章,他的第二钢琴协奏曲慢乐章真是抚慰人心!
莫扎特钢协那些慢乐章20、21、26、27.。。。。。,K622那绝世的天鹅之歌,单簧管五重奏慢乐章,。。。。
巴赫,还是不一一列举了,太多太多。。。。。
切尼棒下的柴可夫斯基五交慢乐章,长镜头下一望无垠的俄罗斯原野。。。。
一个可能大家不在意的:伯恩斯坦棒下埃尔加《谜语变奏曲》中的Nimrod,妙绝!总让我想起敦克尔克大撤退,悲天悯人!
哈恰图量《斯巴达克斯》中的柔版;
舒曼二交的第三乐章,无边的落寞与寂寥。。。。

。。。。   。。。。

还有那么多说之不尽的独奏作品,室内乐。。。。
总之,总体上,我想我越来越倾向一切的“慢”了,倾向“长镜头”般的深沉与寂寞了
。。。。   。。。。。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8 23:58
我也说说我喜欢的慢乐章吧:

总之,总体上,我想我越来越倾向一切的“慢”了,倾向“长镜头”般的深沉与寂寞了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28 22:39


唉...哥听的是寂寞
哈恰图量《斯巴达克斯》中的柔版,这个很“疯”吖,我很喜欢哈恰图良的芭蕾作品,听这些作品的时候我会联想到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00:04
唉...哥听的是寂寞
哈恰图量《斯巴达克斯》中的柔版,这个很“疯”吖,我很喜欢哈恰图良的芭蕾作品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0-28 23:58

哈哈,老弟,寂寞中有大智慧哦!
斯巴达克斯“柔版”那叫一个“揉”啊,我一哥们每听此曲都要感叹:揉死你!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0-29 00:07
哈哈,老弟,寂寞中有大智慧哦!
斯巴达克斯“柔版”那叫一个“揉”啊,我一哥们每听此曲都要感叹:揉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29 00:04


嗯,寂寞中有大智慧
哈恰图良太有性格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00:18
嗯,寂寞中有大智慧
哈恰图良太有性格了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0-29 00:07

的确如此。



作者: alma    时间: 2010-10-29 01:37
我觉得需要注意现代音乐中那些慢的段落,它们可能不是一个完整的乐章,就是一个段落而已,这些慢乐章赋予了现代音乐中不可多得的宁静与沉思,这我聆听了一些现代音乐音乐会的一些感想。在古典音乐中,慢乐章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我可以说古典音乐中的慢乐章起到了什么作用,现代音乐的慢段落也就起到什么作用。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9 08:51
现代派的慢乐章与传统紧密相连的。象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都是根植于传统的。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08:57
现代派的慢乐章与传统紧密相连的。象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都是根植于传统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9 08:51

S兄,我想alma说的现代派可能比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们更现代,或者就是现当代了,alma自己就是一个眼光很现代派的家伙。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09:11
“当代古典音乐”,不好定义。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9 09:05

我想没有这个定义,或者说应该叫“在传统乐器演奏框架内创作的音乐”,或者干脆就是“现代学院派音乐”,先锋派其实基本来自学院派体系。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9 09:13
S兄,我想alma说的现代派可能比拉威尔、普罗科菲耶夫、巴托克们更现代,或者就是现当代了,alma自己就是一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29 08:57
我一直在思考他这段话的意思,兄台说的有一定道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9 09:17
按照艺术史的理解:先锋派和学院派一般是对立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9 12:35
哈恰图量《斯巴达克斯》中的柔版,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0-28 23:58

这个我记不得了。迪卡的版本。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14:55
按照艺术史的理解:先锋派和学院派一般是对立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9 09:17

但音乐界却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因为先锋派必须拥有学院派的广大资源,而且先锋派们所掌握的技术能力全来自学院派系统,作曲演奏无一例外,或者说先锋派将传统技术扩展到了尽可能的边沿。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14:56
我喜欢慢板乐章,象贝小协,勃小协,布小协,柴小协,贝四钢协.拉二,拉三,德九,马四,马五,英雄生涯,迷的变奏曲.. ...
八先生 发表于 2010-10-29 12:55

呵呵,八兄都啥时候听慢板呢?请教个问题:LP中这种杂锦碟多吗?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0-29 15:07
LP杂锦碟很多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0-29 15:09
按照艺术史的理解:先锋派和学院派一般是对立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29 09:17

施兄哪天说应该是汉斯里希特,特此更正。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0-29 15:15
但音乐界却恰恰相反,原因很简单,因为先锋派必须拥有学院派的广大资源,而且先锋派们所掌握的技术能力全来自学院派系统,作曲演奏无一例外,或者说先锋派将传统技术扩展到了尽可能的边沿。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29 14:55


说得粗鲁点,先锋派就是从学院派分离出来的一小撮吃饱了没事干手发痒的“坏”分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9 15:26
我认为先锋派对拓宽艺术的领域有其积极意义。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15:31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10-29 15:32 编辑
说得粗鲁点,先锋派就是从学院派分离出来的一小撮吃饱了没事干手发痒的“坏”分子
scfan 发表于 2010-10-29 15:15

以scfan的“粗鲁”去看待,德国的Wergo公司那简直就是一大帮“坏人”的根据地,在那儿,斯托克豪森、里盖蒂等人几乎可以等同于“巴洛克”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15:41
LP杂锦碟很多
牛仔 发表于 2010-10-29 15:07

很少见人晒此类碟。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9 15:53
施兄哪天说应该是汉斯里希特,特此更正。
牛仔 发表于 2010-10-29 15:09
老兄:汉斯.里希特是谁?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0-29 16:24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0-10-29 19:45 编辑

汉斯.里希特(Hans Richter 1843年4月4日—1916年12月15日)奥地利指挥家,生于匈牙利,在维也那学习,1876年指挥瓦格纳歌剧《指环》首演。1897年—1911年任伦敦交响乐团指挥。他首演了当时的许多杰出作品,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指挥家之一。(维基百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29 16:31
呵呵,这个确实不知道。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0-29 17:12
很少见人晒此类碟。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0-29 15:41

可能不太受人关注吧
曾经上过一张海飞兹老年演奏的哈恰和其它作品的合辑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29 18:20
可能不太受人关注吧
曾经上过一张海飞兹老年演奏的哈恰和其它作品的合辑
牛仔 发表于 2010-10-29 17:12

主要是我不关注。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0-30 00:42
呵呵,除干大活不听之外其它时候想听就听
杂锦不少,可我没怎么收,老大如何推存?
八先生 发表于 2010-10-29 21:49

呵呵,八兄,LP我就一幼儿园水平,谈何推荐,惭愧。
20多年前那会儿玩过LP,不过那时也就日本套机上那玩意儿,啥水平也玩不出来。



作者: dkollection    时间: 2010-10-30 03:03
WAGNER的帕西法尔的慢乐章 是最爱,MAHLER NO 9 的头和尾都太美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30 06:3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0-30 07:26 编辑
最爱,MAHLER NO 9 的头和尾都太美了。
dkollection 发表于 2010-10-30 03:03

马九的末乐章就像一抹晚霞消失在天边,非常耐人寻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30 07:27
歌剧应该是没有单独的慢乐章的。
作者: dkollection    时间: 2010-10-30 13:37
歌剧应该是没有单独的慢乐章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30 07:27


在回你帖时正在听帕西法尔,一激动写进贴子了。



作者: dkollection    时间: 2010-10-30 13:38
马九的末乐章就像一抹晚霞消失在天边,非常耐人寻味。
shinelb 发表于 2010-10-30 06:33


觉得那时他正在和上帝交流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0-30 14:05
既有对美丽今生的回忆,也有对永恒来世的期盼。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1 22:42
慢板乐章很少采用奏鸣曲式, 而奏鸣曲式是最复杂最具表现力的题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2 06:48
甲米兄多指点。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2 07:58
慢板乐章很少采用奏鸣曲式, 而奏鸣曲式是最复杂最具表现力的题材
甲米 发表于 2010-11-1 22:42
一般第一乐章采用奏鸣曲式的比较多,但慢乐章采用奏鸣曲式也有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