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CD的那些事 [打印本页]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5 13:43
标题: CD的那些事
CD有正价版、中价版、廉价版和超级廉价版,价格相差老多,音质天南地北。是什么造成的?是母带?是转录?是压片?有谁能说得清其中的道道?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5 13:54
正价版-海鲜鲍翅。(采用新鲜食材,高级厨师掌勺料理)
中价版-一般酒楼。(食材不一定贵,厨师还有些水平,吃起来还行,价格不贵)
廉价版-肯德基、麦当劳(你饿得时候,吃吃还可以。吃多了就会发现索然无味)
超级廉价版-街边小摊。(脏乱差,质量没保证,拉肚子不对你负责)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5 14:07
正价版-海鲜鲍翅。(采用新鲜食材,高级厨师掌勺料理)
中价版-一般酒楼。(食材不一定贵,厨师还有些水 ...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5 13:54

老兄很幽默,海鲜看到没少消化啊。
CD和吃饭不一样,怎么制作还不会亮给大家看的。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5 16:26
我先说一下母带吧。母带有原始带,拷贝带,也有转换的数码带。母带在储存中会氧化而影响质量。
作者: dickhu    时间: 2010-11-5 16:32
其实就是唱片公司的一种经营策略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5 16:45
也不全是。母带是越用越差的。这也是为什么CD是头版的好。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5 16:53
我现在突然想起来黄舒骏的一句歌词:

大哥大越做越小,世界越来越吵,手机却越卖越好;
歌星越来越多,cd越做越好,唱片却越卖越少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16:56
其实就是唱片公司的一种经营策略
dickhu 发表于 2010-11-5 16:32

对,应该是这样的。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5 17:05
对,应该是这样的。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1-5 16:56



我复议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5 17:36
我不太同意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17:42
也不全是。母带是越用越差的。这也是为什么CD是头版的好。
甲米 发表于 2010-11-5 16:45


母带不会是想象中的那样被频繁使用的。
制作LP 的时候刻一次模具只使用一次母带,所有的发行LP都是由模具复刻的。模具的好坏新旧决定了LP的音质;对于LP来说,转录工程师是出现在制作胚盘(母带-胚盘-模具)这一环节的,胚盘制作原理就是声电转换的原理,这里工程师的调制可以对原本的录音进行渲染,也有可能会改变音的性格,制作好的胚盘才可以用来制作模具,而在制作模具的过程中,胚盘会不可避免的被报销。
一般来说,同一份录音很少再刻第二次模具的。

而制作CD那就更方便了,因为排开了模具的物理损耗,所以说,只要转录工程师对音乐渲染一下,这样得到的数字文件就可以无限制的制作CD光盘。更甚至于,转录工程师对第一次的数据拾取不加以任何渲染,这样得到的数字文件与母带是很少区别的,这个数字文件就可以作为CD制作的母带;而之后的发行,只需对这个文件再处理就可以了。

所以说在实际的制作过程中,无论是LP还是CD,母带都是很少被反复使用的。除非有些厂牌愿意花钱去借用母带。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17:46
本帖最后由 Roseknight_gao 于 2010-11-5 17:50 编辑

音质的好坏与音的风格,完全可以由唱片公司与转录工程师自己决定。

有些偶然的情况,母带会受损,但因该只是凤毛麟角。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5 18:25
母带不会是想象中的那样被频繁使用的。
制作LP 的时候刻一次模具只使用一次母带,所有的发行LP都是由模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1-5 17:42



还是不太明白,“得到的数字文件就可以无限制的制作CD光盘。”,那么不同版次CD的区别来自哪里呢?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5 19:00
大家还是没有说出CD正价版、中价版、廉价版、超级廉价版的制备过程中有什么不同啊。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5 19:30
还是不太明白,“得到的数字文件就可以无限制的制作CD光盘。”,那么不同版次CD的区别来自哪里呢?
甲米 发表于 2010-11-5 18:25


理论上可以

不停的制作母盘就可以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21:49
还是不太明白,“得到的数字文件就可以无限制的制作CD光盘。”,那么不同版次CD的区别来自哪里呢?
甲米 发表于 2010-11-5 18:25


用得到的数字文件再处理呀,很多唱片公司的中价唱片与正价唱片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系列的处理方式也不一样,这就是多元化的营销模式。

很多人排斥EMI/ART的转制技术,其实也不是一概而论的,像我手上有两张巴比罗里的马勒第九,一张是老中价未经ART处理,一张是经过ART处理的世纪伟大系列,我就觉得老中价有些松散,把录音中的缺陷较多的暴露出来了,而经过ART技术处理后就觉得扎实一些,密度好些,同时掩盖了一些录音的瑕疵。(这也是一张很著名的唱片了)
应该说,任何一种转制方式都不能以一概全的,就像音箱一样,你很难同时播好室内乐与大编制的交响乐;音频处理是对模拟信号处理的过程(数字录音也是由模拟前端拾取信号的),所以会有千差万别的结果发生。再拿胶卷相机来打个比方,胶卷相机也是纯模拟的拾取过程,它不带有任何数字化的处理,所以你在冲印胶卷的时候,就相当于扮演着音频转制工程师的角色,当你用不同的冲印方式,不同的等待时间,就会产生不同的成像结果。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5 21:54
用得到的数字文件再处理呀,很多唱片公司的中价唱片与正价唱片处理方式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不同系列的处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1-5 21:49


高骑士所言有理


作者: 花鸟虫鱼    时间: 2010-11-5 21:56
好多CD经过24BIT技术处理,音质确实胜头版。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21:58
所以大家不要过分迷信老版唱片,新的制作方式应该是经过考虑和推敲才会发行的。一方面技术在进步,设备在更新,转制或者录音设备的灵敏度都在提高。另一方面很多老唱片的转制特点也烙印着那个时代的特征,这也是很多乐迷所迷恋的feeling;所以不要过分排斥,也不要过分激进,任何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缺点存在,不要迷信。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22:10
最后还有一点,就是对于CD来说,压片的迷信也要消除一下,其实老版唱片的音色种种,最无关痛痒的就是压片了;对于CD来说,压片只要保证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高速运转下抖动幅度小,涂银均匀无漏光,播放无跳音就完成使命了;很多人都在排斥现在的压片,说就是因为现在的压片才导致了声音的变化,其实这是个误区,压片远远没有这样的能耐,它只有关播放的连续性、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有个很好的例子,日本绿门公司与Altus唱片公司,美国音乐与艺术唱片公司,英国TESTAMENT公司,这些音乐制作公司也都在发行现代压片制作的唱片,他们的音质乐迷们都在津津乐道,这也是很好的说明了问题。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22:18
最后还是老传统,无图无真相
上传帖子中提到的两张唱片
[attach]17597[/attach]

[attach]17598[/attach]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5 23:39
最后还是老传统,无图无真相
上传帖子中提到的两张唱片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1-5 22:18


骑士老弟比较后哪个好?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5 23:43
骑士老弟比较后哪个好?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5 23:39


我比较喜欢世纪伟大这版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5 23:47
我比较喜欢世纪伟大这版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1-5 23:43


我现在也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老版感觉声音不够鲜活。新版就好些了。还有伟大录音还真的不错,上次买了张老罗的德沃夏克大协,感觉密度很好!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上上周淘到一张布伦德尔的舒伯特的D959西德无字无码的,感觉特别爽,高频特飘!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6 00:04
我现在也发现这样的问题。有些老版感觉声音不够鲜活。新版就好些了。还有伟大录音还真的不错,上次买了张老罗的德沃夏克大协,感觉密度很好!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因为上上周淘到一张布伦德尔的舒伯特的D959西德无字无码的,感觉特别爽,高频特飘!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5 23:47

噢,老罗那张海顿大协太棒了!是的,不能一概而论的,大家能够理性对待,消除迷信就好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6 07:24
上次买了张老罗的德沃夏克大协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5 23:47
是朱里尼那版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6 07:41
前段时间拜访一位网友,比较高档的器材,
听DG111的唱片,声音是完全令人接受的。
虽然没有和老版PK过。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6 08:00
说真的,我正想买一些普罗艺术引进的DG版,
原来都是正价版,但引进版卖55,
而正价版在深圳卖90。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6 08:25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只要唱片公司愿意,一个录音就永远可以生产正价版一样品质的CD呢?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6 19:34
那么是否可以这样说,只要唱片公司愿意,一个录音就永远可以生产正价版一样品质的CD呢?
甲米 发表于 2010-11-6 08:25


是的,甲米兄!因为电子数据是不会改变的。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6 21:34
难道正价版、廉价版之间就没有制作成本的差别?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1-6 22:58
的确有些再版的声音不输老版甚至还更好些,比如肯普夫再版的大荷花贝4,5就不比老版差,还有阿劳的EMI红黑廉价版的勃拉姆斯1.2也不比老小天使中价版差,真搞不懂厂家为何有些再版可以做的这么好,而大部分又能做的这么差。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6 23:36
是朱里尼那版吧?
shinelb 发表于 2010-11-6 07:24



没错!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6 23:37
难道正价版、廉价版之间就没有制作成本的差别?
甲米 发表于 2010-11-6 21:34



当然有啦
正价的CD拿在手里都有分量啊,哈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7 08:02
对于CD,我是提倡买便宜的正版,多收集,注重资源性。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11-7 11:14
所以大家不要过分迷信老版唱片,新的制作方式应该是经过考虑和推敲才会发行的。一方面技术在进步,设备在更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1-5 21:58

作为CD和数码流的忠实拥护者,顶下骑士兄。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1-7 18:49
还有阿劳的EMI红黑廉价版的勃拉姆斯1.2也不比老小天使中价版差baiteng 发表于 2010-11-6 22:58


阿哥有没有大卫那枚著名的贝小协的老中价版?我有点怀疑EMI这个红边塑料盒子包装的老中价版的音质并不太好,有段时间一位朋友放了很多老版在我家对比,我比了一下克伦佩勒的勃拉姆斯交响曲,老中价版和我手里的Klemperer Legacy系列的新版中价版的声音几乎没有区别。但米开的拉威尔钢协,老的正价版就要比新版的世纪伟大录音系列声音好太多,细节、密度、钢琴的形体感、透明度、层次感等等全面好出很多。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1-7 20:37
大卫这枚老中价版贝小协我有的,不过没有和新版比较过。现在手头新版CD不多,都是过去比较留下的一点记忆,EMI和DECCA视乎老版声音一般般的比例比DG要多。特别是中价版,比如卡拉扬有张DECCA的中价版的莫扎特40/41,声音就比较惨,效果还不如福特在DG出的50年录音的海顿88那张,这2张的感觉是卡拉扬变成单声道,福特变成立体声了,所以在CD上面我还是相信DG。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7 22:34
作为CD和数码流的忠实拥护者,顶下骑士兄。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11-7 11:14


谢谢广陵散兄,这两天太忙了,没有时间发言,这不~刚到家。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12:26
同样是EMI的录音,有谁能告诉我Testament与EMI的CD效果为什么这样不同?
作者: jogo    时间: 2010-11-8 12:37
同样是EMI的录音,有谁能告诉我Testament与EMI的CD效果为什么这样不同?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12:26


我一般会优先挑选testament的出品,比如我之前买的soloman的那套贝多芬钢琴奏鸣曲,emi也有出过,但是testament转录的太好了,一听钟情。 testament的转录又独到的技术,包括对于母带的处理,testament是专门吃这行饭的,除了给emi做,还给decca做。 EMI现在的icon系列,有些就直接吧testament的出品直接拿来用了,看内页说明会有介绍。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12:48
testament,我收了些cantelli和Cluytens不少的录音,都很不错的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13:23
testament,我收了些cantelli和Cluytens不少的录音,都很不错的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12:48


testament和music&art这两个厂牌很多乐迷都蛮喜欢的,就是相对贵了些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13:26
贴张酷毙了的唱片,是music&art出品的
但照片有些模糊,是几年前拍的。

[attach]17780[/attach]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13:46
对music&art这个牌子的东东感兴趣,熟悉的请谈谈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1-8 14:07
M&A转制水平尚可,有很多独家的东西,值得购买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1-8 15:14
这些小公司的CD唱片制作差的远多于制作好的,个人还是认为大公司CD比较可靠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15:40
我到时很喜欢小公司的CD, 如Hyperion、Chandos,不象大公司的老炒冷饭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8 15:56
我到时很喜欢小公司的CD, 如Hyperion、Chandos,不象大公司的老炒冷饭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15:40

[attach]17782[/attach]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16:09
这些小公司的CD唱片制作差的远多于制作好的,个人还是认为大公司CD比较可靠
baiteng 发表于 2010-11-8 15:14


所以买唱片的时候,,特别是小公司的唱片,要预先做好功课,以便避开“地雷”
大公司发行的唱片比较均衡,是因为已经把不理想的录音有所保留的处理(暂不发行,或者以廉价唱片发行),一方面大公司资源相对富足,更有能力来保证录音的品质。很多小公司,他们有一定数量的录音母带可能还不是“自己”的,所以他们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后期处理上,还有些小公司会把焦点放在相对冷门的曲目上,等等。所以众多的唱片公司,因为很多原因,会选择不同的经营方式,各自有着不同的体制。

所以对于我们,只求少花些冤枉钱,多上上论坛可能是个好选择,挖哈哈,做个广告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16:13
对music&art这个牌子的东东感兴趣,熟悉的请谈谈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13:46



你可以呼唤坛里的高手,或者开个帖子请教请教大家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16:25
shinelb 发表于 2010-11-8 15:56

我有尼古拉耶娃的哥德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8 16:27
见过的,因为有了图雷克我就停止买GV了。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16:40
尼古拉耶娃的老奶奶还有这个,1991年留声机大奖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16:43
所以买唱片的时候,,特别是小公司的唱片,要预先做好功课,以便避开“地雷”
大公司发行的唱片比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1-8 16:09

老皇历了,太小看小公司了,现在他们不叫小公司,叫独立唱片(录音)公司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8 16:46
老皇历了,太小看小公司了,现在他们不叫小公司,叫独立唱片(录音)公司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16:43


就像美国的独立制片公司

作者: baiteng    时间: 2010-11-8 17:10
也不是小公司制作都不好,新录音当然没有问题,主要差的集中在模拟时代,特别是单声道的CD,比如小公司出的大量富特的一些录音,几乎没有听过比DG,EMI录音好的,很多都惨不忍听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18:06
我想说的是现在到是小公司录了许多不错的新录音,大公司怀念那个黄金时代吧,对他们来说现在是“众神的黄昏”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18:17
老皇历了,太小看小公司了,现在他们不叫小公司,叫独立唱片(录音)公司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16:43



对,这个说法比较妥当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18:20
尼古拉耶娃的老奶奶还有这个,1991年留声机大奖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16:40


我拿下了PHILIPS李赫特的老肖钢琴前奏曲,不过不全的。现在就等邮递了,估计要个把月。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11-8 18:40
shinelb 发表于 2010-11-8 15:56

俄罗斯大妈长得怎么都差不多,玛利亚.尤金娜和这位的身材长相有得一比。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8 18:47
俄罗斯大妈长得怎么都差不多,玛利亚.尤金娜和这位的身材长相有得一比。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11-8 18:40

年轻时估计都很漂亮,老了就变成这样了。


作者: 甲米    时间: 2010-11-8 21:54
回复 Roseknight_gao 的帖子


    请注意,老肖的“钢琴前奏曲”与“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是两部作品,各有24首。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1-8 21:56
回复


    请注意,老肖的“钢琴前奏曲”与“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是两部作品,各有24首。
甲米 发表于 2010-11-8 21:54



哇噻

俺买的...好象是...钢琴前奏曲...



作者: 阿明    时间: 2010-11-18 23:04
本帖最后由 阿明 于 2010-11-18 23:07 编辑
前段时间拜访一位网友,比较高档的器材,
听DG111的唱片,声音是完全令人接受的。
虽然没有和老版PK过。
shinelb 发表于 2010-11-6 07:41

就我的系统而言,听DG111这种15元一张的,声音效果够好了,如果你是在听音乐,而不是去比HIFI指标的话。以前曾和正价CD对比过,好象差别不大,也可能是当时器材不够高级。呵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23:09
玩黑胶是有乐趣,但在现在这种价格飞涨的情况下,我觉得听CD更合理。
三万元的音源播放CD已经非常好了。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