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从索尔蒂谈起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11:03
标题: 从索尔蒂谈起
在一般的音乐爱好者心目中,索尔蒂并不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家。不过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索尔蒂即使不是一位伟大的指挥家,起码也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

最初认识索尔蒂,是在贝多芬的传记电影《不朽真情》里面,所有贝多芬的音乐都是索尔蒂指挥的。我有DVD(其实这部电影很久以前就有VCD的了),呵呵,扯远了。其实我很理解大家为什么不喜欢索尔蒂,有些爱乐者甚至认为索尔蒂“假、大、空。”这是很严格的批评,呵呵。

不过我不是这么认为的。索尔蒂的指挥其实和美国文化有关。我们经常一提到芝加哥交响乐团,就说铜管辉煌,其实不错,芝加哥交响乐团参与的唱片一般音效都特别好。象索尔蒂的《贝多芬交响曲全集》和《马勒》全集,都是音效特别好的作品。但一般音乐爱好者音响没有那么好,所以更注重演绎,但是就体会不到索尔蒂的唱片的魅力。我的观点是,索尔蒂和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唱片是很注重音效的,演绎其实不差。索尔蒂获过很多奖的,他也带领芝加哥乐团到欧洲巡演,获得巨大声誉。

索尔蒂和芝加哥交响乐团与美国文化息息相关。因为美国人性格热情奔放,他们喜欢美式橄榄球和篮球,他们崇拜英雄和伟大之类的东西,象美国电影,经常会看到布鲁斯.威利一人如入无人之境。美国人就是喜欢Tas这类文化的。因此,谈索尔蒂,不能离开美国文化来谈。延伸开去,我们很可能发现,音乐是根植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等等。

所以谈索尔蒂,会联想到很多关于音乐、音响的问题,这也是我发这个帖子的原因。另外我顺便说一下:我特别喜欢索尔蒂的交响诗:象《人生序曲》和《塔索》。就写到这里吧,请大家指正。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18 11:27
怎么来跟这个贴呢??有点为难了!

solti的指挥应该说是很带劲很给力的那种。但是别忘了,跟在他后面的录音师是天才极威尔金森。所以说他的唱片几乎张张爆棚。至于演绎的话就各有所爱啦!伟大的录音师会给这个指挥和乐队把优点和缺点都放大!美国的TAS基本上是不大关注演绎的。但是演绎这玩意儿,每个人心目中的标准是不一样的。其实我并不反感solti,也喜欢听他指挥的录音。但是远没有达到每回必听的境界。

如果说讲音效,他的前辈,也是他同一公司的指挥大师安赛美的录音也绝对是爆棚无比的。而后面也有迪图瓦之类的爆棚作品出现。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11:37
我写这个帖子确实是有点为索尔蒂“平反”的意思,不过这也是我的主观认识。
我个人对索尔蒂当然不反感的,不然我就不会写这个帖子了。
我也想谈谈我们应该怎样欣赏音乐,尤其是欣赏唱片。
当然我还想谈谈交响乐团、指挥(其实是音乐)和传统文化的关系。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12:35
索尔弟及CSO,并不能代表美国文化。美国文化的奔放、热烈,并不能套用到古典乐团的演奏风格上。奔放和粗放还是有本质的区别,所以,美系乐团(也许有这么一种分类,实际上不科学,全美五大乐团加上洛杉矶、亚特兰大等二线城市乐团都各有风格,从细腻、精致到大刀阔斧、辉煌等不一而足,而这些特征在美国各大乐团身上显现得较为明显,往往有棱有角,不像欧洲乐团表现得很全面)并不是粗浅的代名词,而索尔弟也不是粗浅的指挥家的代表。相反,在他擅长的领域,索尔弟的成就可以说是特别杰出: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在某些世人认为他必定出错的领域:莫扎特歌剧(实际上和部分R.施特劳斯的歌剧一样),他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风格的把我随着作品、作曲家形成各自的系统,并不都是大刀阔斧,往往会细腻传神、鞭辟入里;他的舒伯特《伟大》交响曲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翘楚,这部作品可以被富特演成混沌的宇宙,却也可以被索尔弟演绎成回归古典主义的正剧。
以前,我评价过索尔弟是四方形的指挥家,也有偏颇之处。他的那种整体布局四方、工整,外观辉煌、热烈的风格,与美国文化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他的学养、成长都在欧陆、甚至于偏于奥匈,实际上是正统的德奥指挥系列中的异类。
先说这些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13:10
先不说索尔蒂如何。音乐、交响乐团和指挥的关系、乐团的性质这些可以归之于文化艺术现象,与美国文化肯定是有关的,因为这也是上层建筑,是根植在传统文化基础之上的,所以美国的交响乐团与欧洲肯定是不同的。

索尔蒂来到芝加哥交响乐团,作为一个著名指挥家,他肯定会有自己的主见的,他当然也会想办法使芝加哥交响乐团更上一层楼的。所以,索尔蒂肯定会坚持一些他原有的理念。但是为了使自己和芝加哥交响乐团融入美国人的生活(如果不这样做,乐团肯定会脱离大众。)索尔蒂肯定会考虑美国文化以及美国人的精神需要。这是“融合”的问题,而不是“迁就”。

我的观点基本上就是这样。
作者: ikushi    时间: 2010-11-18 15:56
  [attach]18239[/attach]      
(为了各位同好更加深入的探讨此帖,特意摘录几段网络的有关点评文章,供参考)
作为一位学养深厚的指挥,索尔蒂的指挥风格严整而精密,他可以将整个乐队的各个声部尽情发挥,同时又能完美体现作品的内涵和意境,非常富于结构美。他训练乐队十分认真而严厉,但人缘却很好。每到一国一地,他工作的地方都视他为自己人。在德奥两地工作期间,德国政府力邀他加入了德国籍。70年代中,他又被英国政府封为爵士,并邀他做了英国公民。而美国人也多次诚邀他入籍。
   "我的祖国只有一个,护照却有好几本。其实,我真正的国籍是音乐。"

索尔蒂对《时代周刊》如是说。
DECCA资料显示,索尔蒂是有史以来获得最多格林美奖的指挥家,自1962年以来共得32个奖项,加上其他唱片公司的7个奖项总共有39个奖项,这在现代指挥家中是无与伦比的。
除了创下格莱美获奖次数最多的记录之外,Sir Georg 还获得了很多其他的国际大奖。1989年,他获皇家爱乐乐团金奖--英国的音乐最高奖(以前的获奖人包括了 Johannes Brahms、Richard Strauss、Arturo Toscanini 和 Igor Stravinsky)。他还成为伦敦皇家音乐学院的名誉会员。1985年9月,他在德国被授予 Professor Honoris Causa 称号,还被联邦德国授予二级爵士十字章(Knight Commander’s Cross)和1987年的 Loyola-Mellon 人文学奖。那一年,在他75岁生日时,Solti 大师被授予芝加哥的最高奖--Medal of Merit,林肯公园里也树立起他的铜像。匈牙利共和国授予他 Order of the Flag,美国音乐协会则授予他"年度最佳音乐家(MUsician of the Year)"。
1988年,芝加哥的 Union League Cicic and Arts 基金会授予他 Edward Moss Martin 奖。1992年,他获丹麦的 Leonie Sonning 音乐奖。1993年,获匈牙利共和国 Middle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和德国的最高奖--Grosses Verdienstskreuz mit Stern und Schulterband。同一年,维也纳爱乐乐团为了庆祝他80岁生日及合作40年,赠予他 Hans Richter 奖章。1993年12月,他被授予肯尼迪中心荣誉奖及比利时 Commandeur de l’Ordre de Leopold 称号。1994年,他被葡萄牙总统授予 Ordem Militar De Santiago De Espada --该国最高荣誉(上一个获此荣誉的音乐家是1954年的 Stravinsky)。他还获得了法国的 L间ion d’Honneur 及1995年的 Commandeur de l’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1996年,他在巴黎被授予 Knight Grand Cross of the Order of Merit of the Republic of Italy 荣誉称号,同时还设立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Solti 奖,每年用来奖励表现突出的年轻歌手。这一奖项的首位获得者是美国女高音 Ren闲 Fleming。
Decca 唱片重新录制了 Sir Georg 的两张古典唱片--97年重新发行了传奇的 Ring,98年秋天,发行了歌剧 Strauss。
  1998年十月,Sir Georg Solti 逝世一年多后,在伦敦皇家艾伯特音乐厅举行了纪念音乐会,Mstislav Rostropovich, Angela Gheorghiu, Anne Sofie von Otter, Maxim Vengerov 和 Zubin Mehta 与伦敦爱乐乐团合作,在音乐会上为新成立的 Solti 基金会募集资金。该基金会是 Georg Solti 逝世前开始构思的,目的是为了促进音乐教育,并帮助全世界年轻的音乐天才们。

1972年,为了表彰 Georg Solti 对音乐作出的重大贡献,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他骑士称号。从79年到84年,他在伦敦爱乐乐团担任首席指挥和音乐主管,并被英国的牛津大学、伦敦大学、达拉谟大学、利兹大学、萨里大学,美国的耶鲁、哈佛、芝加哥 De Paul 大学等世界上众多著名学府聘为名誉教授。
读到这里,内心不免有些感慨。
索尔蒂呀,索尔蒂!一生最爱女人、音乐和美酒的指挥大师!
我本是一名彻头彻尾的音响迷,爱屋及乌又成了一名狂热的音乐爱好者。但是,作为一名爱好者的我,喜爱“杂食”,只有理想,没有偶像。索尔蒂大师也就是我所钦佩的大师之一,收有他不少作品,其中包括《马勒交响曲全集》等。
不久前,我还专门邮购了卜大炜先生翻译的《索尔蒂回忆录》,读完后,对这位大师的生平事迹以及思想轨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16:27
谢谢I兄的补充,我其实不知道索尔蒂获过这么多奖,我只知道他是格莱美奖的常客。不过格莱美奖在古典音乐界分量并不是很重的。我谈索尔蒂,源于我90年代听过索尔蒂的芝加哥版马勒。我印象比较深的是他的马勒第二交响曲,第三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他的第二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都给人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非常大气。而听他的马勒第三交响曲,尤其第一乐章,这个乐章很长,从里面能听到非常多的细节,乐队层次感也极好。我对索尔蒂印象是比较好的,当然,他也肯定有缺点的,欢迎大家谈谈。我是看到索尔蒂经常“挨骂”,对很多人对索尔蒂的偏见实在不能苟同,所以才写了这个帖子。当然我也希望听到相反意见。大家共同探讨。谢谢大家。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1-18 17:19
二十世纪被称为伟大的指挥只有两位
现代指挥艺术的伟大开拓者----托斯卡尼尼
主观即兴风格的伟大体现者----富特文格勒
而索尔蒂被称为:融技艺、胆识为一身的天才指挥家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17:24
牛仔兄这样说,我当然高兴,因为我是拥护索尔蒂的,
但我希望大家更加客观地来谈索尔蒂。
他有优点,当然缺点也要一起谈。
作者: 票友    时间: 2010-11-18 21:08
现在的爱乐者中有多少人会去听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这类大家的演绎?

作者: jjyfoot    时间: 2010-11-18 21:14
呵呵,索爷当初的全本《指环》,是一座很NB的丰碑。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21:15
福特迷还是有一些的,他们主要注意福特文格勒的录音,专门收集福特文格勒的唱片。在日本有专门的福特文格勒协会。
托斯卡尼尼的听众应该少于福特文格勒。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1-18 21:20
真没人听了?别忘了索尔蒂可是托斯卡尼尼在萨尔茨堡音乐节的助手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21:35
肯定有人听,历史录音爱好者不少的,呵呵。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1:38
确实,自索尔弟之后,葛莱美奖在古典音乐受众群中的受关注程度似乎边缘化了。
索尔弟爵士是迪卡的忠实艺人,终生未与其他唱片公司签过其他合约,所以,迪卡公司对索尔弟也是投桃报李,对索尔弟录制的唱片,总是倾其全力、运用最成熟、最顶尖的录音技术、录音团队和最优秀的录音场地,所以,最后制造出的唱片总是集演、录最高水准的优秀录音,成为各大录音奖项的常客也就不足为奇了。
迪卡不断为索尔弟制作新的录音,同时也把索尔弟既往最成功的录音,不断以新技术重新发行。97、98年的瓦格纳歌剧、理查·施特劳斯歌剧全集就是那个时代重发录音中各方面最优秀的,所以,也具有最高的收藏、聆赏价值。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0-11-18 21:41
说索尔蒂“假大空”我倒是第一次听见,身边的朋友对这位大师都是很尊敬。
我个人喜欢索尔蒂在欧洲时的录音,特别是他的歌剧录音
这张玫瑰骑士是我最喜欢的版本,1969年索尔蒂指挥维也纳爱乐。
[attach]18292[/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1:41
现在的爱乐者中有多少人会去听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这类大家的演绎?
票友 发表于 2010-11-18 21:08

最近刚刚收集到托斯卡尼尼协会的私人收藏录音。托迷肯定要比富特迷数量少一些,但也有一定的人群,相对边缘化一些。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8 21:42
与卡拉扬一样,不听歌剧只能了解其一半。索尔蒂也是,不听他指挥的歌剧,对他的了解是不全面的。帖子浏览下来赞同m兄的观点和立场。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1:44
回复 metamorphosen 的帖子
metamorposen兄:敢问这张不是索尔弟的《玫瑰骑士》吧,而应该是老克莱伯的吧?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0-11-18 21:54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en 于 2010-11-18 22:09 编辑

回复 metamophore 的帖子


  当然是索尔蒂的。
[attach]18293[/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2:03
回复


  当然是索尔蒂的。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0-11-18 21:54

因为以前看见过老克莱伯的《玫瑰骑士》德国版Decca封面就是这个,所以有此一问。看来是我搞混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8 22:08
说索尔蒂“假大空”我倒是第一次听见,身边的朋友对这位大师都是很尊敬。
我个人喜欢索尔蒂在欧洲时的录音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0-11-18 21:41

1949年,索尔蒂于加米施别墅亲聆过施特劳斯大师面授机宜的教诲,并约定再见面的时日,却没想到这一面成为永诀。之后,在施特劳斯葬礼上,正是索尔蒂饱含热泪指挥了《玫瑰骑士》中的三重唱,以告慰大师在天之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22:11
其实我和M兄并没有很严重的意见分歧。只是谈的东西不完全一样(其实有分歧也正常,大家可以讨论得更深入)。M兄分析的索尔蒂与迪卡的关系我是认同的。索尔蒂在迪卡不是只有一套马勒的,我们通常是谈他的芝加哥版马勒。其实索尔蒂在更早期也在迪卡录过马勒。也就是说,索尔蒂的马勒并不是只有一套。由此可见迪卡对他的重视。M兄说得完全正确。

另外,我想谈谈不同地域的交响乐团的风格一般是不同的。这可以用一句俗话来说明问题,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的意思包括很多内容。主要是说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不同、价值和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从而导致交响乐团风格的不同。交响乐团的风格与地域文化有关。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1-18 22:21
与卡拉扬一样,不听歌剧只能了解其一半。索尔蒂也是,不听他指挥的歌剧,对他的了解是不全面的。帖子浏览下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1-18 21:42

索尔蒂50年代末的《指环》录音是带有经典性的,被其他指挥家尊为楷模的版本。不愧为瓦迷



作者: mm33    时间: 2010-11-18 22:32
在常任指挥主导乐队的时代,从某站意义上说,无论是声部还是乐手都是些"标准件",在不同的指挥大家手里变换出不同的精彩。有很多指挥家的彩排录音充分展现了乐队是如何被调整到指[code][/code]挥家心目中音乐的过程。

当然,也不乏迎合当地文化习惯的演出,但真正成就的是个性化风采的音乐家。再者了,美国文化本来就是东北乱炖,恰恰是各地文化,尤其是欧洲文化,的渗透,才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沙漠中的一小块绿色"。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8 22:33
美国乐团应该从来就没有形成过所谓的一种“美国风格”,美国风格其实就是欧洲各种风格的直接移植,从马勒、托斯卡尼尼、瓦尔特、斯托科夫斯基至莱纳以至于索尔蒂。。。。。这里面没一位是在新世界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我以为多样化的风格就是“美国风格”。其实芝加哥的铜管,在莱纳时代就已经很突出了,索尔蒂只不过以其个人理念将其推到了“极致”而已。

如果说几十年来真有什么美国风格的话,那肯定是莱文棒下的大都会剧院风格。而且,我认为那就是现今最优秀的美国乐团。

某种意义上,世人所见的光鲜张扬的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文化”都不是地道的美国文化,真正的美国音乐文化是爵士乐以及纳什维尔为代表的乡村音乐。总体上的美国文化是清教徒式的保守主义文化,正如纽约不能代表美国一样,洛杉矶的好莱坞也非美国。美国恰恰因为“没文化”才如此强大!
作者: mm33    时间: 2010-11-18 22:39
对于象索尔第这样的指挥大师而言,批评也好、赞扬也好,似乎并非能被轻易地"平反"或"遗弃"。时间和市场会给出结论。

能从不同的的音乐家的录音中感受了、感动了,我辈确有福气啊!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8 22:41
对于象索尔第这样的指挥大师而言,批评也好、赞扬也好,似乎并非能被轻易地"平反"或"遗弃"。时间和市场 ...
mm33 发表于 2010-11-18 22:39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2:42
前面就谈到,全美各大交响乐团有各自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的特点,这种棱角分明的特点在欧洲乐团身上往往看不到,这也许就是欧洲大陆乐团和美国乐团最大的区别。所以,克利夫兰就显得有些另类,成为最接近欧洲乐团的一支美国乐团。
同意狗儿兄和mm33兄,美国的文化以保守主义色彩浓重为主,很多新音乐在欧洲已经被各大乐团轮番演出并为听众接受,但美国本土要晚几十年方吃得开或始终无法生存。欧洲指挥家要想在美国乐团的演出季加上新音乐曲目,往往被董事会加上观众拒绝。
而在欧洲,自十九世纪末就有一种主动接受新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 八缸    时间: 2010-11-18 22:43
索尔蒂50年代末的《指环》录音是带有经典性的,被其他指挥家尊为楷模的版本。不愧为瓦迷
牛仔 发表于 2010-11-18 22:21


江湖传言是不是索尔蒂录的《指环》拖了那么长时间把唱片公司都整的倒掉啦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2:43
前面就谈到,全美各大交响乐团有各自在某方面特别突出的特点,这种棱角分明的特点在欧洲乐团身上往往看不到,这也许就是欧洲大陆乐团和美国乐团最大的区别。所以,克利夫兰就显得有些另类,成为最接近欧洲乐团的一支美国乐团。
同意狗儿兄和mm33兄,美国的文化以保守主义色彩浓重为主,很多新音乐在欧洲已经被各大乐团轮番演出并为听众接受,但美国本土要晚几十年方吃得开或始终无法生存。欧洲指挥家要想在美国乐团的演出季加上新音乐曲目,往往被董事会加上观众拒绝。
而在欧洲,自十九世纪末就有一种主动接受新音乐的主观能动性。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8 22:47
江湖传言是不是索尔蒂录的《指环》拖了那么长时间把唱片公司都整的倒掉啦
八缸 发表于 2010-11-18 22:43

不死也脱了层皮。



作者: mm33    时间: 2010-11-18 22:47
念经兄所言"美国恰恰因为'没文化'而强大"太精辟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1-18 22:54
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有一人吧?
作者: mm33    时间: 2010-11-18 22:58
牛仔兄说的是哪位印第安人?呵呵呵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1-18 23:01
应该是伯恩斯坦,一位从没到过欧洲乐团担任过常任指挥的大师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3:02
不死也脱了层皮。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1-18 22:47

所以说还是老卡会经营啊。他的《指环》是先一部一部地上舞台演,然后原班人马进录音棚录唱片,现成的,预算肯定小多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1-18 23:06
所以说还是老卡会经营啊。他的《指环》是先一部一部地上舞台演,然后原班人马进录音棚录唱片,现成的,预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0-11-18 23:02

但老卡没有索尔蒂幸运,索乐蒂可是光荣退休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8 23:1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1-18 23:40 编辑

不管是对是错,我本人很喜欢这样的讨论和探讨。
我认为大家说出自己的观点就行了。


作者: 八缸    时间: 2010-11-18 23:23
指环来了
[attach]18311[/attach]

[attach]18310[/attach]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18 23:38
指环来了
八缸 发表于 2010-11-18 23:23




我朋友也有这么一包,当时看得我口水直流,只是很难再找到了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1-18 23:53
很好找到,在广州地区很流行。实际上,单套的更有收藏价值,我搞了个《齐格弗里德》的萨瑟兰亲笔签名的。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9 02:52
应该是伯恩斯坦,一位从没到过欧洲乐团担任过常任指挥的大师
牛仔 发表于 2010-11-18 23:01

伯大爷似乎染指过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9 02:53
但老卡没有索尔蒂幸运,索乐蒂可是光荣退休的
牛仔 发表于 2010-11-18 23:06

老卡就不会退休。



作者: 夏至    时间: 2010-11-19 05:21
这贴的讨论很热烈,说来惭愧,我基本上没听过索尔蒂的指挥作品,可是通过此帖也可以说从侧面对他老人家有了点了解,说出来不怕大家笑话,索氏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上个世纪末期在外文书店看到他的全套指环LP唱片,当时我就惊呆在它面前了,一个念头就冒出来了--我要拥有它,可是我知道我一辈子都不可能拥有它。
呵呵,写下这一段文字以纪念那令我动心的一刻。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1-19 09:01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0-11-19 09:16 编辑
伯大爷似乎染指过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1-19 02:52

查了一下,应该都是客席指挥

这包括维也那爱乐、伦敦爱乐、以色列爱乐、伦敦交响、巴黎管弦、斯卡拉歌剧院、大都会歌剧院和维也那国立歌剧院等等。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1-19 10:28
老卡就不会退休。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1-19 02:53



一般野心家和独裁者都不想退休。当然这种人一般也精力旺盛!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19 15:00
一般野心家和独裁者都不想退休。当然这种人一般也精力旺盛!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19 10:28

音乐界的野心家和独裁者一般都很牛逼,我一般来说也很喜欢。



作者: 花鸟虫鱼    时间: 2010-11-19 17:31
     很喜欢索尔蒂,不光指挥好,威尔金森的录音更了不得。索尔蒂在英美的名气其实比老卡大。80年代末开始听老卡。崇拜老卡。家里数他的唱片最多,听多了就那么回事。10年前开始排斥他,现在基本不听,不是太喜欢。
      美国其实是欧洲的延续,根植于欧洲文化,而高于欧洲文化。世界上2500个左右交响乐团,一半在美国,世界10大乐团、就有5个在美国,同时,又汇聚了世界一流人才,没有那个国家可与其争锋。象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就需要,索尔蒂指挥芝加哥交响璀璨火辣的铜管,BPO/WPO的铜管还是欠缺了点火辣,还有不能想当然认为美国乐团粗,没欧洲乐团细腻,这观点不能苟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9 17:37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1-19 18:19 编辑

基本上同意兄台的发言,
不过我并不知道美国有多少乐团。
有时间大家再共同探讨。

作者: 花鸟虫鱼    时间: 2010-11-19 17:46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那里,S版的水平,有目共睹,应该向你学习。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19 18:20
兄台不用客气,谈谈音乐其实是很快乐的事情。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0-11-19 20:59
回复 花鸟虫鱼 的帖子

花兄,美国对古典音乐的影响肯定相当的大。
刚才查了一下,全世界职业乐团总数为1400左右。其中欧洲占769席,北美497席(美国437),南美57席,亚洲65席,澳大利亚新西兰20席。
柏林和维也纳的铜管您觉得差火候我觉得更多是口味问题。   
作者: mrwz    时间: 2010-11-19 22:18
一般野心家和独裁者都不想退休。当然这种人一般也精力旺盛!
robinwood 发表于 2010-11-19 10:28

说得精辟!


作者: LJBI4    时间: 2010-11-21 19:10
索尔帝曾经称赞卡拉扬是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21 19:20
索尔帝曾经称赞卡拉扬是20世纪最伟大的指挥。。。
LJBI4 发表于 2010-11-21 19:10
我认为这个说法是很客观的。



作者: n78    时间: 2010-11-21 21:51
指环这套是不是只能买到环保装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21 21:56
到各地的中图看看,原版或许还有。但价钱就难说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1-21 22:20
具体出过多少版我不知道的,
如果是我,我会买最便宜那版。
我主要是看列文那套DVD。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1-21 22:36
指环这套是不是只能买到环保装了?
n78 发表于 2010-11-21 21:51

二手时有见老包装。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