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说说我听过的一些“艺术男高音”和他们的唱片 [打印本页]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3 22:20
标题: 说说我听过的一些“艺术男高音”和他们的唱片
本帖最后由 jeff_3000 于 2010-12-3 22:33 编辑

先说说什么是“艺术男高音”。
在我以前学声乐的时候,声乐老师告诉我,男高音分为“戏剧男高音”和“抒情男高音”。而“抒情男高音”又被称为“艺术男高音”。从角色上看,《波西米亚人》中的鲁道夫,《托斯卡》中的卡伐拉多西都属于“抒情男高音”;而像《阿依达》中的拉达梅斯,《图兰朵》中的卡拉夫,《奥赛罗》中的奥赛罗都属于“戏剧男高音”。在歌剧演员中,虽然帕瓦罗蒂唱的《图兰朵》中的“今夜无人睡”享誉全球,但他却是个典型的“抒情男高音”,他演出的角色中评价最高的也是《波西米亚人》中的鲁道夫。
但今天我想谈,却和老师当年教我的“艺术男高音”的概念不大一样。在声乐作品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另一类男高音的声音。他们的声音比较“细”、“直”,没有那些意大利歌剧中的“抒情那高音”那样通透、漂亮的高音。他们也并不以演出意大利歌剧中“英俊小生”见长,而在他们的曲目单中更多的是德奥的艺术歌曲和宗教作品。接下来我就来和大家说说一些我听过的此类“艺术男高音”和他们的唱片。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3 22:32
本帖最后由 jeff_3000 于 2010-12-4 11:21 编辑

Peter Pears


他可能是我听过的“艺术男高音”中最“老牌”的一个。


这张《冬之旅》被评价非常高。按照布里顿的说法,他们花了很多精力在《冬之旅》上。在我听来,这张《冬之旅》无论在演唱方面还是在钢琴伴奏方面,都处理的非常细腻。不过我不太喜欢Peter Pears 的声音,觉得他的声音比较干涩、鼻音偏多,高音比较紧。不过他略带干涩的声音,可能与作品的意境比较切合。


这张是Pears参与演出的一张宗教声乐作品,布里顿指挥的。在这张录音中,Pears的声音表现的略微松弛些。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4 11:21
Peter Schreier


又是一个Peter。我觉得Schreier的声音比较精致,控制力非常好。

下面的这套他和Schiff合作的三套曲就很好的体现了他的这些特点。



Schreier和S.Richter合作的《冬之旅》也备受推崇,在这张现场录音中,Schreier演绎的更加“外向”一些,而且表现出了不错的爆发力。我买的是这张留声机获奖版的。



此外,Schreier还录了贝多芬歌曲,是为数不多的算得上“全集”的录音。



他在宗教音乐中也留下很多录音,也受到广泛的好评。

作者: bluesky    时间: 2010-12-4 11:59
EMI的红人Ian Bostridge也属于此类男高音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4 12:02
EMI的红人Ian Bostridge也属于此类男高音
bluesky 发表于 2010-12-4 11:59

是的,他也是会重点写的对象~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4 16:35
EMI的红人Ian Bostridge也属于此类男高音
bluesky 发表于 2010-12-4 11:59

LP
[attach]18675[/attach]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4 16:39
Christoph Pregardien


我初次听到Pregardien的唱片是下面这张RCA出的舒曼艺术歌曲。我听这张唱片的时候对演唱者和所演唱的作品都不熟悉。但在第一次听的时候我就被其深深的吸引了。Pregardien那顺滑的嗓音和极其细腻的处理,可以说将这张舒曼艺术歌曲演绎到极致了。
[attach]18673[/attach]

Pregardien与Staier在DHM录的三张以古钢琴伴奏的艺术歌曲也非常精彩,我个人觉得其中的《美丽的磨坊女》是不输著名的Bostridge在Hyperion录的那版的佳品。
[attach]18674[/attach]

Pregardien与Staier合作过一张《冬之旅》也相当的不错。



这是Pregardien在CPO录的一张歌德歌曲



在宗教音乐方面,Pregardien也有很多录音。
这张Herreweghe指挥的大名鼎鼎的B小调弥撒中的男高音就是由Pregardien来担当的。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4 16:41
LP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4 16:35


这张不是Ian Bostridge,而是另一个老牌男高音Ian Partridge的录音,他们两个的名字很像,容易搞混~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4 17:22
这张不是Ian Bostridge,而是另一个老牌男高音Ian Partridge的录音,他们两个的名字很像,容易搞混~
...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4 16:41

这个是
[attach]18676[/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4 17:24
[img][/img]
[attach]18677[/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4 17:26
[attach]1867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4 17:30
[attach]18679[/attach]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4 17:46
这个是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4 17:22


是的~其实我最开始想写这个帖子,就想从Bostridge写起的,后来想想他的前辈们也得照顾到,所以才写了前三位~下一帖就要写他了~~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4 20:32
我在课上放Bostridge和内田光子在日本音乐会的录像,有的声乐专业的学生不是特别喜欢,我是看了这场音乐会后才开始买她的唱片,并没有特意买见到了就买了,我是比较喜欢他的这个双博士。学生可能接触艺术歌曲比较少,平时都愿意唱咏叹调,我个人觉得艺术歌曲是比较难的。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4 20:51
我个人觉得艺术歌曲是比较难的。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4 20:32

Friz Wunderlich认为,只有对自己声音能完全自如的驾驭的时候才能演唱艺术歌曲。当初他已经在歌剧舞台上叱咤风云之后,在第一次学习演唱舒曼的《诗人之恋》的时候,光第一句就学了20分钟。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2-4 21:10
弦乐器上,室内乐境界比独奏更高,是一个道理
作者: DelMonaco    时间: 2010-12-4 21:47
也看把,艺术歌曲更注重分句和诗意的把握,但是音量,音域,以及身体灵动性要求都明显低于歌剧。Bostridge怎么看怎么像吸大麻的。。。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4 21:49
Friz Wunderlich认为,只有对自己声音能完全自如的驾驭的时候才能演唱艺术歌曲。当初他已经在歌剧舞台上叱 ...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4 20:51

LZ知道霍老和迪斯考1976年5月18号卡内基音乐厅成立85周年的纪念演出诗人之恋的故事吗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2-4 22:01
Bostridge怎么看怎么像吸大麻的。。。
DelMonaco 发表于 2010-12-4 21:47


的确很像



作者: bluesky    时间: 2010-12-4 22:04
我也吓一条,咋Bostridge的唱片还出过LP。。。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4 22:05
LZ知道霍老和迪斯考1976年5月18号卡内基音乐厅成立85周年的纪念演出诗人之恋的故事吗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4 21:49

有这个录音的CD,但不知背后有什么故事诶~~

讲给大家听听吧~~

作者: 旱天雷    时间: 2010-12-5 12:38
听过“Peter Schreier”在贝九中的演唱,很喜欢。为什么?不知道。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5 16:02
回复 jeff_3000 的帖子
有一次和盛原老师听这张CD的时候,盛老师说当时霍老和迪斯考从不同的地方飞到音乐厅,由于时间关系两个人没有彩排就上台演出了......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2-5 19:00
回复
有一次和盛原老师听这张CD的时候,盛老师说当时霍老和迪斯考从不同的地方飞到音乐厅,由于时间关系两 ...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5 16:02


呵呵,吓了俺一跳,还以为有“断臂”情节。。。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5 20:02
本帖最后由 jeff_3000 于 2010-12-5 20:17 编辑

Ian Bostridge
[attach]18715[/attach]  

我第一次听到Bostridge的演唱,是这张他在Hyperion录的《美丽的磨坊女》中的两首,记得那是一张《
爱乐》杂志的附赠碟。记得里面好像是第八首《早安》和第十首《泪雨》。Bostridge那极其感性的声音
一下子抓住了我,虽然只有两首,但我从中听到了我之前从未听到过的一种敏感的诗人气质。后来才知道
,这位Bostridge原来是位牛津大学的历史与哲学博士,他的偶像是Dietrich Fischer-Dieskau。在录这
张《美丽的磨坊女》的时候,他还名不见经传,但提供给他一个和偶像亲密接触的机会(这张录音中的朗
诵部分是由已退休的Fischer-Dieskau完成的)。这张《美丽的磨坊女》让Bostridge声名鹊起,它也是我
听过的最好的《美丽的磨坊女》之一。


之后,Bostridge改投EMI旗下,他最初的三张在EMI的艺术歌曲录音,只能用“美不胜收”来形容。尤其
是其中的舒伯特歌曲第一卷(下图左下角那张),可以说把所录制的每一首舒伯特艺术歌曲里每一个音符的“美”都展示了出
来。
[attach]18710[/attach]


Bostridge还在EMI录制了舒伯特的三套曲。
可能是由于对他之前Hyperion的那张《美丽的磨坊女》磨坊女留下了印象太好,听了他与内田光子合作的EMI的这张后,觉得有些失望。Bostridge显然太想突破自己之前对这个作品的演绎方式,刻意的寻求不一样的表现。但这些在我看来有些“刻意”的变化,并不成功,倒是觉得对内田阿姨不大公平,毕竟这好像是内田阿姨第一次的艺术歌曲伴奏录音。
而他和挪威钢琴家Andsnes合作的《冬之旅》倒是表现尚可。在这个版本中,Bostridge的处理似乎为作品增添了一份“虚
幻”感。
他近年和指挥家Pappano合作的《天鹅之歌》倒是一张上品。经过多年了历练,看来Bostridge艺术歌曲的演唱,已真正走向成熟了。
[attach]18712[/attach]


Bostridge和挪威钢琴家Andsnes还合作录制了一系列“奏鸣曲+歌曲”的唱片。在这些唱片中,Bostridge
除了演唱了一些之前他没有录过的舒伯特艺术歌曲外,还录制了舒伯特的配乐朗诵。这一点好像也是步他
的偶像——Fischer-Dieskau的后尘。(Fischer-Dieskau在他录制的除三套曲外的十八张的舒伯特艺术歌
曲准全集的最后一首,安排了一首舒伯特写的配乐诗朗诵。)
[attach]18713[/attach]


下面是还有两张我还没来得及听的Bostridge演唱的Britten和Wolf歌曲。
[attach]18711[/attach]


此外,他在宗教音乐和早期歌剧中也有颇多录音。我这里有他的一张巴赫的康塔塔和Herreweghe指挥的《马太受难曲》。他在其中的表现,都是非常值得称道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5 20:09
25楼第一张图挂了。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5 20:17
25楼第一张图挂了。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5 20:09

我重新搞了一下,现在看得见了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5 20:19
我重新搞了一下,现在看得见了吗?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5 20:17
OK了。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5 20:57
不过忘了说一句了,我一直觉得Bostridge的德语不大标准,有点英国口音~
作者: mm33    时间: 2010-12-5 21:30
非常喜欢翁德里希演唱的舒伯特艺术歌曲。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5 21:39
非常喜欢翁德里希演唱的舒伯特艺术歌曲。
mm33 发表于 2010-12-5 21:30

本来我也想把Wunderlich写进去的。但后来考虑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歌剧方面的演出,是在他的后期才开始演唱艺术歌曲的(其实正是鼎盛时期,这太不幸了。。。),而且他的声音更接近意大利式的抒情男高音,所以就没把他列进来~

作者: mm33    时间: 2010-12-5 21:55
手里的翁德里希的歌剧方面唱片不多,最喜欢的是他的魔笛、被出卖的新嫁娘。他参与的宗教类弥撒、受难曲以及康塔塔倒不少。他在DGG录制的那张舒曼的诗人之恋,真是声情并茂,非常出色。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5 22:45
有的时候一天很累.......回到家里听听艺术歌曲的LP享受享受。
贴两块砖头
[attach]18731[/attach][attach]18732[/attach]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5 23:26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0-12-5 23:27 编辑
回复
有一次和盛原老师听这张CD的时候,盛老师说当时霍老和迪斯考从不同的地方飞到音乐厅,由于时间关系两 ...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5 16:02

霍老和迪斯考1976年5月18号卡内基音乐厅成立85周年的纪念演出诗人之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6 07:48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2-6 07:51 编辑

Wunderlich的《美丽的磨坊女》,我最喜欢的唱片之一:

[attach]18737[/attach]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6 12:01
Wunderlich的磨坊女 我个人认为处理的不够细腻,声音方面的表现多了些~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6 19:36
Mark Padmore


或许是因为有较多宗教声乐作品录音的关系,Harmonia Mundi公司旗下这类“艺术男高音”似乎特别的多。这位Padmore的声音我觉得非常像Bostridge,在一些宗教声乐作品录音中,他的声音和Bostridge的声音几乎难以分辨。我觉得在这些宗教作品中,Padmore的表现相当的出色。






但相比之下,他在艺术歌曲录音中的表现,并不能是我感动满足。这一点我在我的“我听Paul Lewis”的帖子中已经提到过了。我觉得Padmore在控制声音方面还是逊于Bostridge,对于一些抒情性的作品的演绎还是游刃有余的,但在演绎一些需要一定力度的作品时,就觉得力不从心了。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6 21:52
本帖最后由 jeff_3000 于 2010-12-6 21:53 编辑

Werner Gura
[attach]18790[/attach]

又是一位Harmonia Mundi旗下的“艺术男高音”。我觉得Gura声音的修养非常好,在演绎艺术歌曲时的表现力要强于Padmore。












Gura也参加了很多的宗教歌曲的录音,在与Bostridge共同参与的Herreweghe指挥的《马太受难曲》中,他的表现比起Bostridge来也毫不逊色。







作者: DelMonaco    时间: 2010-12-6 21:59
Bostridge像是吸大麻的,这位padmore象得了白血病的。大冯看起来比较康健,结果天不予寿,有时候大冯过于做声音,听上去唱的不轻松,似乎在破的边缘,但又不破,比如那首才到升g2,却难得要命的咏叹调Horch die Lerche im Hain(盖达唱的版本听了真费劲)。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2-6 22:25
不知两位对Matthias Goerne如何看?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7 11:24
不知两位对Matthias Goerne如何看?
scfan 发表于 2010-12-6 22:25

Goerne在HMF的录音我还没听过,对他印象比较深的是之前与Brendel合作的《冬之旅》和《天鹅之歌》+《致远方的爱人》,还有和阿什卡纳其合作的《诗人之恋》。对他再早期在Decca和Hyperion的录音就印象不深了。

我觉得他的声音虽然比较厚实,但力量是非常大的那种。很希望能听听他在HMF的录音,不知道他是不是想继Fischer-Dieskau之后,又一个以一己之力录舒伯特歌曲全集的人~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8 16:51
Friz Wunderlich认为,只有对自己声音能完全自如的驾驭的时候才能演唱艺术歌曲。当初他已经在歌剧舞台上叱 ...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4 20:51

同喜温德里希:

[attach]18876[/attach]

作者: halyp    时间: 2010-12-8 17:28
黄金小号说的是莫纳科?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8 20:06
黄金小号说的是莫纳科?
halyp 发表于 2010-12-8 17:28

好像有这一说~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8 22:56
冯德里希所有艺术歌曲录音中最优秀的一张,以及最新入的一套冯德里希。


作者: alma    时间: 2010-12-9 01:24
Werner Gura


又是一位Harmonia Mundi旗下的“艺术男高音”。我觉得Gura声音的修养非常好,在演绎艺术 ...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6 21:52

我与一位乐迷聊天后发现,这个马太受难的封面来自于一张画。
继续潜伏。。。。。。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9 08:08
我与一位乐迷聊天后发现,这个马太受难的封面来自于一张画。
继续潜伏。。。。。。
alma 发表于 2010-12-9 01:24

表现基督受难的绘画和雕塑都很多。下面这幅就是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这也是米开朗基罗的成名作:

[attach]18898[/attach]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9 08:23
我与一位乐迷聊天后发现,这个马太受难的封面来自于一张画。
继续潜伏。。。。。。
alma 发表于 2010-12-9 01:24

好眼力啊~~!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9 21:21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0-12-9 21:25 编辑
我与一位乐迷聊天后发现,这个马太受难的封面来自于一张画。
继续潜伏。。。。。。
alma 发表于 2010-12-9 01:24

这幅画收藏于马德里普拉多美术馆,是镇馆之宝,是弗兰芒文艺复兴大师Roger van der Weyden的尺幅最大的架上作品。整幅作品在一种若即若离的哀拗中有种安详的气氛,作品非常耐看,隐藏着大量的细节和隐秘其中。

这幅画还有其他三种变体画或草图,都没有这幅来得生动和手法精细。这位画家的作品本来存世就很少,据考证,真正属于他亲笔的就更少,每一家美术馆都以能拥有一张维伊登的亲笔为荣,所以,普拉多的这幅藏品地位显赫。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2-11 16:21
来张尼古莱盖达顶下老兄
[attach]19030[/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13 09:36
昨天听了Alfredo Kraus大概也是这个类型的。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2-13 15:25
Goerne的Schubert系列123到手,待慢慢听来。。。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2-13 16:37
艺术歌曲我偏好女声多一些,男声只喜欢波斯特里奇、汉斯.霍特尔等少数几位。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13 21:56
昨天听了Alfredo Kraus大概也是这个类型的。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13 09:36

Kraus是不是以唱意大利作品为主的?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13 21:57
艺术歌曲我偏好女声多一些,男声只喜欢波斯特里奇、汉斯.霍特尔等少数几位。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2-13 16:37

好像艺术歌曲领域还真是男性演唱家展露头角的比较多诶~

大概因为作曲家和诗人都是男性居多的关系吧。。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13 23:57
回复 jeff_3000 的帖子
好像是。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14 00:00
明天有时间贴点声乐的片子,LZ多给点评点评,毕竟你是学这个专业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4 06:12
女艺术歌曲演唱者喜欢阿美玲。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14 08:54
明天有时间贴点声乐的片子,LZ多给点评点评,毕竟你是学这个专业的。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14 00:00


不是学这个专业的啦。。。只是学过几天声乐而已。。。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9 09:18
Friz Wunderlich认为,只有对自己声音能完全自如的驾驭的时候才能演唱艺术歌曲。当初他已经在歌剧舞台上叱 ...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4 20:51

[attach]19613[/attach]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19 11:28
这张确实极其精彩,处理《诗人之恋》外,贝多芬歌曲和舒伯特歌曲也非常精彩~~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19 11:47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0-12-19 12:36 编辑

[attach]19665[/attach][attach]19666[/attach][attach]19667[/attach][attach]19668[/attach][attach]19669[/attach][attach]19670[/attach][attach]19671[/attach][attach]19672[/attach][attach]19673[/attach][attach]19676[/attach][attach]19677[/attach][attach]19678[/attach][attach]19679[/attach][attach]19680[/attach][attach]19681[/attach][attach]19682[/attach][attach]19683[/attach][attach]19684[/attach][attach]19685[/attach][attach]19690[/attach][attach]19691[/attach][attach]19692[/attach][attach]19693[/attach][attach]19694[/attach][attach]19695[/attach][attach]19696[/attach]我手里的艺术歌曲
[attach]19650[/attach][attach]19651[/attach][attach]19652[/attach][attach]19653[/attach][attach]19654[/attach][attach]19655[/attach][attach]19656[/attach][attach]19657[/attach][attach]19658[/attach][attach]19659[/attach][attach]19660[/attach][attach]19661[/attach][attach]19662[/attach][attach]19663[/attach][attach]19664[/attach][attach]19665[/attach][attach]19666[/attach][attach]19667[/attach][attach]19668[/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19 12:45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0-12-19 12:52 编辑

听声乐还是听LP好一些
[attach]19698[/attach][attach]19699[/attach][attach]19700[/attach][attach]19701[/attach][attach]19702[/attach][attach]19703[/attach][attach]19704[/attach][attach]19705[/attach][attach]19706[/attach][attach]19707[/attach][attach]19708[/attach][attach]19709[/attach][attach]19710[/attach][attach]19711[/attach][attach]19712[/attach][attach]19713[/attach][attach]19714[/attach][attach]19715[/attach][attach]19716[/attach][attach]19717[/attach][attach]19718[/attach][attach]19719[/attach][attach]19720[/attach][attach]19721[/attach][attach]19722[/attach][attach]19723[/attach][attach]19724[/attach][attach]19725[/attach][attach]19726[/attach][attach]19727[/attach][attach]19728[/attach][attach]19729[/attach][attach]19730[/attach]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19 13:07
Hermann Prey的录音很珍贵~
作者: scfan    时间: 2010-12-20 10:02
Hermann Prey的录音很珍贵~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19 13:07


曾经有个机会低价拿下老版PH金线厚盒子,可惜错过了。不过最近遗憾得到了弥补,环球旗下的C Major发行了Prey的舒伯特三大声乐套曲DVD。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0-12-20 19:33
曾经有个机会低价拿下老版PH金线厚盒子,可惜错过了。不过最近遗憾得到了弥补,环球旗下的C Major发行了 ...
scfan 发表于 2010-12-20 10:02


恩,我也买了,其实还有一张Prey演出的《诗人之恋》的影像,也非常棒,但是一个类似盗版的小公司出的~


作者: 声儿迷咪    时间: 2011-3-10 13: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声儿迷咪    时间: 2011-3-10 14: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allegro    时间: 2011-4-26 20:21
Peter Schreier


又是一个Peter。我觉得Schreier的声音比较精致,控制力非常好。

下面的这套他和Sch ...
jeff_3000 发表于 2010-12-4 11:21



这位前辈,我第一眼看的,是他和另四名歌者演唱莫扎特的安魂曲,也看过他的歌剧。

艺术男高音的概念我第一次听说。呵呵。我过去听到的说法,是唱歌剧和唱艺术歌曲,演唱技术上是有区别的。不知楼主是不是有体会啊。



作者: MZL    时间: 2011-4-27 08:07
五首吕克特的歌、悼亡儿歌、旅行者之歌。。。都是为这类歌唱家准备的。喜欢皮尔斯的冬之旅,一听到他近乎沙哑的鼻音立即联想到初冬天空的阴霾,远方铅灰色的云块似乎压在我的心上,近处的玻璃窗户依稀看到零星洒落的雨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1-4-27 20:05
这位前辈,我第一眼看的,是他和另四名歌者演唱莫扎特的安魂曲,也看过他的歌剧。

艺术男高音的概 ...
allegro 发表于 2011-4-26 20:21



说不定是Schreier指挥的莫扎特安魂曲哦~~

我觉得与其说“唱歌剧和唱艺术歌曲,演唱技术上是有区别的”,还不如说声乐学派上有区别。
我更倾向于意大利声乐学派更适合唱意大利歌剧,德奥声乐学派更适合唱德奥艺术歌曲~~

作者: DelMonaco    时间: 2011-4-29 13:36
说不定是Schreier指挥的莫扎特安魂曲哦~~

我觉得与其说“唱歌剧和唱艺术歌曲,演唱技术上是有区 ...
jeff_3000 发表于 2011-4-27 20:05


意大利学派也唱拿坡里民歌,德奥学派也管轻歌剧呢,呵呵。
艺术歌曲有具体定义的,同时和歌剧演唱的要求有所区别,这里包含了技术,更多是风格和诠释方式上的区别,学派一词不容易涵盖穷尽和描述清楚。
真正的功底扎实的比如盖达老爷子,路德维希师太,应该是可以全部做好的。


作者: jeff_3000    时间: 2011-4-29 20:24
回复 DelMonaco 的帖子

盖达的录音我听的不多,有一张《美丽的磨坊女》,但不是太喜欢。

Wunderlich则可算歌剧和艺术歌曲都有相当高的成就。可惜艺术歌曲方面录音比较少~

说起Wunderlich,其实在初涉艺术歌曲领域的时候,其实并不顺利。在他早年一场艺术歌曲音乐会后,他得到了这样的评价:“他的演唱带有一种不安和神经质,而不安和神经质与我们所理解的这些歌曲是不相符的。”

不过他的好友兼合作伙伴Hermann Prey帮了他,Prey让他去斯图加特找Hubert Giesen,这位多年来担任斯图加特音乐学院的钢琴、歌曲创作、伴奏及室内乐教授的老先生。与这位老先生的相遇显然成为了Wunderlich艺术歌曲演唱的转折点。据Giesen自己回忆,他与Wunderlich的第一次排练:

我们来到音乐学院,拿来了舒曼的《诗人之恋》这个声乐套曲,然后就开始练习。在第一页之后,我停止了演奏,他看着我,问道:“你觉得怎么样?”“要我说实话吗?”“你一定要实话实说”,他回答到。“我正是为了这个才到这儿来的。”“那么,好吧……我觉得刚才的演唱相当糟糕。”“你看,”Wunderlich轻松地说,就像我刚刚大大地奉承了他。“我也觉得糟透了”然后我们开始认真地进行练习,并在接下去的几个小时里没有停止过。终于,我们集中练习了四小节,使他在演唱时,他的发声方式、声音色彩及连唱都和我所想听到的一样。

Wunderlich在写给朋友的书信中也写到:
作为年轻歌手,我必须好好利用这位年迈的、著名的艺术歌曲专家还能演奏的这为数不多的几年时间,因为只有从这位老人那里,我才可以学到一些东西……

   
作者: DelMonaco    时间: 2011-4-30 11:58
意法德歌剧,轻歌剧再加艺术歌曲方面都做的不错的,盖达,路德维希可以称上,光论德奥作品,大冯明显好于盖达(他西班牙歌曲granada都让人叹为听止),虽然有时候他总给人一种接近唱破,但偏偏不破的感觉,不过就这种味道特别带劲。
他唱horch die lerche im hain那段,几乎感觉要破了,但硬是坚持下来了,本以为是他个人力所不及,一听盖达版本,更糟。
作者: 62cm    时间: 2011-5-12 23:52
。。。好像是唱法不同吧。一个关闭一个不关闭。宗教歌曲和艺术歌曲差不多,需要的是比较直的声音,反射声少。而歌剧就需要多点咽壁的反射,更加充分的共鸣。
楼上说的学派问题那是什么年代的事情了,还是20世纪的事……就好像钢琴的俄式触键和德式触键。那个年代也许有些歌唱家,钢琴家比较有特色,只会某一种技法。但现在这个年代,基本上世界各国互通有无,学院里应该是都有教授的,只不过也许有偏重。

还有许多国外演唱家的技巧并非是完美的,当然个人的嗓音也有合适与否。但一般来说音乐学院都是既有歌剧,又有艺术歌曲,没听说过如今有哪个人专攻一个,就好像一个职业钢琴家只会弹某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一样不可想象。而且抒情男高音,戏剧男高音这也不是一个十分科学的分类方法,在声乐中就算是音域,比如男中音,男低音,有时候也是会变化的。我想那个名字只是对音色的一个大概的称呼。
就好像不同的演奏家适合不同作家的作品一样。有的人适合肖邦,有的人适合巴赫。
一切的技法,靠前靠后,呼吸停顿,共鸣多点少点,都是为了作品的风格服务吧,另外wunderlich艺术歌曲也不是特别少吧,有很多艺术歌曲比较适合男中音……他又是德国人也不会录什么意大利民歌,我觉得他好就好在很原原本本,没有把自己撑大一号来唱。v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