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一位有争议的大提琴家——麦斯基 [打印本页]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01
标题: 一位有争议的大提琴家——麦斯基
[attach]1938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02
序言

我上中学的时候家里一直给我订阅的报纸是少年文史报,我都已经记不清楚到底订了多少年,那时候最爱看兰大著名学者辛安亭先生写的历史人物小故事,后来爸爸看我喜欢文史,又给我订了文史知识,上面每期都会有历史人物的小传,我几乎就是在这些文史故事的陪伴下度过了整个中学时期,所以我现在也喜欢写一些历史人物的传奇故事。上次回帖的时候,有位仁兄建议我写一些久石让之类的音乐人,其实我对久石让和宫崎骏知道的也就是百度上的那些。不过我所知道的音乐人里有一位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张扬的个性、不羁的外形、古怪的发型还有深邃的眼神给我留下的印象远远超过对于我一窍不通的音乐,他本人传奇的经历也是我所见到的当代音乐人里极为特殊的一位,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喜欢大提琴,这个米沙·麦斯基是“年轻一代大提琴家中最杰出的天才之一,他的演奏将诗意、精致的优雅感与强烈个性和辉煌技巧融为一体。”他的名气绝不在华裔大提琴家马友友之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03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2-17 14:20 编辑

[attach]19388[/attach]

成名

米沙·麦斯基1948年出生于苏联时代的拉脱维亚,他和世界上大多数提琴演奏家一样有着犹太血统。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我所知道的二十世纪近百位小提琴家从克莱斯勒,海菲茨,奥伊斯特拉赫到帕尔曼,穆特,其中三分之二的人都有着犹太血统,比如我们所熟知的海菲茨、梅纽因、斯特恩、帕尔曼都是犹太人。米沙·麦斯基八岁开始学大提琴,17岁时就赢得了全苏联大提琴赛的第一名,第二年又获得了柴可夫斯基音乐大赛的桂冠,后来师从苏联大提琴大师罗斯特罗波维奇,后来流亡美国时又被俄裔美籍大提琴家皮亚蒂戈尔斯基收为关门弟子,成为当世唯一一位承袭了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两位大提琴巨匠衣钵的大提琴演奏家,后来他还受过西班牙著名大提琴家“大师中的大师”卡萨尔斯的指点,使他在对于巴赫的演绎上达到了异常高超的境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05
蒙难

米沙·麦斯基在音乐界的名气越来越大,同时他极为张扬的个性也招致了苏联当局的不满,1969年他被苏联安上了一个“妨碍货币流通”的奇怪罪名被捕入狱达一年半之久,并且从此不准他碰大提琴。麦斯基在命运最低潮的时刻做出了一个极为怪异的举动-----装疯。他在朋友的帮助下整天在街头装疯卖傻,最后终于使当局相信这个曾经的音乐天才已经百无一用,同意他移民以色列。但是苏联当局又认为政府培养了这样一个大提琴家所花费的资源是十分巨大的,要求离开以前他必须还清政府为他花费的巨额金钱。幸运的是他得到了一位美国富翁的资助,还清了这笔天文数字的赔偿,顺利的到达了以色列。当苏联政府得知真相的时候,已经无可奈何。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07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2-17 14:27 编辑

[attach]19390[/attach]

奇遇

移居以色列后,麦斯基先后与许多著名乐团合作,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巡演,他在伦敦、巴黎、柏林、维也纳、纽约、东京以及世界其他音乐中心均受到热烈欢迎。1973年的一天,他在美国的卡耐基音乐厅与匹兹堡交响乐团合作演出,演出结束后一个举止高雅的奇怪中年人找到他,请求他为自己瘫痪的叔叔在家里演奏一次大提琴。也许很多事情冥冥中自有天意。不知出于什么原因,麦斯基居然答应了对方的这个荒唐的要求。当他站在轮椅前面接过老人递给他的大提琴的时候,仿佛有一束闪电击中了他的心脏。这是一把1720年的Montagnana名琴,价值城,但是仿佛有一种奇特的气机将他的双手与这一把绝世名琴连在了一起。当他一曲奏完,无论拉琴的他还是听琴的老人都已泪流满面。老人当即决定将这一把绝世名琴慷慨相赠。但是老外就是老外,没有中国人宝剑赠名士的胸襟,那个老人家境也并不富有,双方商定以这把琴价值的三分之一卖给米沙麦斯基,这在双方看来都相当于白送。但是初出江湖的麦斯基仍然拿不出这个数字的钱,于是由美国以色列文化基金会出资买下这把琴,借给麦斯基使用,由麦斯基通过银行还贷慢慢还清这笔钱。从此无论走到何处,麦斯基都随身带着这把梦塔尼亚那名琴,把它视为自己的第二位妻子。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08
个性

米沙麦斯基是一位纯正的古典大提琴演奏家,但是他不像其他古典音乐家一样文质彬彬,而是头顶狂乱蓬松的披肩长发,留着马克思一样的络腮胡,面容粗狂,浑身的肌肉看上去比史泰龙还要张扬几分。他系着一条式样精致的极为粗大的金项链,身穿宽松的体恤衫或是宽松上衣,从来不穿古典乐手必备的燕尾服和皮鞋。我发现一个奇怪的骗局,那些身穿笔挺的燕尾服一本正经的高雅乐手往往对生活并没有特别的苛求。而像麦斯基这样看似衣着随便个性张扬的人生活中却十分精细,形似的还有怪异著称的小提琴家奈基肯尼迪。比如,麦斯基看似随意的衣服,他只穿日本的三宅一生一个品牌,他的项链也是精心打制,他坚持只与世界一流的音乐家同台演出----看似个性不羁的背后,深藏着对生活精致品味的追求。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09
最后

还是应该谈一谈他的音乐,但是我对他的音乐真的一无所知,只是觉得很好听而已,在古典乐坛,张扬叛逆的外表和激情四射的演奏风格,细腻丰润、柔美动人的演奏,给每个听众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说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出生在拉脱维亚,在俄罗斯上学,妻子是美国人,恋爱在葡萄牙,用的是意大利琴,法国的琴弓,德国的琴弦,开日本车,戴瑞士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思维,在他手中挥洒的音乐中融合在一起。

本文转载自:http://emuch.net/html/201007/1886979.html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17 14:18
大提琴是一件非常难以驾驭的乐器,对独奏者的要求非常苛刻的
一般来说,比较内向的人更容易接近大提琴。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35
大提琴是一件非常难以驾驭的乐器,对独奏者的要求非常苛刻的
一般来说,比较内向的人更容易接近大提琴 ...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2-17 14:18
大多如此,气质相近。但马友友是例外,他很活跃的。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17 14:43
大多如此,气质相近。但马友友是例外,他很活跃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17 14:35

对,他是个很特别的案例,但他现在与古典音乐渐行渐远了。我还没听过他演奏的巴赫大无,但我在媒体上了解过一些片段,有机会也要完整的听一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50
麦斯基之所以有争议,主要是他的大无有问题,
比较矫揉造作,
他的大部分协奏曲都不灵,很多年前DG很明智就出了他的协奏曲2CD,
估计是正价卖不动。
不过他虽说不上非常优秀,但蜀中无大将,麦斯基当先锋了。
王健比他好听,更喜欢王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53
马友友的大无是很优秀的,充满活力朝气,鲜活生动。
麦斯基比不上马友友。
但麦斯基拉俄罗斯作品感觉还比较好。
像他拉的柴可夫斯基作品就很好。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17 14:55
S兄听过的录音很多啊,我听过的就少很多,麦斯基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在舞台上比较前卫的装束。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4:58
S兄听过的录音很多啊,我听过的就少很多,麦斯基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在舞台上比较前卫的装束。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2-17 14:55
比如那套小双张,象徳伏夏克什么的。没听多少就扔一边去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17 15:02
比如那套小双张,象徳伏夏克什么的。没听多少就扔一边去了。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17 14:58

哈哈,DG111周年第一套有一张麦斯基的大提琴柔板,虽然我还没有听过,但那张可能还不错的麦斯基与阿格里奇的《阿佩乔尼》很好的,他与阿格里奇合作的室内乐录音挺多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5:08
我最喜欢的麦斯基唱片就是5楼那张。
弗罗伦萨的回忆、洛可可、如歌的行板....
这些都是我非常喜欢的麦斯基的作品。
但其他基本上乏善可陈了,也可能我听得少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5:10
麦斯基与阿格里奇的《阿佩乔尼》很好的,他与阿格里奇合作的室内乐录音挺多的。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2-17 15:02

对,这张非常有名。尤其黑胶很贵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17 15:15
弗罗伦萨的回忆、洛可可、如歌的行板....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17 15:08



弗罗伦萨的回忆、阿帕拉契亚的春天、仲夏夜之梦,这类曲子的名字本身就好浪漫啊......
老柴有一首弦乐六重奏也叫“弗罗伦萨的回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5:19
老柴有一首弦乐六重奏也叫“弗罗伦萨的回忆”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2-17 15:15
我记得麦斯基那套是改编的大提琴和乐队版,很老的唱片,记不得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17 15:25
我记得麦斯基那套是改编的大提琴和乐队版,很老的唱片,记不得了。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17 15:19



哈哈,我有很多唱片都记不得听,以前没有像样的音箱,很多唱片买来都没怎么听。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5:36
哈哈,我有很多唱片都记不得听,以前没有像样的音箱,很多唱片买来都没怎么听。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2-17 15:25
现在很少买CD,应该多买一些新录音,不然落后就要挨打了。
现在的银子都贡献给黑社会了。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17 15:39
现在很少买CD,应该多买一些新录音,不然落后就要挨打了。
现在的银子都贡献给黑社会了。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17 15:36


哈哈,买太多也会挨打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15:48
LP高兴时,就买多一些。
LP发脾气时,最好别买,不然火上浇油。
当LP高高兴兴穿上你买的高级时装时,
就可以大买唱片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嘿嘿。
这叫买唱片攻略啊。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17 18:33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0-12-17 18:46 编辑

麦斯基个性张扬,但他的音乐绝不张扬、搞怪,我听过他的海顿大协、德大协、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都是标准的经典演绎。


作者: robinwood    时间: 2010-12-17 19:28
看这家伙,把大胡子剃了就是史泰龙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0-12-17 21:45
这张我觉得不错的[attach]19430[/attach][attach]1943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21:51
这张我觉得不错的
ast123456 发表于 2010-12-17 21:45
是些小品吗?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0-12-17 22:23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也是复刻版,小品,有朋友来,对古典兴趣不大的,放这个很好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7 22:25
回复


    也是复刻版,小品,有朋友来,对古典兴趣不大的,放这个很好
ast123456 发表于 2010-12-17 22:23
是的,这些一般很优美动听。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17 23:45
[quote]麦斯基个性张扬,但他的音乐绝不张扬、搞怪,我听过他的海顿大协、德大协、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都是标准的 ...
同意
[attach]1946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18 07:56
听听他的大无?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18 08:51
这张DVD是我最早买的一批DVD

作者: creek    时间: 2010-12-18 21:14
很想听听他在DG的肖斯塔科维奇的两首协奏曲,听过的说说如何?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07:28
麦斯基的大无:

[attach]1982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14
S兄听过的录音很多啊,我听过的就少很多,麦斯基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在舞台上比较前卫的装束。
Roseknight_gao 发表于 2010-12-17 14:55
我天天都听音乐,理解就谈不上了。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32
[attach]19837[/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35
麦大师的一些作品:

[attach]19838[/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36
[attach]19839[/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38
普罗艺术引进版:

[attach]19840[/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41
这张也是普罗艺术引进版,不知大家有没有和原版PK过,能省很多钱啊。

[attach]19841[/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44
理查.施特劳斯和徳伏夏克:

[attach]19842[/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55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0-12-20 11:56 编辑

麦斯基在北京演奏弦乐三重奏GV

[attach]19843[/atta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1:57
4年前,大提琴家麦斯基携两名年轻搭档,在北京音乐厅演出了弦乐三重奏版的巴赫《哥德堡变奏曲》,消息在网上发布后,随即有资深乐迷跟帖扼腕叹息:北京人好耳福,如此精彩的节目!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0 14:10
大多如此,气质相近。但马友友是例外,他很活跃的。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17 14:35
我们还以马友友为光荣,其实他不论国籍和出生都不是中国的了。他在《**七年》里搞配乐,我觉得是伤害了中国人。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20 14:25
我们还以马友友为光荣,其实他不论国籍和出生都不是中国的了。他在《**七年》里搞配乐,我觉得是伤害了中国 ...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0 14:10


S兄唏嘘不已,我个人不是非常喜欢马友友的,我对跨界音乐家不是很感兴趣,我比较喜欢学究气重一点的音乐家


作者: alma    时间: 2010-12-21 03:12
本帖最后由 alma 于 2010-12-21 03:15 编辑
序言

我上中学的时候家里一直给我订阅的报纸是少年文史报,我都已经记不清楚到底订了多少年,那时候最爱 ...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17 14:02


我听过麦斯基两次现场,我觉得他应该有争议。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0-12-21 07:01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估计他演奏的时候也没看这部片子,我一直搞不懂威廉姆斯为什么要为这部片子配乐,但是音乐写的不错,马友友拉的很投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1 07:33
我听过麦斯基两次现场,我觉得他应该有争议。
alma 发表于 2010-12-21 03:12
alma 兄您认为争议在哪里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1 07:36
回复
估计他演奏的时候也没看这部片子,我一直搞不懂威廉姆斯为什么要为这部片子配乐,但是音乐写的不错,马友友拉的很投入。


burt5177 发表于 2010-12-21 07:01
我觉得应该看过的,
他就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意识形态都是美国的了。



作者: peter331    时间: 2010-12-28 15:10
本帖最后由 peter331 于 2010-12-28 18:58 编辑

[attach]20563[/attach]
这张 麦斯基的圣桑如何  这张碟曲目不错 演绎不知道如何 ?
作者: Roseknight_gao    时间: 2010-12-30 10:48
这张 麦斯基的圣桑如何  这张碟曲目不错 演绎不知道如何 ?
peter331 发表于 2010-12-28 15:10



圣桑的大奏我还真没有听过。
圣桑的大协和钢协都很好听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30 13:07
麦斯基个性张扬,但他的音乐绝不张扬、搞怪,我听过他的海顿大协、德大协、勃拉姆斯二重协奏曲,都是标准的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0-12-17 18:33

你是l68的老谢啊?好盘真多!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30 15:35
你是l68的老谢啊?好盘真多!
linn-12 发表于 2010-12-30 13:07
不是的。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