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最近收到一张哈西德的lp,请s版点评。 [打印本页]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5 23:30
标题: 最近收到一张哈西德的lp,请s版点评。
[img][/img]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5 23:37
这里黑胶大佬多着呢,怎么会问我呢?
我不是太了解的。
这张唱片是DMM再版的,DMM是一种技术,
大概意思是使原来的唱片增加数码味。
有些黑胶烧友不大喜欢DMM技术的,兄台别见怪。
但是哈斯德只有那几首作品,还是很有价值的。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5 23:38
再来一张菲拉斯、老克、阿卡多这个里面有他的签名、s版喜欢的亏砍小无。[attach]20355[/attach][attach]20353[/attach][attach]20354[/attach][attach]20356[/attach]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5 23:40
这里黑胶大佬多着呢,怎么会问我呢?
我不是太了解的。
这张唱片是DMM再版的,DMM是一种技术,
大概意 ...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5 23:37

看到您很多精彩的文章,另我很是佩服。跟您学习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5 23:43
库一肯这套是头版吗?头版是没有右下角那个圆圈的。
头版的音质很惊人的。
兄台好货很多啊!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25 23:48
本帖最后由 metamophore 于 2010-12-25 23:58 编辑

希捷斯瓦尔德小六无很可惜是二刻(头刻是gold label)。费拉斯那张弗兰克奏鸣曲本是名版,价很高,不过这是法版,而且还是俱乐部版;阿卡多那张是西班牙版吧?哈希徳那张已经很好了,不必介意DMM,因为那是目前仅见的黑胶LP,虽不怎么罕见,但也算是可遇不可求的好唱片了,HMV Treasury这个系列名录音云集,大狗制作得很精良,这个系列中还有海菲兹EMI录音、席盖第、克莱斯勒EMI录音、少年梅纽因等,也都是不可不听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5 23:49
看到您很多精彩的文章,另我很是佩服。跟您学习了!
linn-12 发表于 2010-12-25 23:40
学无先后,能者为师,互相学习。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6 00:08
库一肯这套是头版吗?头版是没有右下角那个圆圈的。
头版的音质很惊人的。
兄台好货很多啊!:victory ...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5 23:43

这个当然是头版啊,封面的那个圆圈只是个可以撕下来的粘贴而已,自己也曾买到过没有圆圈粘贴的这个版本,完全一模一样。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6 00:15
希捷斯瓦尔德小六无很可惜是二刻(头刻是gold label)。费拉斯那张弗兰克奏鸣曲本是名版,价很高,不过这是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0-12-25 23:48

菲拉斯的是法国外套德国盘呵呵 ,这个情况也多见。阿卡多的那个别看不是传统黑色的盘心,那是因为这个是全球限量发行2000张,加厚盘基。当然它也是意大利压片,和这个封面一样的黑色盘心我也有一张,曲目完全一样只是编号有区别,限量的是423号,普通的是4*****号。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08:28
这个当然是头版啊,封面的那个圆圈只是个可以撕下来的粘贴而已,自己也曾买到过没有圆圈粘贴的这个版本, ...
linn-12 发表于 2010-12-26 00:08
HOW MUCH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08:42
哈斯德的唯一录音:

[attach]20422[/attach]

作者: 水獭    时间: 2010-12-26 10:38
最早知道哈西德是郑延益先生的文章,过了好几年,才看到盗版碟,就是11楼的这张。也顾不得了,听了好多次。惭愧。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6 10:45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接近两仟了。不过这个录音也确实达到示范级水准了!干净、透明的音色给人感觉一尘不染。建议S版以后再把它收回来。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10:49
不会收回了,价格太高了。
其实精彩的唱片很多,还有很多没听过呢。不收藏。
我也是非常狂热的时候收过一套,
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感觉现在比较注意理性了。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6 10:55
S版你发的哈西德和内弗CD里面哈西德是八首小品吗?黑胶是八首。另外一面是里奇的小品,也许是唱片公司有意让他俩PK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11:01
S版你发的哈西德和内弗CD里面哈西德是八首小品吗?黑胶是八首。另外一面是里奇的小品,也许是唱片公司有意让 ...
linn-12 发表于 2010-12-26 10:55
是的,转个帖子给兄台看看。

这八首小品分别是:

  第一首埃尔加的<任性的女子>(La Capricieuse) 哈西德在这首曲子里显露了他高超的连顿弓技巧.虽然说不会连顿弓也不妨害你成为大师(象是奥伊斯特拉赫就不会连顿弓),可是会总是很好的.哈西德的连顿弓比起海菲兹的还是稍逊一筹,海菲兹的更灵巧自然些,哈西德连顿弓的速度比海菲兹只快不慢,痉挛性稍稍多一点,颗粒性是相当好的.尤其他这首小曲的处理,乐句上的rubato用的得心应手,真的象个“任性的少女“音乐特勾人!这一首相比海菲兹我更喜爱哈西德的演绎.
  
  第二首,柴可夫斯基的《旋律》(Melodie Op.42) 和第三首马斯涅的《沉思》(Thais Meditation)这两首都是脍炙人口的热门曲子,也都是克莱斯勒和海菲兹的拿手好戏.要把这种曲子拉的出色,既有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但又不做作;动听,而不流于庸俗,这就需要真功夫,哈西德做到了,的确算是杰出的大师!这是郑延益老师给予的评价.在没有听到他的录音之前我还觉得这种评价是不是过了点,一个当时只有17岁的孩子算得上是“杰出的大师“吗?可是听过以后我认为评价是中肯的.

  首先讲音色:每一个真正杰出的提琴家,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音色,可以说是招牌了.老一辈的大师个个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使人一听就知道是谁在演奏.当代的提琴家这个方面是不足的,虽说音色都漂亮,但是没有特色.(这跟现代的教学集各个学派之长,已经日趋统一了有关) 哈西德的琴音很特别,有力,浓郁,但是不硬也不压,极甜美又不腻,生气勃勃,朴素健康!录音相信已经打了些折扣,本人的现场一定更好.再说他的乐句,尤其这两首很特别,不同于以往我听过的任何提琴家.相当的富于情意,柔和真挚又干脆利落,独树一帜,不落俗套.总之特迷人!郑延益先生说他的琴音是:“青春的,却又是完全成熟的风格!“真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第四首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Humoresque)在这首小曲里哈西德有个大胆的创新.这首本是克莱斯勒改编过来的钢琴小曲,我听过爱尔曼的处理是象克莱斯勒的.哈西德的处理却截然不同,速度快了不少,而且中段还不用双音,使得别有风味!克莱斯勒对此并没有反对,据说还借给他自己用来开音乐会的一只维奥姆的德·吉苏琴的仿制品,相信这就是录音时用的琴,而且克莱斯勒还为哈西德弹过钢琴伴奏!足见克莱斯勒对哈西德的推崇.
  
  第五首《普莱耶拉舞》(Playera) 哈西德运用强烈的力度色彩对比,表现出了情绪上的极强的起伏,既强烈又婉转,热情似火的西班牙节奏被他表现得淋漓尽致!换弓完全不着痕迹,几乎每一个音都有变化,简直神了!他的8首小品里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一首.连续听十几遍都不腻^_^ 可惜这一首我没有听过海菲兹拉的,相信也非常棒!
  
  第六首《木屐舞》(Zapateado)这首我听过好多的版本了,以前最喜欢海菲兹和美岛莉的.哈西德的速度并不比前者快,但确是最清楚的.尤其是那一段泛音!哇~~完全象是在吹口哨一样,纯净透亮,毫无杂音,是我听过最好的!这段快速泛音并不是特别难(我自己就能拉的较清楚,当然速度比他们略慢些)可是在如此高速下还这么清晰,甚至还有乐句音色上的变化这就特别难了!如果他的录音是未经剪接修补的话,那么他就真的可以做到在提琴上随心所欲了!
  
  第七首是那个巨难的《希伯莱旋律》(Hebrew Melody) 太动人了!凄婉缠绵,简直无法形容!大家还是自己去体会吧!不过,中段狂风暴雨的结尾还是在气势上略逊于海菲兹那种一气呵成,排山倒海的气势的.
  
  第八首克莱斯勒的《维也纳随想曲》我有幸收藏一张克莱斯勒本人的录音,只能说克莱斯勒的浓郁,哈西德的清香,各有千秋!至于那一段三度双音旋律,只有克氏和哈西德是真正拉准了的.象是帕尔曼,西绮崇子(我并不喜欢这个日本女小提琴家,但是她拉的克莱斯勒作品除外)都没有拉准,连爱尔曼都不算是真正准.
  
  
  下面引用郑延益先生一段话作为结尾:“有一件鲜有人注意的事!可有谁听过海菲兹拉<爱的忧伤>,<美丽的罗丝玛琳><维也纳随想曲>等的唱片?理由我个人认为很简单,海菲兹不想在克莱斯勒的范畴里和其斗!自从16岁的海菲兹在卡内基登台以来,他已成为小提琴学者的样板,至少是技术样板,这块板整整屹立了70多年,尽管出了多少帕格尼尼专家,始终无人与之争,听了哈西德后,我感到的确可惜,他极有可能继承海菲兹,可是我又想到,一个17岁的青年,如此热情,早熟,却又抑郁,从揉音颤指,连顿弓又显示出一定的神经性的抽击,二者结合起来看,那么他所以夭折,就不是偶然的了. 所以还是大器晚成较好些,早熟的天才是危险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11:10
哈斯德还有这个版本:

[attach]20428[/attach]
http://www.amazon.com/exec/obidos/tg/detail/-/B000000WXN/qid=1078984041/sr=1-2/ref=sr_1_2/103-5433572-7008655?v=glance&s=classical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6 11:19
感谢S版的文字介绍下次再听他这八首小品时会有新感受。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26 11:46
查证了一下:楼主所贴的库依肯《小六无》系法版,法版的盘芯是黑色的,德版是金色的。此录音一般以德版、法版多见,比较少见的还有意版、日版。目前价格一般应该在1500左右。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12:08
法国的是头版,片基比较厚。HM公司是法国最大的唱片公司。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12:25
也有可能DHM的版本才是头版,DHM以推广古乐著称。

法国那套是法国头版。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12:38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与HM【转帖】

德国的唱片公司,该公司的出版特色用其负责人卢比的话说是:"我们并不局限于音乐史上的特定时代,而是希望为中世纪到现代的音乐历程树立划时代的里程碑".该公司的成立与1958年与成立的法国harmonia mundi(简称hm)公司有着密切关系.

在hm成立后不久,德国人卢比代销hm的唱片.后来,卢比自己也出版唱片并还让hm也代销他的产品,同时还向hm公司的老板提出让其也使用hm商标,并竟获爽快的同意.哪知十几年后,按德国法律,只有德国的这家公司才有权使用hm商标,法国的hm公司在无奈之中与卢比商定:德国的改名为"德意志hm",即deutsche harmonia mundi(简称DHM);而法国的hm则名为hm法兰西,即Harmonia mundi France.

在DHM被BMG收购之前,"hm法兰西"极想买下,但因财力不敌的BMG未果.DHM在唱片上最大的成就是对古乐的出版.为录制地道的古乐,DHM于1962年专门成立了Collegium Aureum(黄金协会合奏团),1968年成立了演唱声乐作品的Pro Cantione Antiqua声乐团,1972年又成立了La Petite Bande等乐团.这些演奏(唱)团为其录音了大量有关马肖(G.de.Machaut)、拉索(Lassus)、蒙特威尔第、亨德尔、巴赫、拉摩、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音乐以及德国古老的牧歌、舞曲,英国中世纪的圣诞音乐等.

另外,DHM还与The consort of Musicke(英国的乐团),Schola Cantorum Basiliensis(简称SCB乐团)以及西德广播局(WDR)合作录制了不少唱片,并由此产生出了"SCB系列"与"WDR系列".在DHM的乐团中,"黄金协会合奏团"因其成立最早,且团里拥有雷翁哈特(G.Leonhardt,大键琴家)、迈尔(F.Maier,小提琴家)、毕斯玛(A.Bylsma,在提琴家)等名家,所以录制的唱片一直倍受好评.为此,日本BMG专门将该团LP时代的名盘转制成CD,以"2 for 1系列"发行,使这些珍贵的录音又得以新生.

harmonia mundi意约为"宇宙和声"或"世界和谐",mundi一词暂时没见着原词,但从拉丁语的mundus(宇宙、世界),mundiger(支撑宇宙的);西班牙语的mundial(世界的),mundo(世界、天下)以及英语的mundane(宇宙的)等与其近似的单词判断其含义应是"宇宙"或"世界"相关.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26 13:49
法语:monde,世界。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0-12-26 14:24
是的,转个帖子给兄台看看。

第四首是德沃夏克的《幽默曲》(Humoresque)在这首小曲里哈西德有个大胆的创新.这首本是克莱斯勒改编过来的钢琴小曲,我听过爱尔曼的处理是象克莱斯勒的.哈西德的处理却截然不同,速度快了不少,而且中段还不用双音,使得别有风味!克莱斯勒对此并没有反对,据说还借给他自己用来开音乐会的一只维奥姆的德·吉苏琴的仿制品,相信这就是录音时用的琴,而且克莱斯勒还为哈西德弹过钢琴伴奏!足见克莱斯勒对哈西德的推崇.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6 11:01


哈西德当时所使用的小提琴是克莱斯勒借给他的一把J.B.Vuillaume名琴。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2-26 14:30
Deutsche harmonia mundi 与HM【转帖】
“DHM在唱片上最大的成就是对古乐的出版.为录制地道的古乐,DHM于1962年专门成立了Collegium Aureum(黄金协会合奏团)”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6 12:38

除了小提琴之外,还有其它的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6 14:32
有很多大键琴、巴洛克小提琴之类的。DHM是古乐的大本营啊。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2-26 14:38
有很多大键琴、巴洛克小提琴之类的。DHM是古乐的大本营啊。
shinelb 发表于 2010-12-26 14:32

是啊,有不少好东西
[attach]20433[/attach]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7 22:59
法国版的和谐公司录用我非常情有独钟,录音以清新秀丽为特点。很善于表现小提琴的作品和那些康塔塔的清唱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8 07:27
最通俗的象《狗头》是人尽皆知的。他家黑胶很发烧。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29 22:56
是啊,他家一共就那几张上榜单的,目前还少一张就齐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30 06:08
HM的黑胶片基重量不一样的。可能头版之类的要重。
我听过的头版都是比较重的,有些片基薄的黑胶也不都是同样录音很好的。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30 06:10
是啊,他家一共就那几张上榜单的,目前还少一张就齐了。
linn-12 发表于 2010-12-29 22:56
您买到了赫尔维格的《马太受难曲》了吗?
可能要2000以上的,但相比其他黑胶,我还是觉得值。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30 08:28
这套没有,S版发图看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30 08:34
这套没有,S版发图看看。
linn-12 发表于 2010-12-30 08:28

[attach]20655[/attach]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0-12-30 12:57
谢S版,有会关注它。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1-4-1 00:01
LABEL: Harmonia MundiNUMBER : DHL 20401 - 03Description : A Beautiful Set Of Lovely Music From Kuijken . This Harmonia Mundi Release Is Extraordinary . Mr. Sigiswald Kuijken Plays A Giovanni Grancino, Milano Violin Of 1700 . The End Result Is Quite Stunning, Awesome, Actually .An Absolute "Must Have" For AnyViolinAficionado .Here Original FirstPressing,1983 Printed InFranceComesWith 4 Pages Booklet .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1-4-1 00:04
上面的文字是国外卖家的介绍。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1-4-1 00:06
上面的文字是国外卖家对法国合谐公司夸砍小无的介绍。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4-1 07:28
这几年来库依肯的小无价格已经翻倍还要多,
不大划算了。
作者: 33转黑胶    时间: 2011-4-3 01:24
库尔肯那套巴赫小无,德国的是首版;法国的是引进版。因为库尔肯是在DHM下录音的艺术家,不是HMF。
作者: linn-12    时间: 2011-4-3 07:44
库尔肯那套巴赫小无,德国的是首版;法国的是引进版。因为库尔肯是在DHM下录音的艺术家,不是HMF。
33转黑胶 发表于 2011-4-3 01:24

两家公司曾经合并过,是否同一时期发行?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4-3 10:20
本帖最后由 shinelb 于 2011-4-3 10:34 编辑
库尔肯那套巴赫小无,德国的是首版;法国的是引进版。因为库尔肯是在DHM下录音的艺术家,不是HMF。
33转黑胶 发表于 2011-4-3 01:24

CD是DHM出的。库依肯是DHM旗下的艺术家,因此头版是德国版很有可能,
HM的只能称为法国头版。DHM和HM在历史上有着密切联系。
这套唱片的法国版音质已经非常惊人,德国版应该还要好。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4-3 17:02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direct metal mastering,由Telfunken/Decca和Georg Neumann GmbH公司开发,是一种录音直刻技术(实际上没有更多地应用于直刻录音,倒是更多地用于复刻旧录音)。如图。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4-3 19:21
回复

direct metal mastering,由Telfunken/Decca和Georg Neumann GmbH公司开发,是一种录音直刻技术( ...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4-3 17:02
M兄:是不是首版很少用DMM技术?
你那套库依肯小无Label是金色的,封面有DMM字样,是不是首版啊?
HM首版是没有DMM字样的。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4-3 22:06
历史上或唱片爱好者狭义的“直刻录音”实际上是指的“喇叭花”公司的直刻技术。Sheffield Lab 唱片公司所用的直刻制片技术和德律风根公司开发的DMM直刻技术并不相同,后者全称为“Direct Metal Mastering”(直译为“直刻金属母盘”),DMM技术在制作过程仍然使用了母带(开盘或者数字母带)来录音,和传统制作母盘方式不同在于在制作第一代母盘时,不是通过刻蜡盘后酸蚀制盘,而是直接在金属盘上刻录坑纹;而Sheffield Lab 唱片公司的直刻黑胶唱片在制作的过程中完全不使用磁带,制作时麦克风的讯号传入调音台,处理制作成两声道立体声讯号后直接传入刻碟机,演奏录音,混音和制作第一代母盘同时进行。可能还有一些黑胶爱好者还不能理解,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一般情况下黑胶唱片的录音制作过程。这个过程先是录音,一般都采用三只以上麦克风分别记录下不同讯号,并记录到不同的磁带上;经过调音台制作后把多轨母带制作成两轨立体声,录制下来经过监制认可后,这条立体声母带就是“原始母带”了,然后再用“原始母带”翻录出“工作母带”,用工作母带再经过动态压缩,RIAA均衡等处理后录制出刻盘用的母带,然后用刻盘用的母带播出的讯号进入刻碟机,制作出第一代刻录盘。传统的第一代母盘制作方式是刻录在蜡盘上再通过酸蚀倒模制作,DMM技术则直接以刻刀在金属片上刻制母盘。从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声音讯号经过磁带的多级复制,每一次的磁带复制都会不可避免地导致原来信息的一些衰减和丢失并引入一些噪音。而Sheffield Lab的直刻技术正是针对多次转录所带来的弊病开发出来的,麦克风拾取的讯号进入调音台处理成两轨立体声讯号后,不再记录在母带上,而是直接进入刻碟机,并制作出第一代母盘。和通常的制作方式相比,这种技术的好处显然易见,过程直接,中间环节更少,能保留更多的声音细节和减少很多噪音。在原始拾取讯号到制作成唱片过程中,多次翻录过程中电平的大小,平衡度的变化都可以通过调音台的调整得以补偿,但声音变化的速率,不同音符间的强弱对比却是只可能衰减,不可能提高,经过环节越多就衰减得越多;而模拟技术的磁带和其它器材的本底噪声却会随着环节增加而明显增加,正是因为这些原因,Sheffield Lab直刻唱片的瞬态反应,动态起伏和讯噪比要明显优胜于使用磁带录音的唱片,尤其在录制动态范围大,瞬态快的音乐类型,比如说钢琴,吉它,敲击乐等时相比磁带录音直刻唱片就有着很明显的优势。

  既然直刻录制技术效果这么好,那为什么当时绝少有大唱片公司采用呢?直刻技术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当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录音技术就是直刻的,爱迪生利用喇叭和钢针,把自己的声音记录到蜡筒上,这是人类第一次录音,之后通过技术改进,滚筒被改良成唱片,而且可以用记录原始声音讯号的蜡盘复制生产出黑胶唱片。当磁带还没有被发明并应用到录音上的时候,录音全部是真正意义上的“直刻”。当然,因为当时其它录音器材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早年的直刻唱片无法还达到后来的技术指标。直刻母盘录音这种制作方式也有其不利之处,首先是所有乐手(歌手)必须同时演奏(演唱)才能录制,演奏(或者演唱)过程中,如果某一音乐家出错或者录制过程技术处理不满意,那么只能全部重新录制。而分轨的好处是不同讯号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录制,然后再混音合成,这样使录音的时间掌握更加灵活,当某一轨因演奏或者录制效果不满时还可以单独重新录制或者处理,比如说两次录音出错的地方不同,可以把两条磁带通过剪接拼合成一条;甚至还可以把一些无法一起录制的声音制作在一起,制作出构成更为复杂的声音效果,比如说枪炮声和音乐组合在一起。其次不使用母带的直刻录音唱片产量有很大限制,因为不使用可反复播放的磁带,所以只能制作一只第一代母盘(父盘),而每只父盘只能制作出数量有限的几只压片用的母盘,如果要保证质量,每只母盘压制唱片的数量也是有严格限制的。而使用磁带的话,可以制作出多只父盘,更适合于大量生产。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唱片公司绝少采用直刻技术来录制唱片了,因为很难用这样的技术来为知名音乐家录制唱片,水平和知名度越高的音乐家通常要价更高,从成本角度来考虑,数量越大,摊到每一张上的成本就越低,而Sheffield Lab 唱片公司的这种制作方式产量有限,这样分摊到每张唱片上的成本就相对太高了。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Sheffield Lab 唱片公司录制的唱片几乎没有大牌的音乐家的录音。直刻技术的这些限制,主流唱片公司在磁带普及后,基本都放弃了使用直刻技术来录制唱片,转而使用可操作性更强的磁带技术。

                                                                 (转帖自《影音中国》)

作者: metamophore    时间: 2011-4-3 22:15
M兄:是不是首版很少用DMM技术?
你那套库依肯小无Label是金色的,封面有DMM字样,是不是首版啊?
HM首版 ...
shinelb 发表于 2011-4-3 19:21

最开始不是已经讨论过了吗?我的是德版首版,目前可以看见采用DMM技术的唱片都是由德国唱片公司或德国唱片压片厂制作的:比如DHM、Teldec、EMI、Decca(Deutsch)、RCA(Deutsch)。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4-3 22:23
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Sheffield Lab 唱片公司录制的唱片几乎没有大牌的音乐家的录音。
metamophore 发表于 2011-4-3 22:06
有莱因斯朵夫。《罗密欧和朱丽叶》、《华格纳》,录音很发烧。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4-4 13:09
很多DMM的黑胶都不怎么样,但喇叭花那个直刻技术才是货真价实的。
作者: 33转黑胶    时间: 2011-4-7 08:52
本帖最后由 33转黑胶 于 2011-4-7 08:53 编辑

DMM应该是最后的刻盘技术,最早期的确是刻蜡盘后酸蚀制盘——主要也只是78转唱片的压制时期;不过在33转大行其道时期,虽然母盘依旧叫做Acetate Disque,但是已经和酸无关了。也就是我们说的黑胶黄金时期,母盘是在铝盘上涂抹一层不太厚的硝基漆,然后声音信号是通过刻盘机器留在硝基漆上。由于硝基漆的强度不足,不比聚乙烯,所以这种母盘容易磨损,不适合多次播放。现在有不少收藏家对母盘情有独钟,不过由于磨损快以及数量少,许多都是珍品,甚至不少都没有很好的重播功能,仅是收藏了。
作者: 收藏者    时间: 2011-7-14 15:25
学习贴。。。。。。。。。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