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再笑一下:成都本土说唱 《听咯就瘦》 [打印本页]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2-26 00:25
标题: 再笑一下:成都本土说唱 《听咯就瘦》
朋友发来分享的,转过来,《关我锤子事》那几个娃娃的第二首原创说唱曲,这个挺生活的!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jI5MjcwNDI0/v.swf

作者: 强尼    时间: 2010-12-26 20:35
好玩,川人的幽默。不过,见过的四川人中似乎很少有大胖子的。
作者: 强尼    时间: 2010-12-26 20:35
好玩,川人的幽默。不过,见过的四川人中似乎很少有大胖子的。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0-12-26 21:40
回复 强尼 的帖子


    我就是个大胖子,哈哈!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2-26 21:45
回复


    我就是个大胖子,哈哈!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0-12-26 21:40

看了可以瘦点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2-26 21:45
昨晚电视看到了成都打快板,也挺有意思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2-26 21:49
看了可以瘦点了
牛仔 发表于 2010-12-26 21:45

呵呵,牛仔兄不看字幕听的懂吗?能听懂那就太强了!



作者: 牛仔    时间: 2010-12-26 21:51
本帖最后由 牛仔 于 2010-12-26 21:57 编辑
呵呵,牛仔兄不看字幕听的懂吗?能听懂那就太强了!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2-26 21:49

有很多俚语,不能完全听懂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2-26 22:02
有很多俚语,不能完全听懂。与这个相似
牛仔 发表于 2010-12-26 21:51

是啊,成都的俚语也是随着时代变化与时俱进的,我们小时候说的很多语言,现在的年轻人也听不懂。这说唱里面的啥“起来扭”这“扭”子就是动的意思,典型的那“瘪瘪”俩字,就是最近十年才说开的,就是绝对的意思,而且是很草根的语言,属于典型的街头语言,谁用这俩字代替绝对二字,那瘪瘪是成都人。


作者: 强尼    时间: 2010-12-27 18:37
四川人有个“坏”习惯——在外地人面前说方言,好像人家都能听懂似的。
不过呢,四川人说话,我还真就能听懂至少80%。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0-12-27 18:44
重庆话能听懂,要学会讲不容易。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0-12-27 21:57
挺好玩的。。。。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12-28 21:51
我觉得四川话难度太低,简直和普通话差不多,估计外地人到四川后个把星期就能熟练交流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2-28 22:50
我觉得四川话难度太低,简直和普通话差不多,估计外地人到四川后个把星期就能熟练交流了。
广陵散 发表于 2010-12-28 21:51

川话本来就是北方语系,并不难懂,甚至比中原一带的乡音以及湖南湖北话都好懂。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0-12-28 22:57
本帖最后由 狗儿念经 于 2010-12-28 22:58 编辑

有趣的是,如今地道的闽南话就在成都附近的龙泉一带,洛带古镇就是客家人的世袭聚居地,离我家不远。当年两湖两广填四川时,很多闽南客家人也来到了四川,他们说的那口闽南语正是三百年前的闽南语,是中国闽南语的“活化石”,他们与“外人”说地道的成都话,村子里却相互间说这种古老的闽南语,据说如今的客家人听他们说客家话完全如同听外语一般。
作者: 广陵散    时间: 2010-12-29 09:05
本帖最后由 广陵散 于 2010-12-29 09:08 编辑
有趣的是,如今地道的闽南话就在成都附近的龙泉一带,洛带古镇就是客家人的世袭聚居地,离我家不远。当年两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0-12-28 22:57

这倒是珍贵的语言学资料啊,不知道有没有学者在作研究;如果他们真的说的三百年前的古客家话,现代客家人听成外语也不稀奇,语音随时间的变化之大有愈演愈列之势,就拿上海话来说,我父辈都能分明地发音“剑”和“箭”,“九”和“酒”,“血”和“雪”等的区别,而现在随着普通话的影响,年轻一辈几乎都不能区分了。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