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低音提琴! [打印本页]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5 05:22
标题: 低音提琴!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en 于 2011-1-15 05:24 编辑

在168看到BURT老师贴了张苏联低音提琴大师AZARKHIN的LP,
想到说不定还有其他朋友也对低音提琴感兴趣,所以这里开一个贴,喜欢或想了解低音提琴的朋友可以畅所欲言。

下面先借用一下一位朋友为WIKI写的低音提琴介绍以及我自己配的图片:

低音提琴是西洋弦乐器中的一种,也是现代交响乐队中弦乐组中发音最低的乐器。
[attach]21715[/attach]
低音提琴与弦乐组中其他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有明显的区别:
[attach]21717[/attach](上面为德国弓,下面为法国弓)

3.   低音提琴是交响乐队中唯一的一种首席演奏员不坐在指挥面前的弦乐器。
4.   低音提琴是唯一在低把位只用3个指头按弦的交响弦乐器,其把位距离过大导致无法均匀使用四个手指。
5.   低音提琴是唯一在爵士乐中占据标准地位的交响弦乐器。

定弦
低音提琴定弦方法复杂。目前通用的是四弦四度定弦:从高到低 G, D, A, E。这样的定弦中,低音提琴能演奏的最低音为Kontra E。为了求得最低音与大提琴的八度关系,欧美的交响乐队都力争至少将低音提琴的最低音扩展至Kontra C。
具体而言,有两种方法可以做到:
     [attach]21714[/attach]
音域低音提琴的最低音为其最粗一根弦的(在有变调器的情况下,全部展开其变调装置后的)空弦音。因此,应该是Subkontra H(德奥五弦琴),或者是Kontra C(英美乐队琴),或者是Kontra E(普通四弦乐队琴)。其最高音的音域难于估量,因为在独奏作品中,适当使用泛音可以大幅扩展低音提琴的高音音域。在乐队中,其最高音一般为小字组g(主要见于古典至浪漫派交响作品),但也可用至小字一组的g1(多见于现代风格交响作品)。
记谱低音提琴在交响乐队中移高8度记谱。也就是说,谱面上写的某一音,低音提琴演奏出来的实际效果要较之低8度。 因此,乐队低音提琴是个不需改变调号的移调乐器。之所以这样写是因为,低音提琴在乐队中大量地与大提琴演奏相差八度的同样段落。低音提琴与大提琴一样,使用低音谱号次中音谱号高音谱号。乐队中很少使用高音谱号(例外见肖斯塔科维奇《第14交响曲》等)。
独奏琴[attach]21716[/attach]独奏低音提琴使用不同于乐队低音提琴的定弦。使其音色更为突出而明亮在原本的定弦上,每个弦向上调一个全音(大二度)。从高到低分别为 A-E-B-F#。独奏低音提琴是个需要改变谱号的移调乐器。记谱往往是相对作曲家所谱写的原调低一个全音(大二度)的调式。例如原本为E大调,实际记谱则为D大调。以便演奏者演奏时,按照原本定弦的指法正常演奏。
中文别称 交响乐队中的功用低音提琴负责的是交响乐队最低音的声部(但不是最低音的乐器。低音巴松管大号的音域可以比低音提琴的最低音弦,不管是E弦还是C弦更低,甚至一个有意往低音吹的次中音长号也能超出常用音域而做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低音提琴齐奏的低音是整个乐队里最好的低音,浑厚而有弹性,比相同音域的木管铜管乐器都要显得润泽有活力一些。另一个原因是低音提琴的演奏技术是灵活的(和近似音域的乐器比),让优秀的乐队低音提琴演奏很快的段落,并不是特别吃亏,但让低音巴松管吹奏很快的段落,就比较吃亏了。
在交响乐里,低音提琴最常见的演奏方式是和大提琴演奏同一段乐谱。当他和大提琴演奏同样的乐谱的时候,实际上二者是在隔八度演奏。这样的低音,是效果非常好的。如果没有低音提琴,光大提琴,则声音不够深沉有力;如果没有大提琴,光低音提琴,则声音不够清晰灵活,二者结合是最好的。这种方式的演奏,在低音区,是低音提琴的声音主导的,在中高音区,则是大提琴声音为主导。有不太常见的例子,是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先后演奏同一段旋律,造成特殊的对比效果,例如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第一乐章。
19世纪后,大提琴逐渐从纯低音乐器中解脱出来,在交响乐中经常脱离低音提琴而演奏旋律。这时,低音就全留给低音提琴了,但为了让其低音线条清楚,往往在其上面附加管乐,来重复低音提琴的音符,这样,低音提琴虽然是弦乐中的一员,却经常有机会和长号、大号、巴松管等乐器演奏同一段旋律。
低音提琴在现代交响乐队裏是相對比较不起眼,却十分重要的角色。
独奏技术由于琴体过大,弦过粗,音域过低,发音浑浊,低音提琴独奏技术原本很不发达,很难演奏富有辉煌表现力的抒情或炫技段落。因此,古典至浪漫时期,绝大部分优秀的作曲家都没有为低音提琴贡献过协奏曲奏鸣曲。这一现象至19世纪有所改观,因为意大利的独奏家德拉戈内蒂(Dragonetti)大大扩展了这个乐器的独奏性能,令贝多芬感到惊讶,于是在其交响曲中开始使用极为困难而复杂的低音提琴段落。[1]
日后帕格尼尼小提琴演奏技术推动意大利产生一位划时代的低音提琴独奏家:波蒂西尼(Bottesini),他完全成功地将帕格尼尼式的提琴推广到低音提琴上来。从此人们可以说,小提琴或大提琴能做到的,低音提琴(一般)也能做到。[2]
20世纪低音提琴独奏技术突飞猛进,产生了库塞维茨基这样的大师,并有了一批优秀的协奏曲、奏鸣曲等文献。(如格利埃尔Gliere《低音提琴四首小品》或保羅·興德米特《低音提琴奏鸣曲》)。除此以外,出現一批独奏低音提琴大师,如美国的盖瑞·卡尔(Gary Karr)、德国沃尔夫冈·居特勒(Wolfgang Guettler)、奥地利的史特莱歇(L. Streicher)等。进入21世纪,出現一位华人独奏家张达寻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5 05:26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en 于 2011-1-15 06:42 编辑

著名低音提琴演奏家和他们的唱片,希望有低音提琴唱片的朋友也贴出来分享分享。

克罗地亚低音提琴演奏家BOZO PARADZIK教授
[attach]21734[/attach]
罗马尼亚低音提琴啊演奏家OVIDIU BADILA教授
[attach]21733[/attach]
罗马尼亚-德国低音提琴演奏家WOLFGANG GUETTLER教授
[attach]21718[/attach]
[attach]21732[/attach]
英国低音提琴演奏家DUNCAN MCTIER教授
[attach]21720[/attach]
[attach]21721[/attach]
英国低音提琴演奏家THOMAS MARTIN教授
[attach]21737[/attach]
美国低音提琴演奏家GARY KARR
[attach]21740[/attach]
[attach]21730[/attach]
[attach]21726[/attach]
[attach]21724[/attach]
[attach]21725[/attach]
美国低音提琴演奏家EDGAR MEYER
[attach]21738[/attach]
美国低音提琴演奏家JEFF BRADETICH教授
[attach]21727[/attach]
[attach]21728[/attach]
日本低音提琴演奏家 池松宏 及 文屋充德 教授
[attach]21739[/attach]
[attach]21742[/attach]
意大利低音提琴四重奏组BASS GANG
[attach]21736[/attach]
法国低音提琴组L'ORCHESTRE DE CONTREBASSES
[attach]21735[/attach]
奥地利低音提琴大师LUDWIG STREISCHER
[attach]21744[/attach]
[attach]21743[/attach]
[attach]21745[/attach]
还有一些其他的:
[attach]21719[/attach]
[attach]21722[/attach]
[attach]21723[/attach]
[attach]21729[/attach]
[attach]21731[/attach]
[attach]21741[/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08:24
美国低音提琴演奏家GARY KARR这个在发烧友里比较火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08:26
估计喜欢的人不会少。
[attach]21746[/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08:28
陆元雄教授出没出过唱片?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08:30
AZARKHIN用低音提琴拉巴哈的《恰空》和萨拉萨蒂的《吉普赛之歌》太神了,别的演奏家也能吗?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5 09:26
美国低音提琴演奏家GARY KARR这个在发烧友里比较火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5 08:24
他的很多LP过千元。汗啊。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5 09:34
美国低音提琴演奏家GARY KARR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5 05:26
我有一张他的阿佩乔尼,非常喜欢,听起来要比大提琴更加轻松。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5 09:40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这个没有见过,但是他的音乐会好像不少。
10年前跟他上过课,记忆犹新啊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5 09:45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AZARKHIN在低音提琴历史中算是一位奇才,巨人症传奇式的人生。他最让人兴奋的录音是他演奏的圣桑《引子与回旋》,可惜现在很难找到录音,我也只有一盘卡带而已。
要说他的技术肯定是一流的,但是现在也有很多技术音乐都相当完美的演奏家,如上面我贴过的BOZO PARADZIK,他演奏的海顿D大调大提琴协奏曲和门德尔松大提琴奏鸣曲等都很受欢迎。中国低音提琴演奏家张达寻先生的演奏更是让人感到低音提琴炫技的魅力。这么多年低音提琴的发展已经完全改变了以前笨重的形象,大象也能翩翩起舞。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5 09:50
回复 shinelb 的帖子


    说到GARY KARR,他是低音提琴圈子中的明星,作为明星,当然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他的演奏给人“厚重结实”的感觉,追求一种低音提琴的“真声”,可是这样的演奏也让很多人接受不了,特别是现在新一代的低音提琴家们。他的录音里我最推荐的还是他早年的一张KOUSSEVITZKY协奏曲和小品的录音,我认为是低音提琴唱片中最重要的唱片之一。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09:51
回复


    AZARKHIN在低音提琴历史中算是一位奇才,巨人症传奇式的人生。他最让人兴奋的录音是他演奏的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5 09:45

我这张LP上没有圣桑的引子与回旋曲,国内搞过低音提琴艺术节,对国内的教学和演奏应该有很大的推动。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09:52
我有一张他的阿佩乔尼,非常喜欢,听起来要比大提琴更加轻松。
shinelb 发表于 2011-1-15 09:34

前几天看到一张他的LP300多一犹豫错过了。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5 09:55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中央音乐学院的陈子平教授和中国音乐学院的侯俊侠教授近几年举办了多次低音提琴音乐节,对中国的低音提琴发展提供了很多帮助,让更多人了解了这个“冷门”的乐器。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10:10
回复


    中央音乐学院的陈子平教授和中国音乐学院的侯俊侠教授近几年举办了多次低音提琴音乐节,对中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5 09:55

是的,上学期和贝斯专业的学生聊低音提琴的时候话题最多了很多。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1-1-15 10:39
一直想买低音提琴的LP,没机缘还在想象中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5 10:59
前几天看到一张他的LP300多一犹豫错过了。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5 09:52
我是看到网上有,都过千的,可能是头版吧。不过那个卖家的LP品相非常好,就是价格贵一些。



作者: ast123456    时间: 2011-1-15 12:29
我是看到网上有,都过千的,可能是头版吧。不过那个卖家的LP品相非常好,就是价格贵一些。
shinelb 发表于 2011-1-15 10:59

方便的话给个链接,谢谢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17:59
Edgar Meyer世界著名的低音提琴演奏家,也是著名的作曲家。5岁起迈尔便师从父亲学习低音大提琴。1994年获艾佛瑞费雪事业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低音大提琴家。他是许多音乐节的常客,他同时以演奏家、作曲家身份出席亚斯本、檀格坞、西北室内音乐节等,目前是皇家音乐学院的客座低音大提琴教授
[attach]21771[/attach]
LZ对他熟悉吗?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5 20:24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0-11 23:14 编辑

呵呵,既然说到低音提琴,俺也晒晒俺的部分低音提琴LP和资料,CD有六七十张吧,大部分网上都有了不上了,低音提琴LP其中有一张是俺的“珍品”-《库谢维茨基的艺术》,俄罗斯旋律出版的头版,两张装,第一张是库谢维茨基演奏自己的作品和艾克尔斯奏鸣曲第二乐章,拉斯卡的广板等作品,1926年录音,第二张是库谢维茨基指挥波士顿交响乐团演奏的老肖第九交响乐和拉赫马尼诺夫等人的作品,1937年录音,这张LP现在已很难见到了。

[attach]21786[/attach]

[attach]21787[/attach]

库谢维茨基和他的低音提琴,这把琴在老库去世后,由他的太太送给了格瑞-卡尔,格瑞-卡尔的大部分录音是使用这把库谢维茨基低音提琴,这把琴现在寄放在纽约乐器家 David Gage 先生那里。


[attach]21788[/attach]

俺的部分低音提琴LP。

[attach]21789[/attach]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5 20:24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我前面发了一张他的CD,里面有BOTTESINI的2重协奏曲和他自己的协奏曲(JOSHUA BELL和马友友),相当的不错,EDGAR MEYER不但是杰出的古典低音提琴演奏家,更是爵士乐众的佼佼者,现在仍然有很多他和RAY BROWN,VICTOR DOODEN等录音。另外他和马友友的乡村三重奏也是相当火的一个组合。他的演奏技巧出众,加上自己对音乐的不同理解,录音经常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另外他录制的巴赫大提琴无伴奏组曲也相当的有名。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23:22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1-15 23:30 编辑

回复 metamorphosen 的帖子

KOUSSEVITZKY的低音提琴协奏曲是低音提琴的永恒旋律经典的经典。三个乐章连在一起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每个乐章的半终止小节线也可以看成三个乐章。

    [attach]21800[/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23:24
回复


    说到GARY KARR,他是低音提琴圈子中的明星,作为明星,当然就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他的演奏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5 09:50

他不喜欢用太多的手腕。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5 23:32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5 23:34 编辑
回复

KOUSSEVITZKY的低音提琴协奏曲是低音提琴的永恒旋律经典的经典。三个乐章连在一起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5 23:22

是的,没错。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23:34
呵呵,既然说到低音提琴,俺也晒晒俺的部分低音提琴LP和资料,CD有六七十张吧,大部分网上都有了不上了,低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5 20:24





作者: 舟子    时间: 2011-1-15 23:44
有两张德国低音提琴家Klaus Thrumpf的唱片

[attach]21808[/attach]
[attach]21807[/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5 23:51
这部作品的精华部分我觉得是第三乐章展开部第二部分,快速16分音符之前如歌如泣的这部分,力度表情最丰富、跨度大的段落。
[attach]21811[/attach][attach]21812[/attach]
低音提琴来表现这段音乐难度可想而知。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00:16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6 00:17 编辑
这部作品的精华部分我觉得是第三乐章展开部第二部分,快速16分音符之前如歌如泣的这部分,力度表情最丰富、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5 23:51

这段演奏技术没有太难,只是音准问题,音准需要考虑音程关系,运弓需要很好的基本功和运弓方法,力度从两个P到两个f,力度层次非常重要,这个曲子演奏最好的版本是俄罗斯莫斯科国立交响乐团低音提琴家Rustem gabdullin,演奏非常规范,音乐层次鲜明。
[attach]21817[/attach]

作者: sygl    时间: 2011-1-16 00:45
这段演奏技术没有太难,只是音准问题,音准需要考虑音程关系,运弓需要很好的基本功和运弓方法,力度从两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6 00:16

呵呵!高手专业啊!!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00:57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6 01:05 编辑
呵呵!高手专业啊!!
sygl 发表于 2011-1-16 00:45


“SYGL”兄过奖了,我认为俄罗斯的低音提琴作品还是俄罗斯低音提琴家演奏的会更好一些,对音乐风格和音乐表现理解的更有深度,音乐语言与生活语言及文化背景有一定关系。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01:49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extrema 兄的收藏真是让人叹为观止,那本低音提琴史(德)已经绝版了,现在很难再找到,只有在一些大的图书馆或音乐学院能看到,想不到您手上就有一本。KOUSSEVITZKY演奏的录音我也听过,不过是磁带转的CD,效果不太好,哈哈。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01:52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这首作品和其他四首小品是KOUSSEVITZKY的有名作品,对于这首协奏曲也有其他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库谢维兹基协奏曲并非由他本人所作,而是由他的好友格里埃尔所作。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01:55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这段16分音符是结尾前推向高潮的必经之路,很多演奏家并没有用原记谱的连弓演奏,而是用分弓,这样更容易控制力度和速度。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02:02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听过他的演奏,不过是钢琴伴奏的,不知您听的是钢琴还是乐队的?

GARY KARR早年和柏林广播交响乐团录制的KOUSSEVITZKY协奏曲是我最喜欢的版本。
[attach]21837[/attach]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02:26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9 02:25 编辑
回复

这首作品和其他四首小品是KOUSSEVITZKY的有名作品,对于这首协奏曲也有其他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库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6 01:52

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库谢维茨基曾委托格里埃尔(当时格里埃尔在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帮助老库写这首协奏曲,这是事实,别忘了格里埃尔也是低音提琴家。另外,老库没有录第一和第三乐章,不是他无法演奏,而是另有原因。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04:35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资料错误,格里埃尔是低音提琴家以前没有听说过,1902年他帮助KOUSSEVITZKY创作这首协奏曲的时候也没在法国。还请EXTREMA大哥告诉小弟我一下资料的出处,我去查一下。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6 06:16
我早说extrema 兄是有料之人,没说错吧?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6 07:22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1-16 07:27 编辑
回复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资料错误,格里埃尔是低音提琴家以前没有听说过,1902年他帮助KOUSSEVITZKY创作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6 04:35

格里埃尔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低音提琴家,读书时我只对他的《声乐协奏曲》比较熟悉,其他的就不知道了。作曲家如果是优秀的演奏家那他创作出来的作品会非常不一样。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6 07:26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1-16 08:05 编辑
这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库谢维茨基曾委托格里埃尔(当时格里埃尔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帮助老库写这首协奏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6 02:26

听学校贝斯老师说库本人录过第二乐章,这个帖子过瘾,你和metamorphosen 兄都是准专业人士。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6 07:37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1-16 08:04 编辑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这段演奏技术没有太难,只是音准问题,音准需要考虑音程关系
这段音乐音准会很难,低音提琴自身的构造太大,音程之间的距离较其他弦乐器大,不换把位连续的级进的旋律演奏对于低音提琴来说是比较难的。加上这段力度变化大表情丰富,以前会把技术和音乐分开来谈,我个人的意见还是不分开的好。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08:54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还请老师给个文献记载,格里埃尔是否是低音提琴演奏家,如果是,怎么会又只留下了四首小品,而且没有关于他与低音提琴的记载。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09:00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除了EXTREMA兄的LP有KOUSSEVITZKY的录音,“低音王”2 也有收录,协奏曲第二乐章,大滑音演奏别有一番风韵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10:35
我早说extrema 兄是有料之人,没说错吧?
shinelb 发表于 2011-1-16 06:16


"Shinelb" 兄过奖了,只是爱好而已,和各位仁兄一样,对音乐痴迷,“料”是必须收集一些,呵呵。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10:36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6 10:50 编辑
回复
这段演奏技术没有太难,只是音准问题,音准需要考虑音程关系
这段音乐音准会很难,低音提琴自身的构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6 07:37

没错,还是尊重于原谱记载演奏为好,演奏的版本很重要,我认为俄罗斯音乐出版社的老库最好,因为是郝明科受老库委托编订的,很权威。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10:46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0-11 23:15 编辑
回复


    还请老师给个文献记载,格里埃尔是否是低音提琴演奏家,如果是,怎么会又只留下了四首小品,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6 08:54

“老师”提不上,还是交流学习。格里埃尔的资料在格洛夫音乐百科全书里面也有,另外,格里埃尔不仅有四首小品,还有一首协奏曲等作品。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11:02
有找到几张,我记得好像还有两张,找到再补。来个AZARKHIN LP 的合影,其中有一张以后我会讲它的来历,先埋个伏笔,呵呵。

[attach]21846[/attach]


[attach]21845[/attach]


[attach]21843[/attach]


[attach]21844[/attach]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11:13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6 11:14 编辑
回复


    除了EXTREMA兄的LP有KOUSSEVITZKY的录音,“低音王”2 也有收录,协奏曲第二乐章,大滑音演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6 09:00

大滑音演奏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老库“滑得很准“,呵呵,低音提琴演奏技术在这七八十年之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尤其是现在的演奏技术和方法。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6 15:59
回复 metamorphosen 的帖子
我手里有几页低音提琴的资料学生给我的请EXTREMA、metamorphosen 兄看看
[attach]21850[/attach][attach]21851[/attach][attach]21852[/attach][attach]21853[/attach][attach]21854[/attach][attach]21855[/attach][attach]21856[/attach][attach]21857[/attach][attach]21858[/attach][attach]21859[/attach]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19:35
不错,挺好,Francois Rabbath 的“利比底亚半岛”演奏好效果挺好,我很喜欢这首无伴奏的作品,不过,Rabbath演奏自己的作品无人能比,已另成一派,别人演奏总是在模仿,还有保泰西尼的Capriccio di bravura是低音提琴专业必修曲目,技术挺难的,低音提琴和小提琴的二重奏低音提琴声部有几个地方也挺困难的,U.列维金的无伴奏奏鸣曲,作品58,技术不难,效果很好,这种无伴奏的奏鸣曲作品很少, 还有一首是Y.依奇写的无伴奏奏鸣曲,另外弗利巴的低音提琴无伴奏组曲,我最喜欢,大提琴有大无,低音提琴有弗利巴,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阿萨金的“恰空”和他改编的巴赫大无组曲第五组曲的前奏曲。爵士低音提琴接触很少,也不太喜欢,所以不太了解了,见谅。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20:48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这本书上学时专门读过,真没有格里埃尔是低音提琴家的印象,也没听人说起过,看来我还得温习温习。他除了四首小品还有其他作品?为什么从来没见过,连作品目录里都没有。不知EXTREMA大哥能不能给个谱子来瞧瞧,多谢!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20:53
Francois Rabbath 的演奏属于自成体系,他的演奏技法跟现在大部分所学的技巧都不一样,特别是左手技巧,伸张把位等技术运用的很多,指法也有他自己的一套,专门还有一本他的DOUBLE BASS METHOD。RENAUD GARCIA FONS这位技术超群的演奏家就是他的高徒,RENAUD GARCIA FONS演奏五弦低音提琴(不过不是在低音加弦,而是在高音上加弦,音色更加通透)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6 20:53
不错,挺好,Francois Rabbath 的“利比底亚半岛”演奏好效果挺好,我很喜欢这首无伴奏的作品,不过,Rabba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6 19:35


专业专业!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6 20:57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EXTREMA大哥对低音提琴历史及资料如数家珍,您不会也是BASSIST还是跟低音提琴有什么特别的关系吧!CNSTRAD的BASS版欢迎您的到来!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21:54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6 21:59 编辑
回复


    EXTREMA大哥对低音提琴历史及资料如数家珍,您不会也是BASSIST还是跟低音提琴有什么特别的关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6 20:57

只是喜欢,谈不上有什么,喜欢低音提琴和古典音乐,尤其是弦乐有关,研究研究。

刚刚又翻到一张和低音提琴有关的LP,保泰西尼的小提琴与低音提琴的Grand Duo Concert,低音提琴演奏的是Duncan Mactier,演奏的很好。
[attach]21871[/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6 22:33
只是喜欢,谈不上有什么,喜欢低音提琴和古典音乐,尤其是弦乐有关,研究研究。

刚刚又翻到一张和低音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6 21:54

只是喜欢,谈不上有什么,喜欢低音提琴和古典音乐,尤其是弦乐有关,研究研究。
对乐谱熟悉到这种程度还说只是喜欢太谦虚了。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22:35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0-11 23:17 编辑
回复

这本书上学时专门读过,真没有格里埃尔是低音提琴家的印象,也没听人说起过,看来我还得温习温习。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6 20:48

有一首低音提琴和中提琴的二重奏组曲乐谱,作品原是为小提琴和大提琴写的组曲,作品Op.39,不过用中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也非常好!这张盘里就有这首作品,也有格里埃尔的简单介绍。
[attach]21873[/attach]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6 23:18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6 23:32 编辑

[翻译]莱茵霍尔德.格里埃尔(Reinhold Glier 1875-1956),浪漫派俄罗斯低音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格里埃尔早年以小提琴开始学习音乐,1894年进入莫斯科音乐学院,1905年至1907年到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学习指挥,1913年到1920年担任乌克兰基辅音乐学院院长,并教授作曲和低音提琴,之后,回到莫斯科音乐学院任低音提琴和作曲教授,以及交响乐团和歌剧院的乐队指挥。格里埃尔的音乐作品范围很广,1900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歌剧,此后又陆续创作了三首交响乐作品,其中一部为献给库谢维茨基而创作的交响乐,他的作品还有四首室内乐作品,交响诗,芭蕾舞剧及舞曲等,在低音提琴作品方面主要有一首协奏曲作品,四首小型作品(前奏曲,诙谐曲,间奏曲,塔兰泰拉舞曲)。格里埃尔作品创作风格极具俄罗斯音乐色彩,并且带有强烈的俄罗斯宗教风格,但又融入了欧洲古典而浪漫的音乐特点,他的早期音乐作品风格受到柴可夫斯基等人的影响,而他的后期作品风格又影响到了普罗科菲耶夫等作曲家。格里埃尔的低音提琴教学法和他的低音提琴作品,影响并确立了俄罗斯近代低音提琴演奏和教学学派。
****************
年龄大了,纠正两个记忆错误,1是格里埃尔没有在法国巴黎音乐学院,而是在德国柏林音乐学院学习,2是格里埃尔没有创作奏鸣曲,而是一首协奏曲,致歉,谅解。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6 23:35
[翻译]莱茵霍尔德.格里埃尔(Reinhold Glier 1875-1956),浪漫派俄罗斯低音提琴家,作曲家和指挥家。格里埃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6 23:18

参与不进来这个帖子,不过格里埃尔有些曲目倒是相当好听。比如:花腔女高音协奏曲以及芭蕾舞剧《红罂粟》(这歌剧写的中国人的故事)。


作者: sygl    时间: 2011-1-17 00:06
只是喜欢,谈不上有什么,喜欢低音提琴和古典音乐,尤其是弦乐有关,研究研究。
对乐谱熟悉到这种程度还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6 22:33

extrema兄看来是行术内敛!怀揣技艺啊!感觉对劲。。。。。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0:06
参与不进来这个帖子,不过格里埃尔有些曲目倒是相当好听。比如:花腔女高音协奏曲以及芭蕾舞剧《红罂粟》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6 23:35

芭蕾舞剧《红罂粟》和《红色娘子军》相似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0:08
extrema兄看来是行术内敛!怀揣技艺啊!感觉对劲。。。。。
sygl 发表于 2011-1-17 00:06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7 00:12
芭蕾舞剧《红罂粟》和《红色娘子军》相似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7 00:06

没错,好听。其间还有一段很Hi的国际歌。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0:14
格里埃尔的这张不错。
[attach]21896[/attach]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00:22
参与不进来这个帖子,不过格里埃尔有些曲目倒是相当好听。比如:花腔女高音协奏曲以及芭蕾舞剧《红罂粟》 ...
狗儿念经 发表于 2011-1-16 23:35


这个帖子有点专业性强,有局限性了,呵呵。格里埃尔的作品量不是很多,但作品确实很好听,比较耐听。另外专为低音提琴这个专业而写的原创作品更是很少了,低音提琴全部独奏作品不过23百部,跟钢琴和小提琴的曲目量没有办法比,这也是造成“冷门专业“一说的原因之一,呵呵。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0:28
这个帖子有点专业性强,有局限性了,呵呵。格里埃尔的作品量不是很多,但作品确实很好听,比较耐听。另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7 00:22

当代作曲家也在创作低音提琴的作品。
[attach]21897[/attach]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0:32
格里埃尔《声乐协奏曲》总谱
[attach]21898[/attach]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00:37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这张CD没听过,真是羡慕啊!
波特西尼的二重协奏曲可以说最经常演奏的低音提琴曲目之一,整首作品如歌剧般起伏跌宕,有一说法这首曲子的小提琴部分为帕格尼尼所写,不过也没有证据表明。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00:38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这首曲子用中提琴和低音提琴演奏的确实很多,也很适合这两个乐器!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00:41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我好好查查,看他到底是不是拉过低音提琴,很有趣的话题。身边的bassists没有一个听说过格里埃尔曾经教授过或演奏过低音提琴,在德语和英语资料里从来没有提及过,看来还得找找俄版资料。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00:56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7 01:22 编辑
当代作曲家也在创作低音提琴的作品。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7 00:28

没错,现代派低音提琴作品也不少,不过对现代派的低音提琴作品不太感冒,了解的少了一些,需要学习。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01:00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0-11 23:19 编辑
回复


    我好好查查,看他到底是不是拉过低音提琴,很有趣的话题。身边的bassists没有一个听说过格里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00:41


不过,没错,没有资料记载格里埃尔演奏过音乐会或录音过,但他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和基辅音乐学院教授过低音提琴这一点没有错误,如果想查一查,建议可以找莫斯科音乐学院和基辅音乐学院的有关校史,也许能够查到,呵呵。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01:10
本帖最后由 metamorphosen 于 2011-1-17 01:13 编辑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不知能不能把作者名字和书号发给我,这样有可能能找到。
要不您把那段扫描给我或照出来也行,多谢!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01:14
回复


    这张CD没听过,真是羡慕啊!
波特西尼的二重协奏曲可以说最经常演奏的低音提琴曲目之一,整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00:37


保泰西尼的作品确实受到过帕格尼尼的影响。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01:19
extrema兄看来是行术内敛!怀揣技艺啊!感觉对劲。。。。。
sygl 发表于 2011-1-17 00:06


“sygl”兄严重了,实不敢当!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01:21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虽被称作低音提琴中的帕格尼尼,但我觉得差别还是挺大的。
这首2重协奏不止有人认为是帕格尼尼所写,也有人认为是维尼亚夫斯基所写。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7 01:28
这个帖子有点专业性强,有局限性了,呵呵。格里埃尔的作品量不是很多,但作品确实很好听,比较耐听。另 ...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7 00:22

其实我学到很多相关知识。
没关系,几位尽管尽兴!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01:29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念经大哥你那有什么BASS的黑胶没(KARR除外)?我特想收一些,但是又没门路,呵呵。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7 01:34
回复

念经大哥你那有什么BASS的黑胶没(KARR除外)?我特想收一些,但是又没门路,呵呵。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01:29

这可满足不了老弟你。黑胶我不做,而且即使做怎么也不可能跟德国的环境相提并论啊,这些资料我想大概还是国外收集方便得多。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01:36
回复 狗儿念经 的帖子

原来如此,还是多谢了。
   
作者: 狗儿念经    时间: 2011-1-17 01:40
回复

原来如此,还是多谢了。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01:36

不过,回成都后欢迎小弟来玩。待会儿我留手号给你,站内短信中。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02:15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0-11 22:41 编辑
回复


    不知能不能把作者名字和书号发给我,这样有可能能找到。
要不您把那段扫描给我或照出来也行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01:10

“metamorphosen”只能自己找了。


作者: shinelb    时间: 2011-1-17 08:45
这个帖子有点专业性强,有局限性了,呵呵。
extrema 发表于 2011-1-17 00:22
兄台你们几位令我们大开眼界,您谦虚了。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9:23
本帖最后由 burt5177 于 2011-1-18 06:10 编辑

格里埃尔芭蕾舞剧《红罂粟》。
第一次听这部舞剧录音就觉得很像《红色娘子军》
转一篇(2004年第22期《世界知识》孙成本)
1931年,苏联莫斯科大剧院上演了轰动一时的芭蕾舞剧《红罂粟》。它是一部以1927年中国码头工人爱国斗争为题材的作品。描写了上海黄浦滩的一个码头,停泊着一只苏联商船;中国工人正在为外国轮船卸货,时常遭到鞭打;一顶花轿被抬过来,里面坐着一个漂亮的新娘;外国水兵拉住花轿,抢去新娘;码头工人见状,怒火中烧,并发起暴动;苏联船长和海员出来支援,一起把外国水兵赶走;“中国绅士”和西方帝国主义者串通,阴谋毒死苏联船长和海员,但没有得逞;工人获得最后胜利。

这部舞剧颂扬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颂扬了苏联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支持和友谊。以红罂粟为名,其实没有任何贬意。

然而,近20年后,就是这部芭蕾舞剧却在莫斯科引发了一场外交风波。

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期间,苏联文化部门决定在大剧院上演这部与中国有关的芭蕾舞剧《红罂粟》。为增强演出效果,苏方还邀请了《红罂粟》的曲作者格里艾尔亲自参加演出。不知什么原因,毛主席没有去大剧院,而是由陈伯达率领几位中国客人坐在贵宾席上。演出开始后,主人期待客人能够高兴,说几句感谢和赞扬的话。但客人们却始终沉默着。

随着剧情的发展,陈伯达终于按捺不住了,他准备中途退场。他认为,剧中的角色不是中国人,简直是怪物。而苏方有意安排中方观看这部舞剧似乎是在拿中国人开心。由于主人的耐心解释和再三挽留,客人才勉强挨到演出结束。

演出后,接待人员请陈伯达谈谈观感。陈伯达毫不隐讳地表示:第一,对舞剧的名称不满。他说:“《红罂粟》这个芭蕾舞剧的名称本身就使我们不快,原因在于我们中国人认为罂粟这种植物就是鸦片。也许你们不知道鸦片是我们最凶恶的敌人,因为它曾害了我们好几代人……”第二,对演员的打扮不喜欢。他说:“我过去在苏联读过书.可是从来没有看过芭蕾舞。进剧场后,看到女演员的足尖,以为是在模仿中国女人的小足,心里也觉得不快。”第三,对中国革命的描写不真实,他说:“看上去,中国革命完全是由苏联的一些船员领导而取得胜利的。剧本写的是关于中国革命的事,剧情不像中国中所发生的。”

随后,苏方还是计划邀请毛主席观看《红罂粟》。但听了陈伯达说的话,毛主席也就没有去。

故事虽然发生在久远的过去,但却留下了几点思考。首先,事物往往有多面性。注意知识的积累就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由于我们不了解,将罂粟通称为鸦片就是片面的。其次,不同国家、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造就了人们之间的差异。把芭蕾舞剧比作小足女人的表演就是最大的误解。只有通过互相交流、学习,人们才能增进彼此的了解,避免相互误解。第三。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和描写难免有局限性。只要他们对中国不怀敌意.我们就应该包容,而不要过于苛求。其实,陈伯达对《红罂粟》所以有那么多的错觉和误会还不完全是因为他个人的好恶,也是当时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当时,中苏之间、中国和各国之间都还缺乏交流。苏方的安排本是好意,却没有顾及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9:34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能否谈一谈有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如卡尔在独奏的时候喜欢用法国弓子而在乐队里用德国弓子,很想知道,我个人觉得低音提琴的声音就像深不见底的海洋。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9:41
回复 metamorphosen 的帖子
能否讲一讲低音提琴这几根弦的特点,你有没有特喜欢哪根弦,如:小提琴我比较喜欢G弦,文革时没事干学过几年,大提琴我喜欢A弦,大提琴的旋律在A弦上出来我就很激动,低音提琴了解不多,现场听的机会也少,请多介绍一些。


   
作者: burt5177    时间: 2011-1-17 09:46
倍司“帕格尼尼”博太西尼
[attach]21916[/attach]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11:39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7 11:42 编辑
回复
能否谈一谈有的低音提琴演奏家如卡尔在独奏的时候喜欢用法国弓子而在乐队里用德国弓子,很想知道,我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7 09:34

关于德式和法式琴弓在使用方面没有什么区别,一位优秀的低音提琴家都会使用这两种琴弓,对声音没有什么区别,如果盲听可以分别出来是哪种琴弓的声音,那真的是“钛金耳朵”了,呵呵,国内对德式和法式有争论,我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使用哪种琴弓是个人爱好和选择,只要能演奏非常好,用着舒服,就是用脚演奏也未尝不可,呵呵,(这是一个典故和玩笑了)。另外,优秀的演奏家手里会有7只8只琴弓,甚至更多,有时会根据演奏的曲目技术需要来选择使用。
这是美国低音提琴家Paul Ellison使用的琴弓。
[attach]21918[/attach]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11:44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7 11:46 编辑
回复
能否讲一讲低音提琴这几根弦的特点,你有没有特喜欢哪根弦,如:小提琴我比较喜欢G弦,文革时没事干 ...
burt5177 发表于 2011-1-17 09:41
低音提琴各弦特点:
第一弦:具有歌颂性。
第二弦:具有附属性。
第三弦:具有联系性。
第四弦:具有组合性。
第五弦:则具管风琴的低音音栓的特征性。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12:00
既然这里提到了琴弓,这里就谈谈吧,并非所有的低音提琴演奏家都会用两种弓,可以说大部分演奏家都只能“娴熟”地用一种弓演奏。德国弓和法国弓的差别很大,持法导致发力点不相同,音色也会有不同。法国公轻巧并容易控制,演奏跳弓灵活方便,旋律性强。德国弓厚重结实,底气十足。同时运用两种握弓法的演奏家很少见,都会有自己偏爱的握弓法。这种不同的握弓法跟国家地域有关系,在德奥地区,根本看不到任何使用法国弓的低音提琴手,使用法国弓的学生在德国学习低音提琴必须转为德国弓,考德奥乐团用法国弓也基本没戏。在东欧国家也大部分为德国弓。意大利和法国基本上都用法国弓。美国用两种握法的都有。日本和韩国绝大部分法国弓,我国以前大部分都是法国弓,现在德国弓也慢慢多了起来。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12:03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两种不同的握弓法对音色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特别是重音,虽然不能明显区分但是还是有差别。大哥链接的这张图里从左到右是两把巴洛克弓,德拉格内地弓和现代的法国弓,现代德国弓并不在列。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12:13
回复 burt5177 的帖子


    低音提琴这个乐器虽然有提琴这两字,但是并不是VIOL家族的成员,换句话说不属于提琴家族。低音提琴定弦为4度,乐队定弦从上到下G,D,A,E,附加第五弦H(B)。独奏定弦比乐队定弦高大二度为A,E,H(B),F#。这里就是9跟不同的弦,如果加上高音C或D弦就有11跟不同的弦。每把琴的音色不同,4跟弦在不同琴上的表现也不同。就我个人来说,我喜欢我独奏琴上的H(B)弦,乐队琴上的D弦,因为在这两把琴上这两根弦的音色最饱满,最健康,没有狼音。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12:25
回复


    两种不同的握弓法对音色还是有一定影响的,特别是重音,虽然不能明显区分但是还是有差别。大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12:03


这张图片是我在Paul Ellison的工作室拍的。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12:31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难得难得,这位大师有六七十了吧。只听过他的录音。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12:49
既然这里提到了琴弓,这里就谈谈吧,并非所有的低音提琴演奏家都会用两种弓,可以说大部分演奏家都只能“娴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12:00


不知仁兄看过Francois Rabbath的现场演奏?如果看过的话,我想仁兄会对法弓的有关“力度和重音奏法“的观点有所转变的。

如何使用何种弓和采取怎样的握弓法是演奏家根据个人情况而选择,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不能一概而论,选择不同的弓式和握弓法也是有学问的,最基本的原则是根据个人的演奏技术特点,个人情况的不同和需要来考虑。德国普遍采用德式和教学必须使用德式是与德国的低音提琴历史有关。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13:03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17 13:13 编辑
回复


    低音提琴这个乐器虽然有提琴这两字,但是并不是VIOL家族的成员,换句话说不属于提琴家族。低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12:13

“低音提琴不属于提琴家族”?这是个问题,呵呵。只是低音提琴的发展历史轮廓不是很清晰。

最早有记载的低音提琴形象:

在所有的乐器学著作中基本上都指出,古低音维奥尔琴是在十六世纪末形成的。古低音维奥尔琴这一乐器的最早形象却是由著名的威尼斯画家巴罗•维罗涅兹(1528-1588)在1563年他的一幅油画作品中所描绘,这幅油画作品中描绘了威尼斯当时非常重要的艺术家们的形象,他们演奏着不同的乐器,其中有一位坐着并神态安详的演奏家在演奏着这一庞大的古低音维奥尔琴。这幅油画是最早有古低音维奥尔形象的作品,这一作品显而易见地证明了,古低音乐器的出现,应归功于模范的十六世纪中叶。
这是意大利威尼斯著名画家图册中介绍巴罗维罗涅兹(1528-1588)在1563年的一幅油画作品:


[attach]21923[/attach]

这幅巨大的油画作品现存放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内,这是我在2010年8月法国巴黎的卢浮宫拍摄的。

[attach]21924[/attach]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13:04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可惜没看过现场,不过视频到看过很多次。

我并没有说这两种握弓法哪种更好,只是把我所知的区别列出来。我本人学习的就是德国弓,虽然能马虎演奏法国弓,可是对于我来说德国弓才是我最“平常”的握弓法,反之对于使用法国弓的低音提琴手也一样。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13:26
回复


    可惜没看过现场,不过视频到看过很多次。

我并没有说这两种握弓法哪种更好,只是把我所知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13:04


仁兄误解了,我说的意思是这两种弓没有什么好与不好的分别,只要适合自己就是好的。另外建议仁兄两种弓都学会使用,有好处没坏处,呵呵。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13:32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这个问题在我上配器法必修课时请教过教授,也翻阅了一些资料,记载中由VIOLONE衍变而来的低音提琴与其他“提琴”有着明显区别。跟VIOLIN家族不同的同时也跟GAMBA家族不同,有着不同的形状,似GAMBA斜肩却又无品,似小提琴却又定弦不同,有平坦的也有带弧度的背板,F孔也各式各样。光我所知的低音提琴琴型就有4,5种。
作者: metamorphosen    时间: 2011-1-17 13:38
回复 extrema 的帖子


    这幅画去卢浮时见到了。图中的维奥尔琴有可能就是低音提琴的前身,可是维奥尔的特征在低音提琴上已经很难找到了:
  琴身侧板较宽、较厚,背板平坦,音孔呈C形,6~7弦,弓杆略向外弯呈拱形。

VIOLONE我拉过2个星期,基本上可以说和低音提琴完全就已经是两种不同的乐器了。

作者: extrema    时间: 2011-1-17 13:42
本帖最后由 extrema 于 2011-10-11 23:21 编辑
回复


    这个问题在我上配器法必修课时请教过教授,也翻阅了一些资料,记载中由VIOLONE衍变而来的低 ...
metamorphosen 发表于 2011-1-17 13:32

因为低音提琴发展历史轮廓不清楚,所以观点有所不同。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