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人生

标题: ——————说说器材线材的音乐感————... [打印本页]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3-4-18 16:52
标题: ——————说说器材线材的音乐感————...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23-5-29 17:30 编辑

——说说音响的泛音表现——


此文原发在168论坛,配有相关图片和系列文章,有兴趣请打开链接——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22.aspx


*如何辨别录音中自有的真泛音和重播时感应电和染色带来的假泛音,以及胆机丰富的泛音究竟好不好?

一、相关基础知识

先说明一下,关于泛音,乐器声学、建筑声学、心理声学、电声、音响器材等各个专业都有涉及泛音的内容,但其定义和内涵不完全一致,镁声看的杂书不少,知识体系也比较杂乱无章,本不擅长写这些理论探讨的文字。但发烧业界关于泛音讨论的文章太少,镁声抛砖引玉勉强为之。好在不是写论文专著,就把自己领会到的碎片化的知识汇报出来,供烧友们参考和批评。

尽管一些烧友评价音响的声音常常把泛音挂在嘴上,其实很多人并不知道泛音的真正含义,甚至把乐器的延音、余音、尾音和空间的堂音当成了泛音。泛音是基音波长的整数分割产生的,音调一定会比基音高8度以上!如果基音的波长是λ,那么泛音列就包含了λ/2、λ/3、λ/4、λ/5......的一系列泛音,好的乐器泛音列可以达到10几个之多,音高频率也趋于人耳可听频率的上限。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jpg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微信图片_20230307093636.png(21.42K)
2023/3/7 17:54:18

一件乐器的音色是由其泛音的比例决定的。如果只发基音没有泛音,声音就单调干硬苍白乏味,就像洒水车作业时播放的单音生日歌旋律一样。一把小提琴和一只单簧管都奏A音,但听上去谁都能辨认哪个是小提琴的声音,哪个是单簧管,就是因为小提琴的泛音,和单簧管的泛音不一样。即使拿单簧管和双簧管这两件同类乐器相比,单簧管具有更多的泛音,听感就比双簧管更加柔和丰满。

所以,前面的帖子里,镁声多次提到泛音,也多次提到音色的丰富,这基本是同一个概念。高端音响器材,对于泛音的还原比低端器材更加保真,所以音色优美丰富,情感表达力强。而现有的音响器材检测指标体系,基本都是基于输入单音信号的,并不包含泛音,所以检测指标上再高的保真度,都不能准确代表播放饱含丰富泛音的音乐时的表现力,一定要实听耳朵收货才能评判器材的好坏。音响线材也是如此,尽管镁声购置了不少线材测试仪器,但最终还是建议烧友把线插在自己的系统,通过实听对比来决定是否购买。


前面说过,如果基音的波长是λ,那么泛音列就包含了λ/2、λ/3、λ/4、λ/5......的一系列泛音,频率是波长的倒数,那么频率上就对应着2倍、3倍、4倍......这一系列泛音的响度是不一样的,以小提琴为例,每一把名琴都有着独特的泛音包络特征,而且泛音个数越多、响度越大,就越有表现力,对演奏者的要求也就越高。现代电声科技可以把名琴的音色取样(其实就是泛音包络线),然后加到电子乐器上,这样就能够让电子乐器模拟发出“名琴”的音色。当然演奏时的手感、像真度和表现力是打了折扣的。

二、从录音说起

为了更好地把握和调整听音室最终的泛音呈现效果,需要从录音的源头开始说起。

烧友都知道,录音时的麦克风价格差异非常大,从几百元到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不等,其差异主要就是动态和完整泛音的拾取能力。录音大师平井义使用世界上仅有的几对、纯手工制作的瑞典Detrick de Geer Eterna Musica(永恒的音乐)麦克风,他强调,高分辨率录音的最大特点不是频宽有多少,20kHz以上人耳就听不到了,但对重现乐器的完整泛音却至关重要。
.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jpg
file:///C:/Users/lenovo/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didrik-de-geer-microphones-3-4-10-768x532.jpeg(52.36K)
2023/3/10 15:19:01
.
更贵的麦克风,能更加准确地拾取泛音,人声会更加甜美润泽,乐器会有更加丰富的音色。由于某些经典的古董胆唛,不仅能够拾取乐器和人声发出的丰富的泛音,基于胆管的特性,还能激励出更多的“泛音”(偶次谐波),带来更加温暖亲切的声音效果,也成为录音师的收藏佳品,用来录制有特别味道的发烧曲目。这种录音,也许已经不算是高保真了,但由于音色甜美亲切,情感表达也依然充沛,仍然大有市场。
.
录音时话筒的摆位也非常重要,就像发烧友的音箱摆位一样,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如果演奏空间的声学环境不是很理想,录音师会近距离拾取干声,后期在录音室进行合成和混音。在这个再加工的过程中,制作者会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加入不同的音效,包括“添加”更多的泛音。由此可见,录音作品最终呈现的效果,包括泛音的多少,既来自于演奏,也来自于制作。其中来自于演奏的成本很高,名琴的价格是练习琴的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就是因为泛音更加丰富,所以听感上也更加纯净通透空气感十足,而后期添加制作出来的“人造”泛音,如果制作者水平不是十分高超的话,就很容易把声音搞“脏”,听感很浑浊或粗糙。
.
说到这里,镁声也吐个槽,很多录音为了增加所谓的“解析力”,混音时近场录音的比例过大,听起来细节夸张,但结像很大,演唱者的口型几乎有半面墙那么大,音场也平面化,没有纵深和3D感,听感很不自然。这样的“用力过度”的录音,却标榜为“发烧录音”,实属南辕北辙,镁声买回这样的碟子,听一次就恨不得扔垃圾桶。如果用这样的录音来调整摆位,也是无从下手的。
.
镁声极为佩服的小唱片公司MeisterMusic,据说录音从不在录音室里进行,而是选择声学条件良好的音乐厅或教堂,让独奏家与乐团在舞台上一起演奏,音乐和空间产生自然的残响,然后用单点录音把自然的声响录制下来,不再混音制作,直接出唱片,听感极为自然纯净。
以上内容是镁声拜师学到的一点录音相关知识,用来指导自己调声,镁声自己并没有正规的录音实践经验,仅供参考。

三、一些个人观点

通过前面的汇报和其他参考资料,镁声有以下个人观点:

1、泛音是乐器(人声)音符的谐波序列,丰富的泛音对于音质、音色、情感表达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完美”录入现场演奏的泛音是录音师的终极追求,准确呈现录音中的泛音也是音响发烧友的终极目标。
2、泛音越丰富,声音听感就越柔和圆润,越有模拟感。这种柔和不是器材驱动力不足速度慢时的柔弱,而是具有速度、力度、解析力、能量感、密度感的柔和,其实就是聆听真实乐器在面前演奏时的感觉。
3、音响效果中所有的刺耳、单调、直白、硬声、沉闷、数码味,都是泛音不足或者泛音失真造成的;泛音是调声的最关键也是最高层次的标准。

此文原发在168论坛,配有相关图片和系列文章,有兴趣请打开链接——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22.aspx


四、如何调整让音响系统的泛音更加保真

前面介绍了相关基础知识点,目的都是为了展开回答这个最实用的问题:对于发烧友来说,如何调整音响系统,让泛音更加保真?

1、首先发烧友要有一个泛音准确的概念和标准。在这方面,会一样乐器(最好是小提琴、钢琴,古典吉他也行)的烧友有着先天的优势。镁声的客户群,有不少这样的烧友,能准确描述镁声产品使用到音响上之后,对乐器音色呈现带来的提升。如果不懂乐器,就要多听现场,除了音乐会,有机会到琴行,认真聆听老师们试琴,留意从练习琴到演奏琴,各有什么音色特点,也能得到很多心得感悟。

2、作为普通烧友,我们能在2米距离听到的真乐器,和录音中音乐家手中的几百万的名器不可同日而语,区别最大的就是音色的差异:音量更大、共鸣感更强、泛音更丰富、各个音阶音色一致性更好,而且可柔可刚,敏锐多变。但从音响中重播出来,就往往没有现场聆听真乐器那么美妙,现场聆听有强烈的实体感、沉浸感。——这就知道了调声的方向。

所以调声,除了调整两端延伸和音场,更重要的是调整音色、密度和感染力,其实也就是调整声音的实体感、沉浸感。

3、那具体要从那几个地方切入呢?这个问题其实有几百个答案,镁声前面写了那么多的帖子,都是在回答这个问题。具体实施的步骤,空间、供电、线材、接地、垫材?——每个环节的优化都有效果,也都必不可少。作为工薪发烧友,一入烧门深似海!几乎个个都囊中羞涩。所以最重要的是:

先从不花钱的环节开始!
先从可以免费试听的配件玩起!!
先从科学理性的调声经验总结和分析学起!!!

五、线材如何影响泛音

用线材来调声是最重要的调声手段,对于泛音调整来说,尤其如此。所以这里说说线材是如何影响泛音表现的。

十几年来,随着音响科技的发展,器材性能已经变得极为强劲甚至冗余,而线材却依然是短板,原因是静心研究线材科技的研发者还是太少,而且网上充斥着大量的偏颇的经验和伪科技,造成初烧掉坑或者低水平重复。(镁声写了这么多,其中也会有偏颇之处,以后自己的认识和水平提升了,再补充改正。)

有些开发者认为,反正真正懂线的烧友也不多,只要能把线材做得像奢侈品一样精美,就能卖出天价,自然就不会在技术和调声上花太多成本。而发烧友拿到一款新线材,首先被奢华的外观吸引和震撼,如果再听出了变化,就感觉很神奇,就容易买单。

其实听出线材的变化是很容易的事情(尽管有很多盲听失败的案例,原因镁声在前面的帖子里分析过,不再赘述),而这种变化是正确的方向,还是错误的方向,就需要烧友认真分辨了。分辨的原则和标准,除了老生常谈的线条、延伸、音场等HIFI元素,更应该是以下几点:

1、声音是更像真乐器发声,还是更像电子乐器?
B站有很多电钢和真钢的对比视频,大家可以看一看,认真聆听体会一下;

2、声音更像练习琴,还是名琴?
网上也有百万美元的瓜奈利名琴和普通琴的对比,用手机外放就能听出差别;

3、开大点音量,是越听越好听,还是越听越烦躁?
正确的声音,开大音量之后没有压迫感,而是沉浸感、按摩感;如果大声一点就压耳朵,想离开,那一定是错误的,hifi性再好也是错误的。

问题来了,都是外观雄壮的发烧线材,为什么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声音走向呢?为什么有的器材品牌,只推荐自己的跟机线,甚至做成器材不可更换电源线的设计,是否说明,发烧线甚至不如跟机线呢?镁声做以下分析,供参考:

首先说说跟机线。跟机线是结构简单,多股细丝绞合的纯铜线,绝缘多数是pvc,这种结构和材质,是一种解析力、速度感、两端延伸都很中庸的声音,虽然有点蒙和慢,但也没有特别的癖性,对泛音的改变主要是线性衰减,和更好的线材对比,听感上就是不够水润透亮,不够敏锐饱满。而这些,顶级品牌的器材是可以在调声时进行均衡的。

当换上没有真正调声水平和科技含量的发烧线之后,加粗的不合适的导体(例如镀银线)会激发薄亮的高频泛音;复杂的不明觉厉的编织会带来梳状滤波效应;各种金属饰品披挂会引发染色和感应电磁干扰,非线性改变泛音的分布;方向错误的屏蔽网会产生刺耳的效果。这种发烧线,带来的当然就是错误方向的改变。

而正确的线材,从头尾到导体,从编织到屏蔽,从绝缘到外包,每个环节都必须进行反复比选优化,以确保带来的每一分变化都朝着正确的方向,最终才能成就一条好线。这样的线材,如果替换原厂跟机线,也是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的。

六、总结一下


写了这么多,让我们回到开始的问题:

如何辨别录音中自有的真泛音和重播时感应电和染色带来的假泛音,以及胆机丰富的泛音究竟好不好?

镁声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

1、录音中自有的真泛音是和基音以及演奏技巧和控制关联的,有强弱的变化,有丰富的情感表达的内涵;

2、胆机丰富的泛音也是和基音关联的,很悦耳,但和演奏技巧及控制关联度不大,情感表达比较单一,更适合播放特定的曲目,不够全面。镁声不反对也不鼓励,看个人喜好吧;

3、器材互联的各种线材,由于串扰和反射造成的振荡,以及由于金属装饰物的感应电造成的染色,也会有泛音增加的听感,这种“泛音”是假泛音,和演奏技巧无关,不受控制,很突兀,会破坏音乐的流畅度和真实感。这种“泛音”镁声是坚决反对的,并在自己的线材调声过程中极力避免。可以说,镁声近几年在线材开发上做出的所有努力,都是在消除染色,忠实还原录音,让音响发出真乐器一样的声音。

就像镁声前面汇报过的:器材性能已经变得极为强劲甚至冗余,而器材的互连——线材却依然是短板。让我们共同努力!


此文原发在168论坛,配有相关图片和系列文章,有兴趣请打开链接——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22.aspx



.



作者: [a]    时间: 2023-5-18 12:56
写得好,受教了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3-5-29 17:27
[a] 发表于 2023-5-18 12:56
写得好,受教了

感谢鼓励!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3-5-29 17:29
本帖最后由 镁声绕梁 于 2023-5-29 17:31 编辑

.
此帖子不断更新中,这里有最新的内容,请指导——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23.aspx


——说说器材线材的音乐感——之一—
.
说到某件器材或者线材有音乐感,很多烧友会不理解:器材和线材,不就是一堆元件、金属和塑胶吗?既没有生命力,又不是艺术品,它哪里懂音乐,哪里会有音乐感?!
.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让我们拓展一下这个问题:乐器(例如小提琴或者古典吉他)有音乐感吗?
.
一种比较理性和主流的回答是:乐器也是没有音乐感的,音乐存在于演奏家的脑海里,然后通过手部的各种技巧,控制琴弦的振动,完美地表达出来。即使昂贵的瓜奈利小提琴,如果放在没学过的人的手中,拉出的也是噪声。
——回答正确,加十分!
.
让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如果一位演奏家手上有两把琴,一把是普通的练习琴,一把是名贵的瓜奈利,他更愿意用哪一把进行演奏,而听众会认为哪一把琴的声音更加美妙动听呢?
——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
镁声没有拉过小提琴,但学过古典吉他,对于几百和几万元的古典吉他还是有鉴赏力的。用同样的指法和力度弹奏,低价琴几乎每一个音符的响度和延音都不同,还存在很多死声(没有延音)和轰声(共振音),弹起来磕磕巴巴,卡顿晦涩;而高价琴就能做到几乎每一个音符都有着相同的音量和延音,弹起来得心应手,流畅愉悦。——那么,我能不能说,这把高价琴,演奏起来更有音乐感呢?
.
这几个问题追问下来,应该可以表达出镁声个人的观点了:器材和线材是有音乐感的。这种音乐感,不是自己创造音乐的能力,而是忠实重现音源软件中音乐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忠实还原,不加不减,完全线性传输或等比例放大的器材线材,就是有音乐感的!
.
——说说器材线材的音乐感——之二——
.
“忠实还原,不加不减,完全线性传输或等比例放大”,这个要求似乎不高,有些焊机党或电子工程师就实际测过,在音频频域,经过某信号线之后的信号,和原信号完全一致!这能说明这条信号线达到了完美的境界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原因如下:
.
1、目前有关失真的技术指标,包括谐波失真、互调失真、交叉失真、削波失真、相位失真和瞬态失真等,基本都是音频域(0~100khz)的单一波形(正弦波或者脉冲波)静态测试,并不能完全表征实际播放复杂音乐信号时的失真情况。
.
2、单纯测量线材的失真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线材结合器材之后,又会产生新的变量,并不能完全表征线材的实际效果。例如某简单结构的电源线,虽然单独测量分布参数都比较低,但插上器材之后,对于器材工作时发出的高频谐波无抑制作用,其效果自然不如另一条经过针对性的设计,结构复杂,分布参数测量偏大一些的电源线。
.
3、扩展到器材来说,某些顶级品牌的功放会主动公布电压转换速率(压摆率)的指标。如果电压转换速率不高,在瞬态信号来了时不能准确及时跟上,信号消失后放大器只能跟上了原信号电平的一半或更低,就会令信号的幅度比原信号缩小,很多细节被吃掉,分析力也就差了。一般比较好的放大器转换速率在20V/μs或者更高一些,而高文的后级多数都在200V/μs。所以高文的器材听感是鲜活细腻,音乐感特别好。
.
线材有没有压摆率的指标呢?镁声认为也是有的,虽然目前没有测试方法和标准。更高的压摆率就意味着更鲜活、更细腻、更多细节和层次,这些感受,全部都是构成“音乐感”的关键要素。
.
写到这里,可以回答441楼的问题了:“烧友常说的音乐味到底是什么,如何用HiFi指标或者用参数指标来描述?”镁声的个人看法是,线材的“压摆率”,就是表达线材音乐味的特征指标。
.
此帖子不断更新中,这里有最新的内容,请指导——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23.aspx

.
——关于线材压摆率的三个难以回答的问题——
.
线材有没有压摆率的指标呢?镁声认为也是有的,虽然目前没有测试方法和标准。更高的压摆率就意味着更鲜活、更细腻、更多细节和层次,这些感受,全部都是构成“音乐感”的关键要素。
.
写到这里,可以回答441楼的问题了:“烧友常说的音乐味到底是什么,如何用HiFi指标或者用参数指标来描述?”镁声的个人看法是,线材的“压摆率”,就是表达线材音乐味的特征指标。
..
镁声推测很多烧友思考之后,会提出更多的问题,例如:
.
1、信号线只有一两米长度,传输的只是20~20khz, 怎么会有上升和下降的延迟?即使有微弱的延迟,又怎么可能测量呢?既然不可测量,又怎么知道能影响听感呢?
2、即使信号线喇叭线有延迟,那么电源线不走信号,只要够粗能及时供电即可,不会有“压摆率”的限制吧?
3、既然线材的压摆率没有测试方法和标准,那镁声你提出线材的压摆率指标,又有什么意义呢?
.
这里镁声就围绕这三个问题,详细汇报如下:
.
1、信号线只有一两米长度,传输的只是20~20khz, 怎么会有上升和下降的延迟?即使有微弱的延迟,又怎么可能测量呢?既然不可测量,又怎么知道能影响听感呢?
.
信号线理论上传输的只是20~20khz,实际上有大量更高的不可闻的频率存在,虽然人耳不可闻,但这些高频信号(噪声)反复串扰和振荡,会扭曲音乐信号,恶化器材工况。另外,不同的信号线有不同的分布参数,这些分布参数结合前后互联的器材之后,就相当于lc滤波器,在20~20khz频段都会起作用,让能量重新分布,产生非常不同的听感。这就是信号线改变声音的机理。
.
2、即使信号线喇叭线有延迟,那么电源线不走信号,只要够粗能及时供电即可,不会有“压摆率”的限制吧?
.
前面镁声的帖子也汇报过,电源线的接地和信号线的地是相通的,因此电源线工作时,不同的结构设计,造成地线感应电势波动,从而调制音乐信号,造成不同的听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器材工作时,大水塘(储能电容)的充电是有时间窗口的,每秒100次,每次只有3~10%左右的时间窗口,电源线需要“瞬间”让所通过的电流从0启动加速到几安培,再瞬间降低到0,到负数!由于任何电源线都有分布参数,这个过程很容易产生振荡,也是有“压摆率”限制的。
.
3、既然线材的压摆率没有测试方法和标准,那镁声你提出线材的压摆率指标,又有什么意义呢?
.
虽然线材的“压摆率”没有测试方法和标准,但我们可以借鉴顶级器材提高“压摆率”的理论和方法,将这些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线材设计中,这样,我们就可以开发出“压摆率”高、音乐感好的线材。
.
影响线材的“压摆率”的负面因素是清楚的,只要消除这些负面因素,“压摆率”就会提高,音乐感就会更好。以后镁声可以视情况公布一部分镁声线所采用的方法,供烧友选择线材时借鉴参考。需要说明的是,一些镁声线的核心技术,暂时是不会公开的,也请烧友们不要跟帖询问或者在微信私聊。敬请谅解!

.
此帖子不断更新中,这里有最新的内容,请指导——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23.aspx




作者: scfan    时间: 2023-5-30 11:15
什么是音乐感?

一把一千美元的琴给海菲兹拉,和一把一百万美元的琴给一个普通乐队小提琴手拉,哪个有音乐感?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3-6-16 16:27
scfan 发表于 2023-5-30 11:15
什么是音乐感?

一把一千美元的琴给海菲兹拉,和一把一百万美元的琴给一个普通乐队小提琴手拉,哪个有音 ...

很好的问题,见仁见智各有道理。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3-6-16 16:27
——提高线材压摆率的8种方法——
.
顶级的压摆率高的高文和FM后级,拆开看看就会发现有很多可取之处:机壳内基本都是空空的,精简的电路、尽量短的电流路径,尽量少的元件,最高质量的元件并且老化处理,加上高精度的配对——这些都是提高压摆率的有效手段。而有些后级堪称巨无霸怪兽,硕大威猛的外观,内部的功率管好几十对,音色厚润高贵气势磅砣,但就是不够敏锐鲜活,音乐感也打了折扣。
.
以下说说提高线材压摆率的个人心得。了解了这些知识,发烧友购买线材,通过看外观和研究厂方资料,也基本能挑到自己满意的产品。需要说明的是,这些纯属镁声个人看法,挂一漏万,纯技术探讨,仅供参考,不展开讨论,也不针对具体品牌。
.
1、有些烧友以为电源线通过的是交流电,所以方向不重要。其实这是大错特错!方向错误的线材,首要的问题就是压摆率低,不鲜活缺乏音乐感。镁声拆过不少品牌线材,发现不少线材品牌的奥秘。例如某牌子的声音厚实耐听,但鲜活度不足,镁声拆开才发现,这个牌子的火零地线都是双数的,一半正向,一半反向——镁声你怎么看出来的,呵呵,绝缘皮印着箭头呢!所以这个牌子的线材,声音走中庸之道,既不刺耳,也不鲜活。镁声重新整理过方向之后,音乐感表现提升一大截。
.
2、材质的纯度和单晶、再结晶处理。前面说过,6n和单晶都是没有标准规范,也没有认证和检测方法的,鱼龙混杂,只有再结晶处理是扎扎实实的好声处理工艺。由于目前只有镁声自己在小量diy,也就不过多渲染了。烧友们随时可以加镁声微信,免费试听再结晶线材,体验极致的音乐感表现。
.
3、用较粗的绝缘管子套住裸导体,在导体和绝缘层之间形成空腔,空气具有超低介电特性,当瞬变电流来的时候,不会储存电荷消耗能量,当瞬变电流离开的时候,也不会释放电荷造成拖尾,这样的结构,压摆率就高。某品牌的双螺旋结构就是如此,镁声的旗舰线工艺也是如此,烧友diy也可以借鉴。
.
4、悬空的金属导体或者金属网,会产生电磁感应,抑制电流的瞬态变化,降低压摆率,需要尽量避免。有一些线材品牌,甚至包括一些大牌子,散装的喇叭线基搞了屏蔽网,但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官方推荐是悬空的。镁声试验过各种方案,发现屏蔽网悬空其实是声音最差的方案,受损的也是鲜活度。
.
5、绝缘体吸收储存电荷的能力叫介电常数, pvc的介电常数超过3,特氟龙是2.2,而发泡PE和发泡特氟龙只有1.2左右。所以10年前镁声就开始研发超低介电常数的发泡pe管,发泡特氟龙管,经过很多批次的技术攻关,先后报废了几百公斤原料,镁声终于开发成功了含有多种好声要素的发泡管功能材料。现在已经成为镁声线的秘密武器(抱歉暂不外卖)。保证了线材的高压摆率和鲜活度。
.
6、如果没有再结晶导体和发泡特氟龙绝缘,那么就用尽量薄的绝缘层,尽量少的外包层,尤其是避免(或者拆掉)厚重塑料外皮,吸收释放的电荷也少一些。
.
7、尽量避免线身套着的装饰金属件。头尾优先采用低介电特性的塑胶材料,铝合金壳子、碳纤维壳子、铸造金属壳子,都会损失压摆率和鲜活度。有些品牌利用这些金属碳纤维材料的辐射特性进行音色的修饰,有调声功效,这就另当别论了。镁声自己是不用的,也浪费了好多定制金属头尾。
.
8、如果某些线材采用了厚重的油脂填充,又或者做成油浸线,也许音色很有特点,但理论上压摆率和鲜活度是受影响的。如果喜欢这种调声和厚重浓郁的味道,镁声也完全理解的。
.
除了上述8点,还有线材的屏蔽和编织也对压摆率很有影响,这个比较小众,暂不深入汇报了。


更多汇报,更新在这里
http://bbs.hifi168.com/bbs/showtopic-252263-23.aspx



-
作者: 镁声绕梁    时间: 2023-6-16 16:30
——说说器材线材的音乐感(之八)一套音响系统的(声压)总压摆率——
.
镁声写这个帖子,也启发自己不断思考和总结,于是又有了新的观点——
.
发烧30年,镁声换过的器材有十几套之多。其实一开始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听到不同的风格,就想搬回家。直到7、8年前吧,跟随大烧玩一些一线品牌(——感恩一路提携指导过镁声的前辈大烧们!)才有了自己的审美追求,那就是高清、模拟、鲜活、真实。其实那时自己还没有醒悟到,这些特质,都是压摆率高才能实现的。
.
后来几年,自己陆续购入的每件器材,都是往这个方向走的(很庆幸!),例如tidal钻石高音的落地箱,极其敏锐多变,像名琴一样难以驾驭,但玩好了就是天籁之声无可替代;高文后级也是压摆率很高的器材;90年代奥地利录音室调音台声音非常真实、有模拟感;而CD机也是重达30公斤的意大利goldnote前旗舰器材,音色特别丰富。
.
这套系统组合下来,完全满足了高清、模拟、鲜活、真实的音响审美追求,好几年都没有换器材的念头了。而利用这套系统开发产品也得心应手,因为系统本身的压摆率高,反应敏锐,自然一耳朵就能听出线材每个细节变化带来的声音差异,也就很容易实现自己的调声目标。
.
回顾一下,自己的金凤凰系列、接地线系列、魔笛系列、镁声油系列、名琴系列,都是在这套系统上开发完成的。
.
扯远了,说回压摆率:
.
一条线,一件器材,都有压摆率的指标,那么一套音响系统,也有总压摆率的指标。镁声个人认为,这个总压摆率,就代表一套音响系统的音乐表现力。(这个压不是指电压,而是指声压,就是大小声的转换速率)。其计算方法,是构成音响系统的所有器材线材压摆率的加权平均,既符合短板理论,又符合长板理论。
.
一套音响系统,如果某件器材或线材,压摆率低,反应迟钝木讷,会大大削弱整套系统的音乐表现力,因此首先要找到短板,换掉他,调声就能事半功倍。前面提到的入门级别的电源滤波器,就是降低压摆率的“神器”,一定要换掉;还有一些喇叭边老化了的古董音箱、电容老化了的古董功放,吃细节吃动态,只有朦胧的味道,没有真正的音乐感。

.

一套音响系统,即使全部是入门级别的器材线材,整体压摆率低,换上压摆率很高的某一件器材(线材)之后,依然可以听出音乐表现力的明显提升。这个结论,是最近得出的。
.
作者: lequ    时间: 2023-6-20 00:01
楼主说的压摆率在功放参数中就是回转速率吧?




欢迎光临 极品人生 (http://hiendlife.com/x1/) Powered by Discuz! X3.2